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田、竇之爭
關燈
小
中
大
第41章 田、竇之爭
===========================
送了霍去病進宮後,月皎那邊也沒閑著,家裏三個孩子安排得很好,只是聽說平陽侯曹時重病在床,多虧有嫁給公孫敖的錦楓和衛君孺幫忙,才有時間常去平陽侯府探望。
就在這邊有條不紊的忙亂時,前朝的右內史鄭當時也很頭疼,自從太皇太後逝世,田蚡升任丞相,按理正是劉徹大展身手的時候,可劉徹受的氣絲毫沒怎麽少。
最早,田蚡經常在宣室殿一坐就是一天,自己每次去都能碰見他在跟劉徹舉薦人,時間長了,劉徹越發不耐煩,笑著諷刺道:“你要任命的官吏完了沒有?朕還有幾個人要任命呢。”言下之意,要不你來全權管理官員得了,太不把朕放在眼裏了吧?可惜人家這個舅舅沒聽出來,自顧自的口若懸河,劉徹跟韓嫣抱怨了不少,正趕上王太後收到陳阿嬌的稟報說他染指永巷妃嬪,被直接賜死了,劉徹怎麽求情都沒用。
於是鄭當時收到劉徹的吐槽後,越發的謹慎行事,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惹進田、王家的事,不過他也跟劉徹差不多年歲,從他當太子時,就跟在左右了,關系非同一般,有時候也控制得不好。聽到劉徹說田蚡想把考工官署的地盤劃給自己擴建住宅,劉徹生氣地說:“他怎麽不把武器庫也取走呢?!”
鄭當時就在一旁,沒敢說出口的是,也許人家很想,就是沒敢呢?結果倆人喝了點酒,越說越興奮,嘟嘟囔囔的把田、竇兩人吐槽了個痛快。
第二天,他就被母親文氏罵了一頓,“你要麽就別摻合,明晰律法,本分做事;要麽你就選定一邊不動搖,左右搖擺的,成什麽樣子?!”
鄭當時捂著耳朵辯解道:“我沒有左右搖擺,是陛下…先說的…”
文氏從鼻子裏哼出一聲不屑的聲音,無奈的問:“那陛下何意啊?向著田家還是竇家,你知道嗎?”
鄭當時揉了揉宿醉還沒清醒的腦袋:“這…這,應該都有吧,都有好感,都有不滿,左右平衡不是帝王之術嗎?”
文氏把戒尺舞得“呼呼”作響,“哼,左右平衡,你以為當今陛下是孝文帝嗎?糊塗!”
“啊?”
“啊什麽?陛下做事全憑自己喜好和分寸,平衡是守成之術,不是進取之術!陛下是個有雄心壯志的人,馬邑之謀就能看出來,他野心遠不止於此,那田…”文氏壓低了聲音道:“哼,丞相…算什麽得力助手,連竇家子侄半分都比不上,早晚就要被踹的,也就是這幾年的事,你別拎不清的瞎平衡昂!”
“母親,我心裏有數,您都這麽大歲數了,頭發都白了,好好的幫我看孫子不好嗎?就別操心我外面的一切了。”
文氏跟他父親鄭榮歲數相差很多,當年鄭榮因效忠項羽而被劉邦貶黜,之後才成家立業娶了她。
雖然丈夫為人忠正、行事周到,但文氏當初也是大家門戶出身,身嬌肉貴的,雖然琴瑟和鳴,卻沒少受夠了冷落和漂泊的生活,晚年了才安定下來。
如今她是不想再重蹈覆轍了,所以起身細細教導鄭當時:“我要不是為了我孫子,我理你做甚?別的不要緊,我沒幾天好活了,可你出事了,我的好媳婦和好孫子都要跟著顛沛流離,偏你還不肯多多置辦產業,我能不操心嗎?”
