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 房相揚言滅滿門
關燈
小
中
大
229房相揚言滅滿門
◎二更合一,149w營養液加更。◎
什麽是註經權?
《禮記》曰:“禮不下庶人。”
這句話另外一層含義, 便是庶人之上的階層,吃飯睡覺,一言一行, 都要遵循禮。
自周朝起,維護階級統治最基本的工作就是“禮”。士人有士人的禮,大夫有大夫的禮, 諸侯有諸侯的禮,天子有天子的禮。
春秋戰國禮樂崩壞, 到漢朝重新平定天下時,也重新塑造了“禮”。
這“禮”不單單指禮儀,還包含了思想、文化等方方面面, 籠統來說, 可以算是當世的“規範”。
當世家掌握了註經權後, 學識壟斷反倒是小事,庶族有了足夠的錢財, 也能換得學識。
但“禮”的解釋權掌握在他們手中,不僅是學識的評價標準, 連士人一言一行的“規矩”都掌握在他們手中,無論他們做什麽都是“完美的士人”。非世家門閥的士人想要獲得較高的評價, 必須通過他們的認可。
魏晉南北朝時, 他們捫虱而談是清貴,爛醉如泥是清貴,只知清談是清貴,吃多了五石散滿大街裸|奔那也是狂士風範。
你說這不符合孔孟荀子的教導, 他搬出黃老莊周, 但一說起學問, 他們又個個都是儒經大家。
這件事換到後院裏, 便是世家女子頭上戴絹花,小家碧玉的女子頭上戴珠釵,自然是世家女子清雅;換作世家女子頭戴珠釵,小家碧玉頭戴絹花,便是小家碧玉寒酸;就算二者都戴絹花,那就是小家碧玉對世家女子東施效顰,貽笑大方。
“註經權”在他們手中,他們說什麽都是對的。哪怕皇帝說不對,世人也認為是世家說得對,皇帝應該遵循“先賢”的規矩。
李世民對房喬和杜如晦侃侃而談:“一個強大的王朝必須有一個強大的朝堂,一個說一不二的皇帝。皇帝可以主動聽從勸諫,但不能被任何人鉗制。”
李玄霸頻頻點頭:“這就是君主專|制,中央集權。”
不同的時代需要不同的政策,在如今,正是封建制度發展的黃金時期,最適合現在生產力的生產關系就是君主專|制,中央集權。
直到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發展到頂峰的時候,也是封建制度即將滅亡的時候。
現在大唐要做的就是竭盡全力綻放封建時代的光和熱,造就封建時代最璀璨的輝煌。
然後,輝煌之後就是灰燼,灰燼極盡升華,迸發出新的火光,誕生出全新的璀璨輝煌。
下個時代的人自會做下個時代該做的事。他們立足當下,需要的是將當下能做的事盡善盡美。
歷史中的李淵李世民父子二人也搶奪過註經權。
唐太宗興儒學,建立弘文館、史館、司經局等機構,命令大儒編纂勘校書籍;擴建國子監,設“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六學;命令全國官員積極舉薦士子參與科舉考試,並試圖深化李淵當初的“投牒自舉”的政策。
科舉考試並非一朝一夕形成。隋文帝建立分科考試,是改革了兩漢時的察舉制。
兩漢被舉薦的孝廉入京後要經過考試才能授官,隋文帝將考試規範化,分科取士,是為“科舉”。但隋朝時的“科舉”不允許士子投牒自舉,必須由五品以上官員舉薦,才有資格參加考試。而且隋文帝時考試時間也不固定,實際內核仍舊是察舉制。
李淵當皇帝後,不僅設立“常科”考試,每年固定考核人才,還在武德五年允許士人向各自州縣官員“投牒自舉”。
“常科考試”加“投牒自舉”,才是後世科舉的雛形。
不過李淵當時所下的“投牒自舉”的命令,仍舊是讓士子先去獲得各自州縣地方官員的舉薦。唐太宗試圖讓“投牒自舉”擴展到士子直接參與科舉考試,被魏徵勸了回去。
《舊唐書》曰,“(唐太宗):‘致治之術,在於得賢。今公等不知人,朕又不能遍識,日月其逝,而人遠矣。吾將使人自舉,可乎?’而魏徵以為長澆競,又止。”
哪怕魏徵自己也是寒門士子,也認為讓士子直接參與考試,會讓社會風氣變得浮躁,助長自吹自擂之風,必須通過官員的舉薦。
這一點在後世人看來一頭霧水。為什麽向官員推薦自己就不是浮躁,直接參與官府的考試就是浮躁?
