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217章
早春的風帶著涼寒之意, 徐徐吹來了,蓬頭鬼娃娃頭發亂飛,這會兒掛在窗戶下頭, 風吹一下, 它跟著晃兩下, 沒有了自由, 小豆兒眼瞪得凸起,一副氣悶模樣。
潘垚往後退了兩步, 拍了拍手上的浮塵, 笑得滿意。
就該是這樣嘛。
怨她之前給的自由太甚,心都跑野了。
上床鬼哪裏有鬼娃娃可愛。
……
十五一過, 年味兒的氣息便慢慢地減少了。
大家都開始忙碌起來,上學的上學, 上工的上工, 街道兩邊的店鋪也開始營業, 開始新一年的討生活, 各個都有勁兒, 有奔頭。
不過,正月裏瞅著碰到了, 還是會樂呵呵地喊上一句,“新年好,新年好!”
周一到周六時候,學校有鈴聲響起, 時不時還有廣播的聲音,音樂聲昂揚又有生機,應和著小娃娃們充滿朝氣的面龐,熱熱鬧鬧。
在小鎮裏, 每一天的生活好似都差不多,日子有條不紊地在往前進。
一轉眼,時間便過了二月,即將迎來陽春三月。
“喏,這是你托我留意的,我給你問了地址和電話。”
餛飩攤上,朱阿婆下了幾個餛飩到熱湯裏,擦了擦手,從布褡褳裏翻出了一個深藍色錢夾子,她微微瞇了瞇老花眼,皺紋深深,從裏頭拿了張小紙條,給潘垚遞了過去。
潘垚接過,面有驚喜。
“您碰上他們了?”
“對,來我這兒吃宵夜了,我就給你問了幾句。”朱阿婆點頭,“說是之前老家有事,回去了,昨兒才來……”
因年邁而有些下垂的眼皮耷拉著,這會兒,她瞧了潘垚一眼,眼皮微微有些撩起,“就是我今兒沒給你這紙條,這幾日裏,你應該也能碰上人,沒挪窩,說是還租著之前的房子。”
潘垚低頭瞧手中的地址,果然,還是之前的那一個,這地兒她知道。
“謝謝阿婆了。”潘垚笑得眼睛彎彎,將小紙條收好。
“不是急著去尋人?怎麽不走了?”朱阿婆說話時,聲音的速度偏慢,帶著幾分小城老人的悠閑,漫不經心模樣。
潘垚嘿嘿笑了聲。
朱阿婆這攤子她可來好幾回了,哪裏不知道她的性子,這會兒說得輕巧,自己要真是拿了紙條就走了,她該生悶氣了。
可不敢讓老太太生悶氣,不好哄。
“不急不急,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的…再說了,您不是給我下了餛飩了嗎?這會兒走,我又得饞好一陣了。”
潘垚瞥了餛飩湯鍋一眼。
只見攤子上擺了兩口鐵鍋,左邊那口氤氳著熱氣,右邊那口的熱氣卻明顯少上許多,隱隱有陰寒之炁。
左為陽,右邊陰,右邊那口鍋,做的可不是陽間生意。
朱阿婆順著潘垚的視線,也瞧向了鐵鍋,還犟著嘴嘀咕,“想太多,可不是特意下給你的。”
潘垚好笑。
哪就不是她的了?沒瞧著等在一邊的湯碗裏已經盛了調料,多放醋和蔥花,再來點蝦米紫菜……依的就是她的口味!
“是是是,那就麻煩阿婆給我做一份?”
朱阿婆瞧去,就見小姑娘笑得討巧,當即自己也是一笑,“成了,就會逗我老婆子,是給你下的餛飩,等著吧。”
很快,熱騰騰的一碗餛飩便上桌了。
朱阿婆面冷心熱,還給潘垚燙了份青菜和夾骨肉。
早春的小青菜最是鮮嫩了,只稍微用熱水燙一燙,擱些豬油醬油一拌,鹹香中帶著青菜的清甜,別提多解膩了。
“小螢呢,怎麽沒來?”
