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54章大豐收感謝支持晉江正版的小可愛!!……

關燈
第154章大豐收感謝支持晉江正版的小可愛!!……

範謹擺手, “王家是王家,王宴安是王宴安,不能混為一談。”

這話秦致坤聽不明白, “此話何解?”

範謹看向門口, 秦致坤道:“但說無妨。”

範謹壓低聲音道:“春闈的科場舞弊案, 還是王侍郎造出來的。”

秦致坤吃了一驚。

範謹當即把前因後果細細說了一番, 聽得秦致坤恨不得拍手叫好。

範謹也有些小激動, 小聲道:“這事全由王侍郎在幕後推波助瀾, 陛下是明面上的人物, 他則是背後的人物, 針對的則是他老子衛國公。”

秦致坤輕輕摩挲袖口,聲音也跟著放低下來,“如此說來,他是跟陛下一個鼻孔出氣的了。”

範謹點頭, “所以我才說王侍郎跟王家不一樣。”

秦致坤若有所思,似乎有些悟了, 拍腦門道:“原是這樣。”

範謹:“???”

既然對方給他交了底兒, 秦致坤也不藏著掖著, 說道:“我是瑞王提拔進京不假, 但瑞王同端王一樣,各為私欲, 依附不得。”

範謹點頭,“這次的端王案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樹倒猢猻散。”

秦致坤:“但我也不待見王家, 當初的章州案,我也一並去查了,民不聊生, 那章州刺史就是王家的人。”頓了頓,“所幸事情爆發出來後換掉了。”

範謹好奇問:“換下來的人如何?”

秦致坤不由得拍大腿,“上臺的是民心所願之人,原本已經告老還鄉,結果覆啟了,極好。”

範謹笑道:“那定也是王侍郎在背後搞的小動作。”

秦致坤的思路越來越明晰,指了指他道:“今日你來得好,解了我多時的惑。”

範謹:“???”

秦致坤抽絲剝繭,“去年的彈劾案,殺了不少貪官,我也一並被王侍郎拉去熬了許多夜,現在仔細回想,定是他與梁王等人幹的。”

範謹雖才入仕,但對朝廷裏的情形卻了解得不少,詫異道:“趙家與王家不是公認的水火不容嗎?”

秦致坤擺手,“裏頭的門道兒多著呢。”又道,“有一年的元宵節,我們剛巧碰上王侍郎同梁王廝混,還有一回游湖,也碰到他們在一塊兒,現在想來,興許背地裏已經勾搭上了。”

這話範謹聽不明白,“衛國公允?”

秦致坤捋胡子道:“這一回的端王案,起初我沒想明白其中的緣故,經你今日一提,想明白了,多半就是梁王的一石二鳥之計,利用廢太子栽贓給端王,一下子除了倆,接連清理了兩個政敵,你說衛國公高不高興?”

範謹楞住。

秦致坤似乎有些驚喜,自言自語道:“我就說那小子亦正亦邪,行事邪門得很,原來岔子出在了這裏。”

範謹細細揣摩道:“你的意思是他表面上應付衛國公,實則一直在拉攏梁王等人替陛下鋪路,是嗎?”

秦致坤擊掌道:“就是這個道理。”

範謹恍然大悟,“原來秦寺正心裏頭門兒清。”

秦致坤緩緩起身,背著手來回踱步道:“章州案大快人心,彈劾案殺貪官拍手叫好,科場舞弊案公正嚴明,端王案一石二鳥……照這個勢頭下去,朝廷多半會被他們血洗清理,還一片清明。”

範謹展顏道:“那我進來得還真是時候。”

秦致坤擺手,“應是最黑暗的時候。”

範謹:“……”

秦致坤感慨道:“我在窮鄉僻壤裏待了十多年,上頭的仕途之路全被權貴一手遮天,也不知走了什麽狗屎運得瑞王提拔。你卻比我幸運,一來就遇到了這麽一群人,要不然這輩子可夠得你熬了。”

範謹:“受教了。”

秦致坤繼續道:“少儀也比我幸運,一來就知道什麽是明路。我來京兩三年,步步小心謹慎,不敢胡亂站隊,全靠忽悠摸索,如今聽你一說,路也明了,知道往後該怎麽走了。”

範謹心中寬慰,“秦寺正當真明了?”