但這在當時就是如此。無論是兩漢還是魏晉,士子都要先拜到官僚門下,得到官僚舉薦才能考試。這樣的行為在魏晉南北朝得到鞏固,只有通過世家舉薦的人才能做官。
舉薦的官員就是“舉主”,被舉薦的士子是“舉主”的“故吏”,“故吏”對“舉主”有“道德”上的從屬關系,這種政治制度又稱“二元君主制”。
歷史中呂布沒有認義父,但殺丁原後名聲爛透。這就是因為丁原是呂布“舉主”,呂布是丁原“故吏”。
深化推廣“投牒自舉”顯然是加強中央集權的重要手段,但唐太宗的優點是聽勸,又有個不足之處是太聽勸,手下文武百官都說“投牒自舉”不好,他就放棄了。
李玄霸侃侃而談:“所以唐太宗一生雖然推廣儒學,但在科舉制度建設上並無突破,甚至還有停滯倒退的跡象。”
還不是唐太宗的李世民道:“這都是魏玄成的錯。”
兄弟二人說著說著正事,就開始胡亂迫害忠良。
房喬和杜如晦則眉頭緊鎖,艱難消化李世民和李玄霸的“胡侃”。
他們知道世家“註經”,但聽李世民和李玄霸細致講述何為“註經權”前,卻從未想到“註經權”會囊括整個社會的制度規範。
他們也認為“投牒自舉”不可取,但聽李世民和李玄霸嘲笑另一個世界的唐太宗時,才恍然“向朝堂自舉是浮躁,向官員自舉就不是浮躁”這件事似乎道理不通。
至於李世民和李玄霸認為“君主專|制”比“君主垂拱而治”更合適,他們即使現在所做的事都是維護李世民的“專|制”,但這與先賢不同的話,也讓他們難以立刻接受。
杜如晦按著額頭道:“如果天下皆由君主一力承擔,若有一個無能君主該如何是好?”
李世民嘆氣不語。
李玄霸道:“杜克明憂愁的問題,史書中都能找到答案。”
杜如晦皺眉。
李玄霸笑道:“君主無能,國家就會衰敗;若君主接連無能,就到了該改朝換代的時候。誰會真心奉承無能之人身居帝位?無能之人又憑什麽能身居帝位?所以沒有能力的君王是不可能做到垂拱而治的,只會君權旁落。”
杜如晦哀嘆一聲,再也撐不住自己臣子的姿態,往後一倒,就像個魏晉狂士一樣對著皇帝展露了自己的下巴。
房喬雙手捂著臉,整張臉皮都在抽搐:“李三郎啊李三郎,魏玄成總是彈劾你,彈劾的真是有道理。陛下!你不能如此縱容李三郎!”
李世民有氣無力地擺了擺手:“朕……我在年幼剛見到隋煬帝時,阿玄就說隋朝要滅亡,我會當皇帝。我還沒回過神,阿玄就和我說起唐朝的衰敗和滅亡。現在你們終於能體會我的痛苦了,多聽聽,別捂耳朵。”
李玄霸道:“趨利避禍不就是讖緯的用處?”
仰面朝天的杜如晦和雙手捂面的房喬異口同聲道:“這算什麽讖緯?!這不是讖緯!!”
李玄霸聳肩。是不是又如何?反正我照樣說。
李世民看著兩位心腹忠臣痛苦的模樣哈哈大笑,半點沒有安慰他家“房謀杜斷”的意思。
李世民的笑聲太魔性太氣人,逼迫杜如晦和房喬打起了精神。
杜如晦唏噓道:“我總算想明白你們要做什麽。關中郡姓為何權勢比山東郡姓大許多,仍舊在山東郡姓面前自矮一頭?因為‘註經權’還在老門閥手中;已經算不上門閥的‘王、謝’為何能壓著山東郡姓罵,因為‘王、謝’世家門閥雖然被滅,但手握‘註經權’的影響卻不會這麽容易消失。他們在百姓心中,仍舊是那位於頂尖的世家門閥。”
房喬放下捂面的雙手,道:“當初太原王氏遺孤逃到北魏,就能重建太原王氏門閥,為何瑯琊王和陳郡謝北上的族人比當年太原王還多,卻不能重建門閥?我們明白為什麽,世家也明白為什麽,但百姓不明白。因為世家對外的宣傳是只要他們還有一個人,也算是世家門閥。所以你才能用輿論壓制山東五姓。”
房喬提起僵硬的嘴角,譏笑道:“看來世家門閥也不過如此。”
杜如晦道:“是啊,我京兆杜氏若沒有我,也不過如此。”
李世民笑著合掌稱讚杜如晦說得對,杜如晦得意洋洋拱手。
房喬笑不出來,腦海裏難得生出了彈劾自家搭檔的想法。
我算不上頂級門閥,但你京兆杜氏也算是大門閥了,你就這麽容易接受了陛下和李三郎離經叛道與當世不容的思想?
杜如晦還真能。
在原本歷史中,他被隋朝官吏舉薦了都懶得去做官,本身就是個狂士性格。
在李淵寵信尹德妃,滿朝文武都繞著尹德妃家走時,杜如晦寧願與尹德妃家產生沖突被揍一頓,也不肯像其他官員那樣在尹德妃娘家門口下馬,可見頭有多鐵。
杜如晦確實有著世家子弟的傲氣。而過分狂傲的世家子弟,向來是連世家自己的規矩都不放在眼裏。
若能推翻陳腐的先祖規矩,狂傲的世家子弟們還會拍手歡笑。
將來子孫不能躺著享福?那就遁入深山也~。
現在杜如晦聽到李世民和李玄霸的話,只覺得熱血湧上心頭,很是興奮。
再說了,京兆杜氏也沒有“註經權”,所以把老門閥手中的“註經權”砸了,豈不快哉?
杜如晦大笑道:“我如今才知為何‘王、謝’二人做那損人不利己之事。有時候‘損人’比‘利己’還快意!”
房喬睜大眼睛,不敢置信地看著自己的好搭檔兼摯友。這不是我認識的杜克明!
