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儲位落定
關燈
小
中
大
勞軍人選一事遲遲沒有定論,就這麽拖延到了十月中旬。自穎妃在軍中的父兄公開舉薦永琪後,永琪以為巴林部是出於海蘭與穎妃都是蒙軍旗的緣故,許多永琪的門人便也開始上奏舉薦永琪去勞軍。永瓏的門人雖在一開始也舉薦過自己的主子,卻似乎不是永琪的對手,漸漸沒了動靜。
十月上旬時,朝堂上似乎已經默認了永琪會得到勞軍的差事,反倒不再吵鬧不休。對此,永瓏一概不理,尋常向皇帝回話也開始以永琪為首,自己不過是略作補充。但當皇帝只能聽見支持永琪的聲音時,這件事也就變了味道。
這一夜如懿慣常去養心殿東暖閣伺候皇帝用膳,一進去就看見皇帝靠在炕桌旁,神色陰陰欲雨。如懿有所猜測,便打發了宮人們都下去,在旁折了雪白水仙供在清水中,方問道:“皇上為何不高興?”
皇帝將手中茶盞重重一放,面色不虞:“朕一直尊養太後,孝敬有加。卻不想姑息了太後這般權勢,在後宮她事事幹預也罷,便是前朝也不肯放開手。”
如懿臉上依舊凝著練達笑色,“後宮不許幹政,太後怎會不懂。如今太後病著,怎麽還有心思插手前朝的事?”
皇帝的臉色愈發陰沈,摩挲著手邊瑩潤如玉的茶盞:“雲南勞軍之事。今日有幾個前朝老臣們突然上奏舉薦永瓏,你說,太後這是什麽意思?”
如懿笑容一僵,疑惑道:“前次遇見永瑾,臣妾明明聽說前朝已定了永琪去勞軍。”她沈吟片刻,越發不解,“皇上是知道的,永瓏年輕氣盛,雖奉命與永瑾、永琪一起監國,處處卻都以兄長為首。老臣們偏等著前朝都有了決議才舉薦永瓏,是何肺腑?”
皇帝不覺凜然,寒聲道:“能為個什麽?多半是知道朕因為容妃的事對她有戒心,這才利用朕的疑心,舉薦永瓏,想讓朕懷疑永瓏,從而派永琪去勞軍罷了。”
“皇上是說,太後想舉薦的人是永琪?”如懿烏黑的眸子裏有幽幽的柔光閃爍,“可是前朝支持永琪的人最多,太後何必多此一舉呢?”
皇帝瞥她一眼,挑眉道:“你這就是婦人之見了。太後掌管後宮多年,她想舉薦永琪並非只圖一份軍功,更是希望借此支持永琪成為太子。”他連連咳嗽幾聲,忿然道:“太後是看著朕身子不好,未雨綢繆,既給了永琪軍功,也是賣未來儲君乃至新帝一個情面。當真是好計策!”
如懿愕然,良久方道:“皇上既知道了,也就無妨了,皇上消消氣,快喝茶潤潤吧。”她倒了杯熱茶在空空如也的玉碗中,遞給皇帝,嘆道:“皇上病著,想來日前誠貴人和順常在的降位,太後也把臣妾記恨在心了,竟然連永瓏都算計了進去。先前,不怕皇上怪罪,臣妾還覺得永瓏不去雲南奔波一回也好,他的福晉剛又有了身孕,也免得為他懸心。可若是如皇上所言……”
皇帝的眼波裏一片陰霾,仿佛是夜色的深沈,“無妨!太後想讓永琪去,朕索性成全了她!朝臣們都猜測誰去了雲南勞軍,誰就會成為儲君,朕偏偏不如他們的意!”他向外間喊李玉進來,沈著臉道:“去傳旨:著榮郡王勞軍雲南,三日後與明瑞一同啟程。再傳朕口諭,承郡王監國有功,著晉承親王!”
李玉雖然不清楚狀況,但看見皇帝的面色,連忙一疊聲地應了,踉踉蹌蹌地退出去傳旨。
如懿撫著皇帝的脊背給他順氣,柔聲道:“皇上升了永瓏為親王,臣妾為他高興。但監國之功並非永瓏一人所有,永瑾已是親王封無可封也罷,永琪……太後雖然有心扶持,可永琪一向未有什麽不妥之舉,皇上且不必動怒。”
皇帝就是這樣,越如此說,越能勾起他骨子裏的疑心重重,“即便永琪與太後沒有來往,這些日子前朝多少臣子舉薦了他?需知先帝最恨兩樣,一是貪,二就是黨!朕登基以來極重嫡子,先前的端慧太子是,如今的永瓏也是,朝野上下誰人不知?永琪他敢以非嫡非長之身,結黨覬覦儲君之位,便是與朕相忤!”
