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初涉朝政

關燈
☆、初涉朝政

皇帝的喪禮極為隆重繁瑣,劉海玉已經不願意去想這中間的過程究竟是怎麽走過來的了,不僅是她,一趟國喪下來,前朝、後宮,個個面黃肌肉,沒精打采,就跟剛逃荒回來的流民似的,哪裏還有半點之前的光彩。

按照皇帝留下的遺詔,趙與嘉繼承皇位,三位閣老佐政,劉皇後則順理成章的,在皇帝登基之後,隨即被尊為太後。

大梁在開國幾百年之後,又迎來一位新的皇帝,只是這位皇帝年紀太小,如今先帝新喪,新帝年幼,諸事未定,劉海月與三位大臣商量了一下,決定不辦登基大典,也不必請各國前來觀禮,只宣了各位藩王入京覲見。

但凡女人,入了宮,想著博得皇帝的寵幸,得到了皇帝的寵幸,就想著生個兒子傍身,生了兒子,就想著當上皇後,把兒子扶上皇位,等真正站在高處,又發現太後才是自己一輩子最終的歸宿。

當皇後的時候,還得看丈夫的臉色,萬一皇帝不喜,隨時都能廢了你,當了太後,連皇帝都得喊你一聲娘,誰都不能給你臉色看,天下之母,這才是女人的夢想。

郭德妃,不,現在是太妃了,看著坐在上面的劉海月,心裏百感交集。

她從入宮伊始,就沒得到過皇帝的寵愛,因為生有一個兒子,加上家族勢力的緣故,皇帝倒也沒有冷落她,只是她心裏很明白,皇帝不可能讓一個母家勢力龐大的女人當上皇後的,所以她很早就絕了那份心思,即便娘家的人頻頻暗示催促她要為了兒子去爭,她也無動於衷。後來兒子被害死,更是讓娘家的人也不得不死心。

於是她開始冷眼旁觀,看著宮裏頭一個又一個的新人來,被皇帝看中,被三千寵愛,看著她們一個又一個自己作死,自作聰明,最後落得幽禁冷宮,又或連性命都丟掉的下場。

只有劉海月,這個聰明的女子,她從頭到尾都沒有主動去爭什麽,反倒是皇帝一次次把東西送到她面前。

枉費衛氏和於氏等人先入宮那麽多年,卻不懂得這個道理,不爭是爭,爭是不爭,夫唯不爭,則天下莫能與之爭,鷸蚌相爭,劉海月才是最後的大贏家。

郭德妃默默地笑了一下。

不過她已經滿足了,失去了兒子,原本以為這一生要孤獨終老,沒想到上天還能賜給她一個女兒,如今四公主趙琳瑯就是她的命根子,有了這個女兒,她覺得自己的人生也就趨於圓滿了。

當上太後,未必也就真的萬事如意,如今臣強主弱,諸國虎視眈眈,只怕這位劉太後,還有許多事情需要去煩心。

“郭姐姐覺得如何?”劉海月的聲音響起。

郭德妃回過神,不好意思地一笑:“我剛剛走神了,娘娘可否將話重說一遍?”

國喪之後,大家都被累得萎靡不振,跪哭,持齋,許多人被折磨得瘦了整整一大圈,郭德妃也不例外,是以劉海月並不生氣,只是又把話重覆了一遍:“如今皇上年紀還小,用不著那麽多宮人,選秀之事也可暫緩,如今後宮女子,大多是先帝還在時選進來的。除卻那些已有聖眷和子女的,我想將宮女裁減一些,將無子無寵的宮妃送還家中與家人團聚,至於郭姐姐這等有子女的,等子女成婚前往封地之後,可隨同前往,郭姐姐以為如何?”

郭德妃一楞,隨即大喜,能夠跟著女兒去封地享福,朝夕相處,當然好過在後宮裏終老。“太後娘娘仁慈,我可要代後宮姐妹拜謝您的大恩大德!”

她如今已是太妃,皇帝也死了,再以妾自稱並不合適,加上兩人關系不一般,劉海月便許她和姜太妃都可以自稱我。

是的,姜佳兒原本應該是太嬪的位份,劉海月格外開恩,將她拔擢到太妃,雖說沒了男人,但是位份不一樣,在宮中受到的尊重和得到的份例也是不一樣的。

姜太妃也起身跟著郭太妃緩緩拜下:“能夠與家人團聚,想必那些宮女子心中高興得很。”

可不是,無子無寵,皇帝又死了,就意味著將來沒有出頭之日,現在知道還能回家,可不得高興壞了,這在大梁開國以來是沒有先例的,現在劉太後下了這道命令,可謂皆大歡喜。

劉海月笑了笑:“女人何苦為難女人,當初進宮,不少人都是身不由己,能夠放還她們回去共享天倫,讓後宮少一點怨氣,也是功德一樁。”

身份不一樣,說的話也不一樣,這話她說得,郭姜二人卻說不得。

姜太妃笑道:“可不是,不過我可還想在宮裏跟娘娘多做幾年姐妹,娘娘可不許攆我!”