潘垚吃了口小餛飩,被燙得呼呼出氣,眼睛咕嚕地轉一圈。
已經是夜黑昏黑時候,這些天的天氣比較陰,雲層也比較厚,瞧不到星星也瞧不到月亮,這一片只路邊掛幾顆鴨梨形的燈泡。
燈光昏黃,許是天氣的原因,燈光照在空氣中有黏膩的沈悶感,也因為這,這一片的光亮有幾分模糊,似是氤氳著霧氣一般。
肉眼凡胎瞧不到的地方,路的盡頭有幽幢的影子出現。
踮著腳,微微懸空,青灰的臉上沒什麽表情,瞧過去有幾分麻木。
個個都朝攤子這邊飄來,手中捏著金銀錠子,亦或是寫著幽冥地府的錢票子。
這是朱阿婆的客人,陰間的客人。
往常時候,小螢早已經由禍鬥小汪護送著來朱阿婆這兒,幫忙做生意攢陰德。潘垚瞧了一通,沒瞧到人,有些想念這兩小家夥,尤其是吃火拉火的小汪。
“我好一些日子沒瞧到小螢和小汪了,還以為今兒來這裏會碰上。”
又做了兩個鬼客,這會兒沒人也沒鬼了,朱阿婆索性也坐了下來,就在潘垚旁邊,手中的活計沒停,拿著筷子和餛飩皮,又包起了小餛飩。
筷子一沾肉,餛飩皮三兩下便將肉包裹,動作快得像有蝴蝶在翩躚。
“小螢還在長身體,可不敢和我這老婆子一樣,一熬就是一個大夜……我啊,讓她隔兩天來一次就成。”
潘垚瞧去,就見朱阿婆臉上的皺紋舒展開,因為上了年紀而顯得有些渾濁的眼裏,這會兒也染上了幾分溫和。
人的情誼都是相處著得來的。
一開始,朱阿婆收下小螢,也是想著還潘垚贈鍋的情誼,處著處著,小螢這小姑娘懂事,雖然眼睛瞧不清楚東西,但人不嬌氣,小小年紀就眼裏有活,撿著能幹的,就都幹了。
還貼心,冷了暖了,都會喊上一句師父,慢慢的,兩人之間還真有了祖孫的情誼。
再加上小汪這小東西,天天繞前繞後地在腳邊跑來跑去,時不時汪上一聲,瞧人的時候,黑黝黝的眼睛濕漉漉的。
“你是不知道哦,小家夥能幫不少忙,火大了就吸溜一口氣,把火吞小了。”
“就是、就是有時又太能幹了!”朱阿婆說起這事兒,停了手中包餛飩的動作,還一副又好氣又好笑的神情。
“火小了,它就想添火,心是好的,可它屁股一挪,對準了鐵鍋下頭,還想要拉火……這可不成!回頭叫客人瞧到了,該不來我這兒吃東西了。”
“被我訓了幾次,蹲地上,腦袋往爪子上一擱,嗚嗚叫著。那眼睛瞅著人啊……嗐,叫人生氣也不是,不生氣也不是。”
潘垚聽得哈哈笑。
兩人又閑說了幾句話,走的時候,朱阿婆堅決不收潘垚塞來的錢。
“就一點兒吃的東西,再給,這就是和我生分了!”
“成,”潘垚也利索,想了想,笑著道,“下回我也給阿婆捎好吃的來。”
……
離開了餛飩攤子,潘垚瞧了瞧時間。
這會兒才夜裏八點半,鄉下地方是好幾戶都歇了,瞧過去烏漆嘛黑的,可鳳凰洲忠關街這處地兒,它靠近城區,夜裏有夜市,現在天氣漸漸轉暖,大家夥兒倒是歇得沒這麽早。
擇日不如撞日,潘垚依著小紙條上的地址,尋了過去。
……
潘垚要尋的是大江小江兄弟倆。
之前時候,他們在忠關街這一片開著摩托三輪車,賣一些日雜用的東西。
鍋碗瓢盆,柴米油鹽。
大到保溫瓶,小到指甲剪發卡,兄弟倆都賣!
