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太子的兩次求情
關燈
小
中
大
第148章 太子的兩次求情
龍朔三年冬。
瑞雪紛紛。
姜沃來至吏部,站在院中看了片刻茶花。
直到聽到門外腳步輕響,姜沃才轉頭:只見裴炎抱了一大摞公文過來。
因他一手要舉著傘擋風雪,一手要抱大量公文,不免顯得有幾分吃力。
姜沃就上前欲搭把手接過公文,裴炎忙退後道:“怎能讓尚書來拿……”
“無妨。”
姜沃還是接過來,正好看到最上面一份已經寫到了‘龍朔四年正月’考值事,就囑咐道:“小裴,先別再提前寫明年的公文了。”
說來,裴炎真是吏部最勤奮(卷)的朝臣了,總是提前完成公務,這個月就恨不得把下月能幹的活都幹了。
聽尚書此言,裴炎不由一怔:正月裏多節慶又多休沐,把一些正月例行要寫的公文,頭一年臘月裏提前寫一寫難道不好嗎?
姜沃邊進屋邊道:“上月,絳州都督上了奏疏,當地現麒麟。”
裴炎起初還沒轉過神來,還是姜沃又點了點公文上‘龍朔’年號,裴炎才想起來:之前聖人將年號改顯慶為龍朔,就是因為綿州、益州等地見到了龍影。
“姜尚書是說,明年可能要改年號?”
姜沃搖頭:“我只是提點你一句。聖意如何還未定,也勿要私加議論。年節下,好好歇歇吧。”
裴炎忙起身受教應是。
而臘月十五日大朝會,皇帝果然下旨,詔改明年為麟德元年。
裴炎立在朝上,當即想起幾日前的事,感慨道:姜尚書不愧是太史令出身啊,對祥瑞之事真敏銳!
姜沃:其實,我只是對陛下比較了解……
**
然而麟德元年正月,剛改了新年號的帝後,便遇到了不太愉快的事。
起因,還要從吏部上的一份奏疏說起。
去歲年底,姜沃作為吏部尚書,照例批了一份【國除名錄】公文,送與禦前。
所謂國除,便是哪怕出身李唐皇室宗親,也不可能子子孫孫永遠留在宗譜之上,當支脈遠到一定程度,又或是一脈無後絕嗣,便要被除名。
此律正是防範皇親宗族臃腫,朝廷要耗費太多財力物力去養宗室。
國除也是吏部與宗正寺每年都要合作的一項重要工作。
去歲亦然。雙方核查過名單無誤,姜沃也就蓋吏部尚書印,送到了禦前,皇後也是按例朱批了‘準奏’。
然而就在正月裏,東宮上了諫表,以‘今歲國有祥瑞,宇內清平’為由,請旨按‘永徽二年舊例’停一年國除。
姜沃在吏部聽聞此奏時,心下便是一嘆。
果然,皇後很快為此事召見吏部尚書。
姜沃對著媚娘有話就直接問了:“太子怎麽會忽然上這樣一道奏疏?”
媚娘眉宇間神色淡淡:“我已經先召弘兒問過了。”
太子回稟的話與奏疏上差不多:父皇當年曾免過一年國除,開恩讓血脈疏遠的宗親都留在了宗譜上。今歲國庫豐盈,且難得四海清平無戰事,又有祥瑞現世。何不再次施恩於宗親?
媚娘沈聲道:“我看的出,弘兒的話發自內心。”並不是格外要跟她這個母後對著幹。
但正因如此,媚娘才覺得有些失望——
“永徽二年是什麽情形?陛下初登基為新君,長孫太尉權傾朝野,陛下處境艱難,這才欲施恩宗親,以宗室抗衡太尉。”也是皇帝當時還要繼續綿延仁厚的形象。
可太子現在並不需要。
對帝王來說,會稱讚喜愛孩子的‘仁孝寬厚’,但若是選繼承人的話,還是願意生子如狼,而不是如羊的!