鄭當時沒有放在心上,安慰道:“好了知道了,我會小心的,陛下不是薄情之人,我憑一身能力,一定能護好家人的,母親不必擔心顛沛流離之事。”
也就過了三個月吧,正是元光三年,夏。
本來陛下的舅舅田蚡娶康王劉嘉之女為夫人,乃是好事,太後高興極了,竟然下旨讓眾人前往祝賀,聲勢之浩大令人瞠目結舌。不過就這麽一個親母後,連劉徹都沒有反對,再加上也是喜事一樁,眾人本就想著巴結,就當個恰好的走動機會歡天喜地的去參加了。
豈料酒席上竇嬰和灌夫竟然跟主人家打起來了,鬧得轟轟烈烈,波濤洶湧的世家——與外戚之間的矛盾就這麽擺到了明面上。
要說灌夫此人,也是有意思,年少時貨真價實學了文武藝,賣於帝王家,卻賣得連自己家都不怎麽在乎了。
其實也不算他自己家,應該說主人家。他父親乃是潁陰侯灌嬰家臣,後得賞識被賜姓灌,後又被灌阿引薦給周亞夫做校尉,可惜,死在七國之亂中。
當時灌夫勇猛精進,舉哀兵夜劫吳楚之營,雖然未能成事,但卻打了對方一個措手不及,最後數十人去獨兩人回還,又被灌阿用好藥搶回條命來,所以他即使沒什麽實際的軍功,卻也算得上勇猛剛毅了。
後來灌夫做過諸侯國的宰相、也做過地方太守,卻在劉徹登基後不久終於回長安做了太仆,沒到一年後因為酒後失態揍了竇甫,劉徹為了保護他,調他去做了燕國國相,幾年後又因為恣意妄為變成庶人,回到長安。
其實灌夫也有不能說的秘密,當初因為一時魯莽,數十騎出,兩人還,自己是榮華富貴都享受過了,另一個人卻因為失了胳膊,只能返鄉歸家。
打竇甫,是因為他出言不遜侮辱灌疆無半分先祖之風,因先父主人家名稱而爭理,也稱得上是義字當頭!後犯法是因為終於找到了一同回營那人的後代,卻是個不成器的囚犯,他怎能坐視不管?行賄枉法救了那個人的兒子,因此丟了官職,但他不後悔,人生在世,該經歷的都經歷了,做回普通人也好。
做回百姓後,灌夫終於打聽到了那人女兒的下落,竟然在竇嬰府裏,他只好硬著頭皮上去要人,本以為會因為竇甫的事,兩人肯定得撕破臉。可是竇嬰弄清了來龍去脈並沒有為難他,反而讚他高義,不止將那人的女兒完好無損的送還給他,還熱心腸的幫那人的兒子找了個好歸宿,兩人因此相交深厚。
而另一邊,自從灌阿去世,後代灌強跟他的交集日漸稀少,若之前還守著先輩之意,後來就因為性格不合漸行漸遠了,但總之兩家還有些交集。太後去世那年,灌強因罪被奪爵,灌夫還相幫不少,可等空了兩年後,被停侯的灌家,新起來一個同輩的灌賢作為宗子,被封臨汝侯。
此人甚是自持身份,自詡世家大族,對他的豪爽瀟灑嫌棄不已,出入宴席總不給他好臉色,灌夫也是心氣極高之人,對他也是不屑得很。
所以最後灌夫的情況倒也諷刺,生死之交,算得上家傳淵源甚深的灌家和他越走越遠;反而有仇在先、正值如日中天的外戚貴胄竇家,卻和他一介白衣游俠作風脾氣相投,親密無間。
世事無常,有人因情義而聚,卻因性格利益不和而分;有人因沖動結仇卻因情義而解,相交甚深。
總之,灌夫算是不得已就站進了田、竇之爭的其中一方,還因為自己的性格沖動成了矛盾爆發的點火索。
若說先前他們爭地也好、互相告發不法之事也好,都是兩個外戚在扯皮,了不起就是在劉徹一個人面前吵鬧。
可今天這件事卻沒有那麽簡單,宴席之上牽扯的人太多了!