杜如晦笑道:“李三,你做了這麽多事,該歇一歇了,接下來交給我和玄齡。你這身體,我真擔心你再殫精竭慮,就該病倒了。”
房喬收回瞪著杜如晦的視線,也露出了憂心的神色:“李三郎,你確實該好好休息。陛下,你不能再讓李三郎繼續忙碌。”
李世民拍了一下弟弟的肩膀,老氣橫秋道:“我知道。我再不放他休息,母親就要讓我跪祖廟了。”
李玄霸道:“那不是很好嗎?趕緊把閻家兄弟叫來,讓他們畫一張唐太宗跪祖廟圖流傳後世……哎喲。”
李世民把弟弟的腦袋按在懷裏,敲了個滿頭包。
杜如晦笑容燦爛,房喬兜著手面無表情。
兩人沒有在心裏嘀咕,十分不客氣地異口同聲道:“活該!”
就算敬佩李玄霸超出此世的眼光,他們也覺得李玄霸太過氣人,該揍。
明明可以事先和他們說明,李玄霸卻非要在做完一切後露出壞笑,“沒想到吧?”,想著就是氣。
……
李玄霸以憂心弟弟的傷勢為借口,暫時休息。
等李智雲重新回齊魯河北時,他才會重新回到朝堂,為前線督送後勤物資。
在京郊駐兵的長孫無忌匆匆回來,看到李智雲精神很好,松了口氣。
他表情猙獰:“我定為你報仇!”
李智雲道:“我這仇當然自己報。不知道士信聽到我受傷,會不會嘲笑我。”
羅士信也已經獨當一面,外放當總管了。李智雲立下了這麽大的功勞不能向好友及時炫耀,略感寂寞。
長孫無忌道:“等羅士信聽到你受傷的消息,大概會向陛下請求回京。”
李智雲笑道:“他好不容易獨當一面,那還是瞞著他吧。”
長孫無忌對李玄霸道:“有額外需要我做的事嗎?”
李玄霸為李智雲換繃帶,頭也不擡道:“我要做的事已經做完,朝堂怎麽下詔,長孫將軍就如何做吧,我沒有額外的事。”
長孫無忌道:“房杜二人之前偏袒山東士族,一直壓著我送來的彈劾文書,你確定他們會按照你的想法做?”
李玄霸道:“他們壓著你的彈劾文書,你的文書不還是能送到二哥案上?他們只是對外做出一個不偏不倚的態度而已。現在小五被刺殺之事為真,他們抓住了對方馬腳……”
李玄霸話音未落,李世民高亢的尖叫聲就從外面傳來,人未至聲先到。
“啊啊啊啊阿玄啊!快幫我勸勸玄齡!他瘋了!”
李玄霸慢吞吞幫李智雲穿好衣服,轉頭道:“發生什麽了?”
李世民像一股旋風似的沖到弟弟身邊,長孫無忌十分熟練地避開了李世民的沖撞。
“房玄齡說滎陽鄭氏本就支持李建成,我已經赦免了他們一次。這次小五遇襲之處附近正好有鄭氏的田莊,一定是鄭氏想要為李建成報仇。他要誅殺鄭氏所有男丁,流放鄭氏滿門!”
李玄霸嘴微張,半晌沒說出話來。
長孫無忌剛才說了房喬偏袒山東士族,現在也瞠目結舌。
李智雲傻傻道:“就、就猜測而已,便要滅鄭家滿門?房相的戾氣是不是太重了?他開玩笑的吧?”
李世民焦急道:“他是認真的!他說要山東五姓就像是捏緊的拳頭,不如趁此機會斷其一指,讓他們的拳頭再也握不攏!”
李玄霸偏頭:“房玄齡的話好有道理。二哥,你是皇帝,你自己看著辦。”
長孫無忌:“我還有事,我先走了。”他不等李世民說話,仗著自己是國舅,拔腿就跑。
李智雲虛弱地捂著耳朵,緩緩縮進薄被裏:“我傷口好痛,先睡一會兒,二兄,三兄,你們慢慢聊。”
李世民瞪著李玄霸。
李玄霸道:“你看我幹什麽?我已經賦閑在家,自己的事自己做,或許你可以請父親幫忙?”
李世民還真想過把太上皇搬出來背鍋打圓場,讓太上皇說鄭家是親家,不能對鄭家太過。
“父親聽後,也說要滅鄭氏滿門。”李世民抱頭,“他說是鄭氏蠱惑李建成勾結突厥。”
李玄霸頷首:“很符合父親喜歡甩鍋的性格。他大概念著‘都是鄭氏的錯’,念得自己都信以為真了。”
李世民按著弟弟的肩膀搖晃:“是你讓他們看著辦,現在房玄齡瘋了,你必須負起責任!”
李玄霸捂著嘴:“咳咳咳咳。”
李世民驚恐地松開手。
李玄霸緩緩倒下,搶了李智雲的被子。
“我前些日子殫精竭慮,消耗了過多精力,如今又被小五受傷嚇到,已經病倒。”李玄霸把被子拉起來,遮住腦袋,“咳咳咳咳。”
李世民:“……”
被搶走被子的李智雲:“……”
李世民認真地問李智雲:“小五,你知道朝中最不受歡迎的人是誰嗎?你覺得某人如今神憎鬼厭的名聲,是不是自己活該?”
