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勾引韓振漢
關燈
小
中
大
當劉整提出進京述職想要韓振漢一通前往以後,韓振漢就猶豫了,為什麽猶豫,因為他真是很想去看看。臨安府南宋最大的都城,城內的繁榮絕不是大理或者瀘州能比擬的。
作為漢人的政治經濟中心,雖然南遷到了臨安,但是皇帝在哪都城就在哪裏的一直是老百姓心中的想法,而至於遷都動搖國本,什麽的只是對那些是大夫來說可能比他們的生命更加重要。
對於老百姓來說並沒有什麽,會影響他們的生活,哪怕皇帝是誰也不會有太多的百姓在乎。而韓振漢作為一個從後世來到這個時空的人。對於南宋高度發達的經濟,混亂的朝政,這個國都他當然想去看一看。
也許還能看到那個禍國殃民,權傾一時的蟋蟀宰相賈似道。但是韓振漢真的很忙,從瀘州去臨安幾乎要橫跨整個南宋國一來一回至少要半個月的時間。而且進京述職也絕對不止是到了就能辦完的工作。所以至少要去上個把個月。
“還請韓先生能配在下一同前往。”
這句話,劉整不知道說了多少遍,而韓振漢也推辭了數次,只不過越是推辭韓振漢心裏就越是癢癢。
“這樣吧,我把大理和瀘州最近要做的事情梳理一下,再讓白老板....白餘明,和王燦兩個人過來交代一下。如果可以的話我再跟你一通前往。”
兩個人聊了一整個下午,最後韓振漢還是被勾引去了大宋京師,在整理了數天的事物之後,韓振漢也讓人做足了準備,白老板,和王參謀兩個人終於在韓振漢翹首期待的情況下到達了瀘州城。同行的還有順子。
“老大,沒個人給你端茶倒水,我們大理皇帝不放心,讓我來給你當保鏢......”
“嗯,女皇陛下,還是很擔憂你的安危的.....這裏有一包東西是給你的。她連白老板都不放心,硬是囑托我拿給你......”
“哈哈哈哈哈哈......”
一幫老兄弟見面,當著劉整的面就開始打趣韓振漢,聽著確實是嘻嘻哈哈,但是聽在劉整的耳中卻不是滋味,本來想選個傀儡,以後大理差不多就變成了自己的底盤。自己做個大宋的忠臣,大理的梟雄進退皆有路。但是萬萬沒想到.....
不過長嘆一聲後,劉整還是想的開的,大理開明的朝政,和全新的政治形式,讓劉整覺得一切都很舒服,而且不論是韓振漢的為人,還是劉整跟大理簽訂的契約,大理怎麽說都是他劉整一條非常寬闊的退路。
隨後韓振漢就開始安排起了大理的事務,實際上韓振漢還是有一點不好意思的,因為畢竟這是他自己真的想去。可如果要說找借口也可以說的通。
因為不管如何,韓振漢未來都是需要救助大宋的國力,來為自己建造龐大的遠洋船隊,才能讓自己的兄弟們出海。而現在韓振漢如果能和大宋的高層,或者說是掌權者多一些交流能對未來不論是合作,還是敵對都會有所幫助和了解。
對於大理的建設,韓振漢確實有很多要掛念的東西,各個位置的礦產開發。農業水利興修,建設交通道路增強運輸能力。要想富先修路。就連生育這一塊也被韓振漢關註了起來。這個時候可不是少生孩子多種樹的年代。森林資源在這個時代還是非常的充沛的。而人口的多寡絕對是衡量一個國家強盛與否的一個必要條件。
大理現在擁有的國土面積,和自然資源可能並沒有比大宋要小上多少,但是人口卻只有大宋的十分之一。大宋的經濟高速發展也源自於此,大宋的國土面積,經過金遼蒙古這些北方國家的打壓之後,如今只有北宋時期的三分之二還要少,但是人口卻並沒有減少,反而還在增多。
