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關燈
小
中
大
和珅是真不想再陪著乾隆玩下去了。
他做官做的不舒坦, 乾隆看著也挺痛苦的。
乾隆看著是還想要繼續用他的意思,還試圖用天子權威想要讓他就範,和珅知道自己不可能改變, 幹脆退一步, 他當先提出請辭,無論是辭官也好,革職也罷,不做這個官了, 他和乾隆都自在, 也不用總想著要對方改變了。
和珅這頭瀟瀟灑灑的出宮回府, 那頭宮裏頭就跟著不平靜了。
乾隆生氣,沒想到和珅真能辭官,他也沒見過和珅這樣的。這麽些年了, 縱和珅同他有時候不是一條心,還會頂撞他, 但乾隆從沒想過不用和珅。
他看著長大的少年, 如今又成長的這樣好, 乾隆是希望好好培養和珅, 這朝中還是需要和珅這樣的人才。劉統勳劉綸去後,和珅是乾隆看中的重臣,帝王的左膀右臂, 和珅將這個角色完成的極好。
和珅要辭官,說真的,乾隆還真有些舍不得。
他就不可能允準和珅辭官。他甚至在想, 要不就五千兩過生日算了。內務府的賬目他都看過,知道確實如和珅所說的那樣,內務府是真的拿不出銀錢了, 五千兩已是極限。
乾隆又著實不願意動用自己私庫的銀錢。過個生辰還得自己往外掏錢,這誰聽說過啊?
要說那折子上寫的具體章程,也確實是將五千兩規劃的很好,乾隆暢想了一下,也還是可以熱鬧的。
就在乾隆準備捏著鼻子認了,同意用內務府出的這五千兩銀子過生日的時候,就聽到了和珅瀟瀟灑灑出宮的消息,這一下好不容易按下去的氣又上來了。
乾隆就手裏的折子隨手一扔,他不認了。
這生日他也不過了!
這氣他下不去,和珅又跑回去搞什麽閉門思過等候處置,乾隆這口氣出不來,幹脆就不理會和珅了。
這會兒乾隆倒是有些悟過來了,這小子莫不是本來就想著要辭官的吧?所以才借著這事兒來個借題發揮?乾隆是從心底裏打定了主意不會讓和珅如願的。
他這麽痛痛快快的說要請辭,要乾隆另擇賢能,乾隆就偏不,就這麽耗著。生日也不過了,就要跟和珅這麽耗著,看誰耗得過誰。
要說乾隆年紀大了,這些年貪圖享樂,這人有時候也就會幼稚一些。
他要這樣,宮裏也沒人敢勸,更沒人能勸得動。這局面就是這麽僵持著。
但這消息不會總在宮裏封閉著,和珅在乾隆跟前說的那些話,在場的臣子可不止只有軍機處的,還有旁的大臣。
這事也沒說不能往外傳,和珅瀟瀟灑灑出宮的同時,這事兒就已經傳到了宮內的各個辦差衙門,幾乎是伴隨著和珅踏入和府大門後,這事兒就直接傳出宮,在京城裏傳開了。
乾隆那兒沒有對和珅這邊有任何的反應,但聽說摔了折子不過生日了,這在眾人眼裏,就是跟和珅生氣了的意思。
要說這樣生氣,多年前也是有過的,便是拿和珅頭一回跟乾隆表明態度,說不支持他南巡那一回。
那一次是過了好些年眾人才曉得君臣鬧崩的緣由,可這一回,不用人打聽,事情的經過早就飄到了每個人的耳朵裏。
現如今沒有劉統勳劉綸等人的斡旋,可是絕大部分的大臣其實都是偏向於和珅的。
如今各省虧空甚大,議罪銀進獻之風又有了擡頭的趨勢,這給朝野上下都帶來的很不好的影響,和珅一力糾正,很多臣子也都自覺抵制,跟著和珅一起做這些事。
結果給五千兩銀子過生日,乾隆倒不高興了。這不免讓眾臣心裏犯嘀咕。
劉統勳劉綸是不在了,但英廉還在,英廉得了消息就入宮求見乾隆去了。英廉為的是誰,要說什麽,自然不必明言,眾人都是知曉的。
可令人沒想到的是,在京短暫修整的阿桂也跟著去尋了乾隆。眾人以為阿桂是去乾隆跟前落井下石說和珅壞話的,但其實不是,阿桂其實在這件事上,是站在和珅這邊的。
阿桂這個人性格耿介,他是與和珅不睦,在軍機處中也是尋到機會就會與和珅唱反調對著幹,但是在朝中大是大非的問題上,阿桂不會犯糊塗。
