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52章
無論是京城的聖旨, 還是全須全尾出現的淩恒,無不說明臨州的形勢進入到了一個相對平緩的階段。
換言之,在一場無聲而驚險的博弈之中, 屬於淩恒與陸之舟的這一方獲得了勝利。
淩大人的處理也非常幹脆利落, 既然拿著聖旨, 就查。
無論京城裏的想法如何, 他都按照實際,按照自己的意願, 將這個案子查下去。
因為有這一位在, 臨州官場一時間人人自危, 眼瞧著平靜了許多。
齊景瑜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忙裏偷閑跑來的。
來的時候, 先對著寧頌小院兒裏的繡球花轉了一圈, 又問管家要了魚幹餵了玳瑁貓, 這才來到了寧頌跟前。
“……看不出來啊,頌哥兒。”
一場發生在暗中的交鋒已經結束, 外人或許礙於信息不通暢, 並不知曉之前發生了什麽。
但這顯然不包括齊景瑜。
當然,在此之前,他也完全想象不到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人會因為這件事而產生聯系。
“看不出來什麽?”
舊友來訪,寧頌一邊問著, 一邊準備好了茶點, 招待齊景瑜坐下說話。
“看不出來你是個狠人啊!”
那樣的場景, 那樣的危險,寧頌敢不顧一切地救人。
若是換做他,別說救人了, 就連門口多個陌生人他都害怕。
“不過幸好有你。”
作為師兄的親朋好友,他正是要感謝頌哥兒, 師父也是這個意思,所以讓他帶來了禮物。
正式的感謝,要等臨州這一番風雲徹底結束了才行。
坐在窗前,嗅著縷縷茶香,齊景瑜憋了一個月的話憋不住了,嘆了口氣,說起了這件事:
“你是不知道,之前我們知道師兄受傷而消失,都急瘋了。”
按照齊景瑜的說法,淩恒是因為拿到了關鍵性的證據而被人盯上的,當時,他是約見了一位人證,被人埋伏。
“問題是,他不是一個人,而是身邊帶了十多個人。”
淩恒既是朝廷命官,身邊又有眾人護衛,可對方仍然不顧一切地下手了,聽起來就讓人膽寒。
寧頌代入了一下當時的場景,也不由得為淩大人的處境而深吸一口氣。
“瞧著不像是新仇?”
在寧頌看來,雖然舞弊案確實駭人聽聞,可自陸之舟上任之後,東省的學官們或升或調,要說肯花這麽大的成本來殺人,確實不大有可行性。
“舊仇唄,除了京城那些人,我不知道誰還這麽恨他。”
在淩恒出京城之前,很是得罪了一群人。而這群人與舞弊案的這群人相當不同,前者在權勢上顯然更勝一籌。
“當時是在城外動的手,也恰好是在城外,能讓他逃進來。還好,岑叔的院子在這裏,剛好也是你在住。”
岑叔,指的就是一心堂的東家。
“大夫說,如果不是你及時發現,現在我們恐怕要給他收屍了。”
“京城那些人……”
齊景瑜咬著牙,楞了一會兒,不說話了。
事關朝廷,齊景瑜與他都是局外人。
顯然,齊景瑜也發現了自己的失言,低下頭喝了一口水,打岔換了個話題。
“快說說,既然是你救了我師兄,還幫他換藥——那,我師兄的身材好不好?”
噗——
寧頌一個沒註意,差點噴出來。
“你就說,好不好嘛?”
在說這句話時,據齊景瑜補充,這位在學問上拔尖兒的淩大人,竟然也會一些武藝。
這也是下屬被引走、擒拿之後,淩大人能自己帶傷逃離的原因之一。
而且據齊景瑜的說法來看,淩大人的武藝還頗有水準。
“不愧是卷王。”寧頌感慨了一句。
他想知道,淩大人到底是如何從繁忙的生活中找到時間進修武藝的,難道說有些人天生就比旁人精力充沛不成?
