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九十章

關燈
九十章

下午頭,幾個小娘子把朱氏和許氏也請了來——既是吃酒作耍子,怎好把兩個嫂子給撇開了來?

葛氏身體大有好轉,許氏也不如前些時候那樣,常常要去照顧母親,自然清閑了許多。

但許二郎的書,卻是不再讀了。他七歲開蒙,如今學了幾年,倒也識得寫字。他自己也知道,他們這樣的人家,若說考科舉,那是不能夠的,他們家底兒薄,還有一個多病的老母親要奉養,實在是既沒有金錢,又沒有精力。

許二郎思來想去,索性就不去學堂念書了,在家附近的腳店裏頭,找了份賬房的工作。

本來,他這樣小的小郎,是不可能直接就能做賬房的。但他有一個好處——識字,而且懂事。那腳店的掌櫃娘也可憐他,正巧上一個賬房先生回了老家去,也就同意許二郎來工作。每個月是一兩銀子,包中午一頓飯,每半年有一套衣服一雙鞋。

這家腳店當值時辰是從早上辰時(七點)正到晚上酉時末(晚七點)。就在他家對面,也方便他時不時回去看一眼母親。

對於弟弟不再上學,而是選擇去做工這個舉動,許氏並沒有表現出反對。

如今他們家可是一點積蓄都沒有了,母親治病的大部分錢,都是沈家出的。她也總想著,三妹妹雪中送炭,給她的那張五十兩的銀票,日後有了錢,總要還給她才是。

三妹妹的錢,也是一針一針地繡出來的,縱使三妹妹一幅圖賣的也不便宜,但她卻不能覺得,自家弱,三妹妹就必定要出錢幫忙的道理。哪有借了錢卻不還的道理呢?

他們家如今這個境況,弟弟若要繼續念書,倒也不是不行。可念了書,出來又作甚呢?不過識得些字,不做睜眼瞎,也能找個賬房文書之類的工作,也就罷了。

既是娘家不用她日日要去了,那她也就老老實實的在沈家呆著,每日裏和嫂子一塊兒晨昏定省,給婆婆請了安,就自己個兒回房,同白瓷做針線,或是瞧著霜降,四娘有空,同兩個小姑子一塊兒做針線說話。晚間丈夫回來了,她也就陪著丈夫。整個人空閑了許多。

小姑子們一叫,她也總是要來。按理來說,她是嫂子,理應是和嫂子朱氏混在一塊兒的,但她總覺得和朱氏在一塊兒不太自在。

其實朱氏人真的不壞,但也是許氏倒黴。朱氏嫁進門時,王氏還是說一不二的長嫂,小劉氏仗著有姑媽的偏疼,也不好與她當面鑼對面鼓的對著幹。到如今呢?王氏尚且要看小劉氏的臉色。這給了朱氏極大的危機感。她生怕自己也會落到王氏的地步。故而她看著弟媳許氏,總是帶著一些兒防備和疏離。

她既不能跟許氏太過對立,這樣容易引起丈夫和婆母的不滿,但又打心裏不想同許氏太過親近。這就導致了朱氏的態度總是親近中帶著防備和疏離。許氏也明白嫂子不大喜歡自己,她也就不大喜歡同嫂子相處,反而同妹妹們呆在一起更叫她高興和自在。

許氏是個心思澄澈的婦人,她能看出來,嫂子朱氏即使不大喜歡她,但除了進門那一回,基本上沒怎麽對她使過絆子,相反,有時她也會為自己提供一些幫助。許氏慢慢地就知道,嫂子朱氏並不是一個純粹的壞人,至少是如今,她對自己並無惡意。許氏也就繼續踐行自己的深居簡出,老老實實的次媳路線——本來,她也從沒想著同嫂子爭甚麽。

故而兩妯娌,大面上看著,倒也是和善友愛的。

朱氏一進門就笑:"到底是妹妹們會安排,瞧這一桌子,有酒有菜,還有果子,看得我呀,這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霜降笑著打趣道:"那嫂嫂可得多吃些才是呀。"

