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憐愛
關燈
小
中
大
翌日,周妙宛早早就醒了。
外頭天還黑著,豆大的燭火從帷紗間透過,影影綽綽的,朦朧的氛圍本該讓人昏昏欲睡,她卻難再合眼,默然盯著眼前層疊繁覆的鏤花幔帳。
上頭繡著幾對戲水的鴛鴦,活靈活現,連鴛鴦的眼珠兒都是有神采的。
天將將要亮的時候,她的枕邊人醒了。
“醒了?”李文演問她。
周妙宛若有似無地應了一聲,聽他聲音如常,半分異樣都沒有,看來是不記得昨晚自己發的酒瘋了。
她挑亮了燭火後便自顧自起身去更衣,衣料摩挲的聲音在寂靜的淩晨顯得格外刺耳。
周妙宛掃了堂前的紅檀木桌一眼,一夜過去,純銀鳳紋酒壺依舊靜靜擺在上頭。
說起來,她要謝謝昨夜灌李文演酒的人呢,不是他們,她此刻仍舊被蒙在鼓裏。
周妙宛決定再試他一試。
李文演此時已經起身,他正坐在床沿,低頭系裏衣的系帶。
見狀,周妙宛眉梢一挑,端上酒壺,雛鳥般依偎在他的身邊。
她歪著腦袋,很是認真地望著他的側臉:“景行,我們的交杯還未喝呢。”
景行是李文演的表字,她慣是這麽叫他,簡簡單單的兩個字被她喚得無比繾綣。
李文演手腕一滯,道:“馬上就要進宮見禮,此時不宜飲酒。”
周妙宛笑盈盈地嗔他:”同窗的酒你喝得,我的怎就喝不得了?”
李文演眉心微蹙。
要是她以生氣責怪的語氣來問他,他只推說進宮時辰耽誤不得就好,她若還執意要他飲下的話,反倒是她不懂事了。
但她眼下只是玩笑般吃著他的醋,他反而不好拒絕了。
李文演微妙的神情被周妙宛盡收眼底,她垂眸,掩下失望的神色,斟了滿杯的清酒遞到李文演的手邊。
李文演有些踟躕地接過了。
周妙宛卻沒等他思索,直截了當地給自己也斟了一杯,仰首一飲而盡。
再擡眼時,她眼神坦蕩,噙著笑向李文演展示空蕩蕩的杯底,她說:“我可是喝完了,景行你快些,覲見的時候可快到了。”
李文演耐不住她的催促,最終還是喝了,末了把酒杯重重擱下,道:“如此,可夠了?”
周妙宛心下想笑,這副模樣的李文演她可著實沒有見過。
和自己的妻子喝杯酒,怎麽活像個被迫失貞的貞潔烈男?
看見李文演眉間難以壓抑的煩躁之色,周妙宛心底的郁郁一掃而空,她喚人進來收了酒杯,再喊了丫鬟凝風來給她梳頭。
周妙宛當然是難過的,但幾乎只有一瞬。
她撫著太陽穴定了定神,心想:就當端王妃是個官職好了,她照樣可以過自己的日子。
另一邊,李文演自覺方才有些失態,想要挽回局面,默默走到梳妝臺前,從妝奩裏挑出一支金累絲翠玉步搖,溫柔地斜插入周妙宛盤起的發髻中。
周妙宛早在銅鏡中看到他緩步走來,不動神色地等他動作。
她手指繞著步搖下綴的珠鏈打圈兒:“這步搖很襯我,不過,會不會太過招搖?”
