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紙和硯
關燈
小
中
大
又過了一日, 李成突然來報, 京都來的宣紙紙匠, 終於到了。
說到這兩個宣紙的紙匠, 李文柏也略微聽李成說起過。
因為宣紙制作不易, 極為珍貴,工藝向來都是不傳之秘,而把紙匠請走, 也變意味著, 要買下人家的工藝。雖說是不傳之秘,但畢竟都是商人, 商人之間的事,便都是錢的, 沒有錢解決不了的事。
故而為了請這兩個紙匠, 著實花費了李文柏家裏不少的銀子。
終於請動兩個紙匠後,長途跋涉,又各種好生照料,生怕這兩個中年紙匠在路上有個三長兩短, 要是一不小心病死在了路上,可就什麽都白搭了。
要知道, 對於古人, 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來說,每一次長途跋涉,都可能是要命的。
所以這兩個紙匠能夠平安來到交合縣,著實是費了李家那邊不少的心血和功夫。
兩個紙匠都是四十多歲的中年人, 見到李文柏後,發現竟是個這麽年輕的公子,都有些意外。他們心裏都知道,李家花了重金把他們請到交合縣,自然是看中了他們手裏的工藝。本以為也是個造紙的行家,卻沒想到竟是個縣令,而且還是如此年輕的縣令。
見兩個紙匠有些拘束不自在,李文柏沒有多說什麽,只是客套了兩句,便在縣衙周邊安排了兩間房,先讓他們住下。
等到第二天一早,李文柏才把兩人叫到了縣衙的書房。
“不知李大人千裏迢迢把我們叫到這裏,可是為了宣紙的制造工藝?”
兩個紙匠知道,既然他們已經被李家買下,自然就是李家的匠人了,所以見到李文柏,便直接開門見山了。
“不錯。接下來一陣子,便要辛苦兩位了。”李文柏心情不錯,客氣地說道。
兩位紙匠感覺到了李文柏的客氣,也放松了不少,不再那麽拘謹,互相交換了個眼神,道:“既然如此,那便請大人將您的紙匠請出來吧。我等也好快點開始。”
“我的紙匠?”李文柏楞了楞,隨即明白過來,笑了笑,指著自己,笑道:“不必請了,本官就是。”
這下輪到兩個紙匠楞住了,兩人的臉上滿是驚疑,似乎覺得李文柏在開玩笑。
“大人您就是?這……大人還是別取笑我等了。”
“本官可沒有在說笑。”
李文柏見兩人不信,也沒有過多的解釋,而是走到一處書架上,從上面取出了幾張圖紙,然後放到了案臺上。
“這些圖紙,乃是本官去歲臘月,繪制的,兩位不妨看看,有什麽建議,盡管提。”
兩個紙匠對視了一眼,下意識地走到了案臺旁。
當他們看到第一張圖紙上的圖案和文字詳解時,不由得一怔,隨即臉上疑惑的表情漸漸散去,轉而變得認真起來。
“這是蒸煮青檀樹皮……然後日曬嗎……為何要選青檀樹的皮?”
兩人一邊看,還一邊喃喃自語。
李文柏見狀,也不打擾,只是站在一旁看著。
然後他們拿開第一張圖紙,翻到了第二張。
“然後是搗碎,錘薄……嗯……這倒是沒什麽奇特之處……”
然後翻到了第三張,兩人的表情又變得古怪起來。
“既然已經錘薄,為何還要撕碎?哦……原來如此……只是撕碎後,再想做成紙狀,可就不易了啊。”
兩人一邊看,一邊低聲自語,亦或是商討著。
李文柏在一旁緊緊聽著,不由得臉色微變。這兩人,不愧是老紙匠,自己都還沒解釋,他們光是看一遍圖紙和文字詳解,便能看出其中每一道工藝的優點和缺點。
看來還是不能小看古代工匠的智慧啊。
時間慢慢過去,大概過了兩刻時間,兩人終於看完了最後一張圖紙和文字詳解,然後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此時兩人臉上的表情,早已不再是最初的疑惑,而是深深的震驚。
對此,李文柏並不覺得意外。
畢竟,他們倆看到的,是後世成熟的宣紙工藝流程,雖然簡略,但也是千年積攢下來的經驗,在兩人看來,可以說是巧奪天工了。
“依照此工藝,所造之宣紙,無論是數量還是品質,都遠超當今市面上的宣紙啊。”
“大人……這……這圖紙,是您所做?”
