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195章
今年棉花已經賣到天下各地, 不少家境略好些的都用上了棉花被,因此凍死凍傷的倒比往年少些。而且今年雖說和往年一樣冷,但好歹沒有雪災,百姓們也能勉強度日。
因為沒有什麽天災人禍, 這個年趙鈺過得也很是輕松, 每日裏只同柳安在溫暖舒適的殿內看密折就行。當然,還要順道安排接下來幾年朝廷的動作。
托系統任務的福, 雖說趙鈺短時間內無法解決這麽多任務, 但未來的發展方向還是極為清晰的。頭一個就是將幾種高產的作物推廣出去, 也別管番薯吃多了不雅、爪哇薯吃多了燒心,先以填飽肚子為第一要務。
而且這兩種又不挑地方, 地肥長得多,地貧長得少,反正糊弄肚子是夠了。至於棉花,雖說確實不易生病, 但一株棉花產的籽也不多, 要推廣開還要費幾年功夫。
有朝廷主動推廣,百姓們也不會太過排斥, 也能知道世上原來還有這幾種不常見的東西。
當初趙鈺初登基時大肆修路, 間接促進了各地商貿往來,確實讓不少百姓們見了不少世面。只是一旦跨州甚至跨府, 百姓們又是一問三不知。
這也導致如今棉花和番薯等的名聲都已經打出去了,可還有為數不少的百姓根本不知情。好在有了民聞司後這些也能得到改善, 趙鈺也命各地都在當地開設民聞司, 想來不久後就能見到成效。
而且趙鈺也並未禁止民間商人辦報紙, 只是所有事關朝政的言論都不得在其上發表, 以及發表的言論不得弄虛作假。若百姓們想談論朝政, 可以在朝廷所辦的各地乾報上發表。
乾報的內容則可以自由選擇,但礙於其身份的嚴肅性,大多都是當地的政事軍事,還有小部分就留給當地的積善之家專門做表彰。而且乾報還要特意騰出一部分板塊教人習字,從字形字音講起,只要有人肯教認識兩個字也不是難事。
趙鈺也並不擔心主管乾報的人會陰奉陽違,畢竟這東西發出來就像書一樣能留給後人,上面也明確寫下主辦人的姓名籍貫。即便不為父老鄉親著想,也要為自己的身後名想想。
在民間允許辦報後,不少商人都嗅到了其中的商機,明了朝廷的態度後就緊鑼密鼓的辦起報紙。他們做商人的拿捏起分寸也恰到好處,在不清楚朝廷底線的情況下登報的大多是家長裏短的八卦小事。
這也正對了平民百姓的胃口,他們每日去聽報就是圖個輕松,若這些討樂子用的報紙也滿紙的之乎者也,這報紙便不聽也罷。
況且報紙上的內容一旦查明有弄虛作假都要受罰,不少百姓也是抱著長見識的心態聽報。這會兒認字的人其實並不多,但兩三條街也總能找出一個來。
都是街坊鄰居,認字的被人囑托也不會推拒,左右他念一遍報紙自有記憶力好的人記住。先來的人聚成一個圈給後來的說,很快新一期的報紙內容就能傳開了。
報紙的繁榮自然也有周直的功勞,他的性子穩重老成,能將這些事安排得井井有條。而且一有拿不定的主意便尋柳安等人,從不敢自專。也因此讓不少看不慣他空降的人心頭的氣稍緩,同僚間關系也和緩許多。
而開年後工部的幾個匠人忽然被賜封官職的事也引起百官的主意,不少民間的匠人聽說此事也是大受鼓舞。原先雖說也有賞銀的事,但賞銀再多如何能比上得到官身呢?
