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190章
眾人此時才恍然,先前伊春城主府回應說‘朝廷無能,解救交州老百姓的責任由伊春城主府承擔’的意思,並不拿銀子贖人,而是直接出兵驅逐南蠻,收覆失地。
伊春城主府表現出來的強硬的軍事作風,讓所有人為之失語。
失語之後,便是熱烈的討論,對於伊春出兵一事,所有的大梁子民都是高度讚揚的。
“幽州有多少兵馬啊,竟然敢和南蠻幹起來?”
有人不服氣地道,“幽州四五十萬兵馬肯定有的,南蠻不也就兩百多萬人口嗎?怎麽就不能和它幹起來?”
“你們發現了嗎?幽州的四五十萬兵馬,這一兩年的時間裏和北狄、西戎、南蠻都幹過仗。”
“是的,他們前後抵禦了這三個外族的入侵。先是打敗了狄羅族,後面又令西戎主動退出北境戰場,如今更是不畏艱險前往交州與南蠻交戰。”不是一國,勝似一國,國之仁心仁德,在伊春表現得淋漓盡致。那麽伊春取大梁而代之,似乎也沒什麽不好的?因為,伊春目前的所做所為,才是他們想要看到的國家的樣子。
這些都是事實,不容歪曲的事實。
面對伊春的所做所為,就連大梁境內最迂腐的那些書生老頑固,得知了幽州出兵攻打南蠻,解救交州之後,都啞口無言了。他們在心中默默地道,再也不罵幽州那幫人是亂臣賊子了。
徐州
汝陰王面對伊春軍團進軍交州,拿下了南海郡的消息,也是滿目的不可置信,“刑長風竟然出兵攻打南蠻?”
司馬賢坐在下首,也有瞬間的無言,雖然先前他已有猜測,但仍舊不願相信它會成真。交州的情況,他在得知後,也曾思索過。但最終的結論是,等他們攻占了兗州、豫州後再南下攻打楊州,打完揚州之後,才會開始著手處理交州的問題。
司馬賢感嘆,“伊春城主府此舉,真的是劍走偏峰啊。”幽州真是敢想他們不敢想之事,做他們不敢做之事。
莫怪乎他主公對此不敢相信,誰會想到伊春竟然會出兵交州呢?幽州在北,交州在南,兩個地方,相距有三千公裏吧。先別說打下來的難度,就說打下來後,治理起來也很麻煩。
還是他們伊春就如此有信心,最終的勝利是他們的?等將整個中原打下來之後,土地重新連成一片,在治理方面就不存在相隔三千裏的難度了。
汝陰王甚是無語,“這會風頭都被幽州給搶盡了!”原本,安南王的歸附,以及兵合一處,他是想趁機宣傳一下,為自已添點威望的。估計朝廷也是一樣的想法,所以才會在打敗了安南王之後就明發聖旨昭告天下。
司馬賢回過神後,無奈地搖著扇子道,“不僅如此,伊春此舉,在朝廷不作為的前提下,老百姓的好感都被他們給拉滿了。”
想到伊春這次獲得的偌大的聲望,汝陰王不甘地道,“不然我們也出兵?總不能讓幽州專美於前吧?”
司馬賢並不讚成這個提議,“不,我們此時出兵,得不到太大的好處,我們加入進去,反而替伊春分擔了南蠻給予的壓力。”
汝陰王想想也是,頭道湯已經被伊春喝掉了,他們再加入進去,在聲望方面也不可能趕超對方,何必呢?緊接著,他又想到一個問題,“等等,伊春的船和水軍這麽厲害了嗎?竟然能橫跨了那麽長的海域?而且三十萬兵馬,不是三千人,更不是三萬人,運送那麽多兵馬經過他們青徐兩州的海域,他們竟然絲毫不知情?”
“前面他們出兵的時候走的應該是外海域。”
“算他們聰明!”
“不過,依屬下估計,接下來,伊春的船應該會改走內海域了。”
汝陰王虎目一瞪,“現在他們就敢走內海域了?”
司馬賢解釋,“事以密成,先前他們出兵,需要保密,好殺南蠻一個措手不及,現在不需要保密了,而且外海域不安全,肯定會改道的。”
“我們青徐兩州也是有水軍的,他們就不怕我們截道?”
