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廷杖
關燈
小
中
大
第306章 廷杖
日光愈盛,紫宸殿內外一片金芒,鄔瑾的聲音在殿中鼓蕩,到達殿外,不尖銳,不刺耳,清朗和潤,令人肅然敬重。
群臣死寂的心,終於掀起一點波瀾,無聲在殿中湧動——他們飽讀詩書,寫盡世情,以無上手段在這風起雲湧的朝堂上站穩腳跟,卻因為鄔瑾的“以身殉道”而嘆息。
雖九死其猶未悔。
這一點微不足道的躁動,立刻就被金臺上的皇帝察覺。
他的怒火只是壓制,並未消散,九五至尊,從未有人拂逆天子之意,如今被鄔瑾直刺,雷霆之怒已在心中醞釀出驚濤駭浪。
他斷定鄔瑾是為莫聆風出頭,更有可能是為太子出頭,要讓天下人認定“此座不值”,所謂“以身殉道”,不過是冠冕堂皇之語!
還有誰,是鄔瑾同謀?
目光鷹隼般掃過他的二子、臣子,眼神如同刻刀,刻在他們身上,讓他們身不由己,膽戰心驚,從心底發怵。
皇帝最後看向鄔瑾,心裏只有一個念頭:“殺了他!”
父子連心,或者說是陰謀者連心,亦或是魏王為了能在此處和太子分庭抗禮,而趨迎聖意,鄭重拱手:“陛下,自王景華撾鼓,鄔學士便在朝中上躥下跳,攪亂禦史臺問詢,皆因二人舊情頗深,如今鄔學士狡詐,陰諫陛下,其心可誅,請陛下殿審鄔學士,奪去官帶,杖八十,以儆效尤,再提三司同審。”
奪去官帶,是侮辱,廷杖八十,是要受刑之人受盡折磨而死。
濟陽郡王跪在地上,不自覺浮現一抹笑意。
鄔瑾死了好,只有他死,今日早朝所發生的一切,才能任意粉飾,他也能在這場紛爭中毫發無損。
翰林院賀峰用餘光看向計祥,神色凝重,計祥察覺到他的目光,微微搖頭。
三位翰林學士,以計祥為尊,計祥既然搖頭,賀峰也只得把所有的話咽了回去。
皇帝冷聲道:“鄔瑾,你此時招認,可免去八十杖!”
鄔瑾仰頭望向皇帝:“陛下,如今朝中饞邪輕巧、無能之士,祿以利臻,才俊之流,坐成白首,宗親多汙名,猶惡劣,
陛下不可網漏吞舟,采聽風聞,察察為政,當斬斷亂麻,清丈田地,可解國庫財力困窮,方為正道——”
皇帝一雙眼睛,死死釘在鄔瑾身上,手在袖中,攥的死緊,聽著鄔瑾堅決而又平和的聲音,將禦座前方案上擺放的一塊硯臺怒擲於地:“拖出去,打!”
鄔瑾果然是在為莫家說話,是在譏諷他陰謀竊取十洲之財是歪門邪道!
站立在大殿內外的禁軍聞言,四人出列上前,一向不聞鐵器之聲的紫宸殿,響起不近人情的甲胄“嘩啦”聲。
兩個禁軍一左一右,彎腰伸手,自鄔瑾腋下穿過,齊齊用力,提他起來,後方兩人上前,摘去他頭上長翅襆頭,奪去奏本、笏板,解開革帶,剝下官袍,放置於地。
正要架著鄔瑾出去時,鄔瑾卻一甩雙臂,掙脫桎梏,只著一身白色中衣,不搖晃、不踉蹌、不哆嗦,穩穩當當,走向殿門,邁過門檻,一步跨入明光裏。
今日天色,實在很好,巍巍金光,穿破層層白雲,沾染著秋末冬初凝結的水汽,化作艷艷十色,照拂五彩禁宮,落在漆黑刑凳上,讓刑凳浮著一層暖光。
鄔瑾的目光越過刑凳,越不過宮墻,眼前卻能浮現自己所見過的嬌妍山花,翠翠野草,潺潺流水,輕輕嵐煙。
他遇到過世間絕色,吻過萬裏春風,擁抱過赤誠烈火,一顆心藏著多少筆墨也寫不出的炙熱情意,又豈是宮墻能夠困住的。
燦爛金光下,有風登堂入室,拂過他的面龐,他俯身趴在刑凳上,不管多少雙眼睛盯著,多少只耳朵聽著,都鎮定自若,只是兩手緊緊扣住刑凳邊緣——還是不舍,但人生至此,也足夠了。
禁軍上前,一左一右按住鄔瑾雙肩,一人舉起刑杖。
栗木杖上,包有鐵皮,落在鄔瑾腰背上,一杖下去,發出沈悶聲響。
