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關燈
小
中
大
鄭明回到長安後, 王放在北境查案的所得與證據文書也快馬加鞭地送了回來。
令狐允和嶺南道的案子其實並不算難查,鄭明離開長安之前就已經有了王放所寫的案報和令狐允所查到的證據,到了嶺南之後, 又有齊軍師兩年來所探查到的種種,還有袁孟, 林選征他們所救下的黑礦場的人證,再加上勉強混成地頭蛇的吳勉……鄭明需要做的, 大多是在當地核實他們所查到的證據。
如今回了長安,又有北境王放送來的證據, 鄭明帶著大理寺跟楊恭儉的禦史臺一起沒日沒夜地熬了十幾個日夜, 終於在臘月前結了案。
顯國公範濟犯上作亂, 通敵叛國,陷害忠良……罪行累累, 罄竹難書,依律, 淩遲處死。
顯國公府抄家, 男丁處死,女眷沒官。
顯國公乃是首惡,朝臣們對於顯國公以及顯國公府的處置並無任何異議。但是對於其他涉案者, 尤其是對於北境與嶺南的官員的處置上,卻出現了分歧。
朝會上,朝臣們吵做了一團。
有的人覺得應該霹靂手段,雷霆處置, 將一應涉案者斬首示眾, 以安民心, 以平民憤;而另一部分人則覺得涉案官員過多, 若是盡數處斬, 實在有違天合,且之前已經處置了很多江南道的官員,那些空缺尚未完全補實,如今北境和嶺南又牽扯進來許多官員,其中不乏位高權重者,若是全都處死……那來年這地方朝廷怕不是要像個滿是破洞的茅屋,要四處漏風了。
雙方各執一詞,爭執不下,越說聲音越高,險些把大殿的房頂掀破。
蕭璃一手支著頭,看著眾人吵嚷,一言不發。等他們吵到口幹舌燥時,這才發現公主殿下好像許久沒有開口說話了。
新上任的吏部尚書趁著殿中片刻的安靜,對著蕭璃開口道:“殿下,若當真將所有涉案者處死流放,兩地怕是要血流成河啊……且來年新任官員的委派,怕也是會出差錯。臣覺得,對於一些官員,朝廷可寬宥一二,一來減輕了吏治壓力,二來,也顯朝廷恩典。”
“陛下,臣覺得……”楊恭儉開口想要反對,卻被蕭璃擡手止住了話頭。
蕭璃擡起眼,如水一樣冰涼的目光落在了吏部尚書的身上,問道:“朝廷可寬宥一二……”蕭璃重覆著吏部尚書的話,嗤笑一聲,然後問:“李大人覺得朝廷應該替誰寬宥一二?為護城力竭而亡的霍老將軍?為再也回不得家鄉的陣亡將士?還是為了無辜慘死的北境百姓?”
聽蕭璃語氣不善,吏部尚書訥訥不敢言,緊接著他就聽見蕭璃一拍桌案,驀地提高聲音,說:“說啊,怎麽不說了?!你是要替大周律法寬宥,還是替十萬亡魂寬宥?”
