大勝
關燈
小
中
大
大勝
秋東手底下的人, 上月在城中發現一商人,疑似吐蕃讚普手下謀士平措國欽。
平措國欽的喬裝非常成功,要說最終將他暴露的地方, 還在於他比常人大了一圈兒的腦袋。
其實在藏語中,平措國欽的意思就是大頭國欽, 可見此人身上的特征十分明顯,著實不適合做一名探子。約莫對方覺得此時正值冬季, 大家出門都戴著帽子遮擋,並不容易暴露。
誰知就那麽巧, 他僅有的摘了帽子時間, 還被有心人給瞧見了。
秋東表示:“都是巧合。”
巧不巧的,秋東這麽說,黑齒常之和王孝傑,暫時只能這麽信了。
秋東假裝沒看見兩人不信任的眼神,淡然道:
“平措國欽是讚普非常信重之人,信重到讚普叫他二兒子娶了平措國欽的大女兒,結為親家。待二兒子身亡後, 又叫三兒子將人娶回去。
讚普的兒子們也非常樂意,誰不願意有一個能在讚普跟前說上話的岳丈呢!”
兩人註意到秋東說的是正兒八經的娶, 而非其他什麽。
王孝傑好奇道:
“如今平措國欽和讚普的關系出了問題?”
可以這麽說。
“對吐蕃而言, 如今戰事陷入困局, 平措國欽近日混進城中, 該是替讚普打探消息, 收買人而來。”
王孝傑道:“這豈不是正好說明讚普對此人依然很是信任?何來的關系破裂?”
當然!
在讚普看來, 他沒有理由不信任平措國欽, 因而依然對平措國欽委以重任。
可站在平措國欽的立場上就不一定了——
兩月前,讚普的三兒子戰死, 他的四兒子繼承了三兒子所有財產,包括平措國欽的女兒。
這放在吐蕃那裏原也稀松平常,唯一不平常的是,不僅老四想繼承平措國欽的女兒,其他兄弟也想。
吐蕃那裏又不講究兄友弟恭,人倫綱常,只憑拳頭說話。
幾兄弟一來二去便打出火氣,鬧到讚普跟前。讚普正為了與唐軍的戰況心煩意亂,哪有空給兒子斷這些狗屁倒竈的官司?
於是大手一揮:
“甚麽女人敢在這時候擾亂軍心?莫非是中原人說的狐貍精不成?叫人拉出去砍了!”
於是可憐的女人一命嗚呼。
等事後讚普想起那女人的身份時,這才開始後悔。他也算有擔當,當即向平措國欽請罪,現場就給人跪下了。
在所有人看來,那只不過是平措國欽十八個兒女中毫不起眼的一個,什麽東西一旦多了就不值錢起來,孩子也是這個道理,沒必要因為一個女兒和讚普產生隔閡。
平措國欽自然也選擇原諒了讚普,君臣重歸於好,上下一心,攜手抗敵。
秋東笑的意味深長:
“平措國欽不可能原諒讚普的,因為他很多年前受傷後,便不能有子嗣,只前頭一個女兒是他親生的,後來一連串兒的兒女,都是從旁處抱回去用來掩人耳目的。”
在中原,一個男人不能生育,也要被人狠狠瞧不起。何況在吐蕃這種野蠻的環境中。所以對方的隱瞞,黑齒常之和王孝傑都能理解。
不能理解的是:
“如此密事,探子都沒報回來,大將軍您是如何知曉的?”
秋東輕描淡寫解釋:
“這是個意外,平措國欽經常喬裝改扮來城中瞧病,就是專門治療那方面的。不巧,那間藥鋪背後的主人吾認識。”
兩人又向秋東投來了不信任的眼神。
哪裏就有這般巧合之事,大將軍您為何不直接告訴我們,那鋪子背後的主人就是您自個兒呢!
想想此前翻越的提前布置好繩索的山,您早就在這城中布置了一間藥鋪也不是甚麽稀奇事。
我們都能接受,真的。
秋東咳嗽一聲,約莫是默認了。
“找人接觸平措國欽,嘗試收買他”,想了下,將桌上與今日的一堆信件一道兒送來的黑漆匣子推到兩人跟前:
“關鍵時刻,可用此物誘之。”
黑齒常之好奇,將匣子打開,見裏頭是一株品相完好的人參,瞧著至少三十年了。
關鍵是,人參的形狀,竟他娘的是男人那玩意兒的模樣!
