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關燈
小
中
大
羅天都自然不肯將才到手的小黃牛,要是系到院子外頭,不說小偷,就是常人走過,看到有頭黃牛在外面,沒人看著,卻了心思,解了繩索順手牽羊,也無人知曉。()
羅老頭自是知道一頭耕牛,對莊稼人有多重要,當下就對羅白翰喝了一聲:“你天天去鎮上讀書,一天又能在家裏呆幾個時辰?嫌牛棚臟亂,也不想想你這吃的、穿的到底從哪裏來的。”
羅白翰昨晚被羅白寧抓花了臉,今日便沒有去上學,留在家裏歇息,聞言便道:“我每日回來也是要看書的,天天聞著臭味,哪裏看得進書?”
羅天都便笑道:“二叔,你放心,以後我和大姐日日清理牛棚,必不會有什麽臭味,影響了二叔讀書的。”
至於姚氏的反對理由,羅天都也作出了讓步,以後收了糧食,家裏的院子都優先姚氏曬糧食,姚氏屋裏的糧食的曬幹了,不用院子了,她家才接著曬,總不會耽誤姚氏。
如此總算讓姚氏和羅白翰同意羅白宿將牛棚搭在院子裏了。
當夜,羅白宿便將小黃牛系在院子裏的大磨盤上,第二天就在院子裏挖了深坑,埋了根粗樹桿,又去山上砍了不少粗樹枝,修掉細枝椏,只保留主枝,用稀泥糊了,搭了個簡易牛棚。
羅老頭還怕牛棚不結實,又編了好些小孩兒胳膊粗細的稻草繩,裏裏外外繞著牛棚系了一圈。
自此,羅名都和羅天都每天又增加了一項活計,牽著自家的小黃牛,去尋那草木繁茂的地方餵牛,就是俗稱的“放牛”。
羅名都對這項工作十分熱愛,每天吃了早飯,洗了衣裳,總是早早地就解了牛繩,牽著小黃牛出去了。
羅天都怕她因為貪玩耽誤學習,總是跟著去,放牛的時候,她就拉著羅名都就坐在邊上讀書認字。
因此羅家村的村民們總是會看到山坡上一頭小黃牛悠閑地吃草,不遠處兩個小女娃專心地讀書的情形,已經成為了羅家村一道特別的風景。
再過幾天,端午節到了,羅名都是在五月中旬出生的,只因這年代不興給閨女慶生,閨女的生辰八字也是保密的,不好輕易讓外人知道,方氏便打算買些好菜,既過節,也是給羅名都慶生的意思了。
熱天裏,殺豬的少了,反倒是魚便宜,方氏在過節的頭天,就去買了兩條鯽魚,一寸來長的小魚小蝦也買了兩斤,養在水盆裏,等著第二天過節的時候吃。
端午節自然是要包粽子的。這邊少有箬竹,包粽子多是用蘆葦葉。
方氏早就將包粽子用的蘆葦葉和糯米泡好了,芋麻強也準備在盤子裏。北地種芋麻的少,多是路邊野生的,把皮剝下來,用刀背將外面覆著的一層薄薄的皮刮掉,剩下的纖維層晾幹了,用來捆東西再結實不過了,哪怕是極細極細的一根,也不容易扯斷。
以前沒分家之前,姚氏掌著家務,過節時最多包幾個白米粽,醮些糖吃就是了。今年分了家,羅天都就想多包些花樣,綠豆、紅豆、紅棗、去年收的四季豆的籽等等,每樣都泡了一些。
照例端午節這天,還要用艾蒿水洗澡驅蟲,羅天都就去院子裏拔了些艾蒿,捆成小束,在門上、窗欞上、各插了一小束,又揀那幹凈的艾蒿,去了根剔了爛葉,洗得幹幹凈凈,放到鍋裏和著水一起煮,等到水開,再兌了涼水,用這艾蒿水痛痛快快洗個澡。
方氏怕羅天都人小,光顧著玩水,不肯好生洗,挽了袖子要幫忙,被羅天都一口拒絕了。
等到一家人都洗了澡,泡的糯米和豆子剛好能包粽子了。
包粽子是門技術活,羅天都不會,大人也沒指望她幫忙,打發她到一邊玩。
她想起以前過端午節,家裏小孩手腕和脖子上都要戴一圈青線的,據說是為了避邪保平安的。
她想著家裏還有羅名都這個孩子,便摸了幾個銅錢,跑去雜貨鋪裏買了幾綹青線,纏了好幾圈,趁著羅名都擡手的時候,給她戴了上去。