秦致坤點頭,“明了。”

範謹高興道:“今日這趟可沒白來!”

秦致坤道:“也幸虧你來了,解了我不少的惑。”停頓片刻,“不過那小子要扳倒他老子可不容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吶。”

範謹充滿信心道:“無妨,並不止他一人,還有我們這些願意追隨陛下的人都站在他那邊,我們不求什麽,只求朝廷清正嚴明,給百姓公道,還世道太平。”

聽了這番話,秦致坤欣慰道:“你這狀元郎,值!”

難得遇到志同道合之人,兩人又嘮起了翰林院裏的差事,完全把官貸一事拋之腦後。

範謹談起皇帝趙章,說他雖年輕,但心胸開闊,是個聽得進話的人,若大燕朝堂被清理幹凈,往後定會越來越好。

又說起以後會試會采取糊名和重新抄錄防止作弊等事。

秦致坤也覺得這法子甚好,重新抄錄後卷面上就不會留下痕跡,考官是沒法辨認哪份答卷是誰的。

兜了大半圈子總算轉回官貸這事上來,秦致坤心中疑惑,知道這事藏著蹊蹺,當時倒也沒有說出來,只道:“回頭我還得仔細琢磨琢磨。”

範謹笑道:“此乃利民之策,若官府能提供官貸救急,百姓就不會輕易賣耕地了,確實可以有效防止土地兼並這一禍事。”

秦致坤點頭道:“土地兼並確實不妙,有了自耕地,才有了紮根的地方,百姓沒有地種養不活家,就會造成人口流動,流動的人口多了,遲早生出禍端。”

範謹:“王侍郎說這法子是秦寺正你想出來的,你以前做了十多年縣令,必然知道百姓的苦,才會想出這樣的法子。”

秦致坤緩緩露出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他其實很想去問王簡,我什麽時候跟你嘮過這茬?

但見範謹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的樣子,他又覺得暗爽。

岳丈嘛,肯定要有拿得出手的東西來令小輩欽佩才行。

不過心裏頭同時又心虛,這事到底是怎麽回事?

於是這個大理寺正兼職幹起了戶部財政該幹的差事來。

待範謹回去後,秦致坤坐在書房裏絞盡腦汁琢磨王簡怎麽會把這事安到他的頭上,總不會空穴來風才是。

正細細思索,方氏不知何時進屋,好奇問:“老秦,範謹來這兒作甚?”

秦致坤回過神兒,“他今日可來得好。”

方氏:“???”

秦致坤高興道:“以後咱們一家老小的腦袋都能保住了。”

方氏:“???”

秦致坤到底藏著心事,也未跟她多說其他,自顧琢磨官貸去了。

他是怎麽都想不透王簡為何要安這個名堂給他,不過既然差事下來了,擼起袖子幹就是。

當即命家奴備筆墨,把官貸的利弊分析一番,以及實施的方案琢磨了一份出來。

他有十多年的基層經驗,對老百姓的生活了如指掌,比王簡等人琢磨得更細致周到,因為親眼看過,聽過,走過基層。

方氏看他興致勃勃琢磨差事,也未打擾,自顧去了秦老夫人房裏,說道:“方才範謹過來了一趟,留他用飯也說不用,匆匆忙忙的就走了。”

秦老夫人頗覺詫異,“他是來找元威的嗎?”

方氏點頭,“應是朝廷上的事。”頓了頓,“元威也是奇怪,跟我說什麽以後一家老小的腦袋總算是保住了。”

聽了這話,秦老夫人問:“他這會兒在作甚?”

