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金枝玉葉
關燈
小
中
大
阿錦這次是胎穿,要從嬰兒做起,這讓她很是不適應,剛來的半年內,她都別別扭扭的,因此,還一度被伺候的宮人懷疑是不是有什麽不妥之處?
沒錯,對比上次的沒爹沒媽,她這次不但父母雙全,還身份尊貴,是梁朝公主。
她乃是中宮皇後所生的嫡公主,自出生起,就是萬千寵愛集一身,不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宮中更是無人敢得罪。
至於任務的話,恩,阿錦低頭看了一眼自己的小胳膊小腿,她如今才是個三歲的小奶娃,現在只要好好長大就行,其他的,過幾年再說也不遲。
再者,
今次的任務可不比上次,對她來說可是難了許多。
雖說她不懼,不過等到真的要開始的話,她像是現在這般悠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自然要好好享受才是。
阿錦躺在沒有一絲雜色的狐皮氈子上,又滾了一圈,如是的想到。
大約是天氣太好的緣故,在陽光的沐浴下,阿錦成功的睡過去,不知道過了多久的時間,這才又睜開眼睛。
“公主,您醒了。”
一個穿著粉紅鑲藍宮裝的少女,見阿錦掙了眼,立刻走到阿錦跟前,柔聲道:“可要奴婢伺候您梳洗。”
“恩。”因剛剛睡醒的緣故,阿錦的腦子還有一瞬間的發懵,下意識的回答說道。
眼前這宮裝少女,是她母後,也就是秦皇後特意給她挑選的大宮女,叫知秋,從阿錦出生就伺候她,最是個沈穩又細心不過的性子。
“公主,剛才皇後娘娘叮囑了,若是您醒了,讓您去正殿一趟。”
“做什麽?”阿錦歪了歪頭,問了一句。阿錦現在年幼,還沒有自己的宮殿,是跟著秦皇後一起住在朝陽宮,不過她卻是住在偏殿的。
知秋道:“是承恩公夫人帶著世子夫人進宮了。”
“哦,原來是外祖母和大舅母來了。”阿錦一聽這話,撇了撇嘴,想到原主的不幸的遭遇,就是秦家間接造成的,如今也未曾發生,但卻還是叫阿錦對她們生不出好感來。
因而宮人給她梳洗的時候,阿錦很是有些磨蹭,雖說她這個做法是孩子氣了一些,秦皇後既然特意叮囑了知秋,那麽就說明,人她是一定要見的,不過對她來說,能少見一回兒,就少見一會兒。
知秋見阿錦的動作緩慢,心裏也是門清,也知道自家公主對外祖家一向都不親近,對承恩侯夫人和世子夫人的態度也是淡淡的,自是不敢催促。
這就導致,她一個小孩子的梳洗,本來一盞茶的時間都用不了,但卻生生的被阿錦磨了快一炷香的時間。
若是秦皇後遣了人過來瞧,其實就是催促。
阿錦還能再磨蹭一會兒。
一應梳洗完畢,阿錦這才被知秋牽著,一起往朝陽宮的正殿而去。
她現在叫元錦,封號康樂,是梁帝膝下唯一的女兒,也會是他唯一的孩子。
梁朝建立已有五十餘年,經過這幾十年的休養生息,接連幾任的帝王都是明君,尤其是她的父皇,做為梁朝第四任帝王,他是個有為明君,治國有道,勤於政事,登基十餘年的時間,梁朝在他的手中,日漸繁榮昌盛起來。
她的父皇梁帝的一生都頗為順遂,出生便是中宮嫡子,七歲被立為太子,自幼學的就是治國之道,而且頗有賢明,下面雖然也有弟弟,但和他的年歲相差太大,更有一點就是,先帝是個短命之人,不足四十歲便一病而亡。
皇子都還年輕,自然沒有所謂的奪嫡慘事,彼時,做為名正言順的太子,梁帝順順利利的登基,沒一點幺蛾子。
若說梁帝有什麽遺憾不足之處,就是子嗣單薄了。
