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74章 外援

關燈
第74章 外援

鄭侍郎跟程大人臉上都掛不住, 說了一句“不必”後,便各自分開了。一人往左,一人往右, 默契十足, 就是分別的時候都未曾打過一聲招呼。

杜寧咽了一口小餛飩,納悶:“方才不還聊得好好的嗎?”

不懂,杜寧覺得這些高位的大人一個個可古怪了, 喜怒不定的, 每次他都是拿熱臉貼人家冷屁,掃興極了。結了帳,他們也得各自分離了。

傅朝瑜跟周文津順路, 路上順嘴又問起了程大人的妹妹。

周文津自然是知道這位的,他還見過呢。他自進大理寺後,便被分到程端手下做事兒, 程端對周文津幾乎是看做徒弟一般, 知道他家境不好偶爾還會讓他來府上用飯。一來二去, 周文津對程家也熟悉起來。

程端有個未出嫁的妹妹,眼下已經將近三十了。不過聽說風評甚好,待人寬和, 如今程家都是她在掌家, 因為其管家有方且賞罰分明, 府裏上上下下無不對其言聽計從, 就連兄嫂也對她格外信服。程姑娘年輕時也曾有過未婚夫,可惜先後碰上了父親離世、母親離世跟祖父離世,程端被奪情, 程姑娘便主動替兄長一年接著一年的守喪,硬生生將婚期給耽擱了下來, 男方也不願意這麽長久的拖著,原先的婚約便這般沒了。

程姑娘倒是不著急成婚,哪怕拖到現在也不見她著急。最難得的是程家人也不催,程大人知道自己妹妹年歲尷尬,同齡的人他瞧不上,年歲小的他又覺得不成熟,怎麽著都配不上自己妹妹,思來想去。不成婚也行,反正程家家大業大,不至於養不了一個姑娘。

傅朝瑜聽完之後,對這位程姑娘多了幾分好奇。

喜歡律法啊,應當是個嚴厲的性子吧?

送周文津回家後,傅朝瑜還逗了逗他家小妹。傅朝瑜不知為何格外受小孩歡迎,小露了一手便引得小孩兒驚嘆連連,臨走的時候小孩兒期期艾艾想要讓他留下。

傅朝瑜哭笑不得。

一日鬧哄哄地結束了,傅朝瑜回家寫了一篇文章,翌日送去給他先生,又聽了一嘴國子監的趣事。聽說如今這批新生都要跑操,早上三圈,晚上三圈,有些人故意磨蹭還被孫明達拿著棍子在後面追,學子們每每叫苦不疊。另有一批監生聯名請求在國子監內開辟了幾塊地,讓他們種些果蔬,沒想到孫大人竟也同意了。

傅朝瑜摸了摸下巴,孫大人實在變化很大。

孫明達監督完學生跑操後,正好回了博士廳,一眼瞅見傅朝瑜在此,很是意外:“你不在工部,跑來國子監做甚?”

傅朝瑜驚訝他怎麽回來的這麽快。

王紀美向來都是最護著弟子的:“他被鄭侍郎派出來做事,正好路過國子監便過來看看我。”

孫明達腹誹:“平常又不是沒得看。”

他們師徒三人沒少聚,但是回回都不帶他,可惡得很。

不過孫明達沒多久便發現,傅朝瑜這回是帶著文章過來的。他一琢磨立馬便懂了,原來不是為了看他先生,而是為了送文章給《國子監文刊》的。他就說麽,傅朝瑜那小子怎麽會平白無故地看他先生?何至於孝順至此,果然是有目的。孫大人心裏平衡了不少。

傅朝瑜等人這些日子看了京城這邊所有的福田院,越瞧越糟心,最後連修建新福田院的差事耽誤了下來。

陳淮書都快氣死了。別看杜寧總是咋咋呼呼,實則情緒最容易激動的反倒是他。就京城福田院管理現狀,他們即便建了一個新的也依舊還是這副死德行。上面的人不願意改,底下的人手又不夠,福田院救濟的人雖然多,但那地方簡直跟牢籠一樣,真進去了的話壓根沒有一點尊嚴可言。

後來王樺不知打哪兒聽說他們整日在外面游手好閑,奔來走去,氣得跑去鄭青州那兒狠狠地告了一狀。

鄭青州不得不捏著鼻子將四人臭罵一頓,讓他們好好當差,不許貪玩兒。

眾人答應的好好的,但無奈他們四個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天生反骨,該怎麽做還是怎麽做。