灌夫如今算半個游俠,背後是過氣外戚卻曾幫劉徹的竇嬰,當事人有程不識、李廣這種世家老將,有剛嗣侯爵的舊臣貴族——灌賢,更是有如日中天的新貴外戚——田蚡。可以說,除了諸侯,就差不多湊齊了劉徹要打擊和重整的所有群體,五缺一!
若真是非要湊個整,這在喜宴上鬧出來的事,新娘子是諸侯之妹,徹底齊活了,劉徹扒拉扒拉這些人的底細,深深覺得這牌還真是熱鬧啊!
最後劉徹不得已拿出了太皇太後當初的那套,讓眾人朝辯於長樂宮大夏殿。那天本來是唇槍舌戰你來我往,眼瞅著就是雙方勢均力敵,衛子夫覺得劉徹的和事佬算盤應該會打得很漂亮。
但是情況卻有些不對,衛子夫那天就陪太後在後面的長信殿坐著,眼瞅著王太後怒氣沖沖的摔筷子,拿出親情來要挾劉徹,最後不得不以嚴查竇嬰和灌夫而結束。
結果顯而易見,灌夫做了這麽多年豪強一族,罪行昭彰,報上來之後就被判斬刑了。
按理犧牲了一個外戚打架,小貴遭殃的灌夫本也沒什麽,敢在喪期出席宴飲的,本就是明晃晃的就想往劉徹的儒家禮制上撞,劉徹連匈奴之事都舍得逼死收編很久的一個王恢,一個武將世家出身混成游俠的灌夫,不向陛下盡忠,偏要攪合進外戚之爭裏,劉徹不殺他殺誰?
可是衛子夫覺得這事沒有那麽簡單,前段時間劉徹讓她打掩護出宮時,並不是照往常一般去了民間微服私訪,而是只在長安城轉了轉就回來了,後來月皎來問陛下是不是想用兵?她還奇怪為什麽突然有此一問?馬邑之謀剛剛失敗才一年,青兒和期門那幫人不是散在各地馬場就是在上林苑訓練騎射,陛下哪會這麽著急啊?
當時月皎跟她嘀咕:“暫不動兵就好,公孫敖那邊急吼吼著想立功,錦楓大著肚子都安撫不了,偏她看到了劉徹有一次晚上微服見了程不識老將軍,還以為要動兵。”
現在衛子夫大概算了一下,大概就是田蚡跟康王之女定了之後沒幾天的事情,再想想當初劉徹那句“就怕貪權好色,志不在此啊!”
若是這句話換個角度來理解,是不是意思……就是“怕貪財好色還滿足不了欲望?”
那欲望是什麽?
難道還想比太皇太後的竇家還過之而無不及?要跟諸侯一起做大勢力嗎?衛子夫想到田蚡要娶的是康王劉嘉之女,她的兄長雖然是不成器的劉定國,但是好歹是燕王,而且她的父親劉澤曾經擁立過文帝。如今她也是再嫁之身,之前的人家...衛子夫記不清了,但隱約記得太後說過也是個列侯,兒子承爵,她才寡居再嫁的。
這外戚和勢力繁雜的諸侯聯姻,怕是劉徹最不想看到的吧?
衛子夫有一個大膽的想法,這婚禮上的吵鬧,會不會就是劉徹讓程不識和灌賢故意鬧的?可就是吵鬧了又如何呢?難道想把所有的外戚之爭挑到明面上來,兩敗俱傷而消嗎?
可如今只死了一個灌夫,看起來雙方並沒有什麽損失,太後護了田蚡,劉徹說念著竇嬰當初引薦衛綰的緣分,而且又沒查出來什麽不法之事,就算了吧?
算了?!