在這樣的情況下,百姓們沒有土地可以耕種,更多人開始進行從事手工業的工作,或者選擇去給一些作坊,打工賺錢,也就是工人的雛形。所以大宋的經濟發展是因為種種原因自然形成的。並不像大理那樣是韓振漢有意引導的。
而大理的百姓也早就在漢文化的影響下任然還是比較在意農耕。想擁有自己的土地的人更多。但是韓振漢卻給了他們一個解放地方勞動力辦法,就是耕牛。耕牛和農用器具的大量發放,讓在大理分到了土地的百姓非常的興奮。但是他們並不知道這裏面還有韓振漢的後手。
原本一兩個月才能完成的各種,在器具得當,又有畜力協助的情況下,只需要半個月不到,就可以全部完工。而大理的皇庭給百姓發放耕牛絕對不是單純的給百姓發福利。
這些耕牛是不可以死亡的。如果想要轉賣是要上交一筆稅金的,並且還要到地方的伍長,屯長處出報告。耕牛的擁有者,在沒有官方的同意書下是不得宰殺和虐待耕牛的。被盜也同樣是要受罰的。
另外就是對於戰俘的優待,當然了並不是說讓這些戰俘不用去幹活了,挖礦修路還是肯定要去做的。但是生活條件要好一些,起碼能吃飽飯。睡好覺,生病了,有人看病。這些可都是廉價勞動力,韓振漢還不想讓他們死掉減員。
還有給戰俘的希望,如果他們工作的工時累計到了一個什麽時間以後,就要給他們釋放的機會。給人留下機會,但是卻要上兄弟會的洗腦的課程。盡可能的讓他們出了戰俘營以後,還能在兄弟會名下的礦場啊,施工隊繼續工作。
除了戰俘,就是社會治安管理了,戰後的大理改朝換代,當然有很多地痞流氓,還有政治犯出現,而出現的些人自然就被扔到了監獄裏面。
在監獄裏白養這些人肯定是不行的,能幹什麽就幹什麽,挖礦修路,會寫寫算算的,就去做賬房。沒有體力真的幹不了的,就去紡織廠。總之要全民勞作。
出了大理的建設剩下的就是教育的問題了,之前創辦的教育機制要保持下去,多多的培養和招募老師,實際上教育是百年大計,並不是韓振漢一朝一夕能見到成效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作為漢人的政治經濟中心,雖然南遷到了臨安,但是皇帝在哪都城就在哪裏的一直是老百姓心中的想法,而至於遷都動搖國本,什麽的只是對那些是大夫來說可能比他們的生命更加重要。
對於老百姓來說並沒有什麽,會影響他們的生活,哪怕皇帝是誰也不會有太多的百姓在乎。而韓振漢作為一個從後世來到這個時空的人。對於南宋高度發達的經濟,混亂的朝政,這個國都他當然想去看一看。
也許還能看到那個禍國殃民,權傾一時的蟋蟀宰相賈似道。但是韓振漢真的很忙,從瀘州去臨安幾乎要橫跨整個南宋國一來一回至少要半個月的時間。而且進京述職也絕對不止是到了就能辦完的工作。所以至少要去上個把個月。
“還請韓先生能配在下一同前往。”
這句話,劉整不知道說了多少遍,而韓振漢也推辭了數次,只不過越是推辭韓振漢心裏就越是癢癢。
“這樣吧,我把大理和瀘州最近要做的事情梳理一下,再讓白老板....白餘明,和王燦兩個人過來交代一下。如果可以的話我再跟你一通前往。”
兩個人聊了一整個下午,最後韓振漢還是被勾引去了大宋京師,在整理了數天的事物之後,韓振漢也讓人做足了準備,白老板,和王參謀兩個人終於在韓振漢翹首期待的情況下到達了瀘州城。同行的還有順子。
“老大,沒個人給你端茶倒水,我們大理皇帝不放心,讓我來給你當保鏢......”
“嗯,女皇陛下,還是很擔憂你的安危的.....這裏有一包東西是給你的。她連白老板都不放心,硬是囑托我拿給你......”
“哈哈哈哈哈哈......”