做帝王可以仁厚,但仁厚後面跟著的應該是愛民。
帝王自身,還是得有手腕鎮得住朝廷才行。而不是真把仁慈寬厚變成了圭臬奉行。
見媚娘有些心緒煩躁,姜沃就推開窗子。
正月裏剛下過雪,窗外積雪皚皚,大明宮如同一座琉璃水晶宮一般美輪美奐。
清冽寒氣入內,果然令人精神一振。
姜沃轉頭道:“姐姐,雖說太子上此諫表是真心憫國除宗親,無朝廷俸祿可食。但……”
“是誰提醒他永徽二年舊事的呢?”當年李弘還未出生。
“又是為了什麽,才提醒太子行此事呢?”
這兩個問題,媚娘顯然也早已想過。
姜沃就見媚娘唇角微彎,然笑意卻比外頭冰雪還要冷。
“是誰還待細察,但為何提醒弘兒此事,卻昭然若揭——無非是替太子拉攏宗親罷了!”
媚娘和姜沃對視,同時露出一個五味雜陳的笑容:說來,當年媚娘是跟皇帝站在一邊,籠絡宗親為了抗衡長孫無忌。而現在,東宮有人替太子拉攏宗親,卻是為了抗衡她這個代掌政事的皇後了。
十多年過去,人世變幻。
當年媚娘是想不到,許多年後,會有人把她視作‘長孫太尉’,而且故技重施來對付她。
世事有時候真是有趣到有些諷刺意味了。
姜沃也想到了此處,然後發散思維:唔,若媚娘是長孫無忌,自己……豈不是褚遂良?
也是,在東宮屬臣眼裏,自己可不就像是當年褚遂良?哪怕犯了錯(玩忽職守),皇後也不肯按律罰,只象征性罰了點俸祿,還又屢屢賞賜十倍有餘補回來了。
這都是什麽權力的輪回文學啊……
姜沃收起了感慨和發散思維,問媚娘道:“姐姐要再查處一批東宮屬臣嗎?”
她雖是疑問句,卻也猜到了媚娘的回答。
果然,媚娘搖頭——
東宮臣子可以裁撤掉一批又一批,但欲望是裁不掉的。所以才說朝堂如海,永遠不會停歇。那是因為人的權欲,永不可能消失。
東宮屬臣都要指望太子而得權,像王神玉這種永遠是異類和少數,絕大多數人都是只要入了東宮,就會盼著太子掌政,他們會為自己的利益去推動事情的發展。
所以,根子還是在……太子本人身上。
他不應該被這些人引著走。
姜沃想了片刻:“姐姐,這件事來的刁鉆,不如讓陛下來處置。”畢竟涉及宗親,太子提出施恩,若是皇後一下子打回去,倒顯得皇後故意苛待李唐宗室一般。
姜沃忽然想起了永徽年間,她在朝上吃瓜看熱鬧,皇帝忽然點了她的名,示意她‘姜卿別躺了,起來幹點活。’
而現在,換了她想跟皇帝道:陛下別躺了,起來幹點活。畢竟兒子和宗室都是陛下自家的。
*
皇帝聽了此事,心內的失望與媚娘一般,只是強壓著沒有露出來。
他很快道:“事關宗室,朕來吧。”然後又沈默半晌:“希望這次弘兒能看明白。”
麟德元年正月,皇帝朱批,未準太子‘請免國除’之奏。
不過皇帝也未徹底拂掉東宮的面子,而是依照東宮所言,以‘祥瑞’之名遍賞了宗親,諸王各賞五百彩緞。
只是有兩人例外——
皇帝欲教導東宮,就有兩位藩王遭殃,被拎出來當典型。
皇帝特意沒有賞賜一向有貪墨之罪的滕王和蔣王。
其實若只不賞也罷了,然皇帝心情不好,黑蓮花屬性再次發作:他不但不賞滕王蔣王彩緞,反倒賞了人家兩車麻繩,道這兩位自己會貪財,不需賞賜財物,只賞麻繩供他們穿銅錢就是了。*
朝臣們:……
