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雙重君臣相得
關燈
小
中
大
第355章 雙重君臣相得
乾陵。
獻殿高宗神位之前。
聖神皇帝定下帝陵事,就再次上了香,似在與幽冥之中的先帝,告知這個決定。
之後,聖神皇帝輕輕拍了拍手中的敬香餘末,然後開始一件件翻看獻殿中供奉的先帝生前禦服。
畢竟,也過去了幾個四季,只恐在這裏供奉的人不夠上心,有衣裳黴變都不知。
而姜握則已經想到了旁的事——
修皇陵,著實是一筆大的開銷。
當年太宗皇帝所說起的‘因山為墳’能夠‘省子孫經營,不煩費人工’,也只是相對於平地大造山陵。*
是一種相對的‘省’。
實則,還是要耗費人力物力的。
這還讓姜握想到當年一樁舊事:先太子李弘過世後,先帝就甚為悲痛,下旨以天子之禮為太子送殯,並為之起恭陵(一般只有帝後的墓才能叫做陵),百官亦要隨之著三十六日降服。
不比昭陵、乾陵,都是皇帝登基後就開始修,有安排有計劃,工期也不急。
當時李弘的陵可是等著要用的。
於是朝廷征工甚急,以至於‘民厭苦之,投石傷所部官司,至相率亡去’。[1]
到了這種引發民怨的徭役程度,當時在朝上的宰相們是集體上過書勸諫的——原本顧忌著帝後失子之痛,對先帝下旨修陵而非墓都未有深勸(主要先帝的性格也不是聽人勸的)。
但發生民工大逃亡,甚至因打傷了官員甚至可以說是嘩變之事,宰相們再不能不管了。
群臣勸諫,這才勸得先帝罷手。
然這種事一旦發生過,不可能了無痕跡,史書是一定要記一筆的。
聖神皇帝修陵墓,自要好生安排,無論是財力還是人力,總要不傷民生才好。
而在翻檢過禦衣後,聖神皇帝一轉頭就見姜握在怔怔出神,不由問道:“是不是太累了?若累了,咱們就回去。”
依山為陵,還代表一事:後人來祭拜,都得先爬一段山。
姜握搖頭:“不累,我只是在想事兒。”
“想什麽?”
姜握如實道:“掙錢。”
聖神皇帝先是一笑,然而接著就明白了:“為朕的皇陵?”
姜握點頭。
聖神皇帝溫聲道:“你且不必想太多。”她自然也記得先帝年間為弘兒修陵逼催民力的舊事。
“朕自不會重蹈此覆轍。”
“再有,朕亦知,自古至今多有盜賊欲發皇陵。而盜賊所求,多為奇珍異寶。”
聖神皇帝望著獻殿:“朕之皇陵,可不置金玉珠寶貴重器皿,一應所用之物可如古之賢者,以木、紙、土為代。”
古人講究侍死如侍生,所以帝王陵墓中,自多有生前所愛奇珍,且會如陽間居所一般,家具器皿俱全。
如今聖神皇帝不欲如此,一來,可以熄盜心。
二來,皇帝又提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既為朕之天下,珍寶留之於世即可,又何必置之於陵。”
將來,子孫後世,亦以此例。
**
仲春時節,在宮中還不覺得,但此時望山脈,便已然見山體染了一層蒙蒙新綠。
既定了要修皇陵,甚至連皇陵的山脈也大致定下,那麽接下來的問題便是:陵墓規制。
在本朝,聖神皇帝自是創始之君。
且她又是古往今來第一位女帝。她的陵墓如何修建,會成為後世歷代女帝參考的重要指標。
畢竟每一朝每一代的陵墓修建,都會參考前面朝代。比如唐代的帝陵,在許多規制上都是參考的漢代陵墓。
然而……
怎麽說呢,在這方面,上一位開國之君唐高祖的陵墓,基本沒有給後人留下什麽可借鑒處。
聖神皇帝從前做皇後時,自然也是去祭拜過高祖的獻陵。此時就略蹙眉,把高祖李淵的皇陵一一數來——
“雖是開國之君,然獻陵的陵園最小,只有太宗昭陵的六分之一。”
當然,高祖李淵臨去前,是留下過遺詔‘為他修帝陵,務得節儉節約’,但,這必然是一句客氣話。
畢竟但凡稍微要一點點臉面的皇帝,也不可能在遺詔中說:給我大修陵墓,給我修的比歷代皇帝都要豪華!
