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91章
周家的男子在外表上都是不錯的,個個身姿挺拔,相比周秉的渾身銳利俊朗,大堂哥作為周家第一個孫字輩兒,面容生得與二伯母有幾分相似,臉頰白嫩。
他這會兒蓄著小胡須,平添了幾分穩重,懷中抱著周星星在逗弄。
喜春是當真不知來的這位周知府竟然是二房家的大堂哥,前年周家兩位伯父在朝中為官,官職不高,是實權核心,幾位堂兄堂弟也都在衙門辦差,卻是清水衙門,到點打卡,到點走人的,前年喜春上京時,他們還被調去禮部祠祭清吏司幫了忙的,也不過是今年大伯升任了吏部侍郎。
都被調來調去的幫忙了,喜春自然也當這幾位堂兄堂弟跟盛京其他世家子弟一般,只是謀了個位置罷了。
盛京各家的子弟這樣的沒有一百也有幾十。
周知府姓周,喜春也從來沒往這上頭講,要憑一個姓就能認清了,他們周家早就跟做木炭買賣的周家相認了的。
喜春面兒上變來變去,又不好朝他們發火。
別人的相公。
起身就朝外走:“堂哥先等著,我去看看廚房裏給采買了什麽,叫他們給做幾道盛京的菜肴來。”
周光含笑點頭:“多謝弟妹了。”
喜春笑笑,快步出了廳裏,周光面帶著幾分茫然,問堂弟:“我是何時得罪過弟妹了?我瞧她臉色不大好,是因為我早幾日沒有登門麽?”
剛接任上馬,周光幾乎抽不出時間來,整日要對上衙門的公文,重新安排管理上一任知府留下來的文書,與下邊的屬下、各房的存檔、案子等要了解、歸納,幾乎是在把府衙理出個大概他便登門了。
周秉從他懷裏接過了伸手要爹包的周星星:“不是,她不知道新任知府大人是你。”
周光看著堂弟:“你沒說?”
周秉只來了句:“遲早要見。”
周光嚴正義辭的教導他:“三弟,你這樣可是不對的,弟妹的性子瞧著柔順,可十分倔強,我原本確實不該任秦州知府的,而是該去泰州的。”
周光原本任職的地方是泰州,他早早就得了消息,府上都已經暗中準備起來了,最後來了秦州府,是因為周秉寫去的書信。
“朱通判這人,好高騖遠,膽子又大,給跟著他的人都許過諾,又朝上邊許過諾,應下差事來。”而原本該任秦州知府的,確實是朱通判。
朝下邊的人許諾好理解,就是招人跟著自己幹,成功後給許諾的好處,銀錢、審批、甚至稅,朱通判本就是管著財稅,給上頭許諾,就是政績的意思了,他要在下邊做出政績來,上邊保他的人也能在審核上得了嘉獎,任人獨到,甚至更進一步。
說起正事來,周光神色正經:“審核此事的官員是大伯底下的人,也不知是不是朱通判走了他的路子,他又是大伯底下經年的人,此事大伯的意思是先揭過,過往不究,但總歸是心裏記上了一筆,往後要翻身出頭怕是沒這麽容易了。”
“我不是朝廷的人,這些你們看著就是。”周秉想起堂兄提及的政績。
政績不好做,如今大晉海晏河清,秦州府這等地方水路便利,繁華熱鬧,土匪強盜多年沒聽過出一回,在剿匪上做不得文章,就只有從別的地方入手,學子、大功勞、商稅。
進貢的商稅越多,作為管轄範圍內的知府自然要受嘉獎,有學子得到的名次亮眼,比其他州府的考中數目更多,也都是實打實的政績。
周光順口就問:“嘉哥兒也不小了,你們打算叫他一直在秦州進學?”
