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20章
到底是誰在造謠?
擺在眼前的人選似乎就是呂家,畢竟前幾日才剛出了事。
可白鹿書院一事又和齊景瑜有關,齊景瑜在細柳村統共沒有待到幾日。
要說洩露消息,從張家洩露的可能性更加大一些。
更何況,寧頌覺得這傳聞真是讓人哭笑不得——說起來,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被白鹿書院看中了。
若是他真的得了書院的青眼,現在還需要到處奔波,為自己找一個老師嗎?
“要不,你就去白鹿書院?”
劉大郎也想到了這一點,語氣遲疑地說。
與勞什子私塾比,白鹿書院顯然更好。
他們雖然對白鹿書院不甚了解,但也從齊景瑜的話中得知,書院的院長——也就是齊景瑜的師父是進士。
除此之外,白鹿書院近些年也陸陸續續有人考中進士。
就連齊景瑜都是案首。
在劉大郎眼中,頌哥兒可是比齊景瑜聰明多了。
“想什麽呢?”寧頌被逗樂了。
感情這些造謠的話旁人還沒完全相信,他們自己認領了不成?
人家白鹿書院可沒有真的表現出賞識他的意思!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劉大郎也一時摸不著頭腦:“那怎麽辦?”
“這件事不難。”
寧頌比劉大郎表現出來的淡定得多。
造謠他受賞識,又不是汙蔑他道德品行有問題。
更何況,比起相信私塾因為他被白鹿書院看重而拒絕他,更不如相信對方是怕麻煩。
這些能夠靠著自己教書本事立業的秀才們,哪個不是人精。
現在的問題是,他得有辦法見著私塾的老師才行。
寧頌心中隱約有了辦法,只是暫時沒有與劉大郎細說。
當晚,他先寫了一封信,求劉大郎帶去給張副掌櫃。
“這是給齊公子的,這事兒雖然是造謠,但扯上了白鹿書院,自然應該與他說一聲。”
劉大郎點點頭。
於情於理也是如此。
除了寫給齊公子的信之外,寧頌還找到了幫手。
那是張家一個小輩,名叫張扉的年輕人。
這張扉身份特殊,他是張老爺子的親孫子之一,同時,母親是細柳村那位秀才的女兒。
寧頌之所以認識這位年輕人,還是因為之前賣藥的事。
當時,張老爺子看他們賣藥做的轟轟烈烈,於是塞了一個小輩進來,美其名曰是給寧頌打下手,實際上是想讓小輩借此機會歷練一番。
雙方雖然只是有著短暫的接觸,但張扉明顯對寧頌觀感不錯,也願意幫忙。
“我要是能幫得上忙,頌哥兒盡管吩咐。”
“我想拜訪周老爺子,不知道方不方便。”寧頌說出自己的目的。
周老爺子,就是那位細柳村唯一的秀才,也是靠著考中功名發家致富,將自己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的老爺子。
“嗨,我還當是什麽事兒呢,原來就是這個呀?這有什麽問題!”
周秀才只有一個女兒,平日疼愛得緊。張扉又是這個女兒唯一的孩子,自然也得到了外祖父的寵愛。
張扉聽了寧頌的請托,也不詢問他的用意,一口答應了下來。
足見張扉被家人寵愛的底氣。
寧頌與張扉約好了時間,翌日,兩人在張扉家門口見面。
“頌哥兒還拿了禮物,怎麽這樣客氣?”
張扉見寧頌雙手都拿了禮物,連忙上去接。
“應該的。”
求人辦事,自然不能空手上門。寧頌從張扉那裏聽說了周秀才的喜好,打了一壺上好的梨花白。
除此之外,聽說老爺子嗜甜,於是按照上輩子的記憶,做了一份桂花糕。
張扉接過去時,還能聞到桂花糕清甜的糯米香味。
他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有了張扉的引薦,寧頌很容易就登了周秀才的門。
“呦,這是什麽味道?”
果然,不愧是一家人,周秀才見到了兩人,還未詢問來意,鼻子就敏感地嗅到了桂花糕的香氣。
張扉連忙說:“是頌哥兒專門做的。”
如此一說,周秀才自然不好再說什麽拒絕的話,將兩人請了進去。
來者是客,更何況還有張扉這麽一個親外孫出面,周秀才請了人進屋,過了一會兒,家裏人就上了幾道菜,請寧頌兩人來吃飯。
“快嘗嘗,是州府那邊傳過來的菜。”
說話的是周秀才的妻子,張扉的外祖母。
“謝謝奶奶。”寧頌同老人家禮貌地道謝。
老夫人也頗為喜歡這個清俊的年輕人,對他笑了笑,才出門去。
“說吧,找我有什麽事?”等到周老夫人出了門,周秀才開門見山地問道。
“我想請您出個主意。”
見到了正主,寧頌不再隱瞞,直接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正如所有職業都有著自己的圈子一樣,秀才們自然也有著自己的交際圈。
因為有心人謠言的緣故,他見不到私塾先生們本人,自然無法解除誤會,就更別說拜師讀書了。
來找周秀才,除了討主意,也是想要通過對方的人脈為自己破局的意思。
周秀才一聽就懂了。
他老人家轉過頭,凝視了寧頌一番。
“想讀書?”