雖說她們姊妹幾個打趣說是慶賀二娘覓得佳婿,但卻不好把這名頭說出去,要是不小心傳出去了,叫人笑話二娘恨嫁。

故而出了這個房門,說的就是下午也沒甚事要做,就請了兩個嫂子來一塊兒消磨時間。

朱氏許氏也都是聰明人,也都絕口不提一句二娘的親事,只是說來同妹妹們一塊兒吃酒作耍子。

本來是要請元娘的,奈何夏天天熱,小哥兒太小了,身上總是不太舒坦,前兩日還吐了奶,姐姐元娘急得焦頭爛額的,哪有空來同她們玩耍?只好就她們幾個吃酒了。

梨花同沈金的婚事就定在這個月月末。但她和沈金都是仆役,自然不可能在沈家張燈結彩的。紮紅布的只在後頭下人們的倒座房紮了一串。包括進門,也是後門進去——實在是沈金也是仆役,沈家又不比大家族富裕,有專門給下人住的大院子或是巷子。也就只好走後門進到他們仆役們住的倒座房裏成親。

蘇氏既很倚重李媽媽這個忠心能幹的內管家,也很感念梨花對自家大女兒的忠心耿耿。可以說,若是沒有梨花的輔助,大女兒的日子恐怕會比如今忙碌許多,於是蘇氏特地賜下了兩套銀頭面,一對金簪,六匹緞子,六匹綢子,六匹細棉布,六匹粗棉布,再有二十兩銀子作為添妝。在外頭百姓們嫁女兒,若有這樣的陪嫁,也算的上是不錯了

這樣大的手筆,李媽媽自己都嚇了一跳,連忙替女兒推辭道:"太太心慈,是小的母女的福氣。可這樣多的嫁妝,真實在叫小的母女受之有愧。"

蘇氏笑笑:"這有甚的?你自進了我們沈家,再沒有一處不妥當,一處不好的,梨花這孩子也很得你的真傳,有她在元娘身邊,我這個做母親的都放心許多。你們母女的功勞,我都心裏有數。梨花這大喜事,一輩子就這麽一回,你只管接著就是。"

得益於有個好郎君和兩個好兒子。他們都很會賺錢,五郎的經濟頭腦雖說比哥哥差了些,但他好在有手藝,又背靠著年年都要消耗一些棺材的西山營,他的買賣做的也很不錯。

兒子們都娶了妻,蘇氏也就只需要他們上交每月利潤的一半作為家用,旁的就交給他們自己收著。

饒是如此,沈家的經濟還是蒸蒸日上。

這些東西,蘇氏出的一點不肉疼。

李媽媽是內管家,但她從來都恪盡職守,除去太太蘇氏有時賞賜的東西,她也只靠著月銀過日子。她是蘇氏的心腹,朱氏和許氏都給她幾分薄面,但從沒給過賞賜——婆婆身邊的得意人,怎麽輪得到她們賞賜?她也給女兒準備了一份不小的嫁妝。

她這輩子生了五個孩子,最後活下來的只有一個梨花。梨花就是她心尖上的肉,沈金這個女婿人不錯,但確實沒甚麽錢。做母親的,總是害怕孩子受苦。即使她們現在只是把私產都掛在主子名頭上的奴仆,但她也想著為女兒準備一份厚厚的嫁妝。

她的丈夫如今除了主子們再沒有人叫他原來的名字,李大壯了。他來的最早,也是最早跟著郎主和三郎君去鋪子上做事的仆役,即使他是個奴籍,但那些仆役們都客客氣氣的叫他一聲李叔。

李叔腿是瘸了,話不多,卻很能幹,主子交代的事情,或許辦的不出彩,但從沒出過錯。郎主也很看重他,時不時賞一些東西與他。

他也都攢下來,給女兒當嫁妝。

梨花也跟沈金說好了,她雖然是嫁給了沈金,但她爹娘就她一個孩子,日後她爹娘老了,她是要給爹媽養老的。

沈金自然沒甚麽不同意的。

元娘也為梨花準備了一份厚厚的嫁妝。同時她也告訴梨花,等梨花出嫁那天,她會陪梨花一起回沈家,也算是給梨花送嫁。

這件事叫羅太太有些不滿。她女兒羅三娘前些日子回來打秋風,話裏話外就是哥哥嫂嫂過得寬裕,要拉拔她這個妹子。

羅雲是很信任娘子元娘,家裏的錢都是元娘管著,他自己荷包裏最多也就裝一錢銀子零花,因此也就只說了一句:"這些事,我是不管的,你若有事要說,找你嫂子去罷。"

