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錦衣衛的前身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三百二十七章 錦衣衛的前身
郭天爵“死”後,李文忠又回到了朱元璋的親衛隊任副隊長,但他與隊長朱文正的關系並不是很好。
在當時朱元璋的三個子侄輩人物中,朱文正和沐英的關系倒是很鐵,但這兩人與李文忠都合不來。
倒是朱元璋還是一如既往地支持外甥李文忠。由此也可以分析得出,當初郭天爵這事兒朱元璋是難脫幹系。
朱元璋準備從親衛隊中挑選一部分人做班底,然後又各地招募的新兵中再挑選一些,組建一個隊伍叫“拱衛隊”,隊長當然就是李文忠。
這“拱衛隊”主要的工作任務,就是監視應天城內這些降將的家眷,防止這些將領陣前倒戈。
原親衛隊繼續保持不變,由朱文正繼續任隊長,沐英則提拔為副隊長。
如此一來,李文忠也高興,朱文正、沐英也高興。
不得不提的是,這拱衛隊。日後相繼更名為“拱衛司”、“拱衛指揮使司”、“都尉司”。再後來又與親衛隊合並,更名為“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朱元璋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置錦衣衛。
也就是說,這個“拱衛隊”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錦衣衛的前身。李文忠雖然算不上是第一任錦衣衛指揮使,但絕對可以算得上是錦衣衛指揮使的鼻祖。
當然,這都是後話。
聽了李善長這話,我除了誇讚朱元璋與他考慮問題周詳、有遠見卓識,實在是再也找不出其他的恭維話了。
當晚,與李善長這番談話真談了近兩個時辰。夜深了,李善長才打道回府。
當然,我也是親自把他送出門外,直到他消失在我的視線之中,才回到霏兒那裏去歇息。
我將與李善長談話的內容大致給霏兒說了一遍。霏兒最感興趣的還是揚州已被攻克,此番我們走水路由京杭大運河入元大都,就沒有什麽危險了。
第二天,霏兒又少不得將這個好消息告知了思淑、蘭兒、桃兒、杏兒等人。
既然走水路沒什麽問題了,目前最要緊的事情就是看看那陳暊到底是個什麽情況,嚴不嚴重。如果沒什麽大礙,走水路去元大都也沒什麽打緊的。
霏兒、淑兒、蘭兒正在為我們下一步的行程深入討論,我便帶著桃兒、杏兒去探望陳暊。
路上,我向桃兒和杏兒了解了一下陳暊的近況。
據桃兒和杏兒說,這大陳國的右丞相身上確有多處受傷,但都不是致命傷。從他平常的精神狀態來看,應該去元大都的問題不大。
桃兒、杏兒說到這裏,我就奇怪了。她們兩個又是怎麽能判斷這陳暊問題不大,又怎麽看出他精神狀態很好的。
按理說,一百餘人的隊伍,全軍覆沒了,自己也差點丟了命,這精神狀態還能好到哪裏去?
桃兒、杏兒見我如此一問,立即告訴我,這陳暊雖然身上有傷,但每次桃兒、杏兒去照顧他的時候,他都顯得比較輕松。
陳暊還時不時跟桃兒、杏兒說說笑笑的,完全想象不出他能是一個右丞相。桃兒、杏兒都覺得這位右丞相沒有官架子,十分地平易近人。
我心中暗想,這哥們兒現在是小命都難保。要不是傅友廣搭救他,他早見閻王去了,還能擺什麽官架子。
但桃兒、杏兒是兩個涉世未深的小丫頭,有些事情得讓她們自己經過歲月的洗禮,慢慢地去體會。我雖然是她們的結拜大哥,但也不便於去直接說教。
很快,我們來到了陳暊門前,我敲了敲門。陳暊在裏面應了聲,說門沒關,我就推開門進去了。
陳暊見是我來了,立即起身,對我行了個禮。我也連忙作了個揖算是回禮。
我還沒來得及問陳暊一些問題,他倒是先向我表達了謝意,說此次若非我們出手相救,他早就沒命了。
我趕緊與他寒暄了幾句。這人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不愧是當領導的,說起話來很有水平。
看來得摸摸他的底,不能急著談去元大都的事情。我立即思索著找個什麽話題作為切入點。
因為他的大致身世傅友廣在的時候已經講過了,現在繼續深挖有點象查戶口似的,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
如果介紹我們自己這邊的情況吧,也不太合適,本來是摸別人的底,反倒成了別人摸自己的底。
看樣子,最好的話題就是從病情作為切入點了。
於是,我開口問道:“陳兄,不知你這身體現在還有沒有大礙?”