他一來就看過衙門的卷宗,秦州府多年的文書上記載,去歲僅有一位學子考中舉人,而其他州府考中舉人的二三人比比皆是。
大功勞就更不容易了,於公於民的大功勞定是能叫人平步青雲,但這等事更是少有。秦州商氣中,周光也相信朱通判許諾的政績是從稅商起頭。
周秉寫這信並不是沒有私心的,在來信中也把與朱家的牽扯提及過,大伯為人嚴謹,多查過一遍才察覺出這裏頭的問題,不然只是有幾分嫌隙,是斷然不會斷了朱通判的青雲路。
他只道:“若是學得進去,在哪兒都是一樣的學。”
盛京那邊不是頭一回過問以後周嘉幾個在哪兒進學的問題,這事兒喜春也知道,她還知道周秉當時回的也是這一句。
盛京和江南之地普遍文氣濃郁,但周秉當年就是在盛京上的學,盛京的書院、先生和文風,甚至各家的同窗是最清楚的,他沒應下去盛京進學的事兒,也就是在婉拒了。
喜春垮過門兒,她這會兒心情已經平覆了,也確實去廚房裏看了看,叫馬婆子給燒兩道盛京的菜肴來。
就是重油重鹽,周家老家是蜀地出來,骨子裏還有幾分吃辣。
喜春吃不了,吩咐了她和奶娘的飯菜照舊按平日的準備,進門親自給周光倒了茶水,請他吃茶,“他這話我爹也說過,我爹說要是沒有進學讀書的心思,就是把桌椅擺在宮門口,叫日日仰望的,也學不出來,有這個心,讀得進去的,寒門也能出舉子的。”
像他們寧家,有一個當秀才的爹坐鎮,那又如何,幾個兒子沒一個要走科舉之路的。
按寧秀才的話,鈍性。
全家唯一開了靈光的,出生在了女兒身。
在他們家,周嘉幾個上頭三層壓著呢,書院夫子、家中夫子、還有讀書腦子都靈光的兄嫂,都不是那等只會慣著人的,他們兄弟三個包括周星星,學不到多好,也不會成為只會吃喝玩樂的敗家子。
相反把人給送到盛京去,上頭的祖母伯母們一寵,倒是有很大可能成為紈絝子弟。
周光感慨:“寧伯父話中通透。”對說出把桌椅擺在宮門口的寧父,周光是敬佩的。
敢說。
就不說勸他們把幾個幼弟送回盛景去讀書了。
周光登了門兒,等用過了午食後,又扯下了腰間的玉佩放到周星星懷裏。是早就備好的禮,盛京一大家子都想見見小孩,但路途太遠,只得打消了這個主意。
“我來秦州也好些日子了,衙門裏的飯食總是吃得稍清淡了,今日總算吃到正宗的盛京菜了,”喜春兩個送周光出門,他還要回去繼續處理公務,說起上回要不是周秉一封信寫得及時,大伯母潘氏就要來秦州伺候侄兒媳婦坐月了。
一路到了大門兒,“弟妹,過幾日你嫂子和幾個孩子也到了,到時你來衙門裏坐坐。”
“行。”喜春一口應下,又給他推薦了個地方:“大哥你要是吃不光衙門裏做的菜,就使個人去外頭買飯吧,我們胭脂鋪上的荷花街一到了晌午好多小食兒攤子,味道還行,適合你們吃。”
就是喜春上回跟花掌櫃去吃過一回的街,喜春當時就覺得太油太鹽了些,但正適合幹活計、使力氣的人。
她完全沒有給人推薦路邊攤子的不好意思。
人皇宮內院的貴人娘娘們想要吃外邊的了,還能使些銅板來,請人幫著送到宮門口,叫人送進去呢。
盛京裏被宮中的貴人給點過的路邊攤也算不得少。
當然,她還加了句:“小食鋪,酒樓也是有的。”
周光記了下來。
馬車就停在路邊,周光跟他們告辭,便登上馬車走了。
“走吧,進去了。”周秉從袖中伸出手,想要握著她的手,還沒碰到,喜春已經一把甩開了,斜倪他一眼:“我們周東家這麽能耐,自己回去就是,用不著牽我一介婦人家的手。”
喜春都覺得自己陰陽怪氣兒的,但她心裏平覆了,不代表這事兒就過了,她不能刺他一句了。
虧她早前還問過呢,他還閉口不談的。
喜春決定隔三差五刺他一回,還要在她的私薄上狠狠痛罵他一回,這事兒也就翻篇了。
喜春後頭主動給黃夫人傳了個話,把知府的事同她說了說,免得叫人誤會,以為她這是特意隱瞞呢,上回還說沒見過人呢。
黃夫人驚訝得很,驚訝過了,回頭問喜春,“能不能叫人把姓黃的給攔下來,他從賬房裏拿了好幾萬,跑了!”
