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56章 移茶

關燈
年羹堯回京,對京城位高權重的王公大臣來說,算不得頂尖大事。

這會子年羹堯還遠沒有歷史時間線上年大將軍的派頭,也沒有可誇耀的平定青海之功,以至於功高震主,滿朝官員只敢奉承,甚至武將見了面還要給他磕頭的煊赫威望。

他就是總督之一。

而且大清的八個總督(偶爾會被拆分成九個、十個或者更多),也常輪換,京城裏做過總督或者差不離官位的大臣不多,但也並不算極珍貴稀少。

在《信妃錄》裏的年羹堯,原本交游廣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皇上肉眼可見地偏寵貴妃。

於是在貴妃不是貴妃,明顯失去聖恩後,京中許多王公貴族就將年家重要性下調了一檔。年羹堯回京又如何,在聖心未明之前,不來往就是了。

但也有人很重視年羹堯的回來,比如廉親王。雖然遠在景山看墳,也不妨礙他遠觀京中格局。覺得年羹堯很可以一用——用來給皇上添亂。

再比如年羹堯本人,他也覺得自己特別重要。

我這樣駐守青海,保衛大清安寧的功勞,皇上居然晾著我大半月不見!他心中愈發不平。

過了正月十五,皇上也未召見年羹堯。

年羹堯等的心煩,索性還真搞了兩場佛事去晦氣。因用了廉親王府薦的一位蒙古上師,年羹堯為表感謝,就送了些謝禮過去。

原本年羹堯跟八爺關系很平淡,幾乎無甚交際。

可這回之後,廉親王府很快上門求助來了,事情不大不小,卻是廉親王福晉親自上門對年夫人說起的:“今年東北的好皮子到的比往年少一半,最好的又進奉了宮裏。偏生我有些急用,年節下耽誤不得。我們爺不在京中,叫我也難辦。這不想著年夫人剛從青海回來,不知手裏有無上好的皮子,可否勻給我們府上些?”

這也算是搔到了年夫人的癢處:年羹堯所轄之地,並不是什麽富饒魚米之鄉。對她來說,那裏沒有江南各色精致的綾羅綢緞胭脂水粉,且消息閉塞跟流行不搭邊,以至於每回年夫人回京,都怕身上衣料不夠新鮮,落後於帝都時尚圈。

所以她只好因地制宜,多從青海等地弄些好皮草,也算是另一種不落人後了。偏生這回回京,年家遭遇人際滑鐵盧,沒什麽人跟她來往,也沒人欣賞她珍貴的毛皮大衣。

這會子廉親王府上門求助,年夫人心頭那口氣舒暢了不少,大方讓出了一部分上等皮子。

有這樣的緣故,年羹堯很快就收到了廉親王親筆信函,表示了真誠感謝。甚至十爺還代表廉親王親自上了年家門一趟,表示:我八哥九哥都孝心滿滿在景山為皇阿瑪守靈,家中有些瑣事照顧不到,年總督是個成全人的好人啊,這份人情我們幾個記下了。

年羹堯作為好面子的人,覺得親王府都上門求助並致謝,臉上很有光彩。

而且在人人畏懼躲避他的時候,廉親王府倒是不看人下菜碟,可見廉親王的好名聲不是空穴來風,果然為人謙和可親。

一來二去,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年家就跟廉親王府等人走的近了起來。

姜恒得知年家跟廉親王府飛速親近起來的時候,不由心裏大為感嘆:八爺真是會蠱,哪怕他真身不在京城都不耽誤他遠距離施法,這簡直是大魔導師啊!手到擒來,沒有他釣不到的人。

就像人人都會愛她的草根系女主。支持八爺的官員名單,據說能列一長串子,現在年羹堯也順利上了這個單子。

年家跟廉親王府走到一起的消息來源,是年節下宮裏擺不完的流水戲和宴席。

女人們湊在一起,邊聽戲邊聊八卦,捎帶就讓姜恒聽了不少外頭的事兒。加上今年過年,她有晉封主位的喜事,來往永和宮的內外命婦就更多了,都要來過一過情面,也是巨大的情報源泉。

