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挾天子以令諸侯
關燈
小
中
大
第545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
馬仲英雖然趁清軍主力被楚軍吸引在湖廣和三楚之際,利用閩浙綠營一舉拿下了大明留都,但如何守住金陵卻又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因為楚軍在長江上幾乎沒有一艘可用的船只,一旦上游清軍得知金陵陷落的消息,一定會發了瘋一般撲過來。
“大帥,南都既然光覆,那就不能再落入敵手,否則剛剛鼓動起來的人心又會離散,延平王的前車之鑒,咱們不得不防啊!”
“不錯,南都是我大明太祖陵寢所在,又是大明留都,政治意義極重,我軍勢所必守也,如今偽帝康熙已經南下,武昌、安慶等重鎮還在敵手,清軍長江水師可朝發夕至,現在咱們的第一要務就是令水師旅盡快轉入長江,以穩定長江防務。”
大都督府行轅內,吏部尚書郭泰捷和大都督府長史汪雨翰幾乎是異口同聲地提出了楚軍在南都防務上的薄弱環節。
當年延平王朱成功率領舟師直驅南都城下,江南為之鼎沸,南直隸各府幾乎是望風而降,所有人都盼望著大明能夠一舉恢覆在南方的統治,然而延平王最終還是功虧一簣,退守金廈,這令得無數忠明的紳民為之失望,不得不接受清廷對江南的統治。
現在楚軍一舉恢覆南都,江南同樣群情洶洶,就在前天,常州和鎮江二府就傳來消息,楚國公的檄文剛到,鎮江和常州的士紳就齊齊響應,並捕拿了鎮江知府陳鵬年等人,向大明兵輸誠,蘇州那邊也是暗流洶湧,很多士紳都聚集到了錢孺怡的紅豆山莊,想著如何配合大明兵拿下蘇松。
在這個節骨眼上,若是楚軍不能守住南都的話,這對江南剛剛升起的軍心民氣就回去一個沈重的打擊。
“二位所言極是,此前福建方面就有消息傳來,說楊帥已經用明珠的印信詐回了施瑯、陳蟒和董義等人,福建水師主力也幾乎全部落入我軍之手,現在是可以抽調一部分水師轉入長江了,只是東番鄭氏方面該如何處置,郭先生和汪先生可有良策教我。”
東番澎湖戰敗,劉國軒退守島上,楚軍又是以明珠的名義誘降的福建水師,故爾楊延迪在沒有收到馬仲英將令前是不敢也不能對鄭氏采取行動的。
“楚國公,馮錫範和劉國軒乃是弒主之賊,據施瑯所說,澎湖戰敗後,劉國軒便和他書信來往,有獻地邀寵的企圖,只不過礙於東番忠良甚多,董太妃和鄭克塽又不肯舍棄權位,未敢輕動,如今我軍既然剿除了清福建水師,自然要摟草打兔子,解決掉馮、劉二賊,拿下東番島,將東南海路牢牢掌握在咱們楚軍手上。”
金光祖已經完全融入了大明內閣首輔這個角色,當然他也知道自己這個首輔的官職完全是依靠馬仲英才能坐穩的,因此他必須為馬仲英籌劃,只有這樣,他才能在大明朝堂上立於不敗之地。
“金先生說的好,馮錫範和劉國軒乃是弒主逆臣,本帥身為鄭家的女婿,自然有義務撥亂反正,誅此二賊,不過東番尚有軍民二十餘萬,且海路覆雜,又有大功於我大明,貿然開戰,只恐惹人恥笑,金先生你便擬一道詔書,以監國殿下的名義曉諭鄭克塽、馮錫範和劉國軒,讓他們盡快入朝為官,若敢違抗監國殿下旨意,便是我大明的叛逆,人人得而誅之。”
雖然現在的楚軍水師拿下東番是易如反掌,但馬仲英認為能不動武最好,畢竟東番有他迫切需要的造船工匠和精通海戰的水師官兵。
至於馮錫範和劉國軒這兩個逆臣,反正楚軍手中有他二人勾結施瑯的書信,隨便一個通奴的罪名就能置二人於死地,鄭克塽不過是個十二三歲的孩童,這個延平王只不過是馮錫範手中的提線木偶,看在自家婆娘的份上,封個王爵,恩養在南都也算是對的起延平王朱成功二十年的抗清生涯了。
拿下東番的好處並不只在於獲得多少人口、兵員和精通造船的工匠,而是大明水師從此以後便能夠充分地控制海路,並可以利用東番的地利,將楚軍的觸角伸展到遼闊的海外。
當然在解決長江一線的清軍之前,楚軍的軍事重心都只會放在國內,現在的大明朝廷,其實是極度虛弱的,控制的人口和地盤還遠遠不如清軍。
全力恢覆人口和增加糧食,在當下和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楚軍的主要國策。如此一來,在未徹底解決滿洲,在各省殘破依舊不堪的前提下,楚軍若是把重心放到海外,這就是本末倒置,輕重不分了。
因此,馬仲英考慮的是,仿效瓊州市舶司,由大明東南的商人充當楚軍開拓海外的急先鋒,而大明水師會盡可能地保護這些商人的貿易活動,大明朝廷也會鼓勵商人們武裝水手遠渡重洋,在海外建立貿易轉運基地。
郭泰捷和汪雨翰心中一凜,心中同時冒出一個念頭,這可不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嗎?楚國公如此枉顧朝廷禮法,公然矯詔,這置監國殿下於何地?置大明朝廷的威嚴於何地,難不成這楚國公、大都督府大都督,總內外事的權柄還不能令他滿足?若是楚國公欲行悖逆之事的話,我們該效忠誰?我們又該怎麽辦?
