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朝議‘公主為使’
關燈
小
中
大
第180章 朝議‘公主為使’
寒冬臘月,北風喈喈,瑞雪紛紛。
院中的山茶花覆雪之餘,依舊紅的如火如荼。
只是這並不是吏部尚書院中的大株紅色山茶花,而是玉華寺內的山茶花。
這株山茶年份比較淺,花樹也比較小。這還是姜沃前兩年過玉華寺來的時候,連盆帶花株捎給王鳴珂的——
此時姜沃雙手撐在窗上,探身看院中的山茶花,不由道:“這花是你們自己打理嗎?養的真好。”
看王鳴珂這株山茶養的這麽好,姜沃心道:莫不是‘王姓’對山茶花有加持buff?
她正想著,就聽屋內傳來王鳴珂略帶焦急的聲音——
“姜沃,我的紙筆都準備好了,你別看花了。快過來把那日朝堂事從頭到尾說給我聽,到時候話本裏好寫的。”
姜沃只得從窗前離開,走到書桌前。
而已經坐在王鳴珂書桌旁的文成,則拿起手爐塞給姜沃,笑道:“是啊,講給我們聽聽。”
“雖然如今我已接了詔書與出使符節。但我也想知道,那日大朝會上,群臣對此事是如何議的,那些反對的朝臣們又說了些什麽話?”
姜沃接過文成遞給她的手爐,覺得方才撐於雪中冰涼的手,漸次暖和過來。
她拂去衣袖上的雪花,落座笑道:“好,我講給你們聽。”
*
乾封元年臘月十五大朝會。
經百官朝議後,定下文成公主為持節正使,來年二月啟程前往安西都護府。
今日是臘月十八日,姜沃的休沐日,就與文成約好了往玉華寺來看王鳴珂。
一來,告知王鳴珂此等大事,二來,這之後文成必要為使節事忙碌起來,再想得一日空閑,估計也難了。
此次算是拜訪,亦算是道別。
不過,王鳴珂毫無離愁別緒,而是立刻兢兢業業為自己的新話本采風,急著讓姜沃把前因後果都講給她聽。
雖然她心裏還有許多想寫的故事,但王鳴珂決定了,別的腦洞(這個詞正是姜沃告訴她的)先放一放,下一本必出公主出使西域前傳!
*
說來,三日前的臘月十五的大朝會上,
定下文成公主為使節事,並非一帆風順。
反對的朝臣們,最開始提出的理由,正是讓姜沃耳朵都已經聽出繭子的‘於禮不合’‘未見先例’。
姜沃才說到這兒,眼前的文成和鳴珂,就異口同聲道:“怎麽會沒有先例?”
文成先說:“當年你出使吐蕃接我回家,難道不是女子為正使的先例?”
而王鳴珂接著就道:“是啊,姜沃是本朝的先例,漢朝亦有前賢為舊例。當年我還在宮中,這事兒我清楚!”
王鳴珂對姜沃道:“我記得當時朝中欲定下你為出使吐蕃正使時,也有許多朝臣反對來著。彼時不就已經找到了先例——漢朝馮嫽馮夫人。”
“《漢書》裏記載的明明白白,馮嫽能史書,習事,嘗持漢書為使。行賞賜於城郭諸國,敬信之,號曰馮夫人。”[1]
王鳴珂說起的,是史書上第一位女外交家,西漢馮嫽。這位馮使節曾經是隨著和親公主‘解憂公主’至烏孫國(西域一大國)的女官侍女,後來她曾作為使節,出使過西域各國,且還不止一次。
且馮嫽出使西域,是正史裏記載過的,正正經經‘錦車持節’,作為漢朝正使,持大漢符節宣讀大漢詔書,為烏孫國新王‘賜印綬’!
姜沃當年能順利以正使身份出使吐蕃,少不了有這位漢代先賢為援例。
隔了數百年,馮嫽當年的非凡與英烈之行,依舊如一雙手,攙扶了一把艱難踽踽獨行的後來人。也如同星光,穿過數百年的光陰,依舊照耀在後人身上。
為她們照亮一點前路。
文成聽王鳴珂說完,也頷首跟著道:“正是,且馮使節還不止出使過一次,哪怕年過七十,亦再次錦車持節,慰定烏孫,可謂是巾幗奇英。”
朝中許多臣子可是飽讀詩書,素日什麽生僻典故都能從古書的犄角旮旯裏搜羅出來,顯得自己有才學。
等麽到了這種時候,《漢書》都忘了?又說沒有‘女子出使’的先例?
