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報紙·兩年後
關燈
小
中
大
第232章 報紙·兩年後
“這報紙——”
登州港口外的驛站,連空氣中都帶著些海風的味道。
姜沃坐在窗前,手裏拿著一份《大唐雜報》在對著日光看。
說來,史冊上第一份有記錄的‘報紙’,也是出自唐朝:《開元雜報》。
還曾有文人寫過《讀開元雜報》文作為記錄。
雜報上多記載朝廷公開的政令以及帝王和百官之事。譬如‘某日皇帝親耕藉田’;‘某日百僚行大射禮於安福樓南。’等朝堂大事。。
甚至還有‘某日宣政門宰相與百僚廷爭一刻罷’,這種類似於朝臣八卦的事條。[1]
而之所以稱為雜報,也是為了跟京中發往各地署衙官邸的公文報區分。發給官員的邸報,自然不面向百姓公開。
但《雜報》又不一樣,私家也可抄寫、傳播。
“雖說如今每旬的雜報,能到各州的數量還很少。”依舊是大大的供不應求。“不過,比我想的已經好多了。”
與旁人拿到報紙後,第一時間去看報紙上的內容不同,姜沃的第一反應是來到窗邊,對著陽光先去看紙的質地、油墨的暈染、字跡的清晰程度等報紙本身的質量問題。
崔朝在她身後不由一笑。
一份報紙被她看出了鑒寶的感覺。
“你也來看看,比兩年多前滕王閣之上的第一份試印報紙,大不相同了。”
崔朝聞言,也走到窗前,兩人一起站在日光下。
他細細看過,又伸手撚了撚,點頭道:“是,似乎紙就不一樣了。”
見到這份報紙,崔朝不由想起兩年前的洪州事。
時間過得真快啊。
*
那日滕王閣宴後,滕王李元嬰又來抱怨了一通,還拉著崔朝給評理:“崔少卿,你說說,姜侯這是開宴為我送行嗎?這分明是借著我開詩會啊。”
“還說要將今日之事今日之詩,用那蠟版印刷術做成第一份報紙(詩刊特輯),試著通過驛站傳於各州——”
向來行事放縱的李元嬰,難得都有點擔心:“那豈不是天下各州都知道我的滕王閣?”
姜沃當時就想安慰他:沒關系,反正後世都知道你滕王閣。
而庫狄琚離開洪州前,就此事與姜沃討論了良久。
“我懂姜侯之意了,待報紙運作成熟後,在這上頭刊印詩文還是其次,最要緊的是可傳播‘新聞’。”庫狄琚重覆著姜沃說過的詞。
重覆過後,庫狄琚覺得這個詞很準確——不光使人以聞朝廷政令和動態,更是‘新’政令和動態,故曰新聞。
姜沃頷首道:“是,比如這次檢田括戶事。雖說江南西道鬧得動靜不小,但其餘道許多州縣大約還是一無所知。”
“等日後很該宣傳一下,從天後所下之詔,到關於新政令的解讀,以及洪州的試點工作。”
哪怕報紙、新聞都是新鮮詞匯,但庫狄琚便是那種天生具備政治素養的人,而且已經在城建署打磨過幾年,更是敏銳。
此時她雖然還未親身體會過‘話語權’‘輿論戰’的重要性與可怕之處,但還是下意識跟姜沃道:“若將來報紙上要闡述政令與朝堂事務,那必得謹慎些,由專人來擬這些文稿才好。”
姜沃也點頭:“寧缺毋濫,一開始寧可少一些。”
不過這不是姜沃擔心的——京城中最不缺的,就是會寫公文的官員。從弘文館到國子監到各署衙,一抓一大把。
倒是……
姜沃拿起第一份印著詩文的報紙:“除了內容外,這紙也好,蠟板也好,油墨也好,都有很多可改進處。所以我才要交給你帶回去,由專門的實驗人員,繼續調配改造吧。”
庫狄琚聞言卻未一口答應下來,面上露出些沈思的神色。
姜沃也不開口追問,因庫狄琚不是那種欲說還休等人發問的性子。她不開口,就是真有什麽事兒讓她為難猶豫,姜沃就等她自己理清思路。
果然,庫狄琚頭腦風暴過後,就開口道:“姜侯,這報紙將來若要刊登政令等事,是不是跟城建署分開比較好?”
畢竟,城建署到現在為止,都算個專業的生產部門,是從來不涉及政治的。
若是跟‘報紙’事牽扯多了……
“只怕又有朝臣會借此,讓城建署歸於六部。”
她說完後,就見與她對坐的姜侯笑了。庫狄琚就明白:“咱們又想到一處去了?”