羅二郎本就很煩這個腦子不大清楚的妹子,見狀他也說:"我也不管這些事的,你去同你二嫂子說罷。"

一面私底下囑咐他娘子蒲氏:"你就瞧著大嫂,若是大嫂要給,你就給,大嫂不給,你也就別給。"

蒲氏才進門不久,但也很知道自己這個大嫂是個厲害人物,她就點了點頭:"我曉得了,夫君,你放心去做買賣罷,我只瞧著嫂子如何行事就是了。"

元娘確實不想給。羅三娘嫁妝不算很豐厚,她自覺吃了虧,三天兩頭總要回家打一打秋風。

羅太太有些私房錢,但我們前文就說過,她對羅三娘的好,更多是一種補償,她是清楚的知道,女兒從家裏得到的錢財必定不會很多,也必定不會為了女兒而過於損害兒子們的利益。

所以她每次給女兒的也不會很多,大多都是幾兩銀子——她如今有了孫子,還想著給孫兒攢些呢,怎麽可能全給了女兒?

於是,羅三娘自然就盯上了當時堪稱十裏紅妝的元娘。

元娘怎麽可能是好對付的人。她先拉著說了一堆育兒經,然後大吐苦水,家裏養孩子,的確沒甚銀錢,不過若是妹妹不嫌棄,還有五兩銀子拿去也好,多的也沒有了,實在是小哥兒小人兒身子弱,如今藥錢都不夠的。

她這一套組合拳打的羅三娘暈乎乎的,她也確實知道侄兒身子不大好,前幾日還吐了奶的。雖然她直覺哪裏不對,但等她回過頭來,已經拿著五兩銀子被送出來了。

蒲氏也跟著嫂子的做法,給了她二兩銀子打發了去.。那本來,她家夫郎就是走街串巷賣豆腐的,是羅二郎年輕肯幹,豆腐做的好,那才能一日有個一兩多的錢,這還沒拋去成本呢,若是拋去成本,她夫郎辛辛苦苦一日,連飯也都不回來吃,只是帶了胡餅就來水吃,這樣的辛勞,每日也最多能有幾錢銀子的落頭。能給她二兩銀子,已經算是她們兩口子大方了。

本來羅太太也是沒甚想法的,覺得女兒跟孫兒比,自然是孫兒要緊。可她瞧見元娘為梨花準備的嫁妝,那些首飾布匹,家具果酒的,少了二百兩是絕對辦不下來的。

這可把這老太太氣壞了——自家小姑你說沒錢,怎的到了個女使頭上,你出這許多銀子你也不心疼?

她實在氣不過,就去找了兒子說了這話,表達了自己對媳婦看重一個女使多於自己女兒的大大不滿。

誰料羅雲眼皮子都沒擡一下:"這事兒,娘子與我說過的。那是她的嫁妝,她想怎麽使喚,那就怎麽使喚。梨花自跟了我家娘子,她的忠心能幹,我想娘您也是知道的。岳父岳母有錢給我娘子置辦豐厚的嫁妝,她拿去賞了女使也好,自己花也罷,那都是她的嫁妝。我是管不著的,我也沒那個臉去管。"

羅雲說的是實話。自嫁進羅家門,元娘的陪嫁鋪子裏的租金,幾乎都拿出來貼補了家裏。大丈夫本就應當讓妻兒過上更好的日子,他卻還要時不時靠妻子的嫁妝貼補,這已然叫他覺得對不起娘子了。他怎麽還好叫娘子還給妹妹貼補呢?還是那句話,他把錢都交給了娘子,怎麽花他就不管了,總之,家裏的事情,娘子做主就好。他也相信,元娘能掌管好這個家。

羅太太噎住了:"你。。。。你。。。"她氣得半天說不出話來。她實在是沒想到,兒子這般維護那沈氏。

"娘若是沒有別的話要說,兒子就回去了。"他等了一會兒,見母親沒有話要說,他就站起身來。小哥兒這些日子苦夏,前些日子又吐奶,如今鬧人得近,他想著回去幫娘子看會兒孩子,也叫娘子能好好休息休息。

羅太太根本不想再看見這個娶了媳婦忘了娘的兒子,她煩躁的揮揮手,羅雲就立刻大步走了回去。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