那陳暊笑道:“還好,都是些皮外傷,加上這兩天有這兩位姑娘悉心照料,沒什麽大礙了。”
聽他這麽說,我算是放心了一些。但他自己說得是不是實情,我也沒辦法確定。
我正思索著這談話如何繼續下去,猛然間看見他身旁的茶幾上放著一本書。似乎是我們進來之前,他正在看書。因為書被翻開了,我隔得也較遠,看不清裏面的內容。
我指著這書說道:“原來陳兄也是勤奮之人,這身體才剛剛恢覆一些,就在認真研讀啦!不知陳兄現在正在看什麽書呢?”
陳暊笑道:“胡兄謬讚了,我也就是閑著無事,隨便翻翻。”
說完把書合上,放在我與他座位之間的茶幾上。
這書本一合上,我立即看清了,這是一本《孫子兵法》。
我心中一驚,嘿嘿!還別小瞧這哥們兒。作為一個外族,竟然研究咱們老祖宗留下的《孫子兵法》,那一定是個胸懷大志之人。
我決定就從這本《孫子兵法》談起。
我問道:“陳兄,你竟然研讀咱老祖宗留下的兵書經典,說明你絕非凡人。你說說看,你為什麽要讀這本書,喜歡這本書嗎?”
這下算是打開了陳暊的話匣子。
陳暊告訴我,他之所以研讀《孫子兵法》還是與他們的國家有關。
原來,這大陳國的南邊也有個國家,叫做占城。
這占城國與他們大陳國一樣,在上古時期,都屬於咱中原大國的版圖。
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這裏稱之為象林邑,簡稱林邑。
秦漢時期,這占城國被稱之地象郡象林縣。
東漢末年,象林縣功曹之子占族人區連,起兵殺死象林縣令,占據了原日南郡的大部。
後來,這區連自立為王,並定婆羅門教為國教,始建占城國,和中國以順化為界。
公元8世紀下半葉至唐末,改稱環王國。
五代時期,覆稱占城。
占城建國以後,占城王國各代王朝的歷代君主都力圖向北擴張領土,因此和統治當時越南北部的中國封建王朝發生了頻繁的戰爭。
這古代鄰國之間打打和和也是常有的事兒,這占城國也不時向中國朝貢,進行貿易。
後來,隨著越南的獨立,先後建立了丁朝、黎朝等,直至現在的陳朝。占城國向北擴張領土,就直接面對的是古越南的這些國家,而非中原的大國了。
陳朝當然是不能幸免。自陳朝建國以來,就一直和占城人交戰。雙方雖各有勝負,但總體來說,占城國占有優勢。
這陳暊作為一名皇子,當然覺得這對於他們大陳國是一種屈辱。
因此,他一直有心要扭轉這種局面,有朝一日想親自上陣,狠狠教訓這占城人一番。
但這占城人生來就是十分兇狠善戰,想要打敗他們也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
正是因為自己的國家與占城連年開戰,而且經常處於下風,陳暊才想著學習咱老祖宗的《孫子兵法》。
聽了陳暊這番言語,說實話,我心中對他還是相當佩服的。
古人雲:知恥而後勇。
他陳暊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踐行者。
祖國在與外族的征戰中連連失利,怎麽辦?