衛子夫站在一旁心裏直嘀咕,這情分有點太牽強了,為什麽不說曾擁立之功呢?實在不像劉徹的作風,而且太後才不會這麽輕易的放過已經收監的竇嬰呢!
果然,太後這邊鬧了好幾天,就是不肯放,衛子夫本以為這場拉鋸戰會持續很久,還想在關鍵時候找言笑來幫忙,乖巧懂事的她一直在太後面前很有分量,就算不能左右什麽,給母子倆一個臺階下還是可以的。
可誰知道就在灌夫被判斬期後沒幾天,竇嬰家人竟然請了遺旨說,想直接面聖為灌夫求情。太後楞了,她怎麽不知道竇嬰手裏還有遺旨,這下不是跟吵架的時候,一方突然占據上風啪啪打臉的情況一樣嗎?
太後本來要消下去的氣,蹭蹭的就被點得更旺了!劉徹怕王太後氣出個好歹來,在一旁忙道:“母後別著急,兒子已經找人去查證遺旨了,而且據說並沒說什麽免罪之類的權力,只是遇急事,可直接前來面見朕分辯一二。”
“不是都辯過了嗎?怎麽,難道再說一次,陛下就要改變主意了嗎?”
“他畢竟是祖母的侄子…輕判也是可以的。”
“哼!他輕判就是要我弟弟受委屈嗎?”王太後拍著桌子說:“那灌夫呢?陛下也要輕判?”
劉徹老老實實的說:“灌夫已經定罪量刑了,不會再變了。”
王太後這才面聖稍霽:“這還差不多!”
“可魏其侯是本宮的長輩!”盛氣淩人的陳阿嬌不知道什麽時候來的,象征性的行禮之後就插嘴道:“太皇太後仙去才多久,就要人走茶涼嗎?論親疏,魏其侯和丞相不相上下,論功績,也不知誰貪贓枉法敗壞朝綱呢!”
一番話嗆得整個殿裏的人俱是面色發白,氣氛頓時尷尬不已......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
送了霍去病進宮後,月皎那邊也沒閑著,家裏三個孩子安排得很好,只是聽說平陽侯曹時重病在床,多虧有嫁給公孫敖的錦楓和衛君孺幫忙,才有時間常去平陽侯府探望。
就在這邊有條不紊的忙亂時,前朝的右內史鄭當時也很頭疼,自從太皇太後逝世,田蚡升任丞相,按理正是劉徹大展身手的時候,可劉徹受的氣絲毫沒怎麽少。
最早,田蚡經常在宣室殿一坐就是一天,自己每次去都能碰見他在跟劉徹舉薦人,時間長了,劉徹越發不耐煩,笑著諷刺道:“你要任命的官吏完了沒有?朕還有幾個人要任命呢。”言下之意,要不你來全權管理官員得了,太不把朕放在眼裏了吧?可惜人家這個舅舅沒聽出來,自顧自的口若懸河,劉徹跟韓嫣抱怨了不少,正趕上王太後收到陳阿嬌的稟報說他染指永巷妃嬪,被直接賜死了,劉徹怎麽求情都沒用。
於是鄭當時收到劉徹的吐槽後,越發的謹慎行事,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惹進田、王家的事,不過他也跟劉徹差不多年歲,從他當太子時,就跟在左右了,關系非同一般,有時候也控制得不好。聽到劉徹說田蚡想把考工官署的地盤劃給自己擴建住宅,劉徹生氣地說:“他怎麽不把武器庫也取走呢?!”
鄭當時就在一旁,沒敢說出口的是,也許人家很想,就是沒敢呢?結果倆人喝了點酒,越說越興奮,嘟嘟囔囔的把田、竇兩人吐槽了個痛快。
第二天,他就被母親文氏罵了一頓,“你要麽就別摻合,明晰律法,本分做事;要麽你就選定一邊不動搖,左右搖擺的,成什麽樣子?!”