方氏搖頭,“不知道在做什麽,只是忙忙碌碌的在寫東西。”

秦老夫人:“那晚些時候問一問他。”

結果秦致坤一直在書房裏,晚上還熬了夜。

到底是心系百姓利益的,之後接連幾天他就官貸一事費心琢磨,把百姓申請官貸的要求條件限制,以及如何核查事實,防止鉆空子,走訪裏正,還有官府的人員安排等等……諸多事宜一條條理出來,洋洋灑灑寫了不少。

待到下一個休沐的時候,王簡親自登秦家的門,來取那份官貸實施方案。

聽到張叔通報說國舅爺登門拜訪,秦家人全都懵了。

當時秦致坤正在秦老夫人房裏嘮家常,還以為自己聽岔了,又問一遍,“你說誰來了?”

張叔指著外頭,“國公府的世子來了!”

秦致坤忙起身迎了出去。

外頭的王簡倒是落落大方的,見他出來,喚了一聲秦寺正。

秦致坤向他行禮,知道他來作甚,當即把他請進了書房。

方氏忙命家奴備茶水,生怕把這位貴人給得罪了。

王簡倒也沒有啰嗦,開門見山問:“不知秦寺正可有把官貸一事理出來?”

秦致坤從箱子裏取來,厚厚的一疊卷成筒,用麻繩系著。

他將其雙手遞上,說道:“秦某到底淺薄,有許多疏漏之處,還望王侍郎指正。”

王簡笑著接過,“你做了十多年縣令,肯定比我們這些人了解百姓需求。”說罷好奇拆開麻繩來瞧。

秦致坤心裏頭憋了疑惑,不解開始終心癢難耐,忍不住問:“官貸這一策乃利國利民之策,王侍郎何故說這一策是秦某說的?”

此話一出,王簡的動作微微停頓。

他倒沒想到這茬。

當時秦宛如提出官貸,說是自家老子說的,他心想既然是秦致坤提的,肯定也是知道實施下去的詳細方案了,故而用範謹來牽線搭橋,一來是想拿實施方案,二來則是拉攏。

如今秦致坤問起,他又該如何作答?

像這類私策必不會向外人道起,他又是怎麽竊取到的呢,難不成告訴秦致坤我跟你家閨女勾搭上了,是你家閨女洩露給我的?

王簡默了默,腦筋轉得飛快,看向秦致坤道:“範謹來找過你了,是嗎?”

秦致坤老實回答:“前些日曾來過。”

王簡繼續道:“我與你共事過兩年,都是老狐貍,你也別跟我裝傻,端王的下場你可瞧清楚了?”

秦致坤:“……”

這下馬威把他唬住了。

王簡:“瑞王的下場,你也可以預知了。”

秦致坤憋了憋,指了指官貸實施方案,“何故找到我的頭上來?”

王簡幹咳一聲,為了掩蓋自己跟秦宛如的關系,說道:“拉攏。”

秦致坤:“???”

王簡:“方才說了,秦寺正有十多年基層經驗,是最了解百姓需求的,請你來做官貸的實施方案最穩妥不過。”

這話沒毛病,秦致坤閉嘴不語。

難怪對方要找他做官貸,原是找借口來拉攏他站隊。

官貸只是由頭。

秦致坤悟了。

原本是漏洞百出的一件事,因為兩人的信息差導致理解錯誤。

秦致坤以為王簡說官貸是他做的不過是個借口,目的是拉攏他做實施方案。

而王簡為了掩蓋他跟秦宛如的關系被暴露,用拉攏的借口來忽悠秦致坤,讓他以為官貸只是湊巧想到一塊兒去了。

這本就是漏洞百出,結果因為秦致坤的緘默,讓王簡誤以為他被忽悠信了。

兩人都很有默契的沒繼續追問這個事情,而是把註意力轉移到官貸的實施方案上。

之前王簡也曾研究過,不過跟秦致坤的比起來是欠缺許多,沒有他的面面俱到。

到底是幹過基層的人,切身體會過底層的生活狀況,知道什麽才是他們最需要的,這點王簡很是佩服。

見他看得認真,秦致坤偷偷地瞥了兩眼,作死地問了一句,“那端王……”

王簡頭也不擡,“梁王幹的。”

秦致坤:“……”

王簡繼續說道:“你若跟著瑞王,下一個就輪到你一家老小都去喝西北風。”

秦致坤連忙擺手,“我對陛下忠心耿耿,天地可鑒!”