不過想一想,淩大人傷勢尚未愈合,就能穿上官服裝作無事出門接旨,沒有一點兒狠勁怕也做不出這些事。
始終沒有從寧頌口中問出自己想要的答案,齊景瑜失望極了,但他仍然在小院裏吃吃喝喝,還與寧頌一起擼了貓。
走的時候,他終於帶來了一句寧頌想要聽的話:
“別擔心啊,現在臨王願意出手,臨州應該是穩定了。”
說完這一句,齊景瑜又來了一句:“當然,要是還沒穩定,臨州就完了,那我們就一起死吧。”
寧頌:“……”
雖然齊景瑜這個小夥伴沒多靠譜,但他有一句話說得不錯,有臨王的出面,臨州府的形勢是徹底安穩下來了。
臨王府將臨州衛的官員找去說話,過了兩日,就有衛所的人開始巡邏。
這些手段,將臨州保護的滴水不漏。
“這臨王到底是什麽來歷?”寧頌抽空和吳管家打聽。
入臨州的時候,寧頌只見過臨王府邸,並未詳細了解過這位藩王,等到了這時候,他才察覺出了對方的地位來。
“他是當今的親弟弟,也是前皇後的嫡子。”
除了身份尊貴之外,當年今上是太子時,臨王還帶兵打過仗,哪怕是前些年,對方也領兵守衛過邊疆。
時至今日,臨王的親衛仍然是身經百戰,上過戰場的軍人。臨州衛所裏也有不少人在臨王手下當過職。
因此,有了這位在,旁人的手才難以伸進來。
“原來如此。”
寧頌徹底安心了。
正如齊景瑜所說,在此日之後,朝堂的形勢愈發明朗——經過調查,科舉舞弊案確有此事,因此之前被關起來的主考官等人掉了腦袋。
臨州官場上亦是拔出蘿蔔帶出泥。
每日都有官員被抓走,關進大牢裏。
許久不見的陸大人也正常上職,連之前受傷的淩大人,也趁此機會拔掉了之前暗殺自己的爪牙。
該處理的都處理了,曾經靠著舞弊牟利的,也付出了他們應有的代價,往日圍堵上巡撫府門口的學子們終於偃旗息鼓。
只是那些受到影響的考生們卻無法挽回自己被偷走的時間。
“既然如此,就讓他們參加這一次的鄉試吧。”
陸之舟同淩恒想了這個辦法。
雖然這也只是權宜之計。
相比於之前的腥風血雨,幾個學子的前程根本不算什麽,陸之舟寫了折子上去,折子很快被批準了。
幾個被耽誤了光陰的秀才極為歡喜,找機會攔住陸之舟,給他磕頭。
他們很清楚,雖然明面上不會有人阻攔他們,不讓他們考試,可鬧了這一回,之後的前程就難了——
雖然一開始,他們也是抱著破釜沈舟的想法去擊鼓鳴冤的。
陸大人想到了這一點,專門為他們考慮。
這怎能不讓他們感激。
於是,在一番風風雨雨之後,拖延已久的鄉試終於正式開始。
八月初八這一日,寧頌將鄭夫子送進了考場,等在考院之外,頭一次感覺到了等待人考試的感覺。
鄉試一共考三場,每場考三天。寧頌眼睜睜地看著鄭夫子神采奕奕地進去,然後神情萎靡地出來。
待到八月十四這一日,鄭夫子終於考完了,被人攙扶著走出來。
“頌哥兒,扶一下我。”
話還未落,鄭夫子就倒下了。
與他情況相似的,還有不少秀才。
寧頌來時只有一個人,周圍有侍衛看到了,主動來幫他,將鄭夫子移動到車上。
“謝謝。”
寧頌道謝。
侍衛笑瞇瞇地說:“不用客氣,應該的。”
他是淩大人身邊的親衛,知道是寧頌救了自己的上峰。
對於這個救命恩人,侍衛何止是感激,又看了兩眼,才依依不舍地走了。
寧頌費盡心機將鄭夫子帶回家,放在床上,讓吳管家請人來看診。
“不礙事,就是中暑,熱著了,休息一下就好。”
寧頌這才放下了心。
等到傍晚的時候,鄭夫子終於醒了。在寧頌的攙扶下坐起身來,不顧形象地灌了一碗冰鎮綠豆湯,這才緩了過來。
“還好提前聽你的話,準備了藿香正氣丸。”
夏日暑熱難當,加之又需要在號房裏過夜,不少人都中暑了。情況嚴重的,還鬧了腹瀉。
鄭夫子備的藥,恰好是止住了這個問題。
“今年也真是嚴格啊。”說完了切實的生活上的困難,鄭夫子話頭一轉,轉到了今年鄉試的變化。
今年主考官非但有學政大人,朝廷裏派了人來,再加上學政大人從臨王府裏請來的人,整個考院被圍得如同鐵桶一般。
“怕是再找不到監考這樣嚴格的鄉試了。”
昔日,由於鄉試時間長,加上考生需要自己在號舍裏解決吃飯睡覺,監考力度並不嚴格。
今年卻不一樣。
“但這是好事。”鄭夫子說道。
如果像今年一樣,各個環節都嚴格把關,他仍然還是考不中的話,怕就是命中註定如此。
那也沒什麽好說的。
心中的想法沒有說出口,鄭夫子換了個話題:“你去拿紙來,我把鄉試題默寫給你,你也試著做一做。”
在鄭夫子心中,他對寧頌抱有的期望值比自己還要高。
鄉試考完,出結果的速度沒有其他考試那麽快。
恰好正值中秋,劉大郎將寧渺、寧木還有鄭墨帶了過來,於是行程就變成了一家人出去看燈會。
臨州府的燈會自然不是青川縣可以比,幾個小家夥看得目不轉睛。
趁此機會,寧頌帶著他們去買燈籠,額外還給了劉大娘一只。
“哎呦!”
劉大娘接過寧渺遞來的燈籠,猶猶豫豫地看了劉大郎一眼。
“娘,拿著呀。”
自從她從青川縣來,住進了臨州的小院,就一直寡言少語,劉大郎還以為她累了,只買了好吃的送了過去。
沒想到,卻不是這個原因。
劉大郎將母親叫到一旁,低聲問:“娘,怎麽了?”
對著兒子,劉大娘才說了真心話:“我就是覺得頌哥兒考中了秀才,成了案首老爺,變得有點兒不一樣了。”
“……有嗎?”