姜沃心道:這要是換個心態脆弱的藩王,見皇帝賞了繩子,還不得嚇得上吊啊。
不過蔣王她不了解,滕王李元嬰一向是心理素質過硬,沒準真會拿著這繩子穿錢,然後繼續建他的滕王閣。
*
皇帝教子還不止此一事。
正好年前,大理寺曾呈上一案,魏州刺史郇公孝有違國法,論罪當賜死。
而隴西王李傅義,聞此事特意來皇帝跟前求情。只道這位魏州刺史祖上於開國有功,朝廷應念舊恩。且他並無兄弟,若是因罪賜死,豈不是讓他家絕嗣?請皇帝法外開恩,特赦其死罪。
這位隴西王李傅義是高祖李淵的侄子,武德年間就封了王,算是宗親中很有資歷的,從輩分上來算也是皇帝的叔王。
故而覺得自己有臉面求這份情。
然而姜沃在朝上聽隴西王求情,心中默默給他點了個蠟:您老人家這是直接撞槍口啊。
果然,皇帝直接道:“豈有為一人屈改國法的?一地刺史罔顧律法,戕害百姓。此等罪名莫說是臣子,哪怕是皇太子,也罪在不赦!他家一脈絕嗣又如何?”*
皇帝不但依舊下旨賜死魏州刺史,還轉過頭來,就命大理寺和宗正寺把隴西王查了查。
結果發現這位也多有貪墨不法,甚至就在京城內還敢仗身份不遵法度,皇帝立時就惱了,正月都沒出就把這位隴西王的邑戶削的幹幹凈凈。
並以此遍警宗親,勿違國法。
可以說,皇帝這個正月不太痛快,宗親們也跟著提心吊膽。
*
就在皇帝言傳身教過一番,準備尋一日與太子好生談一談此事前,朝上又發生了一件大事。
且說皇帝警示宗親這番舉動,還不知太子觸動如何,但對另一位皇子的觸動倒是很大!
那便是廢太子李忠。
皇帝的庶長子李忠被廢太子後,改封梁王,很快就被皇帝譴出京城往梁州去了。
對京中朝臣們(甚至是對皇帝這個父親來說),梁王的存在感,已經淡到幾乎不存在了。
皇帝偶然想起李忠,還都是為了現太子李弘發愁:就是因為有這麽個當過太子的庶長子存在,以至於他不能對現在的東宮流露出什麽不滿,以免讓朝臣們懷疑弘兒的太子位置不穩。
京城中人忘記了李忠,但李忠自己不這麽覺得。
這位皇子前半生都由不得自己,被立被廢折騰了一圈後,心理難免出了點問題,總覺得自己是旁人眼中釘肉中刺,擔憂驚懼有人要害他,常打聽京中諸事。
這兩年病情越發嚴重,甚至會穿著婦人衣裳躲起來,只道是為了躲避殺他的刺客。[1]
此番打聽到京中父皇在整飭宗親,還金口玉言道‘若有違國法,哪怕是皇太子也不可赦’等語,更是驚慌失措,私下行起了巫術占蔔等忌諱事。
梁王此舉,將本來沒病的梁王府長史險些嚇死:您平時神神叨叨穿穿女裝也就罷了,怎麽能幹跟‘巫術占蔔’有關的事兒呢?當年朝中鬧得死傷一片的房遺愛謀反案,您都忘了啊?
於是長史為了自保,上奏於京,稟明梁王種種怪異之舉。
帝大怒,下旨廢梁王為庶人。
太子為庶長兄求情,帝不準,令太子勿覆此諫。
**
二月底,春寒料峭。
這日姜沃從宮中回到姜宅,忽然就挨個屋舍看了起來,然後與崔朝道:“尋兩個妥帖的匠人,重新收拾出兩間住人的屋子來吧。”家中人少,許多屋舍都被她當作倉庫來用了。
崔朝點頭應下,然後問道:“怎麽?有客人要來常住?”
姜沃搖頭:“是我要收養一個女孩子。”
崔朝:?