不多時,新一期《國子監文刊》中有人匿名發了一篇文章,正好關於秋芳母女二人的,因案情奇特,充滿悲劇色彩,立即引發劇烈的討論,張婆子跟王員外一家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有人覺得秋芳不該落得如今這樣的地步,她靠著買豆腐辛辛苦苦將一雙兒女撫養長大,尤其對小女兒疼到了骨子裏,不論去哪都帶著,生怕她走丟了、被人欺負了。她寧願自己吃苦,也不讓女兒受罪。期間,夫家未曾伸過一次手,如今見她得了重病,便想要借著她的女兒再撈一筆錢,實在可恨!

這門親事若是真的成了,那蕓兒才真的是痛不欲生。她又並非完完全全的癡,大多數時間都是乖巧的,也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天性比較單純,發病的時候有些難以掌控罷了。若是秋芳有的選,他們相信這樣一位母親絕對不會選擇毒死自己的女兒。可現實是,這母女三人都沒得選。

大女兒已經出嫁,夫家條件也不好,丈夫瘸了一條腿,還有兩個嗷嗷待哺的孩子。秋芳自己沒錢治病,幾乎是已經等死的狀態了。小女兒天生有傻癥,但又生的漂亮,留在世上只能被人欺淩。一個沒有娘家沒有母親的又生的漂亮的女孩兒,嫁給一個好色鬼是什麽結局,不言而喻。

不少人同情秋芳,設身處地的將自己放在秋放的位置上,沒有人能夠比她做的更好。他們希望京兆尹重審此案,從輕發落。

可是也有人覺得殺人償命,本就是理所應當。如今京兆尹考慮到秋芳殺得是自己女兒而非外人,已經是網開一面了。被殺害的小女兒有什麽錯呢?她本來是可以活著的,哪怕嫁到那個趙員外府上配一個大她許多的,依然可以活著。只要活著,就夠了。癡兒的命也是命,若是為人父母可以擅自殺害兒女,勢必會引起騷亂。所以,秋芳絕不可以輕饒,必須嚴懲以警醒世人。他們大魏的律法一向嚴苛,不可因一人修改律法。

此案一經《國子監文刊》傳播,鬧得沸沸揚揚,滿城議論。

京兆府日日都有百姓前來此處詢問秋芳的近況,最後京兆尹見事態逐漸擴大,影響太廣,頂著壓力將此案移交給大理寺覆審。

周文津身為程端的得力助手,對此案的動向一清二楚。大理寺幾位大人商議之後,並不打算更換判決。這是人命官司,縱然中間有隱情,但若是處理不好便不能向上面的人交代。

得知此事後,周文津心裏悶悶的,他這些日子想了許多,越想越覺得不甘,這份不甘伴隨著無奈與自我唾棄,幾乎無孔不入,只要稍稍停下便會被其吞噬。

他跟著程大人去看過秋芳,秋芳被關在牢中,大有不吃不喝、一副要將自己活活餓死的模樣。程大人去巡視牢房,周文津則留了下來。

透過牢房,他靜靜地瞧著這個似乎已經決定自殺的母親。對於出身卑賤的人來說,活著一世難道就是為了體會苦難的嗎?

周文津不忍心,忽然開口叫了她一聲:“你的長女很擔心你。”

秋芳徐徐睜開眼睛,無力地吐了一口氣。

“你這病並非治不了,拖成這樣只是沒錢買藥罷了。”從前她們一家掙下來的錢都用在小女兒身上,秋芳自己拮據度日也是因為小女兒多病,這麽多年才沒有攢下一筆錢,“找人借一筆錢調理好身子,日後也能跟你大女兒才能好好生活,你大女兒夫君生了病,她過得也苦,如若你也去了她便真的孤身一人。”

秋芳苦笑,兩個孩子,哪個她都對不住,她是天生的苦命人,兩個女兒投身到她腹中實在是罪孽。

周文津於心不忍:“你是認罪了,可害了你們的人如今還在外逍遙,你就不恨嗎?”