一時粽子煮好了,包了豆子的粽子果然滋味好些,因為事先包粽子的時候就放了少許鹽進去調味,這會兒吃起來鹹香滿口,不沾糖滋味反而更好。
豆子家家都有種,並不很貴,糖卻是個精貴玩意,方氏見今年用豆子包的鹹粽子家裏人都愛吃,便決定明年仍舊這麽包,還省了買糖的錢。
晚飯卻是羅天都做的。
兩條鯽魚一條紅燒,一條燉湯,至於那兩斤小魚小蝦,則用鹽腌了,然後裹了面粉下油鍋炸得金黃。她憐羅名都八歲了,連正經的生日都沒有過一次,有心要做些新鮮的東西給她吃,補償她一回,只是礙於條件不允許,委實沒什麽好做的,想了一回,只將家裏的土豆削了皮,讓方氏切成厚薄均勻的長條,先用開水煮了,再瀝幹,丟到油鍋裏炸熟,出鍋的時候,少少地拌些鹽,做成山寨炸土豆條。
果不其實,羅名都對這盤炸土豆條十分喜愛,一個人幾乎吃了一半。
方氏對這道新鮮菜也表示了讚賞。
羅天都趁機說起了自己的小計劃,她打算做些油炸小吃食,到鎮上去賣。
她把賣小吃的主意說了出來,家裏三個人都沒意見,就連方氏也只是說了一句:“你賣小吃,要些什麽東西,說清楚了我好去買。”
羅天都倒是十分驚訝,問方氏:“你不反對啊?”
羅白宿向來很支持她的想法,羅名都也是個二十四孝姐,不會潑她的冷水,這二人會點頭同意在她意料之中,只是沒想到方氏居然也無二話。
方氏便瞪了她一眼,道:“你想做的事,我就是反對也沒用,你想賣油炸小吃,到最後橫豎也是要去賣的,我可不要再做那惡人,惹得你討嫌了。”
羅天都被她說得笑了,道:“這回我還真是沒有把握,正想著如果娘反對的話,我也就息了這心思。”
方氏想想,自己也笑了:“行了,你說要些什麽?”
羅天都認真地想了想,她這不過是小本買賣,沒有佃鋪子的打算,自然是能省就省了,可是再怎麽省,一個燒火的爐子總是要的,還要一口鍋,推車家裏倒是現成的。她打算炸些豆腐、土豆片、韭菜一類的小菜,一則易熟,二則成本便宜,這樣串菜的竹簽子也要不少,還要醬汁調料等。
不管炸什麽,都需要鍋,誰都明白這一點,串菜的竹簽子,羅天都解釋了一回,家裏人也都能理解,唯獨對於她說的那個可以拎著到處走的爐子,想象不出是個什麽東西,任她描述了半天,也只將她口中的爐子想象成了一個可以移動的土竈。
方氏首先想的便是要打這麽大一個爐子,得要多少鐵,得花多少錢?鐵匠鋪打鐵器,八十文一斤,十斤重的鐵爐子就得要八百文錢了。
羅天都講了半天,說得口幹舌燥,見方氏還是不理解,便拿鵝毛筆,沾了墨汁,在紙上畫了一個草圖,一家人這才看明白。
她畫的其實就是後世很普通的煤爐子,用薄薄的鐵皮圍成大小適中的圓柱形,外邊糊上厚厚一層粘土,再在外圍又圍一層鐵皮,底下用四根手指粗的鐵棍做成篦子的隔開,篦子上方可以放柴火,燒完的柴火灰正好通過篦子漏到最底下,邊上開一個排灰和通風的口子,爐身兩邊各打一個小孔,再用粗鐵絲彎成半圓,最頂端套了木制的手柄,用來拎的。
果然配上圖再解釋就簡單多了。
一家人仔細看了一回,覺得如果這個爐子真能燒火,那比土竈就方便多了。
方氏看了羅天都一眼,頗有些新奇地道:“真不知道你一天到晚都在想什麽,你還別說,琢磨出來的東西真挺好用的。”
第二天,方氏果真就帶著羅天都去鐵匠鋪打爐子。
“大叔,我要打一個爐子,還要一口鍋,鍋不要太大,但是要深些,還要打一個能掛在鍋邊的鐵網子。我要得急,大叔幫忙趕一趕工,我另加錢也使得。”
鐵匠鋪的老師傅聽她只要一口小鍋,就咂咂嘴,道:“那麽小一口鍋,都沒有竈能擱,你打了有什麽用?”