如懿連忙拜倒,殷殷懇切:“皇上明鑒。臣妾知曉後宮不得幹政,但臣妾待永琪一向視如己出,朝政的事臣妾不懂,但若永琪為著與永瓏相爭而被皇上介懷,臣妾也有訓教不嚴之過,請皇上降罪。”
小小的暖閣裏橫亙著死一般的沈默,仿佛是一根針落在地上都清晰可辨。皇帝這樣說永琪,可見是氣得狠了。要知道這些年憑借海蘭與如懿的關系,永琪幾乎從未受庶出身份所累,皇上更從未因此而輕視了他。或許連永琪自己都不知道吧,真正庶出的阿哥在皇帝心中會是這般不堪。
然而永琪終究是幸運的。畢竟他還沒有像永璜一樣無緣無故被出繼,也沒有像永珹一樣剛剛顯露奪嫡之心就被拋棄。他失去的,也不過是皇帝的聖心罷了。
良久,皇帝終於長長地嘆息一聲,郁然道:“孩子們不爭氣,是朕教導無方,怎能怪在皇後身上?你起來吧,也是做了皇瑪嬤的人了,別動不動就跪。”
如懿就著皇帝的手起身,小心翼翼道:“皇上先是皇上,然後才能是阿哥們的阿瑪,怎可能事事都顧到了?說到底,永琪也還年輕,容易被人利用。以後讓永瑾多提點著他,也就是了。”
“也罷。當阿哥的,哪一個不是盯著儲君之位。朕的兒子裏覬覦儲位的也不止永琪一個,若是人人都像永瑾一樣,又有誰來繼承朕的江山社稷?”皇帝的聲音沈郁頓挫,仿佛潛藏了無限哀涼,“罷了,永琪不在京中也好,免得他難以自處。這些日子朕也想過了,朕的身子一直不見好轉,有些事早些決定下來也好。”
如懿暗暗一驚,一雙美目卻沈著得辨不出顏色:“皇上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切不可自傷過度。”
“眼下不說這個了。”皇帝凝神道,“明年璟嫤就要及笄了。日前你說要給璟嫤選一個好額駙,如今可有了人選?太後身子一直不好,有她的喜事沖一沖也好。否則一時出了什麽變故,還要委屈她等上三年,蹉跎年華。”
如懿輕笑道:“正是想與皇上說呢。臣妾想著緬甸的戰事一直未曾平定,如今皇上派了永琪去勞軍,想來很快也會有好消息傳來。臣妾想著,征緬軍中說不定就有一些滿軍旗的青年才俊,璟嫤若得如此,也是美事一樁。”
皇帝徐徐頷首,道:“這也是好的,征緬實打實的軍功,出來的都是青年精英,只是戰事終結未必有定數。也罷,左右璟嫤還小,璟瑟當年也是十七歲才談婚論嫁,不必急於一時。”
“可不是麽,前幾日臣妾還與穎妃妹妹說起這事兒。穎妃妹妹也在擔心璟妧的婚事,畢竟璟妧只比璟嫤小一歲呢。”如懿淡淡含笑,狀似無意,“咱們姐妹都說希望女兒嫁在京中,穎妃妹妹卻是個歡脫性子,盼著女兒去見識見識遼闊的蒙古草原,自由自在,不必拘束著。”
說到這裏,皇帝的笑容便淡了,半晌才輕笑道:“璟嫤還未定下,璟妧更不急了。前些日子你不是選了博爾濟吉特氏給永瑄做嫡福晉?明年三月,這事兒也該辦了。”
從養心殿回去已經是月掛中天了。翊坤宮的暖閣裏早已暖好了地龍,容珮一邊提醒菱枝仔細看著炭火,一邊往香爐中添入少許梅花粉來調和氣息。如懿解下紫狐毛的小披風丟給蕓枝,兀自坐在炕桌旁出神。
移箏使了個眼色讓眾人下去,將容珮一早預備的旋覆花湯端了上來,勸道:“這湯是一直溫著的,娘娘嘗一嘗可還喜歡。小廚房新換了做湯的廚娘,都怕不合娘娘的口味。”
如懿用小銀匙嘗了一口,淡淡皺眉:“總是不一樣的了。不過是一口喝的,倒也無妨。”她看著移箏欲言又止,便道:“移箏,你是我陪嫁的丫鬟,這些年你一直是我最信任的人。你有什麽話,直接說便是。”
移箏躊躇片刻,方道:“奴婢確實不解。娘娘明明知道太後不會幫您,為何還任由榮郡王去勞軍?雖說皇上猜出了太後的用意,但終究是榮郡王得了差事,娘娘就不怕……”
“怕什麽,難道皇上的旨意還不能讓你看明白?”如懿放下琺瑯彩的小碗,笑意微微,“也是,恐怕等太後得了消息,也會百般費解。太後一心想等著看我聰明反被聰明誤,卻不知我去找她時,前朝對於勞軍人選已初定了永琪,她突兀地命人舉薦永瓏,只會引起皇上的懷疑。其實她舉薦誰都不重要,因為皇上在意的不是人選,而是在被皇上防備之後,太後還與前朝糾纏不休。你知道在皇上眼中,這算是什麽?”