梁帝十五歲的時候,先帝便把安國公的嫡長孫女宋慧指給他做太子妃,宋慧頗有賢明,後梁帝登基,她也成了皇後,彼時她已經有了五個多月的身孕,但不知道是不是那段時間事情太多,導致她身體沒能養好,生產的時候,竟是難產了,掙紮了一天一夜的時間,生下一個女兒,宋皇後也傷了身子不說。
偏生小公主也不是個健康的,病病歪歪,孱弱的很,不到一歲便夭折了,這讓宋皇後傷心欲絕,一病不起,沒幾個月的時間也跟著一塊去了。
宋皇後沒了,梁帝自是傷心,不過他是帝王,傷心歸傷心,斷然沒有守著的道理。
一年後,
便又冊立秦閣老的孫女為繼後,便是秦皇後,也就是阿錦的母後。
咳咳,話題有點跑偏,言歸正規。
梁帝自十五歲大婚,還是太子的時候,除了正妻外,還有良娣承徽以及不記名姬妾數人,也曾為他誕育六名子女,可惜大都沒能站住,登基的時候,梁帝膝下活著的孩子就只有一子一女。
不過彼時,梁帝還年輕,才及冠的年歲,雖覺得遺憾,但倒也不急。
但伴隨著一年年過去,後宮嬪妃,為他生育的子女倒是不少,可惜能平安長大的卻不多,截止到今日,梁帝的膝下就只有兩子一女。
其中女兒便是阿錦今年三歲,兒子便是七歲的三皇子和四歲的六皇子,兩人的身體也都不是很好,三五不時的就要病上一場,看的梁帝很是憂心,擔心養不活。
事實上也如此,三皇子會在今年冬天,一病而亡,不到半年的時間,六皇子也會步上他的後塵。
這對已經年過三十的梁帝來說,是個很大的打擊,還病了小半個月的時間。
一直到梁帝年過四十,膝下也還無子,再加上他的身體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便從宗室裏挑選了幾個孩子,接到宮中撫養學習,之所以沒有直接過繼,就是梁帝心中還有些念想,他又不是很老,未必不能再有自己的孩子。
可惜,老天並不眷顧。
梁帝的身體一年差過一年,宮中也再無孩子降生,迫於朝臣壓力,便挑選了先帝的弟弟順王的孫子,做為嗣子,並且冊立為太子。
同時也拉開了元錦不幸的一生。
元錦做為梁帝唯一健健康康長大成人的孩子,自是受盡萬千寵愛,十五歲的及笄禮,更是極盡盛大,梁帝更是親口所言,會為他挑選一個十全十美的夫君,讓她一輩子就像她的封號一樣,順遂康樂。
可惜,還未曾等到梁帝為他挑選夫婿,就一病不起。
而就在他病重時,就有成王逼宮造反,成王是梁帝的弟弟,他兒子先前也是幾個候選嗣子之一,成王一直以為,他和梁帝血脈最為相近,梁帝既是無子,要過繼,他兒子是當仁不讓的人選。
一直都把太子之位視為囊中物,一朝期許落空,心中自是極為不滿,又被有心人鼓動了一番,便決定逼宮造反。
成王的逼宮。
讓平靜了數十年的京城,一下就亂的天翻地覆,成王更是下令誅殺不少先前和自己有仇或是有怨的人家,一時間京城血流成河,即便後來叛亂得以平息,但也死了太多的人。
後來太子得忠臣相護,平息叛亂。
不過經此一事,梁帝的身體徹底敗壞,不到一個月便駕崩了。
新帝登基。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京中的局勢是大變,再加上新帝登基並不順暢,那場叛亂裏,衍生出不少當朝新貴。
新貴和老臣之間的沖擊,讓尚且還年輕的帝王一時有些手忙腳亂,便決定以聯姻的方式來安撫,順帶的還能鞏固自己的權利。
本來元錦做為公主,這些和她是沒半毛錢的關系。
但卻沒想到,
新帝登基後,在清算成王叛亂的時候,竟然發現秦家和成王也有聯系,這可是謀逆的大罪,秦家在成王失敗的時候,第一時間求到了已經是太後的秦皇後跟前,苦苦哀求,讓她無論如何要保秦家一命。
秦家和成王雖然是有聯系,但經過查核後,發現是秦老爺子的嫡次子私自而為,這事情說大也大,說小也小,端看新帝怎麽定義了?
