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君子六藝
關燈
小
中
大
“年後,把那些老人,慢慢全換掉了。”楊時陪著劉瑜巡視新開的酒樓,低聲向劉瑜稟報。
劉瑜拍了拍楊時的手臂:“開年你也要入場的,切莫因著此間事務,誤了科舉。”
“是,先生。”楊時笑著應了。
換做旁人,或者會認為,這又不扯蛋嗎?皇城司這邊在鋪的情報網絡,基本上就是劉瑜定好方案,然後由楊時拾遺補缺,接著再由楊時帶著三個編校列出細節,然後安排執行、驗看等等。他哪有時間讀書?劉瑜這話,根本立不住啊!
但對楊時來說,不是這樣的。
年方十八的他,八歲能賦詩,九歲能作賦。
什麽叫神童?這就是神童。
劉瑜平時看他做破題文章,都不得不嘆服,所謂“天生人,有不同”,這叫天賦。
所以劉瑜很是鼓勵他,明年去試上一試。
但是程顥很反對這一點,向來從沒跟劉瑜唱過對臺戲的程顥,為這事跟劉瑜吵過一回。
主要是程顥覺得,科舉考考就算了,主要還是治學,楊時應該把精力放在治學上。
再就是覺得楊時現在去科舉,有點早,認為劉瑜是拔苗助長。
其實對於劉瑜把楊時拖過來皇城司辦差,程顥也很火大的。
但是楊時這人很講規矩,他把劉瑜當成自己的老師,又跟劉瑜親近,所以程顥也無可奈何。
看了三處酒店,楊時又對劉瑜稟道:“三處酒樓,用了三十七人,還有五十一人,其中四十二人,以先生的吩咐,已然安置在汴京諸處。另外九人,穿行客棧、青樓等處,收集情報。除非三處酒樓之外,其他全部按單線聯絡。”
“嗯。”劉瑜點了點頭。
“其實在大宋國土,本來沒有必要這樣的。”
“我們完全可以弄一個衙門,或如石得一那樣,直接把探事司亮出來,光明正大。但有兩個事,一是黨爭接下來,怕會愈演愈烈,我怕到時因為黨爭壞了此間事;一是我們的目標,不是京師,而在西夏,在遼國。人手得從現在練熟了,到時到了異國他鄉,才能快速任事。”
楊時笑了起來:“這卻是教人神往啊!”
“你再神往,也不可能派出去的,不然伯淳兄得來跟我拼命了。”劉瑜禁不住打擊了楊時一下。
“所以這些人,到時能不能任事,你的本事如何,就靠他們來體現了。”
楊時雖然尊師重道,畢竟少年,哪能沒些血氣?聽著把拳頭往手心裏一砸:“學生省得,先生放心,這批人,學生必定勤加操練!”
所謂操練,就是反偵訊之類的訓練。
把保密條例背熟,只是讓這些入內院子,知道什麽是洩密。
半夜突然被拖出來審訊,才能考驗出,到底這人能不能信得過,能不能派出去。
響鼓不用重錘,劉瑜也沒再三叮囑些什麽。
事實上也不必再多說什麽。
只要這套東西能推行得下去,百萬人口的汴京,有四十幾個情報點分散在各處;又有三個情報集散地;加上那些隨吳十五、彭孫當初一同來京師,潛伏下來的人手。何況這是大宋的京師,探事司完全是可以堂堂正正走出去的衙門啊。
基本上,京師對於各國細作來說,便已是天羅地網。
劉瑜每日有閑,都會抽時間去外剝馬務。
甚至有時候,他還會親自和工匠、刀手一起,去剝皮。
“我就是一個臭皮匠。”這成了劉瑜近日裏的口頭禪。
只不過東京國子監的學生,就叫苦連天了,因為每天早上,劉瑜都會帶著皇城司的親事官,把他們一個個揪起來晨跑。還美其名曰,君子六藝,威脅一眾學子,如果不跟他晨跑,就要馬上考核他們“禦”、“射”之藝。
當然不是駕車和投壺了,而是按古禮來,鳴和鸞、逐水車、舞交衢、逐禽左之類,來考核“禦”。也就是行車時和鸞之聲相應、隨曲岸疾馳而不墜水、過通道而驅馳自如、行獵時追逐禽獸從左面射獲。
射也當然按古禮,白矢、參連、剡註、井儀等等,大約這些科目,還不是中靶就行,箭要穿靶子而箭頭發白,表明發矢準確而有力;前放一矢,後三矢連續而去,矢矢相屬,若連珠之相銜;瞄時短促,上箭即放箭而中;四矢連貫,皆正中目標。
那些東京國子監學生聽著真心想死,一群讀書人,有這本事,考武舉去了好麽?