其中十四福晉來的是最多的。

十四福晉進宮本就多。只是原本十四爺跟在觀保身邊治河,總要避一點嫌疑,如今十四爺已經回京,皇上也有明示,不用他再回去‘監理’河道事。十四福晉反而更可以大大方方跟姜恒來往說話。

不比十三福晉兆佳氏是個內秀的人,十四福晉是個標準外放型人格,自有一股說話做隨性恣意不太在意小節的大氣朗然——大概也是為了這個,跟十四爺才能夫妻和睦,夫妻倆都屬於嘴上很要痛快的人。

據說夫妻倆拌嘴也是這樣,今日還吵到天崩地裂,甚至十三爺夫妻深夜還得手持過夜路引出府,親自上門調停。明兒兩人就又好了,一起沒事兒人似的往京郊莊子上玩去了。

姜恒在宮裏少見這樣大膽敢說話的爽快人,就很樂於聽十四福晉說話。

十四福晉口中抱怨起外頭的事兒來,跟一掛子鞭炮一樣,又響又快。

“外頭有些朝臣,也不知是吃了什麽迷魂湯還是勾魂藥了,現今兒是何年何月都忘了,還跟著廉親王府起哄呢!前兩個月皇上不是下旨叫那些欠朝廷錢糧的人,於年前還清嘛?”

“偏就有些個要錢不要命的,就是不肯吐出來。這會子過了年了,皇上要按著之前的旨意從重治罪,那一起子人還抱團攔著。”

她碰了姜恒一下:“那個跟怡親王一起做總理事務大臣的馬齊,你知道吧。”

姜恒點頭:“知道。”

馬齊於歷史上可是個名人,熬了康雍乾三代皇帝,還曾經得過一塊“永世翼戴”的匾額。而且他一家子都是出了名的大臣,親爹米思翰是議政大臣,幫著康熙帝策劃平三藩來著;兄弟馬思喀做過康熙帝內務府總管大臣,還有一個兄弟李榮保則是會生孩子,女兒是乾隆的原配富察皇後,兒子就是大名鼎鼎傅恒。

然而就這麽赫赫揚揚的一家子,以馬齊的出身眼界和官位,當年在康熙帝的一眾皇子裏還就看好廉親王!康熙四十七年廢太子之後,馬齊就是帶頭舉薦廉親王當太子的大臣之一,這會子都到了雍正朝,馬齊還會幫著八爺說話,跟他站在一個立場,請求皇上暫且寬恕欠國庫錢糧的官員,再給他們一次機會。

不得不說廉親王之會蠱。

這不,馬齊一摻和進來,皇上也沒給他什麽好臉。

總理事務大臣頭銜?拿來吧你,別幹了。

皇上大手一揮,讓馬齊主管核準《先帝語錄》去了,直接從宰相發配成了高級的校對。

“你說說,他們是不是自找的?還以為這是先帝後幾年那會子呢——拉幫結派裝可憐求饒,皇上就心軟暫時把虧空放過去。”

十四福晉繼續說些別的糊塗官員,姜恒卻有些走神了。

她在從歷史回顧的方向看這些事。

說不定馬齊、阿靈阿等人,並不是完全被八爺蠱惑了,而是他們感到了力不從心。臣子的權利是越來越少的,康熙爺已經到了一種他說什麽臣子們就沒法違拗的程度。當今更添一層堅定改革吏治,完全不聽勸說,甚至傷害了他們這些官僚權貴利益也在所不惜。

