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宗承瞧見孔氏的一瞬,頓了一下,起身給孔氏問安。
孔氏冷冷瞪了兒子一眼,揮手示意他隨她過去。
宗承上一次見孔氏還是在幾年前,當時他明知桓澈有心抓他,但還是冒險前往。
也因著桓澈的抓捕,他當時沒顧上跟孔氏說幾句話,眼下倒是終於得著機會。只是孔氏對他的態度,比之先前在歙縣時,更要冷淡。
孔氏見宗承離座後竟是不向太子告退就徑自往外去,低斥他一句,讓他跟太子行了禮再退出去。但宗承不以為意,一徑轉出。
孔氏尷尬不已,回頭跟太子施禮告罪,這才往外行去。
宗承就候在門外。他見孔氏出來,伸手去攙她,卻被她一把甩開。孔氏看也不看他,一路上只顧前行,根本不理會他。他微微一滯,緊走幾步上前道:“阿母,您這樣,不知道的人會認為我不是您親生的。”
孔氏步子一頓,回頭睨他:“我倒是想當自己從未生過你這樣的孽子!”
宗承默然不語。
孔氏走了幾步,察覺後頭沒了兒子的腳步聲,回頭一看,發現他立在原地不動,就那麽垂眸立著。
孔氏目光倏地一凝。
她這兒子,顯然已經今非昔比。
當年她就覺得自己這個小兒子桀驁不恭,骨子裏有一股難當銳氣,別家小子要麽踏實讀書要麽勤懇當差,再不然也是老實種地,他偏不,他一心要做一番大事,一心要脫離鄉紳官差的欺壓。
她當時就極是頭疼。什麽欺壓不欺壓的,官壓民可不就是再尋常不過的事麽?兩浙沿海官場貪墨已久,徽州緊鄰兩浙,有樣學樣。近年那些鄉紳老爺們又開始跟海寇們勾結,為著發財,走私資敵成風,甚至引寇來劫,他們這些升鬥小民在鄉紳老爺們眼裏本就如螻蟻一般低賤。
他們早就習慣了,大夥兒的日子都是這麽著過來的,怎生偏他就這樣不安分!她勸過他多少回,民不與官鬥,但他只是當耳旁風。
後頭更出息了,居然負氣出走,跟海寇攪和到了一起。
她一度無法接受。她這小兒子淘氣歸淘氣,但她總還是將他當個孩子,萬萬沒想到他會走上這樣的邪門歪路。
她痛心疾首,她日夜墮淚,但她的阿承卻是再也沒有回頭。
後來的事就更荒謬了。她聽說海寇諸部漸趨統一,她聽說倭國出了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倭王,她聽說朝廷上下都在緝拿這個名喚宗承的倭王。
她也想當這人只是跟她兒子同名同姓而已,但官府找上她後,她便再也不能自欺欺人。
自打眾人皆知她兒子便是倭王之後,街坊四鄰陸續搬離,她出個門也常遭人指指點點。親友們唾罵她兒子賣國求榮,說她兒子不是個東西,與兇徒勾結,戮劫故國鄉親。
她雖也痛恨兒子不知好歹,但心底裏實則仍是覺得她的阿承不會是他們口中的模樣,她的阿承雖然脾性倔強,但不會做出那等朝故國鄉民痛下屠刀之事。
只是後來他們傳了太多關於倭王的事跡,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她也無法明辨。
一晃十數年過去,她倦了,明辨不了也不想明辨。她兒子既成海寇頭子,究竟做了多少作奸犯科的事,似乎都不重要了。
眼下的宗承,早已褪去少年的青稚,恍若脫胎換骨。即便只是靜默立著,渾身上下也威勢怒張,隨意擡手流眸,便是冷然迫力襲面直擊,連她瞧著都不由心生畏懼。
宗承即刻便察覺到母親的目光,終究是快步上來:“走吧,阿母要說甚,兒子都聽著。”
宗承母子兩個出去後,桓澈喝了一壺茶也不見二人回返,等得頗有些不耐。
他今日是告假出來的,但如今仍是歸心似箭。他想回去看看兒子,兒子近來十分粘他,沒他在旁邊看著,總是鬧著不肯睡。
如今天熱,也不知乳母們有沒有給昂昂及時換尿布,衣裳是否穿得太多,別給孩子捂出痱子才好。
他腦子裏紛紛亂亂想著這些之時,就聽拏雲在他耳畔道:“殿下,宗承母子兩個回來了。”
桓澈擡頭看去,正看到宗承攙著孔氏入內。
“老身已勸服這孽子,他答應將捐銀數提到三千萬兩,”孔氏言至此不禁一頓,又繼續道,“至於先前許諾的匠人與火器,均改為翻倍之數。”
孔氏一輩子安安分分勤勤懇懇,做夢也想不到一個人手裏能捏著這麽多錢。
她聽說朝廷一年的所有稅收進項加在一起便是三千多萬兩白銀,宗承一人就能拿出這樣一筆驚天巨款,這真正是富可敵國了。而且,她根本不知這樣一筆銀子在宗承的資財中比重幾何,他真正的財力可能遠勝於此。
她從前就知她兒子手裏攥著金山銀山,但萬沒想到已到這樣豐不知數的地步。她實在難以想象,她兒子這些年是做了多少孽,才能掙下這許多昧心錢!