姜沃看著選好的兩間屋子,想起今日紫宸殿中,媚娘與她說起的話——
自正月裏太子上‘停國除’奏疏起,媚娘就一直在查到底是誰(們)引著太子行此事。
結果這件事還未查清,倒是意外查到了另一事。
太子中舍人上官儀曾對太子感慨了一句:父子親情血濃於水,若朝上只有聖人臨朝決斷,先梁王何至於驚懼擔憂自身安危至瘋癲?實是可悲可嘆。
姜沃聽完媚娘的轉述,望著媚娘冷如霜雪的神情,心中只有一個想法:嗯,上官儀,真有你的。
於是今日回府,她就著手開始收拾屋子了。
姜沃聽聞上官儀去歲剛添了個小孫女,想必就是婉兒。唉,孩子那麽小,沒入掖庭只怕要吃許多苦。!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龍朔三年冬。
瑞雪紛紛。
姜沃來至吏部,站在院中看了片刻茶花。
直到聽到門外腳步輕響,姜沃才轉頭:只見裴炎抱了一大摞公文過來。
因他一手要舉著傘擋風雪,一手要抱大量公文,不免顯得有幾分吃力。
姜沃就上前欲搭把手接過公文,裴炎忙退後道:“怎能讓尚書來拿……”
“無妨。”
姜沃還是接過來,正好看到最上面一份已經寫到了‘龍朔四年正月’考值事,就囑咐道:“小裴,先別再提前寫明年的公文了。”
說來,裴炎真是吏部最勤奮(卷)的朝臣了,總是提前完成公務,這個月就恨不得把下月能幹的活都幹了。
聽尚書此言,裴炎不由一怔:正月裏多節慶又多休沐,把一些正月例行要寫的公文,頭一年臘月裏提前寫一寫難道不好嗎?
姜沃邊進屋邊道:“上月,絳州都督上了奏疏,當地現麒麟。”
裴炎起初還沒轉過神來,還是姜沃又點了點公文上‘龍朔’年號,裴炎才想起來:之前聖人將年號改顯慶為龍朔,就是因為綿州、益州等地見到了龍影。
“姜尚書是說,明年可能要改年號?”
姜沃搖頭:“我只是提點你一句。聖意如何還未定,也勿要私加議論。年節下,好好歇歇吧。”
裴炎忙起身受教應是。
而臘月十五日大朝會,皇帝果然下旨,詔改明年為麟德元年。
裴炎立在朝上,當即想起幾日前的事,感慨道:姜尚書不愧是太史令出身啊,對祥瑞之事真敏銳!
姜沃:其實,我只是對陛下比較了解……
**
然而麟德元年正月,剛改了新年號的帝後,便遇到了不太愉快的事。
起因,還要從吏部上的一份奏疏說起。
去歲年底,姜沃作為吏部尚書,照例批了一份【國除名錄】公文,送與禦前。
所謂國除,便是哪怕出身李唐皇室宗親,也不可能子子孫孫永遠留在宗譜之上,當支脈遠到一定程度,又或是一脈無後絕嗣,便要被除名。
此律正是防範皇親宗族臃腫,朝廷要耗費太多財力物力去養宗室。
國除也是吏部與宗正寺每年都要合作的一項重要工作。
去歲亦然。雙方核查過名單無誤,姜沃也就蓋吏部尚書印,送到了禦前,皇後也是按例朱批了‘準奏’。
然而就在正月裏,東宮上了諫表,以‘今歲國有祥瑞,宇內清平’為由,請旨按‘永徽二年舊例’停一年國除。
姜沃在吏部聽聞此奏時,心下便是一嘆。
果然,皇後很快為此事召見吏部尚書。
姜沃對著媚娘有話就直接問了:“太子怎麽會忽然上這樣一道奏疏?”
媚娘眉宇間神色淡淡:“我已經先召弘兒問過了。”
太子回稟的話與奏疏上差不多:父皇當年曾免過一年國除,開恩讓血脈疏遠的宗親都留在了宗譜上。今歲國庫豐盈,且難得四海清平無戰事,又有祥瑞現世。何不再次施恩於宗親?
媚娘沈聲道:“我看的出,弘兒的話發自內心。”並不是格外要跟她這個母後對著幹。
但正因如此,媚娘才覺得有些失望——
“永徽二年是什麽情形?陛下初登基為新君,長孫太尉權傾朝野,陛下處境艱難,這才欲施恩宗親,以宗室抗衡太尉。”也是皇帝當時還要繼續綿延仁厚的形象。
可太子現在並不需要。
對帝王來說,會稱讚喜愛孩子的‘仁孝寬厚’,但若是選繼承人的話,還是願意生子如狼,而不是如羊的!
做帝王可以仁厚,但仁厚後面跟著的應該是愛民。
帝王自身,還是得有手腕鎮得住朝廷才行。而不是真把仁慈寬厚變成了圭臬奉行。
見媚娘有些心緒煩躁,姜沃就推開窗子。
正月裏剛下過雪,窗外積雪皚皚,大明宮如同一座琉璃水晶宮一般美輪美奐。
清冽寒氣入內,果然令人精神一振。
姜沃轉頭道:“姐姐,雖說太子上此諫表是真心憫國除宗親,無朝廷俸祿可食。但……”
“是誰提醒他永徽二年舊事的呢?”當年李弘還未出生。
“又是為了什麽,才提醒太子行此事呢?”
