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07章 傳承

關燈
第107章 傳承

司農寺。

“這株蘭花開的真好!”

姜沃由衷讚嘆。

聽出她是發自內心的讚賞,神玉侍郎頓時美的不行,毫不掩飾驕傲姿態:“是吧,我敢說長安城中再也沒有人比我會侍弄花草的人!”

姜沃頓時想起一人:好想介紹給遠在黔州的大公子承乾認識下。^o^本^o^作^o^品^o^由^o^

*

此時,吏部兩位新侍郎,都不在吏部,而是在司農寺,王神玉曾經的獨門獨戶院中。

與姜沃離開太史局一樣,司農寺也一直給曾經的‘王正卿’保留他的院落。

王神玉給姜沃一一介紹了他的心肝花草們。

之後邀請她進屋小坐。

入內,滿目青色雅致。

明明是五月夏日,姜沃每每至此卻都覺十分清幽,自生蘊涼——

確實是比吏部侍郎標配的簡樸寒素版小屋好多了。

吏部官員眾多,署衙雖大,人均占地面積卻比太史局小。

只有吏部尚書才有一個獨自一進的院落屋舍。

兩位吏部侍郎則是拼一個院子,東西兩面自選。姜沃自然謙讓王神玉,自己選了西邊。

看著光禿禿的院子和兩間異常簡素的屋舍,姜沃第一次體會到何為清廉官舍。

說來,這其實算是她第一次真正入署衙,一切按別人的規矩生活——

之前都是跟著師父們在太史局,別說按著自己的想法收拾屋子院落,怎麽舒服怎麽來了,甚至不吃公廚的時候,還有頂頭上司親手炒菜吃。

但到了吏部,必然不會再有這種自由和厚待。

姜沃原準備老實做人,按照王老尚書的標準過活的。

但,王神玉過不下去了!

這不,勉強忍了些日子,今日午時,王神玉就邀姜沃來至司農寺他原先的院落,然後痛心疾首指指點點:“看看!”

“簡直是洞天福地與未開荒地。”

“不能一直這樣下去了!”

“吏部旁的地方暫且管不到,先把你我院中收拾利落了才行。”

姜沃也有點過夠了,立刻點頭讚同——她有許多書籍陳設還在太史局,想要拿過來。

雖然讚同王神玉,她還是提出往王尚書處報備一下。

畢竟他們都去過王老尚書處議事,見過他老人家的院子,樸素至極。

王神玉感慨道:“大伯那人,一輩子求的,便是人皆認定他‘素有清名,克慎勤勉’。”

之後語重心長對姜沃道:“咱們可不能學他。”

“等回頭,我就叫人將院中好生布置一番,挪些四季花草進去,每日都要賞心悅目才成。”

“身為臣子,皇命加身,只好案牘勞形,俗務纏身。”

“若是再整日過的跟苦行僧一樣,實在是生無意趣!”

王神玉覺得,看在長輩的面上,他忍了二十天,已經是夠了。

不得不做這吏部侍郎也罷了,生活質量絕不能丟。

姜沃笑瞇瞇點頭表示大讚。

心中道謝:陛下,您知道您給我挑了個多麽合心意的未來上峰嗎?

*

待王神玉終於抒發完關於生活質量的感慨,姜沃放下手裏的杯盞:“其實我今日,還有件事想與王公商議。”

她稱呼旁人都是稱官位。

但對王神玉,一向更敬重些,姜沃就換了稱呼,喚一聲‘王公’。

時值五月下旬,兩人也已經同院辦公二十日了。

兩人雖性格大相徑庭,卻奇異的很能處得來——當然這個奇異,是王老尚書的角度來看。

姜沃與王神玉兩人彼此倒不覺得奇異。

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

其實都是只做好自己分內之事,從不幹涉指點旁人的人。

相處自然和諧。

既處得來,又是未來上司,姜沃就將心中一直惦記的事與王神玉說起。

“王公可知京中女醫館?”

王神玉點頭:“自然知道,家中還有女眷請過女醫館中的助產士。孫神醫親傳,遂安夫人手把手教出來弟子們,各家都是信得過的。”

姜沃眼中便有笑意。

當時請遂安夫人薛則出宮,作為第一位女醫和將來女醫們的‘二導,’也有這方面的緣故。

她曾經太子乳母的身份,本就更令人信服些,只慕此名來學的女醫也不少。

姜沃繼續道:“是,我想說的正是這助產士。”

“王公也知,有助產士在,大有益於難產婦人和嬰孩活下來。”

“可這等醫術,不是口傳心授就行的,需得有師父手把手的教導。”

“先帝時,就曾下旨令太醫署將大夫派往各地。”

“如今天下三百六十州,各州都有京中太醫署考核過後,下派的數名醫博士、助士,以防各地疫癥,大見成效。”

“若是女醫也能像太醫署的官員一樣,得個朝廷的官位,被朝廷安排去各州,能夠有朝廷文書有俸祿,一路還有官驛,到了地頭還有官府的供應——便也能將這助產士散向天下各州,豈不有益天下人口戶籍?”