沒法子,只好每天早上,起來跟劉瑜晨跑。
只不過,劉瑜卻就暗地裏多了個外號:劉剝皮。
探事司報上來,劉瑜失笑道:“隨他們去,不必計較。”
“何必如此?子瑾,年關將近,你就消停些吧。”蘇軾過來國子監訪劉瑜,不禁出言相勸。
劉瑜認真地搖了搖頭:“如果有一天,東京城破,我不指望這些學生,能手持利刃, 慷慨報國。但我希望他們還能跑,搶到馬車會駕駛,有把弓箭在手,能威懾路上的盜賊,至少能活下來。”
蘇軾不以為然笑道:“你瘋了麽?東京號稱八十萬禁軍,說破就破?”
“就算我瘋了,早上起來跑跑步,他們也沒損失什麽,對嗎?”
“先讓他們起來跑步,把身體練好,過了年,若我還判國子監事,這禦與射就得讓他們操練起來,不單他們練,我也要練。”劉瑜很從容地拿出一份訓練計劃,遞給蘇軾看。
蘇軾苦笑道:“這,這是教讀書人,還是練兵?學了這些,他們可能一輩子也用不上!”
“用上了,就是一條命,蘇大胡子,你明白麽?”
蘇軾臨走時,拍了拍劉瑜的肩膀:“我看過了年,這判國子監事,就得換人了。沒人會讓你這麽瘋下去的。”
“我之所求,不就是辭了這差事麽?”劉瑜附耳與蘇軾說道,又沖他揚了揚眉毛。
蘇軾楞了一下,捧腹大笑起來。
這就是現在劉瑜的生活,他原諒了自己,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做好所有的事。
所以他不會再跟陳留任上一樣,希望自己能當好一個知縣,能帶著一縣百姓奔小康。
他把全部的心力,都放在諜報這一塊。
早晨就去國子監拉一輪仇恨;傍晚去外剝馬務聞一聞皮革臭味,警醒自己不要太過自大。
“不單要學會西夏語,還得學會帶著西夏地方口音的大宋官語,帶著西夏口音的吐蕃話。”劉瑜對著楊時跟那三個編校秘閣書籍的文官說道,他指著列出來的教學科目,語言這一項所註明的事:
“一步步來,我們聽著差不多了,讓他去跟來往宋夏邊境的商販聽聽,如果能過關,再入青唐,慢慢滲入西夏。把話說好,比練什麽身手都強。放出去的人,他們就在西夏潛伏,他們就是西夏人。”
那三個編校秘閣書籍的文官之中,便有人不解地說道:“可是如何從青唐滲透到西夏去呢?”
“這個再議,先把這基本功練好了再說,佛經也要背上一卷半卷,西夏寺院林立,一個從小在那裏長大的西夏人,不可能連一句佛經也不會念。”
“遵先生吩咐!”楊時等人紛紛拱手答道。
不過京師舉行的詩會裏,劉瑜的罵名日盛,劉白狗,劉剝皮,一眾學生,恨不得食肉寢皮啊。那不是一般的恨吧,因為接近年頭的這幾天,劉瑜每天拉仇恨的項目越來越多,已經開始讓國子監的學生開弓了,教練不是皇城司的李宏他們,而是吳十五那批西軍的老卒,全部戴了頭套,只露出眼和嘴,想認好人,以後報仇都沒法認。
然後那些老卒就跟行伍裏訓新丁一樣,該罵就罵,該抽就抽。
早晨那一個半時辰,國子監的學生真是生不如死。
不是沒人上書投訴的,但連司馬光也不管這事。
因為君子六藝,孔子年代就存在的,只是現在沒人提起而已,射箭也弱化成了投壺。
司馬光還好,梁燾這些年輕的,更是避著國子監走,深怕劉瑜發瘋,要跟他們切磋一下君子六藝!大夥都覺得劉白狗幹得出來這種事!
“直閣,那些西夏暗樁、遼國暗樁,如何處置?”李宏倒是有些蠢蠢欲動。
不過劉瑜並沒有答允他行動的請求,天羅地網織就,什麽時候收網,還不是劉瑜啥時想動就動的事?無形的絞殺,足以讓遼國的細作,只能得到,劉瑜想讓他們得到的情報。
但到了這一天,劉瑜卻了李宏和楊時過來:“召集人手。”
“東京城裏必須有一條規則,細作也得遁從的規則。”劉瑜冷冷地說道。
“得讓他們明白,隨便動刀子,是要付出代價的。”
“當間諜就老老實實當間諜,想幹殺手的勾當,那就得伏法。”
楊時不太明白:“先生,那接下來怎麽辦?”