移箏微微一楞,“這……”
如懿靜靜冷笑,眉目凜然,“皇上會覺得,太後已經覺得他不受控制——或者說不能繼續尊崇自己。而舉薦永瓏一事,更加讓皇上懷疑太後的用心。幹政與爭儲,無論哪一樣都能讓皇上動了殺心。”
“娘娘是說,皇上想……”移箏大駭,“太後雖不是皇上生母,然畢竟是史書工筆上的親母子,若是如此,只怕……”
“正因為不是生母,皇上沒有什麽不敢做、不能做。”如懿淡然處之,“皇上心中唯一承認的額娘在熱河行宮。紫禁城中的這一位,充其量不過是扶持皇上登基的功臣罷了——個中差別,你應當明白。況且太後為何一直臥病在床?皇上要做這事也非臨時起意,不過缺個借口罷了。”
“那咱們應該做些什麽?”移箏遲疑道,“容妃娘娘派阿吉來問過一次,娘娘預備何時發作。”
“總要等太後之事了斷,正大光明匾後有了結果方可。”如懿摸索著琺瑯碗上柔和細膩的花紋,寧和道:“放心,不會太久了。”
乾隆三十二年十月,皇帝下旨著榮郡王永琪往雲南勞軍,並以監國之功,晉承郡王永瓏為承親王。
十一月,太後病體沈重,皇帝雖亦在病中,然痛心太後病癥,著太醫院院正江與彬悉心診治。是月,慈寧宮宮人福珈失足摔倒以致半身不遂,皇帝遣送至熱河行宮榮養天年,並派遣禦前宮女四人至慈寧宮侍奉。皇帝口諭:太後臥病靜養,閑雜人等無聖旨不得入內攪擾。
臘月,皇帝終於等到了久違的好消息,清軍渡大疊江攻錫箔,波龍等處土司頭人內附。皇帝歡喜之餘,著永琪留雲南參詳軍事,並定於來年二月用兵緬甸。
冬去春來,不出如懿所料,皇帝的得勝輕敵終究致敗,乾隆三十三年的二月龍擡頭,就這樣在明瑞的一場敗仗後姍姍而來。皇帝的理智終於戰勝了憤怒,他將兵敗引為己過,下旨令明瑞班師。不料明瑞還未曾收到這道旨意,便被緬軍五萬兵力重重包圍,力戰重傷後自縊身亡。
皇帝聞之大驚,痛心之餘,只得再令傅恒赴雲南,經略征緬事宜。
前朝戰事的失利,也牽動著後宮每一個人的心。乾隆三十三年五月,在一場初夏的驟雨之夜,宮中兀然響起了二十七聲鐘響,驚破了所有人的夢魘。太後鈕祜祿氏痰忽上湧,於這一晚崩於慈寧宮正殿,享年七十有七。
太後的溘然長逝,皇帝自然是悲傷逾常,令舉國致哀,自己強撐著病體主持了太後第一日的喪儀,並親自將追尊謚號定為“孝聖慈宣康惠敦和誠徽仁穆敬天光聖憲皇後”,葬太後於泰東陵。皇帝旋即病倒,不能起坐,喪禮只得交由皇後及和親王弘晝、熙親王永瑾、承親王永瓏主持。
榮郡王永琪因戰事之故,於喪禮半月後方才回京。六月,在祭拜了太後靈位之後,永琪孝衣未退,又啟程赴雲南督軍,並奉旨參讚事務。
太後,終於是消失了,從華貴隆重的慈寧宮中消失了,只留一室孤清。那一日喪儀之後皇帝昏迷過數日,侍疾的如懿聽到了他的夢魘,夢裏反反覆覆,都是皇帝與太後的往昔,選福晉時的,或者更早的。孤清長又長,在紫禁城中悠悠蕩蕩。