王神玉敏銳道:“你是想走吏部之制,提出在太醫署增一助產士官職?”

姜沃點頭。

只見眼前王神玉凝神想了片刻:“只怕很難,老尚書處不會批的。”

姜沃努力想說服一下王神玉:“太醫署的助士只是從九品。”

太醫署的官職都不高,跟著醫博士去往各地的男助士,官職也都很低,說句實在的,朝中其實沒有人把他們算作真正的官員。

在姜沃看來,女子助產士也可以從此例。

如此微末的職位,都不能夠嗎?

王神玉依舊一針見血:“不是品階的問題,是先例的問題。”

王神玉人很風雅,但目光很透徹:“老尚書為人謹慎了一輩子,怎麽會開這個先例,令女醫掛在太醫署,為外官職——若是你向他上此表,他一定會令你改為宮內女官品階。”

姜沃沈默下來。

此結局她其實也想到了。

姜沃從來知道前路難行,但到了吏部後,見了這個龐大的已經嚴絲合縫運轉的組織,才知道,要為女子入朝撬開哪怕一道縫,有多麽難。

不過,再難也總要走下去的。

此時不成,未必將來不成。

於是點頭,準備曲線前進:“內官職也好,總之該有的俸祿與出門在外的安穩保障有了,才有女醫敢於走出去,將這助產之法帶向各州。”

王神玉道:“如你所說,這是一樁有利於人口的好事,老尚書也會同意以吏部名向聖人上表。”

“只是應當還要讓你再上書給皇後。”

畢竟是要增宮內女官職。

要上奏給皇後這件事,自是現在姜沃最不需要擔心的一環。

*

次日,姜沃剛給王老尚書送過‘女醫授內廷女官’的奏疏,回來就見元寶站在門前。

姜沃見了他笑道:“怎麽了?太史局有事嗎?”

“是有太……姜侍郎的信送到太史局去了。”元寶一時還有點改不過口來。

姜沃接過來。

是師父李淳風的。

“多謝。”

然而坐在桌前要拆信的時候,姜沃心頭忽然有一陣無法忽視的不安。

她一時竟然不敢拆此信。

直到王尚書處打發一位書令史過來,傳達令她‘具書奏皇後’的公務安排時,姜沃才回神。

她索性帶上已然寫好的奏疏與李淳風的書信,往立政殿來。

皇帝與媚娘原在一處,聽了此事皇帝笑道:“原來不是尋朕,而是要稟於皇後的內官職事?那姜卿單獨回稟,由皇後決斷吧。”

媚娘笑了笑,與姜沃一起來到後殿。

女醫事從一開始,媚娘就深知——最開始,姜沃甚至是半夜把她驚醒,然後拉著她說了一夜,這印象實在深刻。

“好,等我看過後用印。”

媚娘從奏疏上擡起頭來,卻不禁問道:“你怎麽了?”

旁人未必看得出,但媚娘很快就察覺,姜沃似乎有些極罕見的不安。

姜沃取出了李淳風的信,就在媚娘處慢慢拆開。

*

熟悉的筆跡。

映入眼中的第一句,便是:“袁師已然仙逝。”

夏日綿綿,蟬鳴原不絕於耳。

這一刻,姜沃卻覺得很靜,靜的讓人窒息,像是人忽然沈入水底,聽不見岸上的聲音。

片刻後,她才從這種窒息的安靜中,緩慢而遲緩地聽到媚娘喚她的聲音。

她茫然回首:“武姐姐?”

媚娘也已經見信上之書,用力握住她的手,卻不忍說節哀之詞。

姜沃把剩下的信看完,心中愈痛。

原來,袁師父仙去並非現在,而是一年前——怪不得,李師父去歲來信,便已在蜀地。

媚娘從未見過姜沃眼中這般失去神采的時刻。

只見她木木然道:“是了,去歲,我還夢到了師父們,醒來便覺得悵然。”那時正是宸妃事後,太史局許多官員解官而去,她直接夜宿太史局忙公務的一段時日。

李淳風信上寫的分明:去歲五月,袁天罡病重。但不令李淳風告知姜沃此事,只道她當時必處在艱難之中,不要再令她雪上加霜。

之後月餘,袁天罡便溘然長逝,亦留下話,要一年後再告知姜沃。

李淳風遵行,於今歲書信方至長安。

“姐姐,其實我是有預感的——李師父為何忽然自關中入蜀,又為何這些時日不來信。”

“我只是不敢深想,更不敢起卦。”