一朝為官,整個家族都變得金貴起來,可比銀錢好多了。
平民百姓哪怕看九品小官都覺貴不可言,更別說那個制造出水泥的匠人除了官位還得了正四品的封爵,一時間可是風頭無兩。只是水泥在造出一條路後便閑置下來,未曾被用在別的地方,讓不少匠人心裏犯嘀咕。
趙鈺雖說很是看重匠人送上的水泥方子,可水泥這樣的東西誰也沒見過。爪哇薯和番薯好歹都是國外傳來的吃食,大乾百姓雖然吃不慣卻也不會太懼怕。
水泥卻是全然陌生的東西,盡管已經用它修了一條路,可他們實際上對水泥仍是一無所知。因此,即便水泥看上去千好萬好趙鈺也不敢輕舉妄動,只讓工部的人的加長觀測時間。
為了幫助工部的人觀測水泥在凝集時的變化,還特意讓玻璃廠撥了一批玻璃容器給工部。這些可捅了馬蜂窩,玻璃在外人看來就是價值連城的東西,更別提做工這樣自然流暢的玻璃瓶。
匠人們用得小心翼翼,而別的部門知道趙鈺給工部撥玻璃容器後也都又羨又妒,攛掇著上司去找趙鈺也要一些。
因而趙鈺過年開筆後,流水般的折子就送上來,明裏暗裏的要趙鈺公平些。畢竟他們就算用不上,換成各類名貴的玻璃制品也更好看。
柳安隨手打開堆放的折子,蘸著墨模仿趙鈺的筆跡批覆,一邊笑道:“玄澤,這些日子我們批覆的這類折子可有不少,都暗暗要求將衙門所用的一些細小東西換成更潔凈剔透的玻璃。”
朝廷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重新采買放在各衙門的東西,小至筆墨紙硯、筆架、筆洗,大至桌椅板凳。其他的東西不好說,但筆洗和筆架卻是都能換成玻璃制品。
趙鈺有些無奈,將戶部的折子放到一旁去,笑道:“已經讓賈璉加緊做了一批玻璃的筆架筆洗,待數目夠了就送去。他們都提了這麽長時間,總不能置之不理。”
要他說,這些玻璃美則美矣,卻毫無靈魂,不如瓷器等有內涵。只是手下的臣子們喜歡,普遍又認為玻璃貴重,趙鈺便也依了他們。
他還特意定了幾架高大的西洋鏡,就放在各個衙門的門口,出來進去都能正衣冠。
柳安微微一笑,說道:“那是你太過寬和,這才縱得他們這樣。換成祖皇帝在時,他們只怕半句都不敢多說。”
兩人說話間,忽而有暗衛前來稟報,便停住話題。
暗衛單膝跪地道:“稟陛下,曲阜來信。”
趙鈺和柳安對視一眼,心下明白恐怕是那邊的衛所找到實質性的證據了。孔家的地位太過特殊,每每孔家人犯錯時總有讀書人要為孔家說話,仿佛不為孔家人說話就不配讀聖賢書一樣。
因為這微妙的地位,只要不是實打實的證據根本無法問罪孔家,他們有無數種辦法幫著孔家脫罪。
柳安上前取過信件並未急著查看,溫聲對暗衛道:“你先下去吧,這邊有其他人看著呢。”
暗衛離開時一如來時悄無聲息,柳安檢查發現信件密封完整後才用刀片刮開封蠟,趙鈺起身和他站在一處看信。
“嘶!”柳安看清上面的內容後倒吸一口涼氣,“玄澤,你快來看。”
趙鈺面色有些沈,他雖知曲阜縣幾乎所有百姓都成了孔家的佃戶,但沒想到孔家的吃相竟然這樣難看。
在大乾,土地甚至比百姓自己的命還要重要,除非實在活不下去絕不會賣地。孔家能以一己之力侵吞全縣的土地,不可謂不狠絕。
自大乾開國以來,孔家衍聖公的爵位便被提到一品。而曲阜此地因為有孔家在,歷代曲阜縣令也是由孔家人擔任。他們世代在此經營,又被天下讀書人尊崇,說句富可敵國也毫不誇張。
若是孔家生生拿錢砸人買下整個曲阜的土地還好說,但孔家管家哄騙不識字的百姓,讓他們簽下賣身契和賣田的契書就太過了。
這天下姓趙,還不姓孔呢!
柳安蹙眉道:“孔家不可不罰,只是儒生的情緒也要考慮,你看...”
