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08章 (三十二)白帝城高月色冷,游子身歸蜀道難(1)

關燈
總有人覺得章武元年沒發生什麽事。

事實完全相反,其實事情每天都要發生,只不過各種力量在暗暗較勁,往往是還沒發生,就被化解掉了。

這不是鶯歌燕舞四方太平安詳的一年,這是枕戈待旦不敢絲毫松懈的一年。

因為在伐吳的事情上存在政見分歧,劉備手下的臣僚實際上分成了三隊:

一隊是反戰派,以諸葛亮為首,楊洪等為輔,再加上武將裏的趙雲魏延等等少數幾個。

一隊是主戰派,沒有特別明顯的領頭人,事實上他們也不需要什麽領頭人,因為皇帝陛下就是傾向於他們的,還有什麽比這個領導更有說服力?當然,他們當中會有比較活躍的分子,主要是武將,比如張飛,再比如迫切想要報仇的關平等等。

還有一隊就是中立派了。這一派態度比較圓滑,或者說比較暧昧,李嚴,許靖帶頭,不對此事表態,如果問起來,就說一切由陛下聖斷。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形勢對於反戰派越來越不利。

因為反戰派自身也不是統一的。他們雖然目的一樣,出發點卻五花八門。諸葛和趙雲反對出兵的最主要原因是她們認為歷史有極大的可能會照著他們認知的“夷陵之戰”行進。楊洪反對出兵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吳蜀還有個聯盟的名義擺在那裏,季漢是以仁德立國的,不能幹這種主動攻擊盟友落人口實的事。而魏延反對出兵的原因是他覺得以季漢目前的國力和軍力不能百分百保證打贏這一仗,再說目前吳蜀不是迫切需要打這一仗。

也就是說,如果推翻楊洪和魏延的出發點,他們很有可能就會站到主戰派那一邊去了。例如,李嚴對楊洪說是東吳不義在先,又背漢聯魏,是為篡逆,討伐名正言順。又例如張飛對魏延說我們如今有兵有將,丞相推行的蜀錦政策也增強了國力了,我們完全可以打贏這一仗。

說到這裏就得順便說一下,魏國,季漢,以及目前還沒有明確獨立但事實上獨立了的東吳這三家在政治和軍事上各種風生水起,但經濟卻都很差,偏偏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個問題忽略了還不行。

要不說這三家有緣呢,他們面對的問題也是一樣的——通貨膨脹。錢越來越不值錢了,同等面額的錢幣能買到的東西越來越少。三家領導人解決這個問題的手段也是驚人的一致——印大票。哦那個年代還沒有紙幣,那我們就說“鑄大錢”好了。原來一百錢能買的東西現在要花五百錢,可是五百錢不好攜帶啊,好辦,把原來的一錢寫上“值五錢”,拿這樣的一百枚錢幣又可以買東西了。

這叫濫發錢幣,惡性通貨膨脹的後果就是經濟崩盤。這方面影響最惡劣的是孫權,他甚至造過“大泉五百”,“大泉當千”,“大泉二千”以至“大泉五千”,也就是一錢當五百錢、一千錢、兩千錢甚至五千錢舊幣用,找錢都沒法找。最後結果是商業比較發達的江東集體抗議,迫使孫權回收了這些錢。但是此時後果也已經非常嚴重——江東大量人員外逃,有的郡縣能達到十室九空的程度,甚至逼得孫權要遷徙外郡的人去填虧空。劉備好一點,他造過“直百五銖”,一錢當一百用,諸葛亮本身不是學經濟的出身,面對通貨膨脹暫時也沒有別的解決方案,這個餿主意就持續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幸好沒多久諸葛亮就和李嚴等人意識到問題嚴重。諸葛亮畢竟是理工科出身,對於實業有相當的推崇,她認為通貨膨脹真正的原因是貨幣和物資不等量,物賤而錢多,那我改善物的數量和質量不就好了。於是她和黃月英一起改進了蜀中織錦提花的機器,然後蜀錦就差不多成了或者說一直成了季漢國庫的重要倚仗,遠銷魏吳,供不應求,甚至一度蜀錦可以作為硬通貨代替貨幣在市場上直接流通。司馬懿則是在曹丕向眾人求計的時候想起了自己初到此地用兩個蘿蔔跟一個老太婆換粥的故事——既然貨幣那麽萬惡,不用貨幣就好了。谷子和布匹就成為實際上的貨幣開始流轉,直到物資較為充盈之後,曹丕才又改回了五銖錢——漢朝已經用了幾百年了,就老老實實繼續用下去吧。

