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消息是從鋪子裏傳過來的,高氏跑回來還一時喘不上氣,停了好一會兒,才道:“是對面飯齋老板娘讓他們家小二過來說的,說是妹夫一進縣就敲響鑼鼓,那兩個人被綁得粽子似的,嘴裏還塞了東西,你哥聽說之後就去了縣衙。”
自打張大福老兩口過來,高氏這心裏都是七上八下的,夏收秋糧可是關系到整個村裏的大事。
高氏打小就知道,要是被打上一個拖欠不交稅的罪名,闔村所有人名下田產一半沒官,還要罰做苦力一年,懲罰這麽嚴重,不得不讓高氏擔心個不停。
她聽到消息後,只讓張紅果先看著鋪子,自個就跑回來了。
羅美娘還沒說話,唐氏已是一幅哆哆嗦嗦的慫樣,道:“這這這……二郎這是誣告?”
哎喲餵,自打收稅小吏下鄉開始,唐氏這心就沒放下過,這回更是嚇得話都說不出來了。
“娘和嫂子先別急,我去何家打聽打聽。何家是大戶人家,又和鄭縣令有來往,許是能探聽到別的內情。”
聽完高氏的話後,羅美娘已是回屋換了一身出門的衣裳,此時她袖袋裏還裝了好幾張銀票。
張玉寒拿回來的銀子,羅美娘每個月都會兌成銀票,原本是存著買鋪子用的,這會兒羅美娘也沒不舍得,全部拿出來。想了想,她還把自個閑來無事總結的零食制法冊子拿出來。
張玉寒這回幹出來的是實在石破天驚,無他,治下出現大案,父母官是要負連帶關系的。雖然鄭縣令上回算是幫了張玉寒一個大忙,可誰都不知道他對這事的反應如何。
這年頭是人治多於法治,一個事情在朝廷那邊有截然不同的理解和結果,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張玉寒曾經就跟她說過一個事,以前有個縣,歲末上報政績時,縣令說他治下的偷盜案全都破獲,作案者無人漏網,朝廷卻只給了個中中考評,原因是縣裏偷盜案件多,說明縣令治下民風不佳,給個中等已是考慮到縣令尚能維持治安;
還有個縣,一年中沒有捕盜數量上報,破案率低下,吏部卻覺得這是間接說明境內無盜,反過來證明了縣令狠抓社會治安,綜合考慮下,給的是中上考評。
這次張玉寒雖說幫縣裏捉了一個蠹蟲,可鄭縣令要是覺得張玉寒事多,壞了他的考評,事情就不可能按照他們期待的結果進行下去。
當人六神無主時,碰見一個極有主意的人,通常都會對她抱以極大的信任。
羅美娘出門前把零食冊子的事跟高氏說了說。高氏哪能有一個不字,瞧著羅美娘要出門,她和唐氏生怕她耽誤時間,都不敢再出聲,閉著嘴看著她出門。
羅美娘在縣裏認識的人不多,她把能幫上忙的人脈在心裏默數了一遍,就只有何家這邊的關系了。
丫鬟引她進去之後,羅美娘就見到了何若水的新婚媳婦李桂芳。
羅美娘雖然吃過何家的喜酒,說起來跟李桂芳也只見過三回。
李桂芳是大戶人家奶奶,她只是個做小生意的童生娘子,雖丈夫交好,可兩人在身份、話題、圈子上的天然區別,就註定了兩人只能當君子之交。
這會兒聽羅美娘把事情說了,李桂芳也有些為難。
何家是跟鄭縣令交好,但那不過是鄭縣令初來乍到,交好本地大戶有利於治理地方,平時關系也是十分尋常。
羅美娘道:“我厚著臉皮過來,也不是想為少奶奶添麻煩,說句不好聽的,外頭這些事哪能是我們婦道人家三言兩語就能說得清的。只是想少奶奶能幫我牽線結交一下鄭縣令的後宅女眷。”
羅美娘說完就把自己那冊零食冊子拿出來:“鄭縣令來北關縣任一縣之長,家眷跟他一塊來咱們這麽個荒涼之地也不容易,我也沒什麽好孝敬縣尊夫人的,只有這本零食方子的冊子,是我這些年心血所在,萬望李妹妹幫我牽個線。”
李桂芳看到羅美娘能為丈夫做到這種程度,也是心下感慨。她可知道,丈夫這個友人,一家老小過日子就靠著這家零食鋪子,這些方子有多重要,羅美娘這是把家底都拿出來了。
原本李桂芳是不願意沾染這種事情,鄭縣令到任才幾個月,脾性並不分明,也不知道張玉寒這事會把他得罪到什麽程度。
可一想丈夫要是知道羅美娘上門她沒幫忙,肯定會怪責她,咬咬牙便道:“羅姐姐這麽說,我也不好推說不幫。”
她略想了下鄭縣令的後宅,便道:“縣太爺後宅有倆個能說得上話,一是縣尊夫人,二是縣太爺的表妹,幾個月前才進門,雖只是個姨娘,卻十分貌美,很得老太太歡心,美娘妹妹想讓我把冊子交給誰?”