“讓他們流血。”
“足夠多的血。”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劉瑜拍了拍楊時的手臂:“開年你也要入場的,切莫因著此間事務,誤了科舉。”
“是,先生。”楊時笑著應了。
換做旁人,或者會認為,這又不扯蛋嗎?皇城司這邊在鋪的情報網絡,基本上就是劉瑜定好方案,然後由楊時拾遺補缺,接著再由楊時帶著三個編校列出細節,然後安排執行、驗看等等。他哪有時間讀書?劉瑜這話,根本立不住啊!
但對楊時來說,不是這樣的。
年方十八的他,八歲能賦詩,九歲能作賦。
什麽叫神童?這就是神童。
劉瑜平時看他做破題文章,都不得不嘆服,所謂“天生人,有不同”,這叫天賦。
所以劉瑜很是鼓勵他,明年去試上一試。
但是程顥很反對這一點,向來從沒跟劉瑜唱過對臺戲的程顥,為這事跟劉瑜吵過一回。
主要是程顥覺得,科舉考考就算了,主要還是治學,楊時應該把精力放在治學上。
再就是覺得楊時現在去科舉,有點早,認為劉瑜是拔苗助長。
其實對於劉瑜把楊時拖過來皇城司辦差,程顥也很火大的。
但是楊時這人很講規矩,他把劉瑜當成自己的老師,又跟劉瑜親近,所以程顥也無可奈何。
看了三處酒店,楊時又對劉瑜稟道:“三處酒樓,用了三十七人,還有五十一人,其中四十二人,以先生的吩咐,已然安置在汴京諸處。另外九人,穿行客棧、青樓等處,收集情報。除非三處酒樓之外,其他全部按單線聯絡。”
“嗯。”劉瑜點了點頭。
“其實在大宋國土,本來沒有必要這樣的。”
“我們完全可以弄一個衙門,或如石得一那樣,直接把探事司亮出來,光明正大。但有兩個事,一是黨爭接下來,怕會愈演愈烈,我怕到時因為黨爭壞了此間事;一是我們的目標,不是京師,而在西夏,在遼國。人手得從現在練熟了,到時到了異國他鄉,才能快速任事。”
楊時笑了起來:“這卻是教人神往啊!”
“你再神往,也不可能派出去的,不然伯淳兄得來跟我拼命了。”劉瑜禁不住打擊了楊時一下。
“所以這些人,到時能不能任事,你的本事如何,就靠他們來體現了。”
楊時雖然尊師重道,畢竟少年,哪能沒些血氣?聽著把拳頭往手心裏一砸:“學生省得,先生放心,這批人,學生必定勤加操練!”
所謂操練,就是反偵訊之類的訓練。
把保密條例背熟,只是讓這些入內院子,知道什麽是洩密。
半夜突然被拖出來審訊,才能考驗出,到底這人能不能信得過,能不能派出去。
響鼓不用重錘,劉瑜也沒再三叮囑些什麽。
事實上也不必再多說什麽。
只要這套東西能推行得下去,百萬人口的汴京,有四十幾個情報點分散在各處;又有三個情報集散地;加上那些隨吳十五、彭孫當初一同來京師,潛伏下來的人手。何況這是大宋的京師,探事司完全是可以堂堂正正走出去的衙門啊。
基本上,京師對於各國細作來說,便已是天羅地網。
劉瑜每日有閑,都會抽時間去外剝馬務。
甚至有時候,他還會親自和工匠、刀手一起,去剝皮。
“我就是一個臭皮匠。”這成了劉瑜近日裏的口頭禪。
只不過東京國子監的學生,就叫苦連天了,因為每天早上,劉瑜都會帶著皇城司的親事官,把他們一個個揪起來晨跑。還美其名曰,君子六藝,威脅一眾學子,如果不跟他晨跑,就要馬上考核他們“禦”、“射”之藝。
當然不是駕車和投壺了,而是按古禮來,鳴和鸞、逐水車、舞交衢、逐禽左之類,來考核“禦”。也就是行車時和鸞之聲相應、隨曲岸疾馳而不墜水、過通道而驅馳自如、行獵時追逐禽獸從左面射獲。
射也當然按古禮,白矢、參連、剡註、井儀等等,大約這些科目,還不是中靶就行,箭要穿靶子而箭頭發白,表明發矢準確而有力;前放一矢,後三矢連續而去,矢矢相屬,若連珠之相銜;瞄時短促,上箭即放箭而中;四矢連貫,皆正中目標。
那些東京國子監學生聽著真心想死,一群讀書人,有這本事,考武舉去了好麽?