文成是歷經世事的人,胸有丘壑又性情平和,在宗親中人緣很好,很得諸公主的敬重。
然此時卻毫不掩厭惡地冷笑一聲,對姜沃道:“倒又讓我想起你曾提起過的,平陽昭公主‘婦人下葬歷來無鼓吹’——其實並非沒有先例,只是沒人願意提起甚至記得這些先例罷了!”
姜沃已經聽得太多,心平氣和道:“正是這話了。”朝堂話術,引經據典談及禮法,除了極少部分真正‘研重禮法’的書生,絕大部分都只是扯著虎皮給自己做大旗罷了。
王鳴珂聽得眉毛都擰起來了,蘸了好幾次墨,連聲追問姜沃:“那你是怎麽回答的?”
姜沃對二人攤攤手:“你們方才都替我說完了。”
她就是以馮嫽與自身為例,替文成駁了回去。
姜沃抱著手爐對文成笑道:“這回大朝會你不在,自是我替你駁回。等你從安西都護府回來,必要親自上朝向二聖回稟出使事——到時候你就可以自己駁他們了。當然,如果他們還再敢言三語四的話。”
若是文成這回出使頗有功績,大約這些人就閉嘴了。
但
無論朝臣們是褒還是貶,是善意還是惡意,這次還需要姜沃轉述給文成聽。而待文成自西域歸來,就可以自己親耳聽到了。
*
王鳴珂寫下了方才三人說的話,然後有點無聊地提筆,問姜沃道:“除了這些禮法啊,舊例啊,朝上還有旁的諫言嗎?”
言下之意,有沒有新鮮的?
要總是這些話,顯得她的話本都沒意思了。
真是一創拖累二創!
姜沃聞言點頭,安撫王鳴珂道:“有旁的說法,但就是不太聰明。”
*
臘月十五的大朝會上。
除了以‘禮法’直接反對的朝臣,還有一位秦禦史,是別出心裁一臉憂國憂民,站在‘為公主好’的角度來勸諫的——
他捧著自己的笏板出列,向上頭二聖和姜相誠懇道:“文成公主身份貴重,從前和親吐蕃又於國有大功,好容易歸朝正該尊養才是,如何能再往西域之地奔波勞苦?”
“且此番吐蕃狼子野心,怎麽能讓公主萬裏迢迢親至安西都護府?公主金體貴重,若萬一出事……”言止於此沒有說完,只有一聲擔憂的長嘆。
姜沃:誒?別說,秦禦史還挺懂留白來烘托氛圍。
許多朝臣們聽完,都覺得這個論點耳目一新啊!
不少人剛想點頭附和,就見姜相手持薛仁貴送到京中的奏疏出列。
聲音聽起來比秦禦史還要憂國憂民,還要誠懇萬分——
“薛大都督的奏疏上明寫,此番與吐蕃使節相談之事要緊,請朝廷務必派一位身份貴重的使節。”
“秦禦史方才到,文成公主身份貴重萬萬不可出事——”
秦禦史聽姜相說到這兒,直覺有點不好,果然,只聽姜相接下來‘憂國憂民’問他道:“那以秦禦史高見,誰身份不貴重可以出事?
你說吧,反正這次使節不是從宗親挑,就是從重臣挑,你看誰不是‘萬金之軀’?誰不怕萬一?
秦禦史:……
這罪名可擔不起啊!
他連忙往回找補道:“姜相,姜相!下官的淺見是,宗親朝臣皆是要緊,只是公主格外不同,是女子之身更危險些。不如……”他後半句想說,不如派個武將出使。
還未說完就被打斷了。
姜沃聲音慢悠悠道:“說來,當年我也以女子之身出使過吐蕃,當時怎麽沒聽秦禦史這麽擔憂我?
秦禦史就見紫袍金帶的姜相,一雙清淩淩雙目望著他,似笑非笑問道:“難道我的命就不是命?”