重要的是,這兄弟倆賣鍋賣剪子,扯的是賒鍋賒剪子的噱頭。
是賒刀一族的人。
便是沒了靈炁波動,也是賒刀一族的族人。
……
沿著青石板的路往裏走,到巷子尾一處屋宅的時候,潘垚瞧到了大江小江兄弟。
這會兒,兄弟倆拿了個梯子,小江沿著梯子往上爬,正在伸手夠大門口處掛著的燈籠。
大江站在下頭,扶著梯子仰著頭。
“成不成啊你,小心點啊,左左左,對,手再往左邊夠一點。”
小江抽空瞥了下頭一眼,帶著怨氣。
“這麽能叨叨,就別使喚我啊,自己動手多快。”他倒是不敢抱怨得太大聲,只小聲嘀咕,手中的動作也不敢停。
“好好,拿下來了,給我吧。”大江接過燈籠,往角落一擱,小江三兩下也下了木梯,做活時不吭聲,搬著木梯挪到另一邊,手一夠,又摘了另一盞燈籠下來。
扛著木梯往角落裏擱好,擡起頭,小江就瞧到了站門口的潘垚。
他多瞧了幾眼,走到了大江旁邊。
“哥,好像是找咱們的。”
“找咱們?”大江意外,順著小江的視線朝潘垚看去。
潘垚沖他們倆笑了笑,視線落在他們手中的燈籠上,問道。
“是要碰燈嗎?沒事,你們先忙。”
十五的燈籠十六碰,如今都已經二月底三月初了,元宵佳節早已經過去,大江小江這處的燈籠還未碰掉。
顯然,兩人回老家好一段日子了。
“小姑娘還知道碰燈啊。”大江有些稀奇,臉上掛著笑意。
他左手右手都拿著一盞大紅燈,相互一碰,裏頭的蠟燭一個傾倒,火苗竄起,將燈籠燃了起來。
緊著,大江將著了火的燈籠往旁邊一丟。火光起,燈籠的紙皮和燈籠架子的篾片被燃燒,有【嗶啵嗶啵】的聲響,這一處倒是頗為亮堂。
十六碰燈,為的是留下一年的好運氣。
前些年物資緊缺,再加上破四舊,很多習俗都沒有了太多的講究,糊一盞燈籠,今年用了明年也能用,大家都節約。
碰燈這一個習俗,如今倒是少見了許多。
“我們村子今年也有碰燈。”潘垚笑了笑,又道。
“對了,我叫潘垚,之前來尋過你們兄弟,沒尋到人。這不,剛才去了朱阿婆的攤子,聽她說你們回來了,我就過來了,沒打擾到你們吧。”
“潘垚?”小江瞪大了眼睛,“芭蕉村的那個?”
“對呀。”潘垚點頭。
大江小江兄弟兩個對視了一眼,面面相覷了。
昨兒才回的A市,收拾了一整天的屋子。
好一段時間沒住人,屋子積灰得厲害,兄弟忙裏忙外,好好地收拾了一通。
累壞了,也餓壞了,倆人不想折騰著開火。
這不,就去了街尾的朱阿婆那兒,準備來碗餛飩拌面,將就著對付對付肚子。
再說了,朱阿婆熬的湯底一絕,吃起來也不算含糊肚子。
兩人才去攤子,就見朱阿婆面色一松,老太太一改往日有幾分冷淡的態度,還問了自己的電話和地址。
兄弟倆好奇,問了一句,“誰找我們。”
朱阿婆撩起了眼皮,“還記得夏天時候,你們的車子在堤壩那兒翻車了,結果丟魂了,鬧著要來我攤子上買餛飩的事吧。”
兄弟倆同時一僵。
這事他們怎麽能忘?
雖然那時候是生魂離體,可發生過的事情,自己都還記得,那時候,他們眼睛瞧得真真的,這朱阿婆可不簡單,一鍋竈做活人生意,另一鍋竈,那做的是死人的生意。
他們要是吃了泛著陰炁的那鐵鍋熬出的骨湯,生魂可不容易回去了。
那時,迷糊中,好像有人喊了一身跟上,提著一盞燈,燈特別的晃眼,他們沒瞧清楚恩人是誰。
恩人送著他們的生魂回了肉、體,好事還做到底,最後,還送了他們去醫院。
等他們醒來的時候打聽了一通,護士們說,送他們去醫院的是個鄉下漢子。
戴著草帽鬥笠,笑得有些憨,是個老實的農人。
人送到了,就離開了。
做好事不留名呢。
小江空時最喜歡瞧武俠小說,向來自詡快意恩仇,聽著這話,當即便問。
“阿婆,你知道救我和大哥的人了?是誰?”
