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關燈
小
中
大
年後姜子延和林昭一直待到十五過後才回臨安。
走的時候老王爺和上次一樣, 讓人給他們裝了大包小包的東西帶著。
臨安距離京城本就不遠,著實沒必要把那麽多東西都帶著。但這是老人家一片心意,帶上了老人會開心。
而且這次回去走的是水泥路的官道, 馬車就算拉的東西多也不會太難走了。
三個馬車上路,姜子延和林昭一輛馬車,周幸和陳河一個馬車, 還有一個馬車裝的全都是老王爺給他們準備的東西, 還有一小部分是姜遠送過來的。
趕在天黑的時候到了臨安城, 姜子延一行人直接回了林府。
好在當初買宅子的時候買了這個, 院子雖然不大,但房間多。多住一個周幸綽綽有餘。
年後十六林昭開衙辦公。
水泥廠和織布坊也正式覆工,倒是這年前計劃要修的二期工程擱置了。
原因是之前規劃的二期路線和實際路線有些偏差。
原定之前從上田村過來的路沒法修了, 那個坡度太陡, 而且整個坡面下去之後像是進了一個大深坑。往常只要下幾天雨,村民們就得趟半截河水過去, 十分不方便。
但這個坑存不住水,只要天氣晴朗, 沒幾天水就下去了。這種土質松散, 下面吸水快,林昭暫時沒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
於是林昭又叫上幾個土木工人商討了一陣這個路到底怎麽修,有說填平的, 有說架橋的, 還有說直接在坡面面上修路的。
最後林昭采納了修橋的建議。
只是這修橋不像是修路那麽簡單,光有水泥還不行,還得有大石作為下部的橋墩也就是支撐。
不過好的一點是這個時代即便是過橋, 最重的也就是拉著貨的馬車, 承受的最大載荷也沒有那麽重。
但若是修橋, 便要單獨商量這橋該如何修。
若是姜子延沒有鼓搗出來水泥,這橋自然就是修木橋。如今既然有了水泥,為了馬車行駛方便,自然要用水泥鋪橋面的。
那這底下用的石墩自然得用一些好的砌築石料,不僅要有抗水性,還要有抗凍性。最重要的是有著極強的抗壓能力。
等一切準備就緒,可以開工修路修橋時,已經是二月中旬了。
當再一次通知周邊的百姓們要征用人手修建新路的事時,臨安縣城周邊幾個村全都聞風而動,一家傳一家,“林大人開始征徭役了!”
新來的不知情況的商人看到當地老百姓聽到官府征徭役這麽興奮很是不解,難道這片的百姓們都被官府下藥了嗎?
有那一兩個在市集擺攤賣菜的老百姓看不過去,給人解釋道:“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們這新來的這個縣令啊,征收徭役可不是白征的,去幹活是給發工錢的!大家過完年在家閑了個把月了,也沒什麽農活做,整日在家張嘴吃飯,沒個收入那不是浪費糧食嘛!”
“這下好了,林大人又開始征收徭役了,幹活就能有工錢拿,多好。”
商人又問道:“那你們不怕官府欺騙你們嗎?”
“不會的不會的,林大人最是守信用了。哎呀不與你說了,我要先去報名了,不然一會兒人滿了人家就不要了。”說完便挑著擔子走了。
他這一天天在集市買菜根本掙不了幾個錢,菜有時候根本賣不出去。本身有一把子力氣,不如去路上幹活,還能給家裏省下一頓口糧。
聽說去年那些在路上幹活的村民們掙了不少,過年的時候家裏的飯桌上還多了兩個葷菜,就連家裏的娃娃都做了新衣穿,讓別家好生羨慕。
縣衙剛把征收徭役的告示貼出來,就有許多人去報名了。
不過這次征收的徭役有兩個原則,一是參與過一期工程的村民優先,畢竟有經驗,可以帶新手。二是盡量挑一些離要修的路比較近的村民,這樣能就近幹活,來回比較方便。
縣衙距離各個村子遠,林昭讓人往水泥廠帶個信,又派衙役去下面的村裏頭通知一聲。
水泥廠現在幾乎都快成了官府在黑風村這塊地界的代言人,官府說的什麽消息,保管去水泥廠一問就知道。
廠裏各村裏的工人還沒下班,便有人迫不及待去水泥廠問消息了,衙門他們不敢去問,但這水泥廠在他們心裏還是相當親切的。
就連裏正心裏也樂呵呵的,“大家想問什麽,都來問我便成,剛才水泥廠那邊的管事都跟我傳達過了。”
“裏正,這次還跟上次一樣管飯嗎?管幾頓飯?”