兩人的語氣裏充滿了震驚與欽佩,還有一絲難以察覺的懷疑。
李文柏很敏銳地聽出了他們的懷疑,他本來就不打算把這個工藝流程歸為自己的名下,畢竟分量太重,不是他這麽一個年輕人可以擔得起的。
於是便解釋道:“這些工藝流程,是本官一年前在一個孤寡老紙匠那裏聽來的,老紙匠沒多久便去世了。本官見如此工藝後繼無人,覺得甚為可惜,便將當初所聽所聞,憑著印象,記錄在紙上。只是隔了一年了,其中難免有錯漏之處,且當初那老紙匠也曾感嘆此工藝尚有不足。故而,才將二位請來,將此工藝完善。正好本官,也要在交合縣制造這新宣紙。”
見李文柏如此說,兩個紙匠這才撫須長嘆,一邊惋惜老紙匠的去世,一邊臉上露出了“原來如此”的表情。顯然這個解釋,比起李文柏親自創出這工藝的說法,要更容易接受得多。
見兩個紙匠沒有懷疑,李文柏也暗自松了口氣。
他對改良宣紙的所有的印象,都已經記錄在了圖紙之上,也沒有什麽可以和兩個紙匠探討解釋的。於是便直接將圖紙交給了他們,任由他們琢磨。
而他只有一個要求,那便是盡快將這套工藝流程的遺漏之處還有細節,都補上,然後盡快研究出一個可用於量產的改良宣紙制作新工藝。
眼下一切都才剛開始,李文柏估摸著,即便給了工藝圖紙、場地和銀子,等到兩個紙匠將最終量產改良宣紙的方案確定下來,怎麽也得十天半月的。所以主要重心,還是放在了開鑿端山和種植蘆葦、龍須草的事情上。
第二天一早,李二將這三日登記的雇傭名冊,交了上來。
“共有多少人報名?”李文柏問道。
“回大人,大約三千餘人。”李二回答道。
“這麽多?”這個結果讓李文柏有些驚訝,他本以為一兩千就差不多了。
李二的臉上有些激動,顯然也是被百姓們的熱情震撼到了,笑道:“這還只是縣城裏以及周邊鄉村的百姓,若大人將報名期限再寬限幾日,幾個遠的鄉村百姓問詢而至,人數只怕會更多。”
“想不到人這麽多。”
除了震驚之外,李文柏的內心還是有一些擔憂的。因為報名的人越多,就說明交合縣原本沒有收入、賦閑的百姓越多。
無論在什麽年代,都是有工作,才有飯吃。如此多的百姓沒有工作,若縣衙沒有招工,只怕過不了幾個月,交合縣內,又要多出一批餓死在路邊的災民。
想到這,李文柏那發展交合經濟的決心,更加堅定了。施五倒了,曹嚴倒了,但交合縣,依舊是那個貧困破敗的縣。
李二也有些感慨,嘆了口氣,道:“畢竟整整一個隆冬,田地裏沒有收成,百姓們也沒什麽收入,如今咱們縣衙招人,還給現錢,百姓們哪裏還閑的住啊。”
去年冬天交合縣的雪下得特別的大,而且持續時間長達三個月。就算沒有施五的存在,這連續三個月的大雪,也算是天災了。雖說瑞雪兆豐年,但雪下的大了,也不知道會凍死多少饑寒交迫的百姓。盡管李文柏以工代賑,讓受災百姓們度過了這個嚴冬,但一開春,他們還是要挨餓。
所以一聽說縣衙要招工,一個個便爭先恐後,生怕報不上名。這都是餓怕了。
“眼下三千人,先用著吧。等過陣子,還要再招的。”李文柏想了想,問道:“勞工們都到齊了嗎?”