往大了說,自是秦家也是謀逆一黨,往小了說,只要新帝輕輕擡手,把罪魁禍首處置了就行了。
秦太後也沒想到娘家竟然牽扯到謀逆的事情,她剛知道的時候,自然是生氣的,要知道在那場叛亂裏,她也險些一命嗚呼。不過生氣過後,卻也不能放著娘家不管,便和新帝求了情。
新帝雖尊了秦太後為太後,不過是遵從禮法,他過繼給梁帝的時候,已經是十三四歲,早已經記事,也不是放在秦太後名下,而是在端孝皇後,也就是梁帝的元後名下,和秦太後壓根就沒什麽感情。
秦家犯下錯誤,雖說秦太後的父親,承恩公再三表示,是那個庶子自己所為,和秦家沒有關系,但還是讓新帝膈應無比,沒打算放過秦家,即便看在秦太後的面子上,不抄家滅族,也不會輕輕放下。
秦太後自然不樂意。
新帝此時便提出,若是秦太後願意把康樂長公主,嫁到李家的話,他便可以對秦家的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李家乃是新帝生身之母,已經過世的順王世子側妃的娘家,本就是小官之家,女兒先前之所以能嫁給順王世子做側妃,不過是順王世子病弱,世子妃又無所出,知道李家子嗣繁茂,李家姑娘又是出了名的好生養,這才聘了李家姑娘做側妃。
李家姑娘也不負眾望,進門一年就生下兒子,便是新帝,元睿。
因為禮法所制,再加上也是為了孩子好,元睿一出生便抱養到順王世子妃跟前養著,一直到順王世子夫婦相繼過世,元睿才得以回到生母身邊,偏偏生母沒兩年也死了,死前,拉著新帝的手,叮囑他一定要多多照料娘家。
元睿本就對生母有所愧疚,尤其是想到他幼時,李側妃想要靠近,卻礙於嫡母,不敢上前的模樣,在李側妃過世後,元睿便把這份愧疚轉移到了李家身上。
還是順王世孫的時候,元睿就沒少幫襯李家,奈何李家自己不爭氣,家裏沒有出彩之輩,在京中也就比平民百姓略好一些。
沒想到,時來運轉,外甥竟被梁帝選中,一躍成了太子,而後又成了新帝。
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李家便也跟著富貴起來。
元睿和李家本就親厚,如今成了天下之主,自是要拉拔一下舅家,只是李家實在沒有拿出手的人才,他即便想要幫襯,但才登基,位置也都還沒坐穩,自然不可能無緣無故的被李家封賞。
那麽,聯姻就是最好的辦法了。
元睿最一開始是沒想讓李家尚主的,他想的是,給李家尋一個高門貴女做媳婦,好多多幫襯李家,只是他才登基,位置都還沒坐穩,大全也沒收攏,自是不敢隨意下旨,把高門貴女指給李家,以免結親不成,反倒是成了仇人。
本來是打算等幾年,他的皇位做穩當了,再說此事。
但誰知道這麽湊巧,秦家居然和叛王有所牽連,這讓元睿的心中一動,對比娶一位高門貴女的媳婦,讓李家尚主不是更好嗎?
這樣即便是子孫再怎麽不出息,也可保三代富貴。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沒錯,對比上次的沒爹沒媽,她這次不但父母雙全,還身份尊貴,是梁朝公主。
她乃是中宮皇後所生的嫡公主,自出生起,就是萬千寵愛集一身,不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宮中更是無人敢得罪。
至於任務的話,恩,阿錦低頭看了一眼自己的小胳膊小腿,她如今才是個三歲的小奶娃,現在只要好好長大就行,其他的,過幾年再說也不遲。
再者,
今次的任務可不比上次,對她來說可是難了許多。
雖說她不懼,不過等到真的要開始的話,她像是現在這般悠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自然要好好享受才是。
阿錦躺在沒有一絲雜色的狐皮氈子上,又滾了一圈,如是的想到。
大約是天氣太好的緣故,在陽光的沐浴下,阿錦成功的睡過去,不知道過了多久的時間,這才又睜開眼睛。
“公主,您醒了。”
一個穿著粉紅鑲藍宮裝的少女,見阿錦掙了眼,立刻走到阿錦跟前,柔聲道:“可要奴婢伺候您梳洗。”
“恩。”因剛剛睡醒的緣故,阿錦的腦子還有一瞬間的發懵,下意識的回答說道。
眼前這宮裝少女,是她母後,也就是秦皇後特意給她挑選的大宮女,叫知秋,從阿錦出生就伺候她,最是個沈穩又細心不過的性子。
“公主,剛才皇後娘娘叮囑了,若是您醒了,讓您去正殿一趟。”
“做什麽?”阿錦歪了歪頭,問了一句。阿錦現在年幼,還沒有自己的宮殿,是跟著秦皇後一起住在朝陽宮,不過她卻是住在偏殿的。
知秋道:“是承恩公夫人帶著世子夫人進宮了。”
“哦,原來是外祖母和大舅母來了。”阿錦一聽這話,撇了撇嘴,想到原主的不幸的遭遇,就是秦家間接造成的,如今也未曾發生,但卻還是叫阿錦對她們生不出好感來。
因而宮人給她梳洗的時候,阿錦很是有些磨蹭,雖說她這個做法是孩子氣了一些,秦皇後既然特意叮囑了知秋,那麽就說明,人她是一定要見的,不過對她來說,能少見一回兒,就少見一會兒。