阿桂平生最瞧不慣的就是如慶桂明亮之流,因此對朝中這些不正之風阿桂也都是看不慣的,他倒是有心整頓,但常年在外征戰,也顧不上這些。雖是軍機處重臣,但在這個問題上,他還是有些力不從心的。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和珅想要整肅官場風氣的心,阿桂是很支持的。
阿桂這個人,性子直,常年征戰大局觀根深蒂固,心裏想要支持,不會因為顧念與和珅的私怨就閉口不言,都是為了大清好,阿桂幾乎是沒有任何猶豫,直接就進宮找乾隆去了。他覺得五千兩過生日完全沒問題啊。
要說前些年那些生辰宴還有南巡北巡的,真的是耗費了太多的錢財了。聯想起他們在前線征戰過的日子,阿桂都忍不住心酸。
英廉和阿桂開了頭,後頭的臣子們也就跟著沖了。
有支持和珅的,自然也有不支持和珅的。
不支持和珅的論調無非是覺著大清天子,一國之帝王,只用五千兩過生日實在是太寒酸了。便是如今再不濟,也不至於只有五千兩給皇上過生日的。
再有甚者,借著這個機會趁機攻訐和珅,說和珅中飽私囊,說和珅心存不敬,說和珅勾結朋黨,反正說什麽的都有。
這一次去求見乾隆的人乾隆都沒有避而不見,幾乎是來者不拒,誰來了都見,說什麽都聽著,但乾隆就是不表態。
乾隆表面上不說話,什麽都聽著,但實際上,這些人裏頭,也就英廉和阿桂的話,他聽進去了幾分。
乾隆等著眾臣都消停了,他心裏頭的氣也消的差不多了,才召見了和珅。
和珅一直在府裏待著,當真是一天都沒出過門,更沒在幹一點差事,全在府裏陪伴馮之溪和潤哥兒還有兩個孩子。
福長安如今也歷練出來了,阿桂又在京中,和珅其實一點兒也不擔心軍機處的差事。只不過接到乾隆要召見他的消息時,他當即同馮之溪相視一笑。
這笑刻意沒讓人瞧見,但也只有他們夫妻自己明白,和珅那天瀟瀟灑灑回府,同馮之溪談了一回,夫妻倆是通過氣的,如今乾隆的旨意來了,也都在和珅的預料之中,只不過比和珅的料想要稍微快一些。
和珅進宮去見乾隆。
君臣這一回的相見,倒是出乎意料的平靜。乾隆又將小杌子拿出來了,示意和珅坐,又將左右都屏退了,連李玉都出去了,擺明了是要君臣長談的意思。
“朕不會允準你辭官。”
乾隆開門見山,就直接說出了他的決定,“和珅,當年朕在鹹安宮聽你所言,朕就覺得,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好官。是有能力的,能為大清所用的好官。這樣的人,朕這麽些年,見過的也不過幾個而已。”
“哪怕事到如今,朕依舊堅信,你不做官太可惜了。你應當做官,應當像劉延清那樣,名垂青史,令朕永念。”
劉延清,就是劉統勳。
“便是英廉吳省欽他們到朕這裏來為你說項,朕也是同他們這樣說的。”
事到如今,和珅也沒什麽好藏著掖著的了。
他坦誠道:“皇上,奴才當年說,想要做個筆帖式,然後進六部辦差,之後慢慢做官,一點點做到地方大員。奴才不是不願意為京官,奴才是想著,能為大清做一點實事。奴才是知道自己這個性子的,恐怕會違逆皇上心意。因此不敢隨侍皇上身邊。”
“在奴才心中,維護官場風氣,朝野內外海晏河清,比侍候皇上重要。”
“奴才這些年,努力讓自己做到平衡兩者之間的關系,可到如今卻發現,越發的力不從心了。奴才不敢忤逆皇上,也不願違背自己本心,如今坦言,是望皇上憐憫,奴才辭官是心之所願。若再繼續,只怕皇上不喜,奴才就當真不知該如何是好了。”
乾隆不由苦笑:“朕親自挑選的人,如今倒在朕跟前說為難。難道朕統治大清數十年,在皇祖身邊長了幾年,朕難道要做禍害大清的人麽?”
