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百家思想(四)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二百九十一章 百家思想(四)
以許行為代表的農家思想,只有在地主階級政權尚未統一和鞏固的戰國時期,才可能有存在的條件。
一旦地主階級統一政權建立並鞏固起來之後,貧苦農民很快就變成佃農或農奴而成為附庸。
他們在政治上的發言權和行動上的自由就喪失了。
因此農家自秦之後很快地就銷聲匿跡,就連他們的思想資料也很少能夠保存下來,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姬長安前世作為一個勞動人民的兒子,對於農家,自然是沒有什麽惡感。
君民並耕,姬長安是可以接受的,無非就是走走形式,而且對於姬長安來說,以他的身體素質,就算是來真的又怎麽樣?
至於市賈不二,姬長安是絕對不會接受的,那種東西,在大唐強行實行絕對是坑爹,姬長安才不會做那麽蠢的事情。
農家也不能要求更多了,他們是一群失去的家國的流亡者,他們在最困難的時候,都想放棄自己的堅持,成為大秦帝國的良民時,是易水寒,帶他們來到了大唐。
大唐以無比包容的姿態接納了他們,姬長安更是寬容的允許他們傳播自己的學說,更為他們建立了農家學院,可以說,絕對是仁至義盡了,因此,農家也很難要求姬長安再做什麽。
當然,農家是絕對不會放棄自己思想的,他們還會在姬長安面前大力推薦自己的思想,至於會起到什麽效果?你覺得呢?
諸子百家十派學說,如今還剩下最後一派沒有介紹了,它就是,名家。
名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因從事論辯名(名稱、概念)實(事實、實在)為主要學術活動而被後人稱為名家。
當時人則稱為“辯者”、“察士”或“刑(形)名家”。
代表人物為惠施和公孫龍。
名家註重辯論“名”與“實”之間的關系,是一種邏輯學。
名家與各家不同之處,正是在於“正名實”的方法。
他們主要是以邏輯原理來分析事物,而辯的內容,又多半是與政治實務無關的哲學問題。
因此,名家的理論在中國五千年來的學術沿傳裏,一直被冠上一個“詭辯”的惡名。
名家的沒落,除了因為不受上位者的支持之外,也因為弟子們並無能出前人的創新主張。
公孫龍(約公元前325-前250年)魏(今河南省北部)人,或曰趙(今山西南部)人,有傳字子秉。
約生於周顯四十四年,死於周惠公六年,生平與莊子、惠施、孟子、鄒衍同時。
公孫龍因為是“專決於名”,執名為實,他的辯論主要是語言的自身所展開,離開了具體、經驗的事物辯論。
孔子的弟子有叫公孫龍的,“字子石,少孔子五十三歲。”(《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與“辯者”公孫龍不是一個人。
《孟軻荀卿列傳》《索隱》稱公孫龍為孔子弟子,誤。
公孫龍善為同異之辯,達巔峰的境界,其主要辯論有:白馬論、指物論、堅白論、名實論等。
惠施,宋(今河南商丘)人,生於公元前370年(或公元前380年),傳卒於公元前310年,戰國中期宋國著名學者,名家鼻祖,與莊子為友,曾做過魏(梁惠王)的相國;後惠施聯合齊、楚的活動遭到失敗,被張儀驅逐。
惠施才思敏捷,博學善辯,長於雄辯與邏輯推理,曾與桓團、公孫龍等辯者掀起了名辯的高潮,故有“惠施以之辯給,萬石以之訥慎”。
惠施的思想,大多只能在《莊子》一書以窺一二,惠施死後,莊子曾感慨世上再無可言之人,再聯想到《史記·老莊申韓列傳》雲:“莊子者,蒙人也……”劉向《別錄》雲:“宋之蒙人。”
《呂氏春秋·淫辭》篇高誘註雲:“惠子,惠施,宋人也……”據此可知,莊子與惠施同為宋人。
說得親近點兒,他們是一對同鄉(中國歷有“屍骨還鄉”之俗,觀“莊子送葬,過惠子之墓”,以及《莊子·至樂》篇所雲“莊子妻死,惠子吊之”,二人相居可能不會太遠)。
《莊子·秋水》篇雲: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
由此可見,莊惠二人,實乃相愛相殺的典範,我們可以遙想,戰國時期,二人曾經有著何等的友誼。
據說當時有一位奇人名叫黃繚,詢問惠施“天地所以不墜不陷、風雨雷霆之故”,惠施不假思索,應對如流,“遍為萬物說”,主要是有關宇宙萬物的學說。
可惜他的著作已經失傳,只有《莊子·天下篇》保存有他的十個命題,即“歷物十事”:
(一)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
(二)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裏。
(三)天與地卑,山與澤平。
(四)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五)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
(六)南方無窮而有窮。
(七)今日適越而昔來。
(八)連環可解也。
(九)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也。
(十)泛愛萬物,天地一體也。
惠施是名家“合同異”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歷物十事”雖然主要是對自然界的分析,卻貫穿著“合同異”的思想,含有辯證的因素。
這和後期墨家一樣認為物質世界是由微小的不可再分割的物質粒子所構成。
他又說:“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這裏是指事物本身的同一與差別的相對性,萬物都由微小的物質粒子構成。
什麽是“大同”呢?比如馬;凡是屬於馬這一類動物都包括在內,這就是“大同”。
其中黑馬、白馬、大馬、小馬等等又有差別,這叫著“小同”。
他得出萬物“畢同”的結論,這樣就把相同的事物和不同的事物都抽象地統一起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以許行為代表的農家思想,只有在地主階級政權尚未統一和鞏固的戰國時期,才可能有存在的條件。
一旦地主階級統一政權建立並鞏固起來之後,貧苦農民很快就變成佃農或農奴而成為附庸。
他們在政治上的發言權和行動上的自由就喪失了。
因此農家自秦之後很快地就銷聲匿跡,就連他們的思想資料也很少能夠保存下來,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姬長安前世作為一個勞動人民的兒子,對於農家,自然是沒有什麽惡感。
君民並耕,姬長安是可以接受的,無非就是走走形式,而且對於姬長安來說,以他的身體素質,就算是來真的又怎麽樣?