李智雲道:“二兄,我不敢回答,我只是弟弟,不能說兄長的壞話。”
李世民唉聲嘆氣。
難道要自己獨立承擔房玄齡突如其來的瘋癲嗎?不要啊!
李世民十分想念魏徵,哪怕魏徵會拉著他袖子勸諫。
若是有魏徵在,魏徵一定能幫自己抵擋住房玄齡的瘋癲。杜克明根本攔不住啊!
當日杜如晦表現得十分興奮,房喬則神情凝重。李世民還擔心杜克明做事激進,房玄齡不夠積極。
誰知道房玄齡第二日就上書要滅鄭氏滿門???
這不興滅的啊!
李智雲的另一位好友和心腹,李世民在鄭家的內應鄭仁泰抱著李世民的大腿哭。
他雖然不喜鄭氏主家的無能,但也不想看到宗親被殺啊。
李世民只好親自去房喬府中與房相促膝長談,抵足而眠。
你要是不松口,朕就住你家不走了!
本來山東五姓還在冷眼旁觀,哪怕汙水潑到他們身上,他們也堅信李唐不會動他們。何況現在山東之境又起烽火,李唐還需要他們幫忙安撫百姓。
誰知道房喬要來真的,山東五姓世家有點疑惑了。
或許李唐不會動其他四姓,但滅了滎陽鄭氏似乎真的不是不可能,畢竟滎陽鄭氏是李建成的妻族,為李建成出力不少。
在李玄霸府中擔任文吏的崔仁師對李玄霸道:“鄭太常求到卑職家中來,想請卑職向晉王殿下闡述,滎陽鄭氏絕無謀逆之心。”
李玄霸輕笑著讓崔仁師坐下:“或許他沒有,但他有沒有,和朝廷滅不滅滎陽鄭氏有何關系?”
崔仁師臉色大變:“殿下!……”
李玄霸擡手打斷道:“滎陽鄭氏先與李建成狼狽為奸,又在小五被刺殺時冷眼旁觀,他們自己把滅族的把柄送來,不就是上趕著想被滅族?你也別太焦急,滎陽鄭氏滅門,和你們博陵崔氏又有何關系?北魏已經亡了很多年,難道你們還要認可北魏編纂的《氏族志》,山東五姓真的同氣連枝共進退,讓山東郡望之地仿佛國中之國了?”
聽了李玄霸的誅心之語,崔仁師坐不住了,忙起身說“不敢”。
李玄霸道:“世人皆傳,‘山東之人質,故尚婚婭’。你們認為自己血統高貴,所以要互相聯姻,連皇族都看不上。”
崔仁師冷汗直冒,卻不敢再說“不敢”,因為這是盡人皆知的事實。
李玄霸冷眼看了崔仁師一會兒,直到崔仁師作揖躬著的背已經撐不住在發抖,才放下手中茶盞,單手將崔仁師扶起。
“滎陽鄭氏是否能活下去,取決於你們自己。”李玄霸淡淡道,“去打探一下朝中要做何事吧,只要你們是大唐的忠臣,我二哥是寬厚之人,豈會牽連無辜?”
崔仁師嘴唇哆嗦道:“請殿下為卑職指一條明路。”
李玄霸道:“我已經指了,你自己悟。若悟不出來,那便是滎陽鄭氏該有此劫。舊時漢魏高門都已經破落,區區北魏門閥而已,不拿出點本事來,憑什麽能免罪?還是說,滎陽鄭氏真以為自己無罪?”
崔仁師離開時面白如紙,腳步虛浮。
李玄霸搖頭:“嚇唬得了已經較為衰落的博陵崔,可嚇唬不到清河崔、範陽盧和隴西李。不過山東七望已去其三,還能翻起多少浪花?”
正當李玄霸滿懷期待地等待博陵崔會做出什麽時,誰曾想最為矜持清冷的範陽盧氏,居然最先率領族人進入京城。
盧赤松代表範陽盧氏上書,願意獻出家中全部藏書謄抄本,替大唐充盈弘文館書庫。
範陽盧氏此舉別說令世人詫異,李世民和李玄霸兩兄弟也摸不著頭腦。
【作者有話說】
二更合一,欠賬-1。149w、150w營養液欠賬+2,目前欠賬12.5章。
(加亮提醒)前文說過,古時“山東”指崤山以東,泛指中原,不是現在狹義的山東。
而且唐朝和現在又不一樣,大家都是文明人,不要攻擊地域哈。如果大家在評論區看到地域黑的,請舉報給管理員刪除。
碎碎念:
1、
李淵推廣科舉,和李世民想擴大科舉被懟回來,都記載在《舊唐書》中。
李淵還是有些能耐的,他如果是李世民的兒子,會是很好的守成之君。可嘆父子二人地位顛倒了。
2、
山東之人質,故尚婚婭;江左之人文,故尚人物;關中之人雄,故尚冠冕;代北之人武,故尚貴戚。——《舊唐書》
山東士族重視血統,所以對互相聯姻最為上心;江左士族重視個人能力,出能人的家族地位才高,幾代不出能人門閥地位就會降低。
關中士族和代北士卒都尚武勇,本質上是功勳和外戚,處於山東和江左鄙視鏈下端,不被承認為傳統世家門閥。
(以現代人的看法,重視血統的山東士族才是最被人鄙視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二更合一,149w營養液加更。◎
什麽是註經權?
