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豆沙寒燕
關燈
小
中
大
寒食將至,火禁即將到來。
這幾天不能生火做飯,是以各家各戶都忙碌起來,開始準備未來三天的飯食。
林稚早早地給沈小七放了假,讓他回家幫母親準備熟食,送走最後一批客人,掛上打烊的食牌,食鋪裏就只剩下自己。
他一邊蒸米飯一邊慶幸,還好現在火禁有所放寬,人們可以把提前備好的冷食加熱,不必再像往年一樣吃冷飯了。
不然以他柔弱的身體,恐怕又會胃疼個三天三夜,到時候又要花一筆不小的費用。
那可是都是他開酒樓的本金!
蒸完米飯和饅頭,林稚開始做回鍋肉。
這道菜的含義全寫在菜名上,除了在制作過程中肉需要回鍋制作,還有越回鍋肉越香的意思。
從前還不覺得,現在看來,簡直是寒食節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用豬油炒散五花肉片和蒜苗,放茱萸醬和豆豉煸出紅油,等到辛辣的肉香冒出來,再用醬油調個顏色。
醬色的肉片色澤紅亮、焦香撲鼻,微微卷曲而不幹焦,和鮮綠的蒜苗顏色搭配相當,看著就能吃三碗米飯。
林稚夾了一片放在碗裏,慢慢品嘗。
肉片入口微辣回甜,肥而不膩,一筷肉片一筷蒜苗,小半碗米飯下了肚,他才記起這是他未來三天的食糧,戀戀不舍地放下筷子。
接著做炸魚。去頭去尾的小黃花魚用鹽和五香粉腌漬,裹上雞蛋面糊,中火油炸,一口一個香香脆脆。等到寒食的時候拿出來再覆炸一遍,更酥更香。
做完回鍋肉和炸小黃花魚,又做了燉肉、素菜和一些小點心,林稚估摸著未來三天應該能吃得不錯,簡單收拾一下,心滿意足地進入了夢鄉。
翌日一大早,食店門前排起長隊,第一波來用朝食的客人已經到了。
“店主人,給我來兩碗麥粥,並一份麥糕!”
“我要一碗乳粥和一份酪乳餅。”
“林小郎君,麻煩給我來些凍姜豉,要三份!”
因著到了寒食,食店裏上新了許多節令食品,大多是朝食,比如麥粥、酪乳餅、凍姜豉,都很得食客們的喜愛。
其中要屬麥粥和凍姜豉最受歡迎。
麥粥是加了麥芽糖的粥,麥仁和碾碎的杏仁一同熬煮,臨出鍋加一碗濃稠的麥芽糖汁,吃起來濃香甜蜜,口感軟脆。
凍姜豉則是用姜末和豆豉涼拌的豬肉凍。
燉豬肉留下的肉汁,放涼後自成肉凍,拌上姜末和豆豉,口感彈潤,切成四方塊來吃,味道有點像肉皮凍。
只不過凍姜豉內含肉碎,且通體分布肉花,口感更富有層次,肉香味也更濃郁。
林稚看著面前的長隊,不急不徐切著姜末,笑道:“都有的,大家排好隊,不要擠。”
他和沈小七一個負責做飯,一個負責包裝和記賬,有條不紊,硬是把兩個人發揮出了一個團隊的效果。
兩個時辰過去,今日朝食的售賣算是告一段落,要開始蒸寒燕了。
寒燕是一種能捏成飛燕、鳴禽、走獸、瓜果、花卉等各種形狀的面食,蒸熟後著上鮮亮的顏色,栩栩如生,就像粽子之於端午、月餅之於中秋一樣,是寒食節人人必吃的食物。
朝食和午食這段時間客人不多,正好能趕制這種節令面食。
沈小七看著竹屜上揉好的面團,撓頭道:“阿郎,我手笨,捏不好寒燕,每年過寒食阿娘都因為這事念叨我。”
“無妨。”林稚指派另一項任務給他,“幫我拌豆沙餡就行。”
“豆沙餡?”沈小七瞪大眼睛,“阿郎,你要往寒燕裏加餡料嗎?”