險些給秦禦史噎死。
幾息後才勉強分辯道:“下官絕無此意!”然後捧著自己的笏板‘嗖嗖’退回了原位,表示自己‘上諫完畢’。
剩下的禦史目睹這一番對答,多半都決定今日默默不語,剩下還準備‘語’的,也先在腹內重新整理言辭,生怕再讓姜相抓住什麽小漏洞噎死。
在殿朝臣們不少都腹誹:姜相這人看起來雲淡風輕的,但懟起人來,怎麽總是一種與眾不同的刁鉆。
唉,人都道宰相肚裏能撐船,按說身份越貴重,越要自矜才是,怎麽到了姜相這裏反過來?
不少年資深的臣子還記得,從前姜相只做太史令的時候,是何等沈靜溫和的人,怎麽官越大,這性情還越來越烈了呢?
當然,這話也只敢在肚子裏,或者是彼此私下裏說一說罷了。
而那一日的大朝會,秦禦史之後,其餘整理腹稿的禦史,也再無發言的機會了。
皇後很快一錘定音。
“冊文成公主為大唐正使節,授錦車符節,宣公主紫宸宮見駕。”
*
玉華寺內。
“說得好。”王鳴珂方才擰起的眉毛散開來,甚至帶了點眉飛色舞,記錄姜沃說的後半段朝堂事。
而姜沃看王鳴珂這一陣奮筆疾書,記錄來自宰相的第一手朝堂資料,不由支頤而笑——
等這本‘公主持節出使傳’出來,只怕又有許多人要猜破頭的苦惱起來:這‘丹青’到底是何方神聖!
這些年朝堂間(尤其是世家朝臣),以及坊間,多有人猜測寫話本的‘丹青’,到底是何人。
世家們彼此懷疑出了內鬼:因這人字裏行間顯露出來的世家風範,是藏也藏不住的,許多世家獨有的計較的衣食住行乃至言談坐臥的小細節,非得是世家名門出來的人,才能這般信手拈來。
不,都不能說是信手拈來,更像是因‘他’過的是這種日子,所以自然而然就寫成了這樣。
而非世家的朝臣,雖不能確定這位的出身,但都很確定這位是位列朝堂的官員,或者起碼是家中有至親在朝為官,且官位還不低。
因許多朝堂上發生的事兒,在這位‘丹青’的《東女國》系列裏,都能找到。
曾經很多人懷疑過是姜相本人,白天忙著上朝,晚上忙著給自己寫話本。亦有很多人懷疑過崔朝,畢竟他都與崔氏鬧到分宗了。
但這些猜測都很快不攻自破:二聖巡幸東都、並州等地時,這兩人每回都隨駕而行,常常大半年不歸。
然而長安城內的書肆還是穩定出產著話本。
所以到底是誰啊!
尤其是世家中,許多人很是抓狂:這怎麽有人胳膊肘十年如一日向外拐啊?!
姜沃想想就很快樂:此時絕不會有人想到,寫這些話本的,是本朝從前的皇後,如今被‘幽禁’在玉華佛寺青燈古佛的廢後王鳴珂。
將來真相大白,會令許多人驚掉眼珠吧。
*
“滋-滋-”
這是烤肉的聲音。
冬日大雪,坐在亭中邊賞雪邊守著圍爐吃烤肉,兼有‘紅泥小火爐能飲一杯無’,實乃人生一大快事。
姜沃熟練地翻著培根——烤肉算是她為數不多精通的廚藝之一了。
她與文成正在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而王鳴珂則還在旁邊寫寫畫畫,只等著吃。
姜沃便道:“鳴珂,你先別寫了。”烤肉涼了可不好吃。
王鳴珂頭也不擡,很是敷衍:“快了快了。”
姜沃與文成相視一笑。
文成就替王鳴珂吃掉了姜沃烤好的肉,飲了一口熱酒後忽然道:“咱們這樣對坐,倒讓我想起二十多年前,我要離開長安和親之時。”
當年她曾在太史局,與姜沃談了半日。
後來她還請閻畫師畫了一張小像,畫了她與姜沃,一人公主服制,一人太史局青色官服,對坐清談。
姜沃聞言道:“今日事,合該再有一畫。”
何況今日,她們身旁,恰好有一位丹青手。
而能讓王鳴珂停下寫話本的,就只有作畫了。果然,她聞‘畫’字擡起頭來:“我來畫!”