他自然是傾向於削爵奪官的,只是自孔家被尊崇以來從未有這樣的先例,他們若是這樣做未免落人口舌。幸而如今趙鈺在民間的聲望極高,倒也不擔心發生大亂子。
趙鈺冷笑一聲,看著窗外飄揚的大雪道:“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如今的孔家人早已不是當初的孔家人了。若孔夫子泉下有知,只怕還要唾棄自己的後輩。況且儒家內部各家學說混雜,時人偏愛斷章取義,也早已走樣了。”
柳安默默無言,心中已然盤算起那幾百個進士到底夠用不夠。若實在不夠,自己也能想辦法讓他們徹底閉嘴,正巧他手上還握著不少人的把柄。
*
百姓總是距離這些很遙遠,不知孔家底細的百姓只覺不愧是傳承千年的大家族,底蘊深厚。而更多的百姓卻連孔家還存在著都不清楚,他們每日一睜眼就想著如何幹活如何填飽肚子。
剛從葭州回來得以升任戶部主事的陸頤都沒來得及多歇幾天,就被趙鈺派去了曲阜,與她同行的則是負責保護她的蘇化彥。他們二人一同在葭州共處將近一年,已然決定訂婚,只等閑暇時便可完婚。
孔家似乎也察覺到風雨欲來之勢,原本緊緊握在手中一刻也不敢放松的土地忽然開始向外賣。可已經被孔家奴役幾代的佃戶們並不肯相信孔家的誠意,仍是麻木的在原本屬於他們的土地上勞作。
趙鈺並未給孔家反悔的機會,要知道,葭州的事處理了整整一年,已經給足了他們時間。
一夜之間,似乎所有民聞司名下的報坊開始大肆刊登孔家竭力想要遮掩的醜事,不僅包括孔家兼並土地,還有孔家人逼迫寡婦守寡不成後將寡婦沈塘、曲阜縣令逼迫良家女為妾等等。從大事到小事,記載了幾乎整版報紙。
百姓們並不識字,他們也並不知道距離他們成千上百裏的曲阜還有一個孔家。但他們都知道,讀書人們最愛說的就是孔孟,張口閉口孔孟之道。
可最應當繼承孔夫子德行的後人卻做出這麽多傷天害理的事,甚至還受到歷代君王的尊崇,這對百姓們來說是一件很難想象的事。
原本還在糾結孔家事發後如何為孔家脫罪或是讓孔家人被從輕處置的人也都被打蒙了,幾乎是目瞪口呆的看著大街小巷都有人在談論孔家的事跡。
當然,他們心中糾結並不是因為他們尊孔重道,而是這顯然是一次再次集結儒生力量反抗皇帝的大好時機。若他們儒生能再次壓著皇帝從輕處置孔家,這便彰顯著儒生地位的再一次上升,也能撫平他們因為朝堂變動產生的不安。
內閣首輔曾被看作是丞相,他能作為臣子的代表與皇權對抗。只是如今內閣的地位已經開始緩慢下降,臣子們又將重新回歸群龍無首的境地,不免有些急切。
作者有話說: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出自《孟子》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今年棉花已經賣到天下各地, 不少家境略好些的都用上了棉花被,因此凍死凍傷的倒比往年少些。而且今年雖說和往年一樣冷,但好歹沒有雪災,百姓們也能勉強度日。
因為沒有什麽天災人禍, 這個年趙鈺過得也很是輕松, 每日裏只同柳安在溫暖舒適的殿內看密折就行。當然,還要順道安排接下來幾年朝廷的動作。
托系統任務的福, 雖說趙鈺短時間內無法解決這麽多任務, 但未來的發展方向還是極為清晰的。頭一個就是將幾種高產的作物推廣出去, 也別管番薯吃多了不雅、爪哇薯吃多了燒心,先以填飽肚子為第一要務。
而且這兩種又不挑地方, 地肥長得多,地貧長得少,反正糊弄肚子是夠了。至於棉花,雖說確實不易生病, 但一株棉花產的籽也不多, 要推廣開還要費幾年功夫。
有朝廷主動推廣,百姓們也不會太過排斥, 也能知道世上原來還有這幾種不常見的東西。
當初趙鈺初登基時大肆修路, 間接促進了各地商貿往來,確實讓不少百姓們見了不少世面。只是一旦跨州甚至跨府, 百姓們又是一問三不知。
這也導致如今棉花和番薯等的名聲都已經打出去了,可還有為數不少的百姓根本不知情。好在有了民聞司後這些也能得到改善, 趙鈺也命各地都在當地開設民聞司, 想來不久後就能見到成效。
而且趙鈺也並未禁止民間商人辦報紙, 只是所有事關朝政的言論都不得在其上發表, 以及發表的言論不得弄虛作假。若百姓們想談論朝政, 可以在朝廷所辦的各地乾報上發表。
乾報的內容則可以自由選擇,但礙於其身份的嚴肅性,大多都是當地的政事軍事,還有小部分就留給當地的積善之家專門做表彰。而且乾報還要特意騰出一部分板塊教人習字,從字形字音講起,只要有人肯教認識兩個字也不是難事。
趙鈺也並不擔心主管乾報的人會陰奉陽違,畢竟這東西發出來就像書一樣能留給後人,上面也明確寫下主辦人的姓名籍貫。即便不為父老鄉親著想,也要為自己的身後名想想。