宗承只要瞥一眼母親的神色,就知她在想甚。他已不知說了多少回,他之所以會這麽有錢,是有諸多因由的。又不是只要為非作歹就能發達,他的錢也是他自己拿頭腦賺來的,倭寇先前那樣劫掠,哪個比他有錢了?
宗承見母親說罷這些便沒了後文,上前一步:“阿母怎麽只說一半,這只是我答應交出的,我交出人、財、物,朝廷自然也要拿東西與我換。我如今又加這許多,自然也要在先前提出的三條要求裏面再加一條——我要陛下頒一塊功臣鐵券與我,鐵券上鐫‘免死’。”
桓澈皺了下眉:“你還真敢說。”
功臣鐵券即民間所謂免死牌,是當年太祖大封功臣時所定,意在防功臣過失。宗承非官吏亦非勳臣,還是個海寇出身,若賜功臣鐵券,怎麽想怎麽荒謬。
宗承打量了桓澈神色,道:“殿下可回去問問陛下的意思。若是陛下那邊不應,那這交涉仍是不成。大不了就不開海禁,我再回倭國去,仍舊賺我的錢。不開海禁,朝廷的損失比我的大得多。開了海禁,大家一起得好處,便是如此簡單。殿下盡可將我的話帶給陛下。”
桓澈思量片刻,起身道:“你這番話,我自會帶去問過父皇。至於你,好容易與孔老夫人見面,我看還是應當多陪陪老人家,暫且不要走了。”
宗承即刻便聽出太子話外的意思是要將他暫且扣留在此,倒也不甚在意,點頭答應。
待到太子離開,宗承與孔氏一道去用膳。
夏日暑重,人總是胃口缺缺。但孔氏覺得眼下也好歹算是了結了一樁事,吃了一碗粥並兩張荷花餅和葷素菜肴若幹。
宗承只是全程看著母親用飯,自己並不動筷。
孔氏擡頭,終於開口,問他為何不用飯。
宗承道:“阿母肯與兒子說話了?”
適才自打兩廂說定,出屋之後,孔氏就沒搭理過他。
孔氏頓了下,道:“你作孽多年,別以為聽我一回話便能讓我饒了你。”
“作孽多年,兒子都做什麽孽了?”
孔氏瞪視他一眼,卻是一時語塞。她只知道她兒子混賬,卻不知究竟是怎麽個混賬法。
“兒子猶記得母親當年在龍山渡抽兒子那一頓,鞭鞭見血,真疼啊。母親抽得那麽狠,合著根本不知兒子都做了甚。”
孔氏心知兒子是在強詞奪理,但她向來不善與人理論,不知如何回駁,這便將話頭岔開,說起了他的婚事。
她本以為兒子此番必死無疑,已經做好為兒子收屍的準備,而今眼看著兒子這條命能留下,私心裏也是高興的。
既能不死,那當然要考量一下親事。
宗承卻顯然不想論起此事,只是拿話敷衍。孔氏急道:“你這孽障是要做和尚不成!”又狐疑看他,“莫非你在外頭有私生子?”
