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前宋拾遺
關燈
小
中
大
番外前宋拾遺
南唐冼升的《前宋拾遺》中記錄過這樣一則往事。
“開門,開門。”黃昏時暗,四方館的三間銅首大門被人敲得乓乓作響,冼升從車篷裏下馬,負手站在距大門兩步開外的石獅子前,一邊聽著扈從拍門,一壁回想適才街上情景:正巧不巧趕上下值的時辰,路上他們為了避讓承車轎回府去的宋國官員,自己坐的這輛馬車停了無數回,有一次車夫牽轅側避時還險些撞傷了一名擔水的挑夫!
“真是晦氣。”望了望天色,時任江南禮部侍中兼報喪使的冼升不由嘆了口氣,他幾次出使宋國,都是趕在午中之前便入城,為的就是將公事交辦後可以早日離開汴京,以免被那些不懷好意的官吏們刁難譏諷。沒奈何,江南國弱,早些年國主連帝號也保不住,何況他們這些做臣子的,止得卑躬屈膝,每次出使就是平白送上門來受氣的罷了。
今日入城已經晚了,需呈送宋國鴻臚寺的國書看來止得明日開牙時再遞上去,想來至少要在汴京呆上倆日的功夫。一想到這,冼升忍不住又自語道,“真真晦氣。”
可是第二天大清早,發生了一件他怎麽也預想不到的怪事。
天方蒙蒙未醒,他正沈睡在四方館客房的被窩裏,固然在敵國的國境上,但趕了數天路的疲憊令他顧不上許多,香夢正酣,卻被不知趣催命符一般的捶門聲驚得從臥榻上猛坐起來。
只聽門外吵嚷道,“使臣,官家宣召,請您快更衣啊!”
就這一句,把冼升的睡意嚇得無影無蹤,胸口裏的心臟砰砰跳起來,實不知是何禍事。
大宋官家召見,這可是從沒有過的事啊。以往他每次來呈遞國書,都是經由鴻臚寺轉遞,幾天後下達他的批文也是他自去那兒領回,他以前還從未見過這位宋國皇帝!
而且今日是望日,這個當口正是大朝會的時辰,有什麽事要宣召他一個外邦的使節?
想不明白,想不明白。一路惶恐難安地騎著驛館備好的快馬,揚鞭向大宋禁中而去。不遠處宮門的輪廓逐漸看清的時候,冼升已足足被灌了一刻鐘的西風,倒是冷靜了不少。
望著戒備森嚴的宮禁,他定了定神,心想:待會無論發生何事都要穩住,面見宋國皇帝他代表的是整個江南,絕不能給國主丟臉。
禁中的內侍帶著他從十二座龍首玉座的行橋上邁過,不急不慢地行到宣政殿的大殿前,到了龍首道,便不再前行,而是將他轉交給丹墀下候命的太監。那公公瞅了他一眼後,袖手清了清嗓子,坤著脖子報名道:“江南使臣謁見大宋皇帝陛下。”
然後遞了個眼神給他,示意他自己上去。
這天下的朝堂都修得寬宏壯覽,冼升並不好奇地向上走著,待到了前殿的廊檐下,方躬下身形,正對闊寬九扇的朱紅漆金的殿門。他用餘光瞥見殿上烏泱泱的背影,顯然是分照文武班列的左右。但他卻也不敢造次擡眼再望一眼那位天下共主。
冼升在殿檻外不惹人察覺地深吸了一口氣,緊接著目不斜視地從偏門入內。
大禮參覲畢,殿內響起一人的問話聲,是丞相趙普。冼升與他打過交道,知道此人老謀深算,故而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小心應答,“回相公的話,下臣此次前來,是特來稟明上邦:鄙國國後,已於數日前薨逝。鄙國主有國書誄文在此,請皇帝陛下禦覽。”
他掏出這些天一直貼身存放的國書,展開來,舉過頭頂。
“……國後豐才富藝,茲元陶制,其器傳華,擢孝騰芳,孝愛克全,孰天不假年,劇爾薨逝,得年二十有九……”
大殿內除了他悲切的聲音外,沒有一絲多餘的響動,“鄙國主懇請上邦皇帝,準予追封國後,謚號昭慧。”
誄文不長,全文誦完也不過數息之長,他再次將國書昂舉過頭頂,俯身拜倒,聽到上方太監的腳步之聲,他的國書被人接了上去。
那太監回到宋國皇帝龍座前,輕聲道,“陛下。”
等待的瞬息,跪在地上的冼升又開始心跳的厲害,他已回明了此次出使的目的,不知接下來宋國君臣會不會提什麽非分的要求?