在這孤清裏,皇帝也是倦了。其實他也已是年近六十的老人,愴然獨坐,頹頹無語,只在渾濁的眼中漾滿疲憊與傷感。在永琪離京那一日,他喚來了李玉準備筆墨,右腕微微使力,一頓一轉,筆鋒強健有力,於黃箋之上鄭重寫下“傳位於皇十子永瓏”。滿漢雙文,他的手勢沈重卻無遲疑,將手中黃箋細細疊好,存於錦匣之中,以蠟密封。至夜,在李玉的攙扶下親自放於正大光明匾額之後。
自此,皇帝漸漸將朝政交付於永瓏。一直到乾隆三十四年十一月緬甸乞降,緬酋猛駁稱臣納貢,永琪隨軍回京。而此時大局已定,永瓏所欠,不過是一個名義上的太子之名罷了。
永琪受挫之餘,以足疾為由,請旨賦閑在府休養。
皇帝允。
等到如懿與海蘭再次踏入養心殿,已是在乾隆三十五年的盛夏。進了養心殿,轉過暖閣,皇帝卻不在寢殿,而是在殿後的“留香舍”——那是一個小小閣子,一色的冰裂紋欞格窗,房內一切所用,皆是雪蓮紋飾,其內用椒和泥塗墻,多用沈香木器具,遍地香花爭艷,爐煙裊裊,被風輪吹向室內的每一個角落。夏日納涼,倒也是個不錯的所在。
自從太後逝去,皇帝已許久不見嬪妃,反而因為沒了拘束,在後殿建起這樣一座小小的別舍,舍如其名,自是與容妃寒香見尋歡作樂之處。或是弄了皮影來看戲,或是容妃翩然起舞,一個月中,皇帝有大半個月都是與容妃待在此處。
如今便是皇帝說了算,沒了太後,如懿自然也不會拿出祖宗規矩來直言進諫。左右時間一長,朝臣們也不再介意皇帝是否上朝,是否理政,反正國家照樣都能運轉。
國喪雖說是三年,實際上只需守滿二十七個月即可。如懿進來來此,也無非是還有一個多月就出孝了,璟嫤與璟妧的婚事需要請準日期。這樣的事,總是要皇帝的諭旨才能作數。
璟嫤的夫君是瓜爾佳氏的一個年輕武將,曾隨軍出征緬甸,累功被封為“和隆阿巴圖魯”,為滿軍正黃旗人,名叫額勒登保,字珠軒。如懿讓永瑾打聽過,家世不算顯赫,貴在人品穩重踏實,相貌也過得去,適合璟嫤的溫吞性情。
璟妧的夫君依舊先前說定的是巴林右旗郡王穆爾克。此事是因為巴林部在征緬戰事中出力不少,故而由永瑾進諫促成。
彼時皇帝正側臥在躺椅上,臉色蠟黃,看著容妃好奇地玩兒那皮影戲。房中甜膩膩的龍涎香中別有一縷清香溢出,那是一種難得的湯飲,幾近失傳,唯宮中仍有秘藏,名叫桑落青梅飲。每至桑落時,取存著的青梅和泉水釀制而成,香醑清甜,又有微酸,別調氛氳,真是清香四溢,聞之心悅。
皇帝餘光看見她二人進來,等著行禮畢,便問:“怎麽這個時候過來?”說話間,氣力虛浮,幾乎不可聞知。
容妃只是繼續把玩著手中的小物件,並不理會她們。如懿恍若未見,將來意一一說了。皇帝沈吟片刻,淡淡道:“這幾年木蘭秋狝都是免了,不如就定在八月吧。也不必分別選了日子,竟是同一日出嫁,則是一段佳話。”
如懿笑如春風:“皇上說的是,便是如此吧。等兩位公主出嫁,臣妾也算了了一樁心事,才能分心顧及其他。”
皇帝倦然頷首,已是送客的意思了。轉身的剎那,如懿的目光與容妃短暫交匯,一切盡在不言中。
出去時陽光正盛。海蘭望著宮墻飛檐耀眼奪目,沈聲問:“姐姐已經下定決心了麽?”