司馬賢連忙道,“主公,在這當口,咱們萬萬不能截他們的道。現在幽州軍占據大義,咱們非但不能攻擊他們,若是可以,還應該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汝陰王再次瞪大了眼,“不能截道,讓他們大搖大擺地穿過我們的海域,還要給他們提供幫助?”美不死他們!
司馬賢無奈地點頭,當他看到自家主公長籲短嘆之時,開始分析起目前的形勢來,“其實,伊春這樣子搞,對我們也不是全無好處的。現在伊春被牽制在交州,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機會。”
“什麽機會?”
“伊春想要打下交州,估計得源源不斷地增兵,否則,他們可保不住在交州打下的城池。主公,依你估計,伊春得抽調多少兵源前往交州?”
說起軍事,汝陰王熟稔,他很快就估算出伊春得投入的兵源數量,“保守估計,至少得投入三十萬這樣。畢竟南蠻駐交州的軍隊數量可不少。”
司馬賢又笑著問他,“伊春才有多少兵馬?”
汝陰王靈光一閃,“你是說,幽州空虛?”
“嗯,我們能想到這點,朝廷肯定也能想到,以三皇子的瘋狂,肯定會趁機攻打幽州的。”特別是在剛打敗安南王的當口。
汝陰王隱約知道他們能做點什麽了。
司馬賢也不賣關子,說道,“現在伊春占據了大義,朝廷此時出兵攻打幽州實屬不義之舉。等朝廷一出兵,我們可以趁機發表檄文,然後出兵攻打兗州和豫州,一定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就是這樣!”汝陰王附掌而笑。
司馬賢心中暗忖,等占據了兗州和豫州,再視情況,看看是北上冀州還是南下楊州,或者西進司隸,都是很好的選擇。
朝廷和伊春鬥這麽一場,若是朝廷弱勢,他們就直接進軍司隸:若是伊春被朝廷所壓制,他們就可以北上:若是二者勢均力敵,他們還可以南下揚州。
皇宮
正如司馬賢猜測的那樣,三皇子得知刑長風出兵交州之後,第一個念頭就是趁幽州空虛,大軍直接壓境,趁他病要他命!
太子得知消息,拖著病體前來阻止,“現在伊春占據大義,朝廷這時出兵的話,會被天下人所罵吧。”
三皇子不以為然地道,“不然你說怎麽辦,任由伊春坐大嗎?至於罵名?因為伊春城主府那幫人,我們大梁朝廷背負的罵名還少嗎?就拿交州來說,誰說我們朝廷不管了?事有輕重緩急,等我們收拾了安南王之後,自然就會處理交州的問題了,誰讓他們多事了?太子殿下,現在是幽州最虛弱的時候,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消滅伊春勢力的機會。本王就問你,面子和裏子,哪個重要?”
“咳咳——”太子一邊咳嗽一邊思考,這選擇真是難啊。
太子咳完之後,一直沒說話,三皇子理解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太子殿下,歷史是為勝利者書寫的,只要能將伊春消滅,我們大梁朝廷的一切罵名,將來都不會存在。”
朝廷這個時候發兵攻打幽州,令舉國震驚。
無數人驚呆了,無數勸諫和罵人的信件飛向朝廷,朝廷這是在幹什麽啊?伊春城主府攻打南蠻,朝廷不幫忙就算了,怎麽還反過來攻打幽州,幫起南蠻的忙來了?
他們知不知道這樣做是在助紂為虐?
他們這樣做,根本就不顧交州四五十萬大梁子民的安危!
寒心,太讓人寒心了!
三皇子面對群情激憤的言辭,依舊不改其志,就是要在此時發兵平定幽州!
就在這當口,京城太學的山長盧謙掛印而去,離去之前,他曾在書院鮮明旗幟地反對朝廷在此時發兵攻打幽州。
他當時面對著所有太學的學生,“說實話,一直以來,我都知道,朝廷有這樣那樣的小毛病,比如稅收重,有貪官汙吏,也不那麽愛戴百姓等等,但是再怎麽不好,一直以來它都護著我們不受外族的侵略。”
“我不知道對人對國家對朝廷是如何要求的,但我的要求就是這麽簡單。它可以不那麽完美,甚至可以有些貪官汙吏,但是但是,面對異族外族,是一點也不能退讓的,因為民族大義不容退讓!”
