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72章
結果呢?
丁岳的話自然人人都聽得懂, 是在逼迫宋澹將正房上下動了宋疏妍的人一一處置清楚,否則便要轉頭報與潁川侯、屆時可不知對方會不會因此動怒;宋澹本心之中自是不願如此輕飄飄放過幺女,可心沈下來一想, 過去宋氏曾在奪嫡形勢最為混亂之時避出長安,當今天子難免不會因此對他們一族生出心結, 往後若再圖左遷恐還要倚仗方氏提攜, 若因如此小節而耽誤滿族子弟前程豈非惜指失掌得不酬失?
他沈吟良久,最後終歸還是對形勢低了頭,將長子宋明卓和三女宋疏淺雙雙罰去跪了祠堂,下決斷時正房上下都是呼天喊地鬼哭狼嚎, 萬氏的臉色難看到極點, 平生從未受過委屈的宋三小姐更是鬧得快要斷了氣, 直扯著嗓子喊“父親不疼淺兒”了,還說:“潁川侯夫人便那麽了不起麽?父親你怕了她——父親你對女兒不公平——”
字字句句皆戳在她父親心上, 令他氣湧如山拂袖而去, 宋明卓不發一言扶著親妹妹起身,轉頭看向幺妹的眼神則已變得兇戾驚人冰冷至極。
——宋疏妍呢?
她只漠然看著眼前的一切,深覺森羅萬象都不過是鬧劇一場, 過去被罰跪的人是自己,如今終於換成了別人, 可其實又有什麽不同呢?並非因為她終於求得了曾經一心渴盼的公道, 而只是背後出現了一個比父親更大的權力。
實在……
……好生無趣。
這廂江南府宅之內亂象偶生悲喜紛繁,那方西北中原卻已是兵荒馬亂狼煙四起。
二月中時叛軍便作檄文廣告天下,聲稱當今天子弒父奪位其心可誅、秦王衛錚才是天命所歸,月末集西北三鎮凡二十萬兵大舉作亂, 兩路分道七日連下三城,令關內和山南西道各州皆猝不及防。
朝廷軍亦動作極快, 尤其關內本在婁氏治下,長安之兵未至之時便力阻叛軍東犯,到二月末婁嘯將軍總算率眾來援,終能一解關內之困。
至岐州後大軍也將分兩路,主帥領兵十五萬再向北去,副帥則領兵十萬至山南之西,當夜軍帳內燈火通明,乃是方婁兩姓主君在帳中議事。
“如今鐘曷在靈州領兵,吳懷民則盤桓於隆州一帶,”婁嘯皺眉緊盯沙盤,神色頗為凝重,“只不知眼下衛錚本尊在何處,若擒之自可使隴右之兵群龍無首不擊自潰。”
方獻亭與之並肩而立,一向冷峻的面容顯得更加深邃肅穆,此刻沈聲道:“鐘黨亦知逆王之要,泰半將藏之於戰場之後,鄯、涼二州臨近關內,北庭都護府卻遠在西北腹地,若欲取之恐是不易。”
婁嘯聞言點頭,思慮片刻後又嘆:“只怕鐘曷不見棺材不掉淚、非要我等打到北庭才肯罷手……”
這是極有可能的,畢竟鐘黨已無後路可退,一旦兵敗必身死殞命為後世唾罵,既如此更易孤註一擲鋌而走險,非至山窮水盡不會回頭。
方獻亭眉頭皺得更緊,垂眸在沙盤上掃視過一周,斟酌道:“眼下分兵兩路固然穩妥,只是與叛黨周旋卻難免耗時甚久,未若……”
一頓,伸手指向北庭:“我願為先鋒,率五千騎深入敵後直搗黃龍,若擒衛錚則困厄自解,亦可早日歸朝向陛下覆命。”
這話……
婁嘯聞之一楞,眼神卻微微深了,語氣頗有些微妙地問:“長驅直入?……是否太冒險了些?”