羅美娘不假思索道:“就給縣尊夫人。”
“不給張姨娘?”李桂芳即是把這些消息說出口,就是真的想幫羅美娘一把的,她剛才話裏其實也有所偏向的,就是沒想到羅美娘居然選了縣尊夫人。
李桂芳還想著勸幾句,鄭夫人她是見過的,比起張姨娘八面玲瓏,鄭夫人整日裏就跟千年玄冰似的面無表情,別說商戶人家,就是她婆母上門拜訪,也沒得過她幾個好表情。
羅美娘卻選定了就不打算改了,她眉目平和而堅定:“姨娘是什麽,不過就是個妾。憑著縣太爺表妹這層關系,張姨娘在咱們北關縣也能算是數一數二的姑娘,咱們這裏的上進年輕人是可著她選的。偏她選擇給縣太爺當妾。
李妹妹也知道,二郎能進縣學,都是有蒙縣太爺提攜,就連聶先生也說過縣太爺是個光風霽月的人。這樣的人,哪裏會強納表妹當妾?
既然如此,張姨娘給人當妾就是自願的。我在這裏說一句,有志向有底線的姑娘就不該給人當妾室。張姨娘既選擇給人當妾,她的品行操守還用得著說嗎?我怕她貪得無厭要敲竹竿,我這裏餵不飽她呢。”
羅美娘要找人幫忙,話也說得挺實在的。她其實挺慶幸當初沒穿越到什麽大戶人家的外室、姨娘身上。
她這個人,她性情看著平和,就不能吃上一點虧,要是穿到天然身份就低人一等的人身上,她怕把自己憋屈死。
如今雖然只是個小老百姓,也要被大戶人家看不起,可她憑自己雙手掙錢吃飯,羅美娘自個卻心安理得。
李桂芳聽她這一通分析,也想著,怪不得她婆婆吃了縣尊夫人幾回閉門羹,都不願意改弦易轍去拍張姨娘的馬屁。
她道:“羅姐姐即是選好了,我就把冊子遞過去。羅姐姐還有什麽話要托我帶過去嗎?