盧謙的話,讓在場的學生有人震驚,有人深表讚同。
“但是近些年,我對朝廷是失望的。皇室一直在拼命地維系著自已的統治地位,儼然不顧百姓的死活。”
盧謙仍舊自顧自地往下說,“而伊春呢?他們這兩三年為境內老百姓所做的事就不說了,就說幽州的四五十萬兵馬吧,這一兩年的時間裏和北狄、西戎、南蠻都打過仗。可以說,幽州的五十萬將士,代替了朝廷,鎮守了大梁四方。故而,我不希望朝廷在這時候攻打幽州,強烈反對朝廷出兵!”
說罷,他便掛印而去。盧謙很清楚,當著眾學生的面發表了這樣的觀點,他這山長是不可能再做下去了。而且,他本人也極有可能面臨牢獄之災甚至死亡之禍。但是,他不在乎。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身為讀書人,與身俱有的清正之氣不能被現實所汙。
果然,三皇子聽說了他的大膽狂言之後,極為震怒,當即下令讓人將其捉拿下天牢,並細查他是否與伊春方面有勾結!
沒兩日,盧謙身死,官方給出的對外的說法就是盧謙被伊春所收買,所以那一日才會面對眾學生大放厥詞,抹黑大梁朝廷,汙蔑皇室。
盧謙人雖死,成就了他不畏皇權的名聲,進而得以青史留名!
可以說,他給了這個風雨飄搖的朝廷在聲望上致命的一擊。
而且他的那番話流出了皇宮,無數老百姓聽了心有戚戚。甚至有老百姓自發地組織到衙門前,想請求朝廷收回成命。
盧謙的一番話也以最快的速度傳到了伊春,傳到了姚春暖的耳中。
盧謙不是他們的人,她沒想到盧謙會替他們說話。
大梁朝廷雖然腐朽不堪,但是老百姓有很多讀書人是正氣凜然鐵骨錚錚的。
自古以來,宣揚的忠孝禮義恥,所謂的忠,就是忠於民族和國家。你願意為了老百姓犧牲和退讓,老百姓也不願意看著你倒下。
有些事情,你做了,老百姓們都看在眼裏。他們心中都有一桿稱,公正的評說,雖遲但到。他們功勞不會被抹滅。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眾人此時才恍然,先前伊春城主府回應說‘朝廷無能,解救交州老百姓的責任由伊春城主府承擔’的意思,並不拿銀子贖人,而是直接出兵驅逐南蠻,收覆失地。
伊春城主府表現出來的強硬的軍事作風,讓所有人為之失語。
失語之後,便是熱烈的討論,對於伊春出兵一事,所有的大梁子民都是高度讚揚的。
“幽州有多少兵馬啊,竟然敢和南蠻幹起來?”
有人不服氣地道,“幽州四五十萬兵馬肯定有的,南蠻不也就兩百多萬人口嗎?怎麽就不能和它幹起來?”
“你們發現了嗎?幽州的四五十萬兵馬,這一兩年的時間裏和北狄、西戎、南蠻都幹過仗。”
“是的,他們前後抵禦了這三個外族的入侵。先是打敗了狄羅族,後面又令西戎主動退出北境戰場,如今更是不畏艱險前往交州與南蠻交戰。”不是一國,勝似一國,國之仁心仁德,在伊春表現得淋漓盡致。那麽伊春取大梁而代之,似乎也沒什麽不好的?因為,伊春目前的所做所為,才是他們想要看到的國家的樣子。
這些都是事實,不容歪曲的事實。
面對伊春的所做所為,就連大梁境內最迂腐的那些書生老頑固,得知了幽州出兵攻打南蠻,解救交州之後,都啞口無言了。他們在心中默默地道,再也不罵幽州那幫人是亂臣賊子了。
徐州
汝陰王面對伊春軍團進軍交州,拿下了南海郡的消息,也是滿目的不可置信,“刑長風竟然出兵攻打南蠻?”