金光祖卻是喜笑顏開,草擬詔書這事他在行呀,年初的北伐檄文便是咱寫的,若是一道詔書便能收覆東番,這可不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嗎?當下便吩咐左右侍女送來文房四寶,就在馬仲英的行轅內奮筆疾書,只半個時辰,金光祖便草擬了一份詔書。
馬仲英粗略看了幾眼,也是點頭稱是,遂令馬三德從書房取來早已準備好的明黃色聖旨,這些聖旨都是馬仲英在廣州永王殿下處帶來的空白聖旨,上面已經蓋好了監國大寶,為的就是遇到突發情況,又來不及至派人至監國行在請旨。
可是這聖旨拿出後,又令得郭泰捷和汪雨翰一陣唏噓,他們現在的心情都很糾結,一方面知道北伐故都,重整山河的事離不開馬仲英這個楚國公,又怕馬仲英效仿當年秦王孫可望故事,想著來一個黃袍加身,斷了大明傳承。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馬仲英雖然趁清軍主力被楚軍吸引在湖廣和三楚之際,利用閩浙綠營一舉拿下了大明留都,但如何守住金陵卻又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因為楚軍在長江上幾乎沒有一艘可用的船只,一旦上游清軍得知金陵陷落的消息,一定會發了瘋一般撲過來。
“大帥,南都既然光覆,那就不能再落入敵手,否則剛剛鼓動起來的人心又會離散,延平王的前車之鑒,咱們不得不防啊!”
“不錯,南都是我大明太祖陵寢所在,又是大明留都,政治意義極重,我軍勢所必守也,如今偽帝康熙已經南下,武昌、安慶等重鎮還在敵手,清軍長江水師可朝發夕至,現在咱們的第一要務就是令水師旅盡快轉入長江,以穩定長江防務。”
大都督府行轅內,吏部尚書郭泰捷和大都督府長史汪雨翰幾乎是異口同聲地提出了楚軍在南都防務上的薄弱環節。
當年延平王朱成功率領舟師直驅南都城下,江南為之鼎沸,南直隸各府幾乎是望風而降,所有人都盼望著大明能夠一舉恢覆在南方的統治,然而延平王最終還是功虧一簣,退守金廈,這令得無數忠明的紳民為之失望,不得不接受清廷對江南的統治。
現在楚軍一舉恢覆南都,江南同樣群情洶洶,就在前天,常州和鎮江二府就傳來消息,楚國公的檄文剛到,鎮江和常州的士紳就齊齊響應,並捕拿了鎮江知府陳鵬年等人,向大明兵輸誠,蘇州那邊也是暗流洶湧,很多士紳都聚集到了錢孺怡的紅豆山莊,想著如何配合大明兵拿下蘇松。
在這個節骨眼上,若是楚軍不能守住南都的話,這對江南剛剛升起的軍心民氣就回去一個沈重的打擊。
“二位所言極是,此前福建方面就有消息傳來,說楊帥已經用明珠的印信詐回了施瑯、陳蟒和董義等人,福建水師主力也幾乎全部落入我軍之手,現在是可以抽調一部分水師轉入長江了,只是東番鄭氏方面該如何處置,郭先生和汪先生可有良策教我。”
東番澎湖戰敗,劉國軒退守島上,楚軍又是以明珠的名義誘降的福建水師,故爾楊延迪在沒有收到馬仲英將令前是不敢也不能對鄭氏采取行動的。
“楚國公,馮錫範和劉國軒乃是弒主之賊,據施瑯所說,澎湖戰敗後,劉國軒便和他書信來往,有獻地邀寵的企圖,只不過礙於東番忠良甚多,董太妃和鄭克塽又不肯舍棄權位,未敢輕動,如今我軍既然剿除了清福建水師,自然要摟草打兔子,解決掉馮、劉二賊,拿下東番島,將東南海路牢牢掌握在咱們楚軍手上。”
