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較量(下)
關燈
小
中
大
徐湛在門內喊:“父親!”
聞訊趕來的林知恒嚇了一跳,趕緊為徐湛求情道:“大哥,您實在生氣,就打幾下出出氣,怕他闖禍,就關他在家裏禁足,這麽鎖起來不是滋味,晚上黑燈瞎火蟲鼠四竄,別嚇壞了他。”
徐湛聽了大驚失色,聲音都帶了哭腔:“五叔,五叔救我!”
林知恒忍了笑:“臭小子,喊五叔有什麽用,還不跟你爹說實話!”
“什麽通信,我不知道啊!”徐湛焦急的說:“爹,孩兒確有隱瞞之處,但藩王私通邊臣是謀逆之罪,懷王再膽大妄為,也不敢越雷池一步的!”
林知望沈默了一會,何朗匆匆忙忙的跑來:“大人,宮裏來人了,急召大人入宮覲見。”
“大哥——”林知恒為難道。
林知望將鑰匙扔了給他,回房更衣去了。
徐湛聽到父親走遠,膽子也大了起來:“五叔,放我出來。”
“放你?我拿什麽放你?”林知恒反問。
“我都聽到了,您快把我放出來,我有話跟爹說,再晚就來不及了。”徐湛著急道。
“剛剛還在裝聾作啞,現在反倒有話說了。”林知恒道:“在裏邊反省反省,等你爹從宮裏回來,自有你說話的機會。”
靖德皇帝的乾清宮大殿內,紙張鋪了一地,懷王邸一應屬官奉召入宮,按要求寫出相應文字,供專職之人比對字跡,人人噤若寒蟬,生怕蒙受不白之冤。
林知望被引入東側暖閣見駕,天子著一身淺褐色道袍,頭發用木簪束在腦後,若非在這乾清宮裏,這樣的打扮倒像個閑居鄉裏的員外郎。
林知望照例給皇帝行禮,形色坦然,與外殿眾人大不相同。
“起來。”皇帝從案頭上的奏折間擡頭看了他一眼,沈聲問:“知道朕為什麽叫你來?”
“臣知道,陛下不召臣來,臣也會上書請罪。”
皇帝筆尖一滯,疑惑地問:“你請得什麽罪?”
林知望重新跪下,俯身道:“臣有僭越之罪,望陛下重責。”
“朕有耳聞。”皇帝擱筆道:“天地君親師,你是懷王的師傅,打幾下何妨。起來。”
“謝陛下。”林知望站起來,理了理袍襟。
皇帝聽了半晌,見他沒了話,粗眉道:“朕聽聞,懷王在話本外包了《中庸》的書皮,惹你發火?”
“不敢欺瞞陛下,那是臣隨口敷衍旁人的話,今天是季祭酒的課,殿下該讀《孟子》而非《中庸》。”林知望頓了頓,知道皇帝正等待他的下文,不敢多做遲疑:“臣責罰殿下的原因是,臣無意中得知殿下在府裏收留了胡學士的親屬。”
皇帝雙目如炬定在了林知望身上,後者依舊眸光低垂,泰然自若。
“什麽親屬?”皇帝問。
“回陛下,是寄養在胡府的一個表親,十幾歲年紀,流放時不在名單之列,殿下念他年紀尚小便起了收留之心,將他化妝成小太監,藏於府內象房之中。”林知望道。
皇帝懷疑道:“一個表親,又不在名單之列,何必遮遮掩掩。”
“臣正因此事責他,殿下身為親王,就當心懷坦蕩,垂範天下,更不該欺瞞君父,遮掩搪塞。但殿下對臣說——”林知望遲疑了一聲。
“講。”皇帝道。
“殿下說,自他從韞州回來,父皇待他便不似從前那般信任了。”林知望說。
皇帝瞇起了雙眼:“他還敢心存怨懟不成?”
林知望撩襟欲跪。
“站直了說話!”皇帝呵斥他。
“遵旨。”林知望起身,緩緩道:“陛下,殿下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心思想法,卻又稚氣未退,難免有犯錯的時候。人總要經歷這樣一段,若不需教導便可懂得道理明辨是非,豈不人人都能成聖成賢?”