吏部尚書被蕭璃說得心中有些發顫,連忙跪了下來。
這時,他聽見頭頂蕭璃再次開口,聲音中已無冰冷怒意,只餘平靜堅決,“一應涉案官員,依大周律處置。該處斬,流放,還是貶官,由三司共同界定。所有處置決定,當寫明罪行原因,陳明判決依據,不可因人數過多或從輕從重,只依律法。此事三司做好後……交由裴大人審閱。”
“是。”楊恭儉與鄭明齊聲應是。
“還有何事要議嗎?”蕭璃問。
“父親,我們這是做什麽?”今日一早呂修逸就被太常寺卿從臥榻中拽了起來,胡亂梳洗一番就帶出了門。呂修逸憋了一路,到了大護國寺時,終於忍不住,問了出來。
知客僧見到兩人,似乎是早有準備,未等呂寺卿多說,便將兩人帶到寺廟後面的一處堂殿之中。這堂殿看起來是寺僧清修之所,上首香臺處,卻擺著一個金壇。
“父親,您到底……”
“我聽說,你於城外,為一個姑娘立了個衣冠冢?”知客僧退下,呂寺卿開口問道。
“……是……”呂修逸不知父親為何會在意這種事,才應聲,卻忽然反應過來,他雙目震驚地看向那個金壇,震聲問:“難道……那是……”
話未說完,已音帶哽咽,說不出話來。
呂寺卿嘆了口氣,對著兒子點了點頭。
呂修逸無法言語。
大護國寺素來只供奉歷代帝後,如今卻供了楊硯的金壇,看其情形,似乎還由寺中高僧做法超度過。整個長安誰會做此事,又誰能做到此事,已不言而喻。
這時,呂寺卿開口道:“如今楊氏冤案已然平反昭雪,楊氏的後人也當得回姓名。公主殿下已經下令,由太常寺的人去到嶺南,為楊氏修繕祖墳,重立宗祠牌靈。”
“那她……”呂修逸的唇抖了抖,看著金壇,問道。
“楊硯姑娘為洗雪父親冤屈,不惜以身犯險,此為大孝。殿下命太常寺將其金壇葬入楊氏祖墳,於宗祠立牌,永享楊氏香火,豎碑留書,以傳後世。”
“永享楊氏香火……”呂修逸重覆著,最後紅著眼笑了,說:“好,好,如此,總好過只有我一個人記得她。”
“行了,振作一點。”呂寺卿對兒子說:“殿下的意思,是由你護送太常寺的人,還有楊姑娘的金壇回到嶺南,修逸,此事,你可能勝任?”
呂修逸紅著眼看著父親,然後緩緩跪下,道:“臣,領旨。”
皇城宣政殿
朝臣們都不言語,鴻臚寺卿卻在這時顫顫巍巍地走了出來。
“殿下。”他垂著頭說道:“北狄王已發來國書,要求我大周釋放北狄大王子,也是他們的王儲,翰雷。”
聽到鴻臚寺卿的稟報,本已安靜的大殿上又響起了竊竊私語之聲。
給顯國公定罪,翰雷是關鍵的一環。正是因為蕭烈在大周邊境捉拿了偽裝成商隊潛入的翰雷和北狄武者,這才拿到了翰雷有關於武器買賣的口供,又根據翰雷所拿的路引,查到了依附於顯國公的一系列官員,也坐實了顯國公勾結北狄,意欲借北狄之手行刺蕭璃與霍畢,鏟除異己一事。
對於北狄王的國書,朝臣們有話要說,卻又因為想起去年陛下壽宴上,蕭璃對待北狄王子強硬的態度而猶豫了起來。
“有什麽想說的,說吧。”蕭璃看出朝臣們欲言又止,開口道:“是殺是囚,是放是留,都說說想法吧。”
“殿下。”有官員出列,說道:“臣覺得,翰雷畢竟是王儲,為了兩國邊境安穩,還是該放回去。如今案子已然查清,我們正本清源,北狄自然無從再從我大周購入兵器……”
“臣覺得不妥。”又一朝臣打斷道:“這北狄王子深入我大周境內作亂,甚至試圖行刺公主殿下,怎麽可以就這樣輕易放回?”
“臣倒是覺得可以以此要北地王臣服上貢……”
“臣反對,絕不能放虎歸山。”
“可若不放,北狄王若是以此為借口再起戰火又當如何?”
說著說著,朝臣們又吵了起來。
這一次有朝臣學聰明了,向沈默著的裴晏問道:“裴大人如何看?”
大殿內漸漸安靜了下來,等待著裴晏的回答。
裴晏並未多加思索,開口道:“臣認為,可以暫時將翰雷扣押,以此,試探北狄王的底線。”
既不立刻放,卻也不拒絕,朝臣們眼睛一亮,覺得此法甚好,不由紛紛附議。他們都覺得,於朝政上蕭璃並不如裴晏熟練老道,且裴晏的提議也得到了大部分朝臣的讚同,公主殿下應該不會反對才是。
可誰知,蕭璃坐在上首,聲音緩慢而清晰地開口,說:“本宮不想試探他的底線,只需要告訴他本宮的底線。鴻臚寺卿!”