“勞你跟縣尊夫人說幾句。”
羅美娘想了想,才道:“北關縣是偏遠之地,前頭人人窮得叮當響,也是這幾十年榷場開放,百姓才有口飽飯吃。
我雖然只是個婦道人家,也知道縣令大人願意來我們這樣不好的地方當父母官,是為難他了,可縣太爺就任至今口碑載道,就說明縣令大人是個志向遠大之人,也肯定是想在咱們北關縣出些前人未曾做到的政績。
什麽叫政績,以我淺薄的觀點,在富庶之地安於現狀反而難以出成績,叫貧寒之地治理有方,民心所向才叫本事。
在我看來,外子此事便是一個極好的機會。
我其實也不太懂這些事情,就是我是南山村本地人,素來知道村子裏的人都是老實本分的,怎麽會突然出現這種民心激變的事情?可見那倆個小吏做事是何等趕盡殺絕,才會讓村人激動至此。
我婦道人家的見識,縣令大人調任至本地不到半年,只要有眼睛的人都知道,這肯定不是他的錯,而是歷史遺留問題。若是縣令大人秉公執法除惡務盡,南山村的父老鄉親一定感恩涕零。
我聽說前朝時鄰縣就有一個官員,因為愛民如子,離任時百姓夾道相送,真誠膜拜。南山村雖然人不多,也願意為縣令大人送上匾額,以作感謝。”
羅美娘在過來何家前,就已經把張玉寒對鄭縣令寥寥無幾的評價在心裏琢磨了一遍又一遍,有句話叫千裏做官只為財,鄭縣令到任小半年,都沒見他怎麽大肆斂財,肯定不是為財,那就是為名,為了自己的政績和未來。
既找到癥結,羅美娘就想好要怎麽攻克他。
她說完話,就把袖袋裏的五張面額十兩的銀票拿出來,羅美娘只是不願意摻合跟自身等級不同的交際圈子,不代表她不懂得人情世故。
“這件事是為外子打點的,銀票妹妹看著使,萬沒有讓何家破費的道理。”
李桂芳把羅美娘這些話在心裏記了一遍,才把銀票推回去,嗔道:“羅姐姐這樣,相公回來肯定會說我的不是,不是更讓我為難嗎?”
李桂芳這會兒的語氣已是比剛才親昵不少。
原本她一直覺得羅美娘只是丈夫友人之妻,跟她交好也只是為了在丈夫面前有話說,如今才知道這人確實不一般。
雖然她一句一個婦道人家,可哪個婦道人家能說出這些話?李桂芳能嫁給何若水,在娘家時也是讀過書識字的人,並不覺得婦人天生就該比男人差勁。而且,羅美娘說這些話時,整個人有一種說不出的氣質,這是一種讓李桂芳也覺得自己無法與之比肩的感覺。
她心裏倒也想過,莫不是張玉寒離縣之前就拿話吩咐過她?
又一想,以張玉寒跟何若水的關系,哪需要羅美娘在這裏轉述,跟她丈夫說一聲,她就得去辦了。
羅美娘其實也不願意在外頭這麽高調,就是她擔心鄭縣令震怒之下,連個讓張玉寒分辨的機會都不給。所以只得把他想說的話先給縣尊夫人透個氣兒。
羅美娘和張玉寒自有一種默契,以丈夫進縣的時間,肯定是想著鄭縣令不能今日便開堂審理的。
這一夜的時間差,能做的事情便很多了。要是她沒猜錯,張玉寒現在肯定就在縣衙門口打算面見鄭縣令。
以他的口齒,只要能見到人,總能讓鄭縣令消了幾分怒氣。
羅美娘想的沒有錯,此時已是接近傍晚,鄭縣令早早就想好衙門無事,早些落衙,沒想外頭突然一陣鑼鼓聲響,衙役報說是有人送了兩個意圖民變的逆賊過來,當即就讓鄭縣令的心情飛落之下三千丈。
由於時間太晚,他先把倆個犯人收監,後頭看到門役送過來的拜帖也沒什麽好臉色,門役收了張玉寒塞過來的銀子,倒也為他說了幾句好話。
鄭縣令畢竟是經年當官的,已經從狀紙上猜出些真相,肯定是這兩個小吏敲詐得太過分,所以這人一氣之下就把他們綁起來了,還給他們身上按了一個大罪名。
什麽叫意圖激起民變?
民變二字一出,這事情就從小吏勒索百姓變成大事了。
朝廷那邊什麽罪最嚴重,通敵賣國和舉兵謀反。民變也是屬於謀反的一種啊!
鄭縣令依稀記得張玉寒的模樣,眉目俊朗,長身玉立,看著就是個謙謙君子,誰知道一言不合就能把桌子給掀了!
回到後宅之後,鄭縣令一口氣仍是不上不下。他一到任就和當地士紳交好,鼓勵耕織,調和商賈,就連外快也不敢多收,戰戰兢兢不敢行差踏錯,還想著就這樣平平靜靜熬個三年就能升上去,沒想居然被人擺了一道!