皇帝打量他,半晌,將案上一封書信給了他。
林知望從王禮手中接過書信,大致瀏覽一遍,都是寒暄問候之語,沒有實質內容,署名是榮晉。
“這是懷王寫給宣府推官張繼齡的信。”皇帝說。
林知望面色驚訝,反覆閱讀,仔細推敲。
“別看了,再看也看不出花來。”皇帝說。
林知望矢口否認:“陛下,這不是懷王的筆記。”
“當然不是。”皇帝道:“外面都是王府長史及屬官,奉旨抄寫信上的內容,這封信被大同總兵陳伯謙截獲,八百裏加急密奏,還會有假?”
“陛下。”一個小太監進入暖閣,輕聲細語的說:“沒有。”
皇帝頷首,王禮收到皇帝的眼神,接道:“放他們出宮,今日之事誰敢透露半字,殺無赦。”
“遵旨。”
林知望望著太監出去的方向,陷入思考。
“別忘了,懷王身邊還有你家徐湛。”皇帝話說的多了,嗓音有些沙啞,王禮立刻奉上一杯參茶。
林知望搖頭否認:“字跡雖然工整,卻明顯功力不足,徐湛若寫出這樣的字,臣非打下他兩只手來不可。陛下盡可調閱徐湛的奏折,一對便知。”
皇帝哂笑著拍了拍案前一小摞奏折:“你兒子善寫一手規矩整齊的館閣體,一時間還真比不出來——”
王禮提醒道:“皇上,徐大人抄寫過一卷金剛經,由林夫人獻作太後壽禮,深受太後喜愛,那正是一篇工整雋秀的行楷。”
“去慈寧宮借來。”皇帝吩咐。
《金剛經》奉至禦前,字體遒勁如刀力透紙背,兩相比較,一目了然。
這下輪到皇帝陷入沈思。
林知望沈默著立了一會,忽然開口:“臣鬥膽,敢問陛下,送信之人現在何處?”
“被大同軍兵射殺。”王禮說。
“殺人滅口。”林知望直白的說。
皇帝炯然的目光直刺他的臉上:“你是說,有人陷害懷王?”
“臣不敢妄言。但是陛下,關都督遇刺致使京城內外人心惶惶,此時誰若沈不住氣,必會成為眾矢之的,懷王自幼聰慧,怎會犯這樣的糊塗?更何況,知子莫若父,除卻收留胡家表親一事上有所欺瞞,懷王殿下行事素來光明磊落,勾結邊臣於他有何益處?”林知望道。
皇帝沈默了許久,終是對林知望擺手道:“退下吧。”
林知望重新跪下,卻不是行禮告辭,而是從袖中取出一本奏折:“臣還有本奏。”
皇帝有些惱,仍示意王禮去接。
王禮將奏折展開攤在皇帝眼前,一時間,殿內落針可聞,僅聽得見墻壁上高高懸著的西洋鐘滴滴答答的擺動聲。
“你也主張懷王就藩?”皇帝幹澀的聲音中隱匿著不可思議。
“是。”林知望說:“懷王居京,會令別有居心者妄測聖意,動搖國本,懷王無辜,更不該因此賠送性命。”
皇帝瞇眼看著他,有些厲聲的道:“記得你初登榜首之時,朕看你輕狂浮躁,有意磨練你的性子,冷了你一些年頭,因為朕愛重你的才氣,盼你有朝一日成為棟梁之材。這麽多年過去,你官越做越大,人怎麽越活越回去了?”
林知望沒有慌,反而鎮定自若的回答:“臣感激陛下隆恩,方敢直言相諫、言為心聲;明白陛下苦心,方不敢妄測上意,做巧言令色之徒。”
皇帝瞇眼看著他,狀元是天子門生,如林知望這樣相貌英俊才能出眾的幹吏,幾乎是簡在帝心的儲相,在皇帝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說出的話即便不中聽,也能聽進幾分。
林知望此番向皇帝表達了兩件事:其一,懷王的行為僅僅是掛念師徒情義,毫無不臣之心;其二,懷王正處於眾矢之的,一舉一動都被人緊盯著,你當爹的不信任他,就是在助紂為虐,把他往路上逼,還不如盡早送他離京就藩。
滿腔郁火的皇帝看起來平靜多了,命王禮收好殿中的紙張,將信件親手扔進炭火盆裏。
“朕的狀元郎敢來算計朕了,這般,可遂你心意?”皇帝問道。
林知望以頭觸地,不敢言語。
“關穅的案子你辛苦了,一應卷宗移交大理寺,準備結案吧。”皇帝疲憊的閉上眼睛,不再有其他吩咐,王禮只等了一會,便示意林知望輕聲退出。
作者有話要說:
我是無論如何也炸不出潛水的人對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聞訊趕來的林知恒嚇了一跳,趕緊為徐湛求情道:“大哥,您實在生氣,就打幾下出出氣,怕他闖禍,就關他在家裏禁足,這麽鎖起來不是滋味,晚上黑燈瞎火蟲鼠四竄,別嚇壞了他。”
徐湛聽了大驚失色,聲音都帶了哭腔:“五叔,五叔救我!”