“都到齊了,全部在西城門口候著。大人您看……”
“你先派人領大家去草場,本官隨後就到。”
“是。大人。”李二點頭領命,跟手下吩咐了幾聲,自己則是留在衙門等候李文柏。
李文柏在等人。
對於制造宣紙,他還知道一些大概的工藝流程,但是對於硯臺的制造,他則是完全的門外漢,一竅不通。
所以,早在前些天,他就讓李成,派手下去附近州縣,找幾個懂硯臺的、會制造硯臺的行家來。
筆墨紙硯是文房四寶,都是文人玩的東西。文人玩的東西,都是出了名的精細、講究。沒有專家行家在,哪怕李文柏坐擁端山,最後也與廢石無異。
“算算時間,也該來了吧。”李文柏喃喃道。
果然,沒過多久,李成的聲音從衙門前面傳來。
不一會兒,便帶來了四五個中年商人。
“大人,這幾位,都是從附近幾個州縣,請來的行家,一生浸淫在硯臺上,無論是造硯,還是品硯,都不在話下。”李成有些興奮的介紹著。
“嗯,如此甚好。”李文柏滿意地點點頭,有這幾人在,端硯從開采到制作成型,便都有了指導和監督。
幾個商人的臉上有些將信將疑,猶豫了一下,問道:“大人,小的們聽說,大人發現了一座奇山,山裏的石料是制作硯臺的上好材料?”
“不錯。”
“小人們鬥膽問一句,不知……是什麽料子?”
“端石。”李文柏沒有隱瞞。
“端石?”幾個商人皺了皺眉,彼此對視了一眼,都有些茫然。
顯然,他們都沒聽說過硯臺還有用端石做料子的。
但李文柏畢竟是縣令,請他們到這裏,他們也不敢多質疑什麽,於是猶豫了一下,便拱手道:“那便請大人帶小的們去看看那端石吧。”
“本官正要此意,爾等便隨本官來吧。”
半個時辰後,幾輛馬車在草場上行駛著,最後停在了端山的山腳下。
其實端山並不高,在廣袤的草場上看去,端山也就是一個小山丘。經過常年風雨的侵蝕,山腳下散落著許許多多的碎石,有大有小,小的只有手指大小,大的則需兩三個人合抱才能抱住。
此時那三千百姓已經到達草場,正等著李文柏下命令。
李文柏走出馬車,先是指了指不遠處的山腳,對幾個商人說道:“不遠處便是端山,本官所謂的端石就在那裏,爾等可以去看看。”
等到安排好幾個商人,李文柏便來到三千百姓面前。
作為主要策劃人和負責人,他必須做好三千百姓的任務分配,否則亂成一鍋粥可不行。
三千百姓分成兩半,一千五百姓被分到了草場臨河面的荒地上,負責開墾荒地,為播種蘆葦和龍須草做準備。
剩下一千五百姓則是被分到草場北面的樹林上,負責砍伐樹林裏的青檀樹。將青檀樹運回來後,再將青檀樹剝去樹皮。樹幹用作開采端山端石的建築工事,青檀樹皮則是改良宣紙的最佳原材料。正所謂一舉兩得。
既然是縣衙的項目,那麽監守的管事必須都得是縣衙的人才行。於是李文柏又叫來了李成,讓他擔任這兩塊區域總計三千人的百姓團隊,然後再選出十多個衙役,細化管理各個片區的百姓隊伍。
在安排完分工和管理後,李文柏這才回到了端山山腳下。
此時五個商人正圍在一起,交頭接耳著。李文柏走上前,才發現原來正圍在一塊黑色石塊周圍,品頭論足,每個人的臉上都滿是興奮與震驚之色。
“幾位,這端石,可還入得幾位的眼?”
一見幾人的表情,李文柏便知道幾人已經被端石折服了。
不只是他們,李文柏相信,就算是當時最有名的硯臺收藏名家,看到這端石,也會被這端石震驚到。要知道,在後世,端硯、歙硯和洮硯,素來有“三大石質名硯”之美譽。同時,端硯還是四大名硯之一,與甘肅洮硯、安徽歙硯、山西澄泥硯齊名。
就連後世的宋朝著名詩人張九成曾賦詩讚道:“端溪古硯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其珍貴優良,可見一斑。
本來五人還對李文柏的說法頗為不信,現在親眼見到這端石,哪裏還不知道端石的好處?