鄔瑾只覺巨痛襲來,一聲痛呼,從胸膛往外湧,噴過狹小的喉嚨,消弭在緊咬的牙關中。
“杖一。”
“二。”
“三。”
報數聲和杖子聲一同傳入殿內,不過數杖,血腥氣就已經漫到了殿內,賀峰眼角一濕,有了淚意,慌忙垂下頭去遮掩。
他也是翰林院學士,和鄔瑾讀一樣的書,做一樣的官,卻不敢做和鄔瑾一樣的事。
鄔瑾有無數理由妥協以及同流合汙——家貧、父母尚在、性命攸關,但他一步都沒踏錯。
殿內有人黯然,有人竊喜,殿外陽光,明媚燦爛,行刑人和受刑人,心卻都很靜,接受註定的死亡結局。
鄔瑾皮開肉綻,白色中衣已成血衣,血反覆浸透衣衫,整個人如墜地獄,到二十杖時,神智已有昏昧之兆,糊塗著想:“蜜橘會不會酸?應該先嘗一嘗的。”
一杖接著一杖,鄔瑾嘴角開始溢血,並非牙關唇舌上的血,而是五臟六腑受損湧出來的血。
再打下去,就是大羅金仙,也回天乏術。
在大殿中的賀峰猛地出列,凜然拱手:“陛下,良箴苦口,鄔瑾頗敢直言,有錯處,不當死。”
已經湧動的小小漣漪,在他出列後,越發動蕩,猶如風吹水動,風吹紙亂,雖未嘩然,卻也震耳欲聾。
魏王剛要張口,皇帝便振袖呵斥:“賀峰出去,一同論罪!”
賀峰滿臉黯然,取下頭上烏紗帽,擺放在金磚上,退出大殿。
他還未邁步出門檻,忽然聽到身後傳來計祥的聲音,扭頭一看,就見計祥出列:“陛下,太宗詔求直諫,不殺上書言事人啊!”
緊接著,左班文官,一個接一個的出列,懇請皇帝網開一面,讓皇帝放棄廷杖。
被脅迫的皇帝,越發怒不可遏,再次將案上一個賞瓶砸落。
賞瓶和金磚發出清脆共鳴,餘音繞梁時,王爵一列中,忽然有人手持笏板,走了出來,拱手道:“陛下,紫宸乃執經登坐之處,鄔瑾不良之臣,命絕於此,反揚其名,與他爭論,也有失天威,陛下不如交三法司會審,尋常置之。”
此人身行莊重沈穩,輕易不開口言事,是皇後之父明遠公。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日光愈盛,紫宸殿內外一片金芒,鄔瑾的聲音在殿中鼓蕩,到達殿外,不尖銳,不刺耳,清朗和潤,令人肅然敬重。
群臣死寂的心,終於掀起一點波瀾,無聲在殿中湧動——他們飽讀詩書,寫盡世情,以無上手段在這風起雲湧的朝堂上站穩腳跟,卻因為鄔瑾的“以身殉道”而嘆息。
雖九死其猶未悔。
這一點微不足道的躁動,立刻就被金臺上的皇帝察覺。
他的怒火只是壓制,並未消散,九五至尊,從未有人拂逆天子之意,如今被鄔瑾直刺,雷霆之怒已在心中醞釀出驚濤駭浪。
他斷定鄔瑾是為莫聆風出頭,更有可能是為太子出頭,要讓天下人認定“此座不值”,所謂“以身殉道”,不過是冠冕堂皇之語!
還有誰,是鄔瑾同謀?
目光鷹隼般掃過他的二子、臣子,眼神如同刻刀,刻在他們身上,讓他們身不由己,膽戰心驚,從心底發怵。
皇帝最後看向鄔瑾,心裏只有一個念頭:“殺了他!”
父子連心,或者說是陰謀者連心,亦或是魏王為了能在此處和太子分庭抗禮,而趨迎聖意,鄭重拱手:“陛下,自王景華撾鼓,鄔學士便在朝中上躥下跳,攪亂禦史臺問詢,皆因二人舊情頗深,如今鄔學士狡詐,陰諫陛下,其心可誅,請陛下殿審鄔學士,奪去官帶,杖八十,以儆效尤,再提三司同審。”
奪去官帶,是侮辱,廷杖八十,是要受刑之人受盡折磨而死。
濟陽郡王跪在地上,不自覺浮現一抹笑意。
鄔瑾死了好,只有他死,今日早朝所發生的一切,才能任意粉飾,他也能在這場紛爭中毫發無損。
翰林院賀峰用餘光看向計祥,神色凝重,計祥察覺到他的目光,微微搖頭。
三位翰林學士,以計祥為尊,計祥既然搖頭,賀峰也只得把所有的話咽了回去。
皇帝冷聲道:“鄔瑾,你此時招認,可免去八十杖!”