羅天都便道:“所以還要請大叔再打一個配著使的爐子啊。”
老師傅一開始也跟方氏一樣,腦子裏想象出來的也是個能拎著走的土竈,等到羅天都拿出畫的草圖,他只看了兩眼,就琢磨明白了,不由笑道:“不知道這是哪家的懶人想出的主意,倒是個好東西。”
羅天都對他這句話倒是頗為讚同,史上好多發明創造不就是因為懶人為了圖方便省事,而搗鼓出來的嗎?
老師傅又拿著圖紙,細細看了一回,越看越覺得這東西雖然做起來覆雜了些,卻實在好用。
鎮上也有不少賣小吃的,因為佃不起鋪子,就在路邊上搭個草棚,壘了土竈,賣些茶水。有時做買賣的人多了,並不一定回回都能搶到頭天的地方,再換個地方,又要重新搭個土竈,實在麻煩。若是有了這個爐子,再方便不過了,只要帶足柴火,就是燒一天也可以。
【)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羅老頭自是知道一頭耕牛,對莊稼人有多重要,當下就對羅白翰喝了一聲:“你天天去鎮上讀書,一天又能在家裏呆幾個時辰?嫌牛棚臟亂,也不想想你這吃的、穿的到底從哪裏來的。”
羅白翰昨晚被羅白寧抓花了臉,今日便沒有去上學,留在家裏歇息,聞言便道:“我每日回來也是要看書的,天天聞著臭味,哪裏看得進書?”
羅天都便笑道:“二叔,你放心,以後我和大姐日日清理牛棚,必不會有什麽臭味,影響了二叔讀書的。”
至於姚氏的反對理由,羅天都也作出了讓步,以後收了糧食,家裏的院子都優先姚氏曬糧食,姚氏屋裏的糧食的曬幹了,不用院子了,她家才接著曬,總不會耽誤姚氏。
如此總算讓姚氏和羅白翰同意羅白宿將牛棚搭在院子裏了。
當夜,羅白宿便將小黃牛系在院子裏的大磨盤上,第二天就在院子裏挖了深坑,埋了根粗樹桿,又去山上砍了不少粗樹枝,修掉細枝椏,只保留主枝,用稀泥糊了,搭了個簡易牛棚。
羅老頭還怕牛棚不結實,又編了好些小孩兒胳膊粗細的稻草繩,裏裏外外繞著牛棚系了一圈。
自此,羅名都和羅天都每天又增加了一項活計,牽著自家的小黃牛,去尋那草木繁茂的地方餵牛,就是俗稱的“放牛”。
羅名都對這項工作十分熱愛,每天吃了早飯,洗了衣裳,總是早早地就解了牛繩,牽著小黃牛出去了。
羅天都怕她因為貪玩耽誤學習,總是跟著去,放牛的時候,她就拉著羅名都就坐在邊上讀書認字。
因此羅家村的村民們總是會看到山坡上一頭小黃牛悠閑地吃草,不遠處兩個小女娃專心地讀書的情形,已經成為了羅家村一道特別的風景。
再過幾天,端午節到了,羅名都是在五月中旬出生的,只因這年代不興給閨女慶生,閨女的生辰八字也是保密的,不好輕易讓外人知道,方氏便打算買些好菜,既過節,也是給羅名都慶生的意思了。