鄭當時捂著耳朵辯解道:“我沒有左右搖擺,是陛下…先說的…”
文氏從鼻子裏哼出一聲不屑的聲音,無奈的問:“那陛下何意啊?向著田家還是竇家,你知道嗎?”
鄭當時揉了揉宿醉還沒清醒的腦袋:“這…這,應該都有吧,都有好感,都有不滿,左右平衡不是帝王之術嗎?”
文氏把戒尺舞得“呼呼”作響,“哼,左右平衡,你以為當今陛下是孝文帝嗎?糊塗!”
“啊?”
“啊什麽?陛下做事全憑自己喜好和分寸,平衡是守成之術,不是進取之術!陛下是個有雄心壯志的人,馬邑之謀就能看出來,他野心遠不止於此,那田…”文氏壓低了聲音道:“哼,丞相…算什麽得力助手,連竇家子侄半分都比不上,早晚就要被踹的,也就是這幾年的事,你別拎不清的瞎平衡昂!”
“母親,我心裏有數,您都這麽大歲數了,頭發都白了,好好的幫我看孫子不好嗎?就別操心我外面的一切了。”
文氏跟他父親鄭榮歲數相差很多,當年鄭榮因效忠項羽而被劉邦貶黜,之後才成家立業娶了她。
雖然丈夫為人忠正、行事周到,但文氏當初也是大家門戶出身,身嬌肉貴的,雖然琴瑟和鳴,卻沒少受夠了冷落和漂泊的生活,晚年了才安定下來。
如今她是不想再重蹈覆轍了,所以起身細細教導鄭當時:“我要不是為了我孫子,我理你做甚?別的不要緊,我沒幾天好活了,可你出事了,我的好媳婦和好孫子都要跟著顛沛流離,偏你還不肯多多置辦產業,我能不操心嗎?”
鄭當時沒有放在心上,安慰道:“好了知道了,我會小心的,陛下不是薄情之人,我憑一身能力,一定能護好家人的,母親不必擔心顛沛流離之事。”
也就過了三個月吧,正是元光三年,夏。
本來陛下的舅舅田蚡娶康王劉嘉之女為夫人,乃是好事,太後高興極了,竟然下旨讓眾人前往祝賀,聲勢之浩大令人瞠目結舌。不過就這麽一個親母後,連劉徹都沒有反對,再加上也是喜事一樁,眾人本就想著巴結,就當個恰好的走動機會歡天喜地的去參加了。
豈料酒席上竇嬰和灌夫竟然跟主人家打起來了,鬧得轟轟烈烈,波濤洶湧的世家——與外戚之間的矛盾就這麽擺到了明面上。
要說灌夫此人,也是有意思,年少時貨真價實學了文武藝,賣於帝王家,卻賣得連自己家都不怎麽在乎了。
其實也不算他自己家,應該說主人家。他父親乃是潁陰侯灌嬰家臣,後得賞識被賜姓灌,後又被灌阿引薦給周亞夫做校尉,可惜,死在七國之亂中。
當時灌夫勇猛精進,舉哀兵夜劫吳楚之營,雖然未能成事,但卻打了對方一個措手不及,最後數十人去獨兩人回還,又被灌阿用好藥搶回條命來,所以他即使沒什麽實際的軍功,卻也算得上勇猛剛毅了。
後來灌夫做過諸侯國的宰相、也做過地方太守,卻在劉徹登基後不久終於回長安做了太仆,沒到一年後因為酒後失態揍了竇甫,劉徹為了保護他,調他去做了燕國國相,幾年後又因為恣意妄為變成庶人,回到長安。
其實灌夫也有不能說的秘密,當初因為一時魯莽,數十騎出,兩人還,自己是榮華富貴都享受過了,另一個人卻因為失了胳膊,只能返鄉歸家。