大江也急,“對啊,可得好好謝謝人,不單單是我和小江,還有那包從文。他就是被我們的摩托三輪車瓜累到,這才滾下了堤壩。”
“您不知道,當時情況險著呢,但凡晚送到醫院一步,人也就沒了。”
“那一次,他要是真出了什麽事,我們兄弟倆這幾年可就都白忙活了……不不,不夠不夠,往後兩年也得白幹……再說了,出事賠錢也應當,我們認,關鍵是,他要真出事了,我們往後大半輩子,這心裏都不好受!”
捎上一條命,甭管是意外還是陰差陽錯,那心裏都不可能好受,除非是沒良心的。
大江小江對救了他們,也救了包從文的人感激得不行。
一聽朱阿婆這話,顯然是對他們救命恩人有所了解,當即興奮了。
大江埋怨,“阿婆,你這就不夠意思了啊,之前我問你,你還什麽都不說,你要說了,我們早就拎著東西上門道謝了,回頭該說我們兄弟倆不知禮數。”
朱阿婆沒好氣,“缺你這點禮啊。”
“不急,這兩日就會去尋你們,倒不是要你們謝,她就有點事兒要尋你們打聽打聽,你們別含糊就成。”
“一定一定。”
“對了,大哥叫什麽名兒?別到時人來了,我還不知道是哪個。”
“對對,我備點薄酒和好菜,也好好地招待招待人家,”小江附和,“當初那事,那可是救大命的事。”
聽到一句大哥,朱阿婆的面容有幾分古怪,皮肉顫了顫,像是笑,又像是嚴肅。
“潘垚,六裏鎮芭蕉村的,她……算了,你們瞧到就知道了。”
……
鳳凰街,忠關街。
這會兒,大江小江兄弟倆瞧著潘垚,也面容古怪了。
大哥呢?
說好的戴草帽,笑得有些憨的大哥呢?
……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早春的風帶著涼寒之意, 徐徐吹來了,蓬頭鬼娃娃頭發亂飛,這會兒掛在窗戶下頭, 風吹一下, 它跟著晃兩下, 沒有了自由, 小豆兒眼瞪得凸起,一副氣悶模樣。
潘垚往後退了兩步, 拍了拍手上的浮塵, 笑得滿意。
就該是這樣嘛。
怨她之前給的自由太甚,心都跑野了。
上床鬼哪裏有鬼娃娃可愛。
……
十五一過, 年味兒的氣息便慢慢地減少了。
大家都開始忙碌起來,上學的上學, 上工的上工, 街道兩邊的店鋪也開始營業, 開始新一年的討生活, 各個都有勁兒, 有奔頭。
不過,正月裏瞅著碰到了, 還是會樂呵呵地喊上一句,“新年好,新年好!”
周一到周六時候,學校有鈴聲響起, 時不時還有廣播的聲音,音樂聲昂揚又有生機,應和著小娃娃們充滿朝氣的面龐,熱熱鬧鬧。
在小鎮裏, 每一天的生活好似都差不多,日子有條不紊地在往前進。
一轉眼,時間便過了二月,即將迎來陽春三月。
“喏,這是你托我留意的,我給你問了地址和電話。”
餛飩攤上,朱阿婆下了幾個餛飩到熱湯裏,擦了擦手,從布褡褳裏翻出了一個深藍色錢夾子,她微微瞇了瞇老花眼,皺紋深深,從裏頭拿了張小紙條,給潘垚遞了過去。
潘垚接過,面有驚喜。
“您碰上他們了?”
