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章、洛書
關燈
小
中
大
伯禹如今已享譽天下,走到哪裏都會受歡迎,來到這一帶治水已不需要有什麽大動作。他只要沿著洪水泛濫的地域行走,指引各部民眾疏浚與改造局部水系、打通相互聯系的道路,並將現有的村寨田園建設得更適合安居,便算大功告成。
伯禹卻搖頭道:“若是如此治水,又何須我至?……我見證過中原繁華,亦知各部往日景象,如今萬民沿山脈偏居瘠地,望澤而嘆不見故鄉。大好中原化為河泛之地,我既為中華治水之臣,又怎能憑之任之?”
宓妃嘆道:“河泛之地,久已無人。各部遠離,現已安居……大人治水,宓妃願隨侍左右,若大人覺得不便,大河之水所至之地,大人皆可喚宓妃相見。”
與大江流域沿江而治、淮水流域圍繞淮澤推進的情況不一樣,廣大河泛地區早就沒人了,沒人又怎麽治水?宓妃倒是願意幫忙,但是她的建議,是在各部已定居的之處疏浚改造局部水系,更將自己所了解的情況都告訴伯禹。
若是這樣做,伯禹很輕松就能獲得最後的成功、為天下各部治水圓滿。而且在剩下的河泛之地,伯禹都可隨時召喚宓妃相見,宓妃的言下之意已很明顯。
伯禹卻指著河岸邊的沙盤道:“如今各部之民,沿南山、賀蘭山、陰山、呂梁山高坡狹窄瘠地而居,千裏河泛在其中,往日家園沃土不得見,談何安居?禹多謝好意,你願與我同享這河泛之國、逍遙澤府,但此番是為天下治水,非為禹一人治水。”
宓妃卻溫言道:“形勢如此,而人力有窮,眼見大功將成,有時當認命便得認命,或許更是美事。無論功業聲望,大人已無所缺,當順勢求完滿。您在江、淮的治水之策,於河泛之地卻不可行,勉強為之,恐勞民傷財,反為萬眾所怨。”
伯禹卻沒看月光下的美人,而是低頭看著那沙盤,又喝了好幾杯,這才於座中拱手道:“河泛之地當盡治,今世之功、利於萬代,禹怎敢不為!哪怕禹這一世之功未完,也當有後人繼之。”
宓妃放下酒杯,一雙明眸就這麽看著伯禹,微風吹動衣裙,似風情萬種,良久之後才說道:“我已知大人之志,看來某些傳言有誤。”
伯禹:“什麽傳聞?”
宓妃卻輕輕一擺素手:“就不說這些閑言碎語了,大人既有志盡治河泛之地,便亦有一神物欲獻於大人。”
南洛水中突然翻起了浪花,有一頭丈餘大小、通體雪白的神龜浮出了水面,爬上岸來口吐人言道:“河伯不知所蹤前曾有言,我背上神書,將獻於能治河泛之人。”
神龜的背上還馱著一塊玉板,若不仔細看還以為是龜甲呢。伯禹起身道:“你是何人,此物又日何來歷?”