當年她與袁天罡黔州作別,袁天罡已然說過‘此生師徒一場,至今已圓滿’。

他們彼此都有預見,那便是最後一面了。

可事不到眼前,姜沃依舊不想去見,不肯去想。

媚娘一直關切擔憂望著姜沃,見她眼底終於漸漸有了一絲神采。

不,不是神采,是淚光。

先是蓄在眼底,淺淺一層。

直到姜沃說出:“姐姐,我想與陛下告假數日,去閬中……”

“我應當還能趕上師父的周年祭禮。”

一直自持於眼底的淚光,終於破碎。

淚如雨下。

**

六月初,姜沃素衣抵蜀地閬中。

與上次冬日入蜀相比,這次她到的很快。

因河道未結冰,可以走先帝貞觀二十二年所修的京中與蜀地相通的‘斜古道水路’。[1]

帝後堅持讓崔朝陪她同行,暫將方滿周歲的公主暫時接回宮中,媚娘道:“雖說宮中還未徹底理順,但你此去不足月,我多上心就是。”

*

姜沃再見到李淳風時,亦不免落淚。

敘過別後事,李淳風溫聲道:“袁師臨終曾提起你,要我再次轉告——前路漫漫搖擺不定之時,要靜一靜心,想一想你的本心。”

“確認了路,才能往前走。”

在袁師父周年祭禮前的一夜,姜沃獨自一人提前來至墓前。

暮色深沈中,她與墳塋相伴。

她近來,是有些思緒太雜了。

等待多年的媚娘成為皇後,她深入朝堂都已做到,甚至還已經兌換到了【農作物】與【航海】兩本指南。

她站在了一個全新的起點。

但相應的,她離眼前重重大山更近了。

這座山顯得更高大更堅不可摧了。

就比如助產士。

她走了這許多年,才看到萌芽,看到了幾十個人的出現。

但至今為止,才撬動了一點點邊緣,讓她們成為了內廷女官,卻依舊不能入朝。

何為‘傳統’,只是存在,就自有泰山壓頂一樣的重量。-

“師父,我生怕自己終此一生,都是愚公移山。”

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她真的能做完嗎?

*

“太史令。”

姜沃聽到這個稱呼,還是下意識回頭。

頗有些意外:“大公子。”

馬車停下,下來的人居然是李承乾。

姜沃很快想起,當日李承乾離開昭陵時,皇帝曾與專門護送李承乾的親衛說過,若是兄長到了蜀地後想出來走走,只管隨行相護就是。

“袁仙師仙逝事,我也是近來才知道。”兩人偶有書信往來,談論因果事。

“聽聞明晨是袁師的周年祭,我便提早一日過來了。”

李承乾點過香燭後,也未離去。

竟然也就在墓前坐下來。

兩人各坐一草蒲。

他先開口道:“太史令為何事所惑?”

姜沃不由擡頭看著李承乾:這可不像是深居幽沽的大公子會主動問的話。

果然,很快李承乾直白道:“是袁仙師在信中提及,太史令或許需要與我談一談。”

姜沃只覺得眼底再次發熱。

師父……

夏日夜晚,風溫熱,蟬鳴響。

空氣中滿是用以驅蟲的艾草燃燒的氣息,有些微微的發嗆。

於良師墳塋前,姜沃閉上眼,靜視己心。

再睜開眼的時候,就覺得內心安靜了許多。

“大公子可還記得,當日在黔州,我曾與你提起過,先帝所期許的後世。”

李承乾點頭:“自不會忘。”

其實他一直知道,父皇盼著天下百姓永無饑餒。

姜沃道:“先帝之言,振聾發聵。”

“我亦是從那一日起,就一直想夢到,這世上有沒有什麽良種,能夠畝產比現在的糧米多許多,多到讓天下百姓都能安居樂業,能夠吃飽。”

所以,她在火藥之後,再也沒有買其餘的指南,而是一直攢到買了《農作物的活點地圖》與能獲取相應作物的《航海術》。

姜沃已經細細讀過。

但正因為讀過,才令她知道,沒有那麽簡單。

並不是得到良種與高產量的農作物,百姓就一定能無饑餒。

【指南】最先介紹是良種的必要性,以及人口陷阱——

人類在研究歷史中,提出了馬爾薩斯人口陷阱:人口增長是成幾何數(2、4、8、16)增長的,生存資源卻是算術級(1、2、3、4)增長的。[2]

人口是不能超過農業發展水平的,這是很樸素的能量守恒——有多少糧食,就能養活多少人。

所以,良種與高產量的農作物是必須的。

姜沃撿了一根樹枝,在地上寫寫畫畫,與李承乾講了人口陷阱。

李承乾很快理解道:“農為政本正是如此。父皇是極重視勸課耕織的。”

但,指南又指出,只有高產的良種也是不夠的。

畝產再高,也得百姓有畝才行。

“若是有良田良

種,但是到不了百姓手中,也是無用的。”