如懿徐徐點頭,扶一扶鬢角的一朵粉色牡丹,聲如來自遠方天際般浩渺:“璟嫤出嫁是在八月。看過了這一秋的淩霄,便了斷了此事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十月上旬時,朝堂上似乎已經默認了永琪會得到勞軍的差事,反倒不再吵鬧不休。對此,永瓏一概不理,尋常向皇帝回話也開始以永琪為首,自己不過是略作補充。但當皇帝只能聽見支持永琪的聲音時,這件事也就變了味道。
這一夜如懿慣常去養心殿東暖閣伺候皇帝用膳,一進去就看見皇帝靠在炕桌旁,神色陰陰欲雨。如懿有所猜測,便打發了宮人們都下去,在旁折了雪白水仙供在清水中,方問道:“皇上為何不高興?”
皇帝將手中茶盞重重一放,面色不虞:“朕一直尊養太後,孝敬有加。卻不想姑息了太後這般權勢,在後宮她事事幹預也罷,便是前朝也不肯放開手。”
如懿臉上依舊凝著練達笑色,“後宮不許幹政,太後怎會不懂。如今太後病著,怎麽還有心思插手前朝的事?”
皇帝的臉色愈發陰沈,摩挲著手邊瑩潤如玉的茶盞:“雲南勞軍之事。今日有幾個前朝老臣們突然上奏舉薦永瓏,你說,太後這是什麽意思?”
如懿笑容一僵,疑惑道:“前次遇見永瑾,臣妾明明聽說前朝已定了永琪去勞軍。”她沈吟片刻,越發不解,“皇上是知道的,永瓏年輕氣盛,雖奉命與永瑾、永琪一起監國,處處卻都以兄長為首。老臣們偏等著前朝都有了決議才舉薦永瓏,是何肺腑?”
皇帝不覺凜然,寒聲道:“能為個什麽?多半是知道朕因為容妃的事對她有戒心,這才利用朕的疑心,舉薦永瓏,想讓朕懷疑永瓏,從而派永琪去勞軍罷了。”
“皇上是說,太後想舉薦的人是永琪?”如懿烏黑的眸子裏有幽幽的柔光閃爍,“可是前朝支持永琪的人最多,太後何必多此一舉呢?”
皇帝瞥她一眼,挑眉道:“你這就是婦人之見了。太後掌管後宮多年,她想舉薦永琪並非只圖一份軍功,更是希望借此支持永琪成為太子。”他連連咳嗽幾聲,忿然道:“太後是看著朕身子不好,未雨綢繆,既給了永琪軍功,也是賣未來儲君乃至新帝一個情面。當真是好計策!”
如懿愕然,良久方道:“皇上既知道了,也就無妨了,皇上消消氣,快喝茶潤潤吧。”她倒了杯熱茶在空空如也的玉碗中,遞給皇帝,嘆道:“皇上病著,想來日前誠貴人和順常在的降位,太後也把臣妾記恨在心了,竟然連永瓏都算計了進去。先前,不怕皇上怪罪,臣妾還覺得永瓏不去雲南奔波一回也好,他的福晉剛又有了身孕,也免得為他懸心。可若是如皇上所言……”
皇帝的眼波裏一片陰霾,仿佛是夜色的深沈,“無妨!太後想讓永琪去,朕索性成全了她!朝臣們都猜測誰去了雲南勞軍,誰就會成為儲君,朕偏偏不如他們的意!”他向外間喊李玉進來,沈著臉道:“去傳旨:著榮郡王勞軍雲南,三日後與明瑞一同啟程。再傳朕口諭,承郡王監國有功,著晉承親王!”
李玉雖然不清楚狀況,但看見皇帝的面色,連忙一疊聲地應了,踉踉蹌蹌地退出去傳旨。
如懿撫著皇帝的脊背給他順氣,柔聲道:“皇上升了永瓏為親王,臣妾為他高興。但監國之功並非永瓏一人所有,永瑾已是親王封無可封也罷,永琪……太後雖然有心扶持,可永琪一向未有什麽不妥之舉,皇上且不必動怒。”
皇帝就是這樣,越如此說,越能勾起他骨子裏的疑心重重,“即便永琪與太後沒有來往,這些日子前朝多少臣子舉薦了他?需知先帝最恨兩樣,一是貪,二就是黨!朕登基以來極重嫡子,先前的端慧太子是,如今的永瓏也是,朝野上下誰人不知?永琪他敢以非嫡非長之身,結黨覬覦儲君之位,便是與朕相忤!”