“神略軍訓練有素極為驍勇,當如尖刀破此亂局,”方獻亭就事論事,“輕騎遠遁穿插兵方,最是講究迂回機巧,幸而去歲我避居潁川時曾於軍中長留,當能為陛下得此一勝。”
他說這話時心底一片澄明、並未摻雜半點私心雜念,婁嘯聽了卻暗生一絲哂笑,心道這方氏新主終歸太過年輕壓不住性子、竟是這般急於立下奇功大振聲威,說不準也對此次平叛屈居於他之下而深感不忿,要向陛下證明自己是何等勇武善戰呢。
“賢侄啊……”
婁嘯搖頭而笑,語氣間的微妙更多了些。
“我知你一片丹心為國為民,只是這征戰之事最是講究章法,卻絕不可紙上談兵貪功冒進——兵分兩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才是克敵制勝的正理,遑論我兵力更勝於鐘氏,若出奇招不單冒險、更顯得怕了他,豈非得不償失?”
這聲“賢侄”一出以輩分壓人的味道便十分鮮明了,此後的“紙上談兵貪功冒進”更直指方獻亭年輕氣盛難勝其職,怎麽聽都是一把軟刀子;方獻亭卻並不氣惱,深知婁嘯與先父曾是同僚,如今對他輕看些也是尋常,於是又更懇切道:“世伯戎馬半生經多見廣,見地謀略自遠勝於晚輩,只是此次平叛朝廷固有兩憂,卻令為將者不得不細細思量。”
他輕嘆一口氣,深邃的眉眼在帥帳燭火的映照下顯得愈發幽深。
“其一自是錢餉之患——世伯當知眼下國庫空虛,此次兵部征調糧餉亦屢屢遇困,三月之後若我軍深入隴右、則糧草周濟更為困難,步步為營固然穩妥,於朝廷卻是一大負累,未若速戰速決來得幹凈便利。”
“其二……”
他略停一停,語氣顯出幾分猶疑,默了半晌才繼續說下去。
“十方節度使職守本在節制調度防禦外敵,西北三鎮形勢尤其覆雜,北有突厥西鄰諸國、向南又與吐蕃接壤,一旦久未覆治恐邊境動蕩,若拖到年末深冬敵戎更易作亂,屆時朝廷腹背受敵,局面怕是更加難以收拾。”
他字字縝密句句清晰,實則卻還有更深的擔憂藏在心底:鐘黨已懷破釜沈舟之心,若數月之後果真面臨兵敗絕境難保不會狗急跳墻,屆時萬一主動通敵叛國,那……
婁嘯卻顯然並未被這些肺腑之言打動。
誠然他深知方獻亭所憂並非過慮,朝廷糧餉與邊境局勢皆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問題,但於婁氏而言擺脫方氏桎梏亦是眼下重中之重,即便當真要采取奇兵深入之策、那領兵之人也絕不可出自方氏,否則他婁氏往後在朝中必更仰人鼻息難得正名。
——何況他根本不信方獻亭會沒有私心。
少年意氣難免輕狂,自以為無所不能事事皆可控於掌中,殊不知道行還離他的父輩差得遠,如今這般急功近利最後更可能落得個血本無歸的下場——戰場生死絕非兒戲,他婁嘯不可能將輸贏勝敗皆交於一介晚輩之手,他要穩穩當當的勝,他要毫無疑義的勝。
“貽之……”
此刻他的語氣也更沈了,看向方獻亭的眼神帶著自以為透徹的犀利。
“你所言句句在理,但戰場勝敗關乎大局,鐘曷與吳懷民畢竟戍邊多年,而你年紀尚輕經驗未足,貿然孤軍深入北庭終歸太過冒險,若遇阻敗退又讓我如何接應?最終怕是因小失大自投羅網,反令朝廷進退兩難。”
“世伯,”方獻亭眉頭皺得更緊,眼尾之下那一點小痣都顯得更加肅穆,“但……”
“好了——”
婁嘯揮手打斷了他,語氣是不容置疑的堅決強硬。
“此次平叛陛下以我為正,便是深信本帥可令三軍得勝還朝,潁川方氏固然譽滿天下,但在軍中卻也同樣要服從調遣令行禁止!”
一頓,聲音更冷厲,一字一句地問:“副帥以為如何?”