林稚點點頭。花裏胡哨的白面饅頭也只是白面饅頭,不如創新一下,做成味道更好的豆沙包。
擔心沈小七吃不慣,他道:“除了赤豆餡兒,還會做一些傳統不加餡料的。”
接受能力良好的沈小七早已行動起來,沈浸在對“豆沙版寒燕”的美好幻想中,把洗好的赤小豆放進鍋裏,開了火,喜滋滋道:“都聽阿郎的!”
林稚笑著睨他一眼。
赤小豆和□□糖慢慢燉煮,煮到豆沙與豆皮自動分離,細膩的豆沙溢出來,豆子的甜香飄了滿屋。
用湯匙舀一勺,糖放得正好,甜味浸潤舌尖又不膩人,滿口都是豆沙的香甜軟糯,只是豆皮夾雜在其中有些影響口感。
古代沒有料理機,要將豆皮完全打成蓉狀需格外費些時間。
沈小七很有眼力見地接過勺鏟,沖林稚拍胸脯道:“交給我吧阿郎!雖然我捏不好寒燕,但是拌好這些豆沙還是沒問題的。”
在他攪拌豆沙的這段時間裏,林稚動作利索地捏好了幾十只寒燕,用黑芝麻給它們點好眼睛,已經放鍋裏蒸著了。
沒過多久,沈小七不負眾望地完成了任務,攪好的豆沙餡兒綿密細勻,不見一絲雜質。
林稚驚奇:“怎麽做到的?”就算是用料理機打出來的,也難免會留下幾絲豆皮。
沈小七大刺刺道:“哦,我把那些煮不破的豆皮都挑到一個碗裏了,打算一會兒吃掉。”
林稚:“……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有了餡料,包制就好辦了。只是寒燕個頭太小,內裏裝不了太多餡料,想著反正是給自己吃的,不必太講究,林稚索性做成了豆沙包。
為了取個擬物的寓意,又用胡蘿蔔泥捏好鼻子和耳朵,和白胖胖的豆沙包組合在一起,變成了一只小豬的形狀。
後世做豬鼻子和耳朵一般都用南瓜泥,可惜本朝還沒有引入南瓜,只能用胡蘿蔔將就代替。
因此林稚這版豆沙包小豬的鼻子和耳朵顏色都有些偏紅,看起來像上火了。
不過倒也算憨態可掬。他在心裏暗暗評價。
沈小七走過來,不確定地看著盤中發問:“阿郎,這不是豬吧?”
“別懷疑。”林稚道,“這就是豬。”
沈小七:“……”他家阿郎審美就是獨特!
蒸好的寒燕分成豆沙版和傳統版,一個禮盒放六只,取“六六大順”之意,供食客們任意選擇——當然,都是正常的飛燕形狀,只不過豆沙版的寒燕為了能裝下更多餡料,個頭稍大而已。
至於小豬豆沙包,還是關起門來自己吃比較好。
原以為本朝人民會更偏愛傳統風味,卻沒想到豆沙版的寒燕銷量更好。
“沒想到這東西加了餡料更好吃,從前怎麽沒想到。”
有人附和:“是啊,從前怎麽就沒想起來呢!”
豆沙版本的銷量太好,對比之下傳統口味就顯得有些門可羅雀,不到半日就被豆沙版甩開一大截。
為了讓兩種寒燕同時售出,林稚只好稍稍調下價格,把它們混合著賣。到了傍晚,總算將兩種寒燕都賣了出去。
沈小七捧著自己挑出的那碗豆皮豆沙,假裝抹淚道:“早知道我就多挑出一些了!”
將入夜時,孟瓊舟邁進林氏食鋪。
林稚和沈小七正在吃暮食,看見那抹熟悉的緋紅衣袂,沈小七把頭扭到一邊,林稚則放下筷子,“孟少卿可是來用暮食?”
孟瓊舟看了看他,道:“來買禮盒。”
林稚“啊”了一聲,彎了彎眼睛:“孟少卿來得太巧,寒食禮盒一炷香前剛好賣完。”
孟瓊舟垂下眼簾,瞧見食案上那幾只小豬,“不是還有嗎?”
林稚:“……”
救命,孟瓊舟要吃小豬豆沙包!
確定對方沒在和他開玩笑,林稚忍俊不禁地給他裝好。
“……孟少卿請拿好。”
不愧是長了個二十一世的胃,一眼就相中了二十一世紀的食物!
