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東吳求救
關燈
小
中
大
第112章 東吳求救
已經開春,在諸葛亮的主持之下,由楊儀帶著顔琰等一批新選拔的人才開始了農耕策劃,對農事進行重新規劃,馬均也將他在魏國制造的水車做了出來,在,灌溉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進。
羌人先送來了十萬匹戰馬,由趙雲和馬超統一練兵,加上原本在漢中的騎兵,算起來劉備軍中的騎兵已經達到了二十萬,騎兵已然初具規模。
新選拔的武將在鍛煉和適應一段時間之後,依據各自的特點到軍中擔任職位,劉備頒布三年舉行一次文武大比,今年年底還有一次,各個縣鄉如果貢獻出特別人才,縣令還有嘉獎。
如此一來,不但軍中士兵和將領都勤加鍛煉,就連一些郡縣也興起習武之風,學堂也逐漸辦得有聲有色,都為三年之後的又一次比賽做準備。
荀方和寇威也在二月中旬的時候回到了成都,由於年前大雪封山,無法前行,他們困在長安一月有餘,所以才來得晚了,接回一家人,荀方也徹底踏實下來,每天到都跟隨諸葛亮去學習。
章武元年春三月,孫權受封為吳候,加九錫,統荊州江南八郡,孫權遷都武昌,立兒子孫登為太子。
曹丕魏遣使責吳太子入侍為質,孫權百般推諉,曹丕大怒,決定出兵伐吳,令前將軍張遼,大將軍曹仁出濡須,上軍大將軍曹真、征南大將軍夏侯尚圍攻南郡。
東吳再次被曹軍震動,無奈之下,遣使向蜀中劉備求助,弘德殿中,東吳派來的使者是顧雍,看來對這事還挺重視。見禮之後,顧雍說道:“吳候與漢王修好,此次特派在下前來問候漢王。”大家從這句話看出來,東吳對劉備稱帝一事還是不承認的,一直以漢獻帝賜封的爵位稱呼,只認劉備漢中王的身份,也算是平起平
坐了。
劉備不動聲色,笑問道:“多謝吳候厚意,先生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了。”
顧雍神色微變,他知道劉備這麼稱呼孫權,也是不承認孫權的武王身份,這個吳王是曹丕敕封的,並非漢帝旨意,但現在有求於人,也不能太過執著,答道:“謝漢王關心。”
還未提正事,就見諫議大夫譙周忍不住了,出列喝道:“東吳使者不知我主已經繼承漢室正統了嗎?”
顧雍神色不變,答道:“此事天下皆知。”
譙周問道:“那為何使者不行君臣之禮?”
顧雍道:“漢王雖未漢室宗親,卻並未得禪讓之功,恐難服眾。”
“大膽,”譙周怒道,“曹丕篡位,已然改朝換代,吾主繼承漢祚,汝不行君臣之禮,莫非有異心焉?”
顧雍淡然道:“吳候不敢冒天下之不韙,至今忠於朝廷。”
譙周又道:“那便是忠於曹魏了?”
顧雍搖頭道:“非也,在下前來,正是為商討齊攻曹魏,以清君側,光覆漢室。”
譙周冷笑道:“聽說曹丕五十萬大軍,由張遼統領,正發兵前往揚州一帶,荊州也有數萬兵馬調動,吳候這是來求救的吧?”
顧雍答道:“我主受先皇所托,坐擁八十一州,又有荊州之眾,帶甲何止百萬?又有三江之固,即使曹丕親來,又有何懼?”
譙周道:“既然如此,那貴使前,意欲何為?”
顧雍答道:“先前蜀吳聯合之時,就有條約,若是曹兵來攻,要相互幫助,成為掎角之勢。想漢王仁義著於四海,應該不會失信吧?”
諸葛亮給譙周使了個眼色,抱拳道:“我主以誠信取天下,自然不會失信。卻不知吳候所謂漢室,是指何處?”