李文演方才還疑心是她發現了什麽刻意試探,聽她的口氣如常,心道是自己多想了。
他回道:“招搖亦無妨,今日不過是去宮中走個過場,不日我們便可以一起離開京城這個是非之地了。”
李文演是皇帝的第七子,生母是禦前奉茶的宮女,相貌平平,皇帝在酒後與她一夜/歡好,卻因愛惜自己的名聲,不肯承認自己酒後失德,所以一切便成了這個宮女“蓄意勾引”。
“蓄意勾引”皇帝的宮女被放逐到了靈谷寺削發為尼,日日苦修。這樁事在後宮不算什麽秘辛,原本到這兒也就結了。
但不知是幸還是不幸,這奉茶宮女十月後,竟在寺中產下了一個男嬰。
這事無異於一聲驚雷傳至了宮中。
原來是奉茶宮女自知皇帝不喜,自己又是被逐出宮的,腹中胎兒一旦被旁人知曉是極難保住,所以生生瞞到了生產之時。
她又恐這個孩子出生在靈谷寺,血光汙了這皇家寺院,引得皇帝更加遷怒她的孩兒,便在孩子滿月之日割腕自殺了,死前留下一封血書陳情,道一切皆是她之過,造下的業障她願以身償還,唯願皇家血脈延續,不流落在外。
言辭懇切的血書內容被皇帝知道了,感念她慈母之情,親臨靈谷寺將男嬰接回了宮。
這件事的真假已然不重要,重要的是宮裏又多了一個皇子,幾方對峙下,皇帝最終將七皇子交予嫻妃撫養。
皇帝實在是流連花叢,宮中女子數不勝數,皇子公主多得能坐好幾桌,對於七皇子這個能提醒他酒後亂性的存在,難以有什麽真切的感情。嫻妃也是有親兒子三皇子的,是以,李文演在宮中從來不受重視。
按祖制,娶親後,李文演這個端王就要攜家眷去往封地了。
分封後的王爺非召不得入京,是以但凡生母有寵有勢的,總會想辦法留兒子多在京城幾年,哪怕不為什麽骨肉親情,多找機會在皇帝面前漏漏臉也是好的。
畢竟,在封地上過得是好是壞,也全是由皇帝的念頭決定的。
但李文演身份尷尬,不會有人替他籌謀這些,明眼人又都能看出來皇帝對這個兒子的漠視,是以他去往封地的日子,就定在了大婚後一個月,連年都不打算讓他在京中過。
這些事情,如今已是端王妃的周妙宛一清二楚,李文演也沒瞞過她。
曾幾何時,她還為他比自己更不幸的遭遇掉過好些心疼的淚水,只恨自己沒有早些遇上他,早些關懷他心疼他。
回首想來,這份心疼就是情愫的開端吧,不過……
她默然片刻,避開了這個不甚開心的話題,只道:“時辰不早了,我們走吧。”
兩人還算和諧地一起坐上了前往宮中的馬車。
進了宮門,就不能再乘車了,只能用腳丈量。
深秋蕭瑟的冷風直吹得周妙宛臉蛋泛紅,她打了個哆嗦,埋頭把脖子縮得更緊了些,一邊在想,還好馬上就能離京了,不然到年關,每逢大宴小宴都要來一遭,那得多冷啊。
忽然,周妙宛感覺迎面吹來的冷風變小了,擡頭一看,是李文演走到了她的正前方,清雋的背影替她把風擋下了好些。
周妙宛心下喟嘆。
如果昨夜的事情沒有發生該多好,她此刻一定會為他而心動的。
—-
皇帝年事已高,宮中後位空懸,所以周妙宛真正需要拜見的只有嫻妃和代掌宮權的貴妃。
兩人先是到了貴妃的長樂宮,看門的太監卻苦著臉說:“真是不巧,這幾日天涼,貴妃娘娘偶感風寒,身子不爽。您二位新婚燕爾,娘娘的意思是,不好過了病氣給二位。”
明晃晃的閉門羹。
李文演當然不會不懂這個意思,他沈默良久,才道:“那本王不攪擾了。”
無需他多說,周妙宛朝殿門福了一福,便跟在他身後走了。
這其實是周妙宛頭回進宮。
巍峨的宮墻一路延伸,好不氣派,襯得她視野中的李文演愈發小了。
真是個勢力的地方,周妙宛快走幾步,趕上他的步伐,低聲道:“早聽得貴妃跋扈,與嫻妃不和,只是沒想到會如此過分。”
李文演自嘲:“是我帶累了你。”
周妙宛內心其實並沒有什麽波動,但一個合格的王妃應該在這種時候安慰一下自己的夫君吧?
於是她說:“等去了封地,天高地遠,他們的冷待也與我們無關了。”
可這安慰似乎起了反作用,李文演步子一滯,沒說話,隨後仿佛走得更快了些。
嫻妃的怡和殿倒不至於把他倆拒之門外,太監恭恭敬敬地給兩人引路:“端王爺、端王妃,請先移步正殿稍候。”
約莫一刻鐘後,嫻妃姍姍來遲。
她神采奕奕,身著妃色的緞子襖,明明膝下兒女都已到了成家的年歲,她本人的臉上卻沒有染上歲月的風霜,眼波流轉間,既有久居上位的威懾,也有脈脈湧動的風情。
“兒臣給母妃請安。”
“兒臣給嫻妃娘娘請安,”周妙宛亦步亦趨地行禮。
嫻妃笑得溫和,沒有為難她,“過來,讓本宮好生看看你。”
她的目光在周妙宛身上停留良久,覆又道:“靜彤,把本宮入宮那年,皇上賞的絞絲玉鐲拿來。”
名喚“靜彤”的宮女應聲,不一會兒她便拿了鐲子來交予嫻妃。
玉鐲溫潤剔透、盈盈似月,看起來很有年份,不過只有一只,並不成對。但讓周妙宛有些訝異的是,嫻妃似乎是要親手給她戴上?
