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準備遷都
關燈
小
中
大
這件事情李若松之前並沒有來得及跟熊若杉溝通,也是腦海裏面一閃而過的念頭,他抓住了,想著機會難得,便提了出來,熊若杉一開始沒反應過來,他腦子快,轉念一想就琢磨出了一些味道,現在朝堂上鬧騰的最厲害的就是五六十歲的那幫子人,倚老賣老的,但凡他們占一點道理的事情,那是寸步不讓,在朝堂上爭的能翻天,可若是碰上他們不占道理的,他們就一副我都這麽大歲數了你跟我計較個什麽勁的樣子,讓人恨得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畢竟,真要說起來他們手裏都是有真本事的,處理政務不能沒有這幫子人,前提是,他們的心思能放在政務上,而不是帶著私心做事情。
限定一個讓他們回家休養的年齡,既有好處也有壞處,但總的來說,好處是遠遠多於壞處的,最直觀的一點就是不給這些人繼續磨工夫的機會,能做你就繼續做,不能做,你就把位置讓出來,讓能做的人去做,做得很好表現不錯,朝廷可以適當的推延讓對方回家休養的時間,等同於是個這些人頭頂上懸了一把刀,熊若杉覺得這一條可以強制推行。
在經歷過熊若楓的事情之後,熊若杉對待朝臣們的態度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以前遇到一些事情熊若杉還會稍微忍讓一下,在熊若楓死後,熊若杉卻沒那麽好說話了,雖然不像熊若楓那麽非黑即白,卻也開始讓朝臣們覺得有些難對付,可比起李若松和成棟來,熊若杉真的只能說是小菜一碟,還不夠他們開胃的。
李若松一改之前只聽不說極偶爾才開口的作風,只要是他負責的事情,他的言辭非常犀利,經常把朝臣們問的啞口無言,不知道該怎麽應對,新上任的刑部侍郎甚至被李若松說的不敢上朝,見到李若松就腿軟。
還有成棟,也不知道這對夫夫是怎麽了,之前從來沒有上過朝的成棟每次朝會都會參加,這樣一來,很多東西他們這些朝臣是提都不敢提了,比如之前他們想要說的限制雙兒和女子占用學校的提議,如果成棟不在,他們還能說一說,可成棟在那邊站著,就沒人敢提這一茬了,畢竟,成棟可不是好惹的,他犀利起來,連李若松都要閉嘴。
更讓這些朝臣們頭疼的地方在於,熊若杉和李若松夫夫之間那種默契以及信任是其他人難以想象的,也是完全沒辦法離間他們的,他們三個人搭配的非常好,一個人說話的時候不管說什麽說得對不對,其他兩人都不會打斷,也不會反對,有什麽事情或者想法他們會在私底下進行溝通,明面上不管怎麽折騰他們三個人都是統一戰線的。
三個人緊緊團結在一起,就跟刺猬一樣,讓朝臣們都不知道該怎麽應對,就像現在這樣,李若松提出來的事情其他兩人一看表情就知道之前沒有溝通過,可這倆人就是閉嘴不說話,什麽都不說,不反對也不讚成,就等著看他們這些人會有什麽反應,本來成棟微微動了嘴角的時候他們以為成棟會開口說什麽的,結果成棟只是笑了一下,便閉口不言,熊若杉更是讓他們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因為熊若杉就只說了一句話,他說:“李大人回去召集內閣的人擬個折子給我,我看一下再說。”
其實熊若杉這句話一出來,就意味著他已經同意了,只不過形式上的路子還是要走一下的,所以才會讓內閣擬個折子給他看,說白了,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跟李若松說你自己想辦法去擺平那些大臣,這個事情是你提出來的,你就要負責到底,推行可以,前提是這些人要願意。
李若松很明白熊若杉的意思,便躬身應道:“臣稍後會召集內閣眾臣商議此事,盡快拿出個章程來,北邊的戰事快要結束了,不知皇上對遷都一事可有想法?”