《禮記》曰:“禮不下庶人。”
這句話另外一層含義, 便是庶人之上的階層,吃飯睡覺,一言一行, 都要遵循禮。
自周朝起,維護階級統治最基本的工作就是“禮”。士人有士人的禮,大夫有大夫的禮, 諸侯有諸侯的禮,天子有天子的禮。
春秋戰國禮樂崩壞, 到漢朝重新平定天下時,也重新塑造了“禮”。
這“禮”不單單指禮儀,還包含了思想、文化等方方面面, 籠統來說, 可以算是當世的“規範”。
當世家掌握了註經權後, 學識壟斷反倒是小事,庶族有了足夠的錢財, 也能換得學識。
但“禮”的解釋權掌握在他們手中,不僅是學識的評價標準, 連士人一言一行的“規矩”都掌握在他們手中,無論他們做什麽都是“完美的士人”。非世家門閥的士人想要獲得較高的評價, 必須通過他們的認可。
魏晉南北朝時, 他們捫虱而談是清貴,爛醉如泥是清貴,只知清談是清貴,吃多了五石散滿大街裸|奔那也是狂士風範。
你說這不符合孔孟荀子的教導, 他搬出黃老莊周, 但一說起學問, 他們又個個都是儒經大家。
這件事換到後院裏, 便是世家女子頭上戴絹花,小家碧玉的女子頭上戴珠釵,自然是世家女子清雅;換作世家女子頭戴珠釵,小家碧玉頭戴絹花,便是小家碧玉寒酸;就算二者都戴絹花,那就是小家碧玉對世家女子東施效顰,貽笑大方。
“註經權”在他們手中,他們說什麽都是對的。哪怕皇帝說不對,世人也認為是世家說得對,皇帝應該遵循“先賢”的規矩。
李世民對房喬和杜如晦侃侃而談:“一個強大的王朝必須有一個強大的朝堂,一個說一不二的皇帝。皇帝可以主動聽從勸諫,但不能被任何人鉗制。”
李玄霸頻頻點頭:“這就是君主專|制,中央集權。”
不同的時代需要不同的政策,在如今,正是封建制度發展的黃金時期,最適合現在生產力的生產關系就是君主專|制,中央集權。
直到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發展到頂峰的時候,也是封建制度即將滅亡的時候。
現在大唐要做的就是竭盡全力綻放封建時代的光和熱,造就封建時代最璀璨的輝煌。
然後,輝煌之後就是灰燼,灰燼極盡升華,迸發出新的火光,誕生出全新的璀璨輝煌。
下個時代的人自會做下個時代該做的事。他們立足當下,需要的是將當下能做的事盡善盡美。
歷史中的李淵李世民父子二人也搶奪過註經權。
唐太宗興儒學,建立弘文館、史館、司經局等機構,命令大儒編纂勘校書籍;擴建國子監,設“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六學;命令全國官員積極舉薦士子參與科舉考試,並試圖深化李淵當初的“投牒自舉”的政策。
科舉考試並非一朝一夕形成。隋文帝建立分科考試,是改革了兩漢時的察舉制。
兩漢被舉薦的孝廉入京後要經過考試才能授官,隋文帝將考試規範化,分科取士,是為“科舉”。但隋朝時的“科舉”不允許士子投牒自舉,必須由五品以上官員舉薦,才有資格參加考試。而且隋文帝時考試時間也不固定,實際內核仍舊是察舉制。
李淵當皇帝後,不僅設立“常科”考試,每年固定考核人才,還在武德五年允許士人向各自州縣官員“投牒自舉”。
“常科考試”加“投牒自舉”,才是後世科舉的雛形。
不過李淵當時所下的“投牒自舉”的命令,仍舊是讓士子先去獲得各自州縣地方官員的舉薦。唐太宗試圖讓“投牒自舉”擴展到士子直接參與科舉考試,被魏徵勸了回去。
《舊唐書》曰,“(唐太宗):‘致治之術,在於得賢。今公等不知人,朕又不能遍識,日月其逝,而人遠矣。吾將使人自舉,可乎?’而魏徵以為長澆競,又止。”
哪怕魏徵自己也是寒門士子,也認為讓士子直接參與考試,會讓社會風氣變得浮躁,助長自吹自擂之風,必須通過官員的舉薦。
這一點在後世人看來一頭霧水。為什麽向官員推薦自己就不是浮躁,直接參與官府的考試就是浮躁?