聽到下人報說夫人有請時,他努力深吸了一口氣,讓一張大黑臉沒那麽明顯,這才過去了。
作者有話說: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自打張大福老兩口過來,高氏這心裏都是七上八下的,夏收秋糧可是關系到整個村裏的大事。
高氏打小就知道,要是被打上一個拖欠不交稅的罪名,闔村所有人名下田產一半沒官,還要罰做苦力一年,懲罰這麽嚴重,不得不讓高氏擔心個不停。
她聽到消息後,只讓張紅果先看著鋪子,自個就跑回來了。
羅美娘還沒說話,唐氏已是一幅哆哆嗦嗦的慫樣,道:“這這這……二郎這是誣告?”
哎喲餵,自打收稅小吏下鄉開始,唐氏這心就沒放下過,這回更是嚇得話都說不出來了。
“娘和嫂子先別急,我去何家打聽打聽。何家是大戶人家,又和鄭縣令有來往,許是能探聽到別的內情。”
聽完高氏的話後,羅美娘已是回屋換了一身出門的衣裳,此時她袖袋裏還裝了好幾張銀票。
張玉寒拿回來的銀子,羅美娘每個月都會兌成銀票,原本是存著買鋪子用的,這會兒羅美娘也沒不舍得,全部拿出來。想了想,她還把自個閑來無事總結的零食制法冊子拿出來。
張玉寒這回幹出來的是實在石破天驚,無他,治下出現大案,父母官是要負連帶關系的。雖然鄭縣令上回算是幫了張玉寒一個大忙,可誰都不知道他對這事的反應如何。
這年頭是人治多於法治,一個事情在朝廷那邊有截然不同的理解和結果,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張玉寒曾經就跟她說過一個事,以前有個縣,歲末上報政績時,縣令說他治下的偷盜案全都破獲,作案者無人漏網,朝廷卻只給了個中中考評,原因是縣裏偷盜案件多,說明縣令治下民風不佳,給個中等已是考慮到縣令尚能維持治安;
還有個縣,一年中沒有捕盜數量上報,破案率低下,吏部卻覺得這是間接說明境內無盜,反過來證明了縣令狠抓社會治安,綜合考慮下,給的是中上考評。
這次張玉寒雖說幫縣裏捉了一個蠹蟲,可鄭縣令要是覺得張玉寒事多,壞了他的考評,事情就不可能按照他們期待的結果進行下去。
當人六神無主時,碰見一個極有主意的人,通常都會對她抱以極大的信任。
羅美娘出門前把零食冊子的事跟高氏說了說。高氏哪能有一個不字,瞧著羅美娘要出門,她和唐氏生怕她耽誤時間,都不敢再出聲,閉著嘴看著她出門。
羅美娘在縣裏認識的人不多,她把能幫上忙的人脈在心裏默數了一遍,就只有何家這邊的關系了。
丫鬟引她進去之後,羅美娘就見到了何若水的新婚媳婦李桂芳。
羅美娘雖然吃過何家的喜酒,說起來跟李桂芳也只見過三回。
李桂芳是大戶人家奶奶,她只是個做小生意的童生娘子,雖丈夫交好,可兩人在身份、話題、圈子上的天然區別,就註定了兩人只能當君子之交。
這會兒聽羅美娘把事情說了,李桂芳也有些為難。
何家是跟鄭縣令交好,但那不過是鄭縣令初來乍到,交好本地大戶有利於治理地方,平時關系也是十分尋常。
羅美娘道:“我厚著臉皮過來,也不是想為少奶奶添麻煩,說句不好聽的,外頭這些事哪能是我們婦道人家三言兩語就能說得清的。只是想少奶奶能幫我牽線結交一下鄭縣令的後宅女眷。”
羅美娘說完就把自己那冊零食冊子拿出來:“鄭縣令來北關縣任一縣之長,家眷跟他一塊來咱們這麽個荒涼之地也不容易,我也沒什麽好孝敬縣尊夫人的,只有這本零食方子的冊子,是我這些年心血所在,萬望李妹妹幫我牽個線。”
李桂芳看到羅美娘能為丈夫做到這種程度,也是心下感慨。她可知道,丈夫這個友人,一家老小過日子就靠著這家零食鋪子,這些方子有多重要,羅美娘這是把家底都拿出來了。
原本李桂芳是不願意沾染這種事情,鄭縣令到任才幾個月,脾性並不分明,也不知道張玉寒這事會把他得罪到什麽程度。
可一想丈夫要是知道羅美娘上門她沒幫忙,肯定會怪責她,咬咬牙便道:“羅姐姐這麽說,我也不好推說不幫。”
她略想了下鄭縣令的後宅,便道:“縣太爺後宅有倆個能說得上話,一是縣尊夫人,二是縣太爺的表妹,幾個月前才進門,雖只是個姨娘,卻十分貌美,很得老太太歡心,美娘妹妹想讓我把冊子交給誰?”