遷都,這是熊若杉和熊若楓做夢都在想的事情,他們是從北邊逃到南邊的,一條楚江,十多年前在他們倆的眼裏就像是一條天塹,他們過不去,只能站在這邊朝北邊眺望,總想著有朝一日能夠風風光光的打回去,能夠重新拾起當年先祖們的榮光,好像也是從那一次開始,他和熊若楓有了很多話題,之前不過是面上過得去,之後卻是真正的當自己有了一個弟弟,不管他們的生母是誰,他們都是熊家的後人,都有著同樣的目標,有著對他們來說絕對不能放棄的東西,當初他以為在重振大楚的這條路上終於有了可以陪伴自己的人,沒想到,到頭來這條路上還是只剩下自己一個人,好在,他身邊還有幾個全心全意為自己打算的家人,否則,熊若杉也不知道自己能堅持多久,又能否堅持下去。
與其說熊若楓的死激化了南楚皇帝和大臣們之間的矛盾,還不如說熊若楓的死挑開了一直埋在深處的膿包,一個早晚都會破掉的膿包,遷都,對熊若杉來說是一個機會,同樣的,也是一個威脅,在這件事上如果操作不好,造成的後果將會是他們誰都承擔不了的。
熊若杉沈吟了一下,並沒有回答李若松的話,而是對成棟問道:“成大人,不知此事你有何看法?”
成棟想了想,說道:“遷都是必須要做的事情,咱們的根在北邊,以前是沒能力,只能眼巴巴的看著,現在既然已經收回來了,咱們也該回去了,一直待在南邊不是個事兒,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們被大赫給打怕了,只敢龜縮在南邊不出去,南楚只不過是暫時的,大楚才是最終的目標。
不過,遷都也不是小事情,南邊現在領土面積不小,南北之間又隔著楚江,如果操作不好,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的南邊恐怕又會亂起來,所以,有一部分人必須到北邊去,另外一部分人則要留在南邊,楚京城始終是咱們大楚興起的地方,絕對不能丟,也不能不用,南江府咱們經營了這麽多年,這才有點樣子,也不能說放開就放開,我覺得此事還是交給內閣去運作,看看到底該怎麽弄,先做什麽後做什麽,不過,不管是哪個先哪個後,楚京城的重建都要提上日程,之前的皇宮已經被大火燒了,我們去看過,只剩下一些石樁子,我看,就不要動了,也不要收拾那塊地方,就讓它留在那裏,每一代大楚人都要去那裏看看,要去那裏走走,要記住這一段歷史,要記住這種恥辱,被一個游牧民族差點滅了國的恥辱。
官員尤其要去,不止要去,還要常去,去哪裏好好想想自己該做些什麽,不該做些什麽,不要以為自己可以仗著身份做些什麽事情,也不要以為自己已經是天下第一了,落後就要挨打,沒有實力,你再有地位,再有銀錢,再有本事,都逃不過一個死字。
至於新的皇宮,到時候讓工程團的人去看看,有沒有必要修建起來,我是建議修可以,但是不要搞的太奢華,皇宮以後最多就是個象征罷了,權力中心還是在議政大樓這裏,對於新的大楚來說,光靠皇帝一個人想要把大楚搞好,不太可能,光是靠大臣就想讓老百姓買賬,也不可能,所以議政大樓還是非常必要的,當然,剛才說的都是我個人的想法,不代表其他人的意思,我希望某些人不要又斷章取義的往外面傳話,鬧得老百姓不明就裏的開始恐慌,如果再發生一次這樣的事情,可別怪我不客氣。”
成棟說完,朝禮部侍郎看了一眼,禮部侍郎眼神閃了一下,稍稍往後退了兩步,躲開成棟的視線,他當然知道成棟不是無的放矢,之前有些事就是從他嘴裏說出來的,成棟會惱火也是應該的,熊若楓下葬沒多久,成棟提出李家人和成家人要為熊若楓守一年的孝,這個事情是在開完會之後說的,還是成棟跟李若松私下裏說的,被禮部侍郎聽了去,回頭就有言論冒出來,說是南楚上下要全部為熊若楓守孝,不能婚喪嫁娶,搞得老百姓驚慌的不得了,差點就亂了,畢竟這一年不能婚喪嫁娶,不知道要耽擱多少事情。
後來還是熊若杉開口說了話,下了一道聖旨,才算是擺平這件事,罪魁禍首很快也被找了出來,只不過這個禮部侍郎跟熊若楓拐了好幾道彎能夠沾點親帶點故,在熊若楓剛剛被安葬的節骨眼上,熊若杉不想把事情搞得太嚴重,這才沒下手整治他,否則,這個位置他早就坐不穩了。
成棟卻沒熊若杉的顧慮,他可不管你是誰的什麽親戚,別說你個禮部侍郎不過是熊若楓一個什麽姨母的女婿,你就是他姨父,在成棟面前還不如一個路人重要,這次,成棟是下定了決心要好好整治整治這些長嘴長舌的人。