他默默地等待著,同時思索著各種應對之策。
可奇怪的是,直到他憂心到連額頭都生了汗,大殿裏仍是靜悄悄的一片。大宋皇帝還是沒有開口。
這就怪了,國主的文書又不長,按說早就該讀完的。但他又不敢出言催促,更不敢擡頭打探,止是這樣的沈默太過不同尋常,讓他不由自主地聯想起最壞的可能,像有什麽大事要發生了一樣。
百轉千回之際,皇帝的沈默仍在繼續著。過了不久,冼升敏捷地覺察出:就連其他的宋國官員們似乎也不知所措了,相互間轉動起腳跟,似在交換眼神。
獨自一人跪在殿中的冼升瞇了雙眼,心思轉了數道。
“冼使臣,官家宣你進去了。”那名大名鼎鼎的內宮總管皮笑肉不笑地站在冼升的面前,撣了撣衣袖,示意他推門入內。
冼升賠笑著朝他拱了拱手,又對其他人致以歉意,方朝紫宸殿內室走去,耳邊傳來那太監與其他人說話的聲音:“諸位大人,官家下了旨意,今日他誰也不見,都請回吧。”
“張公公,這是怎麽了,官家可是龍體抱恙?”
“哎喲,官家的脾氣你們又不是不知道,我一個奴才哪敢問為什麽啊……官家的身體好著呢,沒事啊,都散了吧。”
冼升腳步稍頓,心內思緒又不由轉到了今早的朝會上,大宋皇帝那讓人難以揣度的舉動——他什麽也沒說便散去朝議,在百官的跪拜中一言不發地回了內廷。
可是現在,為什麽又單獨召見自己?
冼升雖是江東有名的大才子,幼時亦有神童之譽,卻對這件事摸不著半點頭緒。當下裏,他止能存著忌憚,穿過了那幾道禦門,在宮人的註視下朝皇帝請安道,“江南使臣冼升,叩見上邦皇帝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來吧。”帝王的聲音從上方傳來,奇異的是其中那難以被人忽視的疲憊仍如同早朝時一般。冼升依言起身,垂首立於室內一側,看上去順從端謹,餘光卻在偷偷打量正中間的天子。
十二紋章的玄冕披在身上,宋國皇帝原來生就一雙龍眉,濃墨入鬢,其下睛目湛然。令冼升感到壓迫的是,皇帝周身有股與他們國主渾然不同的軍伍之氣,無不昭示著他曾歷經無數兵峰、殺伐沈重的悍將身份。
這樣的帝王之威,使得冼升止看了一眼,便不自覺收回了視線。想起自家國主的溫和文質,不由得暗自苦笑。
但除此之外,大宋皇帝也不如傳說中的三頭六臂,近身觀察,就連周身的氣勢也讓冼升發覺出稍許蕭蕭之感,莫非皇帝這些日子身體不適?
感覺到皇帝看過來,“誄文朕已看過了。”
止說了這一句,便仿佛因為不知該再說什麽而有了片刻的停頓。
皇帝移開了龍目,臉色隱藏在陰影裏。“國後,是何日過世的?”
“她可曾,留下什麽遺言?”