王簡樂了,“倒是知趣。”

稍後茶水送來,由李南端進屋的,王簡擡手做手勢,他放下茶水就退到外頭候著了。

書房裏的二人就官貸的實施一事聊了起來,王簡問得仔細,秦致坤也答得認真,雙方顯然是真心實意想百姓好,盼著大燕能太平的。

不過秦致坤還是提議讓他們下基層走訪百姓,問問受益人的意見,聽聽他們的心聲,這樣更能落實到位。

這話王簡是讚同的,既然是民生,就要撓到癢處,而不是耍花架子。

雙方一番交流,秦致坤屏棄自己對王簡的固有偏見,王簡也對他願意為百姓籌謀的盤算感到欣慰,算是相互認可。

把那份官貸方案拿走後,秦致坤親自送他出門,直到主仆的馬車消失,秦致坤才回了院子。

方氏站在屋檐下,看他面露笑容,打趣道:“什麽事這般開心?”

秦致坤學自家三閨女的口頭禪,“要發財了。”

方氏:“……”

秦致坤背著手看艷陽高照,說道:“眼下就入秋了,三娘她們的白疊子,也快采收了吧?”

方氏:“前幾日聽那邊傳話,說最早的那些估計七月中旬就能采摘了,今年的品種早,早些采摘也好。”

秦致坤又問:“咱們二娘的嫁妝呢,都備得怎麽樣了?”

方氏搖團扇,“哪用得著你操心。”又道,“三丫頭說要給她備十二床喜被做陪嫁。”

秦致坤樂道:“這丫頭懂事了,爹娘他們估計也快到京了?”

方氏高興道:“應是快了。”

秦致坤心裏頭痛快,踱著官步道:“今年真是痛快,喜事一茬兒接一茬兒的來。”

這話方氏聽得不甚明白,好奇問:“除了二娘的婚事外,哪來的喜事?”

秦致坤:“不告訴你。”

方氏拿團扇打了他一下,啐道:“還賣起了關子。”

另一邊的王簡回去後,瑤娘告訴他說李南的哥哥李秋回來了,他做了個手勢,不一會兒李秋去了書房會見。

李秋人到中年,是國公府的家生子,前陣子被王簡派了出去,這次給他帶回來一個消息,那就是王家的老二王竟雲經常去的地方是淞州祁縣。

王簡納悶了,不解道:“他去祁縣作甚?”

李秋搖頭,“老奴不知。”頓了頓,“老奴盯了許久,見他去過兩三回。”

王簡皺眉陷入了沈思,隔了許久才問:“可有被察覺?”

李秋:“未曾。”

王簡:“你無需再去了,恐打草驚蛇。”

李秋應聲是。

王簡示意他退下,待他離去後,王簡平靜地望著空曠的屋子,陷入了揣測中——好端端的,去淞州做什麽?

