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23章 (十一)許都司馬懿娶婦,南陽諸葛亮成婚(3)

關燈
叔父去世之後,諸葛亮和弟弟諸葛均、兩個姐姐就定居南陽了。選定地基準備蓋房子的時候,諸葛頗費了一番心思,在劉表撥給他的田地附近找了一個臨近水源,地勢較高,地面又平坦的向陽地,蓋了三間草廬。她本意是蓋敞亮大房子的,但是沒錢,她不能什麽都伸手找劉表要吧……沒錢就只能一切從簡了,草廬就草廬吧,這裏的人家,住草廬的也不少,不過這些農民多半沒有這麽風雅,什麽草廬,叫茅房就是了。

諸葛亮於是在這裏一住,安心開始了她的耕讀生活。

當然,等她發現那個地方其實叫臥龍崗的時候,已經晚了……

劉表的那個官學,諸葛亮在裏面讀了一段時間,結交了不少朋友,諸葛琰死後,諸葛亮就不去讀了,主要原因還是沒錢,也沒有人脈了。諸葛亮就住在草廬裏,每天去種種地,晚上閑一點讀讀書,尤其《春秋》《戰國策》《史記》《漢書》之類的,她不只看,她還要寫心得筆記。諸葛均跟著她,幫她種地,學她讀書,兩個姐姐操持家務,紡織女紅,日子雖然窮,倒也安穩。

這些年戰亂不斷,劉表治下的荊州算是難得的凈土了,不少渴望安定生活的士子從四面八方聚集到荊州來,這裏就有了一批隱逸高人。水鏡先生司馬徽,龐德公,徐庶等都是如此,諸葛亮和這些人談得來,一直來往著,他們聚到一起,說的最多的,便是當時英雄哪個能成氣候,誰最值得投奔之類。太閑了,還會彼此評點,你適合去給誰當幕僚,你又適合去當誰的謀士之類。

輪到諸葛,總是有些冷場,諸葛不怎麽參與這些話題,非要她說,她就籠統的講:“卿諸人仕進可至郡守、刺史也。”問到她自己,她就堅決不說,惹急了就說:“生逢亂世,亮願安老於戶牖之下。”

司馬徽撫須大笑,他知道諸葛亮沒說真話。真要是老於戶牖之下,你閑著沒事看那麽多書幹什麽?寫那些點評幹什麽?還不如去學學怎麽提高畝產來的實在。司馬徽看出來了,諸葛亮待價而沽呢。

於是司馬徽跟徐庶說了,徐庶想了想,覺得都是朋友,不如幫諸葛一個忙,她待價而沽,卻沒機會讓旁人識貨,這能賣出什麽好價錢!徐庶趁諸葛和孟公威等四人出游的機會,去找諸葛均,說明來意,要諸葛均拿出諸葛亮的筆記來。

諸葛均為難了,二哥這個人奇怪,寫的東西是不少,但是向來保管嚴密,她弄了個七巧轉心盒,機關重重,除了她自己,誰也不會開,筆記什麽的都鎖在那裏面了。可是徐庶一番好意,諸葛均也不忍心說沒有,他轉身進了諸葛亮讀書的隔間,在書案上翻了翻,希望能翻到什麽東西。

也是巧合,諸葛亮以往的筆記都收的好好的,唯有這篇不知道為什麽放在外面,諸葛均匆匆掃了一眼,拿出來給徐庶。

徐庶看了看,這篇與諸葛以往的文字不同,是五言詩,題目是“梁甫吟”:

“步出齊城門,遙望蕩陰裏。

裏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

問是誰家墓,田強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紀。

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

誰能為此謀,國相齊晏子。”

徐庶看了幾遍,就讓諸葛均放回去,然後他自己憑記憶抄錄了幾份,傳播出去。

諸葛亮對這些一無所知,她之所以把那篇梁甫吟扔著不收是因為那不是她寫的,是她抄的,前一天晚上剛好看到《晏子春秋》中的“二桃殺三士”,她突然想起了當初被她爺爺逼著背這首詩,於是她無比感慨的寫了一遍,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她就去種地了。完全沒想到這東西會被人散播出去。

