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情節小修
關燈
小
中
大
第92章、情節小修
舉子們聯名上書請願, 乞求禮部將今科會試所有卷子張榜示眾——請願書一直遞到麒麟宮,幾位閣老犯了難。
“一應考卷全在彌封所存檔,如何張榜?況且今科總有四千八百六十三名舉子, 三場考試下來每人也有十二張卷子, 哪來那麽大的榜?難倒要把整個貢院外墻都糊上?”
簡直是胡鬧!
閣老們氣得吹胡子瞪眼, 卻也拿遞到眼前的這塊難啃的骨頭毫無辦法——喬閣老是主審,這請願無論應與不應,都不能兩全;貴妃薛娘娘那邊也因著內外簾主考皆是她自己點的緣故, 亦找了個籍口避嫌。
無可奈何, 閣老們聯袂去了紫極朝天閣, 找到陛下跟前。
……
敬德皇帝自打一應朝政都托付了之後,終日迷戀黃冠, 沈迷丹汞, 宛若一個地上逍遙神仙。
如今這神仙聽著閣臣幾番訴苦,歪在朝天閣大坐床上,迷瞪著眼睛,晃了好一會兒神才道:“哦?既然舉子們要張榜, 那就張嚒!自古取士,落第者多如牛毛, 那些文章, 朕當年也親覽過——嗳唷, 都寫成什麽樣?車軲轆話連軸說,什麽‘久矣夫,千百年來已非一日矣’,簡直可笑!他們不嫌寒磣, 便張榜去!”[註①]
“…陛下所言甚是, 微臣幾個也是這樣想頭, 那些落第舉子的考卷若張之以榜,未免貽笑大方,有失國體。況且——”
敬德皇帝卻懶怠聽他們訴苦,揮揮手:“舉子鬧事,茲事體大,你們若非要找個主心骨,那就……找太子去罷!一切但憑三哥兒處置!都別來擾我!”
就等陛下這句話了,幾個閣臣忙不疊應是,可算把這燙手山芋拋出去了。
……
敬德廿三年的桂榜,眾位考生因及第者多為權貴富賈之子,文理不通之輩,群情激奮差點圍了貢院。
有學生做譏諷對聯“埋首作答滿卷十三經註全不認識,舉目環顧座上一二考官皆是阿翁”,又有江南書生做《天下學子歸心策論》,一時傳得滿城風雨,民間亦議論紛紛。
兩難之際,皇太子裴宛接受諸舉子請願,在順天府掛了案,鈞命吏部侍郎李仁卿任欽差,一體查明今科會試是否存在舞弊藏奸之實,又在明德宮會見群臣,商榷張榜試卷一事。
……
李欽差腳打後腦勺忙碌了半月有餘,終於查出一個冒名頂替的謄錄官,以此為口,拔出蘿蔔帶出泥,一舉揪出二十來名收受重金賄賂、為權貴富商之子開通關節、公然買賣貢士名額的蠹蟲!牽連之下,桂榜上竟有愈五十名及第貢士名不副實!
案情劄子一遞到明德宮,便惹得朝野震怒,四方嘩然——
“…然後皇太子殿下一日之內連發三道鈞旨,著大理寺正卿、刑部尚書、都察院禦史組成班底,嚴查、嚴判今科弊案!三司會審,蠹蟲伏法,禮部尚書黃彬革職貸命;內簾十二房同考官,八個涉案,皆判流徙!所有行賄作弊舉子一律追毀出身以來文字,永不許應舉;外簾主考柳靜言監察不力,降兩級,罰奉一年;內簾主考喬澤臻,就是跟白二你對嗆的那個老頭兒,得了個‘疏忽職守’的判詞,罰奉三個月!”[註②]
白徵跣足跌坐在榻上,撫掌大笑:“好!真叫人大快人心!”
“還有更解氣的呢!東宮太子還有鈞旨下來,著今科會試桂榜作廢,令經筵日講官嵇倉任主考、詹士府一幹春坊大學士任同考,重新閱卷!重新放榜後及第貢士旋即就在麒麟宮興泰殿參加殿試!”
“這麽趕著趟兒的,是騾子是馬可得拉出來遛遛!”
“主考、同考都是東宮的人,這回不能有弊案了罷?”