嫻妃捉起周妙宛的手,拿玉鐲在她腕間比著,說道:“好玉能養人呢,你好生戴著。”
周妙宛順勢改了口:“那兒臣謝過母妃了。”
“說起來,這鐲子本是一對兒,前年碩兒成婚時,本宮把另一只給了他的王妃。”
嫻妃提到的正是三皇子。他前年封的兗王,開府成婚,娶了翰林院學士林渭全之女為正妃,數月前剛去往封地。
忽然間,嫻妃話鋒一轉,問周妙宛:“昨日入王府,你家可為你準備了陪嫁丫頭?”
陪嫁丫頭?周妙宛心下一驚,故作不解道:“有的呀,今日伴我進宮的丫鬟就是。”
嫻妃聞言,掩嘴笑了,好一會兒才道:“本宮說的可不是伺候你的丫頭。這永安侯夫人身為繼母,果然在禮數教養上就是差了些。不過還好,本宮替你準備好了人。”
她話音剛落,李文演便起身道:“母妃,兒臣不日便要離京,此時實在不好往後院添人。”
嫻妃有一下沒一下地撫著周妙宛的手背,她微瞇起眼,似笑非笑:“碩兒成婚時,本宮為他添了人,若你成婚本宮卻不管不顧,豈不是落人口實?”
李文演張嘴欲言,卻被嫻妃制止了,她聲音溫柔,語氣卻是不容置喙的,“正是你要離京,本宮才不放心。”
“不放心”三個字她說得很重,重到周妙宛這個局外人終於也覺出些不對勁了。
周妙宛偏頭,明顯能看到李文演的臉色很差,她雖不理解這對便宜母子之間在打什麽啞謎,但忽然凝滯的氣氛顯然需要有人來打破,她猶豫片刻,開口說道:“能入母妃眼的,定然是好妹妹,不若讓我先見一見。”
嫻妃此時才真正把視線投向了周妙宛。
滿京城都知道她同端王是兩情相悅,新婚頭天婆母給後院塞人是明晃晃的下馬威,這個小姑娘居然還能如此鎮定地打圓場?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外頭天還黑著,豆大的燭火從帷紗間透過,影影綽綽的,朦朧的氛圍本該讓人昏昏欲睡,她卻難再合眼,默然盯著眼前層疊繁覆的鏤花幔帳。
上頭繡著幾對戲水的鴛鴦,活靈活現,連鴛鴦的眼珠兒都是有神采的。
天將將要亮的時候,她的枕邊人醒了。
“醒了?”李文演問她。
周妙宛若有似無地應了一聲,聽他聲音如常,半分異樣都沒有,看來是不記得昨晚自己發的酒瘋了。
她挑亮了燭火後便自顧自起身去更衣,衣料摩挲的聲音在寂靜的淩晨顯得格外刺耳。
周妙宛掃了堂前的紅檀木桌一眼,一夜過去,純銀鳳紋酒壺依舊靜靜擺在上頭。
說起來,她要謝謝昨夜灌李文演酒的人呢,不是他們,她此刻仍舊被蒙在鼓裏。
周妙宛決定再試他一試。
李文演此時已經起身,他正坐在床沿,低頭系裏衣的系帶。
見狀,周妙宛眉梢一挑,端上酒壺,雛鳥般依偎在他的身邊。
她歪著腦袋,很是認真地望著他的側臉:“景行,我們的交杯還未喝呢。”
景行是李文演的表字,她慣是這麽叫他,簡簡單單的兩個字被她喚得無比繾綣。
李文演手腕一滯,道:“馬上就要進宮見禮,此時不宜飲酒。”
周妙宛笑盈盈地嗔他:”同窗的酒你喝得,我的怎就喝不得了?”
李文演眉心微蹙。
要是她以生氣責怪的語氣來問他,他只推說進宮時辰耽誤不得就好,她若還執意要他飲下的話,反倒是她不懂事了。
但她眼下只是玩笑般吃著他的醋,他反而不好拒絕了。
李文演微妙的神情被周妙宛盡收眼底,她垂眸,掩下失望的神色,斟了滿杯的清酒遞到李文演的手邊。
李文演有些踟躕地接過了。
周妙宛卻沒等他思索,直截了當地給自己也斟了一杯,仰首一飲而盡。
再擡眼時,她眼神坦蕩,噙著笑向李文演展示空蕩蕩的杯底,她說:“我可是喝完了,景行你快些,覲見的時候可快到了。”
李文演耐不住她的催促,最終還是喝了,末了把酒杯重重擱下,道:“如此,可夠了?”