不知道孫權面對經濟頭痛的時候有沒有想起周瑜——周師姐當年是學MBA的。不過話說回來,她在的那些年,東吳確實沒有出現嚴重的經濟問題。司馬懿倒是確實想起過郭嘉——研究國際關系的博士,經濟是必修。

有些人啊,總是這樣,當你需要他們的時候,就發現他們已不在身旁。

有的時候諸葛亮會後悔這個孩子來的不是時候。

但是轉念又一想也許沒有這個孩子會更糟。

黃月英看著她坐臥不寧的樣子,好幾次差點忍不住問她是不是放棄孩子算了。

“你怎麽想的我也知道,可是你自己的年紀身體也不能不顧及。”黃月英放下手裏的藥碗,忙著輕撫諸葛亮的後背給她順氣。

諸葛亮選擇沈默以對,四十出頭的人了,雖然看上去依然年輕,可是骨子裏的滄桑感是抹不去的,誕育生命這碼事,到底還是力不從心了。

“月英,幫我把案頭那些卷冊拿來,筆墨也拿來,我不過去了,就在榻上躺著看吧。”

“還看?”黃月英的話裏頗有責怪之意,“十份文書裏九份都是在拐彎抹角指桑罵槐的,就一份是有用的。你如今身子不好,不肯休息,還要看這些話——不如我替你看算了。”

“那怎麽行,多少人等著挑錯呢,何苦再多給人送一個好借口。”

如今反戰派在朝堂上漸漸有被孤立的架勢,作為代表人物諸葛亮當然是首當其沖,每次上朝她解下腰間那柄“章武”劍的時候,都能感覺到身後某些眼神充滿著嫉恨。當劉備免了諸葛亮的上朝之後,這種眼神就全部化為中傷的暗箭,藏入了文書奏冊當中。

人們都說,其實陛下是很想出兵的,但是就是因為丞相堅持反對,陛下為了君臣不要鬧僵才壓下了這個念頭。

這樣的話,諸葛今也聽到了,在家待嫁的她想來想去,覺得應該做點什麽,可是又害怕自己做錯了,直到某天諸葛亮暈過去一回,她終於下定了決心。

諸葛今穿上外袍,戴上錐帽,趁著家裏人手忙腳亂搶救諸葛亮的機會,偷偷的從馬廄裏牽出一匹馬,翻身騎上,直奔內廷。

後宮當然是不好進的,諸葛今面對武士的阻攔亮出手裏刻著羽扇的松木令牌:我是諸葛今,有急事求見太子,請速通報。

準太子妃前來,武士不敢怠慢,馬上把諸葛今帶進來,劉禪正在偏廳裏查閱刑律的文稿。

“阿今!你怎麽來了?”劉禪看到諸葛今,頗覺意外。

“我是來求太子的!”諸葛今跪下了。

劉禪放下了手裏的竹簡:“阿今……”

“求太子去……”

劉禪打斷了諸葛今,走上來扶她:“阿今,我知道了,你不要說話,一個字都別說了,只用點頭搖頭來回答我,是不是丞相有事?”