之前冼升就已經覺得奇怪,宋國皇帝在聽聞國後過世之消息後為什麽連朝議都免了。如今他單獨宣召自己,過問的卻又不是國事,而是對宋國和他而言都無關緊要的附屬國中宮之事,這怎麽聽都不合常理啊?
無數個想法在心裏繞來繞去,但嘴上卻什麽都不敢問,只能老實地一一作答。
說到遺言,略停了片刻,在記憶中瞬間梳理過國後自做的遺篇,冼升啟唇緩緩道,“先國後感念與鄙國主夫妻之情,重病時曾揮淚言道:‘婢子多幸,托質君門,冐寵乗華凡十載矣。女子之榮莫過於此。所不足者,子殤身歿,無以報徳。’江南百姓無不痛感肺腑,哀不自……勝。”
他住了口,目光定在案上帝王緊握的拳上,再也挪動不了,心裏像是卷起了一場颶風:這…這…這是怎麽回事?自己好像沒說錯什麽吧?
冼升的視線不由自主地向上,將皇帝神情看得一覽無遺:可是眼前的皇帝,比起像在生氣,倒更像遇到了重大的打擊而痛苦不已。
他的目光……那些苦痛甚至都顧不上在他這個外人面前有所隱藏。
冼升腦子嗡的一聲,腳險些軟得站立不住,因他記起了一樁閑事:從三年前起他便一直在禮部任事,每次外來使臣的接見與賀禮都是經由他們部堂。一年前,宋國的使者曾有賞賜到江南,禮部也有錄檔。那次的禮物不太尋常,以至於同僚之間還猜測了許久。
但後來,經國主的一番解釋也就疑問全釋了。
然而此時此刻,在宋國的禁內裏,當時的疑惑再次浮現在冼升的心頭:
那件後袍與並蒂蓮,真的是像國主所說的那樣,是宋國要與我國結同盟之好的象征嗎?
還是……冼升的視線忍不住看向大宋的皇帝,另有它意?
但皇帝畢竟是千軍萬馬中廝殺過來的人,失態不過瞬息,他迅速闔上雙目,短暫地調息後覆睜時已斂去了近乎全部的隱痛。
他用殘存的、不引人覺察的顫抖問了最後一件事情。
“國後發喪的日子定下了嗎?”
“回陛下,定了。定在明春正月十二引殯發喪。”
“幸會,冼使臣。”冼升一出宮門,迎面便撞見趙普府上停在柳樹下的車轎,這位實權在握的宰相從車馬上走下來,施施然朝他致意道,“請借一步敘話。”
冼升領命隨他走到幾步開外左右無人的地方,趙普朝四周望了一圈後,直接挑明了來意,“使臣,適才我國皇帝陛下召見你,不知所為何事?”
冼升無奈地扯出一個笑容,“回大人話,陛下止是下詢鄙國後的喪事,別無他話。”
沒想到趙普反倒點起頭來,一副了然於心的模樣,冼升心下對剛才在紫宸殿時的猜想越發信了幾分。
“不知相公還有何吩咐?”
趙普拍了拍他的肩膀,笑得幾分深意,“冼使臣,陛下向來對從屬國十分關懷,因此對貴國的大哀亦感同身受,你可明白?”
冼升側頭瞟了眼適才被拍打的地方,拱手施禮答得十分恭敬,“是,下臣明白。有這樣仁慈的上邦天子,是天下萬民之福。”
“陛下於便室召見外邦使臣,是罕見的殊榮,因此,陛下的交心之語使臣可要珍之重之,萬不可辜負,嗯?”