他們甚至都能想象到,這端石經過一道道工序,最終制作成成品端硯的時候,是怎樣一個精致絕美的畫面。
五人細細回味了好一會兒,才突然反應過來,連忙朝李文柏施禮作揖,有些歉意地道:“實在慚愧,小的們都是愛硯之人,一時見到如此極品的石料,不免欣喜忘情,讓大人見笑了。”
李文柏笑著擺了擺手,示意她們不必介意,問道:“那依照幾位看來,這端石,可否用以制作硯臺啊?”
五人彼此交換了一個眼神,最終一臉慎重地說道:“大人,此端石石質堅實、潤滑、細膩、嬌嫩,正是制作硯臺的絕佳材料啊。小的們敢拿自家經營了兩輩子的招牌擔保,此硯一出,必然引起文人界的大轟動啊。”
見五人如此激動,李文柏卻是淡定地笑了笑,“既然如此,那端石的開采工作,一些細節問題,就交給諸位了。”
“應當的應當的,采石是硯臺制作的重中之重,我們一定會讓工人們小心的。大人您就放心吧。”五個商人保證道。
李文柏點點頭,正要走,卻被幾人叫住。
“大人,不知這端石制作的硯臺,大人打算叫什麽名?”幾人的眼神都變得熱切起來,畢竟他們都看出了端石的非凡之處,制作出的硯臺必然舉世聞名,能給這樣的硯臺起名,不得不說是莫大的榮耀。
他們一輩子都和硯臺打交道,自然都希望獲得這個起名的殊榮。但這端石畢竟是李文柏發現的,而且李文柏與他們尊卑有別,這權利,怎麽也輪不到他們的身上。
李文柏聞言,想都沒想,毫不猶豫道:“既然是以端石為原料,那自然取名端硯。以後,便叫做端硯吧。”
廢話,端硯在後世名聲大噪,享有盛名,李文柏現在也只是提前了幾十年將端硯開發出來而已,怎麽可能隨便更改它原本的名字?
既然前世端硯舉世聞名,那麽這一世,端硯在他手上,也必將轟動天下。
“端硯……端硯……端正雅致……好名字。”
幾人跟著叫了兩聲,連連拍著馬屁,大聲叫好,臉上紅光滿面,都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他們都是酷愛硯臺之人,能親眼見證一種名硯的誕生,確實值得驕傲和高興。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說到這兩個宣紙的紙匠, 李文柏也略微聽李成說起過。
因為宣紙制作不易, 極為珍貴,工藝向來都是不傳之秘,而把紙匠請走, 也變意味著, 要買下人家的工藝。雖說是不傳之秘,但畢竟都是商人, 商人之間的事,便都是錢的, 沒有錢解決不了的事。
故而為了請這兩個紙匠, 著實花費了李文柏家裏不少的銀子。
終於請動兩個紙匠後,長途跋涉,又各種好生照料,生怕這兩個中年紙匠在路上有個三長兩短, 要是一不小心病死在了路上,可就什麽都白搭了。
要知道, 對於古人, 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來說,每一次長途跋涉,都可能是要命的。
所以這兩個紙匠能夠平安來到交合縣,著實是費了李家那邊不少的心血和功夫。
兩個紙匠都是四十多歲的中年人, 見到李文柏後,發現竟是個這麽年輕的公子,都有些意外。他們心裏都知道,李家花了重金把他們請到交合縣,自然是看中了他們手裏的工藝。本以為也是個造紙的行家,卻沒想到竟是個縣令,而且還是如此年輕的縣令。
見兩個紙匠有些拘束不自在,李文柏沒有多說什麽,只是客套了兩句,便在縣衙周邊安排了兩間房,先讓他們住下。
等到第二天一早,李文柏才把兩人叫到了縣衙的書房。
“不知李大人千裏迢迢把我們叫到這裏,可是為了宣紙的制造工藝?”