他不是想著如何割地求和,如何維護自己家族的統治而茍延殘喘。而是想著如何奮發圖強,如何擊敗外族侵略者。
於是,我問他,看了《孫子兵法》有什麽收獲,將來如果讓他回國帶兵與占城人打仗,他有沒有必勝的信心。
陳暊告訴我,這本書上確實有很多值得學習、值得揣摩的東西。但真正要運用到戰場上,那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問題。
如果將來他回了大陳國,他的弟弟讓他親自帶兵上陣,他絕對不會推脫。保衛大陳國,是他作為一個皇族不可推卸的責任。
我對他這番話,也是十分讚賞。
我說道,戰爭是一個覆雜的互動過程。戰爭的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絕不是一個靜態的過程。
今天的戰爭局勢或許對對方有利,但往往一些不起眼的事情,可能會導致整個戰爭的格局發生變化。
戰爭也絕不是一個兵對兵、將對將的簡單對陣,他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
比如裝備軍械、後勤供給、天氣變化、人心向背等等。任何一個因素的變化,都有可能左右整個戰局。
而一名出色的將領,就是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而不是一味地唆使著手下的兵將去與對方拼個你死我活。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郭天爵“死”後,李文忠又回到了朱元璋的親衛隊任副隊長,但他與隊長朱文正的關系並不是很好。
在當時朱元璋的三個子侄輩人物中,朱文正和沐英的關系倒是很鐵,但這兩人與李文忠都合不來。
倒是朱元璋還是一如既往地支持外甥李文忠。由此也可以分析得出,當初郭天爵這事兒朱元璋是難脫幹系。
朱元璋準備從親衛隊中挑選一部分人做班底,然後又各地招募的新兵中再挑選一些,組建一個隊伍叫“拱衛隊”,隊長當然就是李文忠。
這“拱衛隊”主要的工作任務,就是監視應天城內這些降將的家眷,防止這些將領陣前倒戈。
原親衛隊繼續保持不變,由朱文正繼續任隊長,沐英則提拔為副隊長。
如此一來,李文忠也高興,朱文正、沐英也高興。
不得不提的是,這拱衛隊。日後相繼更名為“拱衛司”、“拱衛指揮使司”、“都尉司”。再後來又與親衛隊合並,更名為“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朱元璋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置錦衣衛。
也就是說,這個“拱衛隊”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錦衣衛的前身。李文忠雖然算不上是第一任錦衣衛指揮使,但絕對可以算得上是錦衣衛指揮使的鼻祖。
當然,這都是後話。
聽了李善長這話,我除了誇讚朱元璋與他考慮問題周詳、有遠見卓識,實在是再也找不出其他的恭維話了。
當晚,與李善長這番談話真談了近兩個時辰。夜深了,李善長才打道回府。
當然,我也是親自把他送出門外,直到他消失在我的視線之中,才回到霏兒那裏去歇息。
我將與李善長談話的內容大致給霏兒說了一遍。霏兒最感興趣的還是揚州已被攻克,此番我們走水路由京杭大運河入元大都,就沒有什麽危險了。
第二天,霏兒又少不得將這個好消息告知了思淑、蘭兒、桃兒、杏兒等人。
既然走水路沒什麽問題了,目前最要緊的事情就是看看那陳暊到底是個什麽情況,嚴不嚴重。如果沒什麽大礙,走水路去元大都也沒什麽打緊的。
霏兒、淑兒、蘭兒正在為我們下一步的行程深入討論,我便帶著桃兒、杏兒去探望陳暊。
路上,我向桃兒和杏兒了解了一下陳暊的近況。
據桃兒和杏兒說,這大陳國的右丞相身上確有多處受傷,但都不是致命傷。從他平常的精神狀態來看,應該去元大都的問題不大。
桃兒、杏兒說到這裏,我就奇怪了。她們兩個又是怎麽能判斷這陳暊問題不大,又怎麽看出他精神狀態很好的。
按理說,一百餘人的隊伍,全軍覆沒了,自己也差點丟了命,這精神狀態還能好到哪裏去?
桃兒、杏兒見我如此一問,立即告訴我,這陳暊雖然身上有傷,但每次桃兒、杏兒去照顧他的時候,他都顯得比較輕松。
陳暊還時不時跟桃兒、杏兒說說笑笑的,完全想象不出他能是一個右丞相。桃兒、杏兒都覺得這位右丞相沒有官架子,十分地平易近人。
我心中暗想,這哥們兒現在是小命都難保。要不是傅友廣搭救他,他早見閻王去了,還能擺什麽官架子。
但桃兒、杏兒是兩個涉世未深的小丫頭,有些事情得讓她們自己經過歲月的洗禮,慢慢地去體會。我雖然是她們的結拜大哥,但也不便於去直接說教。
很快,我們來到了陳暊門前,我敲了敲門。陳暊在裏面應了聲,說門沒關,我就推開門進去了。
陳暊見是我來了,立即起身,對我行了個禮。我也連忙作了個揖算是回禮。
我還沒來得及問陳暊一些問題,他倒是先向我表達了謝意,說此次若非我們出手相救,他早就沒命了。
我趕緊與他寒暄了幾句。這人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不愧是當領導的,說起話來很有水平。
看來得摸摸他的底,不能急著談去元大都的事情。我立即思索著找個什麽話題作為切入點。
因為他的大致身世傅友廣在的時候已經講過了,現在繼續深挖有點象查戶口似的,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
如果介紹我們自己這邊的情況吧,也不太合適,本來是摸別人的底,反倒成了別人摸自己的底。
看樣子,最好的話題就是從病情作為切入點了。
於是,我開口問道:“陳兄,不知你這身體現在還有沒有大礙?”