“說要拿去孝順爹娘長輩,誰家孝順是造金殿嗎?”
黃家這回虧了不少,黃東家在屋裏氣不順了好些日子,驟然明白一個道理,把銀子大把的給外人花了,還不如拿去孝敬長輩呢,憋了口氣,要給父母長輩最好的。
金銀金銀,這世上誰都離不開,他拿這些銀錢去,就是叫人天天躺在銀子上睡覺都可以了。
幹的還是實事兒:修葺祠堂、開學堂、修路、挨家挨戶的族人發錢。
喜春就攤手,“怎麽攔?攔著他去給族人長輩進孝?要叫人知道了你還能立足?知府大人也攔不了小輩兒給長輩兒盡孝啊。”
話雖如此,黃家逢年過節的原也是給送過禮的,沒缺斤少兩,好好的東西他非要折騰,確實有幾分矯枉過正的意思了。
許是覺得自己一江春水向東流了吧。
喜春只得勸她換個角度想一想,“要我說,他要去修路修橋的也還好,東西置辦齊整了能管好些年,反正到時也要叫你們出錢去修,如今一次給弄妥了以後也少麻煩。”
黃夫人只道:“早知道當日我就攔著他給朱家送禮送銀了。”
朱家過後一個禮沒還,大門緊閉,說甚不待客,但朱家的采買每日沒少大包小包的往府上拖東西呢。
黃夫人咬咬牙:“送去他家的商戶可虧死了,人站駱知州的好歹還給回了禮,一家裏頭有好幾千倆銀子呢,我們一毛沒得到。”
一比起來,就該越發不順了。
“不過朱家比駱家花銷多,我們當時都是送的貴重的禮,銀其次,送銀的都貼補在了外邊的吃喝上,留在朱家的多是些貴重的酒、茶,布匹衣料,首飾之類的,朱家那幾個母子母女的花銷可多著,朱月一人就在湯池莊子花了幾千倆,還有朱家的公子,茶肆酒樓也花了上萬。”
他們送去的銀子也就叫這幾個給花了。
像明月茶坊這等最引紈絝子弟去的地方,尤其到了夜裏,何夫人都曾告誡過喜春,叫她夜裏離遠些,這花費那就不是普通的茶水酒錢了。
“只當我們會源源不斷的給送過去呢,這輩子都靠著我們吸血了似的,用銀子可不管大小的。”黃夫人猜,朱家身上的現銀不多了,只是不知道這揮霍一空後,過不了這等奢侈生活了他們要怎的辦。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可不是說說的。
但喜春很快就知道了。
是茶肆的掌櫃傳來的信兒,說他們去進貨時,在臨府城遇上兜售好酒好茶,衣料布匹的人,樣樣都有,數目算不得多,從周家鋪子出去的貨,掌櫃們幾乎一眼就看到了,直接花了低價從人手上把好酒好茶給買了回來。
衣料布匹沒買,這一類售賣後要再重賣一次,還得看有沒有損耗、皺褶,不怎麽值價,臨府城有人收了,但價格給的也不高。
回頭給喜春送了好幾個大匣子,黃金真珠寶石面兒的,老木的等,說是孝敬。
喜春就知道了,這是朱家在本地府城裏拋不開面兒,把收到的禮拿到臨府城去換成銀子了。
作者有話要說:~
古代奢侈品二手買賣。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周家的男子在外表上都是不錯的,個個身姿挺拔,相比周秉的渾身銳利俊朗,大堂哥作為周家第一個孫字輩兒,面容生得與二伯母有幾分相似,臉頰白嫩。