每個皇帝臨走前,幾乎都會留下‘薄葬’的客氣話。
而之後,自家的陵墓到底如何收尾,就看他人心如何了。
高祖李淵,顯然人心不如何。
他的陵園修的窄小也就罷了,畢竟當時沒有昭陵做對比,沒有對比就顯不出小來。
問題是,他的陵墓邊上還有鄰居。不是聖神皇帝這樣選擇的鄰居,而是旁人為他選定的鄰居——就在他皇陵東邊的十來裏處,就有一座漢太上皇陵。
多麽合適的鄰居,大家的身份都一樣呢!
這還不算完。
需知以山為陵,是從太宗皇帝起的。也就是說,高祖李淵的陵墓,依舊是在平原上堆土起冢。
既然是堆土,就涉及到一個問題,土堆多高呢?
當時太宗皇帝令朝臣們商議此事。
房玄齡房相站出來擺事實講道理:以漢代堆土為陵為先例,陵墓最高為九丈(大約30米),而其中最低的最低三丈(約10米)。
那麽,高祖李淵該在一個什麽高度呢?
房相‘先禮後兵’,先排除三丈,說這個不太適合,有點太卑微了。
其實按理,開國皇帝沒什麽可議論的,陵墓九丈就是了:畢竟,在漢代是有舊例的,漢代長陵(劉邦的陵墓)就是高九丈。
然而房相表示:高祖李淵的陵墓不合適九丈,太崇了。
而且房玄齡多會做人,他才不說是自己覺得高祖李淵不配九丈,他只是拿出高祖的遺詔,表示高祖生前可是反覆叮囑‘要節儉啊’,所以,就取個六丈吧!
六丈,對標的可是光武帝劉秀。
可不是開國皇帝的待遇!
也可見當時太宗的心腹臣子們,心裏到底是怎麽想高祖李淵的。在他們眼裏,開國居功至偉者,可不是高祖。
姜握頭一回聽說這件事,就搖頭感嘆:看看,什麽叫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當年高祖李淵是怎麽打壓太宗,也曾猜忌罷黜房玄齡的。這不,以後修陵墓的事兒,還得落在人家手裏。
想到這件事,姜握不免在心裏修正了一下自己方才的觀點:誰說高祖李淵沒有借鑒意義呢。
他的意義不就是提醒後世皇帝,好好做人別作妖,否則身後事要倒黴嗎?
多好的反面教材啊。
*
既前朝的開國皇帝不可借鑒,聖神皇帝提過幾句就罷了。
她也不是非要借鑒前人——
若要依照從前帝王舊例,她也做不成皇帝了!
聖神皇帝武曌,本就是個擅於創制革新,並對此事樂在其中的皇帝。
她決定親手為自己設計皇陵的規制,依舊是那句:自她作古!
而離開前,聖神皇帝再次站在高宗的神位前。
右側有原本為她的神位留出的位置。
國家大事在祀與戎,而祀戎皆是向來以左為尊,便如成語虛左以待,便如祭祀左昭右穆,在禮制中便是‘先世為昭,後世為穆;長為昭,幼為穆;嫡為昭,庶為穆’。*
聖神皇帝忽然轉頭問姜握:“朕記得,你之前說過,有句話別說在神都高宗太廟,就算在乾陵門口也要直言。”
姜握先是怔了怔,然後很快想起了這件事——
那是皇帝召她入宮,定後宮位分之事。而當日她雖然喝了酒,但沒有到醉的記不住事兒的程度。
彼時她笑道:“何況,先帝如何算不得陛下元後呢?由他來定陛下後宮位分也好。”
今日,這已經不是乾陵門口了,這直接是在乾陵裏,就站在先帝的獻殿神位前。
姜握:……
但她實在了解聖神皇帝,知道陛下為何忽然提起了當日這句話。
皇帝從前確實是先帝的皇後,把她的神位放在這裏也是應有之義。
那麽,再把高宗的牌位,也放在聖神皇帝的皇陵中放上一塊就是了。
至於左昭右穆。
自然當是……在誰的帝陵裏,誰占據左側主位!