那神龜答道:“我非人,生在河伯出世之前,已忘悠悠歲月,曾為河伯之相。背上神書來歷我亦不知,只知當年河伯曾有叮囑。”
神龜早已通靈,但他已忘記在開啟靈智之前究竟度過了多少歲月,曾為河伯之相,相就是輔事之意。它並不知背上神書的來歷,更不知是否乃天成造化之物,但聲音中帶著神念,講了一段上古傳說,是比河伯出世更久遠年代之前的事情,竟與太昊天帝有關。
羲皇太昊未就成天帝、甚至未成仙之前,在人間為各部盟主、開創中華之國,並留青帝世系為中華天子。當初有一日太昊行至大河岸邊,有龍馬出水、獻天地造化之神圖,後世稱河圖。據說河圖含天地萬物之玄理,更通陰陽術數之變化,太昊觀河圖而做八卦。
當初神龜已在水中,只是沒有今日之靈通,據說太昊於水邊悟河圖之時,其玄理神意亦留於玄龜背上,千年造化至今,乃成神書一部。今日神書出世,正應伯禹到來,神書既出於洛水,便稱洛書。
河圖、洛書究竟是什麽,其實是天地造化的傳承指引,蘊含萬物演化之初的陰陽數理之道。觀之所得,乃是其神意,後人又有各種揣摩。
後世有名朱熹者著《周易本義》,開篇有圖兩幅,稱其為河圖、洛書,其中洛書訣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朱熹所刊印的洛書,據稱是華山睡仙希夷先生所繪,後世又稱其為九宮圖。其後再言引洛書者,便多指此幅九宮圖。
伯禹所見的洛書原本,當然不是朱熹刊印的那幅九宮圖,其造化神意既不可能刊印,亦無法以言語描述。朱熹所刊印的九宮圖是洛書又非洛書,實際上它是洛書變化中、常人可以描繪和理解的一幅圖形而已。
比如後世又有風水家,研究所謂的九宮飛星之變,其實體現的是進制數理的轉換,朱熹刊印的那幅圖只是其中的“元運盤”,而九宮圖形另有各種變化。且不說這些風水家是不是走偏了、甚至是誤會了洛書真義,但洛書之妙由此也可窺見一斑,它並不僅僅是一幅圖形。
(徐公子註:此段內容,可參看拙作《地師》“作品相關”中的《玄空飛星與九進制數學》。)
伯禹一見到神龜背上的玉甲神書,心神立刻就被之吸引,站在那裏進入了一種似定非定的狀態。別說是伯禹,就連借助仙家手段遠觀這一幕的虎娃和玄源,也被這洛水神書吸引了,似入定境而悟。
宓妃悄然起身,於伯禹並肩而立,也低首觀看神龜所獻之洛水神書。她雖然早知有此神物在,亦知神物將獻於能治河泛之人,但是不到這一刻,她本人也是看不清楚的,因為玉板上的造化神意今日方現。這也是大機緣,各人能領悟多少就算多少。
伯禹這一“發怔”就是很久,從遠處望過去,就像他與美人在月光下臨水相擁,姿態甚為親密暧昧,不覺已天色微明。
遠方的一道山梁上,有人遙望著伯禹和宓妃的身影,似是很不滿地甕聲甕氣道:“譽滿天下的伯禹大人,來到有窮部一月有餘,治水之事卻半字不提,反倒在這裏夜會佳人。看來傳聞不虛,果是好色之徒!”
旁邊有一後生道:“宗鹽大人,您這是什麽話?伯禹治水事跡已傳遍天下,其功業萬人敬仰。來到我有窮氏一月有餘卻不言治水,其實是我們這裏已沒太多好治的,二十年來村寨田園已成,無非是打通各部重現興旺而已。大功若此,消受美人之恩又有什麽?再說了,天下仰慕伯禹者還不知有多少呢!”
宗鹽哼了一聲道:“誰說這裏的水已沒什麽好治的?各部皆有求於伯禹大人,因為皆鄰河泛之地而居,還有很多事可做,能將各部所居之地建得更好,這正是伯禹所長。我看那女子也是為此而來,伯禹大人這些日子都在獨自思慮,今夜卻與她月下相依,她憑得是什麽,不就是憑生得美嗎?”
又有一人道:“宗鹽大人,離這麽遠您也能看清其人相貌嗎?生得美有什麽不好嗎?如今伯禹大人受萬眾敬仰,各部誰不想找機會與之聯姻、效仿淮澤塗山部之事。聽您的語氣,好像看不慣那女子接近伯禹大人,難道自己也想嫁給他?”
宗鹽怒道:“我怎麽就不行,難道爾等認為我難看嗎?”
周圍眾人皆忙不疊地低頭擺手道:“不難看,不難看,宗鹽大人乃人間無雙絕色,天下再無他人能及,我等只有無盡之仰慕!”
宗鹽:“哦,那你們誰願意娶我?”
