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四十七章 鬧朝堂

關燈
第四十七章 鬧朝堂

李光順一死,婉兒的心結再難紓解。半年過去了,她沒有去過一次掖庭,沒有見過一次張良娣。

我和阿暖並肩走在高墻夾築的甬道,雙眼不覺飄向頭頂那一道細細長長的藍天,逼仄遏抑而顯晦分明。

我勸不了婉兒。

我甚至不敢去想,若有朝一日陛下命我在皇嗣五子中擇一人而活,我又會在逼迫之下說出誰的名字?

是從敏的兒子李隆基,還是性情溫和最像他的李成器?

我心中清明,陛下強逼婉兒而放過了我,不是因為偏袒我,恰恰是因為她需要婉兒死心塌地、心無旁騖地陪在她身側,而我終歸只是錦上添花之人罷了。

又或者,陛下對幼子的感情,多少還是強過曾與她爭權的李賢,她願意給李旦留下一份家門安寧。

婉兒在威逼之下說出李守禮的名字,我心中的僥幸,遠遠蓋過了悲痛和憐憫。

看得清楚這些曲折,我也愈發明白自己早已不是那個想要護佑無辜之人的韋團兒了。

“娘子,先去哪個院子?”我們走至掖庭宮門,阿暖悄聲問道。

婉兒用掖庭令的職權,給玉娘、裴露晞和張良娣單獨辟出了一個院落。她們日間照常在掖庭宮勞作,夜裏卻不必跟百餘娘子擠在同一處了。

“先去看玉娘她們吧。”我隨口答道。

張良娣要的史論詩文大略十餘卷,我叫宮婢放下便關好門扇,房裏只餘我們三人。

張良娣頷首一笑,雖年近不惑,仍留幾分傾國之姿,“多謝了。”

我思索片刻,仍掩不住好奇,坐於書案之前,傾身問著:“這些東西,想來不是張娘子要看的?”

“是給裴小娘子的”,她放下粗糲的陶制杯盞,指尖輕盈,“玉娘照顧她的起居,我總歸閑時居多,就教她讀書作詩。”

“張娘子有心了。”我忙點頭致謝。

她輕輕擡手,“守禮的事,我都知道。還要托娘子給婉兒傳話,叫她不必困於心魔。宮中身不由己,心不由己,她沒做錯什麽。”

“至於守禮……”她仍是輕聲細語的,神情裏的悲憫極為克制,“每月杖刑,我這個做阿娘的幫不上他什麽,有房氏在他身邊,我也是放心的。”

“張娘子……”

我有心想要安慰,卻又覺得實在多餘,她這樣一個洞悉世事的聰明人,也不需要這些。

“叫我敬文,或者文娘便是”,她款款一笑,“你和婉兒都於我有恩,不必這樣客套。”

“那文娘也可喚我團兒。”

她點頭輕笑,“團兒可要等玉娘她們回來?怕是還需一個時辰。”

我心中估量了時間,便只能搖頭道:“還要去講經,就不等了,改日再來看你們。”

講經近一個時辰,待掖庭娘子悉數散去,我才緩步而行,走到宣城公主身前。

她聽罷也並未離開,一臉了然。

我從袖中取出一方絹帕,鄭重地遞給她,“賢首國師親手抄的《心經》,陛下加蓋了她的私印,公主好生收著。”

她端身半跪,擡手過眉,輕輕接住絹帕,“多謝韋娘子大恩。”

“娘子”,我正要與宣城公主再寒暄幾句,阿暖從遠處跑來,將我拉遠些才開口,“楚王又出事了。”

“怎麽了?”

我很是驚詫。自他出宮開府,已半年無事,我還以為他早收了性子,學會了他父兄的審時度勢、明哲保身。

“上官婕妤遣人知會,今日皇嗣五子進宮請陛下安,到應天門時,楚王與金吾大將軍武懿宗發生爭吵,之後楚王便高聲責罵‘此乃吾家朝堂,幹汝何事’,皇孫要勸阻時已經來不及。”

“你說什麽?”

我不敢置信。“吾家朝堂,幹汝何事”,這種揚李抑武的話,陛下最是忌憚。況且,如今哪裏是什麽李家朝堂!

“陛下是什麽反應?”

阿暖面色含憂,搖了搖頭,“上官婕妤未言,只說叫娘子去東宮知會一聲,晚些再回嘉豫殿。”

“怎麽這樣風風火火的?”

李旦擡頭看到我直沖沖地闖進殿內,不覺停下了手中的筆,壓下滿臉驚亂。

我坐在書案旁,將婉兒所講一一說給他。

“此事為真?”他似乎也極不願相信,微微搖著頭,“三郎素來要強,幾年來我一直循循善誘,可還是沒能磨下他的性子。”

“其中關鍵,正是陛下心中芥蒂,一定不會就此平息的。”我粗聲喘息,有些沒好氣地抱怨。

三郎今日的事,我的確生氣。他不過八歲的年紀,能說出這樣的話,陛下會怎麽想?