“臣在。”
“回覆北狄王,如數歸還私購的兵器,大周就釋放翰雷,若不然……”說到這裏,蕭璃的聲音停頓片刻,然後響徹整個大殿:“翰雷,殺,無,赦。”
話音一落,群臣一片嘩然,簡直不敢相信自己聽到了什麽。
立刻有臣子出來,苦口婆心道:“殿下,如此,恐起兵爭啊!”
“是啊,殿下。”
“殿下三思!”
大殿中立刻響起一片請求之聲,裴晏擡頭看著蕭璃,並沒有多說什麽。
“你們覺得,他們大批購入兵器,所為何事?”蕭璃看著下面一群請求她三思的朝臣,冷笑著說:“是為了擺在家裏好看的嗎?”
“還是說,他們想打下北狄以北的冰寒之地,又或是要東征高麗?”
蕭璃的聲音響起,使得朝臣們被迫收了聲。
“都不是。”蕭璃自問自答,道:“北狄王想要攻打的,從始至終都是大周!”
“可是殿下,如此只會加速……”有人仍然試圖勸說蕭璃。
“所以本宮說了,底線是歸還兵器,若不然,未來只會再現六年前北境的慘劇。北狄人仍會殺我百姓,仍會屠我城池!”
“可……”
“我意已決,一味懷柔,只會助長野心。”蕭璃直接打斷,道:“我大周,對北狄蠻夷,不和親,不懷柔,邊境對外,不退不讓!若他們示好,大周禮尚往來,自然可以釋放翰雷。若他們狼子野心,不肯退讓……兵部!”
“是。”蔣尚書連忙應聲。
“傳書蕭烈,嚴加看守翰雷,若北狄不歸還兵器,不放棄再起兵爭的打算,那麽就將翰雷,斬首——”蕭璃的目光依次掃過下面站著的朝臣,因著目光太過銳利,叫朝臣們不由自主地紛紛躲避,直到最後一個持反對聲的朝臣低下頭,蕭璃才說出最後兩個字:“——示眾!”
作者有話說:
阿璃對外強硬一些,裴晏和緩一些,倒也無所謂誰對誰錯。
星期三請假,星期四更新,好好寫收尾的179和180章,估計這兩章都很長,畢竟滄海實在很想在能被2,3,5,10整除的180章完結正文。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令狐允和嶺南道的案子其實並不算難查,鄭明離開長安之前就已經有了王放所寫的案報和令狐允所查到的證據,到了嶺南之後, 又有齊軍師兩年來所探查到的種種,還有袁孟, 林選征他們所救下的黑礦場的人證,再加上勉強混成地頭蛇的吳勉……鄭明需要做的, 大多是在當地核實他們所查到的證據。
如今回了長安,又有北境王放送來的證據, 鄭明帶著大理寺跟楊恭儉的禦史臺一起沒日沒夜地熬了十幾個日夜, 終於在臘月前結了案。
顯國公範濟犯上作亂, 通敵叛國,陷害忠良……罪行累累, 罄竹難書,依律, 淩遲處死。
顯國公府抄家, 男丁處死,女眷沒官。
顯國公乃是首惡,朝臣們對於顯國公以及顯國公府的處置並無任何異議。但是對於其他涉案者, 尤其是對於北境與嶺南的官員的處置上,卻出現了分歧。
朝會上,朝臣們吵做了一團。
有的人覺得應該霹靂手段,雷霆處置, 將一應涉案者斬首示眾, 以安民心, 以平民憤;而另一部分人則覺得涉案官員過多, 若是盡數處斬, 實在有違天合,且之前已經處置了很多江南道的官員,那些空缺尚未完全補實,如今北境和嶺南又牽扯進來許多官員,其中不乏位高權重者,若是全都處死……那來年這地方朝廷怕不是要像個滿是破洞的茅屋,要四處漏風了。
雙方各執一詞,爭執不下,越說聲音越高,險些把大殿的房頂掀破。
蕭璃一手支著頭,看著眾人吵嚷,一言不發。等他們吵到口幹舌燥時,這才發現公主殿下好像許久沒有開口說話了。
新上任的吏部尚書趁著殿中片刻的安靜,對著蕭璃開口道:“殿下,若當真將所有涉案者處死流放,兩地怕是要血流成河啊……且來年新任官員的委派,怕也是會出差錯。臣覺得,對於一些官員,朝廷可寬宥一二,一來減輕了吏治壓力,二來,也顯朝廷恩典。”
“陛下,臣覺得……”楊恭儉開口想要反對,卻被蕭璃擡手止住了話頭。
蕭璃擡起眼,如水一樣冰涼的目光落在了吏部尚書的身上,問道:“朝廷可寬宥一二……”蕭璃重覆著吏部尚書的話,嗤笑一聲,然後問:“李大人覺得朝廷應該替誰寬宥一二?為護城力竭而亡的霍老將軍?為再也回不得家鄉的陣亡將士?還是為了無辜慘死的北境百姓?”