劉大郎回憶了一下,覺得並非如此。但另一個方面,寧頌確實也如劉大娘所說的那樣,氣勢迫人了不少。
就好像是經歷過了某些大事,整個人變得更成熟、冷靜了一般。
之前臨州的風雨不方便同母親說,劉大郎佯裝聽不懂,安撫道:“人都是要長大的嘛,您就和他正常說話,看他回不回你。”
“對了,那燈籠也是頌哥兒專門贏來送給你的。”
劉大娘被兒子勸了一回,心中的擔憂少了不少。
等回去之後,劉大娘同寧頌說話,寧頌還是如以往那般答覆她,還叫她嬸子,劉大娘終於放下了心來。
“就說是你擔心太多了吧。”
劉大郎勸慰道。
話雖如此,晚上睡覺的時候,劉大郎想到了這一茬,仍然不由自主地感慨。
比起他來說,頌哥兒前進的道路太快了,實在是太快了。
過了八月十五,鄉試的結果沒出來,但之前的親戚聽說寧渺與寧木來了臨州,專門又來了一趟。
“兩個小家夥,我是你們舅舅。”
這位遠方的表親見到寧木與寧渺時,兩個眼睛都要放光,比起見到寧頌時的淡定,可見是真心實意喜歡兩個小孩。
“叫舅舅。”
在堅持不懈地來往之下,寧頌終於認了這門親事。
撇開這些小插曲不提,八月二十日,鄉試終於放了榜。
在擁擠的人群中,鄭夫子在這榜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倒數第二十六名。
雖然名次不高,可到底是中了舉,有了做官的資格。鄭夫子沒忍住,回去掉了眼淚。
“就是覺得太不容易了。”
昔日鄭墨的母親還在時,他剛剛考上了秀才,整個人意氣風發。
那時候剛剛同妻子成親,妻子挽著他的手,眼神中都是對未來的憧憬。
可時間一晃,鄭墨出生,妻子因病去世,而他屢屢在考試上折戟。
到了現在,已經是鬢角微霜。
秀才考上舉人是大事,鄭夫子還在臨州,就有不少人來賀。不少人甚至提出給他續弦。
“舉人老爺需要交際,後院裏怎麽能沒有一位賢內助呢。”
其他禮物鄭夫子會看情況收,但這一份好意,他是實在收不下。
“謝謝,我暫時沒有娶妻的打算。”鄭夫子拒絕得很是幹脆。
在旁人看來,鄭夫子年齡不算大,加上學問不錯,有的是繼續向上走的機會,但私底下,鄭夫子卻與寧頌交了底。
“我不打算再考了。”
“我考到現在,已經有二十多年,想來想去,生命中似乎只剩下了這件事。”
鄭夫子嘆了口氣:“以前妻子在的時候,沒時間陪她。現在鄭墨大了,我仍然沒有時間照看他。”
“更何況。”鄭夫子苦笑了一聲,“我被這次科舉舞弊案的事情弄怕了。”
透過淩大人的遭遇,鄭夫子隱約地察覺到了隱藏在平靜潮水下的洶湧。
雖然在年輕人面前承認自己的膽怯有些可恥,可鄭夫子仍然說道:“官場並不是我想象中的那麽簡單。”
鄭夫子說:“是我無法處理官場上的覆雜問題。”
無論是人際關系,還是隱藏的風險。
事實上,從一開始,並未有人明確地告訴他做官是有風險的,更沒有人去教會他官場上的規則。
他所接受的,一直都是要好好讀書,才能當官,光耀門楣的觀念。
至於其他的,一字不提。
“現在弄清楚這些,是好事。”
寧頌無法評價鄭夫子的選擇,一方面,他有些抱歉於自己救人將鄭夫子卷進來,讓他直面生命威脅;另一方面,自己也感到一些悵然。
他同樣也在審視著自己的前路,和一直以來的所秉持的觀念。
所謂成年人,就是短暫的茫然並不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
鄭夫子的迷茫與脆弱似乎只在那一晚顯露了片刻,但很快又如同無事一般,正常地處理外務。
來道賀的人要接待,與舊友要相聚,因此,在他宣布打算回鄉時,其他人一時半會兒都沒反應過來。
“鄭夫子是打算回鄉備考?”
下一次會試是在京城,時間是明年二月。
“非也。”鄭夫子淡定自若地搖搖頭,“我不會再趕考了。”
事實上,鄭夫子也不打算托人謀官,如果順利的話,他或許在青川縣的縣學裏謀一個職位。
如果這個想法不成,那麽他會繼續開著自己的私塾,並且將私塾的規模擴大。
送鄭夫子回鄉這一日,寧頌起來得很早。
鄭夫子收拾好了行李,將他叫到一旁說話:“不知道你接下來的打算是什麽?”
考中了秀才,就有進入縣學或者府學的資格,在鄭夫子看來,以寧頌的資質,無論進哪個都沒問題。
相比之下,縣學人際關系簡單一些,而府學的夫子水平更高。
按道理說,寧頌應當在這兩個之中二選一,可誰知道寧頌遲疑了片刻,說道:“我想去白鹿書院。”
這正是寧頌一直以來所考慮的結果。
排除好友齊景瑜的影響,不久之前,寧頌讀了一本來自於白鹿書院的文集,對於自己未來的謀劃更為清楚。
他不想去縣學與府學。
“可是這能行嗎?”