黑齒常之驚呆了。
王孝傑見黑齒常之神色不對,也湊上去瞧了一眼,驚呼出聲,馬屁張嘴就來:
“有了這寶貝,哪有拿不下平措國欽的道理?大將軍英明啊!”
可不英明嘛,投其所好的東西都提前準備好了,還說不是早就知道?都說吃啥補啥,平措國欽見了還不得走不動道兒?
秋東並不想談論此事,當初他心裏有這個想法的時候,寫信給如玄皇叔,他老人家見過稀奇古怪的東西多,叫幫著尋一尋。
畢竟平措國欽也不是沒見過世面的土包子,東西質量不過關,搞再多噱頭也不中用。
如玄皇叔為此寫信狠狠地嘲笑了秋東一番。
“行了,此事便交給你們,爭取將人收買過來。”秋東道。
黑齒常之和王孝傑收起嘻嘻哈哈,嚴肅應下。
他們心裏也很清楚,戰爭到了如今,吐蕃讚普身邊全是精銳,殊死一搏的時刻,真對上,唐軍肯定要死很多人。
若真能收買成功,事半功倍。
總體來講,對於和吐蕃的戰爭,秋東一直采取的都是穩紮穩打,逐漸碾壓過去的戰術,沒有甚麽驚才絕艷,靈光一閃的戰術,都是很常規,一刀一槍互相拼殺的招數。
他作為大將軍,不管是戰鬥能力還是指揮能力,已經得到了將士們的認可。
而這場與吐蕃之間的戰爭,雖然殘酷,但也確實即將走向結局。
於是,這年冬日,臨近年關,唐軍與吐蕃展開最終的廝殺。
吐蕃讚普被身邊信重的謀士出賣,領兵行軍途中遭遇埋伏,傷亡慘重,戰敗被擒。
至此,吐蕃只剩下小股勢力在外流竄。
唐軍正式拿下吐蕃。
戰報用八百裏加急傳回洛陽,正是大年初二,朝廷封筆之際。
武後看過戰報後,拍案而起,興奮道:
“福王大軍攻占吐蕃!召集群臣,議事!”
消息風一樣在洛陽城中傳開,百姓們自發走上街慶祝,歡聲鼓舞。
很快,各種舞龍舞獅也加入其中,洛陽城中士子也放下往日的矜持,加入其中感受這份喜悅。
太久了,真的太久了。
自大唐建國以來,太宗年間武運昌盛,和吐蕃之間的關系,也不過是睦鄰友好,大唐先後嫁了好幾位公主去吐蕃和親。
那座神秘的高原地區,從未真正屬於大唐。
如今,終於等來了這天!
在靈山寺中帶發修行的皇帝李旦,聽聞消息後,也學著大師的樣子,在佛前好一通念叨。
真是,老天保佑,阿耶保佑吶!
等消息帶著翅膀傳回長安,終南山上,李弘與李賢二人,痛痛快快的醉了一場。
這一年來,風波一場接一場,實在太難熬了。
收覆吐蕃,生擒其讚普,朝廷自然得派人去經略。
治理當地也是一件大難事,既要此人有能力,將當地覆雜的宗教和統治關系玩的轉,又得此人和福王殿下的關系融洽。
尤其是後者,若福王殿下不滿意新上任的節度使,節度使便掉不動當地駐軍,那將是多可怕的一件事!
除此之外,朝廷還得下詔,讓福王回洛陽獻俘。
生擒吐蕃讚普,朝廷當然得給福王安排重大的場合,叫他在全天下人面前,向陛下進獻俘虜。
而後,朝廷也好對有功之臣進行封賞。
武太後是個雷厲風行之人,很快便將這些事情安排下去,傳旨的大臣已經從洛陽出發,當眾人沈浸在一片歡喜中時。
她老人家忽然又發大招,直接在朝堂上表示:
“年前徐敬業造反之事,叫吾感悟良多。近日吾常思慮是否對陛下保護太過,將大事小情都替他兜攬了,以至於他至今遇事沒有主見。
如今算著陛下年歲也不小了,在靈山寺為國祈福數月,誠心可感天地。吾便想著是時候還政於陛下,也好讓吾過幾天清閑日子,享一享兒孫們的福。”*
一石激起千層浪。
朝臣都要被她給弄不會了。
他們能說啥呢?說陛下還小,還得您幫襯著?這不明擺的睜眼說瞎話嘛!