這兩個問題,媚娘顯然也早已想過。
姜沃就見媚娘唇角微彎,然笑意卻比外頭冰雪還要冷。
“是誰還待細察,但為何提醒弘兒此事,卻昭然若揭——無非是替太子拉攏宗親罷了!”
媚娘和姜沃對視,同時露出一個五味雜陳的笑容:說來,當年媚娘是跟皇帝站在一邊,籠絡宗親為了抗衡長孫無忌。而現在,東宮有人替太子拉攏宗親,卻是為了抗衡她這個代掌政事的皇後了。
十多年過去,人世變幻。
當年媚娘是想不到,許多年後,會有人把她視作‘長孫太尉’,而且故技重施來對付她。
世事有時候真是有趣到有些諷刺意味了。
姜沃也想到了此處,然後發散思維:唔,若媚娘是長孫無忌,自己……豈不是褚遂良?
也是,在東宮屬臣眼裏,自己可不就像是當年褚遂良?哪怕犯了錯(玩忽職守),皇後也不肯按律罰,只象征性罰了點俸祿,還又屢屢賞賜十倍有餘補回來了。
這都是什麽權力的輪回文學啊……
姜沃收起了感慨和發散思維,問媚娘道:“姐姐要再查處一批東宮屬臣嗎?”
她雖是疑問句,卻也猜到了媚娘的回答。
果然,媚娘搖頭——
東宮臣子可以裁撤掉一批又一批,但欲望是裁不掉的。所以才說朝堂如海,永遠不會停歇。那是因為人的權欲,永不可能消失。
東宮屬臣都要指望太子而得權,像王神玉這種永遠是異類和少數,絕大多數人都是只要入了東宮,就會盼著太子掌政,他們會為自己的利益去推動事情的發展。
所以,根子還是在……太子本人身上。
他不應該被這些人引著走。
姜沃想了片刻:“姐姐,這件事來的刁鉆,不如讓陛下來處置。”畢竟涉及宗親,太子提出施恩,若是皇後一下子打回去,倒顯得皇後故意苛待李唐宗室一般。
姜沃忽然想起了永徽年間,她在朝上吃瓜看熱鬧,皇帝忽然點了她的名,示意她‘姜卿別躺了,起來幹點活。’
而現在,換了她想跟皇帝道:陛下別躺了,起來幹點活。畢竟兒子和宗室都是陛下自家的。
*
皇帝聽了此事,心內的失望與媚娘一般,只是強壓著沒有露出來。
他很快道:“事關宗室,朕來吧。”然後又沈默半晌:“希望這次弘兒能看明白。”
麟德元年正月,皇帝朱批,未準太子‘請免國除’之奏。
不過皇帝也未徹底拂掉東宮的面子,而是依照東宮所言,以‘祥瑞’之名遍賞了宗親,諸王各賞五百彩緞。
只是有兩人例外——
皇帝欲教導東宮,就有兩位藩王遭殃,被拎出來當典型。
皇帝特意沒有賞賜一向有貪墨之罪的滕王和蔣王。
其實若只不賞也罷了,然皇帝心情不好,黑蓮花屬性再次發作:他不但不賞滕王蔣王彩緞,反倒賞了人家兩車麻繩,道這兩位自己會貪財,不需賞賜財物,只賞麻繩供他們穿銅錢就是了。*
朝臣們:……
姜沃心道:這要是換個心態脆弱的藩王,見皇帝賞了繩子,還不得嚇得上吊啊。
不過蔣王她不了解,滕王李元嬰一向是心理素質過硬,沒準真會拿著這繩子穿錢,然後繼續建他的滕王閣。
*
皇帝教子還不止此一事。
正好年前,大理寺曾呈上一案,魏州刺史郇公孝有違國法,論罪當賜死。
而隴西王李傅義,聞此事特意來皇帝跟前求情。只道這位魏州刺史祖上於開國有功,朝廷應念舊恩。且他並無兄弟,若是因罪賜死,豈不是讓他家絕嗣?請皇帝法外開恩,特赦其死罪。
這位隴西王李傅義是高祖李淵的侄子,武德年間就封了王,算是宗親中很有資歷的,從輩分上來算也是皇帝的叔王。