宗承險些一口茶噴出來:“阿母想什麽呢,兒子現在好歹也是有身份的人,眼光高得很,尋常女人都入不了眼,怎會如此隨便。”
不知怎的,孔氏忽然想起多年前曾來宗家祖宅拜謁的那個美貌少女。她逼問他跟那個姑娘究竟是什麽關系。
宗承目視虛空,慢慢道:“關系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顧雲容聽桓澈說宗承幾乎將籌碼翻倍,好奇他是如何做到的。
桓澈道:“這回不是我出面與他交涉,而是孔氏親自上陣勸他。至於如何勸,我事先已交代過了。”
顧雲容好奇,問及詳情,桓澈驀地板起臉,將懷裏的昂昂交給乳母,不由分說抱起顧雲容,闊步而出。
他不顧顧雲容的掙紮,頂著一路宮人內侍驚詫的目光與匆忙的施禮,徑直打橫摟著顧雲容轉入相隔最近的一處便殿。
才踏入內,他就一腳踢上殿門,將顧雲容壓在龍須席上,大手緊壓她纖柔雙肩:“你再多問宗承一句,我今日就讓你把喉嚨喊啞。”
顧雲容毫不畏懼:“我不過好奇你是如何交代孔老夫人的,又沒問旁的……”
她翕動的嘴唇正給了面前男人機會,說著話就被他闖了進來,後頭的話悉數被吞入他口中。
他素來火力旺盛,夏日衣衫又單薄,緊密摟著她時,直令她覺得燥熱難當,爭奈以她的那點氣力要想搡開他無異於螞蟻撼山。
她的身軀包裹在他熾烈的氣息裏,面頸上熱息繚繞,整個人幾乎融化在他懷裏。
她身上滲出一層細汗,抓住他的手臂,含混控訴他不講理,但他置若罔聞,只是不住索取。顧雲容扭動幾下,趁他不備,驀地脫開虎口,一口咬上他耳垂。
他平素最喜咬含的就是她的耳垂,她也不知咬耳垂究竟有何樂趣,今日一試,覺著也無甚特別,正要松口,卻被他一把按住。
他發出一聲愜意的低嘆,手掌扣住她後腦勺:“繼續,多吮吮舔舔,含住不要松口。”
顧雲容雙頰驀紅,身子一僵。他這話說的,不知道的還不定以為他們在作甚……
面前男人見她僵住不動,將她抵到床柱上,輕碰她鼻尖:“你再幫我含吮另一側耳垂,我就告訴你我是如何交代孔氏的,如何?”
顧雲容掙紮須臾,咬牙應下:“好,你不要騙我,不然我就天天在昂昂面前說你壞話!”
晚夕,宗承坐在莊頭手下伴當臨時為他收拾出來的臥房裏,慢挑燈花。
他腦中轉著白日間情形。
阿母將他領入一間廂房後,就讓丫鬟取來了一個小木箱。
箱子裏裝著三兩樣陳舊的玩具,不過木馬、撥浪鼓之流,都是小兒慣耍的玩意兒。
他記性一向好,須臾之間就記起來,這都是他幼年時的玩具。他自小離經叛道,跟別家孩童都不同,不喜玩耍也不喜跟同齡的孩子打交道。
他覺得那些孩子都太幼稚,他喜歡與年長於他的人往來。
大約也因此,不光是那些孩童,就連他爹娘都覺得他性子古怪。所以,他多數時候都是獨來獨往,朋友極少。
阿母藉由那些玩具,從他落地一直說到當年離家前後,撫今追昔,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勸說他好生與朝廷那頭交涉。
他在外漂泊多年,一顆心早已冷硬,離家之後的記憶也多摻雜著他的艱辛血淚,內心最為柔軟的一段回憶就是兒時與爹娘相伴的時光,那時候他父親尚在世,每次自外行商回來,總會為他帶來各色天南海北的土產,還會給他講述各地異聞。
他那時就想,外面的世界何其大,而他頭上這一片天不過滄海一粟,有朝一日,他一定要出去看看。
那些玩具多是他父親買與他的,他一直小心收著,只是後來離家匆忙,並未將之帶走。
沒想到阿母如今全都搜羅來了。
他自然知道這都是太子的主意,他阿母絕想不出這法子與那套說辭。但他依舊禁不住動容。
所有牽系至親至愛之人的兒時回憶都是最能打動人心的,何況是由他母親親自引出,只能說太子實在太會揣度人心。太子知道他阿母急於說服他,便走了這麽一步棋。
說白了,不過是想讓他多出點血。這實質上也不要緊,他確實做錯了事,這些人財物交給朝廷,能造福百姓也是好事,問題在於,他即便加價,朝廷怕也不會放過他。
韋弦來給宗承送信時,忍了又忍,終究是沒忍住,問宗承給朝廷的是不是太多了。
宗承懶得多言,只淡聲讓韋弦不要多嘴多舌,看罷信,道:“警醒點,這皇莊處處皆太子耳目。但也不要慌,照著我先前說的那般去做便是。”
韋弦應諾。
宗承的目光在躍動的燈火上凝滯少頃。