“哪能呢?你沒有聽見民間百姓都傳嚒,說當今太子殿下,勤政愛民,英明睿智,是‘當世三英’之首!況且你瞧他總理今科弊案如此神斷神速,便可知一二了!”
曾是碧山詩社一員的武懷儂忙道:“別的不敢說,要說太子殿下的為人,列為可以盡信!當年浣州白案震驚朝野,詩社上下一百多人牽涉其中,因常常雅集議論國事,被劃為白黨,差點就獲大罪,還是殿下說:‘書生以筆報國,豈能與賊混為一談?’,遂極力周旋,才保全了我們。”
邱燕去也附和道:“是吶,若說當今太子殿下,雖年輕,卻實在是位體恤下情、仁心仁聞的儲君吶!”
白徵笑道:“瞧你們誇得,竟真有這麽好?只可惜無緣拜見,若登科,瓊林宴他得去罷?我定好好瞧他一瞧!”
武邱二人相顧一笑,道:“那愚兄兩個就先預祝白二公子大登科了!”
……
十月初六,會試重新閱卷後張榜,並明發一條召旨:允許落第舉子限十日內領走考卷,若覺考官評判有失公允,或內有情弊,可赴部具呈,驗實糾參,欽此!
一時之間,京師數千落第舉子,無不奔走相告,競相領卷!
大公主裴甯今兒進宮向陛下請安,從紫極朝天閣裏出來,便往東宮方向拐去。
明德宮。
陽光透過窗欞,傾瀉進來,照得地上繡著狻猊食虎的栽絨地毯迸出一線金光。一身燕服的青年便在這束光的餘暉裏臨一幅字帖,見裴甯進來,粲然一笑。
“我以為你在看捷報,怎麽還練上字了?”
裴宛擱了筆,笑道:“隨意練練。”從多寶閣上取出密匣,拿出一份劄子來,交與裴甯。這是周子衿的手劄,啞者八百裏加急送來的。
裴甯讀完,深深嘆了一口氣。
“阿姐嘆什麽氣?”裴宛領著她走到沙盤輿圖旁,取下兩枚角旗放在手裏,“開春以來,撫北軍幾次分道深入草原腹地,如今塌它王庭部眾僅分布在陀川、黑瀑河一帶,據屠臣探報,只剩兩萬餘眾,且多是婦孺。”
“我是盼著這一天吶,斬草除根指日可待!”
“斬草除根……就沒必要經我們之手了——我已讓屠臣會見獅子王,草原上的事,說到底是他們的家事。”總也不能殺盡了,這話裴宛咽進肚裏。
裴甯輕輕頷首,明白了他的意思。
裴宛指著沙盤上一個點,道:“眼下屠臣來信,說想要在古雅增設駐兵,然後再開一條從古雅到莫爾道大關的驛路,專走軍械輜重,這樣往後一旦有戰事,西北可以即刻馳援扈、連二州,也能免掉德州每逢災年仍要籌糧的壓力!”
裴甯看著輿圖,“不錯,而且鄴州也跟古雅驛路是通的,古雅補不上的,還有鄴州。”
兩人又在沙盤輿圖上推演許久,哪處是要塞要增駐兵,哪處可以屯糧補給,哪幾處又可以互成掣肘。
……
裴甯:“戍北安定,防禦彌堅,周子衿立下如此大功,你打算如何賞他?反正我是做好年底跟老王爺們打嘴仗的預備了。”
裴宛:“立功就要賞,如此大功,自然是封公賞爵,至於老王爺們有什麽異議,阿姐不用理會,把弟弟推出去便是。”
裴甯失笑,又道:“…三哥兒,你有沒有想過,周子衿眼下統率二州軍政民事,是實打實的無冕北境王,你就不怕?”
不怕他將來恃功自傲,獨攬戍北軍政大權,作威作福?
裴宛自然也明白裴甯話裏未盡之意,停了一停才道:“我也想過的,所謂治吏濟民,治吏是頭一則,這其中的張弛之度,我還需歷練的多。不過屠臣的為人,我信得過,況且這些原也是我答應了他的。不光是他,連撫北軍也都要有撫恤,他們在戍北荒原一紮十來年,也是太苦了……不說這些,若日後屠臣始有貳心,我也總能想出法子鉗制。”
“既有憂慮,那就再拉攏得緊一些嚒!我瞧著也不必著急封什麽公卿爵位,”裴甯拐拐他,挑眉:“他還有個妹妹,你娶了便是,你們倆做姻親,豈不正合宜?”