姜沃也覺得跟庫狄琚討論正事,真是心曠神怡。
她拿出了自己的簡單規劃書——大唐第一家出版署。
且初步下設三個部門:報社,專門管著報紙的選稿和刊印;出版社,專門管著書刊文集的匯編;印刷技術社,顧名思義,為前兩者提供技術支持。
庫狄琚看著這個很簡單的框架圖。
說來,這出版署現在還只是一個概念,署衙、人員通通沒有,只有這麽薄薄的一張‘規劃書’。
然庫狄琚心中卻有種模糊的直覺:這將來,會是個很大也很重要的署衙,甚至,比她現在想的還要重要。
哪怕此時很多人對此並不以為意,基本都把這‘蠟版印刷’當成姜侯之前改進礦燈之事一樣——
雖然是件好事,但跟他們關系似乎也不太大(除了家裏有礦的人),頂多感慨一下:姜侯喜好果然與眾不同。
尤其姜侯是在一場詩會上公布了這個想法,而她的第一份報紙,又是‘詩刊特輯。’
於是在座赴宴之人,以及後來聽說這件事的諸多人,只怕都以為,姜侯只是愛詩文,故而費心改此印刷術,想要所見精彩詩文,傳於大唐各地。
哪怕庫狄琚,在姜沃跟她提出‘報紙’‘新聞’等概念前,也是這樣想的。
對姜沃而言,則又是一次漫長的溫水煮青蛙——她才不是要掌握輿論輿情這個大殺器的野心家。她只是個普普通通的退休宰相,因熱愛詩文,想要為大唐的文化傳播工作做一點力所能及的小事而已!
至於將來報紙會變成什麽樣,又會有多大的影響力,她怎麽能想到呢?
她只是個單純的文學愛好者啊。
“姜侯不在京中,出版署籌措之事……”庫狄琚頓了頓,看向姜沃的眼睛,很快道:“我報與安定公主?”
姜沃頷首:“我也會與天後上書,令公主掌‘起建出版署’之事。”
有她和庫狄琚兩位女官掌城建署在前,曜初這個公主要掌一掌‘出版署’,不會在朝上引起什麽異議。
尤其在姜沃的安排設想中:最開始的出版署,只是先低調出版些‘詩文報紙’‘詩集刊物’等。
這便更不會引人註目,畢竟各公主府本來就很流行舉辦詩會——這正好一條龍服務了,府裏開完詩會,轉頭就刊印出來。
如果說之前的參與賑災過程中收養遺孤棄女等事,是曜初的第一份‘實踐作業’,那麽親手來組織搭建‘出版署’,才算是曜初的第一個正式的項目。
“只是……”庫狄琚嘆了口氣:“一開始自然不引人註目。”
“就像城建署一般,開始姜侯辛辛苦苦招人去調配水泥的時候,哪裏有人在意呢?”
可後來城建署開始修路掙錢以後,那盯上的人就太多了。
尤其是姜沃離朝後,庫狄琚更切身感受到這份壓力,她也很明白:若非天後攝政,她自己這個署令,哪裏留得住城建署。
甚至換句直白點的話說:若是哪一日天後結束了攝政,她第二日根本就不用去當值了。
城建署多一天也留不住。
“只怕將來出版署也是如此。”安定公主帶著人改進蠟版印刷之時,組織人刊印詩集之時,或許沒人在意。
但若是按照姜侯的設想,將來報紙上開始刊登政令和新聞,那一定會引人來搶奪的——
必有人想左右這份報紙上能寫些什麽。
姜沃垂眸:是,庫狄琚擔憂的沒錯,將來出版署若是能運作起來,必會有人來爭奪。
到了那一天,便要看曜初自己的本事了。
姜沃會保庫狄琚於城建署,但她……不會,也不能,出手替曜初保住出版署。
曜初跟庫狄琚,跟所有人都不同。
如果她想要,她必得有能力保住自己的東西!
庫狄琚此時倒是沒有想那麽深,她只是感嘆一下將來會有的麻煩而已。畢竟在庫狄琚心裏,天後和姜侯都會保護公主。
因玻璃制品之事,庫狄琚大半年來,與安定公主打過不少交道。
此時既然提起公主,就笑道:“不瞞姜侯說,我與公主回稟諸事時,常會有些恍惚。”
“安定公主很是平易近人,言談風趣。有時候公主的神態和言語,恍然間讓我以為在與姜侯議事。”
“但公主動怒之時,又讓我心驚,且不由得就想到天後——想來天後年輕時動怒,便是這樣。”
姜沃莞爾道:“你見過安定公主發火?”
