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141章
但杏林館和機關道他們都不一樣,杏林館雖是同一時間出來的,可真正壯大起來卻是在巫沈凝加入之後。所以……
易淮若有所思:“不是杏林館,而是這第五個人是不成立什麽門派的,他是‘游歷’的?”
燕奕歌看著兩位老者,直接道:“按照歷史以及從劍閣兩處聽來的故事,你們祖宗那一代都是在北戚,你們出現二十年後,北戚、西戚、南戚得到統一,統稱為‘戚’,而統一的人,就出自北戚王室。”
再過了兩百多年快三百年,戚朝最後一任皇帝昏庸無能,任由宦官擅權,橫征暴斂、苛捐雜稅,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於是各地起丨義,但又因為朝廷養的兵確實有些本事,尤其那位宦官是有軍事頭腦的,所以雖戰亂不斷,卻始終未有個結果。
就這麽混亂了足足五年,朝廷奢靡,民間卻快要成為地獄,當時天府都遭到不少人唾罵,百姓認為天府是朝堂的走狗,是天府的天師一直在幫助朝廷的兵,所以起丨義丨丨軍們才會節節敗退。
也就是在混亂的第六年,戚朝的一名駐守邊疆的外姓王舉兵“造反”那日,這位宦官突然被刺殺,民間便紛紛說是上天的指引,那位外姓王一路從西而來,一路都未曾與人交手,路過的所有城門都向他敞開,直到到京城外,才與那宦官的舊部交手,打了一場漂亮到令人驚嘆的勝仗,從此入主皇宮,戚也由此變為“龕”。
“龕”這個字,據說是天賜的,說是這位開國皇帝進入城中時,明明日頭正盛,卻下了一場雨,洗去了滿城的臟汙與鮮血,雨停後地面的水痕幹涸後就是一個“龕”字。
“龕”這個字,意思是供奉神位的閣子或是石室。
易淮最初進入游戲時聽背景是“龕朝”時,就覺得這個字取得可能有些故事,但是當時只是把這裏當游戲,《青雲上》也說了,這是個中武,所以易淮琢磨著,沒想過別的,就想會不會是有個什麽“武神”。
就是武功到巔峰了的那種武神。
然而現在來看……
他覺得這個“龕”都有幾分耐人尋味起來。
包括突然被刺殺的那名宦官,要知道在京中時,易淮還特意問過萬生煙,畢竟他聽來的都是些野史和民間故事,說得很神,和現代那種“天降正義”差不多。
可在正史裏,關於刺殺這名宦官的人是誰,也是個謎題。
萬生煙說有兩個版本,一個版本是這個宦官身邊的人被龕朝的開國皇帝買通了下的手,剛好給其造勢——這個版本後來被刪掉且不允許流傳了;第二個則是說是江湖俠士蟄伏多年後找到了時機,畢竟那宦官被刺殺時,是在宮苑裏獵獸作樂,當時他手裏的弓出了些問題,便著人去換,偏巧林中又出現了異動,他命人去看,那時他身邊難得地只有兩個人,但這位宦官也是個高手。
一擊斃命,還是三條命,根本沒有給其半點反應的時間,現場並無半點打鬥痕跡——京中當時在朝或是那些賦閑的權貴皇親,就沒有這樣的高手,只可能是江湖俠士。
江湖人不願背負盛名,故而沒留下半點痕跡,就是一個“了事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不是沒可能。
只是民間在當時把有能力做到這一點的江湖人猜了個遍,所有有本事的人都奇異默契地在那一天出現在了大眾的視野裏,且都距離京城最起碼有個三日的腳程,所以才讓人覺得奇怪。
但反正在正史裏是記載著一名神秘的江湖義士出手。
而現在,易淮看著兩位老者,幾乎是肯定地說:“當年那個宦官是你們殺的。”
天山山主:“……”
機關道內門門主:“……”
後者嘖了聲,別過頭,又變成了那個臭臉老頭,前者倒是神色未變,只是有些感嘆:“兩位這份才智,真是非常人所能及。”
她沒有否認:“的確是我們殺的,但不能說是我們,要論起來,是我們師祖的徒弟。”
易淮哦了聲,燕奕歌的表情看上去也有幾分遺憾。
這使得山主不得問了句:“怎麽了?”