“如此,先帝與陛下的‘皇後’神主之位,也就都無空缺了。”
*
乾陵。
姜握想,若人去後無知無覺也就算了,若魂魄有知,今夜先帝一定會托夢感謝她的。
算來,她確實是在先帝一朝得以拜相——
既如此,先帝封了她這第一位女宰相,那麽她如何能不努力,替先帝爭一爭這第一位女帝的元後之位。
唉,姜握想,她這個人旁的優點還都罷了,主打是一個有良心啊!
她與先帝,這如何不算是君臣相得?
如何不算是‘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傳之後世,怎麽不是一場令人動容的君臣佳話?
姜握想一想,都被自己感動到了。
**
洛陽神都。
東宮。
作為皇儲監國理政接見朝臣,當然不方便在鎮國公主府進行。
原本,冊皇儲後,鎮國公主一家子都該搬到東宮的。
只是顧忌著這洛陽皇城東宮多年未有人住,小郡主武赪年紀還太小,不宜隨意挪動入陌生宮殿。
因此,只先收拾出了東宮正殿,令皇儲理政。
此時,曜初放下手裏的奏疏,把長安來的信函又看了幾遍。
曜初收到的,自是比長安發生的事晚上一步。
因此,她尚不知母親和姨母已經定下了皇陵大事。
她只是收到皇帝到達長安的消息,以及,從母親家書裏的只言片語推斷出,姨母的狀態,不是很好。
曜初把家書翻來覆去看了數遍,心道:也實在是太短了。
然而,她又不能主動多去打聽:皇帝沒去長安之前,她通過自己的方式得知長安姨母諸事倒是無妨。但現在,皇帝到了長安,她再打探就是窺探聖蹤了。
她看了看這封短如兔子尾巴的家書。
曜初是知道,之前姨父的飛表奏事寫的短,被母親給警告了,但她……也不能給母親回‘用心’兩個字啊。
只好努力從這簡短的話語中,多分析點信息出來了。
而看著家書,曜初不由想起一事——
她也不是第一天琢磨這件事了:很早前她就知道,姨母是留下過‘遺書’的,封好了交給姨父收著。
如今,他們兩人俱不在洛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乾陵。
獻殿高宗神位之前。
聖神皇帝定下帝陵事,就再次上了香,似在與幽冥之中的先帝,告知這個決定。
之後,聖神皇帝輕輕拍了拍手中的敬香餘末,然後開始一件件翻看獻殿中供奉的先帝生前禦服。
畢竟,也過去了幾個四季,只恐在這裏供奉的人不夠上心,有衣裳黴變都不知。
而姜握則已經想到了旁的事——
修皇陵,著實是一筆大的開銷。
當年太宗皇帝所說起的‘因山為墳’能夠‘省子孫經營,不煩費人工’,也只是相對於平地大造山陵。*
是一種相對的‘省’。
實則,還是要耗費人力物力的。
這還讓姜握想到當年一樁舊事:先太子李弘過世後,先帝就甚為悲痛,下旨以天子之禮為太子送殯,並為之起恭陵(一般只有帝後的墓才能叫做陵),百官亦要隨之著三十六日降服。
不比昭陵、乾陵,都是皇帝登基後就開始修,有安排有計劃,工期也不急。
當時李弘的陵可是等著要用的。
於是朝廷征工甚急,以至於‘民厭苦之,投石傷所部官司,至相率亡去’。[1]
到了這種引發民怨的徭役程度,當時在朝上的宰相們是集體上過書勸諫的——原本顧忌著帝後失子之痛,對先帝下旨修陵而非墓都未有深勸(主要先帝的性格也不是聽人勸的)。
但發生民工大逃亡,甚至因打傷了官員甚至可以說是嘩變之事,宰相們再不能不管了。
群臣勸諫,這才勸得先帝罷手。
然這種事一旦發生過,不可能了無痕跡,史書是一定要記一筆的。
聖神皇帝修陵墓,自要好生安排,無論是財力還是人力,總要不傷民生才好。
而在翻檢過禦衣後,聖神皇帝一轉頭就見姜握在怔怔出神,不由問道:“是不是太累了?若累了,咱們就回去。”
依山為陵,還代表一事:後人來祭拜,都得先爬一段山。
姜握搖頭:“不累,我只是在想事兒。”
“想什麽?”