裴宛涼涼地看了裴甯一眼:“若這麽說,還有更省事的——屠臣他自己就尚虛中饋,阿姐你嫁了便是,何須用我?”
他話音一落,裴甯扯扯嘴角,抖落一身雞皮疙瘩,拱手告饒,權當沒提過這茬。
他們這廂正說話玩笑,外頭小太監來報,吏部侍郎李仁卿李大人求見。
知道他是來做什麽的,裴宛叫了進,見他都瘦脫了形,忙道他辦案辛苦,又問:“重新放了榜,舉子們情形如何?”
李仁卿:“回殿下,這回放榜倒是沒有叫屈訴不公的,只是日前三司會審,案情明發下去,京中舉子可是炸了窩!尤其是那位浣州白徵,連夜寫了對聯貼到貢院大門口,一時引人非議,後叫南衙禁衛撕擄下來。”
一旁大公主裴甯亦頗為關註今科桂榜一事,忙問是何聯。
李仁卿嘆了口氣,拱拱手道:“沒什麽好話,兩位殿下權當一笑罷了。上聯:龍生九子只當貔貅,斂盡天下一切財。下聯:人間百業甘做商賈,賣了朝廷三品官!舉子們起哄又送上一幅橫批:貪夫徇財——瞧瞧,這算什麽事兒嚒!”[註③]
裴甯哈哈大笑,“有意思,那篇《學子歸心策論》是他做的不是?我門下府生都傳遍了,還拿給我看過,是個伶俐敏捷的。”
裴宛笑著頷首:“正是他,浣州白徵,薛旭之的內弟。才十五歲,正是恃才不羈的年紀,別說,和仁卿當年很像!”
裴甯聞言,上下打量李仁卿,不說話,只連連點頭。
李仁卿卻不幹了:“三哥兒這話我可不認,我當年最多擔一句紈絝少年郎,他白徵這麽一個放浪形骸的小子,我哪裏堪比!”
裴宛聽了都笑了。
裴甯捏著下巴,笑睇著他道:“也不知當年是誰提筆寫‘銀馬輕裘隨風去,誓死不做宦中人’!咱們李大人少年勳貴,驕矜肆意,惹得多少閣中少女遙寄相思!如今人大了,老成了,反倒不認了!”
誰還沒有年少輕狂之時?小時候沒頭腦的事還被大公主隔了這許多年念叨出來,李仁卿一時耳餳臉熱,喉嚨卡殼,再也說不出什麽。
裴宛見姐姐把李仁卿逗得臉都紅了,忙不疊又找話茬,岔開這一遭……
敬德廿三年,十月初十,今科所有及第貢士於麒麟宮興泰殿參加殿試。
朝廷又有旨意下來,陛下身體不豫,不禦殿,命禮部制題,專召太子代為臨軒。
雖然皇帝禦殿臨軒策士是祖制,但敬德皇帝歇朝已久,一應朝政都托付給麒麟宮和貴妃娘娘,這在民間是三歲小孩兒都知道的,因此應試貢士們反響不大。
……
是日黎明,貢士們魚貫進入麒麟宮,一番驗身點名後方進入興泰殿。禮部儀制司在禦階下唱喏,眾人向禦座朝參拜大禮。
太子東向坐,受拜。
白徵是重新點的今科解元,肅立的位置離禦階只有三尺之遙,儀制司叫起的時候,他下意識擡頭,悄悄瞧了一眼須彌座上的太子——這一眼可了不得,白徵睜大了眼睛,仔細端詳,可任他怎麽辨認,太子殿下就是他曾結交的小吏費慎之!
那邊廂禮部官員依著殿試程序,取出寶匣,開鎖請出今科殿試策題,逐一頒發給應試貢士。
第一個發的便是今科頭名解元白徵。儀制司大人是新補上缺的,深知眼前這位白解元是個敢大鬧貢院、與薛貴妃有姻親關系的年輕貴公子,自己的前任被降職也跟他大有關系!