顧雍拱手答道:“為民爭天下者,如今陛下被曹丕發配山陽,漢中王雖為漢室宗親,但曹丕也得禪讓之位,天下之民猶不能決,願同漢王共同發兵,消滅逆曹,重振漢室。”
顧雍之言也是兩面推辭,說白了就是不願承認劉備稱帝,對於曹丕自然更不承認了,也為東吳日後自立做打算。
諸葛亮看了劉備一眼,劉備點頭說道:“既然如此,朕就兵出漢中,與吳候共伐曹魏。”
顧雍道:“漢王忠義,在下一定向我主稟告,此次帶來黃金五百斤,布帛千匹送上,以資軍用。”
劉備點頭,命人準備謝禮,送走顧雍等人。
三朝之後,劉備問諸葛亮:“眼下正值練兵休養之期,漢中騎兵未成,我正欲退卻,丞相卻讓應允,莫非真要出兵不成?”諸葛亮笑道:“陛下勿憂,曹軍領軍大將乃是張遼,據細作所報,張遼已經是病體纏身,恐不久於人事矣,孫權前來求助,不過是擔心陛下又偷襲荊州,只要我們按兵不動,孫權便可安心抵擋曹軍,其兩虎
相爭,我們正好坐收漁利。”
劉備恍然,笑道:“我豈能如孫權那般言而無信,如此一來,只需將漢中兵馬調動一番即可,命子龍和孟起加緊操練。”
劉封對這場戰鬥倒是毫不關心,他現在記掛的還是南蠻,對劉備說道:“父皇,雖然眼下曹、孫交戰,我們也不可掉以輕心,日後若想出兵中原,必先要防範身後之患,如此才能安心北上,問鼎中原。”
諸葛亮聞言,眼神一陣閃爍,笑問道:“子益此話從何說起。”
劉封答道:“定南中,然後可圖巴蜀,固巴蜀,然後可以圖關中,蠻人反覆無常,,不得不防。”
諸葛亮讚許的點點頭:“不錯,子益能夠顧全大局,著實能夠獨當一面了。”
劉備也很欣慰,問道:“對於南中,子益你有何想法?”
劉封沈思了一下說道:“曹丕想要伐吳,必會擔心父皇出兵,定要設法牽制,未有南中蠻人可以利用。”
諸葛亮點頭道:“不錯,此事我也想到了,你可有對策?”劉封道:“我軍向來與南蠻井水不犯河水,甚至還有相互往來,若出無名之師,怕有損父皇英名。但蠻人無信,見利而忘義,早就蠢蠢欲動,若曹魏加以厚禮,許以封地,定然會被說動,一旦蠻軍出動,便是一舉平定的大好時機。”
。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已經開春,在諸葛亮的主持之下,由楊儀帶著顔琰等一批新選拔的人才開始了農耕策劃,對農事進行重新規劃,馬均也將他在魏國制造的水車做了出來,在,灌溉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進。
羌人先送來了十萬匹戰馬,由趙雲和馬超統一練兵,加上原本在漢中的騎兵,算起來劉備軍中的騎兵已經達到了二十萬,騎兵已然初具規模。
新選拔的武將在鍛煉和適應一段時間之後,依據各自的特點到軍中擔任職位,劉備頒布三年舉行一次文武大比,今年年底還有一次,各個縣鄉如果貢獻出特別人才,縣令還有嘉獎。
如此一來,不但軍中士兵和將領都勤加鍛煉,就連一些郡縣也興起習武之風,學堂也逐漸辦得有聲有色,都為三年之後的又一次比賽做準備。
荀方和寇威也在二月中旬的時候回到了成都,由於年前大雪封山,無法前行,他們困在長安一月有餘,所以才來得晚了,接回一家人,荀方也徹底踏實下來,每天到都跟隨諸葛亮去學習。
章武元年春三月,孫權受封為吳候,加九錫,統荊州江南八郡,孫權遷都武昌,立兒子孫登為太子。
曹丕魏遣使責吳太子入侍為質,孫權百般推諉,曹丕大怒,決定出兵伐吳,令前將軍張遼,大將軍曹仁出濡須,上軍大將軍曹真、征南大將軍夏侯尚圍攻南郡。
東吳再次被曹軍震動,無奈之下,遣使向蜀中劉備求助,弘德殿中,東吳派來的使者是顧雍,看來對這事還挺重視。見禮之後,顧雍說道:“吳候與漢王修好,此次特派在下前來問候漢王。”大家從這句話看出來,東吳對劉備稱帝一事還是不承認的,一直以漢獻帝賜封的爵位稱呼,只認劉備漢中王的身份,也算是平起平
坐了。
劉備不動聲色,笑問道:“多謝吳候厚意,先生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了。”
顧雍神色微變,他知道劉備這麼稱呼孫權,也是不承認孫權的武王身份,這個吳王是曹丕敕封的,並非漢帝旨意,但現在有求於人,也不能太過執著,答道:“謝漢王關心。”
還未提正事,就見諫議大夫譙周忍不住了,出列喝道:“東吳使者不知我主已經繼承漢室正統了嗎?”