易淮實話實說:“我還以為是你們呢,原來沒活那麽久啊。”
兩位:“……”
機關道內門門主瞥他一眼,倒是不客氣:“難怪你和燕奕歌能互相賞識,原是一路人。”
易淮哪怕知道他口裏的“賞識”是指什麽,也仍舊客氣地糾正:“我們這不叫‘賞識’,是喜歡,是白首偕老,生死與共……”
還惦記著洗雪禮的天山山主輕咳了聲,和氣地打斷了易淮,也拯救了開始感到燥的機關道內門門主:“燕公子,不知你是如何認為的,但我們是活不了那麽久的。”
“也夠久了。”
燕奕歌在她說的時候就瞬間算清楚了:“兩百多年,就算平均來算,你們師祖和師祖徒弟也活了一百多年。更別說當時你們的師祖都還未傳位,這些徒弟也還未出名……恐怕你們是第三代吧?”
“……是。”
天山山主輕嘆一聲:“我們修習的功法和傳授給門內弟子的功法有些不同,是沒有修改過的,因此我和老蔣都活了快兩百年了,我們的師父也是突破瓶頸失敗後去世的,不然燕莊主你們現在說不定還能見到他們,只是可能老態龍鐘。”
甚至都不用他們多說什麽,易淮就用果然如此的語氣說:“你們果然都是源自蓬萊,走的也還是所謂修仙的路子。”
蔣老頭是幹脆抱著胸坐下了,擡擡下巴,一副你繼續的模樣:“我就說這小子…還有這小子身邊這位,既然這小子帶他一道,那便是能跟上他的人,如此這般,真不用我們說什麽了,他怕是猜都猜完了。”
天山山主雖對燕奕歌的頭腦有一定的認知,但此次還是超出了預料,所以她默然了片刻後,才開口道:“那燕莊主、燕公子,不如你們來問吧,有何想問的、不知道的,直接問,問完後我們再在重要的事上做些補充,這樣速度也快些。”
易淮也覺得這樣挺好,所以他先鄭重、收了玩笑地問了句:“真的能修仙嗎?”
大概是因為世界不同,觀念不同,所以他們都沒想到易淮的第一個問題會是這個。兩位老者皆是怔楞了下,最後是蔣老頭皺皺眉:“能吧,反正據師祖所言,蓬萊是以修仙為目標的,但成沒成我們畢竟也是第三代人了,並不知道詳細,師祖也未曾與我們的師父說過太多關於蓬萊的事,只是說過是長生,至於修仙也是我們師父那一輩猜的,畢竟他們活了很長的時間……”
“那你們的師祖,是違背蓬萊的意願來到這的,還是受蓬萊的要求來的?”
這個問題又讓二人頓了下,天山山主苦笑了聲,搖了搖頭:“師祖並未跟我們說過。”
易淮倒也不意外,只問了第三個問題:“那個國師,真是蓬萊的?”
“是。”蔣老頭眉頭皺得更深了,但這次並非因為思索,而是嫌惡:“青揚子算得他來者不善,所以在他登陸前,便提前來信於我,我這才借由你的名頭關閉了內門。”
燕奕歌:“機關道要關閉,天府‘受災’,為何劍閣和天山卻沒事?”
他說著,還不等兩人回話,又若有所思地接了句:“說起來,洛凈川是在我出烏遼時來攔,你們是刻意不讓我去劍閣的?劍閣和那位國師達成了合作?”