羅美娘不假思索道:“就給縣尊夫人。”
“不給張姨娘?”李桂芳即是把這些消息說出口,就是真的想幫羅美娘一把的,她剛才話裏其實也有所偏向的,就是沒想到羅美娘居然選了縣尊夫人。
李桂芳還想著勸幾句,鄭夫人她是見過的,比起張姨娘八面玲瓏,鄭夫人整日裏就跟千年玄冰似的面無表情,別說商戶人家,就是她婆母上門拜訪,也沒得過她幾個好表情。
羅美娘卻選定了就不打算改了,她眉目平和而堅定:“姨娘是什麽,不過就是個妾。憑著縣太爺表妹這層關系,張姨娘在咱們北關縣也能算是數一數二的姑娘,咱們這裏的上進年輕人是可著她選的。偏她選擇給縣太爺當妾。
李妹妹也知道,二郎能進縣學,都是有蒙縣太爺提攜,就連聶先生也說過縣太爺是個光風霽月的人。這樣的人,哪裏會強納表妹當妾?
既然如此,張姨娘給人當妾就是自願的。我在這裏說一句,有志向有底線的姑娘就不該給人當妾室。張姨娘既選擇給人當妾,她的品行操守還用得著說嗎?我怕她貪得無厭要敲竹竿,我這裏餵不飽她呢。”
羅美娘要找人幫忙,話也說得挺實在的。她其實挺慶幸當初沒穿越到什麽大戶人家的外室、姨娘身上。
她這個人,她性情看著平和,就不能吃上一點虧,要是穿到天然身份就低人一等的人身上,她怕把自己憋屈死。
如今雖然只是個小老百姓,也要被大戶人家看不起,可她憑自己雙手掙錢吃飯,羅美娘自個卻心安理得。
李桂芳聽她這一通分析,也想著,怪不得她婆婆吃了縣尊夫人幾回閉門羹,都不願意改弦易轍去拍張姨娘的馬屁。
她道:“羅姐姐即是選好了,我就把冊子遞過去。羅姐姐還有什麽話要托我帶過去嗎?