顧雍神色不變,答道:“此事天下皆知。”
譙周問道:“那為何使者不行君臣之禮?”
顧雍道:“漢王雖未漢室宗親,卻並未得禪讓之功,恐難服眾。”
“大膽,”譙周怒道,“曹丕篡位,已然改朝換代,吾主繼承漢祚,汝不行君臣之禮,莫非有異心焉?”
顧雍淡然道:“吳候不敢冒天下之不韙,至今忠於朝廷。”
譙周又道:“那便是忠於曹魏了?”
顧雍搖頭道:“非也,在下前來,正是為商討齊攻曹魏,以清君側,光覆漢室。”
譙周冷笑道:“聽說曹丕五十萬大軍,由張遼統領,正發兵前往揚州一帶,荊州也有數萬兵馬調動,吳候這是來求救的吧?”
顧雍答道:“我主受先皇所托,坐擁八十一州,又有荊州之眾,帶甲何止百萬?又有三江之固,即使曹丕親來,又有何懼?”
譙周道:“既然如此,那貴使前,意欲何為?”
顧雍答道:“先前蜀吳聯合之時,就有條約,若是曹兵來攻,要相互幫助,成為掎角之勢。想漢王仁義著於四海,應該不會失信吧?”
諸葛亮給譙周使了個眼色,抱拳道:“我主以誠信取天下,自然不會失信。卻不知吳候所謂漢室,是指何處?”
顧雍拱手答道:“為民爭天下者,如今陛下被曹丕發配山陽,漢中王雖為漢室宗親,但曹丕也得禪讓之位,天下之民猶不能決,願同漢王共同發兵,消滅逆曹,重振漢室。”
顧雍之言也是兩面推辭,說白了就是不願承認劉備稱帝,對於曹丕自然更不承認了,也為東吳日後自立做打算。
諸葛亮看了劉備一眼,劉備點頭說道:“既然如此,朕就兵出漢中,與吳候共伐曹魏。”
顧雍道:“漢王忠義,在下一定向我主稟告,此次帶來黃金五百斤,布帛千匹送上,以資軍用。”
劉備點頭,命人準備謝禮,送走顧雍等人。
三朝之後,劉備問諸葛亮:“眼下正值練兵休養之期,漢中騎兵未成,我正欲退卻,丞相卻讓應允,莫非真要出兵不成?”諸葛亮笑道:“陛下勿憂,曹軍領軍大將乃是張遼,據細作所報,張遼已經是病體纏身,恐不久於人事矣,孫權前來求助,不過是擔心陛下又偷襲荊州,只要我們按兵不動,孫權便可安心抵擋曹軍,其兩虎
相爭,我們正好坐收漁利。”
劉備恍然,笑道:“我豈能如孫權那般言而無信,如此一來,只需將漢中兵馬調動一番即可,命子龍和孟起加緊操練。”
劉封對這場戰鬥倒是毫不關心,他現在記掛的還是南蠻,對劉備說道:“父皇,雖然眼下曹、孫交戰,我們也不可掉以輕心,日後若想出兵中原,必先要防範身後之患,如此才能安心北上,問鼎中原。”
諸葛亮聞言,眼神一陣閃爍,笑問道:“子益此話從何說起。”
劉封答道:“定南中,然後可圖巴蜀,固巴蜀,然後可以圖關中,蠻人反覆無常,,不得不防。”
諸葛亮讚許的點點頭:“不錯,子益能夠顧全大局,著實能夠獨當一面了。”
劉備也很欣慰,問道:“對於南中,子益你有何想法?”
劉封沈思了一下說道:“曹丕想要伐吳,必會擔心父皇出兵,定要設法牽制,未有南中蠻人可以利用。”
諸葛亮點頭道:“不錯,此事我也想到了,你可有對策?”劉封道:“我軍向來與南蠻井水不犯河水,甚至還有相互往來,若出無名之師,怕有損父皇英名。但蠻人無信,見利而忘義,早就蠢蠢欲動,若曹魏加以厚禮,許以封地,定然會被說動,一旦蠻軍出動,便是一舉平定的大好時機。”
。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