兩個紙匠知道,既然他們已經被李家買下,自然就是李家的匠人了,所以見到李文柏,便直接開門見山了。
“不錯。接下來一陣子,便要辛苦兩位了。”李文柏心情不錯,客氣地說道。
兩位紙匠感覺到了李文柏的客氣,也放松了不少,不再那麽拘謹,互相交換了個眼神,道:“既然如此,那便請大人將您的紙匠請出來吧。我等也好快點開始。”
“我的紙匠?”李文柏楞了楞,隨即明白過來,笑了笑,指著自己,笑道:“不必請了,本官就是。”
這下輪到兩個紙匠楞住了,兩人的臉上滿是驚疑,似乎覺得李文柏在開玩笑。
“大人您就是?這……大人還是別取笑我等了。”
“本官可沒有在說笑。”
李文柏見兩人不信,也沒有過多的解釋,而是走到一處書架上,從上面取出了幾張圖紙,然後放到了案臺上。
“這些圖紙,乃是本官去歲臘月,繪制的,兩位不妨看看,有什麽建議,盡管提。”
兩個紙匠對視了一眼,下意識地走到了案臺旁。
當他們看到第一張圖紙上的圖案和文字詳解時,不由得一怔,隨即臉上疑惑的表情漸漸散去,轉而變得認真起來。
“這是蒸煮青檀樹皮……然後日曬嗎……為何要選青檀樹的皮?”
兩人一邊看,還一邊喃喃自語。
李文柏見狀,也不打擾,只是站在一旁看著。
然後他們拿開第一張圖紙,翻到了第二張。
“然後是搗碎,錘薄……嗯……這倒是沒什麽奇特之處……”
然後翻到了第三張,兩人的表情又變得古怪起來。
“既然已經錘薄,為何還要撕碎?哦……原來如此……只是撕碎後,再想做成紙狀,可就不易了啊。”
兩人一邊看,一邊低聲自語,亦或是商討著。
李文柏在一旁緊緊聽著,不由得臉色微變。這兩人,不愧是老紙匠,自己都還沒解釋,他們光是看一遍圖紙和文字詳解,便能看出其中每一道工藝的優點和缺點。
看來還是不能小看古代工匠的智慧啊。
時間慢慢過去,大概過了兩刻時間,兩人終於看完了最後一張圖紙和文字詳解,然後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此時兩人臉上的表情,早已不再是最初的疑惑,而是深深的震驚。
對此,李文柏並不覺得意外。
畢竟,他們倆看到的,是後世成熟的宣紙工藝流程,雖然簡略,但也是千年積攢下來的經驗,在兩人看來,可以說是巧奪天工了。
“依照此工藝,所造之宣紙,無論是數量還是品質,都遠超當今市面上的宣紙啊。”
“大人……這……這圖紙,是您所做?”
兩人的語氣裏充滿了震驚與欽佩,還有一絲難以察覺的懷疑。
李文柏很敏銳地聽出了他們的懷疑,他本來就不打算把這個工藝流程歸為自己的名下,畢竟分量太重,不是他這麽一個年輕人可以擔得起的。
於是便解釋道:“這些工藝流程,是本官一年前在一個孤寡老紙匠那裏聽來的,老紙匠沒多久便去世了。本官見如此工藝後繼無人,覺得甚為可惜,便將當初所聽所聞,憑著印象,記錄在紙上。只是隔了一年了,其中難免有錯漏之處,且當初那老紙匠也曾感嘆此工藝尚有不足。故而,才將二位請來,將此工藝完善。正好本官,也要在交合縣制造這新宣紙。”
見李文柏如此說,兩個紙匠這才撫須長嘆,一邊惋惜老紙匠的去世,一邊臉上露出了“原來如此”的表情。顯然這個解釋,比起李文柏親自創出這工藝的說法,要更容易接受得多。
見兩個紙匠沒有懷疑,李文柏也暗自松了口氣。