唯恐他殿前失儀,再鬧出什麽笑話,儀制司躬身把策題往白徵手上遞了遞,小聲提醒道:“解元郎請……”
不承想,這位解元郎果然不叫人失望:“學生浣州解元白徵有一不情之請,還請太子殿下容諒!”白徵一把奪了策題攥在手上,深深一揖。
興泰殿上一旁觀禮的禮部官員先是一懵,交頭接耳,紛紛喝道:“放肆!此乃殿試大典,豈可容你擅言?壞了禮制規矩——”
禦座上的裴宛擡擡手,制止了禮部官員的呵斥,沖臺下命令道:“解元郎擡頭——”
白徵擡頭。
裴宛道:“你有什麽不情之請,但說無妨。不過若是一番無稽、無理之談,這功名可就一朝斷送了,想清楚。”
一時興泰殿上針落可聞,滿座舉子們亦紛紛暗暗擡起頭來,其中幾個浣州貢士瞧禦座上東宮面貌,直唬的目瞪口呆,但無論如何驚恐,也不敢輕舉妄動。
白徵深深一揖:“謝殿下,學生鬥膽奏請更換考題。”
太子的聲音聽不出喜怒:“更換考題?你是覺得本宮禦殿也有情弊不成?”
白徵忙道:“學生不敢,學生惶恐!只是歷來殿試,都是由禮部制題,存放至寶匣也經幾道手。學生不敢妄議,置喙這其中是否有令奸人可乘之機,鬥膽請太子殿下親自制題,我等士子亦當堂策對!題目不經三人之手,豈不兩全其美,更加公允?”
太子從禦座上起身,踱了兩步,巡視階下肅立的應試貢士,笑問道:“解元郎的話你們都聽清了?”
“回殿下,聽清了!”
“那你們意下如何?可都同意本宮當堂制題,你們當堂策對?”
今科桂榜鬧出那麽大一樁事,如今這興泰殿裏人人都是真本事考進來的,哪一個又是肯自視甚輕的。聽了太子這問話,禦階下百二十名應試貢士,無人不心中激起一腔熱血,紛紛垂首道:“懇請殿下制題,吾等當堂策對,以示公允!”
“好,雖是書生,但都鐵骨錚錚啊——”裴宛笑意盈盈目視下方,擡手叫禮部官員:“那便黜了這考題,重新換上本紙白卷。”
禮部官員依令而行。
裴宛又慢慢踱了兩步,便把心中長久思量的一事當做考題,因道:
“制曰:孤曾聞,鄴州有一啞婆,家徒壁立,三餐不繼。時人追問何以家貧至此?其媳答曰:‘吾家後山有瘠田,路險缺水,恰逢廿年前州府厘清土地,因少贄見,厘差遂將吾家瘠田指作良田,田稅即此多二分。斯二十年之久,家貧至此矣!’時人忿忿,貧家上下皆曰:‘嗟夫,天下有稅無田者何其多,有田無稅者又何其多!’
爾多士便以孟子雲:‘夫仁政,必自經界始。經界不正,井地不鈞,谷祿不平。’為題,以古聯今,務切時宜,毋泛毋略,孤親覽之。”[註④]
……
據史官記載,敬德廿三年的這一場殿試,太子與應試貢士對策到日暮,唇槍舌劍,字字珠璣,為後世史書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亦開啟了往後歷代皇帝親制策題,士子當堂策對的傳統,一時傳為美談。
而大雍的朝政時局,也在這個秋天默默發生著變化:李仁卿升遷,官至吏部尚書,兼領興泰殿大學士,入內閣,成為當朝最年輕的閣老;喬澤臻遭到申斥,告假頤養,明眼人都明白這是一代閣臣即將下野的前兆;豐年宮在此事中出人意料的緘默,後續亦無動作,反而是東宮詹士府幾位春坊大學士籍此機會走進六部。
殿試之後,金榜提名,及第進士一應領了官銜,分入各州;江南士子白徵高中探花,入翰林做修撰,倒成了座師柳靜言的上峰。
……
十月末,一場秋雨後天氣倏地冷了下來,到了夾的穿不住須得穿棉的時季,萬壽節也快到了。
街頭巷陌,都在談論此事:“今年是皇帝陛下五十歲整壽,聽說彌臘、塌它都會遣使,為他老人家賀壽來呢!”