在民間允許辦報後,不少商人都嗅到了其中的商機,明了朝廷的態度後就緊鑼密鼓的辦起報紙。他們做商人的拿捏起分寸也恰到好處,在不清楚朝廷底線的情況下登報的大多是家長裏短的八卦小事。
這也正對了平民百姓的胃口,他們每日去聽報就是圖個輕松,若這些討樂子用的報紙也滿紙的之乎者也,這報紙便不聽也罷。
況且報紙上的內容一旦查明有弄虛作假都要受罰,不少百姓也是抱著長見識的心態聽報。這會兒認字的人其實並不多,但兩三條街也總能找出一個來。
都是街坊鄰居,認字的被人囑托也不會推拒,左右他念一遍報紙自有記憶力好的人記住。先來的人聚成一個圈給後來的說,很快新一期的報紙內容就能傳開了。
報紙的繁榮自然也有周直的功勞,他的性子穩重老成,能將這些事安排得井井有條。而且一有拿不定的主意便尋柳安等人,從不敢自專。也因此讓不少看不慣他空降的人心頭的氣稍緩,同僚間關系也和緩許多。
而開年後工部的幾個匠人忽然被賜封官職的事也引起百官的主意,不少民間的匠人聽說此事也是大受鼓舞。原先雖說也有賞銀的事,但賞銀再多如何能比上得到官身呢?
一朝為官,整個家族都變得金貴起來,可比銀錢好多了。
平民百姓哪怕看九品小官都覺貴不可言,更別說那個制造出水泥的匠人除了官位還得了正四品的封爵,一時間可是風頭無兩。只是水泥在造出一條路後便閑置下來,未曾被用在別的地方,讓不少匠人心裏犯嘀咕。
趙鈺雖說很是看重匠人送上的水泥方子,可水泥這樣的東西誰也沒見過。爪哇薯和番薯好歹都是國外傳來的吃食,大乾百姓雖然吃不慣卻也不會太懼怕。
水泥卻是全然陌生的東西,盡管已經用它修了一條路,可他們實際上對水泥仍是一無所知。因此,即便水泥看上去千好萬好趙鈺也不敢輕舉妄動,只讓工部的人的加長觀測時間。
為了幫助工部的人觀測水泥在凝集時的變化,還特意讓玻璃廠撥了一批玻璃容器給工部。這些可捅了馬蜂窩,玻璃在外人看來就是價值連城的東西,更別提做工這樣自然流暢的玻璃瓶。
匠人們用得小心翼翼,而別的部門知道趙鈺給工部撥玻璃容器後也都又羨又妒,攛掇著上司去找趙鈺也要一些。
因而趙鈺過年開筆後,流水般的折子就送上來,明裏暗裏的要趙鈺公平些。畢竟他們就算用不上,換成各類名貴的玻璃制品也更好看。
柳安隨手打開堆放的折子,蘸著墨模仿趙鈺的筆跡批覆,一邊笑道:“玄澤,這些日子我們批覆的這類折子可有不少,都暗暗要求將衙門所用的一些細小東西換成更潔凈剔透的玻璃。”
朝廷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重新采買放在各衙門的東西,小至筆墨紙硯、筆架、筆洗,大至桌椅板凳。其他的東西不好說,但筆洗和筆架卻是都能換成玻璃制品。
趙鈺有些無奈,將戶部的折子放到一旁去,笑道:“已經讓賈璉加緊做了一批玻璃的筆架筆洗,待數目夠了就送去。他們都提了這麽長時間,總不能置之不理。”
要他說,這些玻璃美則美矣,卻毫無靈魂,不如瓷器等有內涵。只是手下的臣子們喜歡,普遍又認為玻璃貴重,趙鈺便也依了他們。
他還特意定了幾架高大的西洋鏡,就放在各個衙門的門口,出來進去都能正衣冠。
柳安微微一笑,說道:“那是你太過寬和,這才縱得他們這樣。換成祖皇帝在時,他們只怕半句都不敢多說。”
兩人說話間,忽而有暗衛前來稟報,便停住話題。
暗衛單膝跪地道:“稟陛下,曲阜來信。”
趙鈺和柳安對視一眼,心下明白恐怕是那邊的衛所找到實質性的證據了。孔家的地位太過特殊,每每孔家人犯錯時總有讀書人要為孔家說話,仿佛不為孔家人說話就不配讀聖賢書一樣。
因為這微妙的地位,只要不是實打實的證據根本無法問罪孔家,他們有無數種辦法幫著孔家脫罪。
柳安上前取過信件並未急著查看,溫聲對暗衛道:“你先下去吧,這邊有其他人看著呢。”
暗衛離開時一如來時悄無聲息,柳安檢查發現信件密封完整後才用刀片刮開封蠟,趙鈺起身和他站在一處看信。
“嘶!”柳安看清上面的內容後倒吸一口涼氣,“玄澤,你快來看。”
趙鈺面色有些沈,他雖知曲阜縣幾乎所有百姓都成了孔家的佃戶,但沒想到孔家的吃相竟然這樣難看。
在大乾,土地甚至比百姓自己的命還要重要,除非實在活不下去絕不會賣地。孔家能以一己之力侵吞全縣的土地,不可謂不狠絕。
自大乾開國以來,孔家衍聖公的爵位便被提到一品。而曲阜此地因為有孔家在,歷代曲阜縣令也是由孔家人擔任。他們世代在此經營,又被天下讀書人尊崇,說句富可敵國也毫不誇張。
若是孔家生生拿錢砸人買下整個曲阜的土地還好說,但孔家管家哄騙不識字的百姓,讓他們簽下賣身契和賣田的契書就太過了。
這天下姓趙,還不姓孔呢!
