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欺人欺心難欺天

關燈
欺人欺心難欺天

“怎會如此?陳知府一向對夫君照顧有加,這次如何會……”

原來陽谷縣屬東平府管轄,那東平府知府陳文昭乃與吳志海有同鄉之誼,早他五年中榜。兩人在京城之時便有交情,後吳志海外放到陽谷後,陳文昭更是與他多番看顧,對其每年的政績評定皆為上佳,照此下去,不出兩年吳志海便可熬夠資歷,向上晉升了。

吳志海為官有道,判案明了,量刑適當,在陽谷官聲頗好,就連陳文昭也時常對其亦讚賞有加,故而此番駁回改判令吳志海大為不解。他沈著臉思忖片刻,頓覺其中定大有文章,於是側首對王氏道:“夫人想的不錯,這其中必有蹊蹺。這兩日勞夫人費心,明日我親自去一趟東平府見一見陳大人,看此事還有無轉圜之處。”

“夫君不必為家中之事憂心,交給妾身便是。”

王氏打理內宅多年,免不了遇上吳志海出差之時,早已輕車就熟,自是一口答應,立時便叫下人替丈夫收拾行裝。吳志海亦不耽擱,第二日便啟程前往東平府,不過數日功夫便到了府城,略作休整就往衙中遞了拜帖。陳文昭聽聞吳志海來了,很是高興,立即回帖,約了隔日午後於府衙中見面。

吳志海得了回信,自整理好衣裝如約前往。從驛館到衙中尚需路程,轎子顛簸而行,吳志海坐於轎中,於腹中又將那一番說辭過了一遍,直至轎夫將轎子落下才從沈思中回神,下轎到衙前稟明來意,隨人進府去了。

陳文昭聽聞吳志海已到,便請他於花廳相見。經年未見,又是同鄉,施禮過後,二人寒暄了幾句便敘起舊來。思及年少光景,兩人都頗為感慨,吳志海心下一轉,忽而一頓,笑道:“實不相瞞,那會兒我整日舞槍弄棒,立誓要從武報效家國,叫家父重重罰了一番才收了心,老老實實地讀書去了。”

誰知陳文昭聽後卻不以為意,反而大笑道:“哈哈哈,以吳世兄的才智,若是從武,那我大宋必定又多一位征戰沙場的將軍,到時那燕雲十六州便收覆有望了。”

“大人真是太擡舉下官了。”吳志海呵呵一笑,擡手微捋胡須,“不過下官雖未做成將軍,卻在縣中尋得一名好漢。此人武藝高強,極重義氣,胸有豪情,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哦?能得吳世兄如此誇獎,定然差不了。”陳文昭一下就被提起了胃口,“此人是誰,哪日也帶來與我引薦一番?”

“不瞞大人,此人名姓大人早已知曉。”

吳志海身體微傾,斂了幾分笑容:“此人正是前幾日我與大人呈上的公文中,那鬥殺西門慶的武松武二郎。”

那陳文昭笑容一僵,不知為何面上竟浮出幾絲尷尬之色,沈吟片刻才問道:“不知這武松與吳世兄有何幹系?”

“並無幹系,只是我縣中都頭而已。”吳志海將武松的來歷與鬥殺西門慶的緣故盡皆說了,“我憐其才能,又見其行事穩重,故而留於衙下聽用。此番他雖有過錯,然終究是那西門慶不軌在先,本該一並論罪。只是那西門慶已死,無從追究,故而下官將那武松從輕發落,不知大人以為有何不妥?”

陳文昭這才明白吳志海之來意,當下站起身來,於廳中踱了兩步:“這……”

吳志海見他猶豫不決,似有難言之隱,亦跟著起身,問道:“莫非大人有何苦衷不便言明?”

“倒是無甚苦衷,只是本官以為殺人償命,不宜輕判,不然若是往後人人皆因著些緣故便可肆意殺人而不必償命,那要律法何用,要朝廷何用?”

吳志海早知會有這番說辭,思忖片刻後上前一步,拱手道:“大人之慮,下官明白。只是正如地中秧苗也有良莠之分,下官以為殺人亦不可一概而論。法理不外人情,世事皆有因果,若是那窮兇極惡處心積慮要傷人性命之人,那不論有何緣故,皆當從重論處;可若是失手錯殺或受人指使,則自該另當別論。大人熟知律法,自當比下官明了才是。”

“那你又怎知那武松並非刻意要取那西門慶的性命,只是失手將他錯殺呢?”