熱天裏,殺豬的少了,反倒是魚便宜,方氏在過節的頭天,就去買了兩條鯽魚,一寸來長的小魚小蝦也買了兩斤,養在水盆裏,等著第二天過節的時候吃。
端午節自然是要包粽子的。這邊少有箬竹,包粽子多是用蘆葦葉。
方氏早就將包粽子用的蘆葦葉和糯米泡好了,芋麻強也準備在盤子裏。北地種芋麻的少,多是路邊野生的,把皮剝下來,用刀背將外面覆著的一層薄薄的皮刮掉,剩下的纖維層晾幹了,用來捆東西再結實不過了,哪怕是極細極細的一根,也不容易扯斷。
以前沒分家之前,姚氏掌著家務,過節時最多包幾個白米粽,醮些糖吃就是了。今年分了家,羅天都就想多包些花樣,綠豆、紅豆、紅棗、去年收的四季豆的籽等等,每樣都泡了一些。
照例端午節這天,還要用艾蒿水洗澡驅蟲,羅天都就去院子裏拔了些艾蒿,捆成小束,在門上、窗欞上、各插了一小束,又揀那幹凈的艾蒿,去了根剔了爛葉,洗得幹幹凈凈,放到鍋裏和著水一起煮,等到水開,再兌了涼水,用這艾蒿水痛痛快快洗個澡。
方氏怕羅天都人小,光顧著玩水,不肯好生洗,挽了袖子要幫忙,被羅天都一口拒絕了。
等到一家人都洗了澡,泡的糯米和豆子剛好能包粽子了。
包粽子是門技術活,羅天都不會,大人也沒指望她幫忙,打發她到一邊玩。
她想起以前過端午節,家裏小孩手腕和脖子上都要戴一圈青線的,據說是為了避邪保平安的。
她想著家裏還有羅名都這個孩子,便摸了幾個銅錢,跑去雜貨鋪裏買了幾綹青線,纏了好幾圈,趁著羅名都擡手的時候,給她戴了上去。
一時粽子煮好了,包了豆子的粽子果然滋味好些,因為事先包粽子的時候就放了少許鹽進去調味,這會兒吃起來鹹香滿口,不沾糖滋味反而更好。
豆子家家都有種,並不很貴,糖卻是個精貴玩意,方氏見今年用豆子包的鹹粽子家裏人都愛吃,便決定明年仍舊這麽包,還省了買糖的錢。
晚飯卻是羅天都做的。
兩條鯽魚一條紅燒,一條燉湯,至於那兩斤小魚小蝦,則用鹽腌了,然後裹了面粉下油鍋炸得金黃。她憐羅名都八歲了,連正經的生日都沒有過一次,有心要做些新鮮的東西給她吃,補償她一回,只是礙於條件不允許,委實沒什麽好做的,想了一回,只將家裏的土豆削了皮,讓方氏切成厚薄均勻的長條,先用開水煮了,再瀝幹,丟到油鍋裏炸熟,出鍋的時候,少少地拌些鹽,做成山寨炸土豆條。
果不其實,羅名都對這盤炸土豆條十分喜愛,一個人幾乎吃了一半。
方氏對這道新鮮菜也表示了讚賞。
羅天都趁機說起了自己的小計劃,她打算做些油炸小吃食,到鎮上去賣。
她把賣小吃的主意說了出來,家裏三個人都沒意見,就連方氏也只是說了一句:“你賣小吃,要些什麽東西,說清楚了我好去買。”
羅天都倒是十分驚訝,問方氏:“你不反對啊?”