寧頌點點頭。
“我十五歲的時候,已經將四書反反覆覆讀了五遍,經、義、論、策也習了不少。”
“為了策論言之有物,還讀了不少秦、漢、《莊》、《騷》等書。”
說完,周秀才不說話了,只是看著寧頌。
寧頌聽懂了對方的意思。
周秀才是在問:你呢?
十五歲了,才剛剛謀求進入私塾讀書。
更何況,他還有著原身讀書的黑歷史——有縣丞公子這般好的讀書條件,到現在卻仍然童生都不是。
寧頌苦笑。
這的確是他一直以來無法回避的問題。
好在無法回避,不代表無法解決。
他拱了拱手,組織一番語言道:“昔日年幼,加之家庭狀況覆雜,確實無法將全副心思都投入在讀書上。如今大了,身旁還有弟妹倚靠,不敢再荒廢時間。”
這是將能力問題轉化成了態度問題。
原主不是學不會,而是家庭情況覆雜,心思不在讀書上。
周秀才看了他一眼。
寧家的情況他當然是知道的。
身為秀才,他當然比同村的普通人知道的多——寧家除了縣丞之外,更重要的是那位寧夫人出身顯貴。
家裏做官的不在少數。
寧夫人不喜歡寧頌,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但話又說回來了。
無論寧家的情況如何,寧頌願意在親生父母去世之後歸家,照看一雙弟妹,至少不是無情無義之輩。
他一個不入官場的秀才,在乎這些幹什麽?
想到了這裏,周秀才收回了目光,冷不丁地問:“‘是故君子先慎乎德’,後面是什麽?”
這是《禮記·大學》中的內容。
寧頌目光一凝,幾乎是條件反射性地接道:“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
周秀才面無表情,又問:“望之不似人君?”
寧頌道:“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
這是《孟子》中的內容。
見寧頌下意識的反應,周秀才暗自點頭。
他用來考教寧頌的部分,全都是較為冷僻的段落,能答到這個程度,說明寧頌至少在四書上下了功夫。
但這還不夠。
“《論語·為政騙》中說‘君子不器’,你怎麽看?”
這一回考的是閱讀理解。
寧頌蹙眉思考。
從字面意思上來看,“器”是器具的意思;君子不器,指的是孔子認為“君子”所應該滿足的條件。
即,君子不能像器具一樣,只能拘泥於一種才能,而應該成為多面手,應對多種困難。
但這樣答,太簡單了。
若寧頌是五歲,而不是十五歲,光是答出具體意思便已經足夠,可他的目的是出彩。
思考片刻,寧頌道:“器者,各適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體無不具,故用無不周,非特為一才一藝而已。”①
君子不能拘泥於一才一藝。
那麽,君子該如何做呢?
孔子在論語中也給出了答案。
“故,‘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後半句,是《雍也》篇中的內容,孔子認為君子應該廣泛地閱讀典籍,開闊眼界,以“禮”來約束自身的行為。
這樣,就能做到“不器”。
聽完寧頌的第一段,周秀才吃了一口桂花糕,暗自在心中點點頭。
當聽完寧頌的延伸時,周秀才的眸光亮了些許。
他細細地品味了一番。
“你之前做過策論?”
方才那一番回答的思維,是做策論的思路。
寧頌搖搖頭。
周秀才“唔”了一聲,將剩下半塊桂花糕吃下去,沒有說話。
“吃飯吧。”過了一會兒,周秀才說。
接下來的半頓飯吃得安安靜靜。
寧頌在內心裏覆盤自己的回答有何紕漏之處,考慮若是周秀才不應,自己該怎麽辦。
張扉嘛,則是一邊為寧頌擔憂,一邊因為聽了肚子的“之乎者也”而頭痛。
至於周秀才,則是心事重重,吃這飯,不知道在想什麽。
一頓飯吃完,寧頌緊張的心情已經平靜了下來。
周秀才卻和回過神了一樣,忽然問道:“你是不是寫字不行?”
“?”
寧頌摸不著頭腦。
“若不是字跡難看,以你的水平,怎麽可能過不了童試?”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到底是誰在造謠?