司馬賢坐在下首,也有瞬間的無言,雖然先前他已有猜測,但仍舊不願相信它會成真。交州的情況,他在得知後,也曾思索過。但最終的結論是,等他們攻占了兗州、豫州後再南下攻打楊州,打完揚州之後,才會開始著手處理交州的問題。
司馬賢感嘆,“伊春城主府此舉,真的是劍走偏峰啊。”幽州真是敢想他們不敢想之事,做他們不敢做之事。
莫怪乎他主公對此不敢相信,誰會想到伊春竟然會出兵交州呢?幽州在北,交州在南,兩個地方,相距有三千公裏吧。先別說打下來的難度,就說打下來後,治理起來也很麻煩。
還是他們伊春就如此有信心,最終的勝利是他們的?等將整個中原打下來之後,土地重新連成一片,在治理方面就不存在相隔三千裏的難度了。
汝陰王甚是無語,“這會風頭都被幽州給搶盡了!”原本,安南王的歸附,以及兵合一處,他是想趁機宣傳一下,為自已添點威望的。估計朝廷也是一樣的想法,所以才會在打敗了安南王之後就明發聖旨昭告天下。
司馬賢回過神後,無奈地搖著扇子道,“不僅如此,伊春此舉,在朝廷不作為的前提下,老百姓的好感都被他們給拉滿了。”
想到伊春這次獲得的偌大的聲望,汝陰王不甘地道,“不然我們也出兵?總不能讓幽州專美於前吧?”
司馬賢並不讚成這個提議,“不,我們此時出兵,得不到太大的好處,我們加入進去,反而替伊春分擔了南蠻給予的壓力。”
汝陰王想想也是,頭道湯已經被伊春喝掉了,他們再加入進去,在聲望方面也不可能趕超對方,何必呢?緊接著,他又想到一個問題,“等等,伊春的船和水軍這麽厲害了嗎?竟然能橫跨了那麽長的海域?而且三十萬兵馬,不是三千人,更不是三萬人,運送那麽多兵馬經過他們青徐兩州的海域,他們竟然絲毫不知情?”
“前面他們出兵的時候走的應該是外海域。”
“算他們聰明!”
“不過,依屬下估計,接下來,伊春的船應該會改走內海域了。”
汝陰王虎目一瞪,“現在他們就敢走內海域了?”
司馬賢解釋,“事以密成,先前他們出兵,需要保密,好殺南蠻一個措手不及,現在不需要保密了,而且外海域不安全,肯定會改道的。”
“我們青徐兩州也是有水軍的,他們就不怕我們截道?”
司馬賢連忙道,“主公,在這當口,咱們萬萬不能截他們的道。現在幽州軍占據大義,咱們非但不能攻擊他們,若是可以,還應該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汝陰王再次瞪大了眼,“不能截道,讓他們大搖大擺地穿過我們的海域,還要給他們提供幫助?”美不死他們!
司馬賢無奈地點頭,當他看到自家主公長籲短嘆之時,開始分析起目前的形勢來,“其實,伊春這樣子搞,對我們也不是全無好處的。現在伊春被牽制在交州,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機會。”
“什麽機會?”
“伊春想要打下交州,估計得源源不斷地增兵,否則,他們可保不住在交州打下的城池。主公,依你估計,伊春得抽調多少兵源前往交州?”
說起軍事,汝陰王熟稔,他很快就估算出伊春得投入的兵源數量,“保守估計,至少得投入三十萬這樣。畢竟南蠻駐交州的軍隊數量可不少。”
司馬賢又笑著問他,“伊春才有多少兵馬?”
汝陰王靈光一閃,“你是說,幽州空虛?”
“嗯,我們能想到這點,朝廷肯定也能想到,以三皇子的瘋狂,肯定會趁機攻打幽州的。”特別是在剛打敗安南王的當口。
汝陰王隱約知道他們能做點什麽了。
司馬賢也不賣關子,說道,“現在伊春占據了大義,朝廷此時出兵攻打幽州實屬不義之舉。等朝廷一出兵,我們可以趁機發表檄文,然後出兵攻打兗州和豫州,一定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就是這樣!”汝陰王附掌而笑。
司馬賢心中暗忖,等占據了兗州和豫州,再視情況,看看是北上冀州還是南下楊州,或者西進司隸,都是很好的選擇。
朝廷和伊春鬥這麽一場,若是朝廷弱勢,他們就直接進軍司隸:若是伊春被朝廷所壓制,他們就可以北上:若是二者勢均力敵,他們還可以南下揚州。
皇宮
正如司馬賢猜測的那樣,三皇子得知刑長風出兵交州之後,第一個念頭就是趁幽州空虛,大軍直接壓境,趁他病要他命!