如懿連忙拜倒,殷殷懇切:“皇上明鑒。臣妾知曉後宮不得幹政,但臣妾待永琪一向視如己出,朝政的事臣妾不懂,但若永琪為著與永瓏相爭而被皇上介懷,臣妾也有訓教不嚴之過,請皇上降罪。”
小小的暖閣裏橫亙著死一般的沈默,仿佛是一根針落在地上都清晰可辨。皇帝這樣說永琪,可見是氣得狠了。要知道這些年憑借海蘭與如懿的關系,永琪幾乎從未受庶出身份所累,皇上更從未因此而輕視了他。或許連永琪自己都不知道吧,真正庶出的阿哥在皇帝心中會是這般不堪。
然而永琪終究是幸運的。畢竟他還沒有像永璜一樣無緣無故被出繼,也沒有像永珹一樣剛剛顯露奪嫡之心就被拋棄。他失去的,也不過是皇帝的聖心罷了。
良久,皇帝終於長長地嘆息一聲,郁然道:“孩子們不爭氣,是朕教導無方,怎能怪在皇後身上?你起來吧,也是做了皇瑪嬤的人了,別動不動就跪。”
如懿就著皇帝的手起身,小心翼翼道:“皇上先是皇上,然後才能是阿哥們的阿瑪,怎可能事事都顧到了?說到底,永琪也還年輕,容易被人利用。以後讓永瑾多提點著他,也就是了。”
“也罷。當阿哥的,哪一個不是盯著儲君之位。朕的兒子裏覬覦儲位的也不止永琪一個,若是人人都像永瑾一樣,又有誰來繼承朕的江山社稷?”皇帝的聲音沈郁頓挫,仿佛潛藏了無限哀涼,“罷了,永琪不在京中也好,免得他難以自處。這些日子朕也想過了,朕的身子一直不見好轉,有些事早些決定下來也好。”
如懿暗暗一驚,一雙美目卻沈著得辨不出顏色:“皇上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切不可自傷過度。”
“眼下不說這個了。”皇帝凝神道,“明年璟嫤就要及笄了。日前你說要給璟嫤選一個好額駙,如今可有了人選?太後身子一直不好,有她的喜事沖一沖也好。否則一時出了什麽變故,還要委屈她等上三年,蹉跎年華。”
如懿輕笑道:“正是想與皇上說呢。臣妾想著緬甸的戰事一直未曾平定,如今皇上派了永琪去勞軍,想來很快也會有好消息傳來。臣妾想著,征緬軍中說不定就有一些滿軍旗的青年才俊,璟嫤若得如此,也是美事一樁。”
皇帝徐徐頷首,道:“這也是好的,征緬實打實的軍功,出來的都是青年精英,只是戰事終結未必有定數。也罷,左右璟嫤還小,璟瑟當年也是十七歲才談婚論嫁,不必急於一時。”
“可不是麽,前幾日臣妾還與穎妃妹妹說起這事兒。穎妃妹妹也在擔心璟妧的婚事,畢竟璟妧只比璟嫤小一歲呢。”如懿淡淡含笑,狀似無意,“咱們姐妹都說希望女兒嫁在京中,穎妃妹妹卻是個歡脫性子,盼著女兒去見識見識遼闊的蒙古草原,自由自在,不必拘束著。”
說到這裏,皇帝的笑容便淡了,半晌才輕笑道:“璟嫤還未定下,璟妧更不急了。前些日子你不是選了博爾濟吉特氏給永瑄做嫡福晉?明年三月,這事兒也該辦了。”
從養心殿回去已經是月掛中天了。翊坤宮的暖閣裏早已暖好了地龍,容珮一邊提醒菱枝仔細看著炭火,一邊往香爐中添入少許梅花粉來調和氣息。如懿解下紫狐毛的小披風丟給蕓枝,兀自坐在炕桌旁出神。
移箏使了個眼色讓眾人下去,將容珮一早預備的旋覆花湯端了上來,勸道:“這湯是一直溫著的,娘娘嘗一嘗可還喜歡。小廚房新換了做湯的廚娘,都怕不合娘娘的口味。”
如懿用小銀匙嘗了一口,淡淡皺眉:“總是不一樣的了。不過是一口喝的,倒也無妨。”她看著移箏欲言又止,便道:“移箏,你是我陪嫁的丫鬟,這些年你一直是我最信任的人。你有什麽話,直接說便是。”
移箏躊躇片刻,方道:“奴婢確實不解。娘娘明明知道太後不會幫您,為何還任由榮郡王去勞軍?雖說皇上猜出了太後的用意,但終究是榮郡王得了差事,娘娘就不怕……”
“怕什麽,難道皇上的旨意還不能讓你看明白?”如懿放下琺瑯彩的小碗,笑意微微,“也是,恐怕等太後得了消息,也會百般費解。太後一心想等著看我聰明反被聰明誤,卻不知我去找她時,前朝對於勞軍人選已初定了永琪,她突兀地命人舉薦永瓏,只會引起皇上的懷疑。其實她舉薦誰都不重要,因為皇上在意的不是人選,而是在被皇上防備之後,太後還與前朝糾纏不休。你知道在皇上眼中,這算是什麽?”