沒法子,只好每天早上,起來跟劉瑜晨跑。
只不過,劉瑜卻就暗地裏多了個外號:劉剝皮。
探事司報上來,劉瑜失笑道:“隨他們去,不必計較。”
“何必如此?子瑾,年關將近,你就消停些吧。”蘇軾過來國子監訪劉瑜,不禁出言相勸。
劉瑜認真地搖了搖頭:“如果有一天,東京城破,我不指望這些學生,能手持利刃, 慷慨報國。但我希望他們還能跑,搶到馬車會駕駛,有把弓箭在手,能威懾路上的盜賊,至少能活下來。”
蘇軾不以為然笑道:“你瘋了麽?東京號稱八十萬禁軍,說破就破?”
“就算我瘋了,早上起來跑跑步,他們也沒損失什麽,對嗎?”
“先讓他們起來跑步,把身體練好,過了年,若我還判國子監事,這禦與射就得讓他們操練起來,不單他們練,我也要練。”劉瑜很從容地拿出一份訓練計劃,遞給蘇軾看。
蘇軾苦笑道:“這,這是教讀書人,還是練兵?學了這些,他們可能一輩子也用不上!”
“用上了,就是一條命,蘇大胡子,你明白麽?”
蘇軾臨走時,拍了拍劉瑜的肩膀:“我看過了年,這判國子監事,就得換人了。沒人會讓你這麽瘋下去的。”
“我之所求,不就是辭了這差事麽?”劉瑜附耳與蘇軾說道,又沖他揚了揚眉毛。
蘇軾楞了一下,捧腹大笑起來。
這就是現在劉瑜的生活,他原諒了自己,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做好所有的事。
所以他不會再跟陳留任上一樣,希望自己能當好一個知縣,能帶著一縣百姓奔小康。
他把全部的心力,都放在諜報這一塊。
早晨就去國子監拉一輪仇恨;傍晚去外剝馬務聞一聞皮革臭味,警醒自己不要太過自大。
“不單要學會西夏語,還得學會帶著西夏地方口音的大宋官語,帶著西夏口音的吐蕃話。”劉瑜對著楊時跟那三個編校秘閣書籍的文官說道,他指著列出來的教學科目,語言這一項所註明的事:
“一步步來,我們聽著差不多了,讓他去跟來往宋夏邊境的商販聽聽,如果能過關,再入青唐,慢慢滲入西夏。把話說好,比練什麽身手都強。放出去的人,他們就在西夏潛伏,他們就是西夏人。”
那三個編校秘閣書籍的文官之中,便有人不解地說道:“可是如何從青唐滲透到西夏去呢?”
“這個再議,先把這基本功練好了再說,佛經也要背上一卷半卷,西夏寺院林立,一個從小在那裏長大的西夏人,不可能連一句佛經也不會念。”
“遵先生吩咐!”楊時等人紛紛拱手答道。
不過京師舉行的詩會裏,劉瑜的罵名日盛,劉白狗,劉剝皮,一眾學生,恨不得食肉寢皮啊。那不是一般的恨吧,因為接近年頭的這幾天,劉瑜每天拉仇恨的項目越來越多,已經開始讓國子監的學生開弓了,教練不是皇城司的李宏他們,而是吳十五那批西軍的老卒,全部戴了頭套,只露出眼和嘴,想認好人,以後報仇都沒法認。
然後那些老卒就跟行伍裏訓新丁一樣,該罵就罵,該抽就抽。
早晨那一個半時辰,國子監的學生真是生不如死。
不是沒人上書投訴的,但連司馬光也不管這事。
因為君子六藝,孔子年代就存在的,只是現在沒人提起而已,射箭也弱化成了投壺。
司馬光還好,梁燾這些年輕的,更是避著國子監走,深怕劉瑜發瘋,要跟他們切磋一下君子六藝!大夥都覺得劉白狗幹得出來這種事!
“直閣,那些西夏暗樁、遼國暗樁,如何處置?”李宏倒是有些蠢蠢欲動。
不過劉瑜並沒有答允他行動的請求,天羅地網織就,什麽時候收網,還不是劉瑜啥時想動就動的事?無形的絞殺,足以讓遼國的細作,只能得到,劉瑜想讓他們得到的情報。
但到了這一天,劉瑜卻了李宏和楊時過來:“召集人手。”
“東京城裏必須有一條規則,細作也得遁從的規則。”劉瑜冷冷地說道。
“得讓他們明白,隨便動刀子,是要付出代價的。”
“當間諜就老老實實當間諜,想幹殺手的勾當,那就得伏法。”
楊時不太明白:“先生,那接下來怎麽辦?”
“讓他們流血。”
“足夠多的血。”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