聽蕭璃語氣不善,吏部尚書訥訥不敢言,緊接著他就聽見蕭璃一拍桌案,驀地提高聲音,說:“說啊,怎麽不說了?!你是要替大周律法寬宥,還是替十萬亡魂寬宥?”
吏部尚書被蕭璃說得心中有些發顫,連忙跪了下來。
這時,他聽見頭頂蕭璃再次開口,聲音中已無冰冷怒意,只餘平靜堅決,“一應涉案官員,依大周律處置。該處斬,流放,還是貶官,由三司共同界定。所有處置決定,當寫明罪行原因,陳明判決依據,不可因人數過多或從輕從重,只依律法。此事三司做好後……交由裴大人審閱。”
“是。”楊恭儉與鄭明齊聲應是。
“還有何事要議嗎?”蕭璃問。
“父親,我們這是做什麽?”今日一早呂修逸就被太常寺卿從臥榻中拽了起來,胡亂梳洗一番就帶出了門。呂修逸憋了一路,到了大護國寺時,終於忍不住,問了出來。
知客僧見到兩人,似乎是早有準備,未等呂寺卿多說,便將兩人帶到寺廟後面的一處堂殿之中。這堂殿看起來是寺僧清修之所,上首香臺處,卻擺著一個金壇。
“父親,您到底……”
“我聽說,你於城外,為一個姑娘立了個衣冠冢?”知客僧退下,呂寺卿開口問道。
“……是……”呂修逸不知父親為何會在意這種事,才應聲,卻忽然反應過來,他雙目震驚地看向那個金壇,震聲問:“難道……那是……”
話未說完,已音帶哽咽,說不出話來。
呂寺卿嘆了口氣,對著兒子點了點頭。
呂修逸無法言語。
大護國寺素來只供奉歷代帝後,如今卻供了楊硯的金壇,看其情形,似乎還由寺中高僧做法超度過。整個長安誰會做此事,又誰能做到此事,已不言而喻。
這時,呂寺卿開口道:“如今楊氏冤案已然平反昭雪,楊氏的後人也當得回姓名。公主殿下已經下令,由太常寺的人去到嶺南,為楊氏修繕祖墳,重立宗祠牌靈。”
“那她……”呂修逸的唇抖了抖,看著金壇,問道。
“楊硯姑娘為洗雪父親冤屈,不惜以身犯險,此為大孝。殿下命太常寺將其金壇葬入楊氏祖墳,於宗祠立牌,永享楊氏香火,豎碑留書,以傳後世。”
“永享楊氏香火……”呂修逸重覆著,最後紅著眼笑了,說:“好,好,如此,總好過只有我一個人記得她。”
“行了,振作一點。”呂寺卿對兒子說:“殿下的意思,是由你護送太常寺的人,還有楊姑娘的金壇回到嶺南,修逸,此事,你可能勝任?”