“勞你跟縣尊夫人說幾句。”
羅美娘想了想,才道:“北關縣是偏遠之地,前頭人人窮得叮當響,也是這幾十年榷場開放,百姓才有口飽飯吃。
我雖然只是個婦道人家,也知道縣令大人願意來我們這樣不好的地方當父母官,是為難他了,可縣太爺就任至今口碑載道,就說明縣令大人是個志向遠大之人,也肯定是想在咱們北關縣出些前人未曾做到的政績。
什麽叫政績,以我淺薄的觀點,在富庶之地安於現狀反而難以出成績,叫貧寒之地治理有方,民心所向才叫本事。
在我看來,外子此事便是一個極好的機會。
我其實也不太懂這些事情,就是我是南山村本地人,素來知道村子裏的人都是老實本分的,怎麽會突然出現這種民心激變的事情?可見那倆個小吏做事是何等趕盡殺絕,才會讓村人激動至此。
我婦道人家的見識,縣令大人調任至本地不到半年,只要有眼睛的人都知道,這肯定不是他的錯,而是歷史遺留問題。若是縣令大人秉公執法除惡務盡,南山村的父老鄉親一定感恩涕零。
我聽說前朝時鄰縣就有一個官員,因為愛民如子,離任時百姓夾道相送,真誠膜拜。南山村雖然人不多,也願意為縣令大人送上匾額,以作感謝。”
羅美娘在過來何家前,就已經把張玉寒對鄭縣令寥寥無幾的評價在心裏琢磨了一遍又一遍,有句話叫千裏做官只為財,鄭縣令到任小半年,都沒見他怎麽大肆斂財,肯定不是為財,那就是為名,為了自己的政績和未來。
既找到癥結,羅美娘就想好要怎麽攻克他。
她說完話,就把袖袋裏的五張面額十兩的銀票拿出來,羅美娘只是不願意摻合跟自身等級不同的交際圈子,不代表她不懂得人情世故。
“這件事是為外子打點的,銀票妹妹看著使,萬沒有讓何家破費的道理。”
李桂芳把羅美娘這些話在心裏記了一遍,才把銀票推回去,嗔道:“羅姐姐這樣,相公回來肯定會說我的不是,不是更讓我為難嗎?”
李桂芳這會兒的語氣已是比剛才親昵不少。
原本她一直覺得羅美娘只是丈夫友人之妻,跟她交好也只是為了在丈夫面前有話說,如今才知道這人確實不一般。
雖然她一句一個婦道人家,可哪個婦道人家能說出這些話?李桂芳能嫁給何若水,在娘家時也是讀過書識字的人,並不覺得婦人天生就該比男人差勁。而且,羅美娘說這些話時,整個人有一種說不出的氣質,這是一種讓李桂芳也覺得自己無法與之比肩的感覺。
她心裏倒也想過,莫不是張玉寒離縣之前就拿話吩咐過她?
又一想,以張玉寒跟何若水的關系,哪需要羅美娘在這裏轉述,跟她丈夫說一聲,她就得去辦了。
羅美娘其實也不願意在外頭這麽高調,就是她擔心鄭縣令震怒之下,連個讓張玉寒分辨的機會都不給。所以只得把他想說的話先給縣尊夫人透個氣兒。
羅美娘和張玉寒自有一種默契,以丈夫進縣的時間,肯定是想著鄭縣令不能今日便開堂審理的。
這一夜的時間差,能做的事情便很多了。要是她沒猜錯,張玉寒現在肯定就在縣衙門口打算面見鄭縣令。
以他的口齒,只要能見到人,總能讓鄭縣令消了幾分怒氣。
羅美娘想的沒有錯,此時已是接近傍晚,鄭縣令早早就想好衙門無事,早些落衙,沒想外頭突然一陣鑼鼓聲響,衙役報說是有人送了兩個意圖民變的逆賊過來,當即就讓鄭縣令的心情飛落之下三千丈。
由於時間太晚,他先把倆個犯人收監,後頭看到門役送過來的拜帖也沒什麽好臉色,門役收了張玉寒塞過來的銀子,倒也為他說了幾句好話。
鄭縣令畢竟是經年當官的,已經從狀紙上猜出些真相,肯定是這兩個小吏敲詐得太過分,所以這人一氣之下就把他們綁起來了,還給他們身上按了一個大罪名。
什麽叫意圖激起民變?
民變二字一出,這事情就從小吏勒索百姓變成大事了。
朝廷那邊什麽罪最嚴重,通敵賣國和舉兵謀反。民變也是屬於謀反的一種啊!
鄭縣令依稀記得張玉寒的模樣,眉目俊朗,長身玉立,看著就是個謙謙君子,誰知道一言不合就能把桌子給掀了!
回到後宅之後,鄭縣令一口氣仍是不上不下。他一到任就和當地士紳交好,鼓勵耕織,調和商賈,就連外快也不敢多收,戰戰兢兢不敢行差踏錯,還想著就這樣平平靜靜熬個三年就能升上去,沒想居然被人擺了一道!
聽到下人報說夫人有請時,他努力深吸了一口氣,讓一張大黑臉沒那麽明顯,這才過去了。
作者有話說: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