諸葛今一聽,眼眶就紅了,眼淚在眼裏打圈,她點點頭。

劉禪想了想:“阿今,你的心意,我都明白了,丞相的處境,我也很清楚,所以你一個字都不能說,不能再讓那些人抓到把柄。你現在立刻回去。父皇那裏,我現在就去說,你放心。”

話說得好像很模糊,實際上當事人知道,沒有比這更清楚的表態了,諸葛今向劉禪深深一拜,轉身離開。

當天晚上,劉備再次駕臨丞相府,身邊還帶了太醫令。

太醫令號了脈,診斷結果極不樂觀:孩子先天的弱,不活躍,且有先兆流產。

“最好的方法就是趁著月份還小,棄子保母。如果強行保子,至少要臥床靜養三月,不得操勞。即使如此,孩子恐怕也有先天不足,而且甚傷母體。”

劉備抓著諸葛亮的手:“孔明,就聽太醫的,皇子可以再有,你不能出事。”

“陛下,請讓臣試一試。”

諸葛亮再三堅持,劉備也不再勉強,站起來看了看,命人把諸葛亮案頭的東西全部搬走:“都搬到宮裏去,傳朕旨意,從今日起三個月,一應事務不得叨擾丞相,由朕躬親處置!”

劉備一走,諸葛亮隔著屏風厲聲喊著諸葛今,諸葛今一聲不響的,在屏風後跪下了。

“你是不是去見了太子!”

“是。”

“誰讓你去的!”

“我不想看爹那麽辛苦,就去找太子,太子讓我一個字都不要說,他說他會去求陛下的。”

“你還沒有阿鬥懂事!”諸葛亮氣得直呼了劉禪的小名,並隨手把榻前一個高幾上的水壺摔的粉碎,黃月英連忙上來查看。

但諸葛今只是抿抿唇不說話。

“你知道在別人看來你這行為是什麽意思?還沒有嫁入帝王家,就意圖左右君王行事,其心可誅啊!”

“別人怎麽想是別人的事,陛下不會這麽想的。爹和陛下十幾年的君臣,難道還不知道陛下是什麽人?陛下對別人,也許有所保留,但是對爹,從來沒有任何猜忌,連我都看得出來,難道爹反而看不出來!爹這樣說,豈非對不起陛下的倚重與信任?”

“放肆!”諸葛亮氣得手都在發抖,瞬間就覺得腹中絞痛,黃月英看她臉色不對,連忙上來扶住,同時喝止諸葛今:“阿今,還不住口!朝堂的事也是你議論的!”

諸葛亮略微平覆了些,看著屏風後諸葛今跪著的身影:“我給你屋裏特意掛著的條幅上寫了什麽?”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你還是沒有明白這個‘靜’字是什麽意思。為人也好,處事也罷,多思慎行永遠是對的。你只看到信任,卻不想想信任的意義?就因為得到別人的信任,你就可以濫用這種信任嗎?陛下信任我,十四年來言必行計必從,這是放心的把一切都交到我手上了,我每一天都感到惶恐,生怕哪裏出錯了,辜負他的信任。信任是權力,但先是責任,得到信任的人,必要更加小心,決不讓對方因為這信任陷入難堪的境地。如今請戰的人越來越多,陛下自己也有意出戰,但至今未戰,就是因為信任我!你如今的舉動讓陛下陷入兩難境地,他若不出戰,必有人說他無力馭下!”

諸葛今沈默了。

“阿鬥不讓你說出來意,是怕隔墻有耳,給別人落了口實,一心一意都是為了你著想,生恐你被牽連。你自問,是不是對得起他這份信任!”

黃月英看著諸葛亮越說越激動,只好溫言軟語的勸道:“孔明,阿今擔心你,是出於好意,她想的沒有你那麽深,也不是她的錯。陛下今日來,並未提出兵之事,只說教你休養身體,他自去處理公務,這事必躬親總要占去他三個月時間,這三個月他定然不會出兵了,外人就是知道阿今求見太子,也只會說是為你求醫,論不到左右君王決策上。你教給她利害關系也就是了,何必動氣。”

看諸葛亮沒反對,黃月英催著諸葛今快去休息,諸葛今行了禮,退下去。

“這就要當太子妃了,我怎麽放心?”諸葛亮看著黃月英嘆氣。

“兒孫自有兒孫福。”黃月英安慰道。

“兒孫自有兒孫福……”想到肚子裏這個,諸葛亮突然很懷疑這句話的正確性。

“聽太醫說,保住不容易。”

“那也得保,能保多久算多久。”

“你以前還說物競天擇,若是孩子身體不好,還是不要強留這樣的話。”

諸葛亮苦笑:“當初沒孩子,說這話當然容易。”

“你還有別的考慮吧?”