這話剛說完就有人說道:“怎麽,你還想管你三頓飯不成?”
一天管三頓飯這也就是個期望而已,但總歸心裏頭還是有些不死心,萬一呢?所以才來問一問。
裏正說道:“這次和上次一樣,工錢按月照發,一天管一頓飯。不過這次修的路在上田村那邊,離我們這裏有點遠,每天來回奔波也比較麻煩,若是晚上不回來,這個住的地方是需要自己解決的。你們有意向的可以來找我報名了。”
很快便有第一個人嚷嚷著去報名了,“我有個妹夫在那邊,可以在那先擠一擠,等天氣熱了睡路邊就行。裏正,給我報上名。”
“我也是,我也有親戚在那邊,我要報名。”
........
黑風村因為這個修路的地方離得太遠,報名的人其實並不多。
主要是村裏面有很多人在水泥廠工作,有掙錢的路子,不用非得去修路。
然而上田村這邊就不一樣了,報名的時候簡直人滿為患。
林昭征用了上次修路的大工,也就是偏技術指導類的工人過來,讓村民們給他們在村裏騰出一些地方給他們住。
上田村的村民們一點都沒有抵觸,相反很是熱情。對於修路這檔子事,又不花他們的錢,修好了路以後出去走個親戚也方便,得益的可是他們,這事他們沒理由反對。
左右不過這條路短時間內不能走了而已,反正也就只是這段時間,為了長遠考慮,繞點遠路也無妨。最重要的是,去修路官府給錢吶,中午還管一頓飯,村民們的積極性相當高。
------
此時的臨安縣衙內,師爺拿著衙門的賬本過來後便在一旁站著。
林昭翻了翻,說道:“衙門的賬上只剩這點錢了?”
師爺苦著臉,眉頭皺的緊巴巴的,“是啊大人,怕是這次的二期工程都不夠用。昨個我讓賬房做了預算出來,又是修路又是修橋,這點錢夠嗆。”
林昭擰著眉又翻了幾頁,然後合上了賬本。
“賬上的事你不用管了,我來想辦法。”
之前趙員外孫員外送來衙門說是給他的孝敬錢已經花的差不多了,他許久沒關註衙門的賬,沒想到就剩這麽點了。
晚上下衙回去後林昭和姜子延說起此事,姜子延說道:“不如我先拿一些墊上?年前周幸來的時候給我帶了去年凜州那邊生意的收益,應該夠用。”
林昭卻拒絕了,“這法子不好,不能每次錢不夠用都要你來補上,你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這事還得另想辦法。”
姜子延嘆了口氣,說道:“若是城裏那些富得流油的地主們願意給錢就好了。”
林昭忽然擡頭看他,問道:“你剛才說什麽?”
“我說要是城裏那些有錢人願意給錢就好了,怎麽了?”
“沒事,我想到辦法了。”
姜子延驚訝,“你這麽快就想到辦法了?不會是誆我的吧?”
“沒誆你,先睡覺吧,改日你就知道了。”
“你還賣起關子來了。”
——————
幾天之後正在禦書房處理政事的皇帝收到了來自臨安的一道折子,言說官道修成水泥路的好處,如今已經初見成效。以驛站為分界點,可以在全國的官道上推行建設水泥路,到時候凡是過路的均收取少許的過路費,還能給國庫增加一項收入。
雖然這只是一個提議,但卻讓皇帝很心動。於是皇帝大筆一揮,肯定了他的提議,不過過路費的事情需要細細商議,中間的條條框框需得捋的清楚些。
這意思就是默認了他的提議。
拿到批覆的折子之後,林昭便開始在城中張貼告示,若是城裏有人捐錢修路,以後過官道不收取過路費。
而且若是捐的多的人按名次進行排列,將名字刻在功德碑上,立在道路旁供後人瞻仰。
這個消息一出來可比前面不收過路費的消息還要吸引人。
畢竟對於這些有錢人來說,一生追求的不過名利二字。
如今人到不惑甚至是知天命的年紀,追求了大半輩子的利,缺的就是這個名。能被刻在功德碑上供後世子孫瞻仰,對他們來說那就相當於青史留名了。這個誘惑不可謂不大。
然而敢於第一個去衙門捐錢的人卻遲遲沒有見到。這時候大家都在觀望這件事是真是假。
沒想到第二天衙門口就豎了個招牌,上面寫著捐錢修路,福澤萬民。
前面放著一張桌子和一張椅子,賬房先生坐在那專門記錄捐錢人的名字和所捐銀兩。
很多人上前瞧熱鬧,但就是沒一個人上去捐錢。
這個時候城東集市上的一個屠戶過來了,手裏拿著一袋銀子,虎背熊腰的往那桌子前一站,頓時落了一片陰影下來。
屠戶面相有些兇狠,但說話很和氣,“這捐錢就給在功德碑上刻名是真的嗎?”