說娘娘您要真這麽想,那就趕快把朝政還給陛下吧,咱們誰都不為難?那不是擎等著被太後收拾呢嘛!
誰猜不出您老人家言不由衷呀!
您根本就不想放手朝政好嘛,何必為難吾等?
見眾人不講話,武太後直接下詔,昭告天下,她要還政於陛下李旦。
朝臣眼皮子一跳,搞不懂這鬧的是哪出!
“鬧的哪出?當然是六弟快回來了,太後娘娘想提前用這招堵上六弟的嘴啦!”
靈山寺中,一身僧衣,毫無形象,躺在蒲團上的李旦,對劉皇後如是道。
劉皇後不解,用牙齒咬斷針線,將衣服抻起來打量,溫聲道:
“可太後娘娘慣來強勢,待子女向來……竟也會顧及福王殿下的感受嗎?”
李旦輕嗤一聲,他們這位阿娘可不是那種將孩子的感受捧在心尖尖,慎重對待之人。
“你進門晚,與六弟相處不多,不曉得他性子有多剛烈。”
提起秋東,李旦終於打起了精神,便與妻子多說幾句:
“當年三兄先頭的王妃趙氏之死駭人聽聞,無人敢言,三兄更是裝作無事發生一般,在太後跟前賣乖。
還是六弟直接進宮,當面威脅太後,話說的很難聽,闔宮上下沒人敢將他說過的話往外傳。
後來明崇儼之死,外面鬧的沸沸揚揚找不著兇手,知道誰做的嗎?六弟!全長安城權貴都曉得兇手是他,所有人心甘情願幫他隱瞞。
六弟眼裏最是容不得沙子,見太後把持朝政,吾這陛下在靈山寺被迫出家,以往他身在安西,鞭長莫及,可他要回洛陽獻俘,不可能視而不見。
太後如今對六弟頗為忌憚,可不就想著提前堵他嘴呢!”
劉皇後將衣裳拿到李旦跟前比了比,滿意的收進笸籮裏。想了下道:
“就怕福王與太後發生爭執,太後惱怒之下,奈何不得福王,先拿咱們出氣。”
這話也沒錯,李旦從蒲團上翻起身,安撫妻子道:
“莫怕,吾已經叫人將親手所書的請辭折子送去上陽宮了。從昨夜知道消息到今早,連著寫了十幾封,每隔一個時辰叫人送去一封。
她老人家這是一箭雙雕吶,即堵住了六弟的嘴,也在試探吾呢,當真是好算計。”*
太後與陛下母子之間的這場作秀,叫滿洛陽城的人看了熱鬧,直到三天後,陛下共向上陽宮送了三十八封折子,全都是請求太後繼續幫他處理朝政的話。
太後才終於勉為其難,接受陛下的請求,繼續臨朝稱制,把持大唐的朝政。
這件事秋東是在回洛陽城的半路上聽說的。
彼時他在馬車內查看這段時日收到的消息,王孝傑進來後,秋東覺得他一臉吃了不幹凈東西的樣子,好心提醒:
“身體不適記得及時找軍醫。”
王孝傑如今已然摸清了大將軍的性子,在大將軍跟前,一定得有話直說,千萬別跟他老人家七拐八繞。因為他老人家真真是日理萬機,沒空跟你瞎嘰歪。
他索性直接靠過去,低聲將事情說了。
秋東寫字的手一頓,眼眸微瞇:
“將軍認為太後娘娘此舉是為何意?”
“自然是為了叫您無話可說,默認太後娘娘繼續臨朝稱制啦!”
行叭,這也許就是阿娘的政治手段,每回都如此簡單粗暴。
像是看不慣裴炎,便叫武承嗣網羅罪名,栽贓陷害,也要把人處斬。像是不需要二兄李賢做太子,便直接栽贓,甚至親自下場搜刮證據,也要把人踢下太子之位。
阿娘從不會默默蟄伏,暗中等對方犯錯後,或者誘導對方犯錯後,及時捉住把柄,有理有據的處理掉敵人。
秋東本人是不讚同這種手段的,權力傾軋無時無刻不在發生,他從不否認這點。
但不能突破底線。
一旦用上了栽贓陷害,那旁人有樣學樣,互相捏造證據攻訐,朝堂上一片烏煙瘴氣,秩序不存,由上而下,天下遲早得亂。
太後這是在帶頭開一個很壞的頭。
王孝傑原本是個很圓滑之人,這段時日相處下來,有感於大將軍的品性,還是沒忍住勸了一句:
“依照您今時今日的功績,完全可以不摻和那些事,明哲保身。實在看不慣朝堂上烏煙瘴氣的環境,還可以依照先帝的旨意,帶兵回安西,咱們在那裏過的多快活啊!”