移箏微微一楞,“這……”
如懿靜靜冷笑,眉目凜然,“皇上會覺得,太後已經覺得他不受控制——或者說不能繼續尊崇自己。而舉薦永瓏一事,更加讓皇上懷疑太後的用心。幹政與爭儲,無論哪一樣都能讓皇上動了殺心。”
“娘娘是說,皇上想……”移箏大駭,“太後雖不是皇上生母,然畢竟是史書工筆上的親母子,若是如此,只怕……”
“正因為不是生母,皇上沒有什麽不敢做、不能做。”如懿淡然處之,“皇上心中唯一承認的額娘在熱河行宮。紫禁城中的這一位,充其量不過是扶持皇上登基的功臣罷了——個中差別,你應當明白。況且太後為何一直臥病在床?皇上要做這事也非臨時起意,不過缺個借口罷了。”
“那咱們應該做些什麽?”移箏遲疑道,“容妃娘娘派阿吉來問過一次,娘娘預備何時發作。”
“總要等太後之事了斷,正大光明匾後有了結果方可。”如懿摸索著琺瑯碗上柔和細膩的花紋,寧和道:“放心,不會太久了。”
乾隆三十二年十月,皇帝下旨著榮郡王永琪往雲南勞軍,並以監國之功,晉承郡王永瓏為承親王。
十一月,太後病體沈重,皇帝雖亦在病中,然痛心太後病癥,著太醫院院正江與彬悉心診治。是月,慈寧宮宮人福珈失足摔倒以致半身不遂,皇帝遣送至熱河行宮榮養天年,並派遣禦前宮女四人至慈寧宮侍奉。皇帝口諭:太後臥病靜養,閑雜人等無聖旨不得入內攪擾。
臘月,皇帝終於等到了久違的好消息,清軍渡大疊江攻錫箔,波龍等處土司頭人內附。皇帝歡喜之餘,著永琪留雲南參詳軍事,並定於來年二月用兵緬甸。
冬去春來,不出如懿所料,皇帝的得勝輕敵終究致敗,乾隆三十三年的二月龍擡頭,就這樣在明瑞的一場敗仗後姍姍而來。皇帝的理智終於戰勝了憤怒,他將兵敗引為己過,下旨令明瑞班師。不料明瑞還未曾收到這道旨意,便被緬軍五萬兵力重重包圍,力戰重傷後自縊身亡。
皇帝聞之大驚,痛心之餘,只得再令傅恒赴雲南,經略征緬事宜。
前朝戰事的失利,也牽動著後宮每一個人的心。乾隆三十三年五月,在一場初夏的驟雨之夜,宮中兀然響起了二十七聲鐘響,驚破了所有人的夢魘。太後鈕祜祿氏痰忽上湧,於這一晚崩於慈寧宮正殿,享年七十有七。
太後的溘然長逝,皇帝自然是悲傷逾常,令舉國致哀,自己強撐著病體主持了太後第一日的喪儀,並親自將追尊謚號定為“孝聖慈宣康惠敦和誠徽仁穆敬天光聖憲皇後”,葬太後於泰東陵。皇帝旋即病倒,不能起坐,喪禮只得交由皇後及和親王弘晝、熙親王永瑾、承親王永瓏主持。
榮郡王永琪因戰事之故,於喪禮半月後方才回京。六月,在祭拜了太後靈位之後,永琪孝衣未退,又啟程赴雲南督軍,並奉旨參讚事務。
太後,終於是消失了,從華貴隆重的慈寧宮中消失了,只留一室孤清。那一日喪儀之後皇帝昏迷過數日,侍疾的如懿聽到了他的夢魘,夢裏反反覆覆,都是皇帝與太後的往昔,選福晉時的,或者更早的。孤清長又長,在紫禁城中悠悠蕩蕩。
在這孤清裏,皇帝也是倦了。其實他也已是年近六十的老人,愴然獨坐,頹頹無語,只在渾濁的眼中漾滿疲憊與傷感。在永琪離京那一日,他喚來了李玉準備筆墨,右腕微微使力,一頓一轉,筆鋒強健有力,於黃箋之上鄭重寫下“傳位於皇十子永瓏”。滿漢雙文,他的手勢沈重卻無遲疑,將手中黃箋細細疊好,存於錦匣之中,以蠟密封。至夜,在李玉的攙扶下親自放於正大光明匾額之後。