八爺利用他們,他們說不得也在利用八爺,想一起抱團跟皇上杠一下,爭取保住自己的利益。

姜恒想:雍正帝這裏就夠好的了!只要你有用,比如說馬齊,是從廢太子起就帶頭舉薦八爺的,就這因為為人勤謹,雍正帝最終還是用了他十年,馬齊去世後,雍正帝還給了他很不錯的謚號。可見只要能辦事沒有觸碰到雍正的底線,還是可以混個善終的。

等到了章宗,可就沒有那麽好說話了,乾隆帝在功績上頭有爭議,但在做皇帝控制臣子的手腕上可是毫無爭議的‘厲害’。

那把臣子盤的,就跟那水核桃似的,全都滑溜了,誰都不敢在他跟前有點棱角杠一杠。

想起乾隆,姜恒又想到了自己將來。

這裏的時間線已經完全打亂了,將來還會是四阿哥弘歷登基,還會是乾隆帝嗎?

“信嬪娘娘,娘娘?”十四福晉的話把她拉回現在。

姜恒也就回神:皇上才三十多歲,未來章宗目前還是六歲的小孩子,想退休生涯還是有點早了。

倒是十四福晉說的眼前事更要緊一些。

見姜恒願意聽,十四福晉就高高興興說下去,邊善用金指甲套剝核桃仁邊道:“大概是戳著他自己的痛處或是他手底下庇護的官員也不幹凈,連隆科多也跟著添亂請皇上再寬恕些時日。還拿皇上的舅舅款呢,我們爺最看不上隆科多拿自個兒當皇上正經舅舅——太後娘娘哪裏冒出來這麽一個哥哥?”

姜恒點頭:也是,這個時間上的大清,太後向著四爺,母子關系和睦,改變的不只有後宮,還有前朝朝政。

隆科多是皇上養母孝懿仁皇後的弟弟。論起來是算皇上半個舅舅,但太後健在,他這個舅舅也就不怎麽正經了。

何況這裏皇上提前十年登基,實在沒那麽多用到隆科多的地方。

十四福晉痛痛快快把這些人數落了一遍。

姜恒在心中拼湊這些消息:好嘛,八爺,隆科多、年羹堯、雍正朝前期被處置的有名人物,這不湊巧了一鍋嗎?

自打知道皇上應當是從別的線上來的,知曉後世的雍正帝,姜恒就已經在替有些人點蠟了。

沒想到他們還成立了親友團,親自送了上來。

真是耗子開會,討論給貓修爪子了。

只是……姜恒一直有一個疑惑。

皇上都是走過一遍的人了,遠在西北的年羹堯他都已經早安排好了,將他的手下都逐漸先情理了去。

那怎麽就在京城的八爺,屢屢做些小動作,甚至還勾著三阿哥一起,皇上卻一直沒有真正動過廉親王,最多把他扔到景山去看墳呢?

姜恒的疑惑在不久的將來,就得到了解答。

剛出了正月,朝上就為一事辯了起來。

如果說準噶爾是勁敵,是哪怕再來一回,雍正帝也絕不會小覷的對手。

那麽還有一個跟大清對線的國家,對雍正帝來說,則像是狗皮膏藥一般,是那種實力不強,但黏糊糊的煩人。

正是現在朝上正吵成一片的安南之事。

年前雲貴總督高其倬上了個折子,上奏安南侵占邊境土地。

再次看到熟悉的事件,皇上還是忍不住生氣:南安實煩!

作為大清的屬國,安南當然不敢明目張膽來搶大清土地,而是混淆視聽,行偷竊行為:大清跟安南原本是以一條叫做賭咒河的地方來劃分邊境。安南卻故意把一條雲南境內的小水溝私下改名叫賭咒河,然後堅稱這才是邊境,以此侵占了雲南一百多裏地並其中的兩座銅礦。

這種挖墻腳行為,直到年前新的雲貴總督高其倬到任,要在當地扶助民生開采銅礦的時候才發現——什麽什麽,這塊地居然都不屬於我大雲南了?