這話太重了,乾隆能說,和珅不敢說,和珅連忙說不敢。
“罷了。朕這些時日已反思許多,你也沒什麽不敢說的,你的心思,朕已了解了。”
乾隆這些時日憂思過重,人都憔悴了,也是頭一回覺著身上的枷鎖太重了。他原本是個自負的人,這些年享樂太多,早已失去了年輕時的謹慎小心,若沒有和珅這麽一次次的反叛不配合,他可能就這麽一直自負下去了。
可和珅這麽一次次的重擊敲打,將他自己將慶桂明亮之流加註在他身上的厚厚的殼子全都給擊碎了,讓乾隆深刻的認識到了如今的現狀。
可認識歸認識到了,想要改變,甚至有那麽一點點轉變的念頭,乾隆都覺得難,覺得力不從心。
而他在和珅的面前,也沒有掩飾這些力不從心。
乾隆意識到,他還是需要和珅的,甚至比他想象中更需要和珅。
現如今的大清,也需要和珅。
年老的帝王頭一次認識到,他所認定的風調雨順海晏河清的大清,好像真的是有些岌岌可危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他做官做的不舒坦, 乾隆看著也挺痛苦的。
乾隆看著是還想要繼續用他的意思,還試圖用天子權威想要讓他就範,和珅知道自己不可能改變, 幹脆退一步, 他當先提出請辭,無論是辭官也好,革職也罷,不做這個官了, 他和乾隆都自在, 也不用總想著要對方改變了。
和珅這頭瀟瀟灑灑的出宮回府, 那頭宮裏頭就跟著不平靜了。
乾隆生氣,沒想到和珅真能辭官,他也沒見過和珅這樣的。這麽些年了, 縱和珅同他有時候不是一條心,還會頂撞他, 但乾隆從沒想過不用和珅。
他看著長大的少年, 如今又成長的這樣好, 乾隆是希望好好培養和珅, 這朝中還是需要和珅這樣的人才。劉統勳劉綸去後,和珅是乾隆看中的重臣,帝王的左膀右臂, 和珅將這個角色完成的極好。
和珅要辭官,說真的,乾隆還真有些舍不得。
他就不可能允準和珅辭官。他甚至在想, 要不就五千兩過生日算了。內務府的賬目他都看過,知道確實如和珅所說的那樣,內務府是真的拿不出銀錢了, 五千兩已是極限。
乾隆又著實不願意動用自己私庫的銀錢。過個生辰還得自己往外掏錢,這誰聽說過啊?
要說那折子上寫的具體章程,也確實是將五千兩規劃的很好,乾隆暢想了一下,也還是可以熱鬧的。
就在乾隆準備捏著鼻子認了,同意用內務府出的這五千兩銀子過生日的時候,就聽到了和珅瀟瀟灑灑出宮的消息,這一下好不容易按下去的氣又上來了。
乾隆就手裏的折子隨手一扔,他不認了。
這生日他也不過了!