直到劉表派人來到臥龍崗,諸葛亮才意識到有人不經她同意就把那東西當成她的原創散播出去了,不用想也知道會是誰做的,她狠狠瞪了一眼諸葛均,後者訕訕的不敢說話。

諸葛亮問清來人的目的,是請她前往劉表處做幕僚的,當然了,低級幕僚,一首詩並不能證明什麽,只不過末尾那一句透露出做晏子那樣的相國的志向,加上有荊州名士徐庶司馬徽等人的舉薦,最重要的是劉表想起老朋友來,覺得以諸葛亮目前的處境,召他出來做個幕僚至少能為自己搏個“禮賢下士”“招攬賢才”“重情重義”的好名聲。

諸葛亮婉拒了,來人面面相覷,還沒見過這樣的人家,瞧著生活都夠困窘了,居然還敢拿份兒,那你就窮著唄,反正我們來過了,面子給足了就回去覆命吧。

諸葛亮送走來人,回到正廳坐下,倒了杯水喝,諸葛均走過來坐到他對面:“二哥,你為什麽不答應他們?那樣,起碼我們就有錢了,不用每天那麽辛苦下地,姊姊也……”

“閉嘴!我還沒跟你算賬呢!”諸葛亮把手中杯子一摔,“誰讓你把我寫的東西拿出去的?我就是怕這些人知道我寫的東西才每次都鎖好的,這次是我疏忽了,以為這詩不是我原創的,丟在外面也沒人動,誰知道你……”

“二哥你別生氣……是元直說水鏡先生看出你待價而沽,大家一番好意都想著幫你一把……再說了,家裏最近困難,大姊二姊都這個年紀了,還沒有出嫁,不就是因為辦不起嫁妝麽……”諸葛均覺得自己滿腹委屈,他說的也是實情。

諸葛亮嘆了口氣,摸了摸諸葛均的頭,兩個姐姐今年將近二十,放在普通人家這個年紀早就出嫁了。自從住到臥龍崗,來求親的人也不是沒有,但是論起家世門第根基之類,諸葛亮都覺得不般配,好歹父親叔叔也是做過官的人,瑯琊諸葛世家也算名門,與河內司馬世家是齊名的,諸葛亮不願意委屈了兩個姐姐,可是門第高的人,又覺得諸葛家貧,看不上他們,於是一來二去,就拖到現在了。總這麽拖下去也不是個辦法,諸葛亮幹脆跪到簾幕外面,和兩位姐姐商量這件事。

其實一切的癥結在於“家貧”,要想擺脫困境,也不是全無辦法,諸葛亮請示姐姐:是不是給江東的大哥諸葛瑾寫封信,請他幫忙?

但是諸葛這個提議剛出口,大姐就大怒,把針線筐子扔出去了,嚇得諸葛不敢再說,只能伏地請罪。

“吾姊妹當日便曾發誓,其不以吾等為念,吾何必以之為兄!縱然家貧,吾等亦寧死不向其乞憐!況終生獨處乎!”

諸葛瑾早就在江東站穩了腳跟,但是這麽多年,始終沒有和諸葛亮等人通過音信,也沒有接濟過弟弟妹妹,諸葛亮曾給他寫過幾封信,都如石沈大海,所以兩位姐姐一說起諸葛瑾就大怒,恨得咬牙切齒。

建安二年,是諸葛家最艱難的一年,所有的積蓄都已經花光,東西也再賒欠不出來了,吃飯都成了很大的問題。糧食作物還要幾個月才能成熟,這段日子吃什麽呢?諸葛愁的頭發都要白了。

這天,諸葛正在書齋裏想辦法,諸葛均進來說,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來了,邀諸葛亮去喝酒。

諸葛亮現在就不能聽見花錢的事,想也不想就讓諸葛均去回絕,但是諸葛均還沒轉身,那三個人已經笑著進來了。

崔鈞過來拉諸葛亮:“就知道你在家!走吧,去喝酒!”

“不去!”諸葛亮坐著不動,“沒錢!”