……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舉子們聯名上書請願, 乞求禮部將今科會試所有卷子張榜示眾——請願書一直遞到麒麟宮,幾位閣老犯了難。
“一應考卷全在彌封所存檔,如何張榜?況且今科總有四千八百六十三名舉子, 三場考試下來每人也有十二張卷子, 哪來那麽大的榜?難倒要把整個貢院外墻都糊上?”
簡直是胡鬧!
閣老們氣得吹胡子瞪眼, 卻也拿遞到眼前的這塊難啃的骨頭毫無辦法——喬閣老是主審,這請願無論應與不應,都不能兩全;貴妃薛娘娘那邊也因著內外簾主考皆是她自己點的緣故, 亦找了個籍口避嫌。
無可奈何, 閣老們聯袂去了紫極朝天閣, 找到陛下跟前。
……
敬德皇帝自打一應朝政都托付了之後,終日迷戀黃冠, 沈迷丹汞, 宛若一個地上逍遙神仙。
如今這神仙聽著閣臣幾番訴苦,歪在朝天閣大坐床上,迷瞪著眼睛,晃了好一會兒神才道:“哦?既然舉子們要張榜, 那就張嚒!自古取士,落第者多如牛毛, 那些文章, 朕當年也親覽過——嗳唷, 都寫成什麽樣?車軲轆話連軸說,什麽‘久矣夫,千百年來已非一日矣’,簡直可笑!他們不嫌寒磣, 便張榜去!”[註①]
“…陛下所言甚是, 微臣幾個也是這樣想頭, 那些落第舉子的考卷若張之以榜,未免貽笑大方,有失國體。況且——”
敬德皇帝卻懶怠聽他們訴苦,揮揮手:“舉子鬧事,茲事體大,你們若非要找個主心骨,那就……找太子去罷!一切但憑三哥兒處置!都別來擾我!”
就等陛下這句話了,幾個閣臣忙不疊應是,可算把這燙手山芋拋出去了。
……
敬德廿三年的桂榜,眾位考生因及第者多為權貴富賈之子,文理不通之輩,群情激奮差點圍了貢院。
有學生做譏諷對聯“埋首作答滿卷十三經註全不認識,舉目環顧座上一二考官皆是阿翁”,又有江南書生做《天下學子歸心策論》,一時傳得滿城風雨,民間亦議論紛紛。
兩難之際,皇太子裴宛接受諸舉子請願,在順天府掛了案,鈞命吏部侍郎李仁卿任欽差,一體查明今科會試是否存在舞弊藏奸之實,又在明德宮會見群臣,商榷張榜試卷一事。
……
李欽差腳打後腦勺忙碌了半月有餘,終於查出一個冒名頂替的謄錄官,以此為口,拔出蘿蔔帶出泥,一舉揪出二十來名收受重金賄賂、為權貴富商之子開通關節、公然買賣貢士名額的蠹蟲!牽連之下,桂榜上竟有愈五十名及第貢士名不副實!
案情劄子一遞到明德宮,便惹得朝野震怒,四方嘩然——
“…然後皇太子殿下一日之內連發三道鈞旨,著大理寺正卿、刑部尚書、都察院禦史組成班底,嚴查、嚴判今科弊案!三司會審,蠹蟲伏法,禮部尚書黃彬革職貸命;內簾十二房同考官,八個涉案,皆判流徙!所有行賄作弊舉子一律追毀出身以來文字,永不許應舉;外簾主考柳靜言監察不力,降兩級,罰奉一年;內簾主考喬澤臻,就是跟白二你對嗆的那個老頭兒,得了個‘疏忽職守’的判詞,罰奉三個月!”[註②]
白徵跣足跌坐在榻上,撫掌大笑:“好!真叫人大快人心!”
“還有更解氣的呢!東宮太子還有鈞旨下來,著今科會試桂榜作廢,令經筵日講官嵇倉任主考、詹士府一幹春坊大學士任同考,重新閱卷!重新放榜後及第貢士旋即就在麒麟宮興泰殿參加殿試!”
“這麽趕著趟兒的,是騾子是馬可得拉出來遛遛!”
“主考、同考都是東宮的人,這回不能有弊案了罷?”