作為秀才,讀作“生員”,一般來說很少有人選擇拒絕縣學與府學,去私人辦學的書院。
“我想試一試。”寧頌說道。
為了自己求學的事情,寧頌跑了兩回府學,所得到的答案都頗為暧昧。
府學一會兒說沒有這個規定,另一邊又說需要請示府學裏的相關官員。
與此同時,在得知寧頌的名字之後,對方還提醒他,作為案首,他如果入學府學的話,還能得到一份補貼,名為“廩膳”。
折合成銀子,一年有四兩。
對於普通家庭來說,這也是一份不小的收入。
府學這邊態度暧昧,白鹿書院那邊也沒有明確的章程。
齊景瑜收到了好友的委托,與書院裏提了這件事。因為有寧頌救了淩恒的情分在,書院並不排斥這件事。
奈何之前書院收的都是舉人,如何設置秀才的課程,書院裏還得商量。
如此一來,進度又卡住了。
到了最後,齊景瑜幹脆給寧頌支招。
“不然你去找我師兄去。”
整個白鹿書院加起來,恐怕不如淩恒說話算數。
“這不好吧。”救人歸救人,寧頌並未想著讓別人報答些什麽。
“可是我師兄不在意啊!”
想起這個,齊景瑜著實是有些羨慕了,問道:“你知道今年我師兄送師父的節禮裏西瓜為什麽少了一半嗎?”
寧頌沈默。
顯然,是因為還有另外一半堆在了自己家裏。
從淩大人回家之後,對方就會經常送東西來,或是吃的,或是實用的物品。
由於這些東西看上去價值不高,寧頌不好拒絕,便只得收了。
寧頌打算找個機會還禮,但始終還沒有找到機會。
“你要知道,我們都還沒有看到鄉試的文章呢。”齊景瑜盯著書桌上的冊子看了一眼。
往些年,鄉試剛剛考完,淩大人就會將這些優秀的卷子找來,派人抄錄之後送回白鹿書院。
可今年,同樣的東西齊景瑜還沒在書院裏看到呢,反倒是在寧頌這裏發現了。
“雖然說你救了我師兄,他對你好是應該的。”齊景瑜捏著玳瑁的爪子,幽幽地說,“可這就顯得我們失寵了。”
寧頌:“……”
見齊景瑜的眼神越來越幽怨,寧頌想了想,試探著道:“或許,淩大人只是想要表達感謝之情?”
“放屁!”
齊景瑜的話語非常鏗鏘有力:“是不是感謝我還不清楚,我師兄,他那是非常在意你。”
“他感謝人是什麽樣子,你當我真的不知道?”
寧頌楞了,看了一眼桌子上的西瓜,又看了一眼齊景瑜。
這被特殊對待的感覺是怎麽回事?
縱然小夥伴提及到了一個看似可行的方案,可對於問題的實際解決,仍然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就在寧頌不得不放棄這個想法,打算考慮進入縣學還是府學讀書時,一個折子成為了接下來的轉機。
那是科考舞弊案帶來的餘韻。
東省學政陸之舟上折子,陳述了若幹關於當下教育體制中的改革問題。
其中包括府學教育水平的低下。
在折子中,陸大人用今年臨州府府學的升學率舉例,府學一共參加鄉試三十人,考中舉人的,僅有兩人。
借由此事,陸大人剖析了許多府學中博士失職、學風不佳等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建議。
“……這些建議,與我們私塾裏所用的,是不是有點相似?”
了解完這封折子,寧頌心情覆雜地與遠在青川縣的鄭夫子討論。
過了兩日,鄭夫子的信回了回來:“你沒看錯,確實是這樣。”
信中寫到,在寫這封折子之前,陸大人專門去了一趟青川縣,與鄭夫子及其他私塾裏的夫子進行座談。
“陸大人還專門問了我的看法呢。”
莫名其妙地,寧頌竟然在普普通通的這句話中,讀出了鄭夫子的羞澀和不好意思。
在鄭夫子與其他夫子以及一些學子的幫助下,陸大人完善了分班制和升降級制度,還總結出了聯考的規則,並且寫在了折子裏,作為附錄以供參考。
“對了,陸大人說不會白用你的辦法,會同你私下說的。”
接到了這封信之後的第二日,寧頌就接到了陸大人的正式宴請。
陸大人命人捧出了財物,當做是給寧頌的“版權費”,除此之外,還聲明了他會特別說明這些辦法是青川縣案首寧頌原創。
“別……”
這種得罪人的東西大可不必。
寧頌連忙拒絕。
於是,在秀才們還未高興自己與縣學、府學解綁,能夠自行選擇讀書之處,只需要參加歲試時,一個流行的話題就在臨州府流傳開來。
尋找寧頌。
那些個被這次改革牽連的、不得不參加聯考與升降級的學子們,都想找到這位大名鼎鼎的寧案首,問問他到底是怎麽想的。
秀才不騙秀才。
可為什麽這位寧案首這麽會害人!