禮部侍郎只覺得自己後脖子的汗毛都豎了起來,他有種非常不好的預感,總覺得成棟盯著他的眼神有些不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限定一個讓他們回家休養的年齡,既有好處也有壞處,但總的來說,好處是遠遠多於壞處的,最直觀的一點就是不給這些人繼續磨工夫的機會,能做你就繼續做,不能做,你就把位置讓出來,讓能做的人去做,做得很好表現不錯,朝廷可以適當的推延讓對方回家休養的時間,等同於是個這些人頭頂上懸了一把刀,熊若杉覺得這一條可以強制推行。
在經歷過熊若楓的事情之後,熊若杉對待朝臣們的態度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以前遇到一些事情熊若杉還會稍微忍讓一下,在熊若楓死後,熊若杉卻沒那麽好說話了,雖然不像熊若楓那麽非黑即白,卻也開始讓朝臣們覺得有些難對付,可比起李若松和成棟來,熊若杉真的只能說是小菜一碟,還不夠他們開胃的。
李若松一改之前只聽不說極偶爾才開口的作風,只要是他負責的事情,他的言辭非常犀利,經常把朝臣們問的啞口無言,不知道該怎麽應對,新上任的刑部侍郎甚至被李若松說的不敢上朝,見到李若松就腿軟。
還有成棟,也不知道這對夫夫是怎麽了,之前從來沒有上過朝的成棟每次朝會都會參加,這樣一來,很多東西他們這些朝臣是提都不敢提了,比如之前他們想要說的限制雙兒和女子占用學校的提議,如果成棟不在,他們還能說一說,可成棟在那邊站著,就沒人敢提這一茬了,畢竟,成棟可不是好惹的,他犀利起來,連李若松都要閉嘴。
更讓這些朝臣們頭疼的地方在於,熊若杉和李若松夫夫之間那種默契以及信任是其他人難以想象的,也是完全沒辦法離間他們的,他們三個人搭配的非常好,一個人說話的時候不管說什麽說得對不對,其他兩人都不會打斷,也不會反對,有什麽事情或者想法他們會在私底下進行溝通,明面上不管怎麽折騰他們三個人都是統一戰線的。
三個人緊緊團結在一起,就跟刺猬一樣,讓朝臣們都不知道該怎麽應對,就像現在這樣,李若松提出來的事情其他兩人一看表情就知道之前沒有溝通過,可這倆人就是閉嘴不說話,什麽都不說,不反對也不讚成,就等著看他們這些人會有什麽反應,本來成棟微微動了嘴角的時候他們以為成棟會開口說什麽的,結果成棟只是笑了一下,便閉口不言,熊若杉更是讓他們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因為熊若杉就只說了一句話,他說:“李大人回去召集內閣的人擬個折子給我,我看一下再說。”
其實熊若杉這句話一出來,就意味著他已經同意了,只不過形式上的路子還是要走一下的,所以才會讓內閣擬個折子給他看,說白了,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跟李若松說你自己想辦法去擺平那些大臣,這個事情是你提出來的,你就要負責到底,推行可以,前提是這些人要願意。
李若松很明白熊若杉的意思,便躬身應道:“臣稍後會召集內閣眾臣商議此事,盡快拿出個章程來,北邊的戰事快要結束了,不知皇上對遷都一事可有想法?”
遷都,這是熊若杉和熊若楓做夢都在想的事情,他們是從北邊逃到南邊的,一條楚江,十多年前在他們倆的眼裏就像是一條天塹,他們過不去,只能站在這邊朝北邊眺望,總想著有朝一日能夠風風光光的打回去,能夠重新拾起當年先祖們的榮光,好像也是從那一次開始,他和熊若楓有了很多話題,之前不過是面上過得去,之後卻是真正的當自己有了一個弟弟,不管他們的生母是誰,他們都是熊家的後人,都有著同樣的目標,有著對他們來說絕對不能放棄的東西,當初他以為在重振大楚的這條路上終於有了可以陪伴自己的人,沒想到,到頭來這條路上還是只剩下自己一個人,好在,他身邊還有幾個全心全意為自己打算的家人,否則,熊若杉也不知道自己能堅持多久,又能否堅持下去。
與其說熊若楓的死激化了南楚皇帝和大臣們之間的矛盾,還不如說熊若楓的死挑開了一直埋在深處的膿包,一個早晚都會破掉的膿包,遷都,對熊若杉來說是一個機會,同樣的,也是一個威脅,在這件事上如果操作不好,造成的後果將會是他們誰都承擔不了的。
熊若杉沈吟了一下,並沒有回答李若松的話,而是對成棟問道:“成大人,不知此事你有何看法?”