跟土皇帝也沒差。
大將軍說一不二,且大將軍還不戀權,該交給下面人辦的事,從不再三追問,跟在這樣主將身邊做事,別提多爽快啦。
王孝傑一咬牙,把心裏話給禿嚕完了:
“等將來咱們再把突厥給打下來,安西都護府連通南北,駐守在那裏多暢快呀!”
雖不如中原富庶,可土地面積差不多占大唐現如今版圖的一大半兒了,屆時便是太後對上大將軍,也得客客氣氣,國宴上雙方都該平起平坐啦。
靈山寺的皇帝指不定有多羨慕大將軍呢!
秋東也不知聽沒聽進去,擺擺手,叫王孝傑自去忙。
結果王孝傑才出去,黑齒常之又進來。坐在對面,就跟屁股底下藏了刺兒似的,吭哧吭哧半晌沒蹦出一個字兒。
秋東也不催他,且忙著呢。
一炷香過去,黑齒常之主動開口,說的意思與王孝傑大同小異,只不過黑齒常之強調的是:
“臣自來是大唐的臣子,是李唐的臣子,朝堂上武太後乾綱獨斷,殿下您留守安西,是為大唐保存火種,是大唐的功臣。”
秋東心道,阿娘雖然如今把持朝政,但依舊不得人心吶。
他這還沒回洛陽呢,近些天便陸續收到了無數密信,從天南海北送來,全是勸他盡快返回安西的。
帶回來的將領中,有一大半兒都悄悄來找過他,說的也是這回事。
一副生怕他去了洛陽,便一去不回,小命不保的模樣。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秋東手底下的人, 上月在城中發現一商人,疑似吐蕃讚普手下謀士平措國欽。
平措國欽的喬裝非常成功,要說最終將他暴露的地方, 還在於他比常人大了一圈兒的腦袋。
其實在藏語中,平措國欽的意思就是大頭國欽, 可見此人身上的特征十分明顯,著實不適合做一名探子。約莫對方覺得此時正值冬季, 大家出門都戴著帽子遮擋,並不容易暴露。
誰知就那麽巧, 他僅有的摘了帽子時間, 還被有心人給瞧見了。
秋東表示:“都是巧合。”
巧不巧的,秋東這麽說,黑齒常之和王孝傑,暫時只能這麽信了。
秋東假裝沒看見兩人不信任的眼神,淡然道:
“平措國欽是讚普非常信重之人,信重到讚普叫他二兒子娶了平措國欽的大女兒,結為親家。待二兒子身亡後, 又叫三兒子將人娶回去。
讚普的兒子們也非常樂意,誰不願意有一個能在讚普跟前說上話的岳丈呢!”
兩人註意到秋東說的是正兒八經的娶, 而非其他什麽。
王孝傑好奇道:
“如今平措國欽和讚普的關系出了問題?”
可以這麽說。
“對吐蕃而言, 如今戰事陷入困局, 平措國欽近日混進城中, 該是替讚普打探消息, 收買人而來。”
王孝傑道:“這豈不是正好說明讚普對此人依然很是信任?何來的關系破裂?”
當然!
在讚普看來, 他沒有理由不信任平措國欽, 因而依然對平措國欽委以重任。
可站在平措國欽的立場上就不一定了——
兩月前,讚普的三兒子戰死, 他的四兒子繼承了三兒子所有財產,包括平措國欽的女兒。
這放在吐蕃那裏原也稀松平常,唯一不平常的是,不僅老四想繼承平措國欽的女兒,其他兄弟也想。
吐蕃那裏又不講究兄友弟恭,人倫綱常,只憑拳頭說話。
幾兄弟一來二去便打出火氣,鬧到讚普跟前。讚普正為了與唐軍的戰況心煩意亂,哪有空給兒子斷這些狗屁倒竈的官司?