至於市賈不二,姬長安是絕對不會接受的,那種東西,在大唐強行實行絕對是坑爹,姬長安才不會做那麽蠢的事情。
農家也不能要求更多了,他們是一群失去的家國的流亡者,他們在最困難的時候,都想放棄自己的堅持,成為大秦帝國的良民時,是易水寒,帶他們來到了大唐。
大唐以無比包容的姿態接納了他們,姬長安更是寬容的允許他們傳播自己的學說,更為他們建立了農家學院,可以說,絕對是仁至義盡了,因此,農家也很難要求姬長安再做什麽。
當然,農家是絕對不會放棄自己思想的,他們還會在姬長安面前大力推薦自己的思想,至於會起到什麽效果?你覺得呢?
諸子百家十派學說,如今還剩下最後一派沒有介紹了,它就是,名家。
名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因從事論辯名(名稱、概念)實(事實、實在)為主要學術活動而被後人稱為名家。
當時人則稱為“辯者”、“察士”或“刑(形)名家”。
代表人物為惠施和公孫龍。
名家註重辯論“名”與“實”之間的關系,是一種邏輯學。
名家與各家不同之處,正是在於“正名實”的方法。
他們主要是以邏輯原理來分析事物,而辯的內容,又多半是與政治實務無關的哲學問題。
因此,名家的理論在中國五千年來的學術沿傳裏,一直被冠上一個“詭辯”的惡名。
名家的沒落,除了因為不受上位者的支持之外,也因為弟子們並無能出前人的創新主張。
公孫龍(約公元前325-前250年)魏(今河南省北部)人,或曰趙(今山西南部)人,有傳字子秉。
約生於周顯四十四年,死於周惠公六年,生平與莊子、惠施、孟子、鄒衍同時。
公孫龍因為是“專決於名”,執名為實,他的辯論主要是語言的自身所展開,離開了具體、經驗的事物辯論。
孔子的弟子有叫公孫龍的,“字子石,少孔子五十三歲。”(《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與“辯者”公孫龍不是一個人。
《孟軻荀卿列傳》《索隱》稱公孫龍為孔子弟子,誤。
公孫龍善為同異之辯,達巔峰的境界,其主要辯論有:白馬論、指物論、堅白論、名實論等。
惠施,宋(今河南商丘)人,生於公元前370年(或公元前380年),傳卒於公元前310年,戰國中期宋國著名學者,名家鼻祖,與莊子為友,曾做過魏(梁惠王)的相國;後惠施聯合齊、楚的活動遭到失敗,被張儀驅逐。
惠施才思敏捷,博學善辯,長於雄辯與邏輯推理,曾與桓團、公孫龍等辯者掀起了名辯的高潮,故有“惠施以之辯給,萬石以之訥慎”。
惠施的思想,大多只能在《莊子》一書以窺一二,惠施死後,莊子曾感慨世上再無可言之人,再聯想到《史記·老莊申韓列傳》雲:“莊子者,蒙人也……”劉向《別錄》雲:“宋之蒙人。”
《呂氏春秋·淫辭》篇高誘註雲:“惠子,惠施,宋人也……”據此可知,莊子與惠施同為宋人。
說得親近點兒,他們是一對同鄉(中國歷有“屍骨還鄉”之俗,觀“莊子送葬,過惠子之墓”,以及《莊子·至樂》篇所雲“莊子妻死,惠子吊之”,二人相居可能不會太遠)。
《莊子·秋水》篇雲: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
由此可見,莊惠二人,實乃相愛相殺的典範,我們可以遙想,戰國時期,二人曾經有著何等的友誼。
據說當時有一位奇人名叫黃繚,詢問惠施“天地所以不墜不陷、風雨雷霆之故”,惠施不假思索,應對如流,“遍為萬物說”,主要是有關宇宙萬物的學說。
可惜他的著作已經失傳,只有《莊子·天下篇》保存有他的十個命題,即“歷物十事”:
(一)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
(二)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裏。
(三)天與地卑,山與澤平。
(四)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五)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
(六)南方無窮而有窮。
(七)今日適越而昔來。
(八)連環可解也。
(九)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也。
(十)泛愛萬物,天地一體也。
惠施是名家“合同異”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歷物十事”雖然主要是對自然界的分析,卻貫穿著“合同異”的思想,含有辯證的因素。
這和後期墨家一樣認為物質世界是由微小的不可再分割的物質粒子所構成。
他又說:“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這裏是指事物本身的同一與差別的相對性,萬物都由微小的物質粒子構成。
什麽是“大同”呢?比如馬;凡是屬於馬這一類動物都包括在內,這就是“大同”。
其中黑馬、白馬、大馬、小馬等等又有差別,這叫著“小同”。
他得出萬物“畢同”的結論,這樣就把相同的事物和不同的事物都抽象地統一起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