庫狄琚點頭:“是。公主出私庫欲收養些因荒年而被爹娘賣掉的孤女,這原是好事。”
“誰成想有公主府的官員和胥吏為了討好公主,為了彰顯自己‘比旁人多去了許多窮苦之地,救了更多貧戶’,竟然去威逼利誘原本家中還過得去,不想賣女的農戶。”
“此事一經查出,公主大怒。”
“這件事啊……”姜沃想聽庫狄琚說到這就知道了,因曜初還就此事給她寫過信。
憤怒、震驚、甚至帶了些無力感。
好的想法,有時不但不能得到好的結果,反而還會給一些人,帶來更大的陰影。
姜沃能想象到曜初的無力感,這孩子初次見到這樣的事兒,只怕會質疑自己是不是太天真了,是不是自己想的做的都不夠完備?
她當時就寫信跟曜初分享了下經驗——
檢田括戶事中也有類似的事情:本來不是外來的流民逃戶,但也有勸農使為了自己的‘括戶’成績,把人算作逃亡戶口的。
這種事沒法杜絕。
無論什麽時候,只要是人治,都不會達到完美和真正的‘清澈’。只能說,一直路上。
只能不斷的調整,仔細的駕馭。
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姜沃是很慶幸曜初能見到這些,且是在少時熱血心腸時見到這些。
曜初還沒有冷漠。
她還會對這些事兒震驚、憤怒,以及不能容忍的進行雷厲風行的處置。
而作為一個上位者,她也永不該對這些覺得冷漠與尋常。
姜沃希望看到這些陰暗面的曜初,能夠一直記得這份震驚和憤怒,能夠從一而終,時時留心革去弊訛。
不要像李隆基一樣,後半生覺得各種政令、改革俱已完成,可以‘高居無憂’。
**
而今日,姜沃一見到報紙,就不免想起兩年多前,她與庫狄琚的那一番談話與規劃。
她將報紙對準陽光——
對身旁的崔朝道:“咱們在海外飄了一年多了,看看這出版署進展如何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這報紙——”
登州港口外的驛站,連空氣中都帶著些海風的味道。
姜沃坐在窗前,手裏拿著一份《大唐雜報》在對著日光看。
說來,史冊上第一份有記錄的‘報紙’,也是出自唐朝:《開元雜報》。
還曾有文人寫過《讀開元雜報》文作為記錄。
雜報上多記載朝廷公開的政令以及帝王和百官之事。譬如‘某日皇帝親耕藉田’;‘某日百僚行大射禮於安福樓南。’等朝堂大事。。
甚至還有‘某日宣政門宰相與百僚廷爭一刻罷’,這種類似於朝臣八卦的事條。[1]
而之所以稱為雜報,也是為了跟京中發往各地署衙官邸的公文報區分。發給官員的邸報,自然不面向百姓公開。
但《雜報》又不一樣,私家也可抄寫、傳播。
“雖說如今每旬的雜報,能到各州的數量還很少。”依舊是大大的供不應求。“不過,比我想的已經好多了。”
與旁人拿到報紙後,第一時間去看報紙上的內容不同,姜沃的第一反應是來到窗邊,對著陽光先去看紙的質地、油墨的暈染、字跡的清晰程度等報紙本身的質量問題。
崔朝在她身後不由一笑。
一份報紙被她看出了鑒寶的感覺。
“你也來看看,比兩年多前滕王閣之上的第一份試印報紙,大不相同了。”
崔朝聞言,也走到窗前,兩人一起站在日光下。
他細細看過,又伸手撚了撚,點頭道:“是,似乎紙就不一樣了。”
見到這份報紙,崔朝不由想起兩年前的洪州事。
時間過得真快啊。
*
那日滕王閣宴後,滕王李元嬰又來抱怨了一通,還拉著崔朝給評理:“崔少卿,你說說,姜侯這是開宴為我送行嗎?這分明是借著我開詩會啊。”
“還說要將今日之事今日之詩,用那蠟版印刷術做成第一份報紙(詩刊特輯),試著通過驛站傳於各州——”
向來行事放縱的李元嬰,難得都有點擔心:“那豈不是天下各州都知道我的滕王閣?”