從“賢侄”到“貽之”、再從“貽之”到“副帥”,言語間的進退往覆便是這般隱蔽又意味深長,方獻亭明白婁嘯主意已定、自己無論如何勸阻都難再見效,若逼得太緊恐怕日後更易再生齟齬,將帥離心乃兵家大忌,他絕不能在此多事之秋拿國事犯險。
“將軍所言極是……”
他於是還是讓了步,盡管當今陛下最為信重之人其實是他,盡管以潁川方氏之尊要以強權逼婁氏低頭也並非絕無可能。
“……軍令如山,末將自無有不從。”
深夜自婁嘯處離開,甫一回到副帥軍帳便見方氏部眾皆已在其間等候。
此次平叛方大公子方雲崇與方四公子方雲誨皆隨行,前者任游騎將軍而後者僅是參將跟著歷練,其餘叔伯兄弟見主君歸來皆起身相迎,其中一人匆忙問:“如何?婁將軍可允我部率兵奇襲之策?”
方獻亭請眾人免禮安坐、此後默然搖了搖頭,方雲崇見他神情沈郁心中也是擔憂,便謹慎問:“不知婁將軍有何顧慮?兵分兩路大計未變,只是另調出五千輕騎罷了……”
“他又憑什麽不允?”另一位方氏族人又接了口,或因年紀與婁嘯相仿,口氣顯得尤其不客氣,“將帥是我們出、兵也是我們出,若敗罪責我族獨擔、勝了總也少不了他一份功,他畏畏縮縮怕個什麽?”
眾人紛紛附和,一時也是情緒起伏頗有不平,方獻亭擺擺手、帳內隨即倏然一靜。
“此前因鐘氏作梗,隴右輿圖已多年未換,”他的神情有些疲憊,語氣卻還是淡淡的,“眼下三鎮城池烽燧幾何我軍皆不明,謹慎些倒也好。”
說著微微一頓,眉眼間的憂慮卻還未散去,又轉頭對方雲崇道:“但婁氏對上鐘曷恐還不是十分穩妥,分兵之後切記命人盯緊關內動向,一旦有變速來報我。”
方雲崇應聲稱是,帳內諸將又議事至亥時方才散去,案上燭火隨簾帳起伏微微搖曳,一點光亮全然照不明這岐州內外的漫漫長夜。
方獻亭獨坐於殘燈燭影之中。
……徹夜未眠。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結果呢?
丁岳的話自然人人都聽得懂, 是在逼迫宋澹將正房上下動了宋疏妍的人一一處置清楚,否則便要轉頭報與潁川侯、屆時可不知對方會不會因此動怒;宋澹本心之中自是不願如此輕飄飄放過幺女,可心沈下來一想, 過去宋氏曾在奪嫡形勢最為混亂之時避出長安,當今天子難免不會因此對他們一族生出心結, 往後若再圖左遷恐還要倚仗方氏提攜, 若因如此小節而耽誤滿族子弟前程豈非惜指失掌得不酬失?
他沈吟良久,最後終歸還是對形勢低了頭,將長子宋明卓和三女宋疏淺雙雙罰去跪了祠堂,下決斷時正房上下都是呼天喊地鬼哭狼嚎, 萬氏的臉色難看到極點, 平生從未受過委屈的宋三小姐更是鬧得快要斷了氣, 直扯著嗓子喊“父親不疼淺兒”了,還說:“潁川侯夫人便那麽了不起麽?父親你怕了她——父親你對女兒不公平——”
字字句句皆戳在她父親心上, 令他氣湧如山拂袖而去, 宋明卓不發一言扶著親妹妹起身,轉頭看向幺妹的眼神則已變得兇戾驚人冰冷至極。
——宋疏妍呢?
