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六百二十二章關中亂戰

關燈
第六百二十二章 關中亂戰

就在王保保進退兩難之時,朱元璋的使臣李善長再次找到了王保保。雙方再度重申了睦鄰友好、合作共贏的戰略合作協議,並約定一年之內雙方互不用兵。

這個約定的確是一個雙贏的約定。有了這個約定,王保保可以以不遵從調遣為由,向關中四軍閥出兵,以求增強自身的實力。有了這個約定,朱元璋終於可以將當前的主要工作精力投入到對付張士誠身上了。

而在雙方達成這個戰略協定之前,也就是王保保剛剛征得元順帝的同意,離開元大都返回河南之際,張士誠卻率先行動了。

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十月,張士誠出兵攻打江陰。

張士誠此次出兵,也是在對元廷方面的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研判之後,作出的重要決策。張士誠認為,元廷內部的兩大派系之爭,因為孛羅帖木兒的被殺算是就此終結了。下一步,元廷必將對朱元璋用兵。

自己的蘇北多地都被朱元璋搶走了,此時正是攻取朱元璋江陰的大好時機。拿下江陰,蘇州北邊的威脅將大大減小。而朱元璋因為受制於北邊的元軍重兵,必然不敢大規模馳援江陰。這樣看來,拿下江陰的機率是很大的。

要說張士誠的這個如意算盤還是打得不錯的。的確如他所料,當他的大軍向江陰發動進攻的時候,徐達、常遇春的大軍並未馳援江陰。但是,張士誠還是低估了朱元璋的能力。

當接到張士誠大軍來犯江陰的緊急軍情之後,朱元璋親自掛帥,帶著康茂才、郭英、郭興等人水陸並進,立即馳援江陰。

朱元璋的大軍還沒到江陰,湯和、廖永忠、俞通海密切配合,給予了張士誠大軍先鋒猛烈一擊,張士誠大軍初戰失利。

也許這些年張士誠的人是真的被朱元璋給打怕了,當先鋒受挫,又聽說朱元璋親自率軍即將到達江陰之時,張士誠的軍隊竟然開始撤退了。

朱元璋可不管這一套,見張士誠的大軍撤退,立即命令各路人馬從後追擊。其中,康茂才的成果最大,他率軍一直追到浮子門(今巫山港、張家港一帶),大敗東吳軍。

上次浙江戰場圍攻諸暨失敗之後,張士誠的大軍再沒有對朱元璋發起過大規模戰爭。這次江陰戰敗之後,張士誠的大軍再沒有對朱元璋軍發起過任何攻擊了。自此,朱元璋在與張士誠的爭霸賽中,已完全占據了主動。

而王保保那邊,自從與李善長再度達成默契之後,也迅速掉頭去對付關中那四支地方武裝力量了。由於這四支地方武裝不聽自己調遣,王保保立即上書給元順帝,狠狠地參了這四人一本。同時,王保保派出大軍直逼關中,準備給這四人一點兒教訓。

當然,關中的李思齊等人也不是吃素的。見王保保大軍來犯,立即是結成攻守同盟,共禦王保保的大軍。與此同時,四人也分別向元順帝上書,說王保保圖謀不軌,意欲吞並他們關中的地方武裝。

元順帝前腳剛收到王保保參奏四大軍閥的奏本,後腳就收到了四大軍閥揭發王保保圖謀不軌的密報。孛羅帖木兒死後,王保保一家獨大,元順帝本來就對他十分擔憂。這會兒,王保保放著南邊的農民起義軍不去打,反而去攻打關中的地方武裝,元順帝自然是有些看法的。

一向懶得理政的元順帝也不得不為此事召集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以及也速、哈剌章等重臣商議此事。

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因為王保保不肯幫他逼退元順帝一事,已對王保保心生芥蒂,這個時候自然是不會說王保保什麽好話。

而也速、哈剌章等人也認為讓王保保繼續做大做強,對中央的集權統治十分不利,紛紛建議元順帝想辦法削弱王保保的力量。

對於眾人的建議,元順帝是十分讚同的。但是,現在王保保遠在河南,而且手握重兵,又如何能夠削弱他的力量呢?眾人的想法雖然都很好,但也只能應了那句話“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經過眾人反覆商議,只能放任王保保與四大軍閥混戰。反正這些人都是有野心的,讓他們自相殘殺、互相消耗,對元大都方面是最有利的。至於南邊的農民起義軍,那就算了吧,還是先顧眼前吧!