立刻一道折子打到了皇上跟前。

皇上看見就煩:前世這件事拖了足足四年,因安南一直反覆橫跳,大清一松口他就來偷地偷礦,一列兵要打他就認罪求饒,只道自己小國無識,請朝廷再原諒億次。

就這麽拉拉扯扯。

四年的時間,都夠年羹堯平定青海,然後又把自己作死了。安南的事兒還一直拖著。

這回皇上堅決不肯這麽拖泥帶水了。

現任雲貴總督高其倬是個很有能力的人,從康熙三十三年起各地為官,真是把南邊大半個大清走了一遍。

如今安南這種偷偷摸摸的行為,很快就被高總督抓了個正著。

別看高其倬這些年做官都是在雲貴、兩廣等南方轉悠,但人家祖籍遼寧鐵嶺,正宗東北銀,一句話不服就是幹,見安南這種鬼鬼祟祟占便宜的行為很是不爽,從年前就在給皇上上折子,請命代表大清去要回土地和礦產。

皇上當即批準,表示別說土地和銅礦,一個銅子兒都不許安南摸了去。

高其倬領聖命,高高興興帶著雲貴的駐兵去震懾。安南起初還不當回事,覺得不過幾座銅礦,一百裏不甚肥沃的土地,大清物華天寶幅員遼闊,難道還在乎這點窮鄉僻壤,於是開始跟高其倬賴皮,表示我們就是不還,難道大清真會為了這點土地大軍壓境開戰不成。

扯皮扯得過了年,高其倬沒了耐性,又一封折子上了京城,跟皇上表示,想暴打安南一頓。

皇上又準了。

然而就在高其倬興致勃勃點兵的時候,安南也風聞了大清居然真的要收拾他,於是立刻滑跪,國王黎氏趕著派出一隊使臣日夜兼程上京求饒,表示自個兒之前是豬油蒙了心才起意貪圖大清的土地和銅礦,請求大皇帝饒恕。

安南一個滑跪,朝上就為了這件事兒吵了起來。

絕大多數人是‘此事算了派’,代表人物隆科多:“安南不過偏僻小國,且先帝爺五年時,還棄了前明的金印,接受了我大清的冊書,這些年也一直在上貢。臣看了高其倬的折子,那一百餘裏地不過一二座銅礦,七八座村寨,糧田也不多——別說現在安南知道害怕要將土地交還,便是直接將這些貧瘠之地賞給他們又如何,這才是□□上國的氣度。”

主戰派代表人物則是李衛。

作為直隸總督拱衛京畿,李衛算是回京最頻繁的封疆大吏了。這回回京正好趕上安南之事,聽隆科多等人居然提議算了,不但不打安南,還要厚賞他們‘知錯就改’的國王,李衛當即就挺身而出,極力反對。

“從沒聽說將國家的土地賞出去當顏面的!皇上明見,安南膽敢擅敢邊界之線,就是首鼠兩端,可見不臣之心。若是這回輕縱了去,只怕他們將我朝的仁慈當成了軟弱,以後與雲南接壤的邊境再難安定!”

李衛出身比起隆科多是天上地下,但在朝上卻就敢跟隆科多叫板。

直接道:“大人安居京城,未曾與安南之人之國有所來往。我卻是做過雲南鹽驛道,真真正正跟安南打過交道的!”

“安南曾經也是前明的屬國,前明強盛如成祖年間,他們便一動不敢動,只作順從狀,順便以納貢之名索要前朝各種厚賞。而前朝一旦落入衰微,他們就會立刻反咬,趁機搶人搶地,甚至勾結海上倭寇行兇作亂!數百年來,一直如此!”