“哪能呢?你沒有聽見民間百姓都傳嚒,說當今太子殿下,勤政愛民,英明睿智,是‘當世三英’之首!況且你瞧他總理今科弊案如此神斷神速,便可知一二了!”
曾是碧山詩社一員的武懷儂忙道:“別的不敢說,要說太子殿下的為人,列為可以盡信!當年浣州白案震驚朝野,詩社上下一百多人牽涉其中,因常常雅集議論國事,被劃為白黨,差點就獲大罪,還是殿下說:‘書生以筆報國,豈能與賊混為一談?’,遂極力周旋,才保全了我們。”
邱燕去也附和道:“是吶,若說當今太子殿下,雖年輕,卻實在是位體恤下情、仁心仁聞的儲君吶!”
白徵笑道:“瞧你們誇得,竟真有這麽好?只可惜無緣拜見,若登科,瓊林宴他得去罷?我定好好瞧他一瞧!”
武邱二人相顧一笑,道:“那愚兄兩個就先預祝白二公子大登科了!”
……
十月初六,會試重新閱卷後張榜,並明發一條召旨:允許落第舉子限十日內領走考卷,若覺考官評判有失公允,或內有情弊,可赴部具呈,驗實糾參,欽此!
一時之間,京師數千落第舉子,無不奔走相告,競相領卷!
大公主裴甯今兒進宮向陛下請安,從紫極朝天閣裏出來,便往東宮方向拐去。
明德宮。
陽光透過窗欞,傾瀉進來,照得地上繡著狻猊食虎的栽絨地毯迸出一線金光。一身燕服的青年便在這束光的餘暉裏臨一幅字帖,見裴甯進來,粲然一笑。
“我以為你在看捷報,怎麽還練上字了?”
裴宛擱了筆,笑道:“隨意練練。”從多寶閣上取出密匣,拿出一份劄子來,交與裴甯。這是周子衿的手劄,啞者八百裏加急送來的。
裴甯讀完,深深嘆了一口氣。
“阿姐嘆什麽氣?”裴宛領著她走到沙盤輿圖旁,取下兩枚角旗放在手裏,“開春以來,撫北軍幾次分道深入草原腹地,如今塌它王庭部眾僅分布在陀川、黑瀑河一帶,據屠臣探報,只剩兩萬餘眾,且多是婦孺。”
“我是盼著這一天吶,斬草除根指日可待!”
“斬草除根……就沒必要經我們之手了——我已讓屠臣會見獅子王,草原上的事,說到底是他們的家事。”總也不能殺盡了,這話裴宛咽進肚裏。
裴甯輕輕頷首,明白了他的意思。
裴宛指著沙盤上一個點,道:“眼下屠臣來信,說想要在古雅增設駐兵,然後再開一條從古雅到莫爾道大關的驛路,專走軍械輜重,這樣往後一旦有戰事,西北可以即刻馳援扈、連二州,也能免掉德州每逢災年仍要籌糧的壓力!”
裴甯看著輿圖,“不錯,而且鄴州也跟古雅驛路是通的,古雅補不上的,還有鄴州。”
兩人又在沙盤輿圖上推演許久,哪處是要塞要增駐兵,哪處可以屯糧補給,哪幾處又可以互成掣肘。
……
裴甯:“戍北安定,防禦彌堅,周子衿立下如此大功,你打算如何賞他?反正我是做好年底跟老王爺們打嘴仗的預備了。”
裴宛:“立功就要賞,如此大功,自然是封公賞爵,至於老王爺們有什麽異議,阿姐不用理會,把弟弟推出去便是。”
裴甯失笑,又道:“…三哥兒,你有沒有想過,周子衿眼下統率二州軍政民事,是實打實的無冕北境王,你就不怕?”
不怕他將來恃功自傲,獨攬戍北軍政大權,作威作福?
裴宛自然也明白裴甯話裏未盡之意,停了一停才道:“我也想過的,所謂治吏濟民,治吏是頭一則,這其中的張弛之度,我還需歷練的多。不過屠臣的為人,我信得過,況且這些原也是我答應了他的。不光是他,連撫北軍也都要有撫恤,他們在戍北荒原一紮十來年,也是太苦了……不說這些,若日後屠臣始有貳心,我也總能想出法子鉗制。”
“既有憂慮,那就再拉攏得緊一些嚒!我瞧著也不必著急封什麽公卿爵位,”裴甯拐拐他,挑眉:“他還有個妹妹,你娶了便是,你們倆做姻親,豈不正合宜?”