“這……”

吳志海聞言不禁語塞。自來判案,蓄意與失手便難界定,且當時在場之人除去武松與西門慶,便只有潘氏一人,而那潘氏又是武松妹子,證言難以作數,故而此事自始至終也只憑武松與潘氏的敘述和他為官多年的判斷而已。他縱使與武松相熟,可若說武松當真對西門慶無一絲殺意,他亦是不信的。

那陳文昭見吳志海沈吟不語,略一垂目,往前湊了幾步,低聲道:“吳世兄,你我都是在朝為官之人,食君之祿,當知應時刻懷有謹慎警惕之心,否則丟官去職是小,辜負了聖上的信托那可就萬死難贖其罪了。”

這話說得隱晦,可吳志海卻聽懂了。他愛惜武松,因著與他的交情有意輕判,於法理上說合也合,但若要刻意細究,亦難保糾不出錯來。此時他官卑職小,天高皇帝遠,自然無人追究,可倘有一日他青雲直上之時礙了某些人的眼,再將這陳年舊事翻出來重提,說他為官不正有意包庇,那他縱使能全身而退怕也要惹一身騷。

這世上萬事總比不得自己的事要緊,吳志海好容易積累多年不凡政績,眼看有機會再進一步,亦不想讓他人抓住自身把柄,橫生枝節,故而沈思半晌問道:“那依大人之見呢?”

陳文昭見他態度松動,心知他將話聽了進去,忙繼續勸道:“依我看此事你就不必再管了,總歸殺人償命,你將他判為死罪定是無錯的。且那武松不過一平頭百姓,身後無人,又有律法明文在那,他家裏人就是去敲登聞鼓,也難以告得下來啊。”

陳文昭聲音低沈,似有著蠱惑人心的魅力一般,字字敲在吳志海的心上。宦海沈浮,吳志海知曉陳文昭所言可謂字字珠璣,亦知他若將武松定為蓄意並判成死罪乃是最保險的方法,日後論誰都挑不出錯來。可人讀聖賢書,當知天命、明是非,所謂人命關天,並非兒戲。舉頭三尺有神明,一條人命攥於手中,是生是死全在他一念之間,他即便能為著前途欺人欺心,也終究難以欺天。

思及武松平日為人,又想到那潘氏在堂下哀哀哭求的模樣,電光火石間吳志海心下一轉,面上浮出些許為難來:“大人所言甚是,只是那武松素來為人豪爽,在陽谷頗有聲望,若是將其貿然定為死罪,一旦激起民憤,下官也不好收場啊。”

“且那武松雖是殺人,可究其緣故罪不至死,大人可否網開一面,留他一命,如此既不落人把柄,又好收場,也好全了下官對他的一番賞識啊。”

吳志海從府衙中出來之時,已是霞光滿天。隨他多年的何師爺正在外面踱步,聽見吱呀門響,回頭看去,就見吳志海正與衙內送客之人道別,忙幾步上前:“大人,如何了?”

吳志海心中惆悵,卻也不好當街發作,只左右看了看,長嘆一聲,擺手道:“此處人多眼雜,不是說話之地,先回驛館再說。”

“是。”

何師爺見他滿面疲色,不敢耽擱,忙命轎夫壓轎,掀了轎簾伏侍他上轎去了。轎子一路回了驛館,吳志海回房以後也不叫飯,先讓人打了水來泡腳,略解身上的疲乏。何師爺知他心緒不佳,遂親手奉了一盞茶到他手邊,輕聲問道:“大人此去,可是有所不順?”

“師爺莫不是打趣於我?”吳志海苦笑一聲,搖頭道,“我若是能成事,還是這番模樣嗎?”

何師爺聞言心中一緊:“難不成陳知府不肯改判,仍要斷武都頭死罪?”

“原是如此,後來才改了主意。”

吳志海微闔雙目松了松精神,擡手拿起座旁白布將腳擦凈,覆穿上鞋襪站起身來,背手嘆道:“雖說保住了性命,可也要脊杖四十,流配二十年。”

“竟是如此改判?”何師爺聽了頗有些意外,“恕在下直言,這樣判決雖無甚錯處,可到底偏重了些。”

“正是,可即便是這樣還是我苦勸得來,否則怕是白忙一場,虛耗此行啊。”

“可我聽說陳知府為官多年,待下寬和,向來公正,此番又有大人說情,怎會量刑有偏呢?”

說起這個,吳志海亦大惑不解,深覺陳知府於此事的態度於往日大不相同,細思之下雖覺他那番言語有理,可到底有推脫之嫌,似是定要重判武松不可,直覺其中定有緣故,於是負起手來,朝何師爺吩咐道:“你明日去暗中打聽打聽,看近來是否有上官要到東平府來。”

陳文昭在原著中出現過,還是挺好一知府的,這裏稍加改動了一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