他這會兒蓄著小胡須,平添了幾分穩重,懷中抱著周星星在逗弄。
喜春是當真不知來的這位周知府竟然是二房家的大堂哥,前年周家兩位伯父在朝中為官,官職不高,是實權核心,幾位堂兄堂弟也都在衙門辦差,卻是清水衙門,到點打卡,到點走人的,前年喜春上京時,他們還被調去禮部祠祭清吏司幫了忙的,也不過是今年大伯升任了吏部侍郎。
都被調來調去的幫忙了,喜春自然也當這幾位堂兄堂弟跟盛京其他世家子弟一般,只是謀了個位置罷了。
盛京各家的子弟這樣的沒有一百也有幾十。
周知府姓周,喜春也從來沒往這上頭講,要憑一個姓就能認清了,他們周家早就跟做木炭買賣的周家相認了的。
喜春面兒上變來變去,又不好朝他們發火。
別人的相公。
起身就朝外走:“堂哥先等著,我去看看廚房裏給采買了什麽,叫他們給做幾道盛京的菜肴來。”
周光含笑點頭:“多謝弟妹了。”
喜春笑笑,快步出了廳裏,周光面帶著幾分茫然,問堂弟:“我是何時得罪過弟妹了?我瞧她臉色不大好,是因為我早幾日沒有登門麽?”
剛接任上馬,周光幾乎抽不出時間來,整日要對上衙門的公文,重新安排管理上一任知府留下來的文書,與下邊的屬下、各房的存檔、案子等要了解、歸納,幾乎是在把府衙理出個大概他便登門了。
周秉從他懷裏接過了伸手要爹包的周星星:“不是,她不知道新任知府大人是你。”
周光看著堂弟:“你沒說?”
周秉只來了句:“遲早要見。”
周光嚴正義辭的教導他:“三弟,你這樣可是不對的,弟妹的性子瞧著柔順,可十分倔強,我原本確實不該任秦州知府的,而是該去泰州的。”
周光原本任職的地方是泰州,他早早就得了消息,府上都已經暗中準備起來了,最後來了秦州府,是因為周秉寫去的書信。
“朱通判這人,好高騖遠,膽子又大,給跟著他的人都許過諾,又朝上邊許過諾,應下差事來。”而原本該任秦州知府的,確實是朱通判。
朝下邊的人許諾好理解,就是招人跟著自己幹,成功後給許諾的好處,銀錢、審批、甚至稅,朱通判本就是管著財稅,給上頭許諾,就是政績的意思了,他要在下邊做出政績來,上邊保他的人也能在審核上得了嘉獎,任人獨到,甚至更進一步。
說起正事來,周光神色正經:“審核此事的官員是大伯底下的人,也不知是不是朱通判走了他的路子,他又是大伯底下經年的人,此事大伯的意思是先揭過,過往不究,但總歸是心裏記上了一筆,往後要翻身出頭怕是沒這麽容易了。”
“我不是朝廷的人,這些你們看著就是。”周秉想起堂兄提及的政績。
政績不好做,如今大晉海晏河清,秦州府這等地方水路便利,繁華熱鬧,土匪強盜多年沒聽過出一回,在剿匪上做不得文章,就只有從別的地方入手,學子、大功勞、商稅。
進貢的商稅越多,作為管轄範圍內的知府自然要受嘉獎,有學子得到的名次亮眼,比其他州府的考中數目更多,也都是實打實的政績。
周光順口就問:“嘉哥兒也不小了,你們打算叫他一直在秦州進學?”