他對改良宣紙的所有的印象,都已經記錄在了圖紙之上,也沒有什麽可以和兩個紙匠探討解釋的。於是便直接將圖紙交給了他們,任由他們琢磨。
而他只有一個要求,那便是盡快將這套工藝流程的遺漏之處還有細節,都補上,然後盡快研究出一個可用於量產的改良宣紙制作新工藝。
眼下一切都才剛開始,李文柏估摸著,即便給了工藝圖紙、場地和銀子,等到兩個紙匠將最終量產改良宣紙的方案確定下來,怎麽也得十天半月的。所以主要重心,還是放在了開鑿端山和種植蘆葦、龍須草的事情上。
第二天一早,李二將這三日登記的雇傭名冊,交了上來。
“共有多少人報名?”李文柏問道。
“回大人,大約三千餘人。”李二回答道。
“這麽多?”這個結果讓李文柏有些驚訝,他本以為一兩千就差不多了。
李二的臉上有些激動,顯然也是被百姓們的熱情震撼到了,笑道:“這還只是縣城裏以及周邊鄉村的百姓,若大人將報名期限再寬限幾日,幾個遠的鄉村百姓問詢而至,人數只怕會更多。”
“想不到人這麽多。”
除了震驚之外,李文柏的內心還是有一些擔憂的。因為報名的人越多,就說明交合縣原本沒有收入、賦閑的百姓越多。
無論在什麽年代,都是有工作,才有飯吃。如此多的百姓沒有工作,若縣衙沒有招工,只怕過不了幾個月,交合縣內,又要多出一批餓死在路邊的災民。
想到這,李文柏那發展交合經濟的決心,更加堅定了。施五倒了,曹嚴倒了,但交合縣,依舊是那個貧困破敗的縣。
李二也有些感慨,嘆了口氣,道:“畢竟整整一個隆冬,田地裏沒有收成,百姓們也沒什麽收入,如今咱們縣衙招人,還給現錢,百姓們哪裏還閑的住啊。”
去年冬天交合縣的雪下得特別的大,而且持續時間長達三個月。就算沒有施五的存在,這連續三個月的大雪,也算是天災了。雖說瑞雪兆豐年,但雪下的大了,也不知道會凍死多少饑寒交迫的百姓。盡管李文柏以工代賑,讓受災百姓們度過了這個嚴冬,但一開春,他們還是要挨餓。
所以一聽說縣衙要招工,一個個便爭先恐後,生怕報不上名。這都是餓怕了。
“眼下三千人,先用著吧。等過陣子,還要再招的。”李文柏想了想,問道:“勞工們都到齊了嗎?”
“都到齊了,全部在西城門口候著。大人您看……”
“你先派人領大家去草場,本官隨後就到。”
“是。大人。”李二點頭領命,跟手下吩咐了幾聲,自己則是留在衙門等候李文柏。
李文柏在等人。
對於制造宣紙,他還知道一些大概的工藝流程,但是對於硯臺的制造,他則是完全的門外漢,一竅不通。
所以,早在前些天,他就讓李成,派手下去附近州縣,找幾個懂硯臺的、會制造硯臺的行家來。
筆墨紙硯是文房四寶,都是文人玩的東西。文人玩的東西,都是出了名的精細、講究。沒有專家行家在,哪怕李文柏坐擁端山,最後也與廢石無異。
“算算時間,也該來了吧。”李文柏喃喃道。
果然,沒過多久,李成的聲音從衙門前面傳來。
不一會兒,便帶來了四五個中年商人。
“大人,這幾位,都是從附近幾個州縣,請來的行家,一生浸淫在硯臺上,無論是造硯,還是品硯,都不在話下。”李成有些興奮的介紹著。
“嗯,如此甚好。”李文柏滿意地點點頭,有這幾人在,端硯從開采到制作成型,便都有了指導和監督。
幾個商人的臉上有些將信將疑,猶豫了一下,問道:“大人,小的們聽說,大人發現了一座奇山,山裏的石料是制作硯臺的上好材料?”
“不錯。”
“小人們鬥膽問一句,不知……是什麽料子?”