——劍閣分為梅竹蘭菊四閣和劍閣,一共五閣。
他們四方又或者可能還是五方之間,會出現一個兩個叛徒或是背道者也不是不可能,畢竟人心是會變的。
天山山主:“正如燕莊主你所想,當時青揚子來信,除了告知機關道危機將至,勸其封閉內門山門外,也說了一句劍閣不再可信。”
她輕嘆:“其實不必他說,我們也隱隱有預感。師祖說過,當年大家分明說好了只成立一門,除卻機關道外不往外‘開枝散葉’,可劍閣那位卻因為當時他實力最強勁,非要發展出五閣——那梅蘭竹菊四公子,都是他在這兒收的徒弟。不過當時因為他給他們修煉的功法和蓬萊並無關系,是他自己琢磨出來的,加上那時確實缺人手,所以師祖們便也沒有辦法,只能由著他去了。”
“但後來天下太平了,也就是戚朝時,他竟然還想入宮,涉入朝局中,那時候機關道的師祖已然破關失敗,所以是我們天山的師祖聯合機關道老蔣的師父和我的師父,外加當時還不是天師的青揚子,鏖戰了幾日才將其誅殺,本來是還想去劍閣四閣中封口的,但青揚子說不必。因為從一開始,梅蘭竹菊四閣的口口相傳的故事就是燕莊主你們聽到的那般。”
蔣老頭又哼了聲:“所以我才說他早就心口不一了。”
易淮沒捧他這話,只是若有所思地摩挲了一下自己的面具下巴尖,然後聽天山山主繼續道:“好消息大概就是反而因此,隨著世代更疊,梅竹蘭菊四閣隱隱獨立了出去,不怎麽受劍閣主導控制了。”
“至於天山,那位國師既然出自蓬萊,即便他再如何反叛,也是不敢動的,沒人敢動天山。”
她說:“因為朔風大神,是蓬萊的祖師爺,我們天山這一脈,是侍奉祖師爺的神使,他既然沒有膽子在蓬萊大鬧,而是選擇來這兒,自然也不敢動天山。”
燕奕歌:“那你們與蓬萊還有聯系嗎?知道如何去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但杏林館和機關道他們都不一樣,杏林館雖是同一時間出來的,可真正壯大起來卻是在巫沈凝加入之後。所以……
易淮若有所思:“不是杏林館,而是這第五個人是不成立什麽門派的,他是‘游歷’的?”
燕奕歌看著兩位老者,直接道:“按照歷史以及從劍閣兩處聽來的故事,你們祖宗那一代都是在北戚,你們出現二十年後,北戚、西戚、南戚得到統一,統稱為‘戚’,而統一的人,就出自北戚王室。”
再過了兩百多年快三百年,戚朝最後一任皇帝昏庸無能,任由宦官擅權,橫征暴斂、苛捐雜稅,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於是各地起丨義,但又因為朝廷養的兵確實有些本事,尤其那位宦官是有軍事頭腦的,所以雖戰亂不斷,卻始終未有個結果。
就這麽混亂了足足五年,朝廷奢靡,民間卻快要成為地獄,當時天府都遭到不少人唾罵,百姓認為天府是朝堂的走狗,是天府的天師一直在幫助朝廷的兵,所以起丨義丨丨軍們才會節節敗退。
也就是在混亂的第六年,戚朝的一名駐守邊疆的外姓王舉兵“造反”那日,這位宦官突然被刺殺,民間便紛紛說是上天的指引,那位外姓王一路從西而來,一路都未曾與人交手,路過的所有城門都向他敞開,直到到京城外,才與那宦官的舊部交手,打了一場漂亮到令人驚嘆的勝仗,從此入主皇宮,戚也由此變為“龕”。
“龕”這個字,據說是天賜的,說是這位開國皇帝進入城中時,明明日頭正盛,卻下了一場雨,洗去了滿城的臟汙與鮮血,雨停後地面的水痕幹涸後就是一個“龕”字。
“龕”這個字,意思是供奉神位的閣子或是石室。
易淮最初進入游戲時聽背景是“龕朝”時,就覺得這個字取得可能有些故事,但是當時只是把這裏當游戲,《青雲上》也說了,這是個中武,所以易淮琢磨著,沒想過別的,就想會不會是有個什麽“武神”。