眾人皆後退數步,腦袋垂得更低了,連聲道:“不敢、不敢,我們配不上。”
宗鹽翻鼻孔出氣道:“一群口是心非的東西,快敲鐘了!”
這位宗鹽年紀在二旬左右,是一位女子,並非正式受冊封的貴族,身邊的人卻稱她為大人,因為她也是一支部族的首領。有窮氏部族如今分散居住在這一帶,由很多分支部族構成,小的分支往往只是一座村寨,而最大的分支可能有上千人。
宗鹽姑娘身為女子,卻能成為十多個村寨組成的分支部族首領,這恐是絕無僅有的情況。伯禹到來時,有窮氏大人召集各分支部族首領以及各村寨族老迎接,其實宗鹽也在場,但伯君特意吩咐她站在最後、低著頭別露面也別說話。當時人多雜亂,伯禹也沒註意到。
有窮氏大人為何要如此安排,因為他很細心,就是怕嚇著伯禹了。
難看,並不足以形容宗鹽的長相,她長得實在是太驚人了,甚至有些不太好描述。鄰山而居的部族除了開墾田地,也經常和猛獸打交道。兇惡的猛獸人人害怕,但據說宗鹽姑娘往那裏一站,連山中的猛獸都會被她嚇跑了。
此事不知真假,或者只是人們私下裏的議論玩笑,也沒人敢當著宗鹽的面說,但由此也可知其人形容之特異,的確堪稱舉世無雙、無人能及。
若說魁梧壯碩之女子,虎娃也見過,比如那位成天背著一柄門板般闊劍的武夫丘弟子熊麗。熊麗其實是妖族人,她雖長得壯碩但並不難看,至於宗鹽完全不同,那看上去是真能嚇跑猛獸呀。
在部族中都沒人把她當成一位姑娘,和她說話時都下意識地低著頭。這姑娘自幼力大無窮,甚為勇猛兇悍,部族在各村寨中推選首領時,無人能與之爭。
宗鹽所率的這支部族也是二十年前遷到山坡上的,宗鹽為族長後便有一個習慣,就是每天早上敲鐘喚醒與召集族人勞作。她嫌雞叫的聲音不夠大、無法傳遍十幾個村寨,而且有幾個村寨根本沒養雞,頗有令行禁止的風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伯禹卻搖頭道:“若是如此治水,又何須我至?……我見證過中原繁華,亦知各部往日景象,如今萬民沿山脈偏居瘠地,望澤而嘆不見故鄉。大好中原化為河泛之地,我既為中華治水之臣,又怎能憑之任之?”
宓妃嘆道:“河泛之地,久已無人。各部遠離,現已安居……大人治水,宓妃願隨侍左右,若大人覺得不便,大河之水所至之地,大人皆可喚宓妃相見。”
與大江流域沿江而治、淮水流域圍繞淮澤推進的情況不一樣,廣大河泛地區早就沒人了,沒人又怎麽治水?宓妃倒是願意幫忙,但是她的建議,是在各部已定居的之處疏浚改造局部水系,更將自己所了解的情況都告訴伯禹。
若是這樣做,伯禹很輕松就能獲得最後的成功、為天下各部治水圓滿。而且在剩下的河泛之地,伯禹都可隨時召喚宓妃相見,宓妃的言下之意已很明顯。
伯禹卻指著河岸邊的沙盤道:“如今各部之民,沿南山、賀蘭山、陰山、呂梁山高坡狹窄瘠地而居,千裏河泛在其中,往日家園沃土不得見,談何安居?禹多謝好意,你願與我同享這河泛之國、逍遙澤府,但此番是為天下治水,非為禹一人治水。”
宓妃卻溫言道:“形勢如此,而人力有窮,眼見大功將成,有時當認命便得認命,或許更是美事。無論功業聲望,大人已無所缺,當順勢求完滿。您在江、淮的治水之策,於河泛之地卻不可行,勉強為之,恐勞民傷財,反為萬眾所怨。”
伯禹卻沒看月光下的美人,而是低頭看著那沙盤,又喝了好幾杯,這才於座中拱手道:“河泛之地當盡治,今世之功、利於萬代,禹怎敢不為!哪怕禹這一世之功未完,也當有後人繼之。”
宓妃放下酒杯,一雙明眸就這麽看著伯禹,微風吹動衣裙,似風情萬種,良久之後才說道:“我已知大人之志,看來某些傳言有誤。”
伯禹:“什麽傳聞?”