於是,在白鹿書院開始招生的時間點,寧頌即將報考白鹿書院的消息,一度蓋過了臨王府世子也會進入白鹿書院讀書的熱度。
與此同時,陸大人也找到了好友,找他要賬:“為了你的救命恩人能進白鹿書院,我罵也挨了,折子也提前上了。”
“說好的酒呢?”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無論是京城的聖旨, 還是全須全尾出現的淩恒,無不說明臨州的形勢進入到了一個相對平緩的階段。
換言之,在一場無聲而驚險的博弈之中, 屬於淩恒與陸之舟的這一方獲得了勝利。
淩大人的處理也非常幹脆利落, 既然拿著聖旨, 就查。
無論京城裏的想法如何, 他都按照實際,按照自己的意願, 將這個案子查下去。
因為有這一位在, 臨州官場一時間人人自危, 眼瞧著平靜了許多。
齊景瑜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忙裏偷閑跑來的。
來的時候, 先對著寧頌小院兒裏的繡球花轉了一圈, 又問管家要了魚幹餵了玳瑁貓, 這才來到了寧頌跟前。
“……看不出來啊,頌哥兒。”
一場發生在暗中的交鋒已經結束, 外人或許礙於信息不通暢, 並不知曉之前發生了什麽。
但這顯然不包括齊景瑜。
當然,在此之前,他也完全想象不到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人會因為這件事而產生聯系。
“看不出來什麽?”
舊友來訪,寧頌一邊問著, 一邊準備好了茶點, 招待齊景瑜坐下說話。
“看不出來你是個狠人啊!”
那樣的場景, 那樣的危險,寧頌敢不顧一切地救人。
若是換做他,別說救人了, 就連門口多個陌生人他都害怕。
“不過幸好有你。”
作為師兄的親朋好友,他正是要感謝頌哥兒, 師父也是這個意思,所以讓他帶來了禮物。
正式的感謝,要等臨州這一番風雲徹底結束了才行。
坐在窗前,嗅著縷縷茶香,齊景瑜憋了一個月的話憋不住了,嘆了口氣,說起了這件事:
“你是不知道,之前我們知道師兄受傷而消失,都急瘋了。”
按照齊景瑜的說法,淩恒是因為拿到了關鍵性的證據而被人盯上的,當時,他是約見了一位人證,被人埋伏。
“問題是,他不是一個人,而是身邊帶了十多個人。”
淩恒既是朝廷命官,身邊又有眾人護衛,可對方仍然不顧一切地下手了,聽起來就讓人膽寒。
寧頌代入了一下當時的場景,也不由得為淩大人的處境而深吸一口氣。
“瞧著不像是新仇?”
在寧頌看來,雖然舞弊案確實駭人聽聞,可自陸之舟上任之後,東省的學官們或升或調,要說肯花這麽大的成本來殺人,確實不大有可行性。
“舊仇唄,除了京城那些人,我不知道誰還這麽恨他。”
在淩恒出京城之前,很是得罪了一群人。而這群人與舞弊案的這群人相當不同,前者在權勢上顯然更勝一籌。
“當時是在城外動的手,也恰好是在城外,能讓他逃進來。還好,岑叔的院子在這裏,剛好也是你在住。”
岑叔,指的就是一心堂的東家。
“大夫說,如果不是你及時發現,現在我們恐怕要給他收屍了。”
“京城那些人……”
齊景瑜咬著牙,楞了一會兒,不說話了。
事關朝廷,齊景瑜與他都是局外人。
顯然,齊景瑜也發現了自己的失言,低下頭喝了一口水,打岔換了個話題。
“快說說,既然是你救了我師兄,還幫他換藥——那,我師兄的身材好不好?”
噗——
寧頌一個沒註意,差點噴出來。
“你就說,好不好嘛?”
在說這句話時,據齊景瑜補充,這位在學問上拔尖兒的淩大人,竟然也會一些武藝。
這也是下屬被引走、擒拿之後,淩大人能自己帶傷逃離的原因之一。
而且據齊景瑜的說法來看,淩大人的武藝還頗有水準。
“不愧是卷王。”寧頌感慨了一句。
他想知道,淩大人到底是如何從繁忙的生活中找到時間進修武藝的,難道說有些人天生就比旁人精力充沛不成?