自此,皇帝漸漸將朝政交付於永瓏。一直到乾隆三十四年十一月緬甸乞降,緬酋猛駁稱臣納貢,永琪隨軍回京。而此時大局已定,永瓏所欠,不過是一個名義上的太子之名罷了。
永琪受挫之餘,以足疾為由,請旨賦閑在府休養。
皇帝允。
等到如懿與海蘭再次踏入養心殿,已是在乾隆三十五年的盛夏。進了養心殿,轉過暖閣,皇帝卻不在寢殿,而是在殿後的“留香舍”——那是一個小小閣子,一色的冰裂紋欞格窗,房內一切所用,皆是雪蓮紋飾,其內用椒和泥塗墻,多用沈香木器具,遍地香花爭艷,爐煙裊裊,被風輪吹向室內的每一個角落。夏日納涼,倒也是個不錯的所在。
自從太後逝去,皇帝已許久不見嬪妃,反而因為沒了拘束,在後殿建起這樣一座小小的別舍,舍如其名,自是與容妃寒香見尋歡作樂之處。或是弄了皮影來看戲,或是容妃翩然起舞,一個月中,皇帝有大半個月都是與容妃待在此處。
如今便是皇帝說了算,沒了太後,如懿自然也不會拿出祖宗規矩來直言進諫。左右時間一長,朝臣們也不再介意皇帝是否上朝,是否理政,反正國家照樣都能運轉。
國喪雖說是三年,實際上只需守滿二十七個月即可。如懿進來來此,也無非是還有一個多月就出孝了,璟嫤與璟妧的婚事需要請準日期。這樣的事,總是要皇帝的諭旨才能作數。
璟嫤的夫君是瓜爾佳氏的一個年輕武將,曾隨軍出征緬甸,累功被封為“和隆阿巴圖魯”,為滿軍正黃旗人,名叫額勒登保,字珠軒。如懿讓永瑾打聽過,家世不算顯赫,貴在人品穩重踏實,相貌也過得去,適合璟嫤的溫吞性情。
璟妧的夫君依舊先前說定的是巴林右旗郡王穆爾克。此事是因為巴林部在征緬戰事中出力不少,故而由永瑾進諫促成。
彼時皇帝正側臥在躺椅上,臉色蠟黃,看著容妃好奇地玩兒那皮影戲。房中甜膩膩的龍涎香中別有一縷清香溢出,那是一種難得的湯飲,幾近失傳,唯宮中仍有秘藏,名叫桑落青梅飲。每至桑落時,取存著的青梅和泉水釀制而成,香醑清甜,又有微酸,別調氛氳,真是清香四溢,聞之心悅。
皇帝餘光看見她二人進來,等著行禮畢,便問:“怎麽這個時候過來?”說話間,氣力虛浮,幾乎不可聞知。
容妃只是繼續把玩著手中的小物件,並不理會她們。如懿恍若未見,將來意一一說了。皇帝沈吟片刻,淡淡道:“這幾年木蘭秋狝都是免了,不如就定在八月吧。也不必分別選了日子,竟是同一日出嫁,則是一段佳話。”
如懿笑如春風:“皇上說的是,便是如此吧。等兩位公主出嫁,臣妾也算了了一樁心事,才能分心顧及其他。”
皇帝倦然頷首,已是送客的意思了。轉身的剎那,如懿的目光與容妃短暫交匯,一切盡在不言中。
出去時陽光正盛。海蘭望著宮墻飛檐耀眼奪目,沈聲問:“姐姐已經下定決心了麽?”
如懿徐徐點頭,扶一扶鬢角的一朵粉色牡丹,聲如來自遠方天際般浩渺:“璟嫤出嫁是在八月。看過了這一秋的淩霄,便了斷了此事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