於是大手一揮:
“甚麽女人敢在這時候擾亂軍心?莫非是中原人說的狐貍精不成?叫人拉出去砍了!”
於是可憐的女人一命嗚呼。
等事後讚普想起那女人的身份時,這才開始後悔。他也算有擔當,當即向平措國欽請罪,現場就給人跪下了。
在所有人看來,那只不過是平措國欽十八個兒女中毫不起眼的一個,什麽東西一旦多了就不值錢起來,孩子也是這個道理,沒必要因為一個女兒和讚普產生隔閡。
平措國欽自然也選擇原諒了讚普,君臣重歸於好,上下一心,攜手抗敵。
秋東笑的意味深長:
“平措國欽不可能原諒讚普的,因為他很多年前受傷後,便不能有子嗣,只前頭一個女兒是他親生的,後來一連串兒的兒女,都是從旁處抱回去用來掩人耳目的。”
在中原,一個男人不能生育,也要被人狠狠瞧不起。何況在吐蕃這種野蠻的環境中。所以對方的隱瞞,黑齒常之和王孝傑都能理解。
不能理解的是:
“如此密事,探子都沒報回來,大將軍您是如何知曉的?”
秋東輕描淡寫解釋:
“這是個意外,平措國欽經常喬裝改扮來城中瞧病,就是專門治療那方面的。不巧,那間藥鋪背後的主人吾認識。”
兩人又向秋東投來了不信任的眼神。
哪裏就有這般巧合之事,大將軍您為何不直接告訴我們,那鋪子背後的主人就是您自個兒呢!
想想此前翻越的提前布置好繩索的山,您早就在這城中布置了一間藥鋪也不是甚麽稀奇事。
我們都能接受,真的。
秋東咳嗽一聲,約莫是默認了。
“找人接觸平措國欽,嘗試收買他”,想了下,將桌上與今日的一堆信件一道兒送來的黑漆匣子推到兩人跟前:
“關鍵時刻,可用此物誘之。”
黑齒常之好奇,將匣子打開,見裏頭是一株品相完好的人參,瞧著至少三十年了。
關鍵是,人參的形狀,竟他娘的是男人那玩意兒的模樣!
黑齒常之驚呆了。
王孝傑見黑齒常之神色不對,也湊上去瞧了一眼,驚呼出聲,馬屁張嘴就來:
“有了這寶貝,哪有拿不下平措國欽的道理?大將軍英明啊!”
可不英明嘛,投其所好的東西都提前準備好了,還說不是早就知道?都說吃啥補啥,平措國欽見了還不得走不動道兒?
秋東並不想談論此事,當初他心裏有這個想法的時候,寫信給如玄皇叔,他老人家見過稀奇古怪的東西多,叫幫著尋一尋。
畢竟平措國欽也不是沒見過世面的土包子,東西質量不過關,搞再多噱頭也不中用。
如玄皇叔為此寫信狠狠地嘲笑了秋東一番。
“行了,此事便交給你們,爭取將人收買過來。”秋東道。
黑齒常之和王孝傑收起嘻嘻哈哈,嚴肅應下。
他們心裏也很清楚,戰爭到了如今,吐蕃讚普身邊全是精銳,殊死一搏的時刻,真對上,唐軍肯定要死很多人。
若真能收買成功,事半功倍。
總體來講,對於和吐蕃的戰爭,秋東一直采取的都是穩紮穩打,逐漸碾壓過去的戰術,沒有甚麽驚才絕艷,靈光一閃的戰術,都是很常規,一刀一槍互相拼殺的招數。
他作為大將軍,不管是戰鬥能力還是指揮能力,已經得到了將士們的認可。
而這場與吐蕃之間的戰爭,雖然殘酷,但也確實即將走向結局。
於是,這年冬日,臨近年關,唐軍與吐蕃展開最終的廝殺。
吐蕃讚普被身邊信重的謀士出賣,領兵行軍途中遭遇埋伏,傷亡慘重,戰敗被擒。
至此,吐蕃只剩下小股勢力在外流竄。
唐軍正式拿下吐蕃。
戰報用八百裏加急傳回洛陽,正是大年初二,朝廷封筆之際。
武後看過戰報後,拍案而起,興奮道:
“福王大軍攻占吐蕃!召集群臣,議事!”