不過想一想,淩大人傷勢尚未愈合,就能穿上官服裝作無事出門接旨,沒有一點兒狠勁怕也做不出這些事。
始終沒有從寧頌口中問出自己想要的答案,齊景瑜失望極了,但他仍然在小院裏吃吃喝喝,還與寧頌一起擼了貓。
走的時候,他終於帶來了一句寧頌想要聽的話:
“別擔心啊,現在臨王願意出手,臨州應該是穩定了。”
說完這一句,齊景瑜又來了一句:“當然,要是還沒穩定,臨州就完了,那我們就一起死吧。”
寧頌:“……”
雖然齊景瑜這個小夥伴沒多靠譜,但他有一句話說得不錯,有臨王的出面,臨州府的形勢是徹底安穩下來了。
臨王府將臨州衛的官員找去說話,過了兩日,就有衛所的人開始巡邏。
這些手段,將臨州保護的滴水不漏。
“這臨王到底是什麽來歷?”寧頌抽空和吳管家打聽。
入臨州的時候,寧頌只見過臨王府邸,並未詳細了解過這位藩王,等到了這時候,他才察覺出了對方的地位來。
“他是當今的親弟弟,也是前皇後的嫡子。”
除了身份尊貴之外,當年今上是太子時,臨王還帶兵打過仗,哪怕是前些年,對方也領兵守衛過邊疆。
時至今日,臨王的親衛仍然是身經百戰,上過戰場的軍人。臨州衛所裏也有不少人在臨王手下當過職。
因此,有了這位在,旁人的手才難以伸進來。
“原來如此。”
寧頌徹底安心了。
正如齊景瑜所說,在此日之後,朝堂的形勢愈發明朗——經過調查,科舉舞弊案確有此事,因此之前被關起來的主考官等人掉了腦袋。
臨州官場上亦是拔出蘿蔔帶出泥。
每日都有官員被抓走,關進大牢裏。
許久不見的陸大人也正常上職,連之前受傷的淩大人,也趁此機會拔掉了之前暗殺自己的爪牙。
該處理的都處理了,曾經靠著舞弊牟利的,也付出了他們應有的代價,往日圍堵上巡撫府門口的學子們終於偃旗息鼓。
只是那些受到影響的考生們卻無法挽回自己被偷走的時間。
“既然如此,就讓他們參加這一次的鄉試吧。”
陸之舟同淩恒想了這個辦法。
雖然這也只是權宜之計。
相比於之前的腥風血雨,幾個學子的前程根本不算什麽,陸之舟寫了折子上去,折子很快被批準了。
幾個被耽誤了光陰的秀才極為歡喜,找機會攔住陸之舟,給他磕頭。
他們很清楚,雖然明面上不會有人阻攔他們,不讓他們考試,可鬧了這一回,之後的前程就難了——
雖然一開始,他們也是抱著破釜沈舟的想法去擊鼓鳴冤的。
陸大人想到了這一點,專門為他們考慮。
這怎能不讓他們感激。
於是,在一番風風雨雨之後,拖延已久的鄉試終於正式開始。
八月初八這一日,寧頌將鄭夫子送進了考場,等在考院之外,頭一次感覺到了等待人考試的感覺。
鄉試一共考三場,每場考三天。寧頌眼睜睜地看著鄭夫子神采奕奕地進去,然後神情萎靡地出來。
待到八月十四這一日,鄭夫子終於考完了,被人攙扶著走出來。
“頌哥兒,扶一下我。”
話還未落,鄭夫子就倒下了。
與他情況相似的,還有不少秀才。
寧頌來時只有一個人,周圍有侍衛看到了,主動來幫他,將鄭夫子移動到車上。
“謝謝。”
寧頌道謝。
侍衛笑瞇瞇地說:“不用客氣,應該的。”
他是淩大人身邊的親衛,知道是寧頌救了自己的上峰。
對於這個救命恩人,侍衛何止是感激,又看了兩眼,才依依不舍地走了。
寧頌費盡心機將鄭夫子帶回家,放在床上,讓吳管家請人來看診。
“不礙事,就是中暑,熱著了,休息一下就好。”
寧頌這才放下了心。
等到傍晚的時候,鄭夫子終於醒了。在寧頌的攙扶下坐起身來,不顧形象地灌了一碗冰鎮綠豆湯,這才緩了過來。
“還好提前聽你的話,準備了藿香正氣丸。”
夏日暑熱難當,加之又需要在號房裏過夜,不少人都中暑了。情況嚴重的,還鬧了腹瀉。
鄭夫子備的藥,恰好是止住了這個問題。
“今年也真是嚴格啊。”說完了切實的生活上的困難,鄭夫子話頭一轉,轉到了今年鄉試的變化。
今年主考官非但有學政大人,朝廷裏派了人來,再加上學政大人從臨王府裏請來的人,整個考院被圍得如同鐵桶一般。
“怕是再找不到監考這樣嚴格的鄉試了。”
昔日,由於鄉試時間長,加上考生需要自己在號舍裏解決吃飯睡覺,監考力度並不嚴格。
今年卻不一樣。
“但這是好事。”鄭夫子說道。
如果像今年一樣,各個環節都嚴格把關,他仍然還是考不中的話,怕就是命中註定如此。
那也沒什麽好說的。
心中的想法沒有說出口,鄭夫子換了個話題:“你去拿紙來,我把鄉試題默寫給你,你也試著做一做。”
在鄭夫子心中,他對寧頌抱有的期望值比自己還要高。
鄉試考完,出結果的速度沒有其他考試那麽快。
恰好正值中秋,劉大郎將寧渺、寧木還有鄭墨帶了過來,於是行程就變成了一家人出去看燈會。
臨州府的燈會自然不是青川縣可以比,幾個小家夥看得目不轉睛。
趁此機會,寧頌帶著他們去買燈籠,額外還給了劉大娘一只。
“哎呦!”
劉大娘接過寧渺遞來的燈籠,猶猶豫豫地看了劉大郎一眼。
“娘,拿著呀。”
自從她從青川縣來,住進了臨州的小院,就一直寡言少語,劉大郎還以為她累了,只買了好吃的送了過去。
沒想到,卻不是這個原因。
劉大郎將母親叫到一旁,低聲問:“娘,怎麽了?”
對著兒子,劉大娘才說了真心話:“我就是覺得頌哥兒考中了秀才,成了案首老爺,變得有點兒不一樣了。”
“……有嗎?”