林知恒忍了笑:“臭小子,喊五叔有什麽用,還不跟你爹說實話!”
“什麽通信,我不知道啊!”徐湛焦急的說:“爹,孩兒確有隱瞞之處,但藩王私通邊臣是謀逆之罪,懷王再膽大妄為,也不敢越雷池一步的!”
林知望沈默了一會,何朗匆匆忙忙的跑來:“大人,宮裏來人了,急召大人入宮覲見。”
“大哥——”林知恒為難道。
林知望將鑰匙扔了給他,回房更衣去了。
徐湛聽到父親走遠,膽子也大了起來:“五叔,放我出來。”
“放你?我拿什麽放你?”林知恒反問。
“我都聽到了,您快把我放出來,我有話跟爹說,再晚就來不及了。”徐湛著急道。
“剛剛還在裝聾作啞,現在反倒有話說了。”林知恒道:“在裏邊反省反省,等你爹從宮裏回來,自有你說話的機會。”
靖德皇帝的乾清宮大殿內,紙張鋪了一地,懷王邸一應屬官奉召入宮,按要求寫出相應文字,供專職之人比對字跡,人人噤若寒蟬,生怕蒙受不白之冤。
林知望被引入東側暖閣見駕,天子著一身淺褐色道袍,頭發用木簪束在腦後,若非在這乾清宮裏,這樣的打扮倒像個閑居鄉裏的員外郎。
林知望照例給皇帝行禮,形色坦然,與外殿眾人大不相同。
“起來。”皇帝從案頭上的奏折間擡頭看了他一眼,沈聲問:“知道朕為什麽叫你來?”
“臣知道,陛下不召臣來,臣也會上書請罪。”
皇帝筆尖一滯,疑惑地問:“你請得什麽罪?”
林知望重新跪下,俯身道:“臣有僭越之罪,望陛下重責。”
“朕有耳聞。”皇帝擱筆道:“天地君親師,你是懷王的師傅,打幾下何妨。起來。”
“謝陛下。”林知望站起來,理了理袍襟。
皇帝聽了半晌,見他沒了話,粗眉道:“朕聽聞,懷王在話本外包了《中庸》的書皮,惹你發火?”
“不敢欺瞞陛下,那是臣隨口敷衍旁人的話,今天是季祭酒的課,殿下該讀《孟子》而非《中庸》。”林知望頓了頓,知道皇帝正等待他的下文,不敢多做遲疑:“臣責罰殿下的原因是,臣無意中得知殿下在府裏收留了胡學士的親屬。”
皇帝雙目如炬定在了林知望身上,後者依舊眸光低垂,泰然自若。
“什麽親屬?”皇帝問。
“回陛下,是寄養在胡府的一個表親,十幾歲年紀,流放時不在名單之列,殿下念他年紀尚小便起了收留之心,將他化妝成小太監,藏於府內象房之中。”林知望道。
皇帝懷疑道:“一個表親,又不在名單之列,何必遮遮掩掩。”
“臣正因此事責他,殿下身為親王,就當心懷坦蕩,垂範天下,更不該欺瞞君父,遮掩搪塞。但殿下對臣說——”林知望遲疑了一聲。
“講。”皇帝道。
“殿下說,自他從韞州回來,父皇待他便不似從前那般信任了。”林知望說。
皇帝瞇起了雙眼:“他還敢心存怨懟不成?”
林知望撩襟欲跪。
“站直了說話!”皇帝呵斥他。
“遵旨。”林知望起身,緩緩道:“陛下,殿下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心思想法,卻又稚氣未退,難免有犯錯的時候。人總要經歷這樣一段,若不需教導便可懂得道理明辨是非,豈不人人都能成聖成賢?”