故而覺得自己有臉面求這份情。
然而姜沃在朝上聽隴西王求情,心中默默給他點了個蠟:您老人家這是直接撞槍口啊。
果然,皇帝直接道:“豈有為一人屈改國法的?一地刺史罔顧律法,戕害百姓。此等罪名莫說是臣子,哪怕是皇太子,也罪在不赦!他家一脈絕嗣又如何?”*
皇帝不但依舊下旨賜死魏州刺史,還轉過頭來,就命大理寺和宗正寺把隴西王查了查。
結果發現這位也多有貪墨不法,甚至就在京城內還敢仗身份不遵法度,皇帝立時就惱了,正月都沒出就把這位隴西王的邑戶削的幹幹凈凈。
並以此遍警宗親,勿違國法。
可以說,皇帝這個正月不太痛快,宗親們也跟著提心吊膽。
*
就在皇帝言傳身教過一番,準備尋一日與太子好生談一談此事前,朝上又發生了一件大事。
且說皇帝警示宗親這番舉動,還不知太子觸動如何,但對另一位皇子的觸動倒是很大!
那便是廢太子李忠。
皇帝的庶長子李忠被廢太子後,改封梁王,很快就被皇帝譴出京城往梁州去了。
對京中朝臣們(甚至是對皇帝這個父親來說),梁王的存在感,已經淡到幾乎不存在了。
皇帝偶然想起李忠,還都是為了現太子李弘發愁:就是因為有這麽個當過太子的庶長子存在,以至於他不能對現在的東宮流露出什麽不滿,以免讓朝臣們懷疑弘兒的太子位置不穩。
京城中人忘記了李忠,但李忠自己不這麽覺得。
這位皇子前半生都由不得自己,被立被廢折騰了一圈後,心理難免出了點問題,總覺得自己是旁人眼中釘肉中刺,擔憂驚懼有人要害他,常打聽京中諸事。
這兩年病情越發嚴重,甚至會穿著婦人衣裳躲起來,只道是為了躲避殺他的刺客。[1]
此番打聽到京中父皇在整飭宗親,還金口玉言道‘若有違國法,哪怕是皇太子也不可赦’等語,更是驚慌失措,私下行起了巫術占蔔等忌諱事。
梁王此舉,將本來沒病的梁王府長史險些嚇死:您平時神神叨叨穿穿女裝也就罷了,怎麽能幹跟‘巫術占蔔’有關的事兒呢?當年朝中鬧得死傷一片的房遺愛謀反案,您都忘了啊?
於是長史為了自保,上奏於京,稟明梁王種種怪異之舉。
帝大怒,下旨廢梁王為庶人。
太子為庶長兄求情,帝不準,令太子勿覆此諫。
**
二月底,春寒料峭。
這日姜沃從宮中回到姜宅,忽然就挨個屋舍看了起來,然後與崔朝道:“尋兩個妥帖的匠人,重新收拾出兩間住人的屋子來吧。”家中人少,許多屋舍都被她當作倉庫來用了。
崔朝點頭應下,然後問道:“怎麽?有客人要來常住?”
姜沃搖頭:“是我要收養一個女孩子。”
崔朝:?
姜沃看著選好的兩間屋子,想起今日紫宸殿中,媚娘與她說起的話——
自正月裏太子上‘停國除’奏疏起,媚娘就一直在查到底是誰(們)引著太子行此事。
結果這件事還未查清,倒是意外查到了另一事。
太子中舍人上官儀曾對太子感慨了一句:父子親情血濃於水,若朝上只有聖人臨朝決斷,先梁王何至於驚懼擔憂自身安危至瘋癲?實是可悲可嘆。
姜沃聽完媚娘的轉述,望著媚娘冷如霜雪的神情,心中只有一個想法:嗯,上官儀,真有你的。
於是今日回府,她就著手開始收拾屋子了。
姜沃聽聞上官儀去歲剛添了個小孫女,想必就是婉兒。唉,孩子那麽小,沒入掖庭只怕要吃許多苦。!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