“端石。”李文柏沒有隱瞞。
“端石?”幾個商人皺了皺眉,彼此對視了一眼,都有些茫然。
顯然,他們都沒聽說過硯臺還有用端石做料子的。
但李文柏畢竟是縣令,請他們到這裏,他們也不敢多質疑什麽,於是猶豫了一下,便拱手道:“那便請大人帶小的們去看看那端石吧。”
“本官正要此意,爾等便隨本官來吧。”
半個時辰後,幾輛馬車在草場上行駛著,最後停在了端山的山腳下。
其實端山並不高,在廣袤的草場上看去,端山也就是一個小山丘。經過常年風雨的侵蝕,山腳下散落著許許多多的碎石,有大有小,小的只有手指大小,大的則需兩三個人合抱才能抱住。
此時那三千百姓已經到達草場,正等著李文柏下命令。
李文柏走出馬車,先是指了指不遠處的山腳,對幾個商人說道:“不遠處便是端山,本官所謂的端石就在那裏,爾等可以去看看。”
等到安排好幾個商人,李文柏便來到三千百姓面前。
作為主要策劃人和負責人,他必須做好三千百姓的任務分配,否則亂成一鍋粥可不行。
三千百姓分成兩半,一千五百姓被分到了草場臨河面的荒地上,負責開墾荒地,為播種蘆葦和龍須草做準備。
剩下一千五百姓則是被分到草場北面的樹林上,負責砍伐樹林裏的青檀樹。將青檀樹運回來後,再將青檀樹剝去樹皮。樹幹用作開采端山端石的建築工事,青檀樹皮則是改良宣紙的最佳原材料。正所謂一舉兩得。
既然是縣衙的項目,那麽監守的管事必須都得是縣衙的人才行。於是李文柏又叫來了李成,讓他擔任這兩塊區域總計三千人的百姓團隊,然後再選出十多個衙役,細化管理各個片區的百姓隊伍。
在安排完分工和管理後,李文柏這才回到了端山山腳下。
此時五個商人正圍在一起,交頭接耳著。李文柏走上前,才發現原來正圍在一塊黑色石塊周圍,品頭論足,每個人的臉上都滿是興奮與震驚之色。
“幾位,這端石,可還入得幾位的眼?”
一見幾人的表情,李文柏便知道幾人已經被端石折服了。
不只是他們,李文柏相信,就算是當時最有名的硯臺收藏名家,看到這端石,也會被這端石震驚到。要知道,在後世,端硯、歙硯和洮硯,素來有“三大石質名硯”之美譽。同時,端硯還是四大名硯之一,與甘肅洮硯、安徽歙硯、山西澄泥硯齊名。
就連後世的宋朝著名詩人張九成曾賦詩讚道:“端溪古硯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其珍貴優良,可見一斑。
本來五人還對李文柏的說法頗為不信,現在親眼見到這端石,哪裏還不知道端石的好處?
他們甚至都能想象到,這端石經過一道道工序,最終制作成成品端硯的時候,是怎樣一個精致絕美的畫面。
五人細細回味了好一會兒,才突然反應過來,連忙朝李文柏施禮作揖,有些歉意地道:“實在慚愧,小的們都是愛硯之人,一時見到如此極品的石料,不免欣喜忘情,讓大人見笑了。”
李文柏笑著擺了擺手,示意她們不必介意,問道:“那依照幾位看來,這端石,可否用以制作硯臺啊?”
五人彼此交換了一個眼神,最終一臉慎重地說道:“大人,此端石石質堅實、潤滑、細膩、嬌嫩,正是制作硯臺的絕佳材料啊。小的們敢拿自家經營了兩輩子的招牌擔保,此硯一出,必然引起文人界的大轟動啊。”
見五人如此激動,李文柏卻是淡定地笑了笑,“既然如此,那端石的開采工作,一些細節問題,就交給諸位了。”
“應當的應當的,采石是硯臺制作的重中之重,我們一定會讓工人們小心的。大人您就放心吧。”五個商人保證道。
李文柏點點頭,正要走,卻被幾人叫住。
“大人,不知這端石制作的硯臺,大人打算叫什麽名?”幾人的眼神都變得熱切起來,畢竟他們都看出了端石的非凡之處,制作出的硯臺必然舉世聞名,能給這樣的硯臺起名,不得不說是莫大的榮耀。
他們一輩子都和硯臺打交道,自然都希望獲得這個起名的殊榮。但這端石畢竟是李文柏發現的,而且李文柏與他們尊卑有別,這權利,怎麽也輪不到他們的身上。
李文柏聞言,想都沒想,毫不猶豫道:“既然是以端石為原料,那自然取名端硯。以後,便叫做端硯吧。”
廢話,端硯在後世名聲大噪,享有盛名,李文柏現在也只是提前了幾十年將端硯開發出來而已,怎麽可能隨便更改它原本的名字?
既然前世端硯舉世聞名,那麽這一世,端硯在他手上,也必將轟動天下。
“端硯……端硯……端正雅致……好名字。”
幾人跟著叫了兩聲,連連拍著馬屁,大聲叫好,臉上紅光滿面,都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他們都是酷愛硯臺之人,能親眼見證一種名硯的誕生,確實值得驕傲和高興。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