皇帝打量他,半晌,將案上一封書信給了他。
林知望從王禮手中接過書信,大致瀏覽一遍,都是寒暄問候之語,沒有實質內容,署名是榮晉。
“這是懷王寫給宣府推官張繼齡的信。”皇帝說。
林知望面色驚訝,反覆閱讀,仔細推敲。
“別看了,再看也看不出花來。”皇帝說。
林知望矢口否認:“陛下,這不是懷王的筆記。”
“當然不是。”皇帝道:“外面都是王府長史及屬官,奉旨抄寫信上的內容,這封信被大同總兵陳伯謙截獲,八百裏加急密奏,還會有假?”
“陛下。”一個小太監進入暖閣,輕聲細語的說:“沒有。”
皇帝頷首,王禮收到皇帝的眼神,接道:“放他們出宮,今日之事誰敢透露半字,殺無赦。”
“遵旨。”
林知望望著太監出去的方向,陷入思考。
“別忘了,懷王身邊還有你家徐湛。”皇帝話說的多了,嗓音有些沙啞,王禮立刻奉上一杯參茶。
林知望搖頭否認:“字跡雖然工整,卻明顯功力不足,徐湛若寫出這樣的字,臣非打下他兩只手來不可。陛下盡可調閱徐湛的奏折,一對便知。”
皇帝哂笑著拍了拍案前一小摞奏折:“你兒子善寫一手規矩整齊的館閣體,一時間還真比不出來——”
王禮提醒道:“皇上,徐大人抄寫過一卷金剛經,由林夫人獻作太後壽禮,深受太後喜愛,那正是一篇工整雋秀的行楷。”
“去慈寧宮借來。”皇帝吩咐。
《金剛經》奉至禦前,字體遒勁如刀力透紙背,兩相比較,一目了然。
這下輪到皇帝陷入沈思。
林知望沈默著立了一會,忽然開口:“臣鬥膽,敢問陛下,送信之人現在何處?”
“被大同軍兵射殺。”王禮說。
“殺人滅口。”林知望直白的說。
皇帝炯然的目光直刺他的臉上:“你是說,有人陷害懷王?”
“臣不敢妄言。但是陛下,關都督遇刺致使京城內外人心惶惶,此時誰若沈不住氣,必會成為眾矢之的,懷王自幼聰慧,怎會犯這樣的糊塗?更何況,知子莫若父,除卻收留胡家表親一事上有所欺瞞,懷王殿下行事素來光明磊落,勾結邊臣於他有何益處?”林知望道。
皇帝沈默了許久,終是對林知望擺手道:“退下吧。”
林知望重新跪下,卻不是行禮告辭,而是從袖中取出一本奏折:“臣還有本奏。”
皇帝有些惱,仍示意王禮去接。
王禮將奏折展開攤在皇帝眼前,一時間,殿內落針可聞,僅聽得見墻壁上高高懸著的西洋鐘滴滴答答的擺動聲。
“你也主張懷王就藩?”皇帝幹澀的聲音中隱匿著不可思議。
“是。”林知望說:“懷王居京,會令別有居心者妄測聖意,動搖國本,懷王無辜,更不該因此賠送性命。”
皇帝瞇眼看著他,有些厲聲的道:“記得你初登榜首之時,朕看你輕狂浮躁,有意磨練你的性子,冷了你一些年頭,因為朕愛重你的才氣,盼你有朝一日成為棟梁之材。這麽多年過去,你官越做越大,人怎麽越活越回去了?”
林知望沒有慌,反而鎮定自若的回答:“臣感激陛下隆恩,方敢直言相諫、言為心聲;明白陛下苦心,方不敢妄測上意,做巧言令色之徒。”
皇帝瞇眼看著他,狀元是天子門生,如林知望這樣相貌英俊才能出眾的幹吏,幾乎是簡在帝心的儲相,在皇帝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說出的話即便不中聽,也能聽進幾分。
林知望此番向皇帝表達了兩件事:其一,懷王的行為僅僅是掛念師徒情義,毫無不臣之心;其二,懷王正處於眾矢之的,一舉一動都被人緊盯著,你當爹的不信任他,就是在助紂為虐,把他往路上逼,還不如盡早送他離京就藩。
滿腔郁火的皇帝看起來平靜多了,命王禮收好殿中的紙張,將信件親手扔進炭火盆裏。
“朕的狀元郎敢來算計朕了,這般,可遂你心意?”皇帝問道。
林知望以頭觸地,不敢言語。
“關穅的案子你辛苦了,一應卷宗移交大理寺,準備結案吧。”皇帝疲憊的閉上眼睛,不再有其他吩咐,王禮只等了一會,便示意林知望輕聲退出。
作者有話要說:
我是無論如何也炸不出潛水的人對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