“嗯……我這個年紀了,恐怕這是最後一次機會,”諸葛亮慢慢的說,“陛下的後宮人一直不多,除了吳皇後,就是照看永兒的李美人,陛下大概也就是給個名分安慰一下。還有兩個,也很少得見。到現在他除了阿鬥和永兒,就沒有別的孩子了,我總是不放心,你說萬一有一個……再多一個孩子,心裏就有底了。不管將來怎麽樣,這一份基業不至於散了。”

又過了一個月,劉備再次登門探望,氣氛就有點凝重了。

“眾臣都認為可以對東吳用兵。”

“非用不可?”

“恐怕是。”

“就不能再等等?”

“等多久?”

“皇子出世。臣身體不好,不知道將來會怎麽樣,臣怕萬一有個三長兩短,無人料理……”

“孔明,不可如此說……”劉備看著諸葛亮,嘆息道,“好吧,再等等。”

劉備第二天面對請戰的群臣用“吳皇後有孕,待皇子降生,再動兵戈”的理由駁回了。

但奇怪的是,另一個版本的說法流傳更廣:是諸葛亮勸陛下,皇子未降生,勿動兵戈,陛下采信了這個意見。

換句話說,繞來繞去,根子還在諸葛亮這裏。

至於這個說法怎麽來的,好像沒人太關註。

自然,大臣們也不會知道,在宮中,聽到宮女稟報說群臣對諸葛亮左右劉備決策十分不滿後,吳皇後露出了一個解恨的笑容。

在這個敏感的時候,諸葛今和劉禪的婚事自然也被順延了,不能讓大臣們覺得:父女倆一個搞定了皇帝,一個搞定了下一任皇帝,這是要獨攬朝政的節奏麽!

諸葛今因為上次的事,痛定思痛,把自己關在屋裏,專心寫字讀書刺繡女紅,不再出門了。

按諸葛亮的設想,事情可以拖到十月,但是七月,皇子終於還是提前降生了。

生下來就十分孱弱。

劉備抱著孩子開心,諸葛亮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陛下……這次必須出兵了?”

劉備抱著孩子正在晃的手頓了頓:“……嗯。”

諸葛亮知道這不能怪劉備,只能嘆氣。

“翼德今日問朕,雲長的仇還報不報,荊州還要不要,朕不知道怎麽說了。”

“臣不信他只說了這些。”

“……”

“還針對臣說了什麽吧,不只是張將軍,恐怕朝中很多人都想問一問:陛下對臣的信任,到底有沒有底線。”

諸葛亮看問題依然通透,劉備也只能默然。

“陛下的辛苦,臣知道。您現在也未必想出兵,但是這兵反而是非出不可了。總不能讓大臣們都說臣僭越太過,那臣將來立在朝堂上,境況更艱難。臣自然是什麽也不怕的,可是陛下的心意,臣明白。”

當初想出兵而不出是為了誰,現在不想出兵又必須出兵還是為了誰。

可就不是為了自己,皇帝也難啊。

諸葛亮掙紮著下了床榻,打開木櫥,搬出一卷卷的竹簡文書來。

“臣並非沒有準備,早在去年,臣就想,如果攔不住出兵之事,該怎麽做。”

諸葛亮拿起一卷竹簡:“這是庫中的金銀儲備,支持一年軍費,絕無問題。”

再拿起旁邊的一卷:“糧秣、馬匹、兵器等軍需之物,如無意外,可以供給十萬大軍。”

旁邊最厚重的一卷,打開,上面是密密麻麻的蠅頭小字:“這是這些年,吳魏的探子送回來的各處消息,包括山川道路地形圖和各處官員守衛情況,不能說很全面,但總比沒有強。”

“還有這是——”諸葛亮要解開第四卷文書,劉備攔住了。

“陛下?”