“可見安南國上下,是畏威而不懷德,結怨而不記恩。”

“臣懇請皇上,此次重責安南,還雲南邊境一個清靜。”於李衛看來,大清若是一片糧倉,那安南就是在外徘徊的一只碩鼠。雖然畏懼著糧倉中爪子鋒利的大貓,卻也時刻惦記著偷糧。

隆科多被李衛當朝頂的下不來臺,很是火大罵道:“一派胡言,跟撮爾小國斤斤計較,才是將祖宗的臉面都丟盡了!先帝當年對安南早有國策,便是厚待寬仁。”畢竟安南是前明的屬國,康熙帝的宗旨,就是要做個比前明更寬厚的主國,讓安南主動心悅誠服拜倒。

李衛對此嗤之以鼻。

兩撥人在朝上激烈辯論後,一齊看向了禦座上的皇上。

這樣的熱鬧的新聞,依舊是‘十四福晉轉播頻道’,告訴姜恒的。

聽了十四福晉說起隆科多的話,姜恒好生無語。真是崽賣爺田不心疼啊:什麽叫不過一百多裏地,賞給安南算了。那可都是我國的土地啊!

好嘛,國力強盛的時候為體現顏面就賞地賞錢,國力衰微的時候就割地賠款,那就是橫豎倒貼,活生生大怨種唄。

姜恒覺得血壓高了起來。

於是連忙問十四福晉:“那皇上的意思呢?”

十四福晉:“皇上最是聖明的,能聽這話?皇上在朝上就直接道:國之境土,尺寸不可失,何況百裏!朝廷馬上就要派欽差跟著安南使臣回去,訓斥安南,令他交還所有土地人口礦產,並再退出一百裏去以作懲罰。若安南不肯馴服領罰,便叫高總督用兵強馴。”

姜恒聞言很松了一口氣:舒服了,聽到這段話當真是舒服了。

十四福晉對此事了解詳細:“說起這與外國往來的欽差要員,派親王是常有的事兒,我們爺很讚同李衛大人的話的,自個兒想往雲南去給高總督壓陣呢。”

高其倬的指揮能力,加上大清的軍事實力打安南,那是純純吊打。

唯一的問題就是,雲南實在是太遠了,此時冬日傳遞消息又難,一路北上若遇風雪就會耽擱多日。

安南行事,向來是狡猾而且反覆,一會兒堅決不吐大清的土地,一會兒又哭唧唧滑跪說願意交還。說不定朝廷一松口不打仗,他們又會溜過來占地。

高其倬每次都要上折子請示皇上,必會貽誤戰機。

最好的法子就是派一個親王過去壓陣,能夠替高其倬負起這個領導責任。正如先帝爺時,他不方便自己上陣的時候,往往都是其兄親王福全去壓陣的,就是怕大將總要來回請示耽誤時機。

十四覺得自己太合適去了啊。

於是這幾日總往養心殿躥,想去雲南打仗教育安南,卻都被皇上拒絕。

十四福晉對姜恒道:“就是為了這事兒,我才不願意在府裏待著寧願進宮來散心——我們爺那脾氣,一不高興了上躥下跳的,府裏的青石板都被他磨去了一層,我都被他念叨的頭疼。”

“聽我們爺說,皇上正是嫌棄他脾氣暴,不能應付彎彎繞的安南,讓他且收著些,以後自有讓他出力的時候。”十四福晉說起夫君得皇上看重,也很有些擡頭挺胸的意思。

“至於安南,皇上說另有安排。”

就在一瞬間裏,姜恒忽然就領悟了:廉親王!她好像知道了,皇上為什麽要一直留著廉親王了!

若皇上想要徹底從根子上制住安南,不戰而屈人之兵,那廉親王實在是不二人選。

安南這種吃相難看的小賴皮級別,怎麽能跟廉親王這種茶藝大神相比。

讓廉親王作為大清代表去與安南交涉,安南國王的皮被廉親王剝了說不定他還在傻樂呢。

廉親王這株尊貴稀有級別茶樹移居雲南,也算是茶得其所了。

果然,二月初六,在景山守靈的廉親王奉詔回京。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