宓妃卻輕輕一擺素手:“就不說這些閑言碎語了,大人既有志盡治河泛之地,便亦有一神物欲獻於大人。”
南洛水中突然翻起了浪花,有一頭丈餘大小、通體雪白的神龜浮出了水面,爬上岸來口吐人言道:“河伯不知所蹤前曾有言,我背上神書,將獻於能治河泛之人。”
神龜的背上還馱著一塊玉板,若不仔細看還以為是龜甲呢。伯禹起身道:“你是何人,此物又日何來歷?”
那神龜答道:“我非人,生在河伯出世之前,已忘悠悠歲月,曾為河伯之相。背上神書來歷我亦不知,只知當年河伯曾有叮囑。”
神龜早已通靈,但他已忘記在開啟靈智之前究竟度過了多少歲月,曾為河伯之相,相就是輔事之意。它並不知背上神書的來歷,更不知是否乃天成造化之物,但聲音中帶著神念,講了一段上古傳說,是比河伯出世更久遠年代之前的事情,竟與太昊天帝有關。
羲皇太昊未就成天帝、甚至未成仙之前,在人間為各部盟主、開創中華之國,並留青帝世系為中華天子。當初有一日太昊行至大河岸邊,有龍馬出水、獻天地造化之神圖,後世稱河圖。據說河圖含天地萬物之玄理,更通陰陽術數之變化,太昊觀河圖而做八卦。
當初神龜已在水中,只是沒有今日之靈通,據說太昊於水邊悟河圖之時,其玄理神意亦留於玄龜背上,千年造化至今,乃成神書一部。今日神書出世,正應伯禹到來,神書既出於洛水,便稱洛書。
河圖、洛書究竟是什麽,其實是天地造化的傳承指引,蘊含萬物演化之初的陰陽數理之道。觀之所得,乃是其神意,後人又有各種揣摩。
後世有名朱熹者著《周易本義》,開篇有圖兩幅,稱其為河圖、洛書,其中洛書訣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朱熹所刊印的洛書,據稱是華山睡仙希夷先生所繪,後世又稱其為九宮圖。其後再言引洛書者,便多指此幅九宮圖。
伯禹所見的洛書原本,當然不是朱熹刊印的那幅九宮圖,其造化神意既不可能刊印,亦無法以言語描述。朱熹所刊印的九宮圖是洛書又非洛書,實際上它是洛書變化中、常人可以描繪和理解的一幅圖形而已。
比如後世又有風水家,研究所謂的九宮飛星之變,其實體現的是進制數理的轉換,朱熹刊印的那幅圖只是其中的“元運盤”,而九宮圖形另有各種變化。且不說這些風水家是不是走偏了、甚至是誤會了洛書真義,但洛書之妙由此也可窺見一斑,它並不僅僅是一幅圖形。
(徐公子註:此段內容,可參看拙作《地師》“作品相關”中的《玄空飛星與九進制數學》。)
伯禹一見到神龜背上的玉甲神書,心神立刻就被之吸引,站在那裏進入了一種似定非定的狀態。別說是伯禹,就連借助仙家手段遠觀這一幕的虎娃和玄源,也被這洛水神書吸引了,似入定境而悟。
宓妃悄然起身,於伯禹並肩而立,也低首觀看神龜所獻之洛水神書。她雖然早知有此神物在,亦知神物將獻於能治河泛之人,但是不到這一刻,她本人也是看不清楚的,因為玉板上的造化神意今日方現。這也是大機緣,各人能領悟多少就算多少。
伯禹這一“發怔”就是很久,從遠處望過去,就像他與美人在月光下臨水相擁,姿態甚為親密暧昧,不覺已天色微明。
遠方的一道山梁上,有人遙望著伯禹和宓妃的身影,似是很不滿地甕聲甕氣道:“譽滿天下的伯禹大人,來到有窮部一月有餘,治水之事卻半字不提,反倒在這裏夜會佳人。看來傳聞不虛,果是好色之徒!”