就是武功到巔峰了的那種武神。
然而現在來看……
他覺得這個“龕”都有幾分耐人尋味起來。
包括突然被刺殺的那名宦官,要知道在京中時,易淮還特意問過萬生煙,畢竟他聽來的都是些野史和民間故事,說得很神,和現代那種“天降正義”差不多。
可在正史裏,關於刺殺這名宦官的人是誰,也是個謎題。
萬生煙說有兩個版本,一個版本是這個宦官身邊的人被龕朝的開國皇帝買通了下的手,剛好給其造勢——這個版本後來被刪掉且不允許流傳了;第二個則是說是江湖俠士蟄伏多年後找到了時機,畢竟那宦官被刺殺時,是在宮苑裏獵獸作樂,當時他手裏的弓出了些問題,便著人去換,偏巧林中又出現了異動,他命人去看,那時他身邊難得地只有兩個人,但這位宦官也是個高手。
一擊斃命,還是三條命,根本沒有給其半點反應的時間,現場並無半點打鬥痕跡——京中當時在朝或是那些賦閑的權貴皇親,就沒有這樣的高手,只可能是江湖俠士。
江湖人不願背負盛名,故而沒留下半點痕跡,就是一個“了事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不是沒可能。
只是民間在當時把有能力做到這一點的江湖人猜了個遍,所有有本事的人都奇異默契地在那一天出現在了大眾的視野裏,且都距離京城最起碼有個三日的腳程,所以才讓人覺得奇怪。
但反正在正史裏是記載著一名神秘的江湖義士出手。
而現在,易淮看著兩位老者,幾乎是肯定地說:“當年那個宦官是你們殺的。”
天山山主:“……”
機關道內門門主:“……”
後者嘖了聲,別過頭,又變成了那個臭臉老頭,前者倒是神色未變,只是有些感嘆:“兩位這份才智,真是非常人所能及。”
她沒有否認:“的確是我們殺的,但不能說是我們,要論起來,是我們師祖的徒弟。”
易淮哦了聲,燕奕歌的表情看上去也有幾分遺憾。
這使得山主不得問了句:“怎麽了?”
易淮實話實說:“我還以為是你們呢,原來沒活那麽久啊。”
兩位:“……”
機關道內門門主瞥他一眼,倒是不客氣:“難怪你和燕奕歌能互相賞識,原是一路人。”
易淮哪怕知道他口裏的“賞識”是指什麽,也仍舊客氣地糾正:“我們這不叫‘賞識’,是喜歡,是白首偕老,生死與共……”
還惦記著洗雪禮的天山山主輕咳了聲,和氣地打斷了易淮,也拯救了開始感到燥的機關道內門門主:“燕公子,不知你是如何認為的,但我們是活不了那麽久的。”
“也夠久了。”
燕奕歌在她說的時候就瞬間算清楚了:“兩百多年,就算平均來算,你們師祖和師祖徒弟也活了一百多年。更別說當時你們的師祖都還未傳位,這些徒弟也還未出名……恐怕你們是第三代吧?”
“……是。”
天山山主輕嘆一聲:“我們修習的功法和傳授給門內弟子的功法有些不同,是沒有修改過的,因此我和老蔣都活了快兩百年了,我們的師父也是突破瓶頸失敗後去世的,不然燕莊主你們現在說不定還能見到他們,只是可能老態龍鐘。”
甚至都不用他們多說什麽,易淮就用果然如此的語氣說:“你們果然都是源自蓬萊,走的也還是所謂修仙的路子。”
蔣老頭是幹脆抱著胸坐下了,擡擡下巴,一副你繼續的模樣:“我就說這小子…還有這小子身邊這位,既然這小子帶他一道,那便是能跟上他的人,如此這般,真不用我們說什麽了,他怕是猜都猜完了。”
天山山主雖對燕奕歌的頭腦有一定的認知,但此次還是超出了預料,所以她默然了片刻後,才開口道:“那燕莊主、燕公子,不如你們來問吧,有何想問的、不知道的,直接問,問完後我們再在重要的事上做些補充,這樣速度也快些。”
易淮也覺得這樣挺好,所以他先鄭重、收了玩笑地問了句:“真的能修仙嗎?”