柳安蹙眉道:“孔家不可不罰,只是儒生的情緒也要考慮,你看...”
他自然是傾向於削爵奪官的,只是自孔家被尊崇以來從未有這樣的先例,他們若是這樣做未免落人口舌。幸而如今趙鈺在民間的聲望極高,倒也不擔心發生大亂子。
趙鈺冷笑一聲,看著窗外飄揚的大雪道:“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如今的孔家人早已不是當初的孔家人了。若孔夫子泉下有知,只怕還要唾棄自己的後輩。況且儒家內部各家學說混雜,時人偏愛斷章取義,也早已走樣了。”
柳安默默無言,心中已然盤算起那幾百個進士到底夠用不夠。若實在不夠,自己也能想辦法讓他們徹底閉嘴,正巧他手上還握著不少人的把柄。
*
百姓總是距離這些很遙遠,不知孔家底細的百姓只覺不愧是傳承千年的大家族,底蘊深厚。而更多的百姓卻連孔家還存在著都不清楚,他們每日一睜眼就想著如何幹活如何填飽肚子。
剛從葭州回來得以升任戶部主事的陸頤都沒來得及多歇幾天,就被趙鈺派去了曲阜,與她同行的則是負責保護她的蘇化彥。他們二人一同在葭州共處將近一年,已然決定訂婚,只等閑暇時便可完婚。
孔家似乎也察覺到風雨欲來之勢,原本緊緊握在手中一刻也不敢放松的土地忽然開始向外賣。可已經被孔家奴役幾代的佃戶們並不肯相信孔家的誠意,仍是麻木的在原本屬於他們的土地上勞作。
趙鈺並未給孔家反悔的機會,要知道,葭州的事處理了整整一年,已經給足了他們時間。
一夜之間,似乎所有民聞司名下的報坊開始大肆刊登孔家竭力想要遮掩的醜事,不僅包括孔家兼並土地,還有孔家人逼迫寡婦守寡不成後將寡婦沈塘、曲阜縣令逼迫良家女為妾等等。從大事到小事,記載了幾乎整版報紙。
百姓們並不識字,他們也並不知道距離他們成千上百裏的曲阜還有一個孔家。但他們都知道,讀書人們最愛說的就是孔孟,張口閉口孔孟之道。
可最應當繼承孔夫子德行的後人卻做出這麽多傷天害理的事,甚至還受到歷代君王的尊崇,這對百姓們來說是一件很難想象的事。
原本還在糾結孔家事發後如何為孔家脫罪或是讓孔家人被從輕處置的人也都被打蒙了,幾乎是目瞪口呆的看著大街小巷都有人在談論孔家的事跡。
當然,他們心中糾結並不是因為他們尊孔重道,而是這顯然是一次再次集結儒生力量反抗皇帝的大好時機。若他們儒生能再次壓著皇帝從輕處置孔家,這便彰顯著儒生地位的再一次上升,也能撫平他們因為朝堂變動產生的不安。
內閣首輔曾被看作是丞相,他能作為臣子的代表與皇權對抗。只是如今內閣的地位已經開始緩慢下降,臣子們又將重新回歸群龍無首的境地,不免有些急切。
作者有話說: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出自《孟子》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