姜握如實道:“掙錢。”
聖神皇帝先是一笑,然而接著就明白了:“為朕的皇陵?”
姜握點頭。
聖神皇帝溫聲道:“你且不必想太多。”她自然也記得先帝年間為弘兒修陵逼催民力的舊事。
“朕自不會重蹈此覆轍。”
“再有,朕亦知,自古至今多有盜賊欲發皇陵。而盜賊所求,多為奇珍異寶。”
聖神皇帝望著獻殿:“朕之皇陵,可不置金玉珠寶貴重器皿,一應所用之物可如古之賢者,以木、紙、土為代。”
古人講究侍死如侍生,所以帝王陵墓中,自多有生前所愛奇珍,且會如陽間居所一般,家具器皿俱全。
如今聖神皇帝不欲如此,一來,可以熄盜心。
二來,皇帝又提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既為朕之天下,珍寶留之於世即可,又何必置之於陵。”
將來,子孫後世,亦以此例。
**
仲春時節,在宮中還不覺得,但此時望山脈,便已然見山體染了一層蒙蒙新綠。
既定了要修皇陵,甚至連皇陵的山脈也大致定下,那麽接下來的問題便是:陵墓規制。
在本朝,聖神皇帝自是創始之君。
且她又是古往今來第一位女帝。她的陵墓如何修建,會成為後世歷代女帝參考的重要指標。
畢竟每一朝每一代的陵墓修建,都會參考前面朝代。比如唐代的帝陵,在許多規制上都是參考的漢代陵墓。
然而……
怎麽說呢,在這方面,上一位開國之君唐高祖的陵墓,基本沒有給後人留下什麽可借鑒處。
聖神皇帝從前做皇後時,自然也是去祭拜過高祖的獻陵。此時就略蹙眉,把高祖李淵的皇陵一一數來——
“雖是開國之君,然獻陵的陵園最小,只有太宗昭陵的六分之一。”
當然,高祖李淵臨去前,是留下過遺詔‘為他修帝陵,務得節儉節約’,但,這必然是一句客氣話。
畢竟但凡稍微要一點點臉面的皇帝,也不可能在遺詔中說:給我大修陵墓,給我修的比歷代皇帝都要豪華!
每個皇帝臨走前,幾乎都會留下‘薄葬’的客氣話。
而之後,自家的陵墓到底如何收尾,就看他人心如何了。
高祖李淵,顯然人心不如何。
他的陵園修的窄小也就罷了,畢竟當時沒有昭陵做對比,沒有對比就顯不出小來。
問題是,他的陵墓邊上還有鄰居。不是聖神皇帝這樣選擇的鄰居,而是旁人為他選定的鄰居——就在他皇陵東邊的十來裏處,就有一座漢太上皇陵。
多麽合適的鄰居,大家的身份都一樣呢!
這還不算完。
需知以山為陵,是從太宗皇帝起的。也就是說,高祖李淵的陵墓,依舊是在平原上堆土起冢。
既然是堆土,就涉及到一個問題,土堆多高呢?
當時太宗皇帝令朝臣們商議此事。
房玄齡房相站出來擺事實講道理:以漢代堆土為陵為先例,陵墓最高為九丈(大約30米),而其中最低的最低三丈(約10米)。
那麽,高祖李淵該在一個什麽高度呢?
房相‘先禮後兵’,先排除三丈,說這個不太適合,有點太卑微了。
其實按理,開國皇帝沒什麽可議論的,陵墓九丈就是了:畢竟,在漢代是有舊例的,漢代長陵(劉邦的陵墓)就是高九丈。
然而房相表示:高祖李淵的陵墓不合適九丈,太崇了。
而且房玄齡多會做人,他才不說是自己覺得高祖李淵不配九丈,他只是拿出高祖的遺詔,表示高祖生前可是反覆叮囑‘要節儉啊’,所以,就取個六丈吧!
六丈,對標的可是光武帝劉秀。
可不是開國皇帝的待遇!