羅白宿向來很支持她的想法,羅名都也是個二十四孝姐,不會潑她的冷水,這二人會點頭同意在她意料之中,只是沒想到方氏居然也無二話。
方氏便瞪了她一眼,道:“你想做的事,我就是反對也沒用,你想賣油炸小吃,到最後橫豎也是要去賣的,我可不要再做那惡人,惹得你討嫌了。”
羅天都被她說得笑了,道:“這回我還真是沒有把握,正想著如果娘反對的話,我也就息了這心思。”
方氏想想,自己也笑了:“行了,你說要些什麽?”
羅天都認真地想了想,她這不過是小本買賣,沒有佃鋪子的打算,自然是能省就省了,可是再怎麽省,一個燒火的爐子總是要的,還要一口鍋,推車家裏倒是現成的。她打算炸些豆腐、土豆片、韭菜一類的小菜,一則易熟,二則成本便宜,這樣串菜的竹簽子也要不少,還要醬汁調料等。
不管炸什麽,都需要鍋,誰都明白這一點,串菜的竹簽子,羅天都解釋了一回,家裏人也都能理解,唯獨對於她說的那個可以拎著到處走的爐子,想象不出是個什麽東西,任她描述了半天,也只將她口中的爐子想象成了一個可以移動的土竈。
方氏首先想的便是要打這麽大一個爐子,得要多少鐵,得花多少錢?鐵匠鋪打鐵器,八十文一斤,十斤重的鐵爐子就得要八百文錢了。
羅天都講了半天,說得口幹舌燥,見方氏還是不理解,便拿鵝毛筆,沾了墨汁,在紙上畫了一個草圖,一家人這才看明白。
她畫的其實就是後世很普通的煤爐子,用薄薄的鐵皮圍成大小適中的圓柱形,外邊糊上厚厚一層粘土,再在外圍又圍一層鐵皮,底下用四根手指粗的鐵棍做成篦子的隔開,篦子上方可以放柴火,燒完的柴火灰正好通過篦子漏到最底下,邊上開一個排灰和通風的口子,爐身兩邊各打一個小孔,再用粗鐵絲彎成半圓,最頂端套了木制的手柄,用來拎的。
果然配上圖再解釋就簡單多了。
一家人仔細看了一回,覺得如果這個爐子真能燒火,那比土竈就方便多了。
方氏看了羅天都一眼,頗有些新奇地道:“真不知道你一天到晚都在想什麽,你還別說,琢磨出來的東西真挺好用的。”
第二天,方氏果真就帶著羅天都去鐵匠鋪打爐子。
“大叔,我要打一個爐子,還要一口鍋,鍋不要太大,但是要深些,還要打一個能掛在鍋邊的鐵網子。我要得急,大叔幫忙趕一趕工,我另加錢也使得。”
鐵匠鋪的老師傅聽她只要一口小鍋,就咂咂嘴,道:“那麽小一口鍋,都沒有竈能擱,你打了有什麽用?”
羅天都便道:“所以還要請大叔再打一個配著使的爐子啊。”
老師傅一開始也跟方氏一樣,腦子裏想象出來的也是個能拎著走的土竈,等到羅天都拿出畫的草圖,他只看了兩眼,就琢磨明白了,不由笑道:“不知道這是哪家的懶人想出的主意,倒是個好東西。”
羅天都對他這句話倒是頗為讚同,史上好多發明創造不就是因為懶人為了圖方便省事,而搗鼓出來的嗎?
老師傅又拿著圖紙,細細看了一回,越看越覺得這東西雖然做起來覆雜了些,卻實在好用。
鎮上也有不少賣小吃的,因為佃不起鋪子,就在路邊上搭個草棚,壘了土竈,賣些茶水。有時做買賣的人多了,並不一定回回都能搶到頭天的地方,再換個地方,又要重新搭個土竈,實在麻煩。若是有了這個爐子,再方便不過了,只要帶足柴火,就是燒一天也可以。
【)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