姜沃當時就想安慰他:沒關系,反正後世都知道你滕王閣。
而庫狄琚離開洪州前,就此事與姜沃討論了良久。
“我懂姜侯之意了,待報紙運作成熟後,在這上頭刊印詩文還是其次,最要緊的是可傳播‘新聞’。”庫狄琚重覆著姜沃說過的詞。
重覆過後,庫狄琚覺得這個詞很準確——不光使人以聞朝廷政令和動態,更是‘新’政令和動態,故曰新聞。
姜沃頷首道:“是,比如這次檢田括戶事。雖說江南西道鬧得動靜不小,但其餘道許多州縣大約還是一無所知。”
“等日後很該宣傳一下,從天後所下之詔,到關於新政令的解讀,以及洪州的試點工作。”
哪怕報紙、新聞都是新鮮詞匯,但庫狄琚便是那種天生具備政治素養的人,而且已經在城建署打磨過幾年,更是敏銳。
此時她雖然還未親身體會過‘話語權’‘輿論戰’的重要性與可怕之處,但還是下意識跟姜沃道:“若將來報紙上要闡述政令與朝堂事務,那必得謹慎些,由專人來擬這些文稿才好。”
姜沃也點頭:“寧缺毋濫,一開始寧可少一些。”
不過這不是姜沃擔心的——京城中最不缺的,就是會寫公文的官員。從弘文館到國子監到各署衙,一抓一大把。
倒是……
姜沃拿起第一份印著詩文的報紙:“除了內容外,這紙也好,蠟板也好,油墨也好,都有很多可改進處。所以我才要交給你帶回去,由專門的實驗人員,繼續調配改造吧。”
庫狄琚聞言卻未一口答應下來,面上露出些沈思的神色。
姜沃也不開口追問,因庫狄琚不是那種欲說還休等人發問的性子。她不開口,就是真有什麽事兒讓她為難猶豫,姜沃就等她自己理清思路。
果然,庫狄琚頭腦風暴過後,就開口道:“姜侯,這報紙將來若要刊登政令等事,是不是跟城建署分開比較好?”
畢竟,城建署到現在為止,都算個專業的生產部門,是從來不涉及政治的。
若是跟‘報紙’事牽扯多了……
“只怕又有朝臣會借此,讓城建署歸於六部。”
她說完後,就見與她對坐的姜侯笑了。庫狄琚就明白:“咱們又想到一處去了?”
姜沃也覺得跟庫狄琚討論正事,真是心曠神怡。
她拿出了自己的簡單規劃書——大唐第一家出版署。
且初步下設三個部門:報社,專門管著報紙的選稿和刊印;出版社,專門管著書刊文集的匯編;印刷技術社,顧名思義,為前兩者提供技術支持。
庫狄琚看著這個很簡單的框架圖。
說來,這出版署現在還只是一個概念,署衙、人員通通沒有,只有這麽薄薄的一張‘規劃書’。
然庫狄琚心中卻有種模糊的直覺:這將來,會是個很大也很重要的署衙,甚至,比她現在想的還要重要。
哪怕此時很多人對此並不以為意,基本都把這‘蠟版印刷’當成姜侯之前改進礦燈之事一樣——
雖然是件好事,但跟他們關系似乎也不太大(除了家裏有礦的人),頂多感慨一下:姜侯喜好果然與眾不同。
尤其姜侯是在一場詩會上公布了這個想法,而她的第一份報紙,又是‘詩刊特輯。’
於是在座赴宴之人,以及後來聽說這件事的諸多人,只怕都以為,姜侯只是愛詩文,故而費心改此印刷術,想要所見精彩詩文,傳於大唐各地。
哪怕庫狄琚,在姜沃跟她提出‘報紙’‘新聞’等概念前,也是這樣想的。
對姜沃而言,則又是一次漫長的溫水煮青蛙——她才不是要掌握輿論輿情這個大殺器的野心家。她只是個普普通通的退休宰相,因熱愛詩文,想要為大唐的文化傳播工作做一點力所能及的小事而已!
至於將來報紙會變成什麽樣,又會有多大的影響力,她怎麽能想到呢?
她只是個單純的文學愛好者啊。
“姜侯不在京中,出版署籌措之事……”庫狄琚頓了頓,看向姜沃的眼睛,很快道:“我報與安定公主?”