劉大郎回憶了一下,覺得並非如此。但另一個方面,寧頌確實也如劉大娘所說的那樣,氣勢迫人了不少。
就好像是經歷過了某些大事,整個人變得更成熟、冷靜了一般。
之前臨州的風雨不方便同母親說,劉大郎佯裝聽不懂,安撫道:“人都是要長大的嘛,您就和他正常說話,看他回不回你。”
“對了,那燈籠也是頌哥兒專門贏來送給你的。”
劉大娘被兒子勸了一回,心中的擔憂少了不少。
等回去之後,劉大娘同寧頌說話,寧頌還是如以往那般答覆她,還叫她嬸子,劉大娘終於放下了心來。
“就說是你擔心太多了吧。”
劉大郎勸慰道。
話雖如此,晚上睡覺的時候,劉大郎想到了這一茬,仍然不由自主地感慨。
比起他來說,頌哥兒前進的道路太快了,實在是太快了。
過了八月十五,鄉試的結果沒出來,但之前的親戚聽說寧渺與寧木來了臨州,專門又來了一趟。
“兩個小家夥,我是你們舅舅。”
這位遠方的表親見到寧木與寧渺時,兩個眼睛都要放光,比起見到寧頌時的淡定,可見是真心實意喜歡兩個小孩。
“叫舅舅。”
在堅持不懈地來往之下,寧頌終於認了這門親事。
撇開這些小插曲不提,八月二十日,鄉試終於放了榜。
在擁擠的人群中,鄭夫子在這榜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倒數第二十六名。
雖然名次不高,可到底是中了舉,有了做官的資格。鄭夫子沒忍住,回去掉了眼淚。
“就是覺得太不容易了。”
昔日鄭墨的母親還在時,他剛剛考上了秀才,整個人意氣風發。
那時候剛剛同妻子成親,妻子挽著他的手,眼神中都是對未來的憧憬。
可時間一晃,鄭墨出生,妻子因病去世,而他屢屢在考試上折戟。
到了現在,已經是鬢角微霜。
秀才考上舉人是大事,鄭夫子還在臨州,就有不少人來賀。不少人甚至提出給他續弦。
“舉人老爺需要交際,後院裏怎麽能沒有一位賢內助呢。”
其他禮物鄭夫子會看情況收,但這一份好意,他是實在收不下。
“謝謝,我暫時沒有娶妻的打算。”鄭夫子拒絕得很是幹脆。
在旁人看來,鄭夫子年齡不算大,加上學問不錯,有的是繼續向上走的機會,但私底下,鄭夫子卻與寧頌交了底。
“我不打算再考了。”
“我考到現在,已經有二十多年,想來想去,生命中似乎只剩下了這件事。”
鄭夫子嘆了口氣:“以前妻子在的時候,沒時間陪她。現在鄭墨大了,我仍然沒有時間照看他。”
“更何況。”鄭夫子苦笑了一聲,“我被這次科舉舞弊案的事情弄怕了。”
透過淩大人的遭遇,鄭夫子隱約地察覺到了隱藏在平靜潮水下的洶湧。
雖然在年輕人面前承認自己的膽怯有些可恥,可鄭夫子仍然說道:“官場並不是我想象中的那麽簡單。”
鄭夫子說:“是我無法處理官場上的覆雜問題。”
無論是人際關系,還是隱藏的風險。
事實上,從一開始,並未有人明確地告訴他做官是有風險的,更沒有人去教會他官場上的規則。
他所接受的,一直都是要好好讀書,才能當官,光耀門楣的觀念。
至於其他的,一字不提。
“現在弄清楚這些,是好事。”
寧頌無法評價鄭夫子的選擇,一方面,他有些抱歉於自己救人將鄭夫子卷進來,讓他直面生命威脅;另一方面,自己也感到一些悵然。
他同樣也在審視著自己的前路,和一直以來的所秉持的觀念。
所謂成年人,就是短暫的茫然並不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
鄭夫子的迷茫與脆弱似乎只在那一晚顯露了片刻,但很快又如同無事一般,正常地處理外務。
來道賀的人要接待,與舊友要相聚,因此,在他宣布打算回鄉時,其他人一時半會兒都沒反應過來。
“鄭夫子是打算回鄉備考?”
下一次會試是在京城,時間是明年二月。
“非也。”鄭夫子淡定自若地搖搖頭,“我不會再趕考了。”
事實上,鄭夫子也不打算托人謀官,如果順利的話,他或許在青川縣的縣學裏謀一個職位。
如果這個想法不成,那麽他會繼續開著自己的私塾,並且將私塾的規模擴大。
送鄭夫子回鄉這一日,寧頌起來得很早。
鄭夫子收拾好了行李,將他叫到一旁說話:“不知道你接下來的打算是什麽?”
考中了秀才,就有進入縣學或者府學的資格,在鄭夫子看來,以寧頌的資質,無論進哪個都沒問題。
相比之下,縣學人際關系簡單一些,而府學的夫子水平更高。
按道理說,寧頌應當在這兩個之中二選一,可誰知道寧頌遲疑了片刻,說道:“我想去白鹿書院。”
這正是寧頌一直以來所考慮的結果。
排除好友齊景瑜的影響,不久之前,寧頌讀了一本來自於白鹿書院的文集,對於自己未來的謀劃更為清楚。
他不想去縣學與府學。
“可是這能行嗎?”