這氣他下不去,和珅又跑回去搞什麽閉門思過等候處置,乾隆這口氣出不來,幹脆就不理會和珅了。
這會兒乾隆倒是有些悟過來了,這小子莫不是本來就想著要辭官的吧?所以才借著這事兒來個借題發揮?乾隆是從心底裏打定了主意不會讓和珅如願的。
他這麽痛痛快快的說要請辭,要乾隆另擇賢能,乾隆就偏不,就這麽耗著。生日也不過了,就要跟和珅這麽耗著,看誰耗得過誰。
要說乾隆年紀大了,這些年貪圖享樂,這人有時候也就會幼稚一些。
他要這樣,宮裏也沒人敢勸,更沒人能勸得動。這局面就是這麽僵持著。
但這消息不會總在宮裏封閉著,和珅在乾隆跟前說的那些話,在場的臣子可不止只有軍機處的,還有旁的大臣。
這事也沒說不能往外傳,和珅瀟瀟灑灑出宮的同時,這事兒就已經傳到了宮內的各個辦差衙門,幾乎是伴隨著和珅踏入和府大門後,這事兒就直接傳出宮,在京城裏傳開了。
乾隆那兒沒有對和珅這邊有任何的反應,但聽說摔了折子不過生日了,這在眾人眼裏,就是跟和珅生氣了的意思。
要說這樣生氣,多年前也是有過的,便是拿和珅頭一回跟乾隆表明態度,說不支持他南巡那一回。
那一次是過了好些年眾人才曉得君臣鬧崩的緣由,可這一回,不用人打聽,事情的經過早就飄到了每個人的耳朵裏。
現如今沒有劉統勳劉綸等人的斡旋,可是絕大部分的大臣其實都是偏向於和珅的。
如今各省虧空甚大,議罪銀進獻之風又有了擡頭的趨勢,這給朝野上下都帶來的很不好的影響,和珅一力糾正,很多臣子也都自覺抵制,跟著和珅一起做這些事。
結果給五千兩銀子過生日,乾隆倒不高興了。這不免讓眾臣心裏犯嘀咕。
劉統勳劉綸是不在了,但英廉還在,英廉得了消息就入宮求見乾隆去了。英廉為的是誰,要說什麽,自然不必明言,眾人都是知曉的。
可令人沒想到的是,在京短暫修整的阿桂也跟著去尋了乾隆。眾人以為阿桂是去乾隆跟前落井下石說和珅壞話的,但其實不是,阿桂其實在這件事上,是站在和珅這邊的。
阿桂這個人性格耿介,他是與和珅不睦,在軍機處中也是尋到機會就會與和珅唱反調對著幹,但是在朝中大是大非的問題上,阿桂不會犯糊塗。
阿桂平生最瞧不慣的就是如慶桂明亮之流,因此對朝中這些不正之風阿桂也都是看不慣的,他倒是有心整頓,但常年在外征戰,也顧不上這些。雖是軍機處重臣,但在這個問題上,他還是有些力不從心的。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和珅想要整肅官場風氣的心,阿桂是很支持的。
阿桂這個人,性子直,常年征戰大局觀根深蒂固,心裏想要支持,不會因為顧念與和珅的私怨就閉口不言,都是為了大清好,阿桂幾乎是沒有任何猶豫,直接就進宮找乾隆去了。他覺得五千兩過生日完全沒問題啊。
要說前些年那些生辰宴還有南巡北巡的,真的是耗費了太多的錢財了。聯想起他們在前線征戰過的日子,阿桂都忍不住心酸。
英廉和阿桂開了頭,後頭的臣子們也就跟著沖了。
有支持和珅的,自然也有不支持和珅的。
不支持和珅的論調無非是覺著大清天子,一國之帝王,只用五千兩過生日實在是太寒酸了。便是如今再不濟,也不至於只有五千兩給皇上過生日的。
再有甚者,借著這個機會趁機攻訐和珅,說和珅中飽私囊,說和珅心存不敬,說和珅勾結朋黨,反正說什麽的都有。
這一次去求見乾隆的人乾隆都沒有避而不見,幾乎是來者不拒,誰來了都見,說什麽都聽著,但乾隆就是不表態。