秋芳蜷縮起來,卻還是沒x有說話,恨,如何不恨?可是她已經沒有機會了。當初沒能殺了這兩家人反而被打得半死,如今憑著她這幅殘軀,一樣報不了仇,外面也沒有人會替窮人報仇。

從牢記走了一圈後周文津一直心中郁郁,散值後,他還見到了秋芳的長女淑蘭。

淑蘭抱著才不過六個月的孩子跪在大理寺前,請求他們網開一面。後日大理寺便要覆審,外頭有人叫囂著要判她母親死罪,淑蘭怕極了。她娘家只剩下母親,若是連母親也沒了,她真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撐得住。

無人搭理她,兩側的官吏甚至都不肯看她一眼。尋常人的生死,在律法面前顯得那般渺小。先帝時期因天下未定,各地爭鬥時有發生,動輒打架報覆,命案頻發。姓如今的律法一律從嚴從重,為的就是震懾百姓,維護穩定。當然,從嚴從重只是針對尋常百姓,官僚士紳乃至皇家又是“另一套”律法了。眼下這個案子,對於京兆府跟大理寺而言已經是從寬發落了,沒有人會設身處地替她們母女三人著想,在他們看來,這不過是一起再尋常不過的案子罷了。若不是有人推波助瀾,甚至都不會驚動大理寺。

周文津駐足良久,眼睜睜看著淑蘭跪了半日,最後攢滿失望地離開。

他未回家,而是一直在街中游蕩,望著來往的行人放空大腦,他入大理寺究竟是為了什麽,只是為了當官的嗎,那他跟從前自己所鄙夷的那群高高在上、利用身份加害百姓的官員有什麽兩樣呢?

街中有人與他擦肩而過,提到了秋芳的案子,兩人都在感慨秋芳母女可憐。

“聽說明日便要覆審了,你去看嗎?”

“有什麽好看的,惡人逍遙法外,好人反而受盡委屈,看著也是白白受氣。當官兒的只會幫當官兒的,要不就幫有錢人,再不就是偏袒惡人,反正不會幫可憐人。”

“說得也是。”

兩人一臉嫌惡地離開,顯然對這世道失望透頂。

周文津沈思片刻終於有了決斷,他加快了速度準備去工部。然而還未走幾步,便碰上了傅朝瑜一行人。

陳淮書見他神色不好,擔心地問:“文津,你沒事兒吧?”

周文津搖了搖頭:沒事。“”

傅朝瑜走了過去:“可是為了那個案子?”

周文津低頭,小聲道:“後日覆審。”

“走吧,找個飯館邊吃邊聊。”傅朝瑜開道,領著他們就近找了一個酒樓,訂了一個包廂。

然而飯還沒吃,便先碰到了一個熟人。

傅朝瑜擡眼一瞧,對面是一位瞧著二十來歲的女子,不施粉黛,頭上釵環也少,一身湖藍色的衣裳生生將年齡給擡了上去。面容素雅卻不顯老氣,反而有種冷靜沈著之態。

程闌見周文津臉色有異,率先問道:“可是在大理寺碰到了什麽事兒,臉色這麽差?”

周文津窘迫,怎麽撞上程姑姑了?程端認他做小弟子,程闌便讓周文津叫她姑姑。程闌雖然為人冷淡,但是對家中小輩還是極關心的。如今見到了,便上前問了兩句。

傅朝瑜眼睛一亮,原來這位就是程家姑娘,程端的妹妹。他主動問好,並道:“我們正要商議一樁案子,聽聞您擅長律學,不知可否點撥一二?”

程闌掃過眾人一眼,目光落在傅朝瑜身上,大概猜到了他們所為何事:“為著近日鬧得甚兇的砒.霜殺女案?”

傅朝瑜頷首。

程闌思索片刻,正色道:“隨我來。”

這酒樓與程家有些關系,程闌叫人清場之後,毫不猶豫便上了二樓。程闌壓迫力太強,不茍言笑的樣子比孫大人還要嚇人,遠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傅朝瑜等乖乖跟在後頭。

對於秋芳這案子,程闌自然也聽說了,她不僅聽說了,還密切關註甚至勸說兄長從輕發落。可惜,此案近些日子引起軒然大波,大理寺並不準備冒險改變判決。程闌有心斡旋,不想這幾個年輕人也同她一樣。