大概是因為世界不同,觀念不同,所以他們都沒想到易淮的第一個問題會是這個。兩位老者皆是怔楞了下,最後是蔣老頭皺皺眉:“能吧,反正據師祖所言,蓬萊是以修仙為目標的,但成沒成我們畢竟也是第三代人了,並不知道詳細,師祖也未曾與我們的師父說過太多關於蓬萊的事,只是說過是長生,至於修仙也是我們師父那一輩猜的,畢竟他們活了很長的時間……”
“那你們的師祖,是違背蓬萊的意願來到這的,還是受蓬萊的要求來的?”
這個問題又讓二人頓了下,天山山主苦笑了聲,搖了搖頭:“師祖並未跟我們說過。”
易淮倒也不意外,只問了第三個問題:“那個國師,真是蓬萊的?”
“是。”蔣老頭眉頭皺得更深了,但這次並非因為思索,而是嫌惡:“青揚子算得他來者不善,所以在他登陸前,便提前來信於我,我這才借由你的名頭關閉了內門。”
燕奕歌:“機關道要關閉,天府‘受災’,為何劍閣和天山卻沒事?”
他說著,還不等兩人回話,又若有所思地接了句:“說起來,洛凈川是在我出烏遼時來攔,你們是刻意不讓我去劍閣的?劍閣和那位國師達成了合作?”
——劍閣分為梅竹蘭菊四閣和劍閣,一共五閣。
他們四方又或者可能還是五方之間,會出現一個兩個叛徒或是背道者也不是不可能,畢竟人心是會變的。
天山山主:“正如燕莊主你所想,當時青揚子來信,除了告知機關道危機將至,勸其封閉內門山門外,也說了一句劍閣不再可信。”
她輕嘆:“其實不必他說,我們也隱隱有預感。師祖說過,當年大家分明說好了只成立一門,除卻機關道外不往外‘開枝散葉’,可劍閣那位卻因為當時他實力最強勁,非要發展出五閣——那梅蘭竹菊四公子,都是他在這兒收的徒弟。不過當時因為他給他們修煉的功法和蓬萊並無關系,是他自己琢磨出來的,加上那時確實缺人手,所以師祖們便也沒有辦法,只能由著他去了。”
“但後來天下太平了,也就是戚朝時,他竟然還想入宮,涉入朝局中,那時候機關道的師祖已然破關失敗,所以是我們天山的師祖聯合機關道老蔣的師父和我的師父,外加當時還不是天師的青揚子,鏖戰了幾日才將其誅殺,本來是還想去劍閣四閣中封口的,但青揚子說不必。因為從一開始,梅蘭竹菊四閣的口口相傳的故事就是燕莊主你們聽到的那般。”
蔣老頭又哼了聲:“所以我才說他早就心口不一了。”
易淮沒捧他這話,只是若有所思地摩挲了一下自己的面具下巴尖,然後聽天山山主繼續道:“好消息大概就是反而因此,隨著世代更疊,梅竹蘭菊四閣隱隱獨立了出去,不怎麽受劍閣主導控制了。”
“至於天山,那位國師既然出自蓬萊,即便他再如何反叛,也是不敢動的,沒人敢動天山。”
她說:“因為朔風大神,是蓬萊的祖師爺,我們天山這一脈,是侍奉祖師爺的神使,他既然沒有膽子在蓬萊大鬧,而是選擇來這兒,自然也不敢動天山。”
燕奕歌:“那你們與蓬萊還有聯系嗎?知道如何去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