周妙宛心下想笑,這副模樣的李文演她可著實沒有見過。
和自己的妻子喝杯酒,怎麽活像個被迫失貞的貞潔烈男?
看見李文演眉間難以壓抑的煩躁之色,周妙宛心底的郁郁一掃而空,她喚人進來收了酒杯,再喊了丫鬟凝風來給她梳頭。
周妙宛當然是難過的,但幾乎只有一瞬。
她撫著太陽穴定了定神,心想:就當端王妃是個官職好了,她照樣可以過自己的日子。
另一邊,李文演自覺方才有些失態,想要挽回局面,默默走到梳妝臺前,從妝奩裏挑出一支金累絲翠玉步搖,溫柔地斜插入周妙宛盤起的發髻中。
周妙宛早在銅鏡中看到他緩步走來,不動神色地等他動作。
她手指繞著步搖下綴的珠鏈打圈兒:“這步搖很襯我,不過,會不會太過招搖?”
李文演方才還疑心是她發現了什麽刻意試探,聽她的口氣如常,心道是自己多想了。
他回道:“招搖亦無妨,今日不過是去宮中走個過場,不日我們便可以一起離開京城這個是非之地了。”
李文演是皇帝的第七子,生母是禦前奉茶的宮女,相貌平平,皇帝在酒後與她一夜/歡好,卻因愛惜自己的名聲,不肯承認自己酒後失德,所以一切便成了這個宮女“蓄意勾引”。
“蓄意勾引”皇帝的宮女被放逐到了靈谷寺削發為尼,日日苦修。這樁事在後宮不算什麽秘辛,原本到這兒也就結了。
但不知是幸還是不幸,這奉茶宮女十月後,竟在寺中產下了一個男嬰。
這事無異於一聲驚雷傳至了宮中。
原來是奉茶宮女自知皇帝不喜,自己又是被逐出宮的,腹中胎兒一旦被旁人知曉是極難保住,所以生生瞞到了生產之時。
她又恐這個孩子出生在靈谷寺,血光汙了這皇家寺院,引得皇帝更加遷怒她的孩兒,便在孩子滿月之日割腕自殺了,死前留下一封血書陳情,道一切皆是她之過,造下的業障她願以身償還,唯願皇家血脈延續,不流落在外。
言辭懇切的血書內容被皇帝知道了,感念她慈母之情,親臨靈谷寺將男嬰接回了宮。
這件事的真假已然不重要,重要的是宮裏又多了一個皇子,幾方對峙下,皇帝最終將七皇子交予嫻妃撫養。
皇帝實在是流連花叢,宮中女子數不勝數,皇子公主多得能坐好幾桌,對於七皇子這個能提醒他酒後亂性的存在,難以有什麽真切的感情。嫻妃也是有親兒子三皇子的,是以,李文演在宮中從來不受重視。
按祖制,娶親後,李文演這個端王就要攜家眷去往封地了。
分封後的王爺非召不得入京,是以但凡生母有寵有勢的,總會想辦法留兒子多在京城幾年,哪怕不為什麽骨肉親情,多找機會在皇帝面前漏漏臉也是好的。
畢竟,在封地上過得是好是壞,也全是由皇帝的念頭決定的。
但李文演身份尷尬,不會有人替他籌謀這些,明眼人又都能看出來皇帝對這個兒子的漠視,是以他去往封地的日子,就定在了大婚後一個月,連年都不打算讓他在京中過。
這些事情,如今已是端王妃的周妙宛一清二楚,李文演也沒瞞過她。
曾幾何時,她還為他比自己更不幸的遭遇掉過好些心疼的淚水,只恨自己沒有早些遇上他,早些關懷他心疼他。
回首想來,這份心疼就是情愫的開端吧,不過……
她默然片刻,避開了這個不甚開心的話題,只道:“時辰不早了,我們走吧。”
兩人還算和諧地一起坐上了前往宮中的馬車。
進了宮門,就不能再乘車了,只能用腳丈量。
深秋蕭瑟的冷風直吹得周妙宛臉蛋泛紅,她打了個哆嗦,埋頭把脖子縮得更緊了些,一邊在想,還好馬上就能離京了,不然到年關,每逢大宴小宴都要來一遭,那得多冷啊。
忽然,周妙宛感覺迎面吹來的冷風變小了,擡頭一看,是李文演走到了她的正前方,清雋的背影替她把風擋下了好些。
周妙宛心下喟嘆。
如果昨夜的事情沒有發生該多好,她此刻一定會為他而心動的。
—-
皇帝年事已高,宮中後位空懸,所以周妙宛真正需要拜見的只有嫻妃和代掌宮權的貴妃。
兩人先是到了貴妃的長樂宮,看門的太監卻苦著臉說:“真是不巧,這幾日天涼,貴妃娘娘偶感風寒,身子不爽。您二位新婚燕爾,娘娘的意思是,不好過了病氣給二位。”
明晃晃的閉門羹。
李文演當然不會不懂這個意思,他沈默良久,才道:“那本王不攪擾了。”
無需他多說,周妙宛朝殿門福了一福,便跟在他身後走了。
這其實是周妙宛頭回進宮。
巍峨的宮墻一路延伸,好不氣派,襯得她視野中的李文演愈發小了。
真是個勢力的地方,周妙宛快走幾步,趕上他的步伐,低聲道:“早聽得貴妃跋扈,與嫻妃不和,只是沒想到會如此過分。”
李文演自嘲:“是我帶累了你。”
周妙宛內心其實並沒有什麽波動,但一個合格的王妃應該在這種時候安慰一下自己的夫君吧?