他今日答應阿母的這個數才是他原本打算拿出的,先前不過是故意壓低,等著他們擡價。所以現在應下,也不覺肉疼。
他還擔心交易不成。
又過了十數日,貞元帝經過深思熟慮,表示功臣鐵券不可能頒賜予宗承,他非但不是功勳之臣,還是個海寇頭子,給海寇頭子頒與功臣鐵券,聞所未聞。
宗承據理力爭,認為皇帝可以效法對待哈密的法子,封他為王,他自會斡旋,幫朝廷理好海寇之患,保障濱海晏然安穩。濱海若安,朝廷不知能省下多少人力與財力。
貞元帝再度考量之後,表示這件事可以考慮,不過需要先看看他的誠意。
宗承答應皇帝說可以先拿出一半的籌碼,而朝廷這邊需要兌現他的第一個要求。
貞元帝應允。
不消一月,貞元帝便頒下了一道詔旨,昭告天下,濱海多年倭患與倭王本人無關,倭王也從未參與謀劃入侵、劫掠國朝濱海的惡行,倭寇的背後主使是倭國那些貪婪無度的諸侯與佛郎機人,並非倭王。朝廷先前之所以緝拿倭王,是因為欲借倭王處置海寇之患。
詔書一下,眾皆嘩然,議論紛紛。
與此同時,宗承所承諾的人財物也運至國朝近海。
三千萬兩白銀全是現銀,加上火器與匠人,整整裝了上百艘船。
宗承表示這些船只他也可也附贈,不過這些東西如何送到京師,就是國朝這邊的事了,他不好讓手下將這些東西大張旗鼓運來。
貞元帝忖量之後,為防宗承耍詐,命桓澈領著宗承一道跑一趟,將這些物資安全運送抵京。
桓澈心中並不情願,這一來一回可能需要三兩個月,他不舍得離家這樣久,但他也明白這項使命怕是非他不能,只好接下。
顧雲容提前三日就開始為他準備行裝。如今將交秋日,待他出發那日,她再三囑咐他換季時節記得及時添加衣物,不要著涼雲雲,說到後來,被他一把擁住。
“真想把你和昂昂揣在口袋裏帶走,”桓澈的手臂越收越緊,“不要擔心,我至多三月便回。”
顧雲容偏頭:“你的鬼話我已經不願相信了,先前有次出門就逾期了,我才不信你這回能按時回來。”
桓澈倒也未與她爭辯。出門在外變數確實太多,他也不能十足十保證自己能在三月之內回來,方才那番話不過是想讓顧雲容安心而已。
桓澈又逗了昂昂片時,依依不舍與兒子話別,雖然小家夥並不能聽懂他在說甚,只是瞧出他要出門去,張開小胳膊抱抱他,奶聲奶氣叫了聲“爹爹”。
他人小手短,其實根本不能完全環住他,說是擁抱,不如說是整個人攤開來,趴在他懷裏。
桓澈含笑抱起兒子擎了擎,萬般不舍與母子兩個分別。
宗承這回仍舊讓手下停靠山東登州府近海,因此他們要先趕往山東。
等到換行水路時,桓澈命人將宗承叫到了他的七寶船上。
宗承道:“殿下莫非是擔心我忽然跳船潛逃?”
“不是,我不怕你跑,我只是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桓澈迎風立於甲板,“其實我一直都想問你,福斯托,就是那個佛郎機勳貴,是不是你引到國朝這邊來的?”
宗承笑了笑,問他為何會這樣想。
“很簡單,福斯托的到來無疑對於攪混水起了不可小覷的作用,而福斯托本人也想開海禁,與你的目的一致,你正可借他鋪路。讓朝廷嘗一嘗與異邦人做買賣的甜頭,自然能加快開海禁的進程。”
“殿下說的言之鑿鑿,我豈非不承認也不成,”宗承的語氣如河風一般清淡,“確實。福斯托跟我做過幾次大買賣,我覺著此人可用,便順水推舟,建議他去跟皇帝做買賣。他聽我一番提議,便興沖沖應下了。”
“不過,福斯托後來回到平戶,與我說七皇子的王妃生得貌若神女,話語之間滿是對你的羨慕。我看他總提雲容,還跟他取消了一筆生意。”
桓澈聽至此蹙了蹙眉,正欲再問問他先前問話梁王之事,見船只到了一處港灣,便下命暫時休整。
宗承瞥了眼太子的側影,目光幽微。
抵達登州府的當日,桓澈讓宗承即刻命他的手下將貨運來交接。
宗承照辦。
等到貨船漸行漸近,依稀能瞧見立在船頭的是宗石。
宗承見狀似有些驚詫,揚聲問侄兒為何是他過來送貨,宗石一笑:“叔父這話說得,為何不能是侄兒?”
宗承皺眉讓他下船說話,宗石卻道:“叔父不要執迷不悟了,侄兒此番是來救叔父回去的。朝廷那頭沒一個好東西,叔父忘記那些官紳從前是如何欺壓我們了?將這許多錢財拱手相送,侄兒都替叔父可惜!皇帝不過是想壓榨叔父,等叔父將東西都給了他們,他們即刻就會翻臉不認人,對我們趕盡殺絕!”