最根本的,永遠是制度問題。

是世家豪族的土地兼並。

如果依舊世家門閥林立,百姓們依舊會被迫賣田,成為他們的隱戶,剩下的人就要承擔更沈重的賦稅。

李承乾認真聽完,然後道:“所以父皇要壓制門閥世家——你不知道,貞觀初,有多少稅賦收不上來,國庫有多窮。然父皇還是精兵簡政,裁處官員來省錢。父皇曾苦笑道:並非百姓不勤,若再以稅加之,百姓就只好去死了。”

天下土地只有這麽多,不光要開源,要得到好的良種。

還要節流。

讓那些世家門閥,把吃了的吐出來。起碼,要阻止他們繼續吃下去。

“比如皇帝下的《禁買賣百姓永業田》很好。”長孫無忌到黔州後,李承乾聽他說了些朝中事。

他很欣慰。

雉奴,他沒有被世家栓住,他已經沿著父皇的路在走了。

李承乾看著眼前與自己剖心傾談此事的姜沃,更安定些:而且,雉奴道不孤。

*

姜沃自拿到那本農作物指南後,這是第一回 與人徹談此事,索性敞開來,把她的困惑都一一道來。

李承乾的話往往一針見血,給她的啟發感觸良多。

這一夜,兩人都未離開,就在此說起京中事、世家事、糧米事、朝堂事。

姜沃與李承乾坐在袁天罡墓前,兩人是生者,憶起的卻都是故君、故師、故親的期盼。

皇帝登基五年餘,發生的事兒卻極多,等姜沃說完,大半夜就過去了。

夜風吹滅燈燭,姜沃就起身去重新點起來。

坐回來時,擡頭見深沈夜色如壓在肩上,不免又想起自己將來要面對的漫無邊際的大山——她不單想陪著皇帝和媚娘,一起行打壓門閥世家的事兒,她心中亦藏著更‘大逆不道’的想法,讓女子也能更好的走入這世間。

時間總是不夠用。

她總想再快一點。所以她進吏部不足月,哪怕知道時機還不成熟,卻還是沒忍住跟王神玉提起了女醫官職事。

姜沃總是怕來不及……

“不必繃得太緊。”

熟悉的聲音和話語自耳畔傳來,讓姜沃倏爾回到貞觀二十二年冬日——

她臨去黔州前,淩煙閣中二鳳皇帝曾經說過一句:“這點你也要學學你師父,這個年紀,不必繃得太緊。”

宛如晨鐘敲響在耳畔,姜沃忍不住轉頭去看。

李承乾的側顏在黑暗中微微模糊。

姜沃恍然間以為看錯了人——

說來她初見二鳳皇帝,他亦未足四十歲,恰似此時此刻李承乾的年紀。

李承乾見她轉頭望著自己,似乎沒聽清,就又重覆了一遍:“我方才道,你不必繃得太緊。”

在這蒙蒙未至的清晨,黑暗與即將到來的白晝交際之時,仿佛模糊了生死之境。

“父皇說過‘大道遠而難遵’。”

大道向來幽遠難行。

“哪怕是經天緯地如父皇,也會想著選繼承人,將未完之宏業傳承下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情。”

“正如父皇之後有雉奴,他之後,又會有他選定的繼承此志者。”

“不是嗎?”

李承乾向來直白淡然的語氣,帶上了些許夏風一般溫熱的關懷,又似深有所感因而嘆息:“人若是凡事求全,極力想達成一個太高的成就,就把自己繃得太緊,不是一件好事。”

“世事難料,你怎麽能保證,總如你設想的一般去進行?”

“如果繃得太緊,若是一事落下大憾,你或許會再也走不出來了。”

姜沃深深觸動:這話,必是大公子多年心聲。

果然李承乾又道:“我是很久後才明白,韌比堅重要。”韌,柔而固也。

天際曉星初亮。

其實姜沃一直確定她的本心是什麽——

是二鳳皇帝所期盼的,眾生無饑餒,華夏衣冠在。

更是要女子也能平等地走入並一同建立這無饑餒的世界。

只是今日之前,她一直覺得沈重如許,這般宏大之志,她做的完嗎?

但現在,她不再擔心和迷惑了。

只要先人逝去者,不是消失了,而是被傳承下來。

就不會熄滅。

夏日清晨來的迅疾,從曉星現到天光大亮,只過了很短的一段時間。

見清晨已到,李承乾便再次上了香燭,告辭離去。

姜沃相送過後,回到師父墓前。

頓首。

“師父,哪怕終我一生,是愚公移山,我也會移下去的。”

而且是不再急切緊繃,而是堅定有序的一步步移下去。

她一路走至今,多承先人遺澤。

而她,也終會成為先人。

“我之後,必亦有後人移山矣!”!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