那陳暊笑道:“還好,都是些皮外傷,加上這兩天有這兩位姑娘悉心照料,沒什麽大礙了。”
聽他這麽說,我算是放心了一些。但他自己說得是不是實情,我也沒辦法確定。
我正思索著這談話如何繼續下去,猛然間看見他身旁的茶幾上放著一本書。似乎是我們進來之前,他正在看書。因為書被翻開了,我隔得也較遠,看不清裏面的內容。
我指著這書說道:“原來陳兄也是勤奮之人,這身體才剛剛恢覆一些,就在認真研讀啦!不知陳兄現在正在看什麽書呢?”
陳暊笑道:“胡兄謬讚了,我也就是閑著無事,隨便翻翻。”
說完把書合上,放在我與他座位之間的茶幾上。
這書本一合上,我立即看清了,這是一本《孫子兵法》。
我心中一驚,嘿嘿!還別小瞧這哥們兒。作為一個外族,竟然研究咱們老祖宗留下的《孫子兵法》,那一定是個胸懷大志之人。
我決定就從這本《孫子兵法》談起。
我問道:“陳兄,你竟然研讀咱老祖宗留下的兵書經典,說明你絕非凡人。你說說看,你為什麽要讀這本書,喜歡這本書嗎?”
這下算是打開了陳暊的話匣子。
陳暊告訴我,他之所以研讀《孫子兵法》還是與他們的國家有關。
原來,這大陳國的南邊也有個國家,叫做占城。
這占城國與他們大陳國一樣,在上古時期,都屬於咱中原大國的版圖。
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這裏稱之為象林邑,簡稱林邑。
秦漢時期,這占城國被稱之地象郡象林縣。
東漢末年,象林縣功曹之子占族人區連,起兵殺死象林縣令,占據了原日南郡的大部。
後來,這區連自立為王,並定婆羅門教為國教,始建占城國,和中國以順化為界。
公元8世紀下半葉至唐末,改稱環王國。
五代時期,覆稱占城。
占城建國以後,占城王國各代王朝的歷代君主都力圖向北擴張領土,因此和統治當時越南北部的中國封建王朝發生了頻繁的戰爭。
這古代鄰國之間打打和和也是常有的事兒,這占城國也不時向中國朝貢,進行貿易。
後來,隨著越南的獨立,先後建立了丁朝、黎朝等,直至現在的陳朝。占城國向北擴張領土,就直接面對的是古越南的這些國家,而非中原的大國了。
陳朝當然是不能幸免。自陳朝建國以來,就一直和占城人交戰。雙方雖各有勝負,但總體來說,占城國占有優勢。
這陳暊作為一名皇子,當然覺得這對於他們大陳國是一種屈辱。
因此,他一直有心要扭轉這種局面,有朝一日想親自上陣,狠狠教訓這占城人一番。
但這占城人生來就是十分兇狠善戰,想要打敗他們也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
正是因為自己的國家與占城連年開戰,而且經常處於下風,陳暊才想著學習咱老祖宗的《孫子兵法》。
聽了陳暊這番言語,說實話,我心中對他還是相當佩服的。
古人雲:知恥而後勇。
他陳暊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踐行者。
祖國在與外族的征戰中連連失利,怎麽辦?
他不是想著如何割地求和,如何維護自己家族的統治而茍延殘喘。而是想著如何奮發圖強,如何擊敗外族侵略者。
於是,我問他,看了《孫子兵法》有什麽收獲,將來如果讓他回國帶兵與占城人打仗,他有沒有必勝的信心。
陳暊告訴我,這本書上確實有很多值得學習、值得揣摩的東西。但真正要運用到戰場上,那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問題。
如果將來他回了大陳國,他的弟弟讓他親自帶兵上陣,他絕對不會推脫。保衛大陳國,是他作為一個皇族不可推卸的責任。
我對他這番話,也是十分讚賞。
我說道,戰爭是一個覆雜的互動過程。戰爭的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絕不是一個靜態的過程。
今天的戰爭局勢或許對對方有利,但往往一些不起眼的事情,可能會導致整個戰爭的格局發生變化。
戰爭也絕不是一個兵對兵、將對將的簡單對陣,他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
比如裝備軍械、後勤供給、天氣變化、人心向背等等。任何一個因素的變化,都有可能左右整個戰局。
而一名出色的將領,就是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而不是一味地唆使著手下的兵將去與對方拼個你死我活。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