姜沃頷首:“我也會與天後上書,令公主掌‘起建出版署’之事。”
有她和庫狄琚兩位女官掌城建署在前,曜初這個公主要掌一掌‘出版署’,不會在朝上引起什麽異議。
尤其在姜沃的安排設想中:最開始的出版署,只是先低調出版些‘詩文報紙’‘詩集刊物’等。
這便更不會引人註目,畢竟各公主府本來就很流行舉辦詩會——這正好一條龍服務了,府裏開完詩會,轉頭就刊印出來。
如果說之前的參與賑災過程中收養遺孤棄女等事,是曜初的第一份‘實踐作業’,那麽親手來組織搭建‘出版署’,才算是曜初的第一個正式的項目。
“只是……”庫狄琚嘆了口氣:“一開始自然不引人註目。”
“就像城建署一般,開始姜侯辛辛苦苦招人去調配水泥的時候,哪裏有人在意呢?”
可後來城建署開始修路掙錢以後,那盯上的人就太多了。
尤其是姜沃離朝後,庫狄琚更切身感受到這份壓力,她也很明白:若非天後攝政,她自己這個署令,哪裏留得住城建署。
甚至換句直白點的話說:若是哪一日天後結束了攝政,她第二日根本就不用去當值了。
城建署多一天也留不住。
“只怕將來出版署也是如此。”安定公主帶著人改進蠟版印刷之時,組織人刊印詩集之時,或許沒人在意。
但若是按照姜侯的設想,將來報紙上開始刊登政令和新聞,那一定會引人來搶奪的——
必有人想左右這份報紙上能寫些什麽。
姜沃垂眸:是,庫狄琚擔憂的沒錯,將來出版署若是能運作起來,必會有人來爭奪。
到了那一天,便要看曜初自己的本事了。
姜沃會保庫狄琚於城建署,但她……不會,也不能,出手替曜初保住出版署。
曜初跟庫狄琚,跟所有人都不同。
如果她想要,她必得有能力保住自己的東西!
庫狄琚此時倒是沒有想那麽深,她只是感嘆一下將來會有的麻煩而已。畢竟在庫狄琚心裏,天後和姜侯都會保護公主。
因玻璃制品之事,庫狄琚大半年來,與安定公主打過不少交道。
此時既然提起公主,就笑道:“不瞞姜侯說,我與公主回稟諸事時,常會有些恍惚。”
“安定公主很是平易近人,言談風趣。有時候公主的神態和言語,恍然間讓我以為在與姜侯議事。”
“但公主動怒之時,又讓我心驚,且不由得就想到天後——想來天後年輕時動怒,便是這樣。”
姜沃莞爾道:“你見過安定公主發火?”
庫狄琚點頭:“是。公主出私庫欲收養些因荒年而被爹娘賣掉的孤女,這原是好事。”
“誰成想有公主府的官員和胥吏為了討好公主,為了彰顯自己‘比旁人多去了許多窮苦之地,救了更多貧戶’,竟然去威逼利誘原本家中還過得去,不想賣女的農戶。”
“此事一經查出,公主大怒。”
“這件事啊……”姜沃想聽庫狄琚說到這就知道了,因曜初還就此事給她寫過信。
憤怒、震驚、甚至帶了些無力感。
好的想法,有時不但不能得到好的結果,反而還會給一些人,帶來更大的陰影。
姜沃能想象到曜初的無力感,這孩子初次見到這樣的事兒,只怕會質疑自己是不是太天真了,是不是自己想的做的都不夠完備?
她當時就寫信跟曜初分享了下經驗——
檢田括戶事中也有類似的事情:本來不是外來的流民逃戶,但也有勸農使為了自己的‘括戶’成績,把人算作逃亡戶口的。
這種事沒法杜絕。
無論什麽時候,只要是人治,都不會達到完美和真正的‘清澈’。只能說,一直路上。
只能不斷的調整,仔細的駕馭。
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姜沃是很慶幸曜初能見到這些,且是在少時熱血心腸時見到這些。
曜初還沒有冷漠。
她還會對這些事兒震驚、憤怒,以及不能容忍的進行雷厲風行的處置。
而作為一個上位者,她也永不該對這些覺得冷漠與尋常。
姜沃希望看到這些陰暗面的曜初,能夠一直記得這份震驚和憤怒,能夠從一而終,時時留心革去弊訛。
不要像李隆基一樣,後半生覺得各種政令、改革俱已完成,可以‘高居無憂’。
**
而今日,姜沃一見到報紙,就不免想起兩年多前,她與庫狄琚的那一番談話與規劃。
她將報紙對準陽光——
對身旁的崔朝道:“咱們在海外飄了一年多了,看看這出版署進展如何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