“自然是真的,縣老爺親自發的告示,不會騙你的。”衙役在旁邊解釋道。
見屠戶上去問了,旁邊圍觀的也有人問道:“那個過路費是怎麽回事啊?這路建成了想要走還要交錢嗎?”
這些事情林昭早有交代,衙役解釋道:“這個過路費只針對官道的水泥路。畢竟官府出那麽多錢修路,也不能白修不是,何況這水泥路也是要定期維修檢查的,都需要錢。不過我們大人說了,這過路費也不多,主要看行程遠近,不是遠路的一次也就幾文錢。”
這個解釋合情合理,圍觀的百姓們沒有鬧,畢竟官府出錢修建,還給徭役發工錢的事他們是知道的。
況且過路費也不貴,不過若是捐了錢就能免過路費讓人忍不住心動。雖然一次過路費便宜,但走的次數多了,那可不就積少成多了嗎?
屠戶平日裏很少出遠門,他最關心的還是功德碑的事。
聽完衙役的解釋後他將手中的銀子放在的桌子上,“這裏有三十兩,你點點。”
衙役數了數,正好是三十兩。
遂問道:“姓名,何籍。”
屠戶老老實實答:“賈大彪,臨安縣小賈村人。”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走的時候老王爺和上次一樣, 讓人給他們裝了大包小包的東西帶著。
臨安距離京城本就不遠,著實沒必要把那麽多東西都帶著。但這是老人家一片心意,帶上了老人會開心。
而且這次回去走的是水泥路的官道, 馬車就算拉的東西多也不會太難走了。
三個馬車上路,姜子延和林昭一輛馬車,周幸和陳河一個馬車, 還有一個馬車裝的全都是老王爺給他們準備的東西, 還有一小部分是姜遠送過來的。
趕在天黑的時候到了臨安城, 姜子延一行人直接回了林府。
好在當初買宅子的時候買了這個, 院子雖然不大,但房間多。多住一個周幸綽綽有餘。
年後十六林昭開衙辦公。
水泥廠和織布坊也正式覆工,倒是這年前計劃要修的二期工程擱置了。
原因是之前規劃的二期路線和實際路線有些偏差。
原定之前從上田村過來的路沒法修了, 那個坡度太陡, 而且整個坡面下去之後像是進了一個大深坑。往常只要下幾天雨,村民們就得趟半截河水過去, 十分不方便。
但這個坑存不住水,只要天氣晴朗, 沒幾天水就下去了。這種土質松散, 下面吸水快,林昭暫時沒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
於是林昭又叫上幾個土木工人商討了一陣這個路到底怎麽修,有說填平的, 有說架橋的, 還有說直接在坡面面上修路的。
最後林昭采納了修橋的建議。
只是這修橋不像是修路那麽簡單,光有水泥還不行,還得有大石作為下部的橋墩也就是支撐。
不過好的一點是這個時代即便是過橋, 最重的也就是拉著貨的馬車, 承受的最大載荷也沒有那麽重。
但若是修橋, 便要單獨商量這橋該如何修。
若是姜子延沒有鼓搗出來水泥,這橋自然就是修木橋。如今既然有了水泥,為了馬車行駛方便,自然要用水泥鋪橋面的。
那這底下用的石墩自然得用一些好的砌築石料,不僅要有抗水性,還要有抗凍性。最重要的是有著極強的抗壓能力。
等一切準備就緒,可以開工修路修橋時,已經是二月中旬了。
當再一次通知周邊的百姓們要征用人手修建新路的事時,臨安縣城周邊幾個村全都聞風而動,一家傳一家,“林大人開始征徭役了!”