成棟想了想,說道:“遷都是必須要做的事情,咱們的根在北邊,以前是沒能力,只能眼巴巴的看著,現在既然已經收回來了,咱們也該回去了,一直待在南邊不是個事兒,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們被大赫給打怕了,只敢龜縮在南邊不出去,南楚只不過是暫時的,大楚才是最終的目標。
不過,遷都也不是小事情,南邊現在領土面積不小,南北之間又隔著楚江,如果操作不好,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的南邊恐怕又會亂起來,所以,有一部分人必須到北邊去,另外一部分人則要留在南邊,楚京城始終是咱們大楚興起的地方,絕對不能丟,也不能不用,南江府咱們經營了這麽多年,這才有點樣子,也不能說放開就放開,我覺得此事還是交給內閣去運作,看看到底該怎麽弄,先做什麽後做什麽,不過,不管是哪個先哪個後,楚京城的重建都要提上日程,之前的皇宮已經被大火燒了,我們去看過,只剩下一些石樁子,我看,就不要動了,也不要收拾那塊地方,就讓它留在那裏,每一代大楚人都要去那裏看看,要去那裏走走,要記住這一段歷史,要記住這種恥辱,被一個游牧民族差點滅了國的恥辱。
官員尤其要去,不止要去,還要常去,去哪裏好好想想自己該做些什麽,不該做些什麽,不要以為自己可以仗著身份做些什麽事情,也不要以為自己已經是天下第一了,落後就要挨打,沒有實力,你再有地位,再有銀錢,再有本事,都逃不過一個死字。
至於新的皇宮,到時候讓工程團的人去看看,有沒有必要修建起來,我是建議修可以,但是不要搞的太奢華,皇宮以後最多就是個象征罷了,權力中心還是在議政大樓這裏,對於新的大楚來說,光靠皇帝一個人想要把大楚搞好,不太可能,光是靠大臣就想讓老百姓買賬,也不可能,所以議政大樓還是非常必要的,當然,剛才說的都是我個人的想法,不代表其他人的意思,我希望某些人不要又斷章取義的往外面傳話,鬧得老百姓不明就裏的開始恐慌,如果再發生一次這樣的事情,可別怪我不客氣。”
成棟說完,朝禮部侍郎看了一眼,禮部侍郎眼神閃了一下,稍稍往後退了兩步,躲開成棟的視線,他當然知道成棟不是無的放矢,之前有些事就是從他嘴裏說出來的,成棟會惱火也是應該的,熊若楓下葬沒多久,成棟提出李家人和成家人要為熊若楓守一年的孝,這個事情是在開完會之後說的,還是成棟跟李若松私下裏說的,被禮部侍郎聽了去,回頭就有言論冒出來,說是南楚上下要全部為熊若楓守孝,不能婚喪嫁娶,搞得老百姓驚慌的不得了,差點就亂了,畢竟這一年不能婚喪嫁娶,不知道要耽擱多少事情。
後來還是熊若杉開口說了話,下了一道聖旨,才算是擺平這件事,罪魁禍首很快也被找了出來,只不過這個禮部侍郎跟熊若楓拐了好幾道彎能夠沾點親帶點故,在熊若楓剛剛被安葬的節骨眼上,熊若杉不想把事情搞得太嚴重,這才沒下手整治他,否則,這個位置他早就坐不穩了。
成棟卻沒熊若杉的顧慮,他可不管你是誰的什麽親戚,別說你個禮部侍郎不過是熊若楓一個什麽姨母的女婿,你就是他姨父,在成棟面前還不如一個路人重要,這次,成棟是下定了決心要好好整治整治這些長嘴長舌的人。
禮部侍郎只覺得自己後脖子的汗毛都豎了起來,他有種非常不好的預感,總覺得成棟盯著他的眼神有些不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