宗石見對面一眾兵士都朝他舉起了火銃,徑直轉向桓澈:“我只想救走我叔父,太子殿下頂好不要輕舉妄動,我手裏可是攥著你的心肝寶貝。”
宗承真正沈下臉來,眉頭深凝。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孔氏冷冷瞪了兒子一眼,揮手示意他隨她過去。
宗承上一次見孔氏還是在幾年前,當時他明知桓澈有心抓他,但還是冒險前往。
也因著桓澈的抓捕,他當時沒顧上跟孔氏說幾句話,眼下倒是終於得著機會。只是孔氏對他的態度,比之先前在歙縣時,更要冷淡。
孔氏見宗承離座後竟是不向太子告退就徑自往外去,低斥他一句,讓他跟太子行了禮再退出去。但宗承不以為意,一徑轉出。
孔氏尷尬不已,回頭跟太子施禮告罪,這才往外行去。
宗承就候在門外。他見孔氏出來,伸手去攙她,卻被她一把甩開。孔氏看也不看他,一路上只顧前行,根本不理會他。他微微一滯,緊走幾步上前道:“阿母,您這樣,不知道的人會認為我不是您親生的。”
孔氏步子一頓,回頭睨他:“我倒是想當自己從未生過你這樣的孽子!”
宗承默然不語。
孔氏走了幾步,察覺後頭沒了兒子的腳步聲,回頭一看,發現他立在原地不動,就那麽垂眸立著。
孔氏目光倏地一凝。
她這兒子,顯然已經今非昔比。
當年她就覺得自己這個小兒子桀驁不恭,骨子裏有一股難當銳氣,別家小子要麽踏實讀書要麽勤懇當差,再不然也是老實種地,他偏不,他一心要做一番大事,一心要脫離鄉紳官差的欺壓。
她當時就極是頭疼。什麽欺壓不欺壓的,官壓民可不就是再尋常不過的事麽?兩浙沿海官場貪墨已久,徽州緊鄰兩浙,有樣學樣。近年那些鄉紳老爺們又開始跟海寇們勾結,為著發財,走私資敵成風,甚至引寇來劫,他們這些升鬥小民在鄉紳老爺們眼裏本就如螻蟻一般低賤。
他們早就習慣了,大夥兒的日子都是這麽著過來的,怎生偏他就這樣不安分!她勸過他多少回,民不與官鬥,但他只是當耳旁風。
後頭更出息了,居然負氣出走,跟海寇攪和到了一起。
她一度無法接受。她這小兒子淘氣歸淘氣,但她總還是將他當個孩子,萬萬沒想到他會走上這樣的邪門歪路。
她痛心疾首,她日夜墮淚,但她的阿承卻是再也沒有回頭。
後來的事就更荒謬了。她聽說海寇諸部漸趨統一,她聽說倭國出了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倭王,她聽說朝廷上下都在緝拿這個名喚宗承的倭王。
她也想當這人只是跟她兒子同名同姓而已,但官府找上她後,她便再也不能自欺欺人。
自打眾人皆知她兒子便是倭王之後,街坊四鄰陸續搬離,她出個門也常遭人指指點點。親友們唾罵她兒子賣國求榮,說她兒子不是個東西,與兇徒勾結,戮劫故國鄉親。
她雖也痛恨兒子不知好歹,但心底裏實則仍是覺得她的阿承不會是他們口中的模樣,她的阿承雖然脾性倔強,但不會做出那等朝故國鄉民痛下屠刀之事。
只是後來他們傳了太多關於倭王的事跡,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她也無法明辨。
一晃十數年過去,她倦了,明辨不了也不想明辨。她兒子既成海寇頭子,究竟做了多少作奸犯科的事,似乎都不重要了。
眼下的宗承,早已褪去少年的青稚,恍若脫胎換骨。即便只是靜默立著,渾身上下也威勢怒張,隨意擡手流眸,便是冷然迫力襲面直擊,連她瞧著都不由心生畏懼。
宗承即刻便察覺到母親的目光,終究是快步上來:“走吧,阿母要說甚,兒子都聽著。”
宗承母子兩個出去後,桓澈喝了一壺茶也不見二人回返,等得頗有些不耐。
他今日是告假出來的,但如今仍是歸心似箭。他想回去看看兒子,兒子近來十分粘他,沒他在旁邊看著,總是鬧著不肯睡。
如今天熱,也不知乳母們有沒有給昂昂及時換尿布,衣裳是否穿得太多,別給孩子捂出痱子才好。
他腦子裏紛紛亂亂想著這些之時,就聽拏雲在他耳畔道:“殿下,宗承母子兩個回來了。”
桓澈擡頭看去,正看到宗承攙著孔氏入內。
“老身已勸服這孽子,他答應將捐銀數提到三千萬兩,”孔氏言至此不禁一頓,又繼續道,“至於先前許諾的匠人與火器,均改為翻倍之數。”
孔氏一輩子安安分分勤勤懇懇,做夢也想不到一個人手裏能捏著這麽多錢。
她聽說朝廷一年的所有稅收進項加在一起便是三千多萬兩白銀,宗承一人就能拿出這樣一筆驚天巨款,這真正是富可敵國了。而且,她根本不知這樣一筆銀子在宗承的資財中比重幾何,他真正的財力可能遠勝於此。
她從前就知她兒子手裏攥著金山銀山,但萬沒想到已到這樣豐不知數的地步。她實在難以想象,她兒子這些年是做了多少孽,才能掙下這許多昧心錢!