*
這次的小像,沒有人穿官服朝服。
姜沃與文成只穿了家常的衣裙,依舊笑語清談:說著那或許並不輕松,但值得期待的——未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寒冬臘月,北風喈喈,瑞雪紛紛。
院中的山茶花覆雪之餘,依舊紅的如火如荼。
只是這並不是吏部尚書院中的大株紅色山茶花,而是玉華寺內的山茶花。
這株山茶年份比較淺,花樹也比較小。這還是姜沃前兩年過玉華寺來的時候,連盆帶花株捎給王鳴珂的——
此時姜沃雙手撐在窗上,探身看院中的山茶花,不由道:“這花是你們自己打理嗎?養的真好。”
看王鳴珂這株山茶養的這麽好,姜沃心道:莫不是‘王姓’對山茶花有加持buff?
她正想著,就聽屋內傳來王鳴珂略帶焦急的聲音——
“姜沃,我的紙筆都準備好了,你別看花了。快過來把那日朝堂事從頭到尾說給我聽,到時候話本裏好寫的。”
姜沃只得從窗前離開,走到書桌前。
而已經坐在王鳴珂書桌旁的文成,則拿起手爐塞給姜沃,笑道:“是啊,講給我們聽聽。”
“雖然如今我已接了詔書與出使符節。但我也想知道,那日大朝會上,群臣對此事是如何議的,那些反對的朝臣們又說了些什麽話?”
姜沃接過文成遞給她的手爐,覺得方才撐於雪中冰涼的手,漸次暖和過來。
她拂去衣袖上的雪花,落座笑道:“好,我講給你們聽。”
*
乾封元年臘月十五大朝會。
經百官朝議後,定下文成公主為持節正使,來年二月啟程前往安西都護府。
今日是臘月十八日,姜沃的休沐日,就與文成約好了往玉華寺來看王鳴珂。
一來,告知王鳴珂此等大事,二來,這之後文成必要為使節事忙碌起來,再想得一日空閑,估計也難了。
此次算是拜訪,亦算是道別。
不過,王鳴珂毫無離愁別緒,而是立刻兢兢業業為自己的新話本采風,急著讓姜沃把前因後果都講給她聽。
雖然她心裏還有許多想寫的故事,但王鳴珂決定了,別的腦洞(這個詞正是姜沃告訴她的)先放一放,下一本必出公主出使西域前傳!
*
說來,三日前的臘月十五的大朝會上,
定下文成公主為使節事,並非一帆風順。
反對的朝臣們,最開始提出的理由,正是讓姜沃耳朵都已經聽出繭子的‘於禮不合’‘未見先例’。
姜沃才說到這兒,眼前的文成和鳴珂,就異口同聲道:“怎麽會沒有先例?”
文成先說:“當年你出使吐蕃接我回家,難道不是女子為正使的先例?”
而王鳴珂接著就道:“是啊,姜沃是本朝的先例,漢朝亦有前賢為舊例。當年我還在宮中,這事兒我清楚!”
王鳴珂對姜沃道:“我記得當時朝中欲定下你為出使吐蕃正使時,也有許多朝臣反對來著。彼時不就已經找到了先例——漢朝馮嫽馮夫人。”
“《漢書》裏記載的明明白白,馮嫽能史書,習事,嘗持漢書為使。行賞賜於城郭諸國,敬信之,號曰馮夫人。”[1]
王鳴珂說起的,是史書上第一位女外交家,西漢馮嫽。這位馮使節曾經是隨著和親公主‘解憂公主’至烏孫國(西域一大國)的女官侍女,後來她曾作為使節,出使過西域各國,且還不止一次。
且馮嫽出使西域,是正史裏記載過的,正正經經‘錦車持節’,作為漢朝正使,持大漢符節宣讀大漢詔書,為烏孫國新王‘賜印綬’!
姜沃當年能順利以正使身份出使吐蕃,少不了有這位漢代先賢為援例。
隔了數百年,馮嫽當年的非凡與英烈之行,依舊如一雙手,攙扶了一把艱難踽踽獨行的後來人。也如同星光,穿過數百年的光陰,依舊照耀在後人身上。
為她們照亮一點前路。
文成聽王鳴珂說完,也頷首跟著道:“正是,且馮使節還不止出使過一次,哪怕年過七十,亦再次錦車持節,慰定烏孫,可謂是巾幗奇英。”
朝中許多臣子可是飽讀詩書,素日什麽生僻典故都能從古書的犄角旮旯裏搜羅出來,顯得自己有才學。
等麽到了這種時候,《漢書》都忘了?又說沒有‘女子出使’的先例?