打竇甫,是因為他出言不遜侮辱灌疆無半分先祖之風,因先父主人家名稱而爭理,也稱得上是義字當頭!後犯法是因為終於找到了一同回營那人的後代,卻是個不成器的囚犯,他怎能坐視不管?行賄枉法救了那個人的兒子,因此丟了官職,但他不後悔,人生在世,該經歷的都經歷了,做回普通人也好。
做回百姓後,灌夫終於打聽到了那人女兒的下落,竟然在竇嬰府裏,他只好硬著頭皮上去要人,本以為會因為竇甫的事,兩人肯定得撕破臉。可是竇嬰弄清了來龍去脈並沒有為難他,反而讚他高義,不止將那人的女兒完好無損的送還給他,還熱心腸的幫那人的兒子找了個好歸宿,兩人因此相交深厚。
而另一邊,自從灌阿去世,後代灌強跟他的交集日漸稀少,若之前還守著先輩之意,後來就因為性格不合漸行漸遠了,但總之兩家還有些交集。太後去世那年,灌強因罪被奪爵,灌夫還相幫不少,可等空了兩年後,被停侯的灌家,新起來一個同輩的灌賢作為宗子,被封臨汝侯。
此人甚是自持身份,自詡世家大族,對他的豪爽瀟灑嫌棄不已,出入宴席總不給他好臉色,灌夫也是心氣極高之人,對他也是不屑得很。
所以最後灌夫的情況倒也諷刺,生死之交,算得上家傳淵源甚深的灌家和他越走越遠;反而有仇在先、正值如日中天的外戚貴胄竇家,卻和他一介白衣游俠作風脾氣相投,親密無間。
世事無常,有人因情義而聚,卻因性格利益不和而分;有人因沖動結仇卻因情義而解,相交甚深。
總之,灌夫算是不得已就站進了田、竇之爭的其中一方,還因為自己的性格沖動成了矛盾爆發的點火索。
若說先前他們爭地也好、互相告發不法之事也好,都是兩個外戚在扯皮,了不起就是在劉徹一個人面前吵鬧。
可今天這件事卻沒有那麽簡單,宴席之上牽扯的人太多了!
灌夫如今算半個游俠,背後是過氣外戚卻曾幫劉徹的竇嬰,當事人有程不識、李廣這種世家老將,有剛嗣侯爵的舊臣貴族——灌賢,更是有如日中天的新貴外戚——田蚡。可以說,除了諸侯,就差不多湊齊了劉徹要打擊和重整的所有群體,五缺一!
若真是非要湊個整,這在喜宴上鬧出來的事,新娘子是諸侯之妹,徹底齊活了,劉徹扒拉扒拉這些人的底細,深深覺得這牌還真是熱鬧啊!
最後劉徹不得已拿出了太皇太後當初的那套,讓眾人朝辯於長樂宮大夏殿。那天本來是唇槍舌戰你來我往,眼瞅著就是雙方勢均力敵,衛子夫覺得劉徹的和事佬算盤應該會打得很漂亮。
但是情況卻有些不對,衛子夫那天就陪太後在後面的長信殿坐著,眼瞅著王太後怒氣沖沖的摔筷子,拿出親情來要挾劉徹,最後不得不以嚴查竇嬰和灌夫而結束。
結果顯而易見,灌夫做了這麽多年豪強一族,罪行昭彰,報上來之後就被判斬刑了。
按理犧牲了一個外戚打架,小貴遭殃的灌夫本也沒什麽,敢在喪期出席宴飲的,本就是明晃晃的就想往劉徹的儒家禮制上撞,劉徹連匈奴之事都舍得逼死收編很久的一個王恢,一個武將世家出身混成游俠的灌夫,不向陛下盡忠,偏要攪合進外戚之爭裏,劉徹不殺他殺誰?