宗承只要瞥一眼母親的神色,就知她在想甚。他已不知說了多少回,他之所以會這麽有錢,是有諸多因由的。又不是只要為非作歹就能發達,他的錢也是他自己拿頭腦賺來的,倭寇先前那樣劫掠,哪個比他有錢了?
宗承見母親說罷這些便沒了後文,上前一步:“阿母怎麽只說一半,這只是我答應交出的,我交出人、財、物,朝廷自然也要拿東西與我換。我如今又加這許多,自然也要在先前提出的三條要求裏面再加一條——我要陛下頒一塊功臣鐵券與我,鐵券上鐫‘免死’。”
桓澈皺了下眉:“你還真敢說。”
功臣鐵券即民間所謂免死牌,是當年太祖大封功臣時所定,意在防功臣過失。宗承非官吏亦非勳臣,還是個海寇出身,若賜功臣鐵券,怎麽想怎麽荒謬。
宗承打量了桓澈神色,道:“殿下可回去問問陛下的意思。若是陛下那邊不應,那這交涉仍是不成。大不了就不開海禁,我再回倭國去,仍舊賺我的錢。不開海禁,朝廷的損失比我的大得多。開了海禁,大家一起得好處,便是如此簡單。殿下盡可將我的話帶給陛下。”
桓澈思量片刻,起身道:“你這番話,我自會帶去問過父皇。至於你,好容易與孔老夫人見面,我看還是應當多陪陪老人家,暫且不要走了。”
宗承即刻便聽出太子話外的意思是要將他暫且扣留在此,倒也不甚在意,點頭答應。
待到太子離開,宗承與孔氏一道去用膳。
夏日暑重,人總是胃口缺缺。但孔氏覺得眼下也好歹算是了結了一樁事,吃了一碗粥並兩張荷花餅和葷素菜肴若幹。
宗承只是全程看著母親用飯,自己並不動筷。
孔氏擡頭,終於開口,問他為何不用飯。
宗承道:“阿母肯與兒子說話了?”
適才自打兩廂說定,出屋之後,孔氏就沒搭理過他。
孔氏頓了下,道:“你作孽多年,別以為聽我一回話便能讓我饒了你。”
“作孽多年,兒子都做什麽孽了?”
孔氏瞪視他一眼,卻是一時語塞。她只知道她兒子混賬,卻不知究竟是怎麽個混賬法。
“兒子猶記得母親當年在龍山渡抽兒子那一頓,鞭鞭見血,真疼啊。母親抽得那麽狠,合著根本不知兒子都做了甚。”
孔氏心知兒子是在強詞奪理,但她向來不善與人理論,不知如何回駁,這便將話頭岔開,說起了他的婚事。
她本以為兒子此番必死無疑,已經做好為兒子收屍的準備,而今眼看著兒子這條命能留下,私心裏也是高興的。
既能不死,那當然要考量一下親事。
宗承卻顯然不想論起此事,只是拿話敷衍。孔氏急道:“你這孽障是要做和尚不成!”又狐疑看他,“莫非你在外頭有私生子?”