但這在當時就是如此。無論是兩漢還是魏晉,士子都要先拜到官僚門下,得到官僚舉薦才能考試。這樣的行為在魏晉南北朝得到鞏固,只有通過世家舉薦的人才能做官。
舉薦的官員就是“舉主”,被舉薦的士子是“舉主”的“故吏”,“故吏”對“舉主”有“道德”上的從屬關系,這種政治制度又稱“二元君主制”。
歷史中呂布沒有認義父,但殺丁原後名聲爛透。這就是因為丁原是呂布“舉主”,呂布是丁原“故吏”。
深化推廣“投牒自舉”顯然是加強中央集權的重要手段,但唐太宗的優點是聽勸,又有個不足之處是太聽勸,手下文武百官都說“投牒自舉”不好,他就放棄了。
李玄霸侃侃而談:“所以唐太宗一生雖然推廣儒學,但在科舉制度建設上並無突破,甚至還有停滯倒退的跡象。”
還不是唐太宗的李世民道:“這都是魏玄成的錯。”
兄弟二人說著說著正事,就開始胡亂迫害忠良。
房喬和杜如晦則眉頭緊鎖,艱難消化李世民和李玄霸的“胡侃”。
他們知道世家“註經”,但聽李世民和李玄霸細致講述何為“註經權”前,卻從未想到“註經權”會囊括整個社會的制度規範。
他們也認為“投牒自舉”不可取,但聽李世民和李玄霸嘲笑另一個世界的唐太宗時,才恍然“向朝堂自舉是浮躁,向官員自舉就不是浮躁”這件事似乎道理不通。
至於李世民和李玄霸認為“君主專|制”比“君主垂拱而治”更合適,他們即使現在所做的事都是維護李世民的“專|制”,但這與先賢不同的話,也讓他們難以立刻接受。
杜如晦按著額頭道:“如果天下皆由君主一力承擔,若有一個無能君主該如何是好?”
李世民嘆氣不語。
李玄霸道:“杜克明憂愁的問題,史書中都能找到答案。”
杜如晦皺眉。
李玄霸笑道:“君主無能,國家就會衰敗;若君主接連無能,就到了該改朝換代的時候。誰會真心奉承無能之人身居帝位?無能之人又憑什麽能身居帝位?所以沒有能力的君王是不可能做到垂拱而治的,只會君權旁落。”
杜如晦哀嘆一聲,再也撐不住自己臣子的姿態,往後一倒,就像個魏晉狂士一樣對著皇帝展露了自己的下巴。
房喬雙手捂著臉,整張臉皮都在抽搐:“李三郎啊李三郎,魏玄成總是彈劾你,彈劾的真是有道理。陛下!你不能如此縱容李三郎!”
李世民有氣無力地擺了擺手:“朕……我在年幼剛見到隋煬帝時,阿玄就說隋朝要滅亡,我會當皇帝。我還沒回過神,阿玄就和我說起唐朝的衰敗和滅亡。現在你們終於能體會我的痛苦了,多聽聽,別捂耳朵。”
李玄霸道:“趨利避禍不就是讖緯的用處?”
仰面朝天的杜如晦和雙手捂面的房喬異口同聲道:“這算什麽讖緯?!這不是讖緯!!”
李玄霸聳肩。是不是又如何?反正我照樣說。
李世民看著兩位心腹忠臣痛苦的模樣哈哈大笑,半點沒有安慰他家“房謀杜斷”的意思。
李世民的笑聲太魔性太氣人,逼迫杜如晦和房喬打起了精神。
杜如晦唏噓道:“我總算想明白你們要做什麽。關中郡姓為何權勢比山東郡姓大許多,仍舊在山東郡姓面前自矮一頭?因為‘註經權’還在老門閥手中;已經算不上門閥的‘王、謝’為何能壓著山東郡姓罵,因為‘王、謝’世家門閥雖然被滅,但手握‘註經權’的影響卻不會這麽容易消失。他們在百姓心中,仍舊是那位於頂尖的世家門閥。”
房喬放下捂面的雙手,道:“當初太原王氏遺孤逃到北魏,就能重建太原王氏門閥,為何瑯琊王和陳郡謝北上的族人比當年太原王還多,卻不能重建門閥?我們明白為什麽,世家也明白為什麽,但百姓不明白。因為世家對外的宣傳是只要他們還有一個人,也算是世家門閥。所以你才能用輿論壓制山東五姓。”
房喬提起僵硬的嘴角,譏笑道:“看來世家門閥也不過如此。”
杜如晦道:“是啊,我京兆杜氏若沒有我,也不過如此。”
李世民笑著合掌稱讚杜如晦說得對,杜如晦得意洋洋拱手。
房喬笑不出來,腦海裏難得生出了彈劾自家搭檔的想法。
我算不上頂級門閥,但你京兆杜氏也算是大門閥了,你就這麽容易接受了陛下和李三郎離經叛道與當世不容的思想?
杜如晦還真能。
在原本歷史中,他被隋朝官吏舉薦了都懶得去做官,本身就是個狂士性格。
在李淵寵信尹德妃,滿朝文武都繞著尹德妃家走時,杜如晦寧願與尹德妃家產生沖突被揍一頓,也不肯像其他官員那樣在尹德妃娘家門口下馬,可見頭有多鐵。
杜如晦確實有著世家子弟的傲氣。而過分狂傲的世家子弟,向來是連世家自己的規矩都不放在眼裏。
若能推翻陳腐的先祖規矩,狂傲的世家子弟們還會拍手歡笑。
將來子孫不能躺著享福?那就遁入深山也~。
現在杜如晦聽到李世民和李玄霸的話,只覺得熱血湧上心頭,很是興奮。
再說了,京兆杜氏也沒有“註經權”,所以把老門閥手中的“註經權”砸了,豈不快哉?
杜如晦大笑道:“我如今才知為何‘王、謝’二人做那損人不利己之事。有時候‘損人’比‘利己’還快意!”
房喬睜大眼睛,不敢置信地看著自己的好搭檔兼摯友。這不是我認識的杜克明!