擺在眼前的人選似乎就是呂家,畢竟前幾日才剛出了事。
可白鹿書院一事又和齊景瑜有關,齊景瑜在細柳村統共沒有待到幾日。
要說洩露消息,從張家洩露的可能性更加大一些。
更何況,寧頌覺得這傳聞真是讓人哭笑不得——說起來,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被白鹿書院看中了。
若是他真的得了書院的青眼,現在還需要到處奔波,為自己找一個老師嗎?
“要不,你就去白鹿書院?”
劉大郎也想到了這一點,語氣遲疑地說。
與勞什子私塾比,白鹿書院顯然更好。
他們雖然對白鹿書院不甚了解,但也從齊景瑜的話中得知,書院的院長——也就是齊景瑜的師父是進士。
除此之外,白鹿書院近些年也陸陸續續有人考中進士。
就連齊景瑜都是案首。
在劉大郎眼中,頌哥兒可是比齊景瑜聰明多了。
“想什麽呢?”寧頌被逗樂了。
感情這些造謠的話旁人還沒完全相信,他們自己認領了不成?
人家白鹿書院可沒有真的表現出賞識他的意思!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劉大郎也一時摸不著頭腦:“那怎麽辦?”
“這件事不難。”
寧頌比劉大郎表現出來的淡定得多。
造謠他受賞識,又不是汙蔑他道德品行有問題。
更何況,比起相信私塾因為他被白鹿書院看重而拒絕他,更不如相信對方是怕麻煩。
這些能夠靠著自己教書本事立業的秀才們,哪個不是人精。
現在的問題是,他得有辦法見著私塾的老師才行。
寧頌心中隱約有了辦法,只是暫時沒有與劉大郎細說。
當晚,他先寫了一封信,求劉大郎帶去給張副掌櫃。
“這是給齊公子的,這事兒雖然是造謠,但扯上了白鹿書院,自然應該與他說一聲。”
劉大郎點點頭。
於情於理也是如此。
除了寫給齊公子的信之外,寧頌還找到了幫手。
那是張家一個小輩,名叫張扉的年輕人。
這張扉身份特殊,他是張老爺子的親孫子之一,同時,母親是細柳村那位秀才的女兒。
寧頌之所以認識這位年輕人,還是因為之前賣藥的事。
當時,張老爺子看他們賣藥做的轟轟烈烈,於是塞了一個小輩進來,美其名曰是給寧頌打下手,實際上是想讓小輩借此機會歷練一番。
雙方雖然只是有著短暫的接觸,但張扉明顯對寧頌觀感不錯,也願意幫忙。
“我要是能幫得上忙,頌哥兒盡管吩咐。”
“我想拜訪周老爺子,不知道方不方便。”寧頌說出自己的目的。
周老爺子,就是那位細柳村唯一的秀才,也是靠著考中功名發家致富,將自己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的老爺子。
“嗨,我還當是什麽事兒呢,原來就是這個呀?這有什麽問題!”
周秀才只有一個女兒,平日疼愛得緊。張扉又是這個女兒唯一的孩子,自然也得到了外祖父的寵愛。
張扉聽了寧頌的請托,也不詢問他的用意,一口答應了下來。
足見張扉被家人寵愛的底氣。
寧頌與張扉約好了時間,翌日,兩人在張扉家門口見面。
“頌哥兒還拿了禮物,怎麽這樣客氣?”
張扉見寧頌雙手都拿了禮物,連忙上去接。
“應該的。”
求人辦事,自然不能空手上門。寧頌從張扉那裏聽說了周秀才的喜好,打了一壺上好的梨花白。
除此之外,聽說老爺子嗜甜,於是按照上輩子的記憶,做了一份桂花糕。
張扉接過去時,還能聞到桂花糕清甜的糯米香味。
他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有了張扉的引薦,寧頌很容易就登了周秀才的門。
“呦,這是什麽味道?”
果然,不愧是一家人,周秀才見到了兩人,還未詢問來意,鼻子就敏感地嗅到了桂花糕的香氣。
張扉連忙說:“是頌哥兒專門做的。”
如此一說,周秀才自然不好再說什麽拒絕的話,將兩人請了進去。
來者是客,更何況還有張扉這麽一個親外孫出面,周秀才請了人進屋,過了一會兒,家裏人就上了幾道菜,請寧頌兩人來吃飯。
“快嘗嘗,是州府那邊傳過來的菜。”
說話的是周秀才的妻子,張扉的外祖母。
“謝謝奶奶。”寧頌同老人家禮貌地道謝。
老夫人也頗為喜歡這個清俊的年輕人,對他笑了笑,才出門去。
“說吧,找我有什麽事?”等到周老夫人出了門,周秀才開門見山地問道。
“我想請您出個主意。”
見到了正主,寧頌不再隱瞞,直接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正如所有職業都有著自己的圈子一樣,秀才們自然也有著自己的交際圈。
因為有心人謠言的緣故,他見不到私塾先生們本人,自然無法解除誤會,就更別說拜師讀書了。
來找周秀才,除了討主意,也是想要通過對方的人脈為自己破局的意思。
周秀才一聽就懂了。
他老人家轉過頭,凝視了寧頌一番。
“想讀書?”