劉備抓著諸葛亮握住竹簡的手:“不說了,孔明,再等等,再等等吧。”

處心積慮的拖其實是在等待變,諸葛亮和黃月英都是這麽打算的,誰知道明天會不會出點什麽事,於是就有個光明正大的理由不用出兵了呢。

這個指導思想一點都沒錯,拖則生變,果然。

只不過,不是按預想變的。

張飛突然被殺了。

諸葛亮之前記得他會在整軍備戰的時候被從人害死,好幾次想讓劉備去告誡張飛善待部將,話到嘴邊又猶豫了。在出兵之事上,兩個人的分歧很明顯,諸葛亮不想這個時候去刺激張飛。而且她總有個僥幸心理就是不出兵就不用備戰,張飛就不會死了。

大錯特錯。

張飛的手下範強暗殺了張飛,因為張飛心情不好,大怒之下鞭打他。而張飛心情不好的原因是——劉備又推遲了出兵的計劃。

命運跟人開了一個多大的玩笑啊。

張飛一死,事情就無可挽回了。

武將們群情激憤,尤其是中下層軍官,他們都在問:丞相到底想幹什麽!

劉備手下威望高能力強的大將已經剩的不多了,關羽是死在東吳呂蒙的暗算中,現在張飛也被殺,範強投奔了東吳,黃忠已經病逝了,數來數去,這是要等著東吳把季漢的將軍們一個一個團滅的節奏麽!

將軍死於沙場是光榮,無仗可打生生等著被人暗算而死是憋屈。

劉備終於決定出兵,再等下去說不定軍隊就真的嘩變了。

劉備想起諸葛亮做的那些準備,是按照十萬人的標準來的,但他最後只帶了大約五萬軍隊,手下的將領也大多是些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什麽中領軍吳班、護軍馮習、前部督張南、將軍劉寧、杜路,還有將軍陳式、將軍趙融、傅彤、廖淳……

馬超和趙雲,甚至魏延,他一個也沒帶,趙雲請戰了,劉備沒同意。趙雲跑去跟諸葛亮打小報告,諸葛亮求見劉備,劉備還是沒同意。

直到出兵前一晚,劉備又來看諸葛亮。

諸葛亮坐在榻邊看著搖籃裏的未滿月的嬰兒,在發呆。

“孔明……在想什麽?”

“請陛下恕臣未能接駕,臣在專心算數。”

“算什麽?”

“五萬人能不能奪回荊州,碾壓東吳。”

“結果呢。”

“怎麽算都不夠。”諸葛亮站起來看著劉備,“臣做的準備都是按十萬人的標準來的。陛下為什麽只帶五萬人?”

其實季漢最多的時候也就不到十五萬軍隊,關羽死後,就只有不到十三萬了。如果真的讓劉備帶走十萬軍隊,那麽鎮守益州和漢中的軍隊就只有不到三萬了。

“但十萬才有絕對的勝算。”

劉備心裏明白:“東吳大概也就能湊出五萬人來,朕禦駕親征,五萬對五萬,還是有把握的。”

諸葛亮定定的看著劉備:“那子龍,孟起,文長呢?陛下為什麽一個都沒帶?”

“有朕在就夠了,他們就留下吧。”

“陛下是把這些人都留給臣了,想著讓他們保護益州的安全,對吧。”

有些關心,其實只有默契就好,挑明了只能大家都尷尬。

“陛下的心意,臣心裏明白,所以……受不起。”甚至連丞相府都派了重兵保護,總負責人就是阿鬥。

“朕也知道,這樣做可能有人會有非議,可是不這麽做,朕更不放心。”

“這樣,陛下和臣都退一步如何?陛下帶五萬人走,臣後續派三萬人為補充。子龍把守葭萌關,防備曹魏偷襲,孟起隨陛下前去,文長守住漢中,足以保證後方的安全。”

“兩萬人吧,各處把守關隘,人少了也不行,葭萌關就讓孟起去,子龍留在成都。”