裴宛涼涼地看了裴甯一眼:“若這麽說,還有更省事的——屠臣他自己就尚虛中饋,阿姐你嫁了便是,何須用我?”
他話音一落,裴甯扯扯嘴角,抖落一身雞皮疙瘩,拱手告饒,權當沒提過這茬。
他們這廂正說話玩笑,外頭小太監來報,吏部侍郎李仁卿李大人求見。
知道他是來做什麽的,裴宛叫了進,見他都瘦脫了形,忙道他辦案辛苦,又問:“重新放了榜,舉子們情形如何?”
李仁卿:“回殿下,這回放榜倒是沒有叫屈訴不公的,只是日前三司會審,案情明發下去,京中舉子可是炸了窩!尤其是那位浣州白徵,連夜寫了對聯貼到貢院大門口,一時引人非議,後叫南衙禁衛撕擄下來。”
一旁大公主裴甯亦頗為關註今科桂榜一事,忙問是何聯。
李仁卿嘆了口氣,拱拱手道:“沒什麽好話,兩位殿下權當一笑罷了。上聯:龍生九子只當貔貅,斂盡天下一切財。下聯:人間百業甘做商賈,賣了朝廷三品官!舉子們起哄又送上一幅橫批:貪夫徇財——瞧瞧,這算什麽事兒嚒!”[註③]
裴甯哈哈大笑,“有意思,那篇《學子歸心策論》是他做的不是?我門下府生都傳遍了,還拿給我看過,是個伶俐敏捷的。”
裴宛笑著頷首:“正是他,浣州白徵,薛旭之的內弟。才十五歲,正是恃才不羈的年紀,別說,和仁卿當年很像!”
裴甯聞言,上下打量李仁卿,不說話,只連連點頭。
李仁卿卻不幹了:“三哥兒這話我可不認,我當年最多擔一句紈絝少年郎,他白徵這麽一個放浪形骸的小子,我哪裏堪比!”
裴宛聽了都笑了。
裴甯捏著下巴,笑睇著他道:“也不知當年是誰提筆寫‘銀馬輕裘隨風去,誓死不做宦中人’!咱們李大人少年勳貴,驕矜肆意,惹得多少閣中少女遙寄相思!如今人大了,老成了,反倒不認了!”
誰還沒有年少輕狂之時?小時候沒頭腦的事還被大公主隔了這許多年念叨出來,李仁卿一時耳餳臉熱,喉嚨卡殼,再也說不出什麽。
裴宛見姐姐把李仁卿逗得臉都紅了,忙不疊又找話茬,岔開這一遭……
敬德廿三年,十月初十,今科所有及第貢士於麒麟宮興泰殿參加殿試。
朝廷又有旨意下來,陛下身體不豫,不禦殿,命禮部制題,專召太子代為臨軒。
雖然皇帝禦殿臨軒策士是祖制,但敬德皇帝歇朝已久,一應朝政都托付給麒麟宮和貴妃娘娘,這在民間是三歲小孩兒都知道的,因此應試貢士們反響不大。
……
是日黎明,貢士們魚貫進入麒麟宮,一番驗身點名後方進入興泰殿。禮部儀制司在禦階下唱喏,眾人向禦座朝參拜大禮。
太子東向坐,受拜。
白徵是重新點的今科解元,肅立的位置離禦階只有三尺之遙,儀制司叫起的時候,他下意識擡頭,悄悄瞧了一眼須彌座上的太子——這一眼可了不得,白徵睜大了眼睛,仔細端詳,可任他怎麽辨認,太子殿下就是他曾結交的小吏費慎之!
那邊廂禮部官員依著殿試程序,取出寶匣,開鎖請出今科殿試策題,逐一頒發給應試貢士。
第一個發的便是今科頭名解元白徵。儀制司大人是新補上缺的,深知眼前這位白解元是個敢大鬧貢院、與薛貴妃有姻親關系的年輕貴公子,自己的前任被降職也跟他大有關系!