現在諸皇子皇女都未成年,就算要跟隨子女前往封地,起碼也得再過個好幾年,在此之前,她們自然還是要待在宮裏的,故而有此一說。

“你們願意跟我多作伴幾年,我自然是高興的,與榮和琳瑯都是我看著長大的,我還要給他們挑可心的王妃和駙馬呢,到時候我們三個可得睜大眼睛幫他們挑好了!”

國喪期間不宜飲酒設宴作樂,三人便坐在殿中說笑,少頃,翠雀進來稟報:“娘娘,三位閣老求見。”

郭太妃和姜太妃對視一眼,起身道:“娘娘,如此我們就先告退了。”

劉海月點點頭,也沒再留她們,“去吧,晚些我再找你們一道用晚膳。”

郭太妃二人一走,蔣仲庸等三人就在翠雀的引領下進來了。

“三位閣老聯袂前來,可是有何要緊之事?”等三人行禮事畢,劉海月便問。

“打擾太後娘娘,惶恐之至,臣等前來,確有兩件事需要娘娘拿個主意。”蔣仲庸作為首輔,自然是代表三人開口。

劉海月如今並沒有垂簾聽政,但蔣仲庸三人都不是權臣的料子,皇子年紀幼小,他們遇事不敢擅專,往往都會先來垂詢劉海月,原本三人也以為這只是為了場面上好看而已,這位太後畢竟是後宮女子,又年輕得過分,估計很難提出什麽振聾發聵的建議。

上次為了到底要不要讓外國使節到大梁來旁觀新皇登基大典的事情,三人頗有些不同意見,蔣仲庸和馮中老成持重,認為最好還是邀請他們,以免各國,尤其是羌國那邊以此為借口生事,不過俞靈運卻覺得這種非常時候不要節外生枝。

三人意見不統一,最後不得不請劉太後來仲裁,劉太後一言拍板,我們大梁的皇帝用不著他們認同,新帝一日未登基,江山社稷一日便沒有主心骨,臣子們心裏也會覺得惶惶然,難道別國借故拖延不來觀禮,我們就一直拖著不讓新帝登基不成?自然不必邀請了。

自那之後,三人才意識到這位劉太後非是年輕可欺的人,她幫先帝瀏覽奏章,代為批閱的事情,三人也略有耳聞,實在不能將她與一般後宮女子相提並論。

劉海月聽得三人的來意,便道:“蔣首輔且等等,杜鵑,你去請陛下來一趟,就說有事相商。”

杜鵑領命而去,劉海月這才對三人道:“三位稍安勿躁,陛下雖則年幼,卻也是九五之尊,萬事不可繞過他去,等陛下來了,首輔再說不遲。”

蔣仲庸等人知道她這是想讓皇帝旁聽順便學習,開始接觸政事,皆道:“娘娘深謀遠慮,臣等有所不及。”

那頭趙與嘉還在跟著太傅學習前朝大唐的《貞觀政要》,聽聞母後傳喚,便跟著杜鵑匆匆趕來。

“兒子見過母後,母後安好!”

“臣等參見陛下!”

“請起!”趙與嘉有模有樣地擡了擡手,走到劉海月身邊。

劉海月噙笑:“打擾皇上讀書,是哀家的不是,回頭哀家會跟太傅大人賠不是的,蔣大人他們有要事要說,哀家特地將皇上請過來,參詳一二。”

話裏話外,給予兒子足夠的尊重,並不因為他年紀小就忽略或跳過。

母親的濃濃愛護之情,都包含在這看似平淡的一言一行中,趙與嘉自然能夠領會。

劉海月道:“蔣大人有何要事,還請細細說來。”

蔣仲庸拱手:“一者,是諸王進京之事,陛下已然登基,諸王之中有路遠者,如今尚且未曾到京,是否需要讓他們原路返還?”

劉海月搖搖頭:“他們既然已經出發,如何好讓他們原路返還,自然是要留他們在京小住時日,如今只怕也就康王未到了吧?”

蔣仲庸:“是,正是康王。”

劉海月道:“康王靖難有功,若是沒有他,現在指不定大梁會成什麽模樣,先帝在時因局面未定,康王又需鎮守邊疆,不能大肆犒賞,實屬遺憾,如今新帝登基,自然還要對康王撫恤嘉獎一番,免得寒了功臣的心。”

蔣仲庸:“是,臣等記下了,只是康王一來,禮部當以何種規格相迎?諸王之中,康王如今功勞最大,若是以尋常藩王之禮,恐怕不合適。”

劉海月轉頭問趙與嘉:“依皇上看呢?”

趙與嘉想了想:“說起來,康王也是朕的親叔叔,不敘國禮敘家禮,不若就以共敘叔侄之情的名義來招待康王。”

“這……”蔣仲庸等三人面面相覷,會不會對實權藩王太怠慢了?

劉海月卻甚是滿意:“皇上所言甚善,就照此來辦吧。”

“另有一事,是關於新閣臣入閣的。”蔣仲庸道,“如今內閣事務繁雜,依照慣例,可選新閣臣入閣,六部九卿經過廷推,此是名單,還請太後娘娘和陛下過目。”

劉海月接過名單看了一眼,微微挑眉:“邵鴻希?”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