新來的不知情況的商人看到當地老百姓聽到官府征徭役這麽興奮很是不解,難道這片的百姓們都被官府下藥了嗎?
有那一兩個在市集擺攤賣菜的老百姓看不過去,給人解釋道:“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們這新來的這個縣令啊,征收徭役可不是白征的,去幹活是給發工錢的!大家過完年在家閑了個把月了,也沒什麽農活做,整日在家張嘴吃飯,沒個收入那不是浪費糧食嘛!”
“這下好了,林大人又開始征收徭役了,幹活就能有工錢拿,多好。”
商人又問道:“那你們不怕官府欺騙你們嗎?”
“不會的不會的,林大人最是守信用了。哎呀不與你說了,我要先去報名了,不然一會兒人滿了人家就不要了。”說完便挑著擔子走了。
他這一天天在集市買菜根本掙不了幾個錢,菜有時候根本賣不出去。本身有一把子力氣,不如去路上幹活,還能給家裏省下一頓口糧。
聽說去年那些在路上幹活的村民們掙了不少,過年的時候家裏的飯桌上還多了兩個葷菜,就連家裏的娃娃都做了新衣穿,讓別家好生羨慕。
縣衙剛把征收徭役的告示貼出來,就有許多人去報名了。
不過這次征收的徭役有兩個原則,一是參與過一期工程的村民優先,畢竟有經驗,可以帶新手。二是盡量挑一些離要修的路比較近的村民,這樣能就近幹活,來回比較方便。
縣衙距離各個村子遠,林昭讓人往水泥廠帶個信,又派衙役去下面的村裏頭通知一聲。
水泥廠現在幾乎都快成了官府在黑風村這塊地界的代言人,官府說的什麽消息,保管去水泥廠一問就知道。
廠裏各村裏的工人還沒下班,便有人迫不及待去水泥廠問消息了,衙門他們不敢去問,但這水泥廠在他們心裏還是相當親切的。
就連裏正心裏也樂呵呵的,“大家想問什麽,都來問我便成,剛才水泥廠那邊的管事都跟我傳達過了。”
“裏正,這次還跟上次一樣管飯嗎?管幾頓飯?”
這話剛說完就有人說道:“怎麽,你還想管你三頓飯不成?”
一天管三頓飯這也就是個期望而已,但總歸心裏頭還是有些不死心,萬一呢?所以才來問一問。
裏正說道:“這次和上次一樣,工錢按月照發,一天管一頓飯。不過這次修的路在上田村那邊,離我們這裏有點遠,每天來回奔波也比較麻煩,若是晚上不回來,這個住的地方是需要自己解決的。你們有意向的可以來找我報名了。”
很快便有第一個人嚷嚷著去報名了,“我有個妹夫在那邊,可以在那先擠一擠,等天氣熱了睡路邊就行。裏正,給我報上名。”
“我也是,我也有親戚在那邊,我要報名。”
........
黑風村因為這個修路的地方離得太遠,報名的人其實並不多。
主要是村裏面有很多人在水泥廠工作,有掙錢的路子,不用非得去修路。
然而上田村這邊就不一樣了,報名的時候簡直人滿為患。
林昭征用了上次修路的大工,也就是偏技術指導類的工人過來,讓村民們給他們在村裏騰出一些地方給他們住。
上田村的村民們一點都沒有抵觸,相反很是熱情。對於修路這檔子事,又不花他們的錢,修好了路以後出去走個親戚也方便,得益的可是他們,這事他們沒理由反對。
左右不過這條路短時間內不能走了而已,反正也就只是這段時間,為了長遠考慮,繞點遠路也無妨。最重要的是,去修路官府給錢吶,中午還管一頓飯,村民們的積極性相當高。
------
此時的臨安縣衙內,師爺拿著衙門的賬本過來後便在一旁站著。
林昭翻了翻,說道:“衙門的賬上只剩這點錢了?”