也可見當時太宗的心腹臣子們,心裏到底是怎麽想高祖李淵的。在他們眼裏,開國居功至偉者,可不是高祖。
姜握頭一回聽說這件事,就搖頭感嘆:看看,什麽叫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當年高祖李淵是怎麽打壓太宗,也曾猜忌罷黜房玄齡的。這不,以後修陵墓的事兒,還得落在人家手裏。
想到這件事,姜握不免在心裏修正了一下自己方才的觀點:誰說高祖李淵沒有借鑒意義呢。
他的意義不就是提醒後世皇帝,好好做人別作妖,否則身後事要倒黴嗎?
多好的反面教材啊。
*
既前朝的開國皇帝不可借鑒,聖神皇帝提過幾句就罷了。
她也不是非要借鑒前人——
若要依照從前帝王舊例,她也做不成皇帝了!
聖神皇帝武曌,本就是個擅於創制革新,並對此事樂在其中的皇帝。
她決定親手為自己設計皇陵的規制,依舊是那句:自她作古!
而離開前,聖神皇帝再次站在高宗的神位前。
右側有原本為她的神位留出的位置。
國家大事在祀與戎,而祀戎皆是向來以左為尊,便如成語虛左以待,便如祭祀左昭右穆,在禮制中便是‘先世為昭,後世為穆;長為昭,幼為穆;嫡為昭,庶為穆’。*
聖神皇帝忽然轉頭問姜握:“朕記得,你之前說過,有句話別說在神都高宗太廟,就算在乾陵門口也要直言。”
姜握先是怔了怔,然後很快想起了這件事——
那是皇帝召她入宮,定後宮位分之事。而當日她雖然喝了酒,但沒有到醉的記不住事兒的程度。
彼時她笑道:“何況,先帝如何算不得陛下元後呢?由他來定陛下後宮位分也好。”
今日,這已經不是乾陵門口了,這直接是在乾陵裏,就站在先帝的獻殿神位前。
姜握:……
但她實在了解聖神皇帝,知道陛下為何忽然提起了當日這句話。
皇帝從前確實是先帝的皇後,把她的神位放在這裏也是應有之義。
那麽,再把高宗的牌位,也放在聖神皇帝的皇陵中放上一塊就是了。
至於左昭右穆。
自然當是……在誰的帝陵裏,誰占據左側主位!
“如此,先帝與陛下的‘皇後’神主之位,也就都無空缺了。”
*
乾陵。
姜握想,若人去後無知無覺也就算了,若魂魄有知,今夜先帝一定會托夢感謝她的。
算來,她確實是在先帝一朝得以拜相——
既如此,先帝封了她這第一位女宰相,那麽她如何能不努力,替先帝爭一爭這第一位女帝的元後之位。
唉,姜握想,她這個人旁的優點還都罷了,主打是一個有良心啊!
她與先帝,這如何不算是君臣相得?
如何不算是‘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傳之後世,怎麽不是一場令人動容的君臣佳話?
姜握想一想,都被自己感動到了。
**
洛陽神都。
東宮。
作為皇儲監國理政接見朝臣,當然不方便在鎮國公主府進行。
原本,冊皇儲後,鎮國公主一家子都該搬到東宮的。
只是顧忌著這洛陽皇城東宮多年未有人住,小郡主武赪年紀還太小,不宜隨意挪動入陌生宮殿。
因此,只先收拾出了東宮正殿,令皇儲理政。
此時,曜初放下手裏的奏疏,把長安來的信函又看了幾遍。
曜初收到的,自是比長安發生的事晚上一步。
因此,她尚不知母親和姨母已經定下了皇陵大事。
她只是收到皇帝到達長安的消息,以及,從母親家書裏的只言片語推斷出,姨母的狀態,不是很好。
曜初把家書翻來覆去看了數遍,心道:也實在是太短了。
然而,她又不能主動多去打聽:皇帝沒去長安之前,她通過自己的方式得知長安姨母諸事倒是無妨。但現在,皇帝到了長安,她再打探就是窺探聖蹤了。
她看了看這封短如兔子尾巴的家書。
曜初是知道,之前姨父的飛表奏事寫的短,被母親給警告了,但她……也不能給母親回‘用心’兩個字啊。
只好努力從這簡短的話語中,多分析點信息出來了。
而看著家書,曜初不由想起一事——
她也不是第一天琢磨這件事了:很早前她就知道,姨母是留下過‘遺書’的,封好了交給姨父收著。
如今,他們兩人俱不在洛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