寧頌點點頭。
“我十五歲的時候,已經將四書反反覆覆讀了五遍,經、義、論、策也習了不少。”
“為了策論言之有物,還讀了不少秦、漢、《莊》、《騷》等書。”
說完,周秀才不說話了,只是看著寧頌。
寧頌聽懂了對方的意思。
周秀才是在問:你呢?
十五歲了,才剛剛謀求進入私塾讀書。
更何況,他還有著原身讀書的黑歷史——有縣丞公子這般好的讀書條件,到現在卻仍然童生都不是。
寧頌苦笑。
這的確是他一直以來無法回避的問題。
好在無法回避,不代表無法解決。
他拱了拱手,組織一番語言道:“昔日年幼,加之家庭狀況覆雜,確實無法將全副心思都投入在讀書上。如今大了,身旁還有弟妹倚靠,不敢再荒廢時間。”
這是將能力問題轉化成了態度問題。
原主不是學不會,而是家庭情況覆雜,心思不在讀書上。
周秀才看了他一眼。
寧家的情況他當然是知道的。
身為秀才,他當然比同村的普通人知道的多——寧家除了縣丞之外,更重要的是那位寧夫人出身顯貴。
家裏做官的不在少數。
寧夫人不喜歡寧頌,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但話又說回來了。
無論寧家的情況如何,寧頌願意在親生父母去世之後歸家,照看一雙弟妹,至少不是無情無義之輩。
他一個不入官場的秀才,在乎這些幹什麽?
想到了這裏,周秀才收回了目光,冷不丁地問:“‘是故君子先慎乎德’,後面是什麽?”
這是《禮記·大學》中的內容。
寧頌目光一凝,幾乎是條件反射性地接道:“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
周秀才面無表情,又問:“望之不似人君?”
寧頌道:“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
這是《孟子》中的內容。
見寧頌下意識的反應,周秀才暗自點頭。
他用來考教寧頌的部分,全都是較為冷僻的段落,能答到這個程度,說明寧頌至少在四書上下了功夫。
但這還不夠。
“《論語·為政騙》中說‘君子不器’,你怎麽看?”
這一回考的是閱讀理解。
寧頌蹙眉思考。
從字面意思上來看,“器”是器具的意思;君子不器,指的是孔子認為“君子”所應該滿足的條件。
即,君子不能像器具一樣,只能拘泥於一種才能,而應該成為多面手,應對多種困難。
但這樣答,太簡單了。
若寧頌是五歲,而不是十五歲,光是答出具體意思便已經足夠,可他的目的是出彩。
思考片刻,寧頌道:“器者,各適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體無不具,故用無不周,非特為一才一藝而已。”①
君子不能拘泥於一才一藝。
那麽,君子該如何做呢?
孔子在論語中也給出了答案。
“故,‘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後半句,是《雍也》篇中的內容,孔子認為君子應該廣泛地閱讀典籍,開闊眼界,以“禮”來約束自身的行為。
這樣,就能做到“不器”。
聽完寧頌的第一段,周秀才吃了一口桂花糕,暗自在心中點點頭。
當聽完寧頌的延伸時,周秀才的眸光亮了些許。
他細細地品味了一番。
“你之前做過策論?”
方才那一番回答的思維,是做策論的思路。
寧頌搖搖頭。
周秀才“唔”了一聲,將剩下半塊桂花糕吃下去,沒有說話。
“吃飯吧。”過了一會兒,周秀才說。
接下來的半頓飯吃得安安靜靜。
寧頌在內心裏覆盤自己的回答有何紕漏之處,考慮若是周秀才不應,自己該怎麽辦。
張扉嘛,則是一邊為寧頌擔憂,一邊因為聽了肚子的“之乎者也”而頭痛。
至於周秀才,則是心事重重,吃這飯,不知道在想什麽。
一頓飯吃完,寧頌緊張的心情已經平靜了下來。
周秀才卻和回過神了一樣,忽然問道:“你是不是寫字不行?”
“?”
寧頌摸不著頭腦。
“若不是字跡難看,以你的水平,怎麽可能過不了童試?”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