鄔瑾仰頭望向皇帝:“陛下,如今朝中饞邪輕巧、無能之士,祿以利臻,才俊之流,坐成白首,宗親多汙名,猶惡劣,
陛下不可網漏吞舟,采聽風聞,察察為政,當斬斷亂麻,清丈田地,可解國庫財力困窮,方為正道——”
皇帝一雙眼睛,死死釘在鄔瑾身上,手在袖中,攥的死緊,聽著鄔瑾堅決而又平和的聲音,將禦座前方案上擺放的一塊硯臺怒擲於地:“拖出去,打!”
鄔瑾果然是在為莫家說話,是在譏諷他陰謀竊取十洲之財是歪門邪道!
站立在大殿內外的禁軍聞言,四人出列上前,一向不聞鐵器之聲的紫宸殿,響起不近人情的甲胄“嘩啦”聲。
兩個禁軍一左一右,彎腰伸手,自鄔瑾腋下穿過,齊齊用力,提他起來,後方兩人上前,摘去他頭上長翅襆頭,奪去奏本、笏板,解開革帶,剝下官袍,放置於地。
正要架著鄔瑾出去時,鄔瑾卻一甩雙臂,掙脫桎梏,只著一身白色中衣,不搖晃、不踉蹌、不哆嗦,穩穩當當,走向殿門,邁過門檻,一步跨入明光裏。
今日天色,實在很好,巍巍金光,穿破層層白雲,沾染著秋末冬初凝結的水汽,化作艷艷十色,照拂五彩禁宮,落在漆黑刑凳上,讓刑凳浮著一層暖光。
鄔瑾的目光越過刑凳,越不過宮墻,眼前卻能浮現自己所見過的嬌妍山花,翠翠野草,潺潺流水,輕輕嵐煙。
他遇到過世間絕色,吻過萬裏春風,擁抱過赤誠烈火,一顆心藏著多少筆墨也寫不出的炙熱情意,又豈是宮墻能夠困住的。
燦爛金光下,有風登堂入室,拂過他的面龐,他俯身趴在刑凳上,不管多少雙眼睛盯著,多少只耳朵聽著,都鎮定自若,只是兩手緊緊扣住刑凳邊緣——還是不舍,但人生至此,也足夠了。
禁軍上前,一左一右按住鄔瑾雙肩,一人舉起刑杖。
栗木杖上,包有鐵皮,落在鄔瑾腰背上,一杖下去,發出沈悶聲響。
鄔瑾只覺巨痛襲來,一聲痛呼,從胸膛往外湧,噴過狹小的喉嚨,消弭在緊咬的牙關中。
“杖一。”
“二。”
“三。”
報數聲和杖子聲一同傳入殿內,不過數杖,血腥氣就已經漫到了殿內,賀峰眼角一濕,有了淚意,慌忙垂下頭去遮掩。
他也是翰林院學士,和鄔瑾讀一樣的書,做一樣的官,卻不敢做和鄔瑾一樣的事。
鄔瑾有無數理由妥協以及同流合汙——家貧、父母尚在、性命攸關,但他一步都沒踏錯。
殿內有人黯然,有人竊喜,殿外陽光,明媚燦爛,行刑人和受刑人,心卻都很靜,接受註定的死亡結局。
鄔瑾皮開肉綻,白色中衣已成血衣,血反覆浸透衣衫,整個人如墜地獄,到二十杖時,神智已有昏昧之兆,糊塗著想:“蜜橘會不會酸?應該先嘗一嘗的。”
一杖接著一杖,鄔瑾嘴角開始溢血,並非牙關唇舌上的血,而是五臟六腑受損湧出來的血。
再打下去,就是大羅金仙,也回天乏術。
在大殿中的賀峰猛地出列,凜然拱手:“陛下,良箴苦口,鄔瑾頗敢直言,有錯處,不當死。”
已經湧動的小小漣漪,在他出列後,越發動蕩,猶如風吹水動,風吹紙亂,雖未嘩然,卻也震耳欲聾。
魏王剛要張口,皇帝便振袖呵斥:“賀峰出去,一同論罪!”
賀峰滿臉黯然,取下頭上烏紗帽,擺放在金磚上,退出大殿。
他還未邁步出門檻,忽然聽到身後傳來計祥的聲音,扭頭一看,就見計祥出列:“陛下,太宗詔求直諫,不殺上書言事人啊!”
緊接著,左班文官,一個接一個的出列,懇請皇帝網開一面,讓皇帝放棄廷杖。
被脅迫的皇帝,越發怒不可遏,再次將案上一個賞瓶砸落。
賞瓶和金磚發出清脆共鳴,餘音繞梁時,王爵一列中,忽然有人手持笏板,走了出來,拱手道:“陛下,紫宸乃執經登坐之處,鄔瑾不良之臣,命絕於此,反揚其名,與他爭論,也有失天威,陛下不如交三法司會審,尋常置之。”
此人身行莊重沈穩,輕易不開口言事,是皇後之父明遠公。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