冼升目送趙普的車馬離宮門而去,許久後,長長吐出一口寒氣:宮墻外皆是北境的疏林枯木,一片荒涼之感,像極了他這一天的經歷。
在這則軼事的結尾處,撰者冼升自己註道:
江南隕滅,太宗更替,凡卅載,吾脅宰相普之言,不敢傳片語之言。而今付與手卷,期當年種種,傳諸後世。
是宋祖與昭慧後果有舊耶?吾不能明,吾不敢明矣。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南唐冼升的《前宋拾遺》中記錄過這樣一則往事。
“開門,開門。”黃昏時暗,四方館的三間銅首大門被人敲得乓乓作響,冼升從車篷裏下馬,負手站在距大門兩步開外的石獅子前,一邊聽著扈從拍門,一壁回想適才街上情景:正巧不巧趕上下值的時辰,路上他們為了避讓承車轎回府去的宋國官員,自己坐的這輛馬車停了無數回,有一次車夫牽轅側避時還險些撞傷了一名擔水的挑夫!
“真是晦氣。”望了望天色,時任江南禮部侍中兼報喪使的冼升不由嘆了口氣,他幾次出使宋國,都是趕在午中之前便入城,為的就是將公事交辦後可以早日離開汴京,以免被那些不懷好意的官吏們刁難譏諷。沒奈何,江南國弱,早些年國主連帝號也保不住,何況他們這些做臣子的,止得卑躬屈膝,每次出使就是平白送上門來受氣的罷了。
今日入城已經晚了,需呈送宋國鴻臚寺的國書看來止得明日開牙時再遞上去,想來至少要在汴京呆上倆日的功夫。一想到這,冼升忍不住又自語道,“真真晦氣。”
可是第二天大清早,發生了一件他怎麽也預想不到的怪事。
天方蒙蒙未醒,他正沈睡在四方館客房的被窩裏,固然在敵國的國境上,但趕了數天路的疲憊令他顧不上許多,香夢正酣,卻被不知趣催命符一般的捶門聲驚得從臥榻上猛坐起來。
只聽門外吵嚷道,“使臣,官家宣召,請您快更衣啊!”
就這一句,把冼升的睡意嚇得無影無蹤,胸口裏的心臟砰砰跳起來,實不知是何禍事。
大宋官家召見,這可是從沒有過的事啊。以往他每次來呈遞國書,都是經由鴻臚寺轉遞,幾天後下達他的批文也是他自去那兒領回,他以前還從未見過這位宋國皇帝!
而且今日是望日,這個當口正是大朝會的時辰,有什麽事要宣召他一個外邦的使節?
想不明白,想不明白。一路惶恐難安地騎著驛館備好的快馬,揚鞭向大宋禁中而去。不遠處宮門的輪廓逐漸看清的時候,冼升已足足被灌了一刻鐘的西風,倒是冷靜了不少。
望著戒備森嚴的宮禁,他定了定神,心想:待會無論發生何事都要穩住,面見宋國皇帝他代表的是整個江南,絕不能給國主丟臉。
禁中的內侍帶著他從十二座龍首玉座的行橋上邁過,不急不慢地行到宣政殿的大殿前,到了龍首道,便不再前行,而是將他轉交給丹墀下候命的太監。那公公瞅了他一眼後,袖手清了清嗓子,坤著脖子報名道:“江南使臣謁見大宋皇帝陛下。”
然後遞了個眼神給他,示意他自己上去。
這天下的朝堂都修得寬宏壯覽,冼升並不好奇地向上走著,待到了前殿的廊檐下,方躬下身形,正對闊寬九扇的朱紅漆金的殿門。他用餘光瞥見殿上烏泱泱的背影,顯然是分照文武班列的左右。但他卻也不敢造次擡眼再望一眼那位天下共主。
冼升在殿檻外不惹人察覺地深吸了一口氣,緊接著目不斜視地從偏門入內。
大禮參覲畢,殿內響起一人的問話聲,是丞相趙普。冼升與他打過交道,知道此人老謀深算,故而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小心應答,“回相公的話,下臣此次前來,是特來稟明上邦:鄙國國後,已於數日前薨逝。鄙國主有國書誄文在此,請皇帝陛下禦覽。”
他掏出這些天一直貼身存放的國書,展開來,舉過頭頂。
“……國後豐才富藝,茲元陶制,其器傳華,擢孝騰芳,孝愛克全,孰天不假年,劇爾薨逝,得年二十有九……”
大殿內除了他悲切的聲音外,沒有一絲多餘的響動,“鄙國主懇請上邦皇帝,準予追封國後,謚號昭慧。”
誄文不長,全文誦完也不過數息之長,他再次將國書昂舉過頭頂,俯身拜倒,聽到上方太監的腳步之聲,他的國書被人接了上去。
那太監回到宋國皇帝龍座前,輕聲道,“陛下。”
等待的瞬息,跪在地上的冼升又開始心跳的厲害,他已回明了此次出使的目的,不知接下來宋國君臣會不會提什麽非分的要求?