作為秀才,讀作“生員”,一般來說很少有人選擇拒絕縣學與府學,去私人辦學的書院。
“我想試一試。”寧頌說道。
為了自己求學的事情,寧頌跑了兩回府學,所得到的答案都頗為暧昧。
府學一會兒說沒有這個規定,另一邊又說需要請示府學裏的相關官員。
與此同時,在得知寧頌的名字之後,對方還提醒他,作為案首,他如果入學府學的話,還能得到一份補貼,名為“廩膳”。
折合成銀子,一年有四兩。
對於普通家庭來說,這也是一份不小的收入。
府學這邊態度暧昧,白鹿書院那邊也沒有明確的章程。
齊景瑜收到了好友的委托,與書院裏提了這件事。因為有寧頌救了淩恒的情分在,書院並不排斥這件事。
奈何之前書院收的都是舉人,如何設置秀才的課程,書院裏還得商量。
如此一來,進度又卡住了。
到了最後,齊景瑜幹脆給寧頌支招。
“不然你去找我師兄去。”
整個白鹿書院加起來,恐怕不如淩恒說話算數。
“這不好吧。”救人歸救人,寧頌並未想著讓別人報答些什麽。
“可是我師兄不在意啊!”
想起這個,齊景瑜著實是有些羨慕了,問道:“你知道今年我師兄送師父的節禮裏西瓜為什麽少了一半嗎?”
寧頌沈默。
顯然,是因為還有另外一半堆在了自己家裏。
從淩大人回家之後,對方就會經常送東西來,或是吃的,或是實用的物品。
由於這些東西看上去價值不高,寧頌不好拒絕,便只得收了。
寧頌打算找個機會還禮,但始終還沒有找到機會。
“你要知道,我們都還沒有看到鄉試的文章呢。”齊景瑜盯著書桌上的冊子看了一眼。
往些年,鄉試剛剛考完,淩大人就會將這些優秀的卷子找來,派人抄錄之後送回白鹿書院。
可今年,同樣的東西齊景瑜還沒在書院裏看到呢,反倒是在寧頌這裏發現了。
“雖然說你救了我師兄,他對你好是應該的。”齊景瑜捏著玳瑁的爪子,幽幽地說,“可這就顯得我們失寵了。”
寧頌:“……”
見齊景瑜的眼神越來越幽怨,寧頌想了想,試探著道:“或許,淩大人只是想要表達感謝之情?”
“放屁!”
齊景瑜的話語非常鏗鏘有力:“是不是感謝我還不清楚,我師兄,他那是非常在意你。”
“他感謝人是什麽樣子,你當我真的不知道?”
寧頌楞了,看了一眼桌子上的西瓜,又看了一眼齊景瑜。
這被特殊對待的感覺是怎麽回事?
縱然小夥伴提及到了一個看似可行的方案,可對於問題的實際解決,仍然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就在寧頌不得不放棄這個想法,打算考慮進入縣學還是府學讀書時,一個折子成為了接下來的轉機。
那是科考舞弊案帶來的餘韻。
東省學政陸之舟上折子,陳述了若幹關於當下教育體制中的改革問題。
其中包括府學教育水平的低下。
在折子中,陸大人用今年臨州府府學的升學率舉例,府學一共參加鄉試三十人,考中舉人的,僅有兩人。
借由此事,陸大人剖析了許多府學中博士失職、學風不佳等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建議。
“……這些建議,與我們私塾裏所用的,是不是有點相似?”
了解完這封折子,寧頌心情覆雜地與遠在青川縣的鄭夫子討論。
過了兩日,鄭夫子的信回了回來:“你沒看錯,確實是這樣。”
信中寫到,在寫這封折子之前,陸大人專門去了一趟青川縣,與鄭夫子及其他私塾裏的夫子進行座談。
“陸大人還專門問了我的看法呢。”
莫名其妙地,寧頌竟然在普普通通的這句話中,讀出了鄭夫子的羞澀和不好意思。
在鄭夫子與其他夫子以及一些學子的幫助下,陸大人完善了分班制和升降級制度,還總結出了聯考的規則,並且寫在了折子裏,作為附錄以供參考。
“對了,陸大人說不會白用你的辦法,會同你私下說的。”
接到了這封信之後的第二日,寧頌就接到了陸大人的正式宴請。
陸大人命人捧出了財物,當做是給寧頌的“版權費”,除此之外,還聲明了他會特別說明這些辦法是青川縣案首寧頌原創。
“別……”
這種得罪人的東西大可不必。
寧頌連忙拒絕。
於是,在秀才們還未高興自己與縣學、府學解綁,能夠自行選擇讀書之處,只需要參加歲試時,一個流行的話題就在臨州府流傳開來。
尋找寧頌。
那些個被這次改革牽連的、不得不參加聯考與升降級的學子們,都想找到這位大名鼎鼎的寧案首,問問他到底是怎麽想的。
秀才不騙秀才。
可為什麽這位寧案首這麽會害人!
於是,在白鹿書院開始招生的時間點,寧頌即將報考白鹿書院的消息,一度蓋過了臨王府世子也會進入白鹿書院讀書的熱度。
與此同時,陸大人也找到了好友,找他要賬:“為了你的救命恩人能進白鹿書院,我罵也挨了,折子也提前上了。”
“說好的酒呢?”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