知秋見阿錦的動作緩慢,心裏也是門清,也知道自家公主對外祖家一向都不親近,對承恩侯夫人和世子夫人的態度也是淡淡的,自是不敢催促。
這就導致,她一個小孩子的梳洗,本來一盞茶的時間都用不了,但卻生生的被阿錦磨了快一炷香的時間。
若是秦皇後遣了人過來瞧,其實就是催促。
阿錦還能再磨蹭一會兒。
一應梳洗完畢,阿錦這才被知秋牽著,一起往朝陽宮的正殿而去。
她現在叫元錦,封號康樂,是梁帝膝下唯一的女兒,也會是他唯一的孩子。
梁朝建立已有五十餘年,經過這幾十年的休養生息,接連幾任的帝王都是明君,尤其是她的父皇,做為梁朝第四任帝王,他是個有為明君,治國有道,勤於政事,登基十餘年的時間,梁朝在他的手中,日漸繁榮昌盛起來。
她的父皇梁帝的一生都頗為順遂,出生便是中宮嫡子,七歲被立為太子,自幼學的就是治國之道,而且頗有賢明,下面雖然也有弟弟,但和他的年歲相差太大,更有一點就是,先帝是個短命之人,不足四十歲便一病而亡。
皇子都還年輕,自然沒有所謂的奪嫡慘事,彼時,做為名正言順的太子,梁帝順順利利的登基,沒一點幺蛾子。
若說梁帝有什麽遺憾不足之處,就是子嗣單薄了。
梁帝十五歲的時候,先帝便把安國公的嫡長孫女宋慧指給他做太子妃,宋慧頗有賢明,後梁帝登基,她也成了皇後,彼時她已經有了五個多月的身孕,但不知道是不是那段時間事情太多,導致她身體沒能養好,生產的時候,竟是難產了,掙紮了一天一夜的時間,生下一個女兒,宋皇後也傷了身子不說。
偏生小公主也不是個健康的,病病歪歪,孱弱的很,不到一歲便夭折了,這讓宋皇後傷心欲絕,一病不起,沒幾個月的時間也跟著一塊去了。
宋皇後沒了,梁帝自是傷心,不過他是帝王,傷心歸傷心,斷然沒有守著的道理。
一年後,
便又冊立秦閣老的孫女為繼後,便是秦皇後,也就是阿錦的母後。
咳咳,話題有點跑偏,言歸正規。
梁帝自十五歲大婚,還是太子的時候,除了正妻外,還有良娣承徽以及不記名姬妾數人,也曾為他誕育六名子女,可惜大都沒能站住,登基的時候,梁帝膝下活著的孩子就只有一子一女。
不過彼時,梁帝還年輕,才及冠的年歲,雖覺得遺憾,但倒也不急。
但伴隨著一年年過去,後宮嬪妃,為他生育的子女倒是不少,可惜能平安長大的卻不多,截止到今日,梁帝的膝下就只有兩子一女。
其中女兒便是阿錦今年三歲,兒子便是七歲的三皇子和四歲的六皇子,兩人的身體也都不是很好,三五不時的就要病上一場,看的梁帝很是憂心,擔心養不活。
事實上也如此,三皇子會在今年冬天,一病而亡,不到半年的時間,六皇子也會步上他的後塵。
這對已經年過三十的梁帝來說,是個很大的打擊,還病了小半個月的時間。
一直到梁帝年過四十,膝下也還無子,再加上他的身體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便從宗室裏挑選了幾個孩子,接到宮中撫養學習,之所以沒有直接過繼,就是梁帝心中還有些念想,他又不是很老,未必不能再有自己的孩子。
可惜,老天並不眷顧。
梁帝的身體一年差過一年,宮中也再無孩子降生,迫於朝臣壓力,便挑選了先帝的弟弟順王的孫子,做為嗣子,並且冊立為太子。
同時也拉開了元錦不幸的一生。
元錦做為梁帝唯一健健康康長大成人的孩子,自是受盡萬千寵愛,十五歲的及笄禮,更是極盡盛大,梁帝更是親口所言,會為他挑選一個十全十美的夫君,讓她一輩子就像她的封號一樣,順遂康樂。
可惜,還未曾等到梁帝為他挑選夫婿,就一病不起。
而就在他病重時,就有成王逼宮造反,成王是梁帝的弟弟,他兒子先前也是幾個候選嗣子之一,成王一直以為,他和梁帝血脈最為相近,梁帝既是無子,要過繼,他兒子是當仁不讓的人選。
一直都把太子之位視為囊中物,一朝期許落空,心中自是極為不滿,又被有心人鼓動了一番,便決定逼宮造反。
成王的逼宮。
讓平靜了數十年的京城,一下就亂的天翻地覆,成王更是下令誅殺不少先前和自己有仇或是有怨的人家,一時間京城血流成河,即便後來叛亂得以平息,但也死了太多的人。
後來太子得忠臣相護,平息叛亂。
不過經此一事,梁帝的身體徹底敗壞,不到一個月便駕崩了。
新帝登基。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京中的局勢是大變,再加上新帝登基並不順暢,那場叛亂裏,衍生出不少當朝新貴。
新貴和老臣之間的沖擊,讓尚且還年輕的帝王一時有些手忙腳亂,便決定以聯姻的方式來安撫,順帶的還能鞏固自己的權利。
本來元錦做為公主,這些和她是沒半毛錢的關系。
但卻沒想到,
新帝登基後,在清算成王叛亂的時候,竟然發現秦家和成王也有聯系,這可是謀逆的大罪,秦家在成王失敗的時候,第一時間求到了已經是太後的秦皇後跟前,苦苦哀求,讓她無論如何要保秦家一命。
秦家和成王雖然是有聯系,但經過查核後,發現是秦老爺子的嫡次子私自而為,這事情說大也大,說小也小,端看新帝怎麽定義了?