八歲孩童之言,豈非為父母所教?

一時的意氣風發,又不知要連累東宮多少人。

雙手被他覆上,力道和暖意同往昔一般漸次傳遞。

“我知道此事嚴重,可既然已經發生,生氣也是無用。我會上書請罪,杖責三郎的。”

我轉身看向他,卻見他眉頭微動,其間的劍紋輕輕戰栗,春水眸中波瀾漸起。

也只有面對至親之人,他才情緒外露。

我點點頭,強迫自己壓住心中怒意,“記得要過兩日再上書。”

“我明白。”

他見我半天沒有反應,用力握了握我的手背,輕言輕語地說道:“李光順的死、李守禮的刑,對三郎刺激很大。他今日之舉,也許是壓抑了許久,你心裏就別再怪他了。”

我突然緩過神來,一直怨恨著三郎的冒進,卻從未站在他的立場上想過。

他才八歲,就要面對堂兄因自己而死傷,武姓諸王橫行霸道,心中憤懣自然難平,這也不是父兄的勸導就能改變的。

“武懿宗原本也不是什麽良善之輩,恐怕今日是故意激怒三郎。”

過了許久,我才緩緩開口,像是為三郎的莽撞開脫,也像是為我的怨憤開脫。

他的目光灼灼,帶著幾分玩味,像是頃刻間就看穿了我的心思,“武家宗親,倒只有駙馬武攸暨、恒安王武攸止秉性淡泊些。”

“你也看過了駙馬的那篇《請降王位表》?”

他點頭說道:“宋之問的大作,又是連上兩封、一再懇請,自然要品讀一番。”

“依我看,駙馬的為人倒有些像你”,我放松了身子,靠在書案旁的憑幾上, “急流勇退,獨善其身。”

他眼皮微擡,睫毛稍稍抖動,似冰釋為水,“可惜阿月已不願僅為妻室了,否則武攸暨也是可托之人。”

“你啊,靜居東宮,萬事皆知。”我不覺嘆道,他的心機謀算到底還是繼承了幾分陛下。

太平公主於公主府豢養男寵,吟詩作曲,門客眾多。她曾經與薛紹八年兩情繾綣的日子,終於沒能再發生在新任駙馬身上。

“陛下去年在崇恩廟時曾說,公主很像她”,我的心緒漸平,指尖不由自主地劃動他的手心,“而你像先皇一些。”

他不禁悶笑一聲,捏住了我的指尖,不過瞬息就明白了陛下的意思,只低聲說道:“我是先皇幼子,自小學的是書法訓詁、作詩樂理,那些帝王之術、平衡之道,也不過是這幾年暗自琢磨出來的,自然不是萬無一失,與阿耶比還是相去甚遠的。”

“你從未受過儲君之教,整個東宮的性命系於你一身,走到今日已經不易”,我也回捏了捏他的指腹,緩緩摩挲,“不過話說回來,三郎的性子是要改改。如今他住在宮外,也不能只靠成器來勸,該為他好好挑個老師。”

想到三郎,想到從敏,想起她即將臨盆,又想起王德妃,猛然一驚。

“均郎!”我忙起身高聲喚道,待他走近,一字一頓地說,“今日我同皇嗣之言,不許讓德妃知道分毫。楚王若來東宮,該如何叮囑,你明白麽?”

均郎神情微楞,擡頭輕瞥李旦一眼,才低頭答是。

待我重新坐回去,轉頭看他,才發覺他竟一直半仰著頭,嘴角輕揚,眼眸裏水波流轉,滿是跌宕的玩味。

“怎麽了?”我不解地問他。

“看你如今的樣子,倒頗得幾分母親的氣韻了”,他擡手按著我的雙唇,堵住了我將要說出口的反駁,“從敏一切都好,奉禦醫佐人數很夠,你可要去看看她?”

我沈下心來,搖了搖頭,“還是不去了,我怕被她看出今日異樣。”

他點點頭,“也好。”

我起身準備離開,回頭對他叮嚀道:“三郎的事,我會用心留意,看看陛下的反應再做考慮。你上表請罪時,不要提及將三郎降爵,只說杖責就是了。”

“我知道,母親不願被人詬病她苛待東宮。”

嘉豫殿中,一切風平浪靜。

陛下收到了李旦的請罪書,卻一笑置之,又吩咐婉兒傳旨,東宮不可對楚王動刑。

我幾番試探,陛下卻興致高漲,絲毫沒有動氣的模樣,還不住地說:“隆基如此氣魄膽識,實在少見。有這樣的孫兒,我很高興!”

可我心中的不安,與日俱增。

這件事的性質,遠非皇孫魯莽、沖撞宗親,這是李武兩家的法統之爭,是敕令不許置喙太子之位的批逆龍鱗。

所有的相安無事,都像是風雨欲來的積蓄和綢繆。

可陛下按兵不動,我們無論是誰,都不曉得要如何收場。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