就這樣,元順帝對於王保保與關中四大軍閥的混戰來了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但表面上的功夫,元順帝還是做足了的。

他先是給王保保回了信。在信中,元順帝先是誇讚了一番王保保,說他為了元帝國的長治久安,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緊接著,元順帝在信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勸慰王保保,讓他以大局為重,盡量不要與關中四大軍閥發生摩擦。要把當前的工作重心放到肅清江淮一帶的農民起義軍上來,不要幹出一些讓“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站在元順帝當時的立場,他對王保保也只能做到這一步了。除了表揚加勸慰,他還能說什麽?他難道還敢在信中斥責王保保不成?畢竟王保保的軍事實力現在在元朝內部各集團中排名第一,元順帝父子手中掌握的元朝中央軍都比王保保的實力差了一大截。

而對於關中四大軍閥,元順帝也分別給他們回了信。元順帝在信中勉勵他們,不要被眼前的困難所嚇掉,要有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的勇氣。

元順帝在信中告訴四大軍閥,他已經派人給王保保送去了勸誡信,讓他要以肅清農民起義軍為工作中心。如果王保保不聽勸誡,執意要吞並關中的各支地方武裝,朝廷一定不會袖手旁觀,一定會當他們四大軍閥的堅強後盾。

最後,元順帝還在信中鼓勵他們四人,讓他們四人一定要不忘當初起兵勤王的初心,要精誠團結,守好關中的每一寸土地。要對朝廷負責,要對關中的百姓負責……

如果能將元順帝寫給王保保和四軍閥的信都收集到一起來看,這分明就是在鼓勵他們打內戰嘛!對於始作俑者王保保,元順帝不僅不敢斥責其行為,反而是好言勸慰一番,這不是放縱是什麽?

對於四大軍閥,元順帝讓他們在王保保大軍進犯時,要守住每一寸土地。並將其上升到對朝廷負責、對關中百姓負責的政治高度,這不是鼓勵他們跟王保保開戰又是什麽?

正是因為元順帝的這個態度,王保保與關中四大軍閥從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年初正式開戰。這場混戰持續了近兩年,最終雙方誰也沒討到便宜,包括元順帝在內,也是沒有討到任何便宜。唯一討到了天大便宜的,就是咱們的吳王朱元璋。

1366年年初,王保保與關中四大軍閥的混戰正式開打之後,朱元璋終於可以專心地對付張士誠了。

在攻打張士誠之前,朱元璋得開會統一一下思想。什麽時候開打?怎麽打?這都是必須要仔細研究的。

四月,朱元璋召回徐達、常遇春、李文忠、湯和等人,研究如何滅掉張士誠。

出乎眾人意料的是,在研究如何滅掉張士誠這個問題之前,朱元璋率先問了徐達一個問題。

朱元璋告訴徐達,雖然咱們與王保保達成了停戰協定,但是對於這個人咱們也不得不防。下一步,大軍去攻打張士誠,蘇北的地盤必須得有一個能鎮得住場子的人鎮守。那誰來擔負這個鎮守蘇北的任務比較合適呢?

眾人聽朱元璋如此一問,也是點了點頭。這與蒙古人打交道還是得“先小人,後君子”,蘇北的防守必須得有個人撐場面。

本來朱元璋問徐達這個問題,是想著讓徐達從自己麾下推薦一個合適的人選。可沒想到的是,徐達推薦的這個人選是大大出乎朱元璋的意料。

因為徐達推薦的這個人選是常遇春麾下大將傅友德。

徐達告訴朱元璋,傅友德有勇有謀,當初在徐壽輝麾下時,就已名聲在外。前年傅友德隨他西征,也立下不少戰功,並獨自帶隊拿下鄂西咽喉夷陵。再後來,傅友德又與常遇春、鄧愈一同拿下襄陽、安陸等地。如果讓傅友德鎮守蘇北,可保萬無一失。

朱元璋沒想到徐達推薦了常遇春的部下,既然徐達把話說到這裏了,朱元璋只好順便征求一下常遇春的意見。

常遇春見徐達竟然將這個為下屬謀取立功的機會讓給了自己,對徐達也是心存感激。朱元璋既然問到了這個問題,常遇春自然又是將傅友德好一番吹噓,就這樣,傅友德出鎮蘇北的事情就算是定下來了。

當初張士誠再度反元稱王,引起了元廷的極大不滿。趁著元軍南下之際,朱元璋率大軍迅速攻占了張士誠江北的通州、泰州、高郵、淮安等地。而南下的元軍也趁著張士誠疲於應付之際,拿下了徐州。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