太子得知消息,拖著病體前來阻止,“現在伊春占據大義,朝廷這時出兵的話,會被天下人所罵吧。”
三皇子不以為然地道,“不然你說怎麽辦,任由伊春坐大嗎?至於罵名?因為伊春城主府那幫人,我們大梁朝廷背負的罵名還少嗎?就拿交州來說,誰說我們朝廷不管了?事有輕重緩急,等我們收拾了安南王之後,自然就會處理交州的問題了,誰讓他們多事了?太子殿下,現在是幽州最虛弱的時候,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消滅伊春勢力的機會。本王就問你,面子和裏子,哪個重要?”
“咳咳——”太子一邊咳嗽一邊思考,這選擇真是難啊。
太子咳完之後,一直沒說話,三皇子理解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太子殿下,歷史是為勝利者書寫的,只要能將伊春消滅,我們大梁朝廷的一切罵名,將來都不會存在。”
朝廷這個時候發兵攻打幽州,令舉國震驚。
無數人驚呆了,無數勸諫和罵人的信件飛向朝廷,朝廷這是在幹什麽啊?伊春城主府攻打南蠻,朝廷不幫忙就算了,怎麽還反過來攻打幽州,幫起南蠻的忙來了?
他們知不知道這樣做是在助紂為虐?
他們這樣做,根本就不顧交州四五十萬大梁子民的安危!
寒心,太讓人寒心了!
三皇子面對群情激憤的言辭,依舊不改其志,就是要在此時發兵平定幽州!
就在這當口,京城太學的山長盧謙掛印而去,離去之前,他曾在書院鮮明旗幟地反對朝廷在此時發兵攻打幽州。
他當時面對著所有太學的學生,“說實話,一直以來,我都知道,朝廷有這樣那樣的小毛病,比如稅收重,有貪官汙吏,也不那麽愛戴百姓等等,但是再怎麽不好,一直以來它都護著我們不受外族的侵略。”
“我不知道對人對國家對朝廷是如何要求的,但我的要求就是這麽簡單。它可以不那麽完美,甚至可以有些貪官汙吏,但是但是,面對異族外族,是一點也不能退讓的,因為民族大義不容退讓!”
盧謙的話,讓在場的學生有人震驚,有人深表讚同。
“但是近些年,我對朝廷是失望的。皇室一直在拼命地維系著自已的統治地位,儼然不顧百姓的死活。”
盧謙仍舊自顧自地往下說,“而伊春呢?他們這兩三年為境內老百姓所做的事就不說了,就說幽州的四五十萬兵馬吧,這一兩年的時間裏和北狄、西戎、南蠻都打過仗。可以說,幽州的五十萬將士,代替了朝廷,鎮守了大梁四方。故而,我不希望朝廷在這時候攻打幽州,強烈反對朝廷出兵!”
說罷,他便掛印而去。盧謙很清楚,當著眾學生的面發表了這樣的觀點,他這山長是不可能再做下去了。而且,他本人也極有可能面臨牢獄之災甚至死亡之禍。但是,他不在乎。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身為讀書人,與身俱有的清正之氣不能被現實所汙。
果然,三皇子聽說了他的大膽狂言之後,極為震怒,當即下令讓人將其捉拿下天牢,並細查他是否與伊春方面有勾結!
沒兩日,盧謙身死,官方給出的對外的說法就是盧謙被伊春所收買,所以那一日才會面對眾學生大放厥詞,抹黑大梁朝廷,汙蔑皇室。
盧謙人雖死,成就了他不畏皇權的名聲,進而得以青史留名!
可以說,他給了這個風雨飄搖的朝廷在聲望上致命的一擊。
而且他的那番話流出了皇宮,無數老百姓聽了心有戚戚。甚至有老百姓自發地組織到衙門前,想請求朝廷收回成命。
盧謙的一番話也以最快的速度傳到了伊春,傳到了姚春暖的耳中。
盧謙不是他們的人,她沒想到盧謙會替他們說話。
大梁朝廷雖然腐朽不堪,但是老百姓有很多讀書人是正氣凜然鐵骨錚錚的。
自古以來,宣揚的忠孝禮義恥,所謂的忠,就是忠於民族和國家。你願意為了老百姓犧牲和退讓,老百姓也不願意看著你倒下。
有些事情,你做了,老百姓們都看在眼裏。他們心中都有一桿稱,公正的評說,雖遲但到。他們功勞不會被抹滅。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