杜如晦笑道:“李三,你做了這麽多事,該歇一歇了,接下來交給我和玄齡。你這身體,我真擔心你再殫精竭慮,就該病倒了。”
房喬收回瞪著杜如晦的視線,也露出了憂心的神色:“李三郎,你確實該好好休息。陛下,你不能再讓李三郎繼續忙碌。”
李世民拍了一下弟弟的肩膀,老氣橫秋道:“我知道。我再不放他休息,母親就要讓我跪祖廟了。”
李玄霸道:“那不是很好嗎?趕緊把閻家兄弟叫來,讓他們畫一張唐太宗跪祖廟圖流傳後世……哎喲。”
李世民把弟弟的腦袋按在懷裏,敲了個滿頭包。
杜如晦笑容燦爛,房喬兜著手面無表情。
兩人沒有在心裏嘀咕,十分不客氣地異口同聲道:“活該!”
就算敬佩李玄霸超出此世的眼光,他們也覺得李玄霸太過氣人,該揍。
明明可以事先和他們說明,李玄霸卻非要在做完一切後露出壞笑,“沒想到吧?”,想著就是氣。
……
李玄霸以憂心弟弟的傷勢為借口,暫時休息。
等李智雲重新回齊魯河北時,他才會重新回到朝堂,為前線督送後勤物資。
在京郊駐兵的長孫無忌匆匆回來,看到李智雲精神很好,松了口氣。
他表情猙獰:“我定為你報仇!”
李智雲道:“我這仇當然自己報。不知道士信聽到我受傷,會不會嘲笑我。”
羅士信也已經獨當一面,外放當總管了。李智雲立下了這麽大的功勞不能向好友及時炫耀,略感寂寞。
長孫無忌道:“等羅士信聽到你受傷的消息,大概會向陛下請求回京。”
李智雲笑道:“他好不容易獨當一面,那還是瞞著他吧。”
長孫無忌對李玄霸道:“有額外需要我做的事嗎?”
李玄霸為李智雲換繃帶,頭也不擡道:“我要做的事已經做完,朝堂怎麽下詔,長孫將軍就如何做吧,我沒有額外的事。”
長孫無忌道:“房杜二人之前偏袒山東士族,一直壓著我送來的彈劾文書,你確定他們會按照你的想法做?”
李玄霸道:“他們壓著你的彈劾文書,你的文書不還是能送到二哥案上?他們只是對外做出一個不偏不倚的態度而已。現在小五被刺殺之事為真,他們抓住了對方馬腳……”
李玄霸話音未落,李世民高亢的尖叫聲就從外面傳來,人未至聲先到。
“啊啊啊啊阿玄啊!快幫我勸勸玄齡!他瘋了!”
李玄霸慢吞吞幫李智雲穿好衣服,轉頭道:“發生什麽了?”
李世民像一股旋風似的沖到弟弟身邊,長孫無忌十分熟練地避開了李世民的沖撞。
“房玄齡說滎陽鄭氏本就支持李建成,我已經赦免了他們一次。這次小五遇襲之處附近正好有鄭氏的田莊,一定是鄭氏想要為李建成報仇。他要誅殺鄭氏所有男丁,流放鄭氏滿門!”
李玄霸嘴微張,半晌沒說出話來。
長孫無忌剛才說了房喬偏袒山東士族,現在也瞠目結舌。
李智雲傻傻道:“就、就猜測而已,便要滅鄭家滿門?房相的戾氣是不是太重了?他開玩笑的吧?”
李世民焦急道:“他是認真的!他說要山東五姓就像是捏緊的拳頭,不如趁此機會斷其一指,讓他們的拳頭再也握不攏!”
李玄霸偏頭:“房玄齡的話好有道理。二哥,你是皇帝,你自己看著辦。”
長孫無忌:“我還有事,我先走了。”他不等李世民說話,仗著自己是國舅,拔腿就跑。
李智雲虛弱地捂著耳朵,緩緩縮進薄被裏:“我傷口好痛,先睡一會兒,二兄,三兄,你們慢慢聊。”
李世民瞪著李玄霸。
李玄霸道:“你看我幹什麽?我已經賦閑在家,自己的事自己做,或許你可以請父親幫忙?”
李世民還真想過把太上皇搬出來背鍋打圓場,讓太上皇說鄭家是親家,不能對鄭家太過。
“父親聽後,也說要滅鄭氏滿門。”李世民抱頭,“他說是鄭氏蠱惑李建成勾結突厥。”
李玄霸頷首:“很符合父親喜歡甩鍋的性格。他大概念著‘都是鄭氏的錯’,念得自己都信以為真了。”
李世民按著弟弟的肩膀搖晃:“是你讓他們看著辦,現在房玄齡瘋了,你必須負起責任!”
李玄霸捂著嘴:“咳咳咳咳。”
李世民驚恐地松開手。
李玄霸緩緩倒下,搶了李智雲的被子。
“我前些日子殫精竭慮,消耗了過多精力,如今又被小五受傷嚇到,已經病倒。”李玄霸把被子拉起來,遮住腦袋,“咳咳咳咳。”
李世民:“……”
被搶走被子的李智雲:“……”
李世民認真地問李智雲:“小五,你知道朝中最不受歡迎的人是誰嗎?你覺得某人如今神憎鬼厭的名聲,是不是自己活該?”