宗承險些一口茶噴出來:“阿母想什麽呢,兒子現在好歹也是有身份的人,眼光高得很,尋常女人都入不了眼,怎會如此隨便。”
不知怎的,孔氏忽然想起多年前曾來宗家祖宅拜謁的那個美貌少女。她逼問他跟那個姑娘究竟是什麽關系。
宗承目視虛空,慢慢道:“關系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顧雲容聽桓澈說宗承幾乎將籌碼翻倍,好奇他是如何做到的。
桓澈道:“這回不是我出面與他交涉,而是孔氏親自上陣勸他。至於如何勸,我事先已交代過了。”
顧雲容好奇,問及詳情,桓澈驀地板起臉,將懷裏的昂昂交給乳母,不由分說抱起顧雲容,闊步而出。
他不顧顧雲容的掙紮,頂著一路宮人內侍驚詫的目光與匆忙的施禮,徑直打橫摟著顧雲容轉入相隔最近的一處便殿。
才踏入內,他就一腳踢上殿門,將顧雲容壓在龍須席上,大手緊壓她纖柔雙肩:“你再多問宗承一句,我今日就讓你把喉嚨喊啞。”
顧雲容毫不畏懼:“我不過好奇你是如何交代孔老夫人的,又沒問旁的……”
她翕動的嘴唇正給了面前男人機會,說著話就被他闖了進來,後頭的話悉數被吞入他口中。
他素來火力旺盛,夏日衣衫又單薄,緊密摟著她時,直令她覺得燥熱難當,爭奈以她的那點氣力要想搡開他無異於螞蟻撼山。
她的身軀包裹在他熾烈的氣息裏,面頸上熱息繚繞,整個人幾乎融化在他懷裏。
她身上滲出一層細汗,抓住他的手臂,含混控訴他不講理,但他置若罔聞,只是不住索取。顧雲容扭動幾下,趁他不備,驀地脫開虎口,一口咬上他耳垂。
他平素最喜咬含的就是她的耳垂,她也不知咬耳垂究竟有何樂趣,今日一試,覺著也無甚特別,正要松口,卻被他一把按住。
他發出一聲愜意的低嘆,手掌扣住她後腦勺:“繼續,多吮吮舔舔,含住不要松口。”
顧雲容雙頰驀紅,身子一僵。他這話說的,不知道的還不定以為他們在作甚……
面前男人見她僵住不動,將她抵到床柱上,輕碰她鼻尖:“你再幫我含吮另一側耳垂,我就告訴你我是如何交代孔氏的,如何?”
顧雲容掙紮須臾,咬牙應下:“好,你不要騙我,不然我就天天在昂昂面前說你壞話!”
晚夕,宗承坐在莊頭手下伴當臨時為他收拾出來的臥房裏,慢挑燈花。
他腦中轉著白日間情形。
阿母將他領入一間廂房後,就讓丫鬟取來了一個小木箱。
箱子裏裝著三兩樣陳舊的玩具,不過木馬、撥浪鼓之流,都是小兒慣耍的玩意兒。
他記性一向好,須臾之間就記起來,這都是他幼年時的玩具。他自小離經叛道,跟別家孩童都不同,不喜玩耍也不喜跟同齡的孩子打交道。
他覺得那些孩子都太幼稚,他喜歡與年長於他的人往來。
大約也因此,不光是那些孩童,就連他爹娘都覺得他性子古怪。所以,他多數時候都是獨來獨往,朋友極少。
阿母藉由那些玩具,從他落地一直說到當年離家前後,撫今追昔,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勸說他好生與朝廷那頭交涉。
他在外漂泊多年,一顆心早已冷硬,離家之後的記憶也多摻雜著他的艱辛血淚,內心最為柔軟的一段回憶就是兒時與爹娘相伴的時光,那時候他父親尚在世,每次自外行商回來,總會為他帶來各色天南海北的土產,還會給他講述各地異聞。
他那時就想,外面的世界何其大,而他頭上這一片天不過滄海一粟,有朝一日,他一定要出去看看。
那些玩具多是他父親買與他的,他一直小心收著,只是後來離家匆忙,並未將之帶走。
沒想到阿母如今全都搜羅來了。
他自然知道這都是太子的主意,他阿母絕想不出這法子與那套說辭。但他依舊禁不住動容。
所有牽系至親至愛之人的兒時回憶都是最能打動人心的,何況是由他母親親自引出,只能說太子實在太會揣度人心。太子知道他阿母急於說服他,便走了這麽一步棋。
說白了,不過是想讓他多出點血。這實質上也不要緊,他確實做錯了事,這些人財物交給朝廷,能造福百姓也是好事,問題在於,他即便加價,朝廷怕也不會放過他。
韋弦來給宗承送信時,忍了又忍,終究是沒忍住,問宗承給朝廷的是不是太多了。
宗承懶得多言,只淡聲讓韋弦不要多嘴多舌,看罷信,道:“警醒點,這皇莊處處皆太子耳目。但也不要慌,照著我先前說的那般去做便是。”
韋弦應諾。
宗承的目光在躍動的燈火上凝滯少頃。
他今日答應阿母的這個數才是他原本打算拿出的,先前不過是故意壓低,等著他們擡價。所以現在應下,也不覺肉疼。
他還擔心交易不成。