“對,來我這兒吃宵夜了,我就給你問了幾句。”朱阿婆點頭,“說是之前老家有事,回去了,昨兒才來……”
因年邁而有些下垂的眼皮耷拉著,這會兒,她瞧了潘垚一眼,眼皮微微有些撩起,“就是我今兒沒給你這紙條,這幾日裏,你應該也能碰上人,沒挪窩,說是還租著之前的房子。”
潘垚低頭瞧手中的地址,果然,還是之前的那一個,這地兒她知道。
“謝謝阿婆了。”潘垚笑得眼睛彎彎,將小紙條收好。
“不是急著去尋人?怎麽不走了?”朱阿婆說話時,聲音的速度偏慢,帶著幾分小城老人的悠閑,漫不經心模樣。
潘垚嘿嘿笑了聲。
朱阿婆這攤子她可來好幾回了,哪裏不知道她的性子,這會兒說得輕巧,自己要真是拿了紙條就走了,她該生悶氣了。
可不敢讓老太太生悶氣,不好哄。
“不急不急,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的…再說了,您不是給我下了餛飩了嗎?這會兒走,我又得饞好一陣了。”
潘垚瞥了餛飩湯鍋一眼。
只見攤子上擺了兩口鐵鍋,左邊那口氤氳著熱氣,右邊那口的熱氣卻明顯少上許多,隱隱有陰寒之炁。
左為陽,右邊陰,右邊那口鍋,做的可不是陽間生意。
朱阿婆順著潘垚的視線,也瞧向了鐵鍋,還犟著嘴嘀咕,“想太多,可不是特意下給你的。”
潘垚好笑。
哪就不是她的了?沒瞧著等在一邊的湯碗裏已經盛了調料,多放醋和蔥花,再來點蝦米紫菜……依的就是她的口味!
“是是是,那就麻煩阿婆給我做一份?”
朱阿婆瞧去,就見小姑娘笑得討巧,當即自己也是一笑,“成了,就會逗我老婆子,是給你下的餛飩,等著吧。”
很快,熱騰騰的一碗餛飩便上桌了。
朱阿婆面冷心熱,還給潘垚燙了份青菜和夾骨肉。
早春的小青菜最是鮮嫩了,只稍微用熱水燙一燙,擱些豬油醬油一拌,鹹香中帶著青菜的清甜,別提多解膩了。
“小螢呢,怎麽沒來?”
潘垚吃了口小餛飩,被燙得呼呼出氣,眼睛咕嚕地轉一圈。
已經是夜黑昏黑時候,這些天的天氣比較陰,雲層也比較厚,瞧不到星星也瞧不到月亮,這一片只路邊掛幾顆鴨梨形的燈泡。
燈光昏黃,許是天氣的原因,燈光照在空氣中有黏膩的沈悶感,也因為這,這一片的光亮有幾分模糊,似是氤氳著霧氣一般。
肉眼凡胎瞧不到的地方,路的盡頭有幽幢的影子出現。
踮著腳,微微懸空,青灰的臉上沒什麽表情,瞧過去有幾分麻木。
個個都朝攤子這邊飄來,手中捏著金銀錠子,亦或是寫著幽冥地府的錢票子。
這是朱阿婆的客人,陰間的客人。
往常時候,小螢早已經由禍鬥小汪護送著來朱阿婆這兒,幫忙做生意攢陰德。潘垚瞧了一通,沒瞧到人,有些想念這兩小家夥,尤其是吃火拉火的小汪。
“我好一些日子沒瞧到小螢和小汪了,還以為今兒來這裏會碰上。”
又做了兩個鬼客,這會兒沒人也沒鬼了,朱阿婆索性也坐了下來,就在潘垚旁邊,手中的活計沒停,拿著筷子和餛飩皮,又包起了小餛飩。
筷子一沾肉,餛飩皮三兩下便將肉包裹,動作快得像有蝴蝶在翩躚。
“小螢還在長身體,可不敢和我這老婆子一樣,一熬就是一個大夜……我啊,讓她隔兩天來一次就成。”
潘垚瞧去,就見朱阿婆臉上的皺紋舒展開,因為上了年紀而顯得有些渾濁的眼裏,這會兒也染上了幾分溫和。
人的情誼都是相處著得來的。
一開始,朱阿婆收下小螢,也是想著還潘垚贈鍋的情誼,處著處著,小螢這小姑娘懂事,雖然眼睛瞧不清楚東西,但人不嬌氣,小小年紀就眼裏有活,撿著能幹的,就都幹了。
還貼心,冷了暖了,都會喊上一句師父,慢慢的,兩人之間還真有了祖孫的情誼。
再加上小汪這小東西,天天繞前繞後地在腳邊跑來跑去,時不時汪上一聲,瞧人的時候,黑黝黝的眼睛濕漉漉的。
“你是不知道哦,小家夥能幫不少忙,火大了就吸溜一口氣,把火吞小了。”
“就是、就是有時又太能幹了!”朱阿婆說起這事兒,停了手中包餛飩的動作,還一副又好氣又好笑的神情。
“火小了,它就想添火,心是好的,可它屁股一挪,對準了鐵鍋下頭,還想要拉火……這可不成!回頭叫客人瞧到了,該不來我這兒吃東西了。”
“被我訓了幾次,蹲地上,腦袋往爪子上一擱,嗚嗚叫著。那眼睛瞅著人啊……嗐,叫人生氣也不是,不生氣也不是。”
潘垚聽得哈哈笑。
兩人又閑說了幾句話,走的時候,朱阿婆堅決不收潘垚塞來的錢。
“就一點兒吃的東西,再給,這就是和我生分了!”