李智雲道:“二兄,我不敢回答,我只是弟弟,不能說兄長的壞話。”
李世民唉聲嘆氣。
難道要自己獨立承擔房玄齡突如其來的瘋癲嗎?不要啊!
李世民十分想念魏徵,哪怕魏徵會拉著他袖子勸諫。
若是有魏徵在,魏徵一定能幫自己抵擋住房玄齡的瘋癲。杜克明根本攔不住啊!
當日杜如晦表現得十分興奮,房喬則神情凝重。李世民還擔心杜克明做事激進,房玄齡不夠積極。
誰知道房玄齡第二日就上書要滅鄭氏滿門???
這不興滅的啊!
李智雲的另一位好友和心腹,李世民在鄭家的內應鄭仁泰抱著李世民的大腿哭。
他雖然不喜鄭氏主家的無能,但也不想看到宗親被殺啊。
李世民只好親自去房喬府中與房相促膝長談,抵足而眠。
你要是不松口,朕就住你家不走了!
本來山東五姓還在冷眼旁觀,哪怕汙水潑到他們身上,他們也堅信李唐不會動他們。何況現在山東之境又起烽火,李唐還需要他們幫忙安撫百姓。
誰知道房喬要來真的,山東五姓世家有點疑惑了。
或許李唐不會動其他四姓,但滅了滎陽鄭氏似乎真的不是不可能,畢竟滎陽鄭氏是李建成的妻族,為李建成出力不少。
在李玄霸府中擔任文吏的崔仁師對李玄霸道:“鄭太常求到卑職家中來,想請卑職向晉王殿下闡述,滎陽鄭氏絕無謀逆之心。”
李玄霸輕笑著讓崔仁師坐下:“或許他沒有,但他有沒有,和朝廷滅不滅滎陽鄭氏有何關系?”
崔仁師臉色大變:“殿下!……”
李玄霸擡手打斷道:“滎陽鄭氏先與李建成狼狽為奸,又在小五被刺殺時冷眼旁觀,他們自己把滅族的把柄送來,不就是上趕著想被滅族?你也別太焦急,滎陽鄭氏滅門,和你們博陵崔氏又有何關系?北魏已經亡了很多年,難道你們還要認可北魏編纂的《氏族志》,山東五姓真的同氣連枝共進退,讓山東郡望之地仿佛國中之國了?”
聽了李玄霸的誅心之語,崔仁師坐不住了,忙起身說“不敢”。
李玄霸道:“世人皆傳,‘山東之人質,故尚婚婭’。你們認為自己血統高貴,所以要互相聯姻,連皇族都看不上。”
崔仁師冷汗直冒,卻不敢再說“不敢”,因為這是盡人皆知的事實。
李玄霸冷眼看了崔仁師一會兒,直到崔仁師作揖躬著的背已經撐不住在發抖,才放下手中茶盞,單手將崔仁師扶起。
“滎陽鄭氏是否能活下去,取決於你們自己。”李玄霸淡淡道,“去打探一下朝中要做何事吧,只要你們是大唐的忠臣,我二哥是寬厚之人,豈會牽連無辜?”
崔仁師嘴唇哆嗦道:“請殿下為卑職指一條明路。”
李玄霸道:“我已經指了,你自己悟。若悟不出來,那便是滎陽鄭氏該有此劫。舊時漢魏高門都已經破落,區區北魏門閥而已,不拿出點本事來,憑什麽能免罪?還是說,滎陽鄭氏真以為自己無罪?”
崔仁師離開時面白如紙,腳步虛浮。
李玄霸搖頭:“嚇唬得了已經較為衰落的博陵崔,可嚇唬不到清河崔、範陽盧和隴西李。不過山東七望已去其三,還能翻起多少浪花?”
正當李玄霸滿懷期待地等待博陵崔會做出什麽時,誰曾想最為矜持清冷的範陽盧氏,居然最先率領族人進入京城。
盧赤松代表範陽盧氏上書,願意獻出家中全部藏書謄抄本,替大唐充盈弘文館書庫。
範陽盧氏此舉別說令世人詫異,李世民和李玄霸兩兄弟也摸不著頭腦。
【作者有話說】
二更合一,欠賬-1。149w、150w營養液欠賬+2,目前欠賬12.5章。
(加亮提醒)前文說過,古時“山東”指崤山以東,泛指中原,不是現在狹義的山東。
而且唐朝和現在又不一樣,大家都是文明人,不要攻擊地域哈。如果大家在評論區看到地域黑的,請舉報給管理員刪除。
碎碎念:
1、
李淵推廣科舉,和李世民想擴大科舉被懟回來,都記載在《舊唐書》中。
李淵還是有些能耐的,他如果是李世民的兒子,會是很好的守成之君。可嘆父子二人地位顛倒了。
2、
山東之人質,故尚婚婭;江左之人文,故尚人物;關中之人雄,故尚冠冕;代北之人武,故尚貴戚。——《舊唐書》
山東士族重視血統,所以對互相聯姻最為上心;江左士族重視個人能力,出能人的家族地位才高,幾代不出能人門閥地位就會降低。
關中士族和代北士卒都尚武勇,本質上是功勳和外戚,處於山東和江左鄙視鏈下端,不被承認為傳統世家門閥。
(以現代人的看法,重視血統的山東士族才是最被人鄙視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