於是她說:“等去了封地,天高地遠,他們的冷待也與我們無關了。”
可這安慰似乎起了反作用,李文演步子一滯,沒說話,隨後仿佛走得更快了些。
嫻妃的怡和殿倒不至於把他倆拒之門外,太監恭恭敬敬地給兩人引路:“端王爺、端王妃,請先移步正殿稍候。”
約莫一刻鐘後,嫻妃姍姍來遲。
她神采奕奕,身著妃色的緞子襖,明明膝下兒女都已到了成家的年歲,她本人的臉上卻沒有染上歲月的風霜,眼波流轉間,既有久居上位的威懾,也有脈脈湧動的風情。
“兒臣給母妃請安。”
“兒臣給嫻妃娘娘請安,”周妙宛亦步亦趨地行禮。
嫻妃笑得溫和,沒有為難她,“過來,讓本宮好生看看你。”
她的目光在周妙宛身上停留良久,覆又道:“靜彤,把本宮入宮那年,皇上賞的絞絲玉鐲拿來。”
名喚“靜彤”的宮女應聲,不一會兒她便拿了鐲子來交予嫻妃。
玉鐲溫潤剔透、盈盈似月,看起來很有年份,不過只有一只,並不成對。但讓周妙宛有些訝異的是,嫻妃似乎是要親手給她戴上?
嫻妃捉起周妙宛的手,拿玉鐲在她腕間比著,說道:“好玉能養人呢,你好生戴著。”
周妙宛順勢改了口:“那兒臣謝過母妃了。”
“說起來,這鐲子本是一對兒,前年碩兒成婚時,本宮把另一只給了他的王妃。”
嫻妃提到的正是三皇子。他前年封的兗王,開府成婚,娶了翰林院學士林渭全之女為正妃,數月前剛去往封地。
忽然間,嫻妃話鋒一轉,問周妙宛:“昨日入王府,你家可為你準備了陪嫁丫頭?”
陪嫁丫頭?周妙宛心下一驚,故作不解道:“有的呀,今日伴我進宮的丫鬟就是。”
嫻妃聞言,掩嘴笑了,好一會兒才道:“本宮說的可不是伺候你的丫頭。這永安侯夫人身為繼母,果然在禮數教養上就是差了些。不過還好,本宮替你準備好了人。”
她話音剛落,李文演便起身道:“母妃,兒臣不日便要離京,此時實在不好往後院添人。”
嫻妃有一下沒一下地撫著周妙宛的手背,她微瞇起眼,似笑非笑:“碩兒成婚時,本宮為他添了人,若你成婚本宮卻不管不顧,豈不是落人口實?”
李文演張嘴欲言,卻被嫻妃制止了,她聲音溫柔,語氣卻是不容置喙的,“正是你要離京,本宮才不放心。”
“不放心”三個字她說得很重,重到周妙宛這個局外人終於也覺出些不對勁了。
周妙宛偏頭,明顯能看到李文演的臉色很差,她雖不理解這對便宜母子之間在打什麽啞謎,但忽然凝滯的氣氛顯然需要有人來打破,她猶豫片刻,開口說道:“能入母妃眼的,定然是好妹妹,不若讓我先見一見。”
嫻妃此時才真正把視線投向了周妙宛。
滿京城都知道她同端王是兩情相悅,新婚頭天婆母給後院塞人是明晃晃的下馬威,這個小姑娘居然還能如此鎮定地打圓場?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