一幫老兄弟見面,當著劉整的面就開始打趣韓振漢,聽著確實是嘻嘻哈哈,但是聽在劉整的耳中卻不是滋味,本來想選個傀儡,以後大理差不多就變成了自己的底盤。自己做個大宋的忠臣,大理的梟雄進退皆有路。但是萬萬沒想到.....
不過長嘆一聲後,劉整還是想的開的,大理開明的朝政,和全新的政治形式,讓劉整覺得一切都很舒服,而且不論是韓振漢的為人,還是劉整跟大理簽訂的契約,大理怎麽說都是他劉整一條非常寬闊的退路。
隨後韓振漢就開始安排起了大理的事務,實際上韓振漢還是有一點不好意思的,因為畢竟這是他自己真的想去。可如果要說找借口也可以說的通。
因為不管如何,韓振漢未來都是需要救助大宋的國力,來為自己建造龐大的遠洋船隊,才能讓自己的兄弟們出海。而現在韓振漢如果能和大宋的高層,或者說是掌權者多一些交流能對未來不論是合作,還是敵對都會有所幫助和了解。
對於大理的建設,韓振漢確實有很多要掛念的東西,各個位置的礦產開發。農業水利興修,建設交通道路增強運輸能力。要想富先修路。就連生育這一塊也被韓振漢關註了起來。這個時候可不是少生孩子多種樹的年代。森林資源在這個時代還是非常的充沛的。而人口的多寡絕對是衡量一個國家強盛與否的一個必要條件。
大理現在擁有的國土面積,和自然資源可能並沒有比大宋要小上多少,但是人口卻只有大宋的十分之一。大宋的經濟高速發展也源自於此,大宋的國土面積,經過金遼蒙古這些北方國家的打壓之後,如今只有北宋時期的三分之二還要少,但是人口卻並沒有減少,反而還在增多。
在這樣的情況下,百姓們沒有土地可以耕種,更多人開始進行從事手工業的工作,或者選擇去給一些作坊,打工賺錢,也就是工人的雛形。所以大宋的經濟發展是因為種種原因自然形成的。並不像大理那樣是韓振漢有意引導的。
而大理的百姓也早就在漢文化的影響下任然還是比較在意農耕。想擁有自己的土地的人更多。但是韓振漢卻給了他們一個解放地方勞動力辦法,就是耕牛。耕牛和農用器具的大量發放,讓在大理分到了土地的百姓非常的興奮。但是他們並不知道這裏面還有韓振漢的後手。
原本一兩個月才能完成的各種,在器具得當,又有畜力協助的情況下,只需要半個月不到,就可以全部完工。而大理的皇庭給百姓發放耕牛絕對不是單純的給百姓發福利。
這些耕牛是不可以死亡的。如果想要轉賣是要上交一筆稅金的,並且還要到地方的伍長,屯長處出報告。耕牛的擁有者,在沒有官方的同意書下是不得宰殺和虐待耕牛的。被盜也同樣是要受罰的。
另外就是對於戰俘的優待,當然了並不是說讓這些戰俘不用去幹活了,挖礦修路還是肯定要去做的。但是生活條件要好一些,起碼能吃飽飯。睡好覺,生病了,有人看病。這些可都是廉價勞動力,韓振漢還不想讓他們死掉減員。
還有給戰俘的希望,如果他們工作的工時累計到了一個什麽時間以後,就要給他們釋放的機會。給人留下機會,但是卻要上兄弟會的洗腦的課程。盡可能的讓他們出了戰俘營以後,還能在兄弟會名下的礦場啊,施工隊繼續工作。
除了戰俘,就是社會治安管理了,戰後的大理改朝換代,當然有很多地痞流氓,還有政治犯出現,而出現的些人自然就被扔到了監獄裏面。
在監獄裏白養這些人肯定是不行的,能幹什麽就幹什麽,挖礦修路,會寫寫算算的,就去做賬房。沒有體力真的幹不了的,就去紡織廠。總之要全民勞作。
出了大理的建設剩下的就是教育的問題了,之前創辦的教育機制要保持下去,多多的培養和招募老師,實際上教育是百年大計,並不是韓振漢一朝一夕能見到成效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