文成是歷經世事的人,胸有丘壑又性情平和,在宗親中人緣很好,很得諸公主的敬重。
然此時卻毫不掩厭惡地冷笑一聲,對姜沃道:“倒又讓我想起你曾提起過的,平陽昭公主‘婦人下葬歷來無鼓吹’——其實並非沒有先例,只是沒人願意提起甚至記得這些先例罷了!”
姜沃已經聽得太多,心平氣和道:“正是這話了。”朝堂話術,引經據典談及禮法,除了極少部分真正‘研重禮法’的書生,絕大部分都只是扯著虎皮給自己做大旗罷了。
王鳴珂聽得眉毛都擰起來了,蘸了好幾次墨,連聲追問姜沃:“那你是怎麽回答的?”
姜沃對二人攤攤手:“你們方才都替我說完了。”
她就是以馮嫽與自身為例,替文成駁了回去。
姜沃抱著手爐對文成笑道:“這回大朝會你不在,自是我替你駁回。等你從安西都護府回來,必要親自上朝向二聖回稟出使事——到時候你就可以自己駁他們了。當然,如果他們還再敢言三語四的話。”
若是文成這回出使頗有功績,大約這些人就閉嘴了。
但
無論朝臣們是褒還是貶,是善意還是惡意,這次還需要姜沃轉述給文成聽。而待文成自西域歸來,就可以自己親耳聽到了。
*
王鳴珂寫下了方才三人說的話,然後有點無聊地提筆,問姜沃道:“除了這些禮法啊,舊例啊,朝上還有旁的諫言嗎?”
言下之意,有沒有新鮮的?
要總是這些話,顯得她的話本都沒意思了。
真是一創拖累二創!
姜沃聞言點頭,安撫王鳴珂道:“有旁的說法,但就是不太聰明。”
*
臘月十五的大朝會上。
除了以‘禮法’直接反對的朝臣,還有一位秦禦史,是別出心裁一臉憂國憂民,站在‘為公主好’的角度來勸諫的——
他捧著自己的笏板出列,向上頭二聖和姜相誠懇道:“文成公主身份貴重,從前和親吐蕃又於國有大功,好容易歸朝正該尊養才是,如何能再往西域之地奔波勞苦?”
“且此番吐蕃狼子野心,怎麽能讓公主萬裏迢迢親至安西都護府?公主金體貴重,若萬一出事……”言止於此沒有說完,只有一聲擔憂的長嘆。
姜沃:誒?別說,秦禦史還挺懂留白來烘托氛圍。
許多朝臣們聽完,都覺得這個論點耳目一新啊!
不少人剛想點頭附和,就見姜相手持薛仁貴送到京中的奏疏出列。
聲音聽起來比秦禦史還要憂國憂民,還要誠懇萬分——
“薛大都督的奏疏上明寫,此番與吐蕃使節相談之事要緊,請朝廷務必派一位身份貴重的使節。”
“秦禦史方才到,文成公主身份貴重萬萬不可出事——”
秦禦史聽姜相說到這兒,直覺有點不好,果然,只聽姜相接下來‘憂國憂民’問他道:“那以秦禦史高見,誰身份不貴重可以出事?
你說吧,反正這次使節不是從宗親挑,就是從重臣挑,你看誰不是‘萬金之軀’?誰不怕萬一?
秦禦史:……
這罪名可擔不起啊!
他連忙往回找補道:“姜相,姜相!下官的淺見是,宗親朝臣皆是要緊,只是公主格外不同,是女子之身更危險些。不如……”他後半句想說,不如派個武將出使。
還未說完就被打斷了。
姜沃聲音慢悠悠道:“說來,當年我也以女子之身出使過吐蕃,當時怎麽沒聽秦禦史這麽擔憂我?
秦禦史就見紫袍金帶的姜相,一雙清淩淩雙目望著他,似笑非笑問道:“難道我的命就不是命?”