“成,”潘垚也利索,想了想,笑著道,“下回我也給阿婆捎好吃的來。”
……
離開了餛飩攤子,潘垚瞧了瞧時間。
這會兒才夜裏八點半,鄉下地方是好幾戶都歇了,瞧過去烏漆嘛黑的,可鳳凰洲忠關街這處地兒,它靠近城區,夜裏有夜市,現在天氣漸漸轉暖,大家夥兒倒是歇得沒這麽早。
擇日不如撞日,潘垚依著小紙條上的地址,尋了過去。
……
潘垚要尋的是大江小江兄弟倆。
之前時候,他們在忠關街這一片開著摩托三輪車,賣一些日雜用的東西。
鍋碗瓢盆,柴米油鹽。
大到保溫瓶,小到指甲剪發卡,兄弟倆都賣!
重要的是,這兄弟倆賣鍋賣剪子,扯的是賒鍋賒剪子的噱頭。
是賒刀一族的人。
便是沒了靈炁波動,也是賒刀一族的族人。
……
沿著青石板的路往裏走,到巷子尾一處屋宅的時候,潘垚瞧到了大江小江兄弟。
這會兒,兄弟倆拿了個梯子,小江沿著梯子往上爬,正在伸手夠大門口處掛著的燈籠。
大江站在下頭,扶著梯子仰著頭。
“成不成啊你,小心點啊,左左左,對,手再往左邊夠一點。”
小江抽空瞥了下頭一眼,帶著怨氣。
“這麽能叨叨,就別使喚我啊,自己動手多快。”他倒是不敢抱怨得太大聲,只小聲嘀咕,手中的動作也不敢停。
“好好,拿下來了,給我吧。”大江接過燈籠,往角落一擱,小江三兩下也下了木梯,做活時不吭聲,搬著木梯挪到另一邊,手一夠,又摘了另一盞燈籠下來。
扛著木梯往角落裏擱好,擡起頭,小江就瞧到了站門口的潘垚。
他多瞧了幾眼,走到了大江旁邊。
“哥,好像是找咱們的。”
“找咱們?”大江意外,順著小江的視線朝潘垚看去。
潘垚沖他們倆笑了笑,視線落在他們手中的燈籠上,問道。
“是要碰燈嗎?沒事,你們先忙。”
十五的燈籠十六碰,如今都已經二月底三月初了,元宵佳節早已經過去,大江小江這處的燈籠還未碰掉。
顯然,兩人回老家好一段日子了。
“小姑娘還知道碰燈啊。”大江有些稀奇,臉上掛著笑意。
他左手右手都拿著一盞大紅燈,相互一碰,裏頭的蠟燭一個傾倒,火苗竄起,將燈籠燃了起來。
緊著,大江將著了火的燈籠往旁邊一丟。火光起,燈籠的紙皮和燈籠架子的篾片被燃燒,有【嗶啵嗶啵】的聲響,這一處倒是頗為亮堂。
十六碰燈,為的是留下一年的好運氣。
前些年物資緊缺,再加上破四舊,很多習俗都沒有了太多的講究,糊一盞燈籠,今年用了明年也能用,大家都節約。
碰燈這一個習俗,如今倒是少見了許多。
“我們村子今年也有碰燈。”潘垚笑了笑,又道。
“對了,我叫潘垚,之前來尋過你們兄弟,沒尋到人。這不,剛才去了朱阿婆的攤子,聽她說你們回來了,我就過來了,沒打擾到你們吧。”
“潘垚?”小江瞪大了眼睛,“芭蕉村的那個?”