乾隆表面上不說話,什麽都聽著,但實際上,這些人裏頭,也就英廉和阿桂的話,他聽進去了幾分。
乾隆等著眾臣都消停了,他心裏頭的氣也消的差不多了,才召見了和珅。
和珅一直在府裏待著,當真是一天都沒出過門,更沒在幹一點差事,全在府裏陪伴馮之溪和潤哥兒還有兩個孩子。
福長安如今也歷練出來了,阿桂又在京中,和珅其實一點兒也不擔心軍機處的差事。只不過接到乾隆要召見他的消息時,他當即同馮之溪相視一笑。
這笑刻意沒讓人瞧見,但也只有他們夫妻自己明白,和珅那天瀟瀟灑灑回府,同馮之溪談了一回,夫妻倆是通過氣的,如今乾隆的旨意來了,也都在和珅的預料之中,只不過比和珅的料想要稍微快一些。
和珅進宮去見乾隆。
君臣這一回的相見,倒是出乎意料的平靜。乾隆又將小杌子拿出來了,示意和珅坐,又將左右都屏退了,連李玉都出去了,擺明了是要君臣長談的意思。
“朕不會允準你辭官。”
乾隆開門見山,就直接說出了他的決定,“和珅,當年朕在鹹安宮聽你所言,朕就覺得,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好官。是有能力的,能為大清所用的好官。這樣的人,朕這麽些年,見過的也不過幾個而已。”
“哪怕事到如今,朕依舊堅信,你不做官太可惜了。你應當做官,應當像劉延清那樣,名垂青史,令朕永念。”
劉延清,就是劉統勳。
“便是英廉吳省欽他們到朕這裏來為你說項,朕也是同他們這樣說的。”
事到如今,和珅也沒什麽好藏著掖著的了。
他坦誠道:“皇上,奴才當年說,想要做個筆帖式,然後進六部辦差,之後慢慢做官,一點點做到地方大員。奴才不是不願意為京官,奴才是想著,能為大清做一點實事。奴才是知道自己這個性子的,恐怕會違逆皇上心意。因此不敢隨侍皇上身邊。”
“在奴才心中,維護官場風氣,朝野內外海晏河清,比侍候皇上重要。”
“奴才這些年,努力讓自己做到平衡兩者之間的關系,可到如今卻發現,越發的力不從心了。奴才不敢忤逆皇上,也不願違背自己本心,如今坦言,是望皇上憐憫,奴才辭官是心之所願。若再繼續,只怕皇上不喜,奴才就當真不知該如何是好了。”
乾隆不由苦笑:“朕親自挑選的人,如今倒在朕跟前說為難。難道朕統治大清數十年,在皇祖身邊長了幾年,朕難道要做禍害大清的人麽?”
這話太重了,乾隆能說,和珅不敢說,和珅連忙說不敢。
“罷了。朕這些時日已反思許多,你也沒什麽不敢說的,你的心思,朕已了解了。”
乾隆這些時日憂思過重,人都憔悴了,也是頭一回覺著身上的枷鎖太重了。他原本是個自負的人,這些年享樂太多,早已失去了年輕時的謹慎小心,若沒有和珅這麽一次次的反叛不配合,他可能就這麽一直自負下去了。
可和珅這麽一次次的重擊敲打,將他自己將慶桂明亮之流加註在他身上的厚厚的殼子全都給擊碎了,讓乾隆深刻的認識到了如今的現狀。
可認識歸認識到了,想要改變,甚至有那麽一點點轉變的念頭,乾隆都覺得難,覺得力不從心。
而他在和珅的面前,也沒有掩飾這些力不從心。
乾隆意識到,他還是需要和珅的,甚至比他想象中更需要和珅。
現如今的大清,也需要和珅。
年老的帝王頭一次認識到,他所認定的風調雨順海晏河清的大清,好像真的是有些岌岌可危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