她不便出頭,正好讓這幾個年輕人去試試。不過,程闌倒也擔心他們會不會因此而得罪人,可見他們興致高昂的樣子,到底沒有掃興。

一人計短,二人計長,有了程闌加持幾個人立馬開始商量對策。程闌甚少說話,點了酒菜之後便一直在關註這幾個年輕人,她在京城也見過許多初入官場的年輕之輩,然而眼前這些跟她從前遇到的都不同,生機勃勃,帶著一股不服輸勇往直前的勁頭,與她這死氣沈沈的性子全然不相似。尤其是那個傅懷瑾,這幾個人能夠聚在一塊兒,應當都是這一位的緣故。脾性不同、家世不同、行為處事不同的一群人,若是沒有一個共同的好友,實在很難聚成一團。

傅朝瑜洽洽是那個共同的好友。

程闌不愧是多年研習律法,她見傅朝瑜等一直在企圖用秋芳的經歷來淡化她的殺人的行為,便覺得不妥。程闌在眾人興沖沖的討論中放下了茶盞,輕輕扣響桌面:“淡化罪行不可為,給她找理由也萬萬不可,你們說的這些或許可以打動百姓,但是應當改變不了大理寺的官員。律法條款不可以更改,但是可以結合具體情況加以分析。”

傅朝瑜從善如流:“您覺得該以什麽為突破口?”

“《左傳》有雲: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

杜寧傻眼:啥意思?

餘下四人不由得深思,這話的意思他們自然懂。用寬政補充猛政,用猛政調劑寬政,便是所謂的寬猛相濟。一味地嚴刑峻法不可取,這個概念的核心可以結為一句話——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律法不可以變,但是適用的情況可以變,這可太靈活了。

四個人精神一振,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脈一樣,從前不甚分明的地方豁然開朗,迫不及待地迅速討論起來。

杜寧持續發懵,不是,他們到底說得啥?

程闌包容地坐在一側,直等他們討論完了,才又拋出一個問題:“秋芳與她大女兒不善言辭,自辨不了,所以,該由誰做這個訟師呢?”

眾人眨了眨眼睛,他們其實只是憑著一腔熱血對律法條款並不熟悉。一向不愛出頭的周文津卻站起來,擲地有聲:“我來。”

傅朝瑜笑了笑:“我們都可以。”

周文津擅律法,他則擅長詭辯。

翌日,坊間忽然有一千餘名百姓聯合上書,請求大理寺從寬處理秋芳一案。

聽聞此事是秋芳長女得高人指點,挨家挨戶地請人留了名,摁下手印。秋芳善良大方,樂於助人,為了女兒受盡委屈苦楚,認識她的都不願意看她落得流放的下場,那流放說到底跟死刑也沒什麽兩樣了。人家本就生了重病,再將她流放實在是太可憐了些。他們聯名,不為別的,只是為了給可憐人留一條後路罷了。

因此事鬧得太大,最後連三省尚書跟刑部都驚動了。覆審當日,三省丞相與刑部尚書竟不約而同地跑來大理寺坐鎮。

鄭侍郎也聽說了這件事,因為工部也有人想去圍觀,不過他心大,並不將此事放在心上:“這都是大理寺的事情,跟咱們有什麽相關?”

王樺一想也是,又念起了幾個新人:“傅懷瑾他們如今可還安分?”

鄭侍郎點點頭,滿意道:“安分著呢,每日出去修建福田院,想必這回是真的改過自新了,要不了多久便能交差。”

王樺緊皺眉頭,這麽安分,怎麽反而感覺有些不安呢?但願是他的錯覺。

大理寺外再次人滿為患,上回事情鬧得這麽大還是方家觸犯了眾怒。百姓皆心系於此,各衙署的官員卻格外頭疼,甚至是厭惡。

傅朝瑜他們過來占位置的時候,還聽到有幾個眼熟的官員在議論此事。

“真不知道他們在鬧什麽,這麽屁大點事兒非要弄得滿城風雨,不過就是個死了丈夫的寡婦而已,她自己都不想活了,這些人究竟在鬧什麽?”

“興許是想讓她無罪釋放?”

方才那人嗤笑一聲:“怎麽可能?他們鬧得越大上面的人便越是不高興。你且瞧好了,今日多半還是維持原判,保不齊明日便要流放。這案子拖的已經夠久了,上頭早就在催促,今日無論如何也得結案。至於這些百姓,不過是些無x頭蒼蠅吧,壓根改變不了什麽。”

傅朝瑜瞥了他們一眼,真的改變不了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