消息風一樣在洛陽城中傳開,百姓們自發走上街慶祝,歡聲鼓舞。
很快,各種舞龍舞獅也加入其中,洛陽城中士子也放下往日的矜持,加入其中感受這份喜悅。
太久了,真的太久了。
自大唐建國以來,太宗年間武運昌盛,和吐蕃之間的關系,也不過是睦鄰友好,大唐先後嫁了好幾位公主去吐蕃和親。
那座神秘的高原地區,從未真正屬於大唐。
如今,終於等來了這天!
在靈山寺中帶發修行的皇帝李旦,聽聞消息後,也學著大師的樣子,在佛前好一通念叨。
真是,老天保佑,阿耶保佑吶!
等消息帶著翅膀傳回長安,終南山上,李弘與李賢二人,痛痛快快的醉了一場。
這一年來,風波一場接一場,實在太難熬了。
收覆吐蕃,生擒其讚普,朝廷自然得派人去經略。
治理當地也是一件大難事,既要此人有能力,將當地覆雜的宗教和統治關系玩的轉,又得此人和福王殿下的關系融洽。
尤其是後者,若福王殿下不滿意新上任的節度使,節度使便掉不動當地駐軍,那將是多可怕的一件事!
除此之外,朝廷還得下詔,讓福王回洛陽獻俘。
生擒吐蕃讚普,朝廷當然得給福王安排重大的場合,叫他在全天下人面前,向陛下進獻俘虜。
而後,朝廷也好對有功之臣進行封賞。
武太後是個雷厲風行之人,很快便將這些事情安排下去,傳旨的大臣已經從洛陽出發,當眾人沈浸在一片歡喜中時。
她老人家忽然又發大招,直接在朝堂上表示:
“年前徐敬業造反之事,叫吾感悟良多。近日吾常思慮是否對陛下保護太過,將大事小情都替他兜攬了,以至於他至今遇事沒有主見。
如今算著陛下年歲也不小了,在靈山寺為國祈福數月,誠心可感天地。吾便想著是時候還政於陛下,也好讓吾過幾天清閑日子,享一享兒孫們的福。”*
一石激起千層浪。
朝臣都要被她給弄不會了。
他們能說啥呢?說陛下還小,還得您幫襯著?這不明擺的睜眼說瞎話嘛!
說娘娘您要真這麽想,那就趕快把朝政還給陛下吧,咱們誰都不為難?那不是擎等著被太後收拾呢嘛!
誰猜不出您老人家言不由衷呀!
您根本就不想放手朝政好嘛,何必為難吾等?
見眾人不講話,武太後直接下詔,昭告天下,她要還政於陛下李旦。
朝臣眼皮子一跳,搞不懂這鬧的是哪出!
“鬧的哪出?當然是六弟快回來了,太後娘娘想提前用這招堵上六弟的嘴啦!”
靈山寺中,一身僧衣,毫無形象,躺在蒲團上的李旦,對劉皇後如是道。
劉皇後不解,用牙齒咬斷針線,將衣服抻起來打量,溫聲道:
“可太後娘娘慣來強勢,待子女向來……竟也會顧及福王殿下的感受嗎?”
李旦輕嗤一聲,他們這位阿娘可不是那種將孩子的感受捧在心尖尖,慎重對待之人。
“你進門晚,與六弟相處不多,不曉得他性子有多剛烈。”
提起秋東,李旦終於打起了精神,便與妻子多說幾句:
“當年三兄先頭的王妃趙氏之死駭人聽聞,無人敢言,三兄更是裝作無事發生一般,在太後跟前賣乖。
還是六弟直接進宮,當面威脅太後,話說的很難聽,闔宮上下沒人敢將他說過的話往外傳。
後來明崇儼之死,外面鬧的沸沸揚揚找不著兇手,知道誰做的嗎?六弟!全長安城權貴都曉得兇手是他,所有人心甘情願幫他隱瞞。
六弟眼裏最是容不得沙子,見太後把持朝政,吾這陛下在靈山寺被迫出家,以往他身在安西,鞭長莫及,可他要回洛陽獻俘,不可能視而不見。
太後如今對六弟頗為忌憚,可不就想著提前堵他嘴呢!”