他一來就看過衙門的卷宗,秦州府多年的文書上記載,去歲僅有一位學子考中舉人,而其他州府考中舉人的二三人比比皆是。
大功勞就更不容易了,於公於民的大功勞定是能叫人平步青雲,但這等事更是少有。秦州商氣中,周光也相信朱通判許諾的政績是從稅商起頭。
周秉寫這信並不是沒有私心的,在來信中也把與朱家的牽扯提及過,大伯為人嚴謹,多查過一遍才察覺出這裏頭的問題,不然只是有幾分嫌隙,是斷然不會斷了朱通判的青雲路。
他只道:“若是學得進去,在哪兒都是一樣的學。”
盛京那邊不是頭一回過問以後周嘉幾個在哪兒進學的問題,這事兒喜春也知道,她還知道周秉當時回的也是這一句。
盛京和江南之地普遍文氣濃郁,但周秉當年就是在盛京上的學,盛京的書院、先生和文風,甚至各家的同窗是最清楚的,他沒應下去盛京進學的事兒,也就是在婉拒了。
喜春垮過門兒,她這會兒心情已經平覆了,也確實去廚房裏看了看,叫馬婆子給燒兩道盛京的菜肴來。
就是重油重鹽,周家老家是蜀地出來,骨子裏還有幾分吃辣。
喜春吃不了,吩咐了她和奶娘的飯菜照舊按平日的準備,進門親自給周光倒了茶水,請他吃茶,“他這話我爹也說過,我爹說要是沒有進學讀書的心思,就是把桌椅擺在宮門口,叫日日仰望的,也學不出來,有這個心,讀得進去的,寒門也能出舉子的。”
像他們寧家,有一個當秀才的爹坐鎮,那又如何,幾個兒子沒一個要走科舉之路的。
按寧秀才的話,鈍性。
全家唯一開了靈光的,出生在了女兒身。
在他們家,周嘉幾個上頭三層壓著呢,書院夫子、家中夫子、還有讀書腦子都靈光的兄嫂,都不是那等只會慣著人的,他們兄弟三個包括周星星,學不到多好,也不會成為只會吃喝玩樂的敗家子。
相反把人給送到盛京去,上頭的祖母伯母們一寵,倒是有很大可能成為紈絝子弟。
周光感慨:“寧伯父話中通透。”對說出把桌椅擺在宮門口的寧父,周光是敬佩的。
敢說。
就不說勸他們把幾個幼弟送回盛景去讀書了。
周光登了門兒,等用過了午食後,又扯下了腰間的玉佩放到周星星懷裏。是早就備好的禮,盛京一大家子都想見見小孩,但路途太遠,只得打消了這個主意。
“我來秦州也好些日子了,衙門裏的飯食總是吃得稍清淡了,今日總算吃到正宗的盛京菜了,”喜春兩個送周光出門,他還要回去繼續處理公務,說起上回要不是周秉一封信寫得及時,大伯母潘氏就要來秦州伺候侄兒媳婦坐月了。
一路到了大門兒,“弟妹,過幾日你嫂子和幾個孩子也到了,到時你來衙門裏坐坐。”
“行。”喜春一口應下,又給他推薦了個地方:“大哥你要是吃不光衙門裏做的菜,就使個人去外頭買飯吧,我們胭脂鋪上的荷花街一到了晌午好多小食兒攤子,味道還行,適合你們吃。”
就是喜春上回跟花掌櫃去吃過一回的街,喜春當時就覺得太油太鹽了些,但正適合幹活計、使力氣的人。
她完全沒有給人推薦路邊攤子的不好意思。
人皇宮內院的貴人娘娘們想要吃外邊的了,還能使些銅板來,請人幫著送到宮門口,叫人送進去呢。
盛京裏被宮中的貴人給點過的路邊攤也算不得少。
當然,她還加了句:“小食鋪,酒樓也是有的。”
周光記了下來。
馬車就停在路邊,周光跟他們告辭,便登上馬車走了。
“走吧,進去了。”周秉從袖中伸出手,想要握著她的手,還沒碰到,喜春已經一把甩開了,斜倪他一眼:“我們周東家這麽能耐,自己回去就是,用不著牽我一介婦人家的手。”
喜春都覺得自己陰陽怪氣兒的,但她心裏平覆了,不代表這事兒就過了,她不能刺他一句了。
虧她早前還問過呢,他還閉口不談的。
喜春決定隔三差五刺他一回,還要在她的私薄上狠狠痛罵他一回,這事兒也就翻篇了。
喜春後頭主動給黃夫人傳了個話,把知府的事同她說了說,免得叫人誤會,以為她這是特意隱瞞呢,上回還說沒見過人呢。
黃夫人驚訝得很,驚訝過了,回頭問喜春,“能不能叫人把姓黃的給攔下來,他從賬房裏拿了好幾萬,跑了!”