作者有話要說:
不光相中了二十一世紀的食物,還相中了二十一世紀的人
①“麥粥”和“凍姜豉”做法參考《邊緣歷史》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這幾天不能生火做飯,是以各家各戶都忙碌起來,開始準備未來三天的飯食。
林稚早早地給沈小七放了假,讓他回家幫母親準備熟食,送走最後一批客人,掛上打烊的食牌,食鋪裏就只剩下自己。
他一邊蒸米飯一邊慶幸,還好現在火禁有所放寬,人們可以把提前備好的冷食加熱,不必再像往年一樣吃冷飯了。
不然以他柔弱的身體,恐怕又會胃疼個三天三夜,到時候又要花一筆不小的費用。
那可是都是他開酒樓的本金!
蒸完米飯和饅頭,林稚開始做回鍋肉。
這道菜的含義全寫在菜名上,除了在制作過程中肉需要回鍋制作,還有越回鍋肉越香的意思。
從前還不覺得,現在看來,簡直是寒食節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用豬油炒散五花肉片和蒜苗,放茱萸醬和豆豉煸出紅油,等到辛辣的肉香冒出來,再用醬油調個顏色。
醬色的肉片色澤紅亮、焦香撲鼻,微微卷曲而不幹焦,和鮮綠的蒜苗顏色搭配相當,看著就能吃三碗米飯。
林稚夾了一片放在碗裏,慢慢品嘗。
肉片入口微辣回甜,肥而不膩,一筷肉片一筷蒜苗,小半碗米飯下了肚,他才記起這是他未來三天的食糧,戀戀不舍地放下筷子。
接著做炸魚。去頭去尾的小黃花魚用鹽和五香粉腌漬,裹上雞蛋面糊,中火油炸,一口一個香香脆脆。等到寒食的時候拿出來再覆炸一遍,更酥更香。
做完回鍋肉和炸小黃花魚,又做了燉肉、素菜和一些小點心,林稚估摸著未來三天應該能吃得不錯,簡單收拾一下,心滿意足地進入了夢鄉。
翌日一大早,食店門前排起長隊,第一波來用朝食的客人已經到了。
“店主人,給我來兩碗麥粥,並一份麥糕!”
“我要一碗乳粥和一份酪乳餅。”
“林小郎君,麻煩給我來些凍姜豉,要三份!”
因著到了寒食,食店裏上新了許多節令食品,大多是朝食,比如麥粥、酪乳餅、凍姜豉,都很得食客們的喜愛。
其中要屬麥粥和凍姜豉最受歡迎。
麥粥是加了麥芽糖的粥,麥仁和碾碎的杏仁一同熬煮,臨出鍋加一碗濃稠的麥芽糖汁,吃起來濃香甜蜜,口感軟脆。
凍姜豉則是用姜末和豆豉涼拌的豬肉凍。
燉豬肉留下的肉汁,放涼後自成肉凍,拌上姜末和豆豉,口感彈潤,切成四方塊來吃,味道有點像肉皮凍。
只不過凍姜豉內含肉碎,且通體分布肉花,口感更富有層次,肉香味也更濃郁。
林稚看著面前的長隊,不急不徐切著姜末,笑道:“都有的,大家排好隊,不要擠。”
他和沈小七一個負責做飯,一個負責包裝和記賬,有條不紊,硬是把兩個人發揮出了一個團隊的效果。
兩個時辰過去,今日朝食的售賣算是告一段落,要開始蒸寒燕了。
寒燕是一種能捏成飛燕、鳴禽、走獸、瓜果、花卉等各種形狀的面食,蒸熟後著上鮮亮的顏色,栩栩如生,就像粽子之於端午、月餅之於中秋一樣,是寒食節人人必吃的食物。
朝食和午食這段時間客人不多,正好能趕制這種節令面食。
沈小七看著竹屜上揉好的面團,撓頭道:“阿郎,我手笨,捏不好寒燕,每年過寒食阿娘都因為這事念叨我。”
“無妨。”林稚指派另一項任務給他,“幫我拌豆沙餡就行。”
“豆沙餡?”沈小七瞪大眼睛,“阿郎,你要往寒燕裏加餡料嗎?”
林稚點點頭。花裏胡哨的白面饅頭也只是白面饅頭,不如創新一下,做成味道更好的豆沙包。
擔心沈小七吃不慣,他道:“除了赤豆餡兒,還會做一些傳統不加餡料的。”
接受能力良好的沈小七早已行動起來,沈浸在對“豆沙版寒燕”的美好幻想中,把洗好的赤小豆放進鍋裏,開了火,喜滋滋道:“都聽阿郎的!”