“對呀。”潘垚點頭。
大江小江兄弟兩個對視了一眼,面面相覷了。
昨兒才回的A市,收拾了一整天的屋子。
好一段時間沒住人,屋子積灰得厲害,兄弟忙裏忙外,好好地收拾了一通。
累壞了,也餓壞了,倆人不想折騰著開火。
這不,就去了街尾的朱阿婆那兒,準備來碗餛飩拌面,將就著對付對付肚子。
再說了,朱阿婆熬的湯底一絕,吃起來也不算含糊肚子。
兩人才去攤子,就見朱阿婆面色一松,老太太一改往日有幾分冷淡的態度,還問了自己的電話和地址。
兄弟倆好奇,問了一句,“誰找我們。”
朱阿婆撩起了眼皮,“還記得夏天時候,你們的車子在堤壩那兒翻車了,結果丟魂了,鬧著要來我攤子上買餛飩的事吧。”
兄弟倆同時一僵。
這事他們怎麽能忘?
雖然那時候是生魂離體,可發生過的事情,自己都還記得,那時候,他們眼睛瞧得真真的,這朱阿婆可不簡單,一鍋竈做活人生意,另一鍋竈,那做的是死人的生意。
他們要是吃了泛著陰炁的那鐵鍋熬出的骨湯,生魂可不容易回去了。
那時,迷糊中,好像有人喊了一身跟上,提著一盞燈,燈特別的晃眼,他們沒瞧清楚恩人是誰。
恩人送著他們的生魂回了肉、體,好事還做到底,最後,還送了他們去醫院。
等他們醒來的時候打聽了一通,護士們說,送他們去醫院的是個鄉下漢子。
戴著草帽鬥笠,笑得有些憨,是個老實的農人。
人送到了,就離開了。
做好事不留名呢。
小江空時最喜歡瞧武俠小說,向來自詡快意恩仇,聽著這話,當即便問。
“阿婆,你知道救我和大哥的人了?是誰?”
大江也急,“對啊,可得好好謝謝人,不單單是我和小江,還有那包從文。他就是被我們的摩托三輪車瓜累到,這才滾下了堤壩。”
“您不知道,當時情況險著呢,但凡晚送到醫院一步,人也就沒了。”
“那一次,他要是真出了什麽事,我們兄弟倆這幾年可就都白忙活了……不不,不夠不夠,往後兩年也得白幹……再說了,出事賠錢也應當,我們認,關鍵是,他要真出事了,我們往後大半輩子,這心裏都不好受!”
捎上一條命,甭管是意外還是陰差陽錯,那心裏都不可能好受,除非是沒良心的。
大江小江對救了他們,也救了包從文的人感激得不行。
一聽朱阿婆這話,顯然是對他們救命恩人有所了解,當即興奮了。
大江埋怨,“阿婆,你這就不夠意思了啊,之前我問你,你還什麽都不說,你要說了,我們早就拎著東西上門道謝了,回頭該說我們兄弟倆不知禮數。”
朱阿婆沒好氣,“缺你這點禮啊。”
“不急,這兩日就會去尋你們,倒不是要你們謝,她就有點事兒要尋你們打聽打聽,你們別含糊就成。”
“一定一定。”
“對了,大哥叫什麽名兒?別到時人來了,我還不知道是哪個。”
“對對,我備點薄酒和好菜,也好好地招待招待人家,”小江附和,“當初那事,那可是救大命的事。”
聽到一句大哥,朱阿婆的面容有幾分古怪,皮肉顫了顫,像是笑,又像是嚴肅。
“潘垚,六裏鎮芭蕉村的,她……算了,你們瞧到就知道了。”
……
鳳凰街,忠關街。
這會兒,大江小江兄弟倆瞧著潘垚,也面容古怪了。
大哥呢?
說好的戴草帽,笑得有些憨的大哥呢?
……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