這些年二房家的老大和老二都極少在府中,起先他以為他們是在營裏忙碌,現在想來,後知後覺的意識到不太對勁。

他們王家在朝中如日中天,若是一般權臣,巴不得把整個家的人都塞進去掌權,便於控制權力。

可他們王家並不,也就他王簡在朝裏謀了一官半職,而且之前都還游離在政治中心的邊緣,如果不是他主動搭上梁王等人摻和了進去,只怕一輩子都摸不到門路。

他是國公府世子,未來會繼承爵位的人,按說衛國公會早日籌謀替身,偏偏只讓他籠絡著宮裏頭的母子,並不會讓他參與政治核心,可見是把他排在外的。

老大和老二一年到頭都在外,見不著幾回,並且官銜也不高,跟放養差不多了,這是很反常的。

王簡隱隱感到不安,他總覺得這次李秋打探來的消息有蹊蹺,但目前自己又在府裏,所有行動都受限制,委實不方便。

思來想去,便讓梁王那邊派可靠下屬走一趟淞州祁縣,並萬般叮囑莫要打草驚蛇。

眨眼間就到了立秋,雖已入秋,但秋老虎的威力還是不得了,這樣的高溫是最得白疊子喜歡的,田地裏已經有不少吐絮,潔白如雪。

周邊村民全都過來圍觀那奇觀,去年是四十畝白疊子吐絮,今年可是上千畝。

那場景是非常壯觀的,佃農們不分晝夜輪流巡邏,竇氏也派了人過來照看,官府差役一遍又一遍警告村民和縣城裏的人,勿要惹禍上身。

並拿去年賀家砍了兩名盜賊的手唬人,只說伯爵府招惹不得,連官府都保不了。

當地村民多數淳樸,都是膽小怕事的,不敢招惹。竇氏也親自過來瞧了瞧,看到那豐收情形,心情很是寬慰。

從京城那邊的人員已經到位,以及新來的彈棉匠也是躍躍欲試,大家都想在家門口把錢掙了。

秦宛如在地裏看吐絮的情況,段珍娘跟在一旁,問:“可以摘了嗎?”

秦宛如回道:“再過兩日,先采摘最早的紡紗線用,還得送進京裏染色用來做標識。”

段珍娘好奇問:“二娘的喜被把標識改成囍字,是嗎?”

秦宛如點頭,大老遠問道:“姻伯母,京裏可有人們要喜被?”

竇氏道:“有,但少。”

秦宛如:“若是有人要,也接,我們給做,沾點喜。”

竇氏應聲好,問:“這些白疊子還要多久才可采摘?”

秦宛如:“三五日能摘。”

竇氏:“那我等著你們采摘了把紗線帶回京染色。”

於是趁著秋老虎的熱辣勁頭,待最早的那批白疊子成熟後,先從龍門村開始,董蔡兩家領著佃農們分批次下地進行秋收。

先前秦宛如給他們準備了護手,結果用起來不順手。

有佃農拿麻布條纏到手上,厚厚的一層,只留了少許指尖出來,就算棉花殼紮到手上都不至於太痛,除非紮到了指尖。

這一方法得到了人們的采用,覺得比護手管用多了。

秦宛如也一早就下地體驗了一把豐收的喜悅,人們還是像去年那樣采摘,一人一畝不遺漏已經成熟的棉花。

第一批基本都是質地上乘的籽棉,顏色潔白,沒有任何雜質。

背簍裏套了幹凈麻袋,裝滿一簍就倒進籮筐裏,看著質地跟雲朵似的,實則裝滿一背簍還挺沈。

一些人負責采摘,一些人負責運送,租來牛馬拖大板車到作坊。

每次進作坊的籽棉都會經過稱重記賬,以便看龍門村今年到底能收多少斤籽棉。

秦宛如在地裏指揮佃農忙碌,段珍娘和竇氏則在作坊收籽棉和處理它們。

軋棉機的威力去年彩英就領教過了,教賀府的家奴們處理。

三人一臺操作,一個餵籽棉,一個搖木曲柄,一個搖鐵曲柄,籽和棉分兩頭走。

看著落到籮筐裏的去籽棉花,段珍娘笑得合不攏嘴。

柳婆子也笑瞇了眼,連聲稱讚道:“這個黃道婆當真厲害,竟能想出這樣的法子偷懶!”

段珍娘:“這可比用手剝省事多了!”

彩英也笑道:“可不,去年我們試的時候個個都說好呢,也虧得小娘子能想出法子來,要不然今年上千畝,得剝到什麽時候。”

一幹人都覺得軋棉機神奇,七嘴八舌議論起來。

剛開始上手他們使用得不太順,彩英一個個教,慢慢的嫻熟了動作便快了不少。

去籽的棉花一點點積少成多,竇氏過來看著那些潔白松軟的東西,抓一把進手裏揉了揉,喜笑顏開道:“這東西真好,看著就暖暖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