林稚笑著睨他一眼。
赤小豆和□□糖慢慢燉煮,煮到豆沙與豆皮自動分離,細膩的豆沙溢出來,豆子的甜香飄了滿屋。
用湯匙舀一勺,糖放得正好,甜味浸潤舌尖又不膩人,滿口都是豆沙的香甜軟糯,只是豆皮夾雜在其中有些影響口感。
古代沒有料理機,要將豆皮完全打成蓉狀需格外費些時間。
沈小七很有眼力見地接過勺鏟,沖林稚拍胸脯道:“交給我吧阿郎!雖然我捏不好寒燕,但是拌好這些豆沙還是沒問題的。”
在他攪拌豆沙的這段時間裏,林稚動作利索地捏好了幾十只寒燕,用黑芝麻給它們點好眼睛,已經放鍋裏蒸著了。
沒過多久,沈小七不負眾望地完成了任務,攪好的豆沙餡兒綿密細勻,不見一絲雜質。
林稚驚奇:“怎麽做到的?”就算是用料理機打出來的,也難免會留下幾絲豆皮。
沈小七大刺刺道:“哦,我把那些煮不破的豆皮都挑到一個碗裏了,打算一會兒吃掉。”
林稚:“……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有了餡料,包制就好辦了。只是寒燕個頭太小,內裏裝不了太多餡料,想著反正是給自己吃的,不必太講究,林稚索性做成了豆沙包。
為了取個擬物的寓意,又用胡蘿蔔泥捏好鼻子和耳朵,和白胖胖的豆沙包組合在一起,變成了一只小豬的形狀。
後世做豬鼻子和耳朵一般都用南瓜泥,可惜本朝還沒有引入南瓜,只能用胡蘿蔔將就代替。
因此林稚這版豆沙包小豬的鼻子和耳朵顏色都有些偏紅,看起來像上火了。
不過倒也算憨態可掬。他在心裏暗暗評價。
沈小七走過來,不確定地看著盤中發問:“阿郎,這不是豬吧?”
“別懷疑。”林稚道,“這就是豬。”
沈小七:“……”他家阿郎審美就是獨特!
蒸好的寒燕分成豆沙版和傳統版,一個禮盒放六只,取“六六大順”之意,供食客們任意選擇——當然,都是正常的飛燕形狀,只不過豆沙版的寒燕為了能裝下更多餡料,個頭稍大而已。
至於小豬豆沙包,還是關起門來自己吃比較好。
原以為本朝人民會更偏愛傳統風味,卻沒想到豆沙版的寒燕銷量更好。
“沒想到這東西加了餡料更好吃,從前怎麽沒想到。”
有人附和:“是啊,從前怎麽就沒想起來呢!”
豆沙版本的銷量太好,對比之下傳統口味就顯得有些門可羅雀,不到半日就被豆沙版甩開一大截。
為了讓兩種寒燕同時售出,林稚只好稍稍調下價格,把它們混合著賣。到了傍晚,總算將兩種寒燕都賣了出去。
沈小七捧著自己挑出的那碗豆皮豆沙,假裝抹淚道:“早知道我就多挑出一些了!”
將入夜時,孟瓊舟邁進林氏食鋪。
林稚和沈小七正在吃暮食,看見那抹熟悉的緋紅衣袂,沈小七把頭扭到一邊,林稚則放下筷子,“孟少卿可是來用暮食?”
孟瓊舟看了看他,道:“來買禮盒。”
林稚“啊”了一聲,彎了彎眼睛:“孟少卿來得太巧,寒食禮盒一炷香前剛好賣完。”
孟瓊舟垂下眼簾,瞧見食案上那幾只小豬,“不是還有嗎?”
林稚:“……”
救命,孟瓊舟要吃小豬豆沙包!
確定對方沒在和他開玩笑,林稚忍俊不禁地給他裝好。
“……孟少卿請拿好。”
不愧是長了個二十一世的胃,一眼就相中了二十一世紀的食物!
作者有話要說:
不光相中了二十一世紀的食物,還相中了二十一世紀的人
①“麥粥”和“凍姜豉”做法參考《邊緣歷史》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