劉皇後將衣裳拿到李旦跟前比了比,滿意的收進笸籮裏。想了下道:
“就怕福王與太後發生爭執,太後惱怒之下,奈何不得福王,先拿咱們出氣。”
這話也沒錯,李旦從蒲團上翻起身,安撫妻子道:
“莫怕,吾已經叫人將親手所書的請辭折子送去上陽宮了。從昨夜知道消息到今早,連著寫了十幾封,每隔一個時辰叫人送去一封。
她老人家這是一箭雙雕吶,即堵住了六弟的嘴,也在試探吾呢,當真是好算計。”*
太後與陛下母子之間的這場作秀,叫滿洛陽城的人看了熱鬧,直到三天後,陛下共向上陽宮送了三十八封折子,全都是請求太後繼續幫他處理朝政的話。
太後才終於勉為其難,接受陛下的請求,繼續臨朝稱制,把持大唐的朝政。
這件事秋東是在回洛陽城的半路上聽說的。
彼時他在馬車內查看這段時日收到的消息,王孝傑進來後,秋東覺得他一臉吃了不幹凈東西的樣子,好心提醒:
“身體不適記得及時找軍醫。”
王孝傑如今已然摸清了大將軍的性子,在大將軍跟前,一定得有話直說,千萬別跟他老人家七拐八繞。因為他老人家真真是日理萬機,沒空跟你瞎嘰歪。
他索性直接靠過去,低聲將事情說了。
秋東寫字的手一頓,眼眸微瞇:
“將軍認為太後娘娘此舉是為何意?”
“自然是為了叫您無話可說,默認太後娘娘繼續臨朝稱制啦!”
行叭,這也許就是阿娘的政治手段,每回都如此簡單粗暴。
像是看不慣裴炎,便叫武承嗣網羅罪名,栽贓陷害,也要把人處斬。像是不需要二兄李賢做太子,便直接栽贓,甚至親自下場搜刮證據,也要把人踢下太子之位。
阿娘從不會默默蟄伏,暗中等對方犯錯後,或者誘導對方犯錯後,及時捉住把柄,有理有據的處理掉敵人。
秋東本人是不讚同這種手段的,權力傾軋無時無刻不在發生,他從不否認這點。
但不能突破底線。
一旦用上了栽贓陷害,那旁人有樣學樣,互相捏造證據攻訐,朝堂上一片烏煙瘴氣,秩序不存,由上而下,天下遲早得亂。
太後這是在帶頭開一個很壞的頭。
王孝傑原本是個很圓滑之人,這段時日相處下來,有感於大將軍的品性,還是沒忍住勸了一句:
“依照您今時今日的功績,完全可以不摻和那些事,明哲保身。實在看不慣朝堂上烏煙瘴氣的環境,還可以依照先帝的旨意,帶兵回安西,咱們在那裏過的多快活啊!”
跟土皇帝也沒差。
大將軍說一不二,且大將軍還不戀權,該交給下面人辦的事,從不再三追問,跟在這樣主將身邊做事,別提多爽快啦。
王孝傑一咬牙,把心裏話給禿嚕完了:
“等將來咱們再把突厥給打下來,安西都護府連通南北,駐守在那裏多暢快呀!”
雖不如中原富庶,可土地面積差不多占大唐現如今版圖的一大半兒了,屆時便是太後對上大將軍,也得客客氣氣,國宴上雙方都該平起平坐啦。
靈山寺的皇帝指不定有多羨慕大將軍呢!
秋東也不知聽沒聽進去,擺擺手,叫王孝傑自去忙。
結果王孝傑才出去,黑齒常之又進來。坐在對面,就跟屁股底下藏了刺兒似的,吭哧吭哧半晌沒蹦出一個字兒。
秋東也不催他,且忙著呢。
一炷香過去,黑齒常之主動開口,說的意思與王孝傑大同小異,只不過黑齒常之強調的是:
“臣自來是大唐的臣子,是李唐的臣子,朝堂上武太後乾綱獨斷,殿下您留守安西,是為大唐保存火種,是大唐的功臣。”
秋東心道,阿娘雖然如今把持朝政,但依舊不得人心吶。
他這還沒回洛陽呢,近些天便陸續收到了無數密信,從天南海北送來,全是勸他盡快返回安西的。
帶回來的將領中,有一大半兒都悄悄來找過他,說的也是這回事。
一副生怕他去了洛陽,便一去不回,小命不保的模樣。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