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十五章春天來了

關燈
第十五章 春天來了

上完了河工,已到了十一月底,大夥兒又回到了旮旯村。

與眾不同的是,老蘭頭又當上了大隊飼養員,專職飼養起牲口來。

而且令蘭花花驚奇的是,周慶三,大醜這些旮旯村的村民們也對蘭花花客氣了起來。

他們總是讓蘭花花幹些輕活,他們還常常叮囑村民們,

“蘭花花一個弱女子,大夥包涵點。

蘭花花是有文化的人,是旮旯村的金鳳凰,早晚有一天會飛出大山。”

這弄的一些老娘們特別反感,同樣的人,同樣的村,對待為啥有輕有重?

有次大肥婆就公開頂撞周慶三。

周慶三火了,“你嘀咕個啥呢?人家蘭花花有文化,你老公是會計,可算帳總出錯兒。

如果讓蘭花花幹會計,一年也不錯一回兒。”

打蛇打七寸,這下打中了大肥婆的要害,她老實了,不敢再嘀嘀咕咕了。

而且,旮旯村裏也有了傳言,那傳言越傳越烈。

有的村民說,會計周建國即將卸任,將來的接班人篤定是蘭花花。

更有甚者,老油子和癩痢頭差點打起架來。

老油子說,“蘭花花才不幹會計呢,人家有學問,研究的是科學種田。”

“這種地有啥可研究的,我種了半輩子地了,還不是這個鳥樣。”癩痢頭說。

“哼,你種的地一畝地能產多少斤?

三五百斤,你沒看報紙上。人家種的地,一畝一千多斤,這就是差距。。”

………

傳聞多了,有很多人將信將疑。

有次大醜見了蘭花花,就問,

“蘭花花,聽說你天天看書本兒,研究土坷垃。是不是真的?”

蘭花花正在拔蘿蔔,聽大醜一說,只是淡淡地一笑。

大醜又問,“蘭花花,又不是蛐蟮,這泥巴有啥研究的,能研究的能把麥桿桿種成大樹。”

蘭花花說,“你聽誰說的?不要把蘿蔔當成人參。”

這話大醜聽不懂,蘿蔔就是蘿蔔,人參就是人參,風牛馬不相及,咋會出現這樣的事?

蘭花花只是笑,不在作答。

大醜又朝遠處望去,遠處是老龍河,那一襲彎彎的水面邊,是一層淺淡的灰色,那就是方圓百裏有名的旮旯村蘆葦蕩。

而在那淡淡的灰色中,不時地有響鞭聲傳來,還有“哦呵呵”的驅趕聲。

那裏散亂地游蕩著一片一片的白雲,那就是老蘭頭在牧羊。

“多麽奇怪的父女啊!”大醜自言自語地說。

自從周慶三知道了老蘭頭和於導的關系,開心的不得了。

他竄掇著老蘭頭,去市裏找於導,去批幾噸廉價化肥回來。

這化肥是他媽的高科技,聞著嗆人,卻是莊稼的好寶貝,莊稼吃了它,以前一畝田,產小麥一兩百斤,這下最少可以產五六百斤,一千斤的聽說也有。

但老蘭頭,總是頭搖的像撥浪鼓,氣的周慶三直罵,

“這個木頭疙瘩,就不懂的有關系不用,過期作廢。”

也有的說,老蘭頭也偷偷地去找過於導,可於導不鳥他,連大門也沒讓他進。

………

人上一百,行行色色,說什麽的都有。

也許周慶三說的對,有條件就要用,既然老蘭頭不用這層關系,就等於沒有。

周慶三漸漸的又對老蘭頭死了心,偶爾見了老蘭頭,也不在噓寒問暖,他把老蘭頭當成了空氣,直接忽略不計。

就這樣,蘭花花就在村民們的猜測之中,度過了新年。

即然年己過去,氣溫也就漸漸地回升了,河裏厚厚的冰層開始融化了,走在黑竭色的河岸上,不時地聽到哢嚓哢嚓的破冰聲。

一只野鴨子在水中東張西望,一只羽毛鮮艷的翠鳥叼著一條小魚輕快地從野鴨子旁飛過。

野鴨子吃了一驚,一個猛子潛入了水底。

鳥飛鴨沈,只留下了一個小小的水暈,又緩緩地向四周蕩漾開去。

河岸上,那些性急的野草,已開始鉆出了地面,綻放出了黃色的嫩芽芽。

那風,也不在凜冽,變的柔和起來了。

寒冷的冬季即將過去,溫暖的春天就要來了。

這個時候,水瘦山寒,往往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而饑餓則是最好的動力。

村民們為了填飽肚子,偷偷地在屋角,河沿,山溝溝,崖畔,悄悄地開辟出了一個又一個巴掌大的小菜園。

這些小東西,要是放在前幾年,一定要被鏟除掉。

但是,今年的天氣卻分外溫和。

大隊長周慶三再也沒有強行鏟除,而且視若無睹,這無異於鼓勵了村民們,開墾的小菜地也越來越多了。

畢竟,春天正在悄悄的走來。

蘭花花從報紙上看到,安徽有個小崗村,他們己經不再吃大鍋飯了,而是采取了承包制,分田到戶。

蘭花花也感到了新奇,畢竟,出工不出力,也養了不少懶漢。

蘭花花也學著村民的樣子,在村後的老龍潭邊,開出了大約一分多地,種上了辣椒,白菜,還有她喜歡吃的大南瓜。

當那南瓜秧罩嚴了地面,結出了拳頭大小的南瓜時,沈寂的學校鈴鐺聲又響了起來。

學校又上課了,大學也敞開了校門。

那些頑皮的山裏孩子們,成群結隊的,上樹摘棗,下田偷瓜,下河摸雨的身影漸漸的少了。

他們去了學堂。

也難怪,孩子們那麽多,有五六個孩子的人家十分平常,十幾個孩子的人家也很常見。

這有情可原,那些年,村裏沒有通上電,我們姑且稱之為煤油燈的時代吧。

農人們除了幹活,又沒有娛樂項目,吃了晚飯,就只有早早地熄了燈,上床睡覺。

一睡覺,漢子們就在床上折騰老婆,可著勁兒地制造小人。

生就生吧,反正是多子多福,人多力量大,眾人拾柴火焰高。

既然孩子們多,大大小小的一古腦兒擁進了學校,教師不知不覺地就缺少了起來。

特別是那些小學教師,尤其缺失嚴重。

於是,上級又下了命令,鼓勵大隊裏辦小學校,讓娃娃們不出村就能讀上書。

旮旯村大隊也辦起了小學校,鄉村人也懶的起名字,就叫旮旯小學。

地點已經選好,就在村頭大槐樹下,那裏有一溜廢棄的牲口屋棚,足有三間房子大小。

有廟就要有和尚,有學堂就要有老師,老師從哪兒來,就從大隊裏招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