險些給秦禦史噎死。
幾息後才勉強分辯道:“下官絕無此意!”然後捧著自己的笏板‘嗖嗖’退回了原位,表示自己‘上諫完畢’。
剩下的禦史目睹這一番對答,多半都決定今日默默不語,剩下還準備‘語’的,也先在腹內重新整理言辭,生怕再讓姜相抓住什麽小漏洞噎死。
在殿朝臣們不少都腹誹:姜相這人看起來雲淡風輕的,但懟起人來,怎麽總是一種與眾不同的刁鉆。
唉,人都道宰相肚裏能撐船,按說身份越貴重,越要自矜才是,怎麽到了姜相這裏反過來?
不少年資深的臣子還記得,從前姜相只做太史令的時候,是何等沈靜溫和的人,怎麽官越大,這性情還越來越烈了呢?
當然,這話也只敢在肚子裏,或者是彼此私下裏說一說罷了。
而那一日的大朝會,秦禦史之後,其餘整理腹稿的禦史,也再無發言的機會了。
皇後很快一錘定音。
“冊文成公主為大唐正使節,授錦車符節,宣公主紫宸宮見駕。”
*
玉華寺內。
“說得好。”王鳴珂方才擰起的眉毛散開來,甚至帶了點眉飛色舞,記錄姜沃說的後半段朝堂事。
而姜沃看王鳴珂這一陣奮筆疾書,記錄來自宰相的第一手朝堂資料,不由支頤而笑——
等這本‘公主持節出使傳’出來,只怕又有許多人要猜破頭的苦惱起來:這‘丹青’到底是何方神聖!
這些年朝堂間(尤其是世家朝臣),以及坊間,多有人猜測寫話本的‘丹青’,到底是何人。
世家們彼此懷疑出了內鬼:因這人字裏行間顯露出來的世家風範,是藏也藏不住的,許多世家獨有的計較的衣食住行乃至言談坐臥的小細節,非得是世家名門出來的人,才能這般信手拈來。
不,都不能說是信手拈來,更像是因‘他’過的是這種日子,所以自然而然就寫成了這樣。
而非世家的朝臣,雖不能確定這位的出身,但都很確定這位是位列朝堂的官員,或者起碼是家中有至親在朝為官,且官位還不低。
因許多朝堂上發生的事兒,在這位‘丹青’的《東女國》系列裏,都能找到。
曾經很多人懷疑過是姜相本人,白天忙著上朝,晚上忙著給自己寫話本。亦有很多人懷疑過崔朝,畢竟他都與崔氏鬧到分宗了。
但這些猜測都很快不攻自破:二聖巡幸東都、並州等地時,這兩人每回都隨駕而行,常常大半年不歸。
然而長安城內的書肆還是穩定出產著話本。
所以到底是誰啊!
尤其是世家中,許多人很是抓狂:這怎麽有人胳膊肘十年如一日向外拐啊?!
姜沃想想就很快樂:此時絕不會有人想到,寫這些話本的,是本朝從前的皇後,如今被‘幽禁’在玉華佛寺青燈古佛的廢後王鳴珂。
將來真相大白,會令許多人驚掉眼珠吧。
*
“滋-滋-”
這是烤肉的聲音。
冬日大雪,坐在亭中邊賞雪邊守著圍爐吃烤肉,兼有‘紅泥小火爐能飲一杯無’,實乃人生一大快事。
姜沃熟練地翻著培根——烤肉算是她為數不多精通的廚藝之一了。
她與文成正在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而王鳴珂則還在旁邊寫寫畫畫,只等著吃。
姜沃便道:“鳴珂,你先別寫了。”烤肉涼了可不好吃。
王鳴珂頭也不擡,很是敷衍:“快了快了。”
姜沃與文成相視一笑。
文成就替王鳴珂吃掉了姜沃烤好的肉,飲了一口熱酒後忽然道:“咱們這樣對坐,倒讓我想起二十多年前,我要離開長安和親之時。”
當年她曾在太史局,與姜沃談了半日。
後來她還請閻畫師畫了一張小像,畫了她與姜沃,一人公主服制,一人太史局青色官服,對坐清談。
姜沃聞言道:“今日事,合該再有一畫。”
何況今日,她們身旁,恰好有一位丹青手。
而能讓王鳴珂停下寫話本的,就只有作畫了。果然,她聞‘畫’字擡起頭來:“我來畫!”
*
這次的小像,沒有人穿官服朝服。
姜沃與文成只穿了家常的衣裙,依舊笑語清談:說著那或許並不輕松,但值得期待的——未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