石韜也過來拉他:“行啦,知道你沒錢,今天我們三個請你,不用你花一文錢,怎麽樣?走吧?跟我們去,還能給家裏省一頓糧食。”

石韜的最後一句話說動了諸葛亮,她站起來整了整衣服跟著往外走:“那你們好人做到底,讓我帶點東西回來給全家都省一頓飯吧!”

到了酒肆,酒菜都送上來,諸葛也不客氣,筍幹薺菜黃豆吃的不亦樂乎。石韜看她吃的高興,使個眼色給崔鈞,崔鈞清了清嗓子:“孔明,這次請你出來吃飯呢,其實是有事兒跟你商量。”

諸葛亮把筷子放下了,看了看三人:“我就知道,你們怎麽會這麽好心請我吃飯,原來是有事,什麽事兒啊,說吧。需要我幫忙,一句話就行。”

“是這樣,”崔鈞猶豫了一下,“蒯家的蒯子柔欲求令大姊為妻。”

諸葛亮把舉起的筷子又放下了,她看了崔鈞一眼:“既然如此,讓他明天遣媒人來我家說親就是了,只要我大姐同意,我就給我大哥寫信請他做主。”

“呃……”崔鈞覺得接下來的話不太好說:“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確必不可少。子柔跟父母商議過了,二老倒也不反對,但是……”

“但是什麽,州平你能不能痛快點有話就說?”諸葛亮隱約覺得不好。

“子柔把諸葛家現在的情況跟父母都說了,蒯家的身份你也知道,嫁妝麽,他們不計較,能省就省了,不過,這樣的話,蒯家也就不出聘禮了,婚禮呢,也就不辦了,令姊先到蒯家來,過個一年半載,日子過好了,再補辦……”

“啪!”

崔鈞的話還沒說完,諸葛亮就把角杯砸到地上了,她是真的發怒了:“州平你什麽意思!蒯家這是娶妻嗎?沒有嫁妝沒有聘禮,連婚禮也不辦了!還讓我姐姐先到家裏去沒名沒分過個一年半載!這是幹什麽?啊,這是幹什麽?你以為我不懂嗎?聘為妻奔為妾,我姐這樣偷偷摸摸連妾都算不上!說得好聽,將來補辦,若不補辦呢?我姐就一輩子不能見人!他以為我諸葛家是什麽門戶,難道會讓女兒去別人家做個妾都不如的婢姬?做他的春秋大夢去!”

崔鈞這個說合人面子上有點掛不住:“孔明,話不能這麽說……”

“那還怎麽說!難道蒯家不是這個意思!我要是冤枉了他我情願跪門請罪去!”

諸葛亮最後掀了桌子,怒沖沖拂袖而去。

諸葛亮回到草廬,什麽也沒說,面色平靜,但是平靜得反常,諸葛均也不敢問什麽。直到晚上,諸葛亮借著微弱的油燈光亮看書的時候,有人在她旁邊放了一盞薄粥。

諸葛亮回過頭來,見是大姐,連忙放下手裏的竹簡,跪下行禮:“不知大姊來此,恕亮禮數不周。”

大姐伸手把她扶起來:“自家姊弟,何須多禮?”

“大姊如何深夜尚未安寢?”諸葛亮讓大姐坐下,自己才在另一邊坐好。

大姐看著諸葛亮:“白日之事,吾已盡知。公威諸人暮時前來,本欲賠罪,又恐激汝,故忐忑躊躇而去。吾素聞子柔亦有德君子,吾情願依其所言,歸其家,為妻為妾,為奴為婢,盡命耳。”

諸葛亮大吃一驚:“大姊不可!”

大姐只是垂下淚來:“幼年失怙失恃,所幸者,吾姊弟相依為命而至如今。吾兄諸葛瑾,棄吾等而去,吾已立誓今生不與其相接。現家貧不能自給,吾何忍坐視!汝為家中之長,可代父母做主!今汝年十七矣,亦當娶婦……”

諸葛亮也哭了,拜伏於地。她不可能同意大姐的建議,可是她也不能拒絕。

作者有話要說:

作者專業黑諸葛瑾一百年。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