旁邊有一後生道:“宗鹽大人,您這是什麽話?伯禹治水事跡已傳遍天下,其功業萬人敬仰。來到我有窮氏一月有餘卻不言治水,其實是我們這裏已沒太多好治的,二十年來村寨田園已成,無非是打通各部重現興旺而已。大功若此,消受美人之恩又有什麽?再說了,天下仰慕伯禹者還不知有多少呢!”
宗鹽哼了一聲道:“誰說這裏的水已沒什麽好治的?各部皆有求於伯禹大人,因為皆鄰河泛之地而居,還有很多事可做,能將各部所居之地建得更好,這正是伯禹所長。我看那女子也是為此而來,伯禹大人這些日子都在獨自思慮,今夜卻與她月下相依,她憑得是什麽,不就是憑生得美嗎?”
又有一人道:“宗鹽大人,離這麽遠您也能看清其人相貌嗎?生得美有什麽不好嗎?如今伯禹大人受萬眾敬仰,各部誰不想找機會與之聯姻、效仿淮澤塗山部之事。聽您的語氣,好像看不慣那女子接近伯禹大人,難道自己也想嫁給他?”
宗鹽怒道:“我怎麽就不行,難道爾等認為我難看嗎?”
周圍眾人皆忙不疊地低頭擺手道:“不難看,不難看,宗鹽大人乃人間無雙絕色,天下再無他人能及,我等只有無盡之仰慕!”
宗鹽:“哦,那你們誰願意娶我?”
眾人皆後退數步,腦袋垂得更低了,連聲道:“不敢、不敢,我們配不上。”
宗鹽翻鼻孔出氣道:“一群口是心非的東西,快敲鐘了!”
這位宗鹽年紀在二旬左右,是一位女子,並非正式受冊封的貴族,身邊的人卻稱她為大人,因為她也是一支部族的首領。有窮氏部族如今分散居住在這一帶,由很多分支部族構成,小的分支往往只是一座村寨,而最大的分支可能有上千人。
宗鹽姑娘身為女子,卻能成為十多個村寨組成的分支部族首領,這恐是絕無僅有的情況。伯禹到來時,有窮氏大人召集各分支部族首領以及各村寨族老迎接,其實宗鹽也在場,但伯君特意吩咐她站在最後、低著頭別露面也別說話。當時人多雜亂,伯禹也沒註意到。
有窮氏大人為何要如此安排,因為他很細心,就是怕嚇著伯禹了。
難看,並不足以形容宗鹽的長相,她長得實在是太驚人了,甚至有些不太好描述。鄰山而居的部族除了開墾田地,也經常和猛獸打交道。兇惡的猛獸人人害怕,但據說宗鹽姑娘往那裏一站,連山中的猛獸都會被她嚇跑了。
此事不知真假,或者只是人們私下裏的議論玩笑,也沒人敢當著宗鹽的面說,但由此也可知其人形容之特異,的確堪稱舉世無雙、無人能及。
若說魁梧壯碩之女子,虎娃也見過,比如那位成天背著一柄門板般闊劍的武夫丘弟子熊麗。熊麗其實是妖族人,她雖長得壯碩但並不難看,至於宗鹽完全不同,那看上去是真能嚇跑猛獸呀。
在部族中都沒人把她當成一位姑娘,和她說話時都下意識地低著頭。這姑娘自幼力大無窮,甚為勇猛兇悍,部族在各村寨中推選首領時,無人能與之爭。
宗鹽所率的這支部族也是二十年前遷到山坡上的,宗鹽為族長後便有一個習慣,就是每天早上敲鐘喚醒與召集族人勞作。她嫌雞叫的聲音不夠大、無法傳遍十幾個村寨,而且有幾個村寨根本沒養雞,頗有令行禁止的風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