他默默地等待著,同時思索著各種應對之策。
可奇怪的是,直到他憂心到連額頭都生了汗,大殿裏仍是靜悄悄的一片。大宋皇帝還是沒有開口。
這就怪了,國主的文書又不長,按說早就該讀完的。但他又不敢出言催促,更不敢擡頭打探,止是這樣的沈默太過不同尋常,讓他不由自主地聯想起最壞的可能,像有什麽大事要發生了一樣。
百轉千回之際,皇帝的沈默仍在繼續著。過了不久,冼升敏捷地覺察出:就連其他的宋國官員們似乎也不知所措了,相互間轉動起腳跟,似在交換眼神。
獨自一人跪在殿中的冼升瞇了雙眼,心思轉了數道。
“冼使臣,官家宣你進去了。”那名大名鼎鼎的內宮總管皮笑肉不笑地站在冼升的面前,撣了撣衣袖,示意他推門入內。
冼升賠笑著朝他拱了拱手,又對其他人致以歉意,方朝紫宸殿內室走去,耳邊傳來那太監與其他人說話的聲音:“諸位大人,官家下了旨意,今日他誰也不見,都請回吧。”
“張公公,這是怎麽了,官家可是龍體抱恙?”
“哎喲,官家的脾氣你們又不是不知道,我一個奴才哪敢問為什麽啊……官家的身體好著呢,沒事啊,都散了吧。”
冼升腳步稍頓,心內思緒又不由轉到了今早的朝會上,大宋皇帝那讓人難以揣度的舉動——他什麽也沒說便散去朝議,在百官的跪拜中一言不發地回了內廷。
可是現在,為什麽又單獨召見自己?
冼升雖是江東有名的大才子,幼時亦有神童之譽,卻對這件事摸不著半點頭緒。當下裏,他止能存著忌憚,穿過了那幾道禦門,在宮人的註視下朝皇帝請安道,“江南使臣冼升,叩見上邦皇帝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來吧。”帝王的聲音從上方傳來,奇異的是其中那難以被人忽視的疲憊仍如同早朝時一般。冼升依言起身,垂首立於室內一側,看上去順從端謹,餘光卻在偷偷打量正中間的天子。
十二紋章的玄冕披在身上,宋國皇帝原來生就一雙龍眉,濃墨入鬢,其下睛目湛然。令冼升感到壓迫的是,皇帝周身有股與他們國主渾然不同的軍伍之氣,無不昭示著他曾歷經無數兵峰、殺伐沈重的悍將身份。
這樣的帝王之威,使得冼升止看了一眼,便不自覺收回了視線。想起自家國主的溫和文質,不由得暗自苦笑。
但除此之外,大宋皇帝也不如傳說中的三頭六臂,近身觀察,就連周身的氣勢也讓冼升發覺出稍許蕭蕭之感,莫非皇帝這些日子身體不適?
感覺到皇帝看過來,“誄文朕已看過了。”
止說了這一句,便仿佛因為不知該再說什麽而有了片刻的停頓。
皇帝移開了龍目,臉色隱藏在陰影裏。“國後,是何日過世的?”
“她可曾,留下什麽遺言?”