她只漠然看著眼前的一切,深覺森羅萬象都不過是鬧劇一場, 過去被罰跪的人是自己,如今終於換成了別人, 可其實又有什麽不同呢?並非因為她終於求得了曾經一心渴盼的公道, 而只是背後出現了一個比父親更大的權力。
實在……
……好生無趣。
這廂江南府宅之內亂象偶生悲喜紛繁,那方西北中原卻已是兵荒馬亂狼煙四起。
二月中時叛軍便作檄文廣告天下,聲稱當今天子弒父奪位其心可誅、秦王衛錚才是天命所歸,月末集西北三鎮凡二十萬兵大舉作亂, 兩路分道七日連下三城,令關內和山南西道各州皆猝不及防。
朝廷軍亦動作極快, 尤其關內本在婁氏治下,長安之兵未至之時便力阻叛軍東犯,到二月末婁嘯將軍總算率眾來援,終能一解關內之困。
至岐州後大軍也將分兩路,主帥領兵十五萬再向北去,副帥則領兵十萬至山南之西,當夜軍帳內燈火通明,乃是方婁兩姓主君在帳中議事。
“如今鐘曷在靈州領兵,吳懷民則盤桓於隆州一帶,”婁嘯皺眉緊盯沙盤,神色頗為凝重,“只不知眼下衛錚本尊在何處,若擒之自可使隴右之兵群龍無首不擊自潰。”
方獻亭與之並肩而立,一向冷峻的面容顯得更加深邃肅穆,此刻沈聲道:“鐘黨亦知逆王之要,泰半將藏之於戰場之後,鄯、涼二州臨近關內,北庭都護府卻遠在西北腹地,若欲取之恐是不易。”
婁嘯聞言點頭,思慮片刻後又嘆:“只怕鐘曷不見棺材不掉淚、非要我等打到北庭才肯罷手……”
這是極有可能的,畢竟鐘黨已無後路可退,一旦兵敗必身死殞命為後世唾罵,既如此更易孤註一擲鋌而走險,非至山窮水盡不會回頭。
方獻亭眉頭皺得更緊,垂眸在沙盤上掃視過一周,斟酌道:“眼下分兵兩路固然穩妥,只是與叛黨周旋卻難免耗時甚久,未若……”
一頓,伸手指向北庭:“我願為先鋒,率五千騎深入敵後直搗黃龍,若擒衛錚則困厄自解,亦可早日歸朝向陛下覆命。”
這話……
婁嘯聞之一楞,眼神卻微微深了,語氣頗有些微妙地問:“長驅直入?……是否太冒險了些?”
“神略軍訓練有素極為驍勇,當如尖刀破此亂局,”方獻亭就事論事,“輕騎遠遁穿插兵方,最是講究迂回機巧,幸而去歲我避居潁川時曾於軍中長留,當能為陛下得此一勝。”
他說這話時心底一片澄明、並未摻雜半點私心雜念,婁嘯聽了卻暗生一絲哂笑,心道這方氏新主終歸太過年輕壓不住性子、竟是這般急於立下奇功大振聲威,說不準也對此次平叛屈居於他之下而深感不忿,要向陛下證明自己是何等勇武善戰呢。
“賢侄啊……”
婁嘯搖頭而笑,語氣間的微妙更多了些。
“我知你一片丹心為國為民,只是這征戰之事最是講究章法,卻絕不可紙上談兵貪功冒進——兵分兩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才是克敵制勝的正理,遑論我兵力更勝於鐘氏,若出奇招不單冒險、更顯得怕了他,豈非得不償失?”
這聲“賢侄”一出以輩分壓人的味道便十分鮮明了,此後的“紙上談兵貪功冒進”更直指方獻亭年輕氣盛難勝其職,怎麽聽都是一把軟刀子;方獻亭卻並不氣惱,深知婁嘯與先父曾是同僚,如今對他輕看些也是尋常,於是又更懇切道:“世伯戎馬半生經多見廣,見地謀略自遠勝於晚輩,只是此次平叛朝廷固有兩憂,卻令為將者不得不細細思量。”
他輕嘆一口氣,深邃的眉眼在帥帳燭火的映照下顯得愈發幽深。
“其一自是錢餉之患——世伯當知眼下國庫空虛,此次兵部征調糧餉亦屢屢遇困,三月之後若我軍深入隴右、則糧草周濟更為困難,步步為營固然穩妥,於朝廷卻是一大負累,未若速戰速決來得幹凈便利。”
“其二……”
他略停一停,語氣顯出幾分猶疑,默了半晌才繼續說下去。