“說要拿去孝順爹娘長輩,誰家孝順是造金殿嗎?”
黃家這回虧了不少,黃東家在屋裏氣不順了好些日子,驟然明白一個道理,把銀子大把的給外人花了,還不如拿去孝敬長輩呢,憋了口氣,要給父母長輩最好的。
金銀金銀,這世上誰都離不開,他拿這些銀錢去,就是叫人天天躺在銀子上睡覺都可以了。
幹的還是實事兒:修葺祠堂、開學堂、修路、挨家挨戶的族人發錢。
喜春就攤手,“怎麽攔?攔著他去給族人長輩進孝?要叫人知道了你還能立足?知府大人也攔不了小輩兒給長輩兒盡孝啊。”
話雖如此,黃家逢年過節的原也是給送過禮的,沒缺斤少兩,好好的東西他非要折騰,確實有幾分矯枉過正的意思了。
許是覺得自己一江春水向東流了吧。
喜春只得勸她換個角度想一想,“要我說,他要去修路修橋的也還好,東西置辦齊整了能管好些年,反正到時也要叫你們出錢去修,如今一次給弄妥了以後也少麻煩。”
黃夫人只道:“早知道當日我就攔著他給朱家送禮送銀了。”
朱家過後一個禮沒還,大門緊閉,說甚不待客,但朱家的采買每日沒少大包小包的往府上拖東西呢。
黃夫人咬咬牙:“送去他家的商戶可虧死了,人站駱知州的好歹還給回了禮,一家裏頭有好幾千倆銀子呢,我們一毛沒得到。”
一比起來,就該越發不順了。
“不過朱家比駱家花銷多,我們當時都是送的貴重的禮,銀其次,送銀的都貼補在了外邊的吃喝上,留在朱家的多是些貴重的酒、茶,布匹衣料,首飾之類的,朱家那幾個母子母女的花銷可多著,朱月一人就在湯池莊子花了幾千倆,還有朱家的公子,茶肆酒樓也花了上萬。”
他們送去的銀子也就叫這幾個給花了。
像明月茶坊這等最引紈絝子弟去的地方,尤其到了夜裏,何夫人都曾告誡過喜春,叫她夜裏離遠些,這花費那就不是普通的茶水酒錢了。
“只當我們會源源不斷的給送過去呢,這輩子都靠著我們吸血了似的,用銀子可不管大小的。”黃夫人猜,朱家身上的現銀不多了,只是不知道這揮霍一空後,過不了這等奢侈生活了他們要怎的辦。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可不是說說的。
但喜春很快就知道了。
是茶肆的掌櫃傳來的信兒,說他們去進貨時,在臨府城遇上兜售好酒好茶,衣料布匹的人,樣樣都有,數目算不得多,從周家鋪子出去的貨,掌櫃們幾乎一眼就看到了,直接花了低價從人手上把好酒好茶給買了回來。
衣料布匹沒買,這一類售賣後要再重賣一次,還得看有沒有損耗、皺褶,不怎麽值價,臨府城有人收了,但價格給的也不高。
回頭給喜春送了好幾個大匣子,黃金真珠寶石面兒的,老木的等,說是孝敬。
喜春就知道了,這是朱家在本地府城裏拋不開面兒,把收到的禮拿到臨府城去換成銀子了。
作者有話要說:~
古代奢侈品二手買賣。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