往大了說,自是秦家也是謀逆一黨,往小了說,只要新帝輕輕擡手,把罪魁禍首處置了就行了。
秦太後也沒想到娘家竟然牽扯到謀逆的事情,她剛知道的時候,自然是生氣的,要知道在那場叛亂裏,她也險些一命嗚呼。不過生氣過後,卻也不能放著娘家不管,便和新帝求了情。
新帝雖尊了秦太後為太後,不過是遵從禮法,他過繼給梁帝的時候,已經是十三四歲,早已經記事,也不是放在秦太後名下,而是在端孝皇後,也就是梁帝的元後名下,和秦太後壓根就沒什麽感情。
秦家犯下錯誤,雖說秦太後的父親,承恩公再三表示,是那個庶子自己所為,和秦家沒有關系,但還是讓新帝膈應無比,沒打算放過秦家,即便看在秦太後的面子上,不抄家滅族,也不會輕輕放下。
秦太後自然不樂意。
新帝此時便提出,若是秦太後願意把康樂長公主,嫁到李家的話,他便可以對秦家的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李家乃是新帝生身之母,已經過世的順王世子側妃的娘家,本就是小官之家,女兒先前之所以能嫁給順王世子做側妃,不過是順王世子病弱,世子妃又無所出,知道李家子嗣繁茂,李家姑娘又是出了名的好生養,這才聘了李家姑娘做側妃。
李家姑娘也不負眾望,進門一年就生下兒子,便是新帝,元睿。
因為禮法所制,再加上也是為了孩子好,元睿一出生便抱養到順王世子妃跟前養著,一直到順王世子夫婦相繼過世,元睿才得以回到生母身邊,偏偏生母沒兩年也死了,死前,拉著新帝的手,叮囑他一定要多多照料娘家。
元睿本就對生母有所愧疚,尤其是想到他幼時,李側妃想要靠近,卻礙於嫡母,不敢上前的模樣,在李側妃過世後,元睿便把這份愧疚轉移到了李家身上。
還是順王世孫的時候,元睿就沒少幫襯李家,奈何李家自己不爭氣,家裏沒有出彩之輩,在京中也就比平民百姓略好一些。
沒想到,時來運轉,外甥竟被梁帝選中,一躍成了太子,而後又成了新帝。
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李家便也跟著富貴起來。
元睿和李家本就親厚,如今成了天下之主,自是要拉拔一下舅家,只是李家實在沒有拿出手的人才,他即便想要幫襯,但才登基,位置也都還沒坐穩,自然不可能無緣無故的被李家封賞。
那麽,聯姻就是最好的辦法了。
元睿最一開始是沒想讓李家尚主的,他想的是,給李家尋一個高門貴女做媳婦,好多多幫襯李家,只是他才登基,位置都還沒坐穩,大全也沒收攏,自是不敢隨意下旨,把高門貴女指給李家,以免結親不成,反倒是成了仇人。
本來是打算等幾年,他的皇位做穩當了,再說此事。
但誰知道這麽湊巧,秦家居然和叛王有所牽連,這讓元睿的心中一動,對比娶一位高門貴女的媳婦,讓李家尚主不是更好嗎?
這樣即便是子孫再怎麽不出息,也可保三代富貴。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