呂修逸紅著眼看著父親,然後緩緩跪下,道:“臣,領旨。”
皇城宣政殿
朝臣們都不言語,鴻臚寺卿卻在這時顫顫巍巍地走了出來。
“殿下。”他垂著頭說道:“北狄王已發來國書,要求我大周釋放北狄大王子,也是他們的王儲,翰雷。”
聽到鴻臚寺卿的稟報,本已安靜的大殿上又響起了竊竊私語之聲。
給顯國公定罪,翰雷是關鍵的一環。正是因為蕭烈在大周邊境捉拿了偽裝成商隊潛入的翰雷和北狄武者,這才拿到了翰雷有關於武器買賣的口供,又根據翰雷所拿的路引,查到了依附於顯國公的一系列官員,也坐實了顯國公勾結北狄,意欲借北狄之手行刺蕭璃與霍畢,鏟除異己一事。
對於北狄王的國書,朝臣們有話要說,卻又因為想起去年陛下壽宴上,蕭璃對待北狄王子強硬的態度而猶豫了起來。
“有什麽想說的,說吧。”蕭璃看出朝臣們欲言又止,開口道:“是殺是囚,是放是留,都說說想法吧。”
“殿下。”有官員出列,說道:“臣覺得,翰雷畢竟是王儲,為了兩國邊境安穩,還是該放回去。如今案子已然查清,我們正本清源,北狄自然無從再從我大周購入兵器……”
“臣覺得不妥。”又一朝臣打斷道:“這北狄王子深入我大周境內作亂,甚至試圖行刺公主殿下,怎麽可以就這樣輕易放回?”
“臣倒是覺得可以以此要北地王臣服上貢……”
“臣反對,絕不能放虎歸山。”
“可若不放,北狄王若是以此為借口再起戰火又當如何?”
說著說著,朝臣們又吵了起來。
這一次有朝臣學聰明了,向沈默著的裴晏問道:“裴大人如何看?”
大殿內漸漸安靜了下來,等待著裴晏的回答。
裴晏並未多加思索,開口道:“臣認為,可以暫時將翰雷扣押,以此,試探北狄王的底線。”
既不立刻放,卻也不拒絕,朝臣們眼睛一亮,覺得此法甚好,不由紛紛附議。他們都覺得,於朝政上蕭璃並不如裴晏熟練老道,且裴晏的提議也得到了大部分朝臣的讚同,公主殿下應該不會反對才是。
可誰知,蕭璃坐在上首,聲音緩慢而清晰地開口,說:“本宮不想試探他的底線,只需要告訴他本宮的底線。鴻臚寺卿!”
“臣在。”
“回覆北狄王,如數歸還私購的兵器,大周就釋放翰雷,若不然……”說到這裏,蕭璃的聲音停頓片刻,然後響徹整個大殿:“翰雷,殺,無,赦。”
話音一落,群臣一片嘩然,簡直不敢相信自己聽到了什麽。
立刻有臣子出來,苦口婆心道:“殿下,如此,恐起兵爭啊!”
“是啊,殿下。”
“殿下三思!”
大殿中立刻響起一片請求之聲,裴晏擡頭看著蕭璃,並沒有多說什麽。
“你們覺得,他們大批購入兵器,所為何事?”蕭璃看著下面一群請求她三思的朝臣,冷笑著說:“是為了擺在家裏好看的嗎?”
“還是說,他們想打下北狄以北的冰寒之地,又或是要東征高麗?”
蕭璃的聲音響起,使得朝臣們被迫收了聲。
“都不是。”蕭璃自問自答,道:“北狄王想要攻打的,從始至終都是大周!”
“可是殿下,如此只會加速……”有人仍然試圖勸說蕭璃。
“所以本宮說了,底線是歸還兵器,若不然,未來只會再現六年前北境的慘劇。北狄人仍會殺我百姓,仍會屠我城池!”
“可……”
“我意已決,一味懷柔,只會助長野心。”蕭璃直接打斷,道:“我大周,對北狄蠻夷,不和親,不懷柔,邊境對外,不退不讓!若他們示好,大周禮尚往來,自然可以釋放翰雷。若他們狼子野心,不肯退讓……兵部!”
“是。”蔣尚書連忙應聲。
“傳書蕭烈,嚴加看守翰雷,若北狄不歸還兵器,不放棄再起兵爭的打算,那麽就將翰雷,斬首——”蕭璃的目光依次掃過下面站著的朝臣,因著目光太過銳利,叫朝臣們不由自主地紛紛躲避,直到最後一個持反對聲的朝臣低下頭,蕭璃才說出最後兩個字:“——示眾!”
作者有話說:
阿璃對外強硬一些,裴晏和緩一些,倒也無所謂誰對誰錯。
星期三請假,星期四更新,好好寫收尾的179和180章,估計這兩章都很長,畢竟滄海實在很想在能被2,3,5,10整除的180章完結正文。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