唯恐他殿前失儀,再鬧出什麽笑話,儀制司躬身把策題往白徵手上遞了遞,小聲提醒道:“解元郎請……”
不承想,這位解元郎果然不叫人失望:“學生浣州解元白徵有一不情之請,還請太子殿下容諒!”白徵一把奪了策題攥在手上,深深一揖。
興泰殿上一旁觀禮的禮部官員先是一懵,交頭接耳,紛紛喝道:“放肆!此乃殿試大典,豈可容你擅言?壞了禮制規矩——”
禦座上的裴宛擡擡手,制止了禮部官員的呵斥,沖臺下命令道:“解元郎擡頭——”
白徵擡頭。
裴宛道:“你有什麽不情之請,但說無妨。不過若是一番無稽、無理之談,這功名可就一朝斷送了,想清楚。”
一時興泰殿上針落可聞,滿座舉子們亦紛紛暗暗擡起頭來,其中幾個浣州貢士瞧禦座上東宮面貌,直唬的目瞪口呆,但無論如何驚恐,也不敢輕舉妄動。
白徵深深一揖:“謝殿下,學生鬥膽奏請更換考題。”
太子的聲音聽不出喜怒:“更換考題?你是覺得本宮禦殿也有情弊不成?”
白徵忙道:“學生不敢,學生惶恐!只是歷來殿試,都是由禮部制題,存放至寶匣也經幾道手。學生不敢妄議,置喙這其中是否有令奸人可乘之機,鬥膽請太子殿下親自制題,我等士子亦當堂策對!題目不經三人之手,豈不兩全其美,更加公允?”
太子從禦座上起身,踱了兩步,巡視階下肅立的應試貢士,笑問道:“解元郎的話你們都聽清了?”
“回殿下,聽清了!”
“那你們意下如何?可都同意本宮當堂制題,你們當堂策對?”
今科桂榜鬧出那麽大一樁事,如今這興泰殿裏人人都是真本事考進來的,哪一個又是肯自視甚輕的。聽了太子這問話,禦階下百二十名應試貢士,無人不心中激起一腔熱血,紛紛垂首道:“懇請殿下制題,吾等當堂策對,以示公允!”
“好,雖是書生,但都鐵骨錚錚啊——”裴宛笑意盈盈目視下方,擡手叫禮部官員:“那便黜了這考題,重新換上本紙白卷。”
禮部官員依令而行。
裴宛又慢慢踱了兩步,便把心中長久思量的一事當做考題,因道:
“制曰:孤曾聞,鄴州有一啞婆,家徒壁立,三餐不繼。時人追問何以家貧至此?其媳答曰:‘吾家後山有瘠田,路險缺水,恰逢廿年前州府厘清土地,因少贄見,厘差遂將吾家瘠田指作良田,田稅即此多二分。斯二十年之久,家貧至此矣!’時人忿忿,貧家上下皆曰:‘嗟夫,天下有稅無田者何其多,有田無稅者又何其多!’
爾多士便以孟子雲:‘夫仁政,必自經界始。經界不正,井地不鈞,谷祿不平。’為題,以古聯今,務切時宜,毋泛毋略,孤親覽之。”[註④]
……
據史官記載,敬德廿三年的這一場殿試,太子與應試貢士對策到日暮,唇槍舌劍,字字珠璣,為後世史書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亦開啟了往後歷代皇帝親制策題,士子當堂策對的傳統,一時傳為美談。
而大雍的朝政時局,也在這個秋天默默發生著變化:李仁卿升遷,官至吏部尚書,兼領興泰殿大學士,入內閣,成為當朝最年輕的閣老;喬澤臻遭到申斥,告假頤養,明眼人都明白這是一代閣臣即將下野的前兆;豐年宮在此事中出人意料的緘默,後續亦無動作,反而是東宮詹士府幾位春坊大學士籍此機會走進六部。
殿試之後,金榜提名,及第進士一應領了官銜,分入各州;江南士子白徵高中探花,入翰林做修撰,倒成了座師柳靜言的上峰。
……
十月末,一場秋雨後天氣倏地冷了下來,到了夾的穿不住須得穿棉的時季,萬壽節也快到了。
街頭巷陌,都在談論此事:“今年是皇帝陛下五十歲整壽,聽說彌臘、塌它都會遣使,為他老人家賀壽來呢!”
……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