師爺苦著臉,眉頭皺的緊巴巴的,“是啊大人,怕是這次的二期工程都不夠用。昨個我讓賬房做了預算出來,又是修路又是修橋,這點錢夠嗆。”
林昭擰著眉又翻了幾頁,然後合上了賬本。
“賬上的事你不用管了,我來想辦法。”
之前趙員外孫員外送來衙門說是給他的孝敬錢已經花的差不多了,他許久沒關註衙門的賬,沒想到就剩這麽點了。
晚上下衙回去後林昭和姜子延說起此事,姜子延說道:“不如我先拿一些墊上?年前周幸來的時候給我帶了去年凜州那邊生意的收益,應該夠用。”
林昭卻拒絕了,“這法子不好,不能每次錢不夠用都要你來補上,你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這事還得另想辦法。”
姜子延嘆了口氣,說道:“若是城裏那些富得流油的地主們願意給錢就好了。”
林昭忽然擡頭看他,問道:“你剛才說什麽?”
“我說要是城裏那些有錢人願意給錢就好了,怎麽了?”
“沒事,我想到辦法了。”
姜子延驚訝,“你這麽快就想到辦法了?不會是誆我的吧?”
“沒誆你,先睡覺吧,改日你就知道了。”
“你還賣起關子來了。”
——————
幾天之後正在禦書房處理政事的皇帝收到了來自臨安的一道折子,言說官道修成水泥路的好處,如今已經初見成效。以驛站為分界點,可以在全國的官道上推行建設水泥路,到時候凡是過路的均收取少許的過路費,還能給國庫增加一項收入。
雖然這只是一個提議,但卻讓皇帝很心動。於是皇帝大筆一揮,肯定了他的提議,不過過路費的事情需要細細商議,中間的條條框框需得捋的清楚些。
這意思就是默認了他的提議。
拿到批覆的折子之後,林昭便開始在城中張貼告示,若是城裏有人捐錢修路,以後過官道不收取過路費。
而且若是捐的多的人按名次進行排列,將名字刻在功德碑上,立在道路旁供後人瞻仰。
這個消息一出來可比前面不收過路費的消息還要吸引人。
畢竟對於這些有錢人來說,一生追求的不過名利二字。
如今人到不惑甚至是知天命的年紀,追求了大半輩子的利,缺的就是這個名。能被刻在功德碑上供後世子孫瞻仰,對他們來說那就相當於青史留名了。這個誘惑不可謂不大。
然而敢於第一個去衙門捐錢的人卻遲遲沒有見到。這時候大家都在觀望這件事是真是假。
沒想到第二天衙門口就豎了個招牌,上面寫著捐錢修路,福澤萬民。
前面放著一張桌子和一張椅子,賬房先生坐在那專門記錄捐錢人的名字和所捐銀兩。
很多人上前瞧熱鬧,但就是沒一個人上去捐錢。
這個時候城東集市上的一個屠戶過來了,手裏拿著一袋銀子,虎背熊腰的往那桌子前一站,頓時落了一片陰影下來。
屠戶面相有些兇狠,但說話很和氣,“這捐錢就給在功德碑上刻名是真的嗎?”
“自然是真的,縣老爺親自發的告示,不會騙你的。”衙役在旁邊解釋道。
見屠戶上去問了,旁邊圍觀的也有人問道:“那個過路費是怎麽回事啊?這路建成了想要走還要交錢嗎?”
這些事情林昭早有交代,衙役解釋道:“這個過路費只針對官道的水泥路。畢竟官府出那麽多錢修路,也不能白修不是,何況這水泥路也是要定期維修檢查的,都需要錢。不過我們大人說了,這過路費也不多,主要看行程遠近,不是遠路的一次也就幾文錢。”
這個解釋合情合理,圍觀的百姓們沒有鬧,畢竟官府出錢修建,還給徭役發工錢的事他們是知道的。
況且過路費也不貴,不過若是捐了錢就能免過路費讓人忍不住心動。雖然一次過路費便宜,但走的次數多了,那可不就積少成多了嗎?
屠戶平日裏很少出遠門,他最關心的還是功德碑的事。
聽完衙役的解釋後他將手中的銀子放在的桌子上,“這裏有三十兩,你點點。”
衙役數了數,正好是三十兩。
遂問道:“姓名,何籍。”
屠戶老老實實答:“賈大彪,臨安縣小賈村人。”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