“陛下,至少再讓子龍帶五千人作為接應吧。”討價還價到這份上,諸葛亮已經頗有些乞求的意思。

劉備只能點頭。

“陛下此去,無論前期多麽順利,萬不可掉以輕心。對方的主帥不出意外會是陸遜。他是當年周公瑾著力培養的人物,雖然沒有名氣,但不可小覷。陛下進軍若順利,明年應該能到虢亭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地勢有些特別,陛下千萬不要在這裏紮下連營,倘若不得已要設連營,一定要防備陸遜用火攻。”

“你說的話,朕都記著。”

諸葛亮想了又想,生怕自己遺漏了什麽,屋裏一時靜默下來。

旁邊搖籃裏的嬰兒感到受了冷落,突然大哭起來。劉備想起件事,他抱起這個三兒子,思索著該給他起什麽名字好。

“朕此去,恐怕要花個一年半載才能回來,就趁現在有時間,給他起個名字吧。”

也對,最近各種心力交瘁,這麽重要的事情,居然一直都忘了。

諸葛亮拉了拉兒子的小手,總算露出個笑容:“陛下要用兵了,起個寓意戰勝的名字吧,叫成師如何?”

劉備搖了搖頭:“兵者,兇器也,不得已而為之。自古得天下者,絕非全賴兵力,而已仁德教化四方,以理服人。這孩子就叫‘理’。”

諸葛亮心裏一動:“字呢?”

字?

劉備哄得劉理不哭了,又把他放回搖籃裏,仰頭嘆息:“一時想不出。”

“那就不想了。”

“因為朕心思不在這上面,朕一直在想孔明你剛才說過的話,你說過朕帶去的人少,其實朕不覺得兵少,將軍們也尚可,只有一種人,朕是真的覺得少了。”

不是少,是沒有。

“徐元直離朕而去,士元在蜀中不幸身亡,孝直早夭,這麽多年算下來,一直陪在朕身邊,為朕出謀劃策的,只有孔明你一個人。其他人也不是不好,但是和朕期望中差太遠了。”

諸葛亮想,李嚴許靖等人,確實不能達到劉備的要求。

“所以,朕其實一直很羨慕曹孟德。二十多年前,朕還屈居其下的時候……”

劉備想起自己當年在曹操手下客居,曹操仿佛是炫耀一般帶著他見過了自己所有的謀臣。

“荀彧程昱荀攸劉燁等人……皆風采冠絕之輩,曹孟德真好命啊,身邊一直沒缺過這樣的人。”

諸葛亮有點奇怪:“陛下……好像漏了一個人……陛下沒見過郭嘉郭奉孝嗎?”

劉備頓了頓,然後他那個惋惜和傾慕的表情諸葛亮再也沒忘過。

“惟奉孝者……可當‘風流’二字。”

於是,後來的梁王劉理,就有了一個“奉孝”的字,寄托著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

“孔明,朕要去整軍了,軍隊馬上就要開拔,你還有什麽要叮囑的嗎?”

“……請陛下,一定要平安歸來。”

章武元年七月,劉備率大軍啟程開始征伐東吳。

送行的人裏,諸葛亮回頭去找趙雲。

趙小雲依然沒心沒肺的樣子。

諸葛亮想到劉備最後的叮囑,突然覺得自己越來越心狠了。

“孔明,子龍的婚姻之事,朕托付給你了。”

“……陛下放心。孟起去往葭萌關後,臣立刻為子龍擇妻。”

作者有話要說:

寫的太別扭了……“朕”“陛下”“臣”……這真的不是BL生子。忍受不了的諸位讀者,作者向你們保證,不會再出現這個問題了。至於丞相和昭烈帝作者真的很對不起你們啊!保證就這一次,再也沒下回了。

其實作者認為最別扭的是諸葛今……好在孩子你雖然給你爹找了不少麻煩,但你也快解脫了。

溫情脈脈的戲真不好寫啊……說真的不如寫司馬二和曹二的扭曲來的痛快。作者文筆廢,情節渣。

下一步難題是……諸葛已經劇透了,夷陵到底怎麽回事啊!作者自己都還沒想好。

馬超的杯具在於無論他怎麽做都不可能得到信任了……連帶著趙雲杯具。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