“十方節度使職守本在節制調度防禦外敵,西北三鎮形勢尤其覆雜,北有突厥西鄰諸國、向南又與吐蕃接壤,一旦久未覆治恐邊境動蕩,若拖到年末深冬敵戎更易作亂,屆時朝廷腹背受敵,局面怕是更加難以收拾。”
他字字縝密句句清晰,實則卻還有更深的擔憂藏在心底:鐘黨已懷破釜沈舟之心,若數月之後果真面臨兵敗絕境難保不會狗急跳墻,屆時萬一主動通敵叛國,那……
婁嘯卻顯然並未被這些肺腑之言打動。
誠然他深知方獻亭所憂並非過慮,朝廷糧餉與邊境局勢皆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問題,但於婁氏而言擺脫方氏桎梏亦是眼下重中之重,即便當真要采取奇兵深入之策、那領兵之人也絕不可出自方氏,否則他婁氏往後在朝中必更仰人鼻息難得正名。
——何況他根本不信方獻亭會沒有私心。
少年意氣難免輕狂,自以為無所不能事事皆可控於掌中,殊不知道行還離他的父輩差得遠,如今這般急功近利最後更可能落得個血本無歸的下場——戰場生死絕非兒戲,他婁嘯不可能將輸贏勝敗皆交於一介晚輩之手,他要穩穩當當的勝,他要毫無疑義的勝。
“貽之……”
此刻他的語氣也更沈了,看向方獻亭的眼神帶著自以為透徹的犀利。
“你所言句句在理,但戰場勝敗關乎大局,鐘曷與吳懷民畢竟戍邊多年,而你年紀尚輕經驗未足,貿然孤軍深入北庭終歸太過冒險,若遇阻敗退又讓我如何接應?最終怕是因小失大自投羅網,反令朝廷進退兩難。”
“世伯,”方獻亭眉頭皺得更緊,眼尾之下那一點小痣都顯得更加肅穆,“但……”
“好了——”
婁嘯揮手打斷了他,語氣是不容置疑的堅決強硬。
“此次平叛陛下以我為正,便是深信本帥可令三軍得勝還朝,潁川方氏固然譽滿天下,但在軍中卻也同樣要服從調遣令行禁止!”
一頓,聲音更冷厲,一字一句地問:“副帥以為如何?”
從“賢侄”到“貽之”、再從“貽之”到“副帥”,言語間的進退往覆便是這般隱蔽又意味深長,方獻亭明白婁嘯主意已定、自己無論如何勸阻都難再見效,若逼得太緊恐怕日後更易再生齟齬,將帥離心乃兵家大忌,他絕不能在此多事之秋拿國事犯險。
“將軍所言極是……”
他於是還是讓了步,盡管當今陛下最為信重之人其實是他,盡管以潁川方氏之尊要以強權逼婁氏低頭也並非絕無可能。
“……軍令如山,末將自無有不從。”
深夜自婁嘯處離開,甫一回到副帥軍帳便見方氏部眾皆已在其間等候。
此次平叛方大公子方雲崇與方四公子方雲誨皆隨行,前者任游騎將軍而後者僅是參將跟著歷練,其餘叔伯兄弟見主君歸來皆起身相迎,其中一人匆忙問:“如何?婁將軍可允我部率兵奇襲之策?”
方獻亭請眾人免禮安坐、此後默然搖了搖頭,方雲崇見他神情沈郁心中也是擔憂,便謹慎問:“不知婁將軍有何顧慮?兵分兩路大計未變,只是另調出五千輕騎罷了……”
“他又憑什麽不允?”另一位方氏族人又接了口,或因年紀與婁嘯相仿,口氣顯得尤其不客氣,“將帥是我們出、兵也是我們出,若敗罪責我族獨擔、勝了總也少不了他一份功,他畏畏縮縮怕個什麽?”
眾人紛紛附和,一時也是情緒起伏頗有不平,方獻亭擺擺手、帳內隨即倏然一靜。
“此前因鐘氏作梗,隴右輿圖已多年未換,”他的神情有些疲憊,語氣卻還是淡淡的,“眼下三鎮城池烽燧幾何我軍皆不明,謹慎些倒也好。”
說著微微一頓,眉眼間的憂慮卻還未散去,又轉頭對方雲崇道:“但婁氏對上鐘曷恐還不是十分穩妥,分兵之後切記命人盯緊關內動向,一旦有變速來報我。”
方雲崇應聲稱是,帳內諸將又議事至亥時方才散去,案上燭火隨簾帳起伏微微搖曳,一點光亮全然照不明這岐州內外的漫漫長夜。
方獻亭獨坐於殘燈燭影之中。
……徹夜未眠。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