可是衛子夫覺得這事沒有那麽簡單,前段時間劉徹讓她打掩護出宮時,並不是照往常一般去了民間微服私訪,而是只在長安城轉了轉就回來了,後來月皎來問陛下是不是想用兵?她還奇怪為什麽突然有此一問?馬邑之謀剛剛失敗才一年,青兒和期門那幫人不是散在各地馬場就是在上林苑訓練騎射,陛下哪會這麽著急啊?
當時月皎跟她嘀咕:“暫不動兵就好,公孫敖那邊急吼吼著想立功,錦楓大著肚子都安撫不了,偏她看到了劉徹有一次晚上微服見了程不識老將軍,還以為要動兵。”
現在衛子夫大概算了一下,大概就是田蚡跟康王之女定了之後沒幾天的事情,再想想當初劉徹那句“就怕貪權好色,志不在此啊!”
若是這句話換個角度來理解,是不是意思……就是“怕貪財好色還滿足不了欲望?”
那欲望是什麽?
難道還想比太皇太後的竇家還過之而無不及?要跟諸侯一起做大勢力嗎?衛子夫想到田蚡要娶的是康王劉嘉之女,她的兄長雖然是不成器的劉定國,但是好歹是燕王,而且她的父親劉澤曾經擁立過文帝。如今她也是再嫁之身,之前的人家...衛子夫記不清了,但隱約記得太後說過也是個列侯,兒子承爵,她才寡居再嫁的。
這外戚和勢力繁雜的諸侯聯姻,怕是劉徹最不想看到的吧?
衛子夫有一個大膽的想法,這婚禮上的吵鬧,會不會就是劉徹讓程不識和灌賢故意鬧的?可就是吵鬧了又如何呢?難道想把所有的外戚之爭挑到明面上來,兩敗俱傷而消嗎?
可如今只死了一個灌夫,看起來雙方並沒有什麽損失,太後護了田蚡,劉徹說念著竇嬰當初引薦衛綰的緣分,而且又沒查出來什麽不法之事,就算了吧?
算了?!
衛子夫站在一旁心裏直嘀咕,這情分有點太牽強了,為什麽不說曾擁立之功呢?實在不像劉徹的作風,而且太後才不會這麽輕易的放過已經收監的竇嬰呢!
果然,太後這邊鬧了好幾天,就是不肯放,衛子夫本以為這場拉鋸戰會持續很久,還想在關鍵時候找言笑來幫忙,乖巧懂事的她一直在太後面前很有分量,就算不能左右什麽,給母子倆一個臺階下還是可以的。
可誰知道就在灌夫被判斬期後沒幾天,竇嬰家人竟然請了遺旨說,想直接面聖為灌夫求情。太後楞了,她怎麽不知道竇嬰手裏還有遺旨,這下不是跟吵架的時候,一方突然占據上風啪啪打臉的情況一樣嗎?
太後本來要消下去的氣,蹭蹭的就被點得更旺了!劉徹怕王太後氣出個好歹來,在一旁忙道:“母後別著急,兒子已經找人去查證遺旨了,而且據說並沒說什麽免罪之類的權力,只是遇急事,可直接前來面見朕分辯一二。”
“不是都辯過了嗎?怎麽,難道再說一次,陛下就要改變主意了嗎?”
“他畢竟是祖母的侄子…輕判也是可以的。”
“哼!他輕判就是要我弟弟受委屈嗎?”王太後拍著桌子說:“那灌夫呢?陛下也要輕判?”
劉徹老老實實的說:“灌夫已經定罪量刑了,不會再變了。”
王太後這才面聖稍霽:“這還差不多!”
“可魏其侯是本宮的長輩!”盛氣淩人的陳阿嬌不知道什麽時候來的,象征性的行禮之後就插嘴道:“太皇太後仙去才多久,就要人走茶涼嗎?論親疏,魏其侯和丞相不相上下,論功績,也不知誰貪贓枉法敗壞朝綱呢!”
一番話嗆得整個殿裏的人俱是面色發白,氣氛頓時尷尬不已......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