之前冼升就已經覺得奇怪,宋國皇帝在聽聞國後過世之消息後為什麽連朝議都免了。如今他單獨宣召自己,過問的卻又不是國事,而是對宋國和他而言都無關緊要的附屬國中宮之事,這怎麽聽都不合常理啊?
無數個想法在心裏繞來繞去,但嘴上卻什麽都不敢問,只能老實地一一作答。
說到遺言,略停了片刻,在記憶中瞬間梳理過國後自做的遺篇,冼升啟唇緩緩道,“先國後感念與鄙國主夫妻之情,重病時曾揮淚言道:‘婢子多幸,托質君門,冐寵乗華凡十載矣。女子之榮莫過於此。所不足者,子殤身歿,無以報徳。’江南百姓無不痛感肺腑,哀不自……勝。”
他住了口,目光定在案上帝王緊握的拳上,再也挪動不了,心裏像是卷起了一場颶風:這…這…這是怎麽回事?自己好像沒說錯什麽吧?
冼升的視線不由自主地向上,將皇帝神情看得一覽無遺:可是眼前的皇帝,比起像在生氣,倒更像遇到了重大的打擊而痛苦不已。
他的目光……那些苦痛甚至都顧不上在他這個外人面前有所隱藏。
冼升腦子嗡的一聲,腳險些軟得站立不住,因他記起了一樁閑事:從三年前起他便一直在禮部任事,每次外來使臣的接見與賀禮都是經由他們部堂。一年前,宋國的使者曾有賞賜到江南,禮部也有錄檔。那次的禮物不太尋常,以至於同僚之間還猜測了許久。
但後來,經國主的一番解釋也就疑問全釋了。
然而此時此刻,在宋國的禁內裏,當時的疑惑再次浮現在冼升的心頭:
那件後袍與並蒂蓮,真的是像國主所說的那樣,是宋國要與我國結同盟之好的象征嗎?
還是……冼升的視線忍不住看向大宋的皇帝,另有它意?
但皇帝畢竟是千軍萬馬中廝殺過來的人,失態不過瞬息,他迅速闔上雙目,短暫地調息後覆睜時已斂去了近乎全部的隱痛。
他用殘存的、不引人覺察的顫抖問了最後一件事情。
“國後發喪的日子定下了嗎?”
“回陛下,定了。定在明春正月十二引殯發喪。”
“幸會,冼使臣。”冼升一出宮門,迎面便撞見趙普府上停在柳樹下的車轎,這位實權在握的宰相從車馬上走下來,施施然朝他致意道,“請借一步敘話。”
冼升領命隨他走到幾步開外左右無人的地方,趙普朝四周望了一圈後,直接挑明了來意,“使臣,適才我國皇帝陛下召見你,不知所為何事?”
冼升無奈地扯出一個笑容,“回大人話,陛下止是下詢鄙國後的喪事,別無他話。”
沒想到趙普反倒點起頭來,一副了然於心的模樣,冼升心下對剛才在紫宸殿時的猜想越發信了幾分。
“不知相公還有何吩咐?”
趙普拍了拍他的肩膀,笑得幾分深意,“冼使臣,陛下向來對從屬國十分關懷,因此對貴國的大哀亦感同身受,你可明白?”
冼升側頭瞟了眼適才被拍打的地方,拱手施禮答得十分恭敬,“是,下臣明白。有這樣仁慈的上邦天子,是天下萬民之福。”
“陛下於便室召見外邦使臣,是罕見的殊榮,因此,陛下的交心之語使臣可要珍之重之,萬不可辜負,嗯?”
冼升目送趙普的車馬離宮門而去,許久後,長長吐出一口寒氣:宮墻外皆是北境的疏林枯木,一片荒涼之感,像極了他這一天的經歷。
在這則軼事的結尾處,撰者冼升自己註道:
江南隕滅,太宗更替,凡卅載,吾脅宰相普之言,不敢傳片語之言。而今付與手卷,期當年種種,傳諸後世。
是宋祖與昭慧後果有舊耶?吾不能明,吾不敢明矣。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