又過了十數日,貞元帝經過深思熟慮,表示功臣鐵券不可能頒賜予宗承,他非但不是功勳之臣,還是個海寇頭子,給海寇頭子頒與功臣鐵券,聞所未聞。
宗承據理力爭,認為皇帝可以效法對待哈密的法子,封他為王,他自會斡旋,幫朝廷理好海寇之患,保障濱海晏然安穩。濱海若安,朝廷不知能省下多少人力與財力。
貞元帝再度考量之後,表示這件事可以考慮,不過需要先看看他的誠意。
宗承答應皇帝說可以先拿出一半的籌碼,而朝廷這邊需要兌現他的第一個要求。
貞元帝應允。
不消一月,貞元帝便頒下了一道詔旨,昭告天下,濱海多年倭患與倭王本人無關,倭王也從未參與謀劃入侵、劫掠國朝濱海的惡行,倭寇的背後主使是倭國那些貪婪無度的諸侯與佛郎機人,並非倭王。朝廷先前之所以緝拿倭王,是因為欲借倭王處置海寇之患。
詔書一下,眾皆嘩然,議論紛紛。
與此同時,宗承所承諾的人財物也運至國朝近海。
三千萬兩白銀全是現銀,加上火器與匠人,整整裝了上百艘船。
宗承表示這些船只他也可也附贈,不過這些東西如何送到京師,就是國朝這邊的事了,他不好讓手下將這些東西大張旗鼓運來。
貞元帝忖量之後,為防宗承耍詐,命桓澈領著宗承一道跑一趟,將這些物資安全運送抵京。
桓澈心中並不情願,這一來一回可能需要三兩個月,他不舍得離家這樣久,但他也明白這項使命怕是非他不能,只好接下。
顧雲容提前三日就開始為他準備行裝。如今將交秋日,待他出發那日,她再三囑咐他換季時節記得及時添加衣物,不要著涼雲雲,說到後來,被他一把擁住。
“真想把你和昂昂揣在口袋裏帶走,”桓澈的手臂越收越緊,“不要擔心,我至多三月便回。”
顧雲容偏頭:“你的鬼話我已經不願相信了,先前有次出門就逾期了,我才不信你這回能按時回來。”
桓澈倒也未與她爭辯。出門在外變數確實太多,他也不能十足十保證自己能在三月之內回來,方才那番話不過是想讓顧雲容安心而已。
桓澈又逗了昂昂片時,依依不舍與兒子話別,雖然小家夥並不能聽懂他在說甚,只是瞧出他要出門去,張開小胳膊抱抱他,奶聲奶氣叫了聲“爹爹”。
他人小手短,其實根本不能完全環住他,說是擁抱,不如說是整個人攤開來,趴在他懷裏。
桓澈含笑抱起兒子擎了擎,萬般不舍與母子兩個分別。
宗承這回仍舊讓手下停靠山東登州府近海,因此他們要先趕往山東。
等到換行水路時,桓澈命人將宗承叫到了他的七寶船上。
宗承道:“殿下莫非是擔心我忽然跳船潛逃?”
“不是,我不怕你跑,我只是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桓澈迎風立於甲板,“其實我一直都想問你,福斯托,就是那個佛郎機勳貴,是不是你引到國朝這邊來的?”
宗承笑了笑,問他為何會這樣想。
“很簡單,福斯托的到來無疑對於攪混水起了不可小覷的作用,而福斯托本人也想開海禁,與你的目的一致,你正可借他鋪路。讓朝廷嘗一嘗與異邦人做買賣的甜頭,自然能加快開海禁的進程。”
“殿下說的言之鑿鑿,我豈非不承認也不成,”宗承的語氣如河風一般清淡,“確實。福斯托跟我做過幾次大買賣,我覺著此人可用,便順水推舟,建議他去跟皇帝做買賣。他聽我一番提議,便興沖沖應下了。”
“不過,福斯托後來回到平戶,與我說七皇子的王妃生得貌若神女,話語之間滿是對你的羨慕。我看他總提雲容,還跟他取消了一筆生意。”
桓澈聽至此蹙了蹙眉,正欲再問問他先前問話梁王之事,見船只到了一處港灣,便下命暫時休整。
宗承瞥了眼太子的側影,目光幽微。
抵達登州府的當日,桓澈讓宗承即刻命他的手下將貨運來交接。
宗承照辦。
等到貨船漸行漸近,依稀能瞧見立在船頭的是宗石。
宗承見狀似有些驚詫,揚聲問侄兒為何是他過來送貨,宗石一笑:“叔父這話說得,為何不能是侄兒?”
宗承皺眉讓他下船說話,宗石卻道:“叔父不要執迷不悟了,侄兒此番是來救叔父回去的。朝廷那頭沒一個好東西,叔父忘記那些官紳從前是如何欺壓我們了?將這許多錢財拱手相送,侄兒都替叔父可惜!皇帝不過是想壓榨叔父,等叔父將東西都給了他們,他們即刻就會翻臉不認人,對我們趕盡殺絕!”
宗石見對面一眾兵士都朝他舉起了火銃,徑直轉向桓澈:“我只想救走我叔父,太子殿下頂好不要輕舉妄動,我手裏可是攥著你的心肝寶貝。”
宗承真正沈下臉來,眉頭深凝。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