金光祖已經完全融入了大明內閣首輔這個角色,當然他也知道自己這個首輔的官職完全是依靠馬仲英才能坐穩的,因此他必須為馬仲英籌劃,只有這樣,他才能在大明朝堂上立於不敗之地。
“金先生說的好,馮錫範和劉國軒乃是弒主逆臣,本帥身為鄭家的女婿,自然有義務撥亂反正,誅此二賊,不過東番尚有軍民二十餘萬,且海路覆雜,又有大功於我大明,貿然開戰,只恐惹人恥笑,金先生你便擬一道詔書,以監國殿下的名義曉諭鄭克塽、馮錫範和劉國軒,讓他們盡快入朝為官,若敢違抗監國殿下旨意,便是我大明的叛逆,人人得而誅之。”
雖然現在的楚軍水師拿下東番是易如反掌,但馬仲英認為能不動武最好,畢竟東番有他迫切需要的造船工匠和精通海戰的水師官兵。
至於馮錫範和劉國軒這兩個逆臣,反正楚軍手中有他二人勾結施瑯的書信,隨便一個通奴的罪名就能置二人於死地,鄭克塽不過是個十二三歲的孩童,這個延平王只不過是馮錫範手中的提線木偶,看在自家婆娘的份上,封個王爵,恩養在南都也算是對的起延平王朱成功二十年的抗清生涯了。
拿下東番的好處並不只在於獲得多少人口、兵員和精通造船的工匠,而是大明水師從此以後便能夠充分地控制海路,並可以利用東番的地利,將楚軍的觸角伸展到遼闊的海外。
當然在解決長江一線的清軍之前,楚軍的軍事重心都只會放在國內,現在的大明朝廷,其實是極度虛弱的,控制的人口和地盤還遠遠不如清軍。
全力恢覆人口和增加糧食,在當下和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楚軍的主要國策。如此一來,在未徹底解決滿洲,在各省殘破依舊不堪的前提下,楚軍若是把重心放到海外,這就是本末倒置,輕重不分了。
因此,馬仲英考慮的是,仿效瓊州市舶司,由大明東南的商人充當楚軍開拓海外的急先鋒,而大明水師會盡可能地保護這些商人的貿易活動,大明朝廷也會鼓勵商人們武裝水手遠渡重洋,在海外建立貿易轉運基地。
郭泰捷和汪雨翰心中一凜,心中同時冒出一個念頭,這可不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嗎?楚國公如此枉顧朝廷禮法,公然矯詔,這置監國殿下於何地?置大明朝廷的威嚴於何地,難不成這楚國公、大都督府大都督,總內外事的權柄還不能令他滿足?若是楚國公欲行悖逆之事的話,我們該效忠誰?我們又該怎麽辦?
金光祖卻是喜笑顏開,草擬詔書這事他在行呀,年初的北伐檄文便是咱寫的,若是一道詔書便能收覆東番,這可不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嗎?當下便吩咐左右侍女送來文房四寶,就在馬仲英的行轅內奮筆疾書,只半個時辰,金光祖便草擬了一份詔書。
馬仲英粗略看了幾眼,也是點頭稱是,遂令馬三德從書房取來早已準備好的明黃色聖旨,這些聖旨都是馬仲英在廣州永王殿下處帶來的空白聖旨,上面已經蓋好了監國大寶,為的就是遇到突發情況,又來不及至派人至監國行在請旨。
可是這聖旨拿出後,又令得郭泰捷和汪雨翰一陣唏噓,他們現在的心情都很糾結,一方面知道北伐故都,重整山河的事離不開馬仲英這個楚